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构造设计任务书
结构设计任务书

结构设计任务书钢筋砼现浇梁板结构钢筋砼排架结构单层厂房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王晓虹2012年8月(一)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一、设计资料:1、某多层工业用仓库,标准层楼盖平面总尺寸(轴线尺寸)如图所示,B、L取值见数据表。
外围以370mm 砖墙承重,不设内墙。
由于空间较大,内部需设钢筋混凝土柱,柱截面尺寸可假定为500×500mm。
楼梯间在此范围之外,不予考虑。
(取值见数据表)。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qk3、建筑作法: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20kN/m3)。
梁板的天花抹灰为15mm厚混合砂浆(17kN/m3)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级。
=360N/mm2);钢筋: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400级钢筋(fy梁箍筋和板中钢筋可采用HPB300级钢筋(f=270N/mm2),也可采用HRB335级。
y二、设计要求:1、选定合宜的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方案(确定柱网、梁格、梁截面尺寸及板厚)。
2、进行板、次梁和主梁的内力及配筋计算,并写出完整的设计计算说明书。
板和次梁可采用塑性法计算内力,主梁应采用弹性法计算。
计算书中应有主梁弯矩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也称作“材料图”、“抗弯承载力图”)。
3、绘制结构施工图一张(建议采用A2或A2加长)。
内容包括梁板结构布置,板、次梁和主梁的配筋图及钢筋表等。
要求板配筋采用弯起式。
钢筋表中列出板和次梁的钢筋,主梁钢筋画出抽筋图。
4、施工图绘制应符合《建筑结构制图标准》中关于线型、字体、图例等各项规定。
其他要求详见任务书附件。
(二)单层工业厂房设计一、设计项目:某地某厂金工车间(不设天窗)单跨单层厂房,总长60m,总宽(跨度)18m、21m、24m,设两台A5级工作制桥式软钩吊车(单闸),吊车吨位及轨顶标高见数据表。
厂房位于郊区。
二、设计资料:1、自然条件:基本风压:见数据表基本雪压:200N/m2=200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建筑资料:①屋面作法:防水层、找平层、保温层、隔气层累计1.25kN/m2②围护墙:240mm厚实心砖墙,内墙面为石灰砂浆抹面,纸筋灰罩面,外墙为清水砖墙,墙体单位面积总重5.24kN/m2。
工程造价课程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一、目的和要求为配合《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部分的理论教学,进行一次建筑方案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一般民用建筑的设计原理,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进一步训练和提高绘图技巧。
二、设计题目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行政办公楼三、设计条件1、建设地点:嘉陵江路校区中央院系区西区,地形自定。
2、结构类型及层数:框架或砖混结构(结构体系自定),3-6层。
四、原始资料1、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5度,夏季室外计算温度28度。
2、全年主导风向东北风,基本风压0.6KN/m2。
3、年平均降雨量600mm,日最大降雨量90mm。
4、最大积雪厚度250mm,最大冻土深度350mm。
5、常年地下水位低于1.5m。
6、抗震设防6度,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7、结构抗震等级三级。
8、建筑场地为二类,地基承载力180kpa。
五、设计内容及要求设计图纸推荐使用cad绘制或天正;设计应按照当前现行的相关规范进行设计、构造做法选用相应的建筑图集做法,设计要求局部做到建筑施工图的深度。
要求所有图形(设计说明、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均绘制在一个cad文件中。
纸质版出图(打印)图纸规格(输出在A4纸上,如不清楚可输出在A3纸上)。
设计内容如下:1、设计说明设计说明包括如下内容:(1)设计依据;(2)工程概况;(3)用料说明及室内外装修工程,具体包括:①墙体工程;②防排水工程;③门窗工程;④楼地面工程;⑤阳台、屋顶花园、屋顶平台、楼梯工程;⑥室内外装修工程等。
做法选用01建筑工程做法L13J1。
(4)其他注意事项等。
注:①所有图纸中的图签统一按附表2整理。
②门窗统计表按附表3整理。
③室内外装修部分除用文字说明外,亦可采用表格形式,表格应按附表4整理。
附表2 图签附表4 室内外装修建筑做法说明2、建筑平面图包括各层建筑平面图,比例1:100~1:200。
(1)确定各房间的形状、尺寸及位置,注明房间名称。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楼梯设计课件

梯段宽度
楼梯梯段宽度
每股人流宽度为550+(0~150)
类别
梯段宽
备注
单人通过 双人通过
>900 1100~1400满来自单人携物 通过三人通过
1650~2100
二、楼梯剖面
1.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2m 梯段净高≥2.2m
梯段净高: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 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 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
教材214页图8-27
2.楼梯栏杆与扶手
沿楼梯梯段临空一侧设栏板或栏杆,梯段净宽达 三股人流应二侧设扶手
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量起≥900mm
三、楼梯井 ▪ 上下二个梯段之间留出的空隙称为楼梯井
公共建筑中楼梯井宽度(水平净距)≥150mm 住宅、中小学校等楼梯井的宽度≤200mm
楼梯构造设计步骤
一、确定楼梯的基本尺寸
梯段宽度 梯段长度 楼梯间进深
1.梯段宽度 根据任务书给定的条件,确定双跑楼梯,
一梯段的尺寸是给定条件的一半,结合 梯段宽度的表格和楼梯井的相关规定选 适当的尺寸
2.楼梯梯段长度
梯段长度=b×(n-1)
b---踏面宽
据教材217页表8-1
n---梯段的步数
据表8-1和建筑层高确定
注意:
出于安全考虑,平台边线应退离转角或门边一个踏面宽的距 离
设计前所需了解的知识点
一、楼梯的平面图 1.表示方法
底层,中间层和顶层平面图表示方式有区别 箭头标明上行下行的方向(以正平台为基准标注) 文字注明上行或下行
2.楼梯踏步尺寸
踏面宽 b 踢面高 h 决定楼梯的坡度
经验公式 b+2h=600~630
楼梯 顶层 平面图
梁式和板式楼梯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三楼梯设计土木工程专业10 级 3 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二零一三年一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目录一、主体介绍 (3)二、现浇板式楼梯设计 (3)1. 梯段板TB2设计 (3)1) 荷载计算 (3)2) 截面设计 (4)2. 平台板PTB2设计 (5)1)荷载计算 (5)2)截面设计 (5)3. 平台梁TL4设计 (6)1)荷载计算 (6)2)截面设计 (6)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7)4)配筋图 (7)4. 平台梁TL5设计 (7)1)荷载计算 (7)2)截面设计 (8)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9)4) 配筋图 (9)5.构造柱GZ设计 (9)三、现浇梁式楼梯设计 (10)1.踏步板设计 (10)1)荷载计算 (10)2)截面设计 (10)3) 配筋图 (11)2.斜梁TL2设计 (11)1)荷载计算 (11)2)截面设计 (12)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2)4)构造钢筋 (13)3.平台板PTB1设计 (13)1)荷载计算 (13)2)截面设计 (13)4.平台梁TL3设计 (14)1)荷载计算 (14)2)截面设计 (15)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6)5.梯梁TL1设计 (16)1)荷载计算 (17)2)截面设计 (17)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8)四. 总结 (18)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纸城市建设学院(院、系) 土木工程 专业103 班 组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课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2012/12/23 教师评定:实验三 楼梯设计一、主体介绍1. 广州市某商住楼楼梯结构设计,采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或梁式楼梯。
混凝土采用C25级,梁中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板及其他钢筋采用HPB300。
楼梯间活荷载标准值为2/5.2m KN q =。
2. 主体结构类型:框架结构3. 建筑资料:楼面做法(自上而下)10mm 厚耐磨地砖(3/22m KN =γ); 1:3水泥砂浆找平20mm 厚(3/20m KN =γ)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3/25m KN =γ); 板底混合砂浆抹灰20mm 厚(3/17m KN =γ);混凝土采用25C (c f =11.9N/mm 2,t f =1.27N/mm 2),板的保护层厚度20mm ,梁的保护层厚度为25mm ;梁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和弯起钢筋采用HRB335(y f =300N/mm 2),板及其他钢筋采用HPB300(y f =270N/mm 2)。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05
支座设计与构造要求
支座类型及选择依据
支座类型
根据结构形式和荷载要求,常见的支座类型包括固定铰支座 、滑动铰支座、固定端支座等。
选择依据
支座的选择需考虑结构的整体刚度、变形要求、荷载传递方 式以及施工便捷性等因素。
支座构造要求及注意事项
支座垫石
应设置于梁底与支座之间,确保荷载 均匀传递。
支座钢板
后产生过大的应力。
计算实例与结果讨论
计算实例
以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为例,根据设计荷载和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支座类型 并进行详细设计。通过计算得到支座的尺寸、刚度等参数,以及锚栓的直径、数量和布
置方式等。
结果讨论
经过计算分析,所选支座类型和设计参数能够满足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同时, 通过对比不同支座类型和设计方案的优劣,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经验与启示
总结该工程验收过程中的经验 和启示,为类似工程的验收提
供参考和借鉴。
07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课程设计成果回顾
完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设计
通过合理的荷载计算、截面设计、配筋计算和构造措施,成功设计出满足规范要求的楼盖 结构。
掌握结构设计基本流程和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熟悉了从荷载分析、结构布置到详细设计的全过程,掌握了钢筋混凝 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 能力。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问题一
荷载计算不够精确,导致结构安 全度不足。改进措施:加强对荷 载规范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荷载
计算的准确性。
问题二
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存在不足, 影响结构性能。改进措施:加强 对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理论的学 习,结合实践经验进行优化设计
楼梯设计

六、栏杆与扶手的设置及高度的设计
楼梯栏杆是楼梯的安全设施。 楼梯栏杆是楼梯的安全设施。 要合理确定栏杆的高度 楼梯栏杆应用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 楼梯栏杆应用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具有一定的强 度和抵抗侧向推力的能力; 度和抵抗侧向推力的能力;同时应具有美观的形象
上一页 返回
1.确定踏步宽度和高度 1.确定踏步宽度和高度 2.确定梯段宽度B 2.确定梯段宽度B和梯井宽度 确定梯段宽度 3.确定踏步级数及踏步高度 3.确定踏步级数及踏步高度 4.确定楼梯平台的宽度 4.确定楼梯平台的宽度 5.确定梯段水平投影长 5.确定梯段水平投影长 6.确定楼梯形式和构造方案 6.确定楼梯形式和构造方案 7.楼梯净空高度的验算 7.楼梯净空高度的验算 8.绘图 8.绘图
返回
楼梯构造设计指导
一、楼梯的设置
楼梯在建筑中的位置应当标志明显、交通便利、 楼梯在建筑中的位置应当标志明显、交通便利、方便使 用。楼梯应与建筑的出口关系紧密、连接方便,楼梯间的底 楼梯应与建筑的出口关系紧密、连接方便, 层一般均应设置直接对外出口。当建筑中设置数部楼梯时, 层一般均应设置直接对外出口。当建筑中设置数部楼梯时, 其分布应符合建筑内部人流的通行要求。 其分布应符合建筑内部人流的通行要求。 除个别的高层住宅之外, 除个别的高层住宅之外,高层建筑中至少要设两部或两 部以上的楼梯。 部以上的楼梯。普通公共建筑一般至少要设两部或两部以上 的楼梯,如符合表 的楼梯,如符合表5-1的规定,也可以只设一个楼梯。 的规定,也可以只设一个楼梯。
上一页 返回
楼梯构造设计基本知识
建筑中楼梯的形式多种多样, 建筑中楼梯的形式多种多样,应当根据建筑及使用功能的不 同进行选择。按照楼梯的位置,有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之分; 同进行选择。按照楼梯的位置,有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之分; 按照楼梯的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楼梯、钢楼梯、 按照楼梯的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楼梯、钢楼梯、木楼梯 及组合材料楼梯;按照楼梯的使用性质,可分为主要楼梯、辅 及组合材料楼梯;按照楼梯的使用性质,可分为主要楼梯、 助楼梯、疏散楼梯及消防楼梯。 助楼梯、疏散楼梯及消防楼梯。 工程中,常按楼梯的平面形式进行分类。 工程中,常按楼梯的平面形式进行分类。根据楼梯的平 面形式,可分为直行单跑楼梯、直行双跑楼梯、 面形式,可分为直行单跑楼梯、直行双跑楼梯、平行双跑楼 梯、平行双分楼梯、平行双合楼梯、折形三跑楼梯、交叉跑( 平行双分楼梯、平行双合楼梯、折形三跑楼梯、交叉跑( 剪刀)楼梯、螺旋形楼梯、弧形楼梯等, 剪刀)楼梯、螺旋形楼梯、弧形楼梯等,如图5-2所示。 所示。
楼梯设计方法步骤及一般楼梯踏步设计尺寸(精)

楼梯设计方法步骤及一般楼梯踏步设计尺寸楼梯设计方法步骤1.楼梯各部分尺寸的确定根据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层高,确定每层楼梯踏步的高和宽、梯段长度和宽度、以及平台宽度等。
(注意:双跑楼梯每层踏步级数最好取偶数,使两跑踏步数相等。
(1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楼梯的平面位置及楼梯间的尺寸确定楼梯的形式及适宜的坡度。
初步确定踏步宽 b 和踏步高 h(注意:b≮bmin, h≯hmax, bmin 和 hmax 分别为各类建筑的最小踏步宽和最大踏步高。
b、 h 的取值可参考表 2. 1和表 2. 2。
表 2. 1 一般楼梯踏步设计参考尺寸名称踏步高 /mm 踏步宽 /mm最大值常用值最小值常用值住宅 175 150~175 260 260~300中小学校 150 120~150 260 260~300办公楼 160 140~160 280 280~340幼儿园 150 120~140 260 260~280疗养院 150 300剧场、会堂 160 130~150 280 300~350(2根据楼梯间开间尺寸确定梯段宽度 B 和梯井宽度。
(3确定踏步级数咒,调整踏步高矗和踏步宽 b ,用层高 H 除以踏步高 h ,得踏步级数n ≈H/h,当以为小数时,取整数,并调整踏步高h (h≈H/n,用公式 b+h=450(mm,或b+2h =600~620(mm,确定踏步宽 b 。
(4确定楼梯平台的宽度。
注意 (梯段宽。
(5由踏步宽 b 及每梯段的级数 , 确定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 L 。
( 为级踏步的踏面数。
2.根据上述尺寸画出楼梯底层、二层及顶层平面图的草图3.确定楼梯结构及构造形式确定楼梯为现浇或预制、梯段为板式或梁板式,以及平台板的支撑方式。
4.进行楼梯净空高度的验算,使之符合净空高度要求对于底层平台下做出入口时, 应验算平台梁下净空高度是否满足 2m 的要求。
若不满足, 可通过下列途径加以调整:(1降低楼梯间底层平台梁下的室内地坪标高。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总学时:1周课程设计学分:1学分课程设计主修专业:土木工程一、课程设计目的:全面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
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运用《房屋建筑学》知识的程度。
在理论教学和参观的基础上,通过单元式多层住宅的初步设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民用建筑的设计原理,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并提高绘图技巧。
二、课程设计任务:单元式多层住宅的建筑方案和施工图设计三、课程设计要求(一)基本设计条件1.本工程拟建于浙江某地区城市居住小区内,为单元式、多层住宅(6层)。
地段地势平坦,地质良好,由城市集中供给水、电、煤气等项,排水亦由城市配套解决。
2.面积指标:参见建设部中国建设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和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共同对中国城市提出的一个多元层次的2000年小康居住目标,见下表。
3.套型及套型比可以自行选定。
4.耐火等级:Ⅱ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皿级。
5.结构类型:自定(砖混或框架)6.房间组成及要求:功能空间低限面积标准如下:起居室18~25 m2(含衣柜面积)主卧室12~16 m2双人次卧室 12~14 m2单人卧室8~10 m2餐厅≥8 m2厨房≥6 m2,包括灶台、调理台、洗地台、搁置台、上柜、下柜、抽油烟机等。
卫生间4~6 m2(双卫可适当增加),包括浴盆、淋浴器、洗脸盆、坐便器、镜箱、洗衣机位、排风道、机械排气等。
门厅:2~3 m2贮藏室;2~4 m2(吊柜不计人)工作室6~8 m2电气设备包括用电量80~120kw·h/月,负荷 1560~4000W(大套可增至 6000W);电源插座合大居室2~3组,小居室2组,厨房3组,卫生间3组,另设:公用天线、电话、空调线等。
(二)基本设计要求(1) 本设计为城市型住宅,位于城市居住小区内,设计2个单元,1梯2户。
用地总长度控制在38米以内,总深度在12.5米以内。
总高度在20米以内。
(2) 面积指标:每套建筑面积:小套,80-90(2室2厅1厨1卫1阳台),大套110-120m2(3室2厅1厨1卫1阳台,或者3室2厅1厨2卫2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第三章楼梯构造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楼梯的组成和楼梯的主要尺度。
2.熟悉楼梯踏步、栏杆(板)、扶手的细部构造和连接做法。
3.熟悉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基本构造。
4.熟悉无障碍坡道的构造要求和做法。
5.熟悉双跑楼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6.掌握楼梯建筑详图的识读,熟悉楼梯建筑详图的绘制。
学习重点1.楼梯各部分的的主要尺度。
2.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的方案选择。
3.双跑楼梯的基本设计步骤和楼梯平台高度的调整方法。
4.楼梯建筑详图的组成、绘制和尺寸标注。
3.1 设计任务书3.1.1 设计题目及其条件本章给出两个设计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一个,或由指导老师指定。
1.题目一:某住宅楼梯构造设计已知某住宅为6 层砖混结构,层高2.8m ,室内外高差600mm 。
楼梯间开间2.7m ,进深5 .4m ,墙体均为240mm 厚砖墙,轴线居中,底层中间平台下设有住宅出入口。
结构形式及楼地面做法由学生自定。
楼梯间平面图见图3.1。
682.题目二:某办公楼楼梯构造设计已知某内廊式办公楼为 6 层砖混结构,层高 3.3m ,室内外高差为 600mm ,楼 梯间开间3.3m ,进深 6.0m ,墙体均为 240 砖墙。
结构形式及楼地面做法由学生 自定。
要求在底层出入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坡道位置不限,由学生自定。
楼梯 间平面图见图 3.2。
681.楼梯间底层、标准层和顶层三个平面图,比例 1:503.1.2 设计图纸内容及深度要求用一张 2# 图纸,以铅笔手绘或电脑绘制(打印出图) ,完成以下内容:图 3.1 住宅楼梯间平面示意图图 3.2 办公楼楼梯间平面示意(1 )绘出楼梯间墙、门窗、踏步、平台及栏杆扶手等。
底层平面图还应绘出室外台阶、坡道(无障碍坡道)、的投影等。
(2 )标注两道尺寸线。
开间方向:第一道:细部尺寸,包括梯段宽、梯井宽和墙内缘至轴线尺寸;第二道:轴线尺寸及轴线编号。
注意:1)梯井宽指平行两梯段结构之间的净距,而非楼梯扶手之间的净距;2)不标注门窗洞口及墙段尺寸,但应在图上画出。
进深方向:第一道:细部尺寸,包括梯段长度——步宽×踏面数=梯段长度、平台深度和墙内缘至轴线尺寸;第二道:轴线尺寸及轴线编号。
若两梯段长度相同,可只在一边标注,若不同,则应在另一边加注第一道尺寸。
(3 )内部标注楼层和中间平台标高、室内外地面标高,标注楼梯上下行指示线,并注明该层楼梯的踏步数。
(4 )注写图名、比例,底层平面图还应标注剖切符号及编号。
注意:剖切线的剖视方向应朝向有梯段一方看,并应剖到楼梯间端墙上所开的门窗洞口。
2.楼梯间剖面图,比例1:30楼梯间剖面详图应画出底层、二层、顶层之梯段,顶层画到顶层栏杆扶手高度以上用折断线切断。
剖面图应按楼梯平面图上剖切线剖视方向绘制。
具体要求如下:(1 )绘出梯段、平台、栏杆扶手,室内外地面、室外台阶或坡道、雨篷以及剖切到投影所见的门窗、楼梯间墙等,剖切到部分用材料图例表示。
(2 )标注两道尺寸线。
水平方向:第一道:细部尺寸,包括梯段长度——踏步宽×踏面数=梯段长度、平台宽度和墙内缘至轴线尺寸;第二道:轴线尺寸及轴线编号。
垂直方向:第一道:各梯段高度——踏步高×步数=梯段高度;第二道:层高尺寸。
(3 )标注各楼层和中间平台标高、室内外地面标高、底层平台梁底标高、栏杆扶手高度等。
注写图名和比例。
3.楼梯构造节点详图(2~5 个),比例自定。
要求表示清楚各细部构造、标高有关尺寸和做法说明。
3.2 设计方法、步骤和要点提示3.2.1 设计方法和步骤1.楼梯各部分尺寸的确定根据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层高,确定每层楼梯踏步的高和宽、梯段长度和宽度、以及平台宽度等。
(注意:双跑楼梯每层踏步级数最好取偶数,使两跑踏步数相等。
)(1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楼梯的平面位置及楼梯间的尺寸确定楼梯的形式及适宜的坡度。
初步确定踏步宽b和踏步高h(注意:b≮b min,h≯h max,b min和h max 分别为各类建筑的最小踏步宽和最大踏步高。
) b、h 的取值可参考表3.1。
表3.1 一般楼梯踏步设计参考尺寸68(2)确定踏步级数n,调整踏步高度h 和踏步宽b,用层高H 除以踏步高h,得踏步级数n≈H/h,当n 为小数时,取整数,并调整踏步高h (h≈H/n),用公式b+2h=(600~620)mm ,确定踏步宽b。
(3)根据楼梯间开间尺寸确定梯段宽度 B 和梯井宽度。
(4 )由踏步宽b及每梯段的级数n ,确定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L。
L=(n 1)×b,(n 1为n 级踏步的踏面数)。
(5)确定楼梯平台的宽度 B 。
注意B B (梯段宽)。
2.根据上述尺寸画出楼梯底层、二层及顶层平面图的草图。
3.确定楼梯结构及构造形式确定楼梯为现浇或预制、梯段为板式或梁板式,以及平台板的支撑方式。
4.进行楼梯净空高度的验算,使之符合净空高度要求对于底层平台下做出入口时,应验算平台梁下净空高度是否满足2m 的要求。
若不满足,可通过下列途径加以调整:(1 )降低楼梯间底层平台梁下的室内地坪标高。
(2 )将底层第一梯段增加级数。
(3 )底层设一跑直通二层。
(4 )将第(1)、(2)种方法结合使用。
5.根据平面图、剖切位置,及上述尺寸绘制剖面草图根据计算的踏步级数和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先画出全部踏步的剖面轮廓线,然后按所选定的结构形式画出梯段板厚(梁板式梯段还应画出梯梁高);画出平台梁及平台板;画出端墙及墙上的门、窗、过梁等。
6.根据剖面图调整好的尺寸,对平面图进行调整,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尺寸标注。
687.完成剖面图,加深并标注。
3.2.2 设计要点和常见问题提示1. 梯段净宽:指墙面至扶手中心线的距离,当梯段两侧设扶手时净宽指两侧 扶手中心线间的距离。
普通楼梯梯段宽度按每股人流 0.55+(0~0.15 )m 确定,并不少于两股人流。
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
2. 平台净宽: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 宽度,并不得小于 1.20m ,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当加宽。
3. 踏步的设置: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数量不应超过 18 级,亦不应少于 3 级。
踏步高宽比应符合表 3.1 的规定。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 2 级,当高差不足 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4. 扶手的设置: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 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5. 扶手高度: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 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 (顶层水平栏杆) 长度超过 0.50m 时, 其高度不应小于 1.05m (图3.3)。
6. 安全措施:有儿童经常活动的场所的楼梯,当梯井净宽大于0.20m 时,应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 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
7. 楼梯净高:指平台或踏步建筑面层至上方结构梁或板底的垂直高度,踏步 前缘线为踏步结构面。
民用建筑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小于 段净高不宜小于 2.20m 。
上下梯段踏步位置和数量变化时,不仅要注意剖切梯段的净高,还要注意非剖切梯段的净高是否满足要求。
2m ,梯 图 3.3 扶手的高度要求688.无障碍坡道的相关尺寸:有设置无障碍坡道的建筑入口轮椅通行平台的最小宽度应符合表3.2的规定。
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mm ,并应以斜面过渡。
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m 。
9.无障碍坡道扶手的设置:坡道两侧应设置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
坡道两面临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宜设高不小于50mm 的坡道安全挡台。
10.有设置无障碍坡道的建筑入口通向室内路段也应设置成坡道(如图3.4 所示),不同位置的坡道坡度和宽度应符合表3.3 的规定。
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表3.4 的规定。
表3.2 无障碍坡道入口平台宽度图入口设置坡道图示建筑类别入口平台最小宽度(m)大、中型公共建筑≥2. 00小型公共建筑≥1. 50中、高层建筑、公寓建筑≥2. 00多、低层无障碍住宅、公寓建筑≥1. 50无障碍宿舍建筑≥1. 50表3.3 不同位置的坡道坡度和宽度坡道位置最大坡度入口平台最小宽度(m)有台阶的建筑入口1: 12 ≥ 1. 20只设坡道的建筑入口1: 20 ≥ 1. 50 室内走道1: 12 ≥ 1. 00室外通路1: 20 ≥ 1. 50困难地段1: 10 ≥ 1. 20表3.4 不同坡度高度和水平长度坡度1: 20 1: 16 1:12 1: 10 1: 8最大高度(m ) 1. 50 1. 00 0.75 0. 60 0.35水平长度(m )30. 00 16. 00 9.00 6. 00 2.803.3 设计参考资料略,详见实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