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教案

合集下载

《温度》教案设计

《温度》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温度》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自然科学教学年级:五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的计量单位。

2. 培养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技能。

3. 引导学生理解温度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温度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1. 温度计的准确读数。

2. 温度与生活、环境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实物图片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温度计,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谈谈对温度的感受。

2. 提问: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如何计量和表示的?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学温度概念、计量单位等相关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温度的概念,解释摄氏度、华氏度等计量单位。

2. 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温度。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重点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温度概念、计量单位及温度计使用方法。

2. 提问:温度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二、课堂讲解1. 讲解温度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变化对生物、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实例分析1. 分析现实生活中温度变化的例子,如季节变化、气候等。

2. 学生分享实例,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一幅温度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图。

2. 家长协助孩子用温度计测量家庭周围的温度,记录并分析。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1. 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并能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1《温度》教案6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1《温度》教案6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1《温度》教案6一. 教材分析《温度》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的第三章节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温度的概念、温度的计量单位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热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对温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温度这一概念在生活中也有所感知。

但学生对温度计量单位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这些知识的讲解和演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让学生掌握温度的计量单位,知道摄氏度的定义。

3.让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量单位的理解。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温度计、实验器材。

2.课件:温度概念、温度计量单位、温度计使用方法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夏季节的气候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定量地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呢?从而引出温度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摄氏度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温度的计量单位。

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摄氏度的由来,让学生对温度计量单位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实验,让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提问: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如何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介绍温度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科研等,激发学生对温度学研究的兴趣。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温度的概念、计量单位和使用方法。

《温度》教学教案设计

《温度》教学教案设计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了解温度的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探究温度变化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温度的概念及单位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 温度的影响因素4. 温度变化的现象及原因5. 生活中的温度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的影响因素、温度变化的现象及原因。

2.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变化的现象及原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变化的原因。

2. 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烹饪等,引出温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温度的概念及单位:讲解温度的定义,介绍温度的计量单位,如摄氏度、华氏度等。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演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4. 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温度的因素,如环境、时间、物质状态等。

5. 温度变化的现象及原因:观察实验现象,探讨温度变化的原因,如加热、降温等。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温度知识的了解。

7.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验和实际操作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温度计使用方法和温度变化原因的掌握程度。

3. 作业完成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情况。

4. 小组讨论评价:在小组讨论中,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他们在讨论中的贡献。

《温度》教学教案设计

《温度》教学教案设计

《温度》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温度的概念与单位1.1 温度是什么?1.2 温度的计量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度1.3 温度计的原理与种类1.4 练习:摄氏度与华氏度的转换第二章:温度的影响因素2.1 环境温度对生物的影响2.2 温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3 温度对物质状态的影响2.4 练习:气温对人们穿着的影响第三章:温度的测量与调控3.1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2 温度的测量技巧3.3 温度调控设备:空调、暖气等3.4 练习:用温度计测量并调控室内温度第四章:温度与热力学定律4.1 热力学定律简介4.2 热传递的原理与方式4.3 热能的转化与利用4.4 练习:解释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第五章:温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5.2 温度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5.3 温度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5.4 练习:分析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第六章:温度与气候6.1 地球气候系统中的温度角色6.2 气温梯度与气候类型6.3 气候变化对温度的影响6.4 练习:分析气候数据中的温度变化第七章:温度与健康7.1 人体正常体温与健康关系7.2 发热与发烧的处理7.3 极端温度对人体的影响7.4 练习:设计预防中暑和低温伤害的措施第八章:温度在工业中的应用8.1 温度控制在家电制造中的应用8.2 温度调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8.3 高温与低温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8.4 练习:讨论温度控制在家用电冰箱中的重要性第九章:温度与能源9.1 温度与可再生能源9.2 温差发电与热能转换9.4 练习:分析地热能源利用中的温度因素第十章:温度在未来挑战中的角色10.1 气候变化对全球温度的影响10.2 城市热岛效应及其解决方案10.3 未来技术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前景10.4 练习:预测未来温度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温度的概念与单位:理解温度作为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以及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度等温度的计量单位。

摄氏度与华氏度的转换是难点。

第一节温度教案

第一节温度教案

第一节温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学生能够识别温度计的结构,并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的温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摄氏温度的规定和常见温度值。

2、教学难点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酒精、体温计等。

2、多媒体课件:包含温度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人们不同穿着和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不同的季节人们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温度。

(二)新课讲授1、温度的概念(1)让学生触摸装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感受冷热的不同,提问:如何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2)讲解温度的概念: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计(1)展示各种温度计,如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等,让学生观察其结构。

(2)结合图片和动画,讲解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3)介绍温度计的刻度、量程和分度值。

3、摄氏温度(1)讲解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沸水的温度为 100℃,将 0℃到 100℃之间平均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为 1℃。

(2)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温度值,如人体的正常体温、室内的舒适温度等。

4、温度计的使用(1)教师示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强调“一估、二选、三放、四读、五取”的步骤。

(2)学生分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教师巡视指导。

《温度》教案设计

《温度》教案设计

《温度》教案设计第一章:温度概述1.1 温度概念1.2 温度的计量单位1.3 温度与生活实例第二章:温度计的使用2.1 温度计的种类2.2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2.3 温度计的读数与换算第三章:温度的测量与记录3.1 测量温度的工具与设备3.2 温度测量的方法与步骤3.3 温度记录的注意事项第四章:温度与气候变化4.1 气候变化与温度关系4.2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4.3 温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五章:温度调节与应用5.1 温度调节的方法与技巧5.2 温度在生产中的应用5.3 温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六章:温度与热力学定律6.1 热力学基本定律6.2 温度与热量传递6.3 热效率与节能第七章:温度对物质的影响7.1 温度与物态变化7.2 温度与物理性质7.3 温度与化学反应第八章:温度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8.1 生物体内的温度调节8.2 温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8.3 温度与生物医学研究第九章:温度在工业中的应用9.1 温度控制与工业过程9.2 温度测量在工业中的应用9.3 高温与低温技术第十章:温度与环境保护10.1 气候变化与温度关系10.2 温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0.3 环境保护与温度调节第十一章: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11.1 温度与室内环境调节11.2 温度与食品保存11.3 温度与个人健康第十二章:温度与能源转换12.1 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12.2 热能与电能的转换12.3 温度梯度与能量利用第十三章:温度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13.1 温度与作物生长13.2 温度调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3.3 温度与农业灾害预防第十四章:温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4.1 温度控制实验技术14.2 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14.3 温度相关的科学研究案例分析第十五章:温度与可持续发展15.1 温度与清洁能源15.2 温度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15.3 温度与绿色生活方式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温度概述:温度概念、计量单位以及温度与生活实例的关系。

《温度》精品教案

《温度》精品教案

《温度》一、教学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重点难点:1、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三、教学准备:烧杯三只,温度计,体温计,冰水,自来水,开水、课件、多媒体四、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将事先买好的“冰红茶”发给学生,在吃了无数次的冷饮之后,用心去体验“冷”的感觉。

2.接着,再喝一口饮用水师:有什么感觉?生:冷,热。

师: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多媒体显示)3.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自来水和足够热的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A.把左手放入冰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B.把右手放入足够热的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二、层层递进,学习新知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师:各种不同的温度计各有各的妙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常见的玻璃液体温度计,它们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分别有:装液体的液泡、细内管、刻有示数的玻璃柱,根据液泡中的不同液体通常使用的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2、阅读讨论,了解单位A.字母“℃”的意思:表示摄氏温度。

B.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关于“一个大气压”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的了解的)。

C.10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

D.1摄氏度: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

珠峰营地的帐篷内,温度为-15℃,读作:负15摄氏度或零下15摄氏度。

阅读课本P78“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正确方法”A.朗读使用方法●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B.讨论“想想议议”中的图3.1-3,使用温度计时还可能发生什么错误?三、归纳小结,巩固知识四、板书设计:一、温度的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二、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1℃: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

《温度》(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温度》(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温度》(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学习《温度》这一章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计量单位和换算方法,以及能够进行温度计算和转换。

一、教学内容1. 温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度等。

2. 温度换算方法:摄氏度与华氏度、开尔文度的相互换算。

3. 温度计算:求两个温度值的和、差、乘积、商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度等计量单位。

2. 学会进行温度换算,能够灵活运用温度换算公式。

3. 掌握温度计算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温度的概念,温度计量单位,温度换算方法,温度计算。

难点:温度换算公式的运用,温度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温度计模型。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讨论天气,引入温度概念,让学生感知温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温度的概念,介绍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度等计量单位,讲解温度换算方法,示例演示温度计算。

3.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课本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4. 应用: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温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天气预报、生病就医等。

六、板书设计1. 温度概念及计量单位2. 温度换算方法3. 温度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课本课后练习第1题、第2题。

2. 答案:(1)1摄氏度等于1华氏度减去32。

(2)25摄氏度等于77华氏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温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掌握较好,但在温度换算和计算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加强对温度换算和计算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温度计量单位,如华氏度、开尔文度等,以及温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温度
海口四中夏琼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了解并记住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常见的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结构
2、通过学生的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制作、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有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教学难点: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类比法
教学器材:自制温度计、一次性杯、水、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请用一句话描述他们各自此时的感受.
学生描述他们各自此时的感受
[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冷”“热”的体验,并描述感觉。

[学生实验]如下图所示: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过一会,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

思考: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归纳:
同一杯水温度应该一样,而我们的感觉却不同,说明我们的感觉不可靠。

要准确地知道这杯水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温度计。

一、温度计 1、温度计的原理
[师]你能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判断出哪杯是热水,哪杯是冷水吗?
学生分组实验:拿起桌上自己制作的温度计,将它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液柱的高度的变化,然后把它放入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液柱的高度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

提出问题: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代表发言:小瓶放入热水中,细管中液柱上升,放入冷水中,细管中液柱下降。

提出问题:想想看,自制温度计是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温度的? 学生活动:自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板书: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温度计的结构
[师]引导学生把简易温度计改进成真实的温度计,同时介绍摄氏温度。

⑴、温度计上的字母C 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表示符号:℃
⑵、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0℃和 100℃之间分为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多媒体展示真实温度计引导学生观察真实温度计总结出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包括玻璃泡、毛细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使用的液体、刻度和符号℃。

[练习读数]
多媒体出示小资料: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三、温度计的使用
[师]学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温度计的原理和结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正确去使用温度计。

温度计的种类有很多,常用的温度计有三种,实验室用温度计、
氢弹爆炸中
心 5×107℃ 压力锅内最高水
温 120℃ 我国最低气温
-52.3℃ 太阳表面 约6 000℃ 我国最高气温 49.6℃ 地球表面最低气温
-88.3℃ 金的熔点 1 064℃ 人的正常体温 37℃
酒精的凝固点
-117℃ 铅的熔点
328℃
水银的凝固点
-39℃ 绝对零度
-273.15℃
热水
冷水
体温计和寒暑表,我们先来学习实验室温度计使用方法。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前,我们应该怎么办?
让学生自读课本P49、P50,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完成导学案,并派代表回答导学案上填空题。

多媒体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自己的推测判断对错: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

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老师巡视指导。

四、体温计
[师]这是人发烧时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体温计,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各是多少?
多媒体出示:
参考答案:量程:35~42 ℃,分度值:0.1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体温计图片,继续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
(2)体温计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为什么使用体温计前先要甩甩?
教师进一步根据问题引导大家观察讨论来得出结论。

学生总结:
(1)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细管。

玻璃管非常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有明显变化,因而更精确。

(2)读体温计示数时要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

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重新用体温计时,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的温度不准确。

五、课堂练习
1.-20 ℃的正确读法是( )。

A.负20摄氏度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
2.图中各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
甲为,乙为,丙为。

六、学生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七、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温度
一、温度
(1)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摄氏度
二、温度计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温度计的构造
三、摄氏温度
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四、温度计的使用
掌握测量前、测量时、读数时的正确使用方法。

◆认识体温计
八、课后作业
1、阅读科学世界,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

2、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和城市的“热岛效应”是如何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