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_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

合集下载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半导体材料的特性2. 理解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 掌握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及其应用实验原理: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器件,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构成。

p型半导体具有正电荷载流子(空穴),n型半导体具有负电荷载流子(电子)。

当p型半导体接触n型半导体时,形成p-n结,随着外加正向电压的增加,p-n结区域中的空穴和电子被推向p区和n区,p-n结中的电阻变小,形成导通状态;当外加反向电压增加时,p-n结中的电阻增大,形成截止状态。

实验步骤:1. 将二极管连接在电路实验板上,通过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端子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2. 在电源电压恒定条件下,分别改变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记录相应的电路电流值;3.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绘制出了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曲线呈现出明显的“S”型。

当正向电压为0.6-0.7V时,二极管开始导通,电路电流急剧增加;反向电压逐渐增加时,电路电流基本保持稳定。

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和反向击穿电压分别为0.6-0.7V和80-100V。

实验分析:由伏安特性曲线可知,当二极管处于正向电压时,p-n结中的空穴和电子呈现出向前方向移动的趋势,形成电流;而当二极管处于反向电压时,p-n结中的电费载流子被压缩,在p-n结中形成尖锐的电场,电子与空穴受到强烈的吸引而向内流动,从而产生少量的逆向电流。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理解并掌握了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这对我们深入理解半导体材料和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实验报告

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实验报告

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实验报告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实验报告引言:二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具有单向导电性质。

在电子学领域中,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实验之一。

通过测量二极管在不同电压和电流条件下的特性曲线,可以了解其工作状态和性能参数。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测量,探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并分析其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台数字万用表、一台可变直流电源、一根双头插针导线和一只二极管。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并将电源接地。

2. 连接电路将电源的正极与数字万用表的电流测量端相连,再将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最后将二极管的负极与数字万用表的电流测量端相连。

3. 测量伏安特性逐渐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从0V开始,每隔0.2V记录一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当电流达到一定值时,停止增加电压,记录此时的电流和电压数值。

然后,逐渐减小电源的输出电压,同样每隔0.2V记录一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直到电流减小到接近0A时,停止减小电压,记录此时的电流和电压数值。

4. 绘制伏安特性曲线将测得的电流和电压数值绘制成伏安特性曲线图。

横轴表示电压,纵轴表示电流。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观察到二极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变化情况,了解其导电特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际测量数据绘制的伏安特性曲线,我们可以看到在正向电压下,二极管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加而迅速增大。

这是因为在正向电压下,二极管的正极与负极之间形成了电势差,使得电子从N区域向P区域移动,从而导致电流的增大。

而在反向电压下,二极管的电流非常小,几乎接近于零。

这是因为在反向电压下,二极管的P区域与N区域之间的势垒增大,阻止了电子的流动。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二极管的正向电压与电流之间存在一个临界点,称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

当电压超过这个临界点时,电流急剧增加。

这是因为当正向电压超过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时,势垒被破坏,电子可以自由地通过二极管,导致电流的急剧增加。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二极管的伏安特性进行测量,了解二极管的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二极管、直流电源、万用表、电阻箱实验原理: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具有单向导电性。

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较低,反向击穿电压较高。

在正向电压下,二极管两端间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伏安特性曲线表示。

伏安特性曲线是指在不同电流下,二极管正向电压与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将二极管连接在直流电源的正极与万用表的红色表笔之间,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万用表的黑色表笔之间连接一个小电阻,相当于串联一个电阻作为二极管的负载。

2. 通过调节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从 0V 开始逐渐增加正向电压,每增加 0.1V 记录一组电压和电流数值,直到二极管正向电流较大时停止测量。

3. 将直流电源的极性反向,继续测量二极管反向电压下的电流和电压数值。

实验结果:正向电流(mA)正向电压(V)反向电流(uA)反向电压(V)0 0.00 0 0.000.2 0.10 0 0.101.0 0.20 0 0.205.0 0.30 0 0.3010.0 0.40 0 0.4030.0 0.50 0 0.5050.0 0.60 0 0.6070.0 0.70 0 0.7080.0 0.80 0 0.8090.0 0.90 0 0.90100.0 1.00 2.5 1.00150.0 1.10 27.1 1.10200.0 1.20 204.3 1.20250.0 1.30 614.7 1.30300.0 1.40 3485.8 1.40350.0 1.50 22382.9 1.50实验分析:根据伏安特性曲线,当二极管正向电压超过其正向击穿电压时,电流会急剧增加。

在正向电流较小时,正向电压与电流呈线性关系。

但当正向电流达到一定值时,二极管会进入饱和状态,使电流增加速度变慢,且电压变化范围也会明显缩小。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引言:二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它具有非线性的伏安特性。

通过研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更好地理解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测量,绘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分析其特点和应用。

实验过程:1. 实验器材准备:本实验所需的器材有:二极管、直流电源、电阻、万用表、导线等。

2. 实验步骤:(1)将二极管连接到电路中,注意极性的正确连接。

(2)将直流电源接入电路,调节电压为适当的范围,如0-10V。

(3)通过万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4)调节直流电源的电压,重复步骤(3),得到不同电压下的电流数值。

(5)根据测量数据,绘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我们得到了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1. 正向特性:当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增加时,电流呈指数增长。

这是因为在正向电压作用下,二极管的P区域和N区域之间的势垒逐渐减小,导致电子和空穴的扩散增加,形成电流。

当正向电压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时,电流急剧增加,二极管进入导通状态。

2. 反向特性:当二极管的反向电压增加时,电流基本保持为零,直到达到反向击穿电压。

反向击穿电压是指当反向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势垒电场足以使电子和空穴发生碰撞,形成电流。

在反向击穿电压下,二极管的电流急剧增加,导致二极管受损。

3. 饱和电流和饱和电压:在正向特性中,当二极管的正向电压继续增大时,电流并不会无限增加,而是趋于饱和。

饱和电流是指当正向电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二极管的电流达到最大值并趋于稳定。

饱和电压是指在饱和状态下,二极管的电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值。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其特点和应用。

1. 整流器:二极管的正向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整流器。

在交流电路中,通过使用二极管,可以将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

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实验报告

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实验报告

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该实验的目的在于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也就是对不同特定电流和电压进行测量,以此判断其结构特点。

该实验也非常有助于帮助我们掌握光电元件在实际使用中的特性,便于计算光电元件的参数。

二、实验原理伏安特性将电路中的二极管放在可调电源内,以不同的电压和电路极性为条件,从而控制它的电流,通过互感电流表测量二极管的电流,并用电压表得到二极管的电压。

由此得到的某一特定电流下的电压即为NPN管的转换效率电压VCE,将检测得到的VCE和电流值以图形方式呈现即为伏安特性曲线。

三、实验设备1.可调电源:可调电源主要用于得到检定时所需要的电压大小及极性,使管子内部运行在指定电流和极性条件下;2.互感电流表:互感电流表用于在特定条件下测量放大器中PNP管的放大倍率和输出电流;3.电压表:电压表用于分别测量安放在可调电源的正负极的电源电压;4.示波器:周期性信号的变化触发示波器所示出的人眼可见的示波产生脉冲形宽度,跟踪这种变化就可以获取这段时间内发生及变化的参数值;5.数据采集板:数据采集板用于将二极管的特性数据存入电脑。

四、实验内容(1)实验准备该实验需要一块可调电源,一块数据采集板,一台示波器以及一台互感电流表和电压表。

在实验之前,首先需要校准可调电源的输出电压,以及测量仪器的准确值,以便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建立实验电路实验电路主要由可调电源、互感电流表、电压表和数据采集板等组成:将可调电源输出电源线remark至实验小方框内,再用示波器长接线将框内电源正极和正测点互接;接下去在测点通一只二极管,另一只对应电流表的电极与负测点互接;接着将小方框外负极线接电压表,并将测试端小方框内正极和负极接上电压表的正极和负极;最后将测量仪表的接线和正负极极接在实验小块上,然后将数据采集板和可调电源连线,将数据采集板的电极互接,然后接线就全部完毕。

(3)实验步骤1、用可调电源将实验电路中放大器极性以正电平反向电压输出,接着调节电源,将反向电压调节至指定电压;2、开启互感电流表,测量出PNP管的电压表;3、调节反向电压,使管子内部电流达到所需要的指定值;4、用电压表测量安放在可调电源的正负极的电源电压;5、示波器可以跟踪电流和电压的变化;6、将数据采集板连接电脑,将实验结果以图表形式表示。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实验报告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实验报告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实验报告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实验报告引言:二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电子器件,能够将电流限制在一个方向上流动。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二极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变化,探究其伏安特性,并分析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实验装置:本实验所需的装置主要包括:二极管、直流电源、电阻、万用表等。

实验过程:1. 首先,将二极管与直流电源和电阻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电路。

2. 调节直流电源的电压,从0V开始逐渐增加,每次增加一个固定的电压值。

3. 在每个电压值下,使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电流,并记录下来。

4. 根据测得的电压和电流数据,绘制伏安特性曲线图。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伏安特性曲线图显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性。

在正向偏置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加而迅速增大;而在反向偏置时,电流保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

讨论与分析:1. 正向偏置时,二极管的导通特性使得电流能够顺利通过。

当电压增加到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正向电压)时,电流急剧增加,呈指数增长。

这是由于二极管内部的PN结在正向偏置下形成了导电通道,电流能够自由地流动。

这种特性使得二极管在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于整流、放大、开关等电路中。

2. 反向偏置时,二极管的导通特性被阻断,电流无法通过。

在反向电压下,二极管的电流仅仅是由于少量的载流子扩散而产生的,因此电流非常微弱。

这种反向电流被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反向偏置使得二极管具有了单向导电性,可以用于保护电路免受反向电压的损害。

3.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中,还可以观察到一个重要的参数——二极管的截止电压。

截止电压是指当二极管的电压低于一定值时,电流基本上为零。

截止电压是二极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决定了二极管在电路中的工作状态和特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能够将电流限制在一个方向上流动。

它在正向偏置下具有导通特性,在反向偏置下具有阻断特性。

实验报告-发光二极管伏安曲线测量(完成版)

实验报告-发光二极管伏安曲线测量(完成版)

实验报告-发光二极管伏安曲线测量(完成版)实验目的:掌握发光二极管伏安特性测量的方法,熟悉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参数,了解发光二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应用;实验器材:发光二极管、数字万用表、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电阻箱、拨码开关等;实验原理: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具有导电性和较高的发光效率。

它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材料组成,电流流过PN结时,会产生光电效应,从而实现发光。

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参数包括:最大允许反向电压、正向电压、正向电流、发光亮度等。

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路分为两种:直流工作电路和交流工作电路。

发光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是: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正反向电压、电流的测量。

测量曲线的斜率即为发光二极管的串联电阻。

实验中首先应选用恰当的电流和电压测量范围,以免对发光二极管造成损坏。

实验操作步骤:1. 确认实验器材2. 连接电路将发光二极管、电阻箱、数字万用表、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等器材按照电路图连接好,注意正负极的连接,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维持在约2V以下。

3. 测量正向电压电流特性曲线通过电压调节开关,记录正向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将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逐渐加大,记录相应的电流和电压测量数据。

5. 计算发光二极管特性参数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发光二极管的特性参数,包括正向电压、最大允许反向电压、正向电流、发光强度、串联电阻等。

6. 实验总结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时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注意用电安全。

2. 确认电路连线正确,避免短路或接反。

3. 在选择电流电压范围时,应注意不要超过发光二极管的最大允许电流或最大允许电压。

4. 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器材清洗归位,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实验四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测试

实验四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测试

实验四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测试一、实验目的掌握利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的方法、学习使用图示仪测量半导体二极管特性曲线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YB4810A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万用表三、实验原理晶体二极管是具有单向导电性能的半导体两极器件。

它由一个PN结加上相应的引线和管壳组成,用符号“”表示,本符号中左边为正极,接P型半导体,右边为负极,接N型半导体。

根据二极管制造时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硅管和锗管两种:硅管的正向管压降一般为0.6~0.8V,锗管的正向管压降则一般为0.2~0.3V。

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该二极管的电流I之间的关系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通过YB4810A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测试直观得到。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二极管的检测将万用表选择二极管档位,完成以下检测,并做好记录工作。

①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长脚为正。

用万用表进行测试时,若万用表有示数,则红表笔所测端为二极管的正极,同时发光二极管会发光;若没有读数,则将表笔反过来再测一次。

如果两次测量都没有示数,表示此发光二极管已经损坏。

将万用表的读数记录下来,该数值即为二极管的正向管压降。

②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有黑圈的一端为负。

用万用表进行测试时,若万用表有示数,则红表笔所测端为正,黑表笔端为负;若没有读数,则将表笔反过来再测一次。

如果两次测量都没有示数,表示此稳压二极管已经损坏。

将万用表的读数记录下来,该数值即为二极管的正向管压降。

③整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有白色圈的一端为负。

用万用表进行测试时,若万用表有示数,则红表笔所测端为正,黑表笔端为负;若没有读数,则将表笔反过来再测一次。

如果两次测量都没有示数,表示此整流二极管已经损坏。

将万用表的读数记录下来,该数值即为二极管的正向管压降。

2、特性曲线的测试选用二极管,按照如图1将二极管放置合适的位置,使用YB4810A型图示仪进行测量。

记录二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和反向击穿特性曲线,并按比例进行测画和记录,分别标注I D、U D、、I Z和U Z的具体数值、单位和正负号,并说明所测二极管和稳压管的型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
实验内容:
1.先搭接一个调压电路,实现电压1-5V连续可调;
2.在面包板上搭接一个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
3.测量二极管正向和反向的伏安特性,将所测的电流和电压列表记录好;
4.给二极管测试电路的输入端加Vp-p=3V、f=100Hz的正弦波,用示波器观察该电路的输
入输出波形;
5.用excel或matlab画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环境:
数字万用表、学生实验箱(直流稳压电源)、电位器、整流二极管、色环电阻、示波器DS1052E,函数发生器EE1641D、面包板。

实验原理:
对二极管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则二极管中就有正向电流通过(多数载流子导电),随着正向偏置电压的增加,开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很缓慢,而当正向偏置电压增至接近二极管导通电压时,电流急剧增加,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的少许变化,电流的变化都很大。

为了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我们用直流电源和电位器搭接一个调压电路,实现电压1-5V连续可调。

调节电位器的阻值,可使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变化,用万用表测出若干组二极管的电压和电流值,最后绘制出伏安特性曲线。

电路图如下所示:
用函数发生器EE1641D给二极管施加Vp-p=3V、f=100Hz的交流电源,再用示波器观察二极管的输入信号波形和输出信号波形。

电路图如下:
实验记录及结果分析:
得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下:
结论:符合二极管的特性,即开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很缓慢,而当正向偏置电压增至接近二极管导通电压时,电流急剧增加,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的少许变化,电流的变化都很大。

2. 示波器显示二极管的输入输出波形如下图(通道1为输入波形,通道2为输出波形):
分析:二极管在交流电中呈现单向导通性,所以当电源信号为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呈现正弦波形信号,当电源信号为反向电压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此时无信号输出,如波形图所示。

实验总结:
这一次的实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的二极管的性质,通过实验的方式,加深了对二极管伏安特性的理解。

同时,这一次实验我们也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面包板,示波器和函数发生器等仪器了,比起前两次的陌生,现在的操作娴熟了许多。

而在制作实验报告的过程中,也进一步了解了Multisim和Excel软件的使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