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钢材价格走势分析

合集下载

2013年1月钢材价格行情概括

2013年1月钢材价格行情概括

2013年1月钢材价格走势概括一:春节前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将会震荡运行(2013年1月3日)受季节的影响,现在钢材市场终端需求总体是继续低迷的,但是在基建投资加快,钢材市场价格回暖的带动下,部分工地补库以及备货需求仍出现阶段性的放量,需求对钢材市场价格仍有着一定的支撑。

同时现在钢材市场成本支撑作用也在上升,近期钢铁原材料价格稳中上行,铁矿石价格走势仍将坚挺,受原材料成本上涨,资本市场反弹以及宏观政策层面利好的影响,钢材市场价格震荡上行。

不过,目前制约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向好的因素仍存在,当前钢材市场价格出现小幅的反弹,钢厂也在抓紧机会进行扩大产量,闲置的部分产能重新投放,库存开始上升,后期供应压力将加大。

综合来看,预计春节前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将会震荡运行。

二:钢材市场如冬天一般寒冷,期待着春暖花开时(2013年1月4日)在这个冬天,钢材销售商家一谈到钢材价格就面露难色,他们一直在等待着国家的政策扶持,等待着银行的宽大处理,等待着市场的真正回暖,但是,直到现在,才发现原来是一场空。

不过,由于近期城镇化建设的高调出台,使得钢材销售商家也乐观起来,都在期盼着钢材市场的真正回暖。

眼下正值冬至,北方冰雪覆盖,南方雨雪纷飞,像铁路、基建等户外建设项目不得不延缓开工。

钢材市场实质性需求越来越弱,虽然钢材价格在小幅上涨,但是没有需求的支撑,上涨只是个表象。

然而,仍有不甘心的钢厂,即便在钢材需求趋弱的此时,只因板材价格的相对坚挺,尝到了一丝盈利的甜头,多数钢厂选择加大马力生产,期待这样的盈利能弥补一些亏损。

三:近期钢材价格在利好因素刺激下继续小幅拉涨(2013年1月5日)2012年的钢材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而到了12月份的时候,钢材价格随着政策面不断出现利好消息,开始出现了好转迹象,钢铁企业与钢材销售商家也感受到了暖分袭来,但是由于2012年钢材价格整体不佳,信心修复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冬储行情来的缓慢而谨慎。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论是钢材行业还是铁矿石行业都已经进入了冬储时段,对于钢材价格以及进口铁矿石价格均出现拉动作用。

2013年中国钢材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2013年中国钢材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从今年1-2月我国一些经济运行指标来看,钢材需求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迹象,然而钢产量却在高速增长,给本就疲软的市场带来更大压力。

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5%,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继续加大对铁路、公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资,这些都将有助于钢材需求的回升。

宏观经济温和复苏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经济总体上仍处于温和复苏的态势。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1-2月我国用电量同比增速仅为5.5%。

虽然有春节因素导致用电量增速下滑,但综合前两个月整体情况来看,用电增速表现低于市场预期。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9%,比2012年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

在制造业方面,前两个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处于50%荣枯线之上,表明制造业处于扩张区间。

主要用钢行业产品中,今年1-2月份,我国工业锅炉产量同比增长39.4%,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3.5%,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2.4%,而民用钢质船舶产量同比大幅下降13.2%,空调产量同比下降3.7%。

总体来看,前两个月我国制造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1-2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1.2%,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都出现回升,同比增长20%以上。

钢材市场供求矛盾加剧今年1-2月,全国粗钢产量达到1.25亿t,同比增长10.6%。

其中2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9.8%至6183万t,平均日产粗钢达到创纪录的221万t,比去年同期提速8.4个百分点。

据此测算,2013年全年粗钢产量将超过7.5亿t。

另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出口钢材916万t,同比增长28.7%;进口钢材200万t,同比下降6.3%。

由此测算,1-2月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约为1.18亿t。

此外,春节后社会库存增加较为明显,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去年钢铁全产业链过度去库存化后,企业预期市场升温而采取的补库行为。

2013年钢铁行业微利局面难改

2013年钢铁行业微利局面难改

2013年钢铁行业微利局面难改回顾2012年钢材市场,在世界金融危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的不利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一年多的持续回落,直接导致2012年国内钢铁市场出现回落走势,总体疲弱。

2012年四季度我国经济终于出现了止落回稳的趋势,但经济稳定的基础还不牢固,预计在201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国经济将保持稳定、较快的发展势头。

基于上述预期,预计我国将进入钢铁消费总量大、增速低的阶段,2013年国内钢铁市场将呈现价格小幅波动、总体运行稳定的态势,其中钢铁企业微利局面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2012年钢铁市场走势回顾一、2012年国内钢材市场走势的特点在2012年世界金融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延续了较长时期的回落趋势。

虽然中国钢材市场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但走势极具中国特色。

2009年开始的钢材价格上涨,实际上是在国际通胀风险积累的上升期。

2011年中期,国际通胀风险全面暴发,钢材市场价格出现震荡回落的趋势,并延续至整个2012年。

图表一、国内部分市场二级螺纹钢价格走势图(单位:元/吨)从钢材价格走势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从去年10月到今年上半年,尽管中国经济持续下滑,螺纹钢和热卷价格基本维持在4200元/吨左右。

正是钢贸商坚持成本经营求生存,模式创新求发展的理念,控制市场库存,维护了中国钢材市场的价格稳定运行。

随着经济下滑、需求疲软,钢材市场的风险也不断积累。

贸易商不断减少库存,中国钢材社会库存出现下降的趋势,这无疑增加了钢厂产能过剩的压力。

合同不足,特别是钢厂从机制上难以减少产量。

解决合同不足,钢厂不断下调价格以争夺市场,终于酿成7-8月间的钢材价格大幅下滑。

图表二、国内粗钢日均产量及增速由于钢厂仍面临减产的压力,预计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将接近7.2亿吨。

国内表观消费接近6.8亿吨。

需求疲软和产量居高不下,这也是钢材社会库存继续回落的主要原因。

二、世界经济持续疲软导致国际钢市价格回落,影响中国钢材的进出口金融经济危机不仅使世界经济陷入疲软,国际贸易回落,而且也影响钢铁需求和价格走势。

2013年中国钢市走向焦点问题研判

2013年中国钢市走向焦点问题研判

2013年中国钢市走向焦点问题研判薛和平此轮钢铁困局或许有三点启示:一是深切感受了自力更生克时艰的重要性。

无论钢厂、钢贸商以及与钢铁产业相关的方面,都深刻感知了世上确实没有“救世主”,抛弃幻想,立足自力更生克时艰,扬长避短寻谋略,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才能成为真正的“剩者之王”;二是更加明了鉴往知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哲理。

将企业效益不好归咎于宏观环境或政策利空的思维方式于事无补,必须坚决摒弃!一定要深刻反省自己的不足和失误,才能知耻而后勇,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三是真真切切看清了市场的残酷性和博弈的艰难性。

企业沉浮不仅仅是靠坚定信心就能解决问题的。

而是要通过这一轮危机让我们从骨子里认知到,什么才是市场所具有的残酷性和博弈市场的艰难性。

笔者愚见,明年中国钢市走向的焦点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环境,二是供求状况,三是价格走势。

一、宏观环境(一)国际环境1.QE3对全球以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2009年3月美国推出QE1到2010年8月QE2的推出,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美国经济不断完善、生活品质仍然较高、军事力量不断增强、霸主地位依然稳固的事实。

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欧洲经济继续恶化、亚洲经济萎靡不振、中东局势日趋紧张,中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等等。

以上史料表明,QE对美国以外的全球经济十分负面,无不体现出美国损人利己、转嫁危机“智慧”的成功和中国“救美”的缺失。

因此从实质看,“QE3”的影响也必然是,美国经济的持续走好,全球货币的继续贬值,大宗原料的长期上涨,以及中国政治经济矛盾的加深等等。

2.欧债危机对全球以及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经济增长乏力,欧洲部分国家或会增加贸易壁垒,使中国产品出口受到明显制约;二是,欧洲诸国本身经济困难,势必会减少在华投资,使招商引资工作难度加大;三是,欧洲政治经济环境恶化,或会导致中国在欧企业经营相对艰难;四是,欧洲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将使中国在欧洲地区的投资,受到来自政治、经济以及治安等方面波动的影响,投资风险增加。

2013年我国钢材净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1)

2013年我国钢材净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1)

2013年我国钢材净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国际贸易壁垒升温制约出口规模扩大据海关统计,2013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6234万吨,比上年(下同)增加11.9%,逼近2007年6266万吨的历史峰值;价值532.4亿美元,增长3.4%;出口均价为每吨854美元,下跌7.6%。

同期,进口钢材1408万吨,增加3.1%;价值170.5亿美元,下降4.2%;进口均价为每吨1211美元,下跌7.1%。

全年净出口量达4826万吨,增加14.7%,创历史新高。

一、2013年我国钢材进出口主要特点(一)单月进、出口量均保持相对平稳。

除个别月份外,2013年我国钢材单月进、出口量保持相对平稳。

其中,单月出口量总体保持在500万吨上下。

12月当月出口量为536.8万吨,同比增加10.7%,环比增加7.4%;单月进口量保持在120万吨上下,12月当月进口量为120.7万吨,同比增加15.4%,环比减少3.5%。

与此同时,我国钢材进、出口均价持续低位震荡,12月当月出口均价为每吨852.1美元,同比下跌1.9%,环比下跌0.5%;12月当月进口均价为每吨1210美元,同比下跌2.1%,环比下跌0.4%(下图)。

2012年以来我国钢材进出口月度趋势图1002003004005006007002012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3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数量(万吨)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均 价(美元/吨)(二)一般贸易主导进出口,加工贸易进口小幅下降。

2013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钢材5905万吨,增加11.6%,占同期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94.7%。

同期,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钢材776.4万吨,增加12.4%,占同期我国钢材进口总量的55.1%;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595.9万吨,减少5.4%,占42.3%。

(三)国有企业居出口首位,外商投资企业主导进口。

2013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展望

2013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展望

2013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展望2013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展望2013年,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钢铁企业将“转方式、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努力消化减利因素,钢铁行业产销保持增长,经济效益有所好转。

但由于产能释放较快,国内市场仍为供大于求局面,行业盈利处于较低水平。

一、2013年钢铁行业总体运行情况(一)钢铁生产有所下降,但粗钢日产水平仍然较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2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累计为产量分别为70897万吨、77904万吨和10676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6.2%、7.5%和11.4%,分别比上年增速提高2.5、4.4和3.7个百分点;平均日产粗钢213.43万吨。

据国际钢协统计,2013年全球粗钢产量16.07亿吨,同比增长3.5%。

其中欧盟(27国)1.66亿吨,下降1.8%;独联体1.09亿吨,下降1.8%;美国0.87亿吨,下降2.0%;日本1.11亿吨,增长3.1%。

扣除中国产量,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与上年持平。

中国占全球粗钢产量比重为48.5%,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

(二)经济效益有所好转,盈利水平仍然偏低据钢铁协会对大中型钢铁企业(占全国产量的81%)统计,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9%,低于产量增幅;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17%;期间费用1.27%;实现利税同比增长30.63%,其中实现利润228.8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12年亏损12.7亿元);销售利润率0.62%,同比提高0.66个百分点。

总体经济效益相比上年略有好转,但盈利水平仍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

如果剔除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钢铁主业基本是盈亏持平。

(三)钢材出口保持增长,进口略有增加据海关统计,1—12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6234万吨,同比增长11.9%;进口钢材1408万吨,同比增长3.1%(2012年是下降12.3%);进口钢坯55万吨,同比增长53.0%;进口铁矿石81941万吨,同比增长10.2%。

2013年钢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钢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钢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第一篇:2013年钢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13年,钢铁工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作为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加强钢铁行业规范管理,建立和完善行业规范管理体系。

推动上下游合作,推广应用高强钢筋等高性能钢铁材料。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度,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

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行业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

企业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行业经济效益略有好转。

同时,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钢铁产能继续较快释放,产能严重过剩等影响,行业生产经营依旧困难重重、步履维艰。

一、2013年粗钢生产消费保持增长(一)粗钢生产增幅高于上年同期。

2013年,全国粗钢产量7.79亿吨,同比增长7.5%,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钢材(含重复材)产量10.7亿吨,同比增长11.4%,较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

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为48.5%,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分月份看,日产水平最低点和最高点分别为12月份的201万吨和2月份的221万吨,3-11月份均保持在210万吨及以上较高水平。

分品种看,重轨产量同比增长33.4%;长材(型钢、棒材、钢筋和线材)增长12.5%;中、厚及特厚板增长3.0%;冷热轧板带增长10.4%;涂镀板增长11.4%;电工钢增长28.4%;管材增长7.7%。

分地区看,宁夏、广西、云南、河南、甘肃和辽宁等地粗钢产量增速超15%;河北、江苏、山东等地同比分别增长3.5%、10.6%和2.7%;贵州和上海等地则有所下降。

分企业类型看,中小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增幅下降,重点大中型企业是产量增幅的主导力量。

2013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6.28亿吨,同比增长8.0%;中小钢铁企业粗钢1.51亿吨,同比增长5.5%,占全国粗钢产量比重为19.3%,同比减少0.4个百分点。

从增长情况看,中小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增幅比重点大中型企业低2.5个百分点。

2013年中国钢材价格走势分析

2013年中国钢材价格走势分析

2013 年中国钢材价格走势分析上元教育集团是一家综合性培训学校,每年为长三角地区输送万余名技能型人才!选择上元教育,就是选择成功! 一、利好因素宏观经济预计保持稳定增长,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延续。

铁路投资回暖,发改委审批的一系列项目需要上马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均给2013 年建筑钢材需求带来回升希望。

新产能陆续投产、粗钢产量继续低速增长,铁矿石等原料价格将相对坚挺,成本支撑作用阶段性显现。

二、风险因素 1.经济形势复杂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或仍然缓慢,欧洲经济泥潭中或不时爆发新危机,日本经济存进一步恶化趋势,外围经济环境沉重步伐将拖累国内经济回稳后走势。

2.政策变数一是,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淡化GDP 增长目标,加大改革、保障民生、加强反腐导向会令宏观政策上存在一定变数。

二是,资金供求领域配置纠正或令流动性阶段性松紧变化较大。

三、价格走势预判总体上,2013 年钢材市场将处于经济回稳、政策有利好,供应压力山大、需求有增长、资金难宽松、原料相对坚挺、成本支撑作用回升、高库存环境中运行。

流动性不会明显放松,行业融资能力下降,决定资金面仍然是行业困局中一道障碍,突出的供需矛盾仍将难以有效改善,决定了整个市场难以走出行业困局。

笔者对2013 年螺纹钢期货价格走势持“中性”看法,经历2012 年持续悲观大跌后会有起色,但波动相对趋于平淡。

2013 年钢铁行业既要受制于行业困局,也要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以及换届空档期,市场环境难多吉少。

钢贸企业利用螺纹期货建立虚拟库存进行便相冬储、适时保库,钢厂在季节性消费推动上涨后适时对产量进行套保将非常必要。

操作上,中线买保可参照3400-3440 下档,卖保参照4000-4150 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化情况 项目 2013年平均 2012年平均 同比升降 升降幅度(%) CSPI长材价格指数 105.01 115.44 -10.43 -9.03 CSPI板材价格指数 102.36 109.63 -7.27 -6.63
表3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及指数变化情况 单位:元/吨 项目 2013年平均 2012年平均 同比升降 升降幅度(%) 高线 Φ 6.5mm 3627 4003 -376 -9.39 螺纹钢Φ 16mm 3628 3982 -354 -8.89 角钢5# 3709 4101 -392 -9.56 中厚板20mm 3726 4005 -279 -6.97 热板卷3.0mm 3848 4143 -295 -7.12 冷薄板1.0mm 4601 4854 -253 -5.21 镀锌板0.5mm 4968 5229 -261 -4.99 热轧无缝管219×10mm 4747 5285 -538 -10.18
表4 CRU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项目 2013年平均 2012年平均 同比升降 升降幅度(%) 钢材综合价格指数 171.2 184.5 -13.3 -7.2 1.长材价格指数 189.7 206.5 -16.8 -8.1 2.板材价格指数 162.2 173.6 -11.4 -6.6
表5 CRU主要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项目 2013年平均 2012年平均 同比升降 升降幅度(%) 北美价格指数 169.3 176.6 -7.3 -4.1 欧洲价格指数 164.1 177.6 -13.5 -7.6 亚洲价格指数 176.3 193.0 -16.7 -8.7
表1 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项目 2013年平均 2012年平均 同比升降 升降幅度(%) CSPI年度平均指数 102.76 111.76 -9.00 -8.05 1月末 107.89 119.16 -11.27 -9.46 2月末 111.12 118.47 -7.35 -6.20 3月末 107.05 121.18 -14.13 -11.66 4月末 105.75 121.19 -15.44 -12.74 5月末 101.83 117.52 -15.69 -13.35 6月末 98.52 115.48 -16.96 -14.69 7月末 100.48 108.08 -7.60 -7.03 8月末 102.11 101.53 0.58 0.57 9月末 100.57 102.45 -1.88 -1.84 10月末 99.34 105.39 -6.05 -5.74 11月末 99.33 105.32 -5.99 -5.69 12月末 99.14 105.31 -6.17 -5.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