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翻译与赏析《》作者: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注解:(1)殷《河岳英灵集》收此诗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后世版本或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诸公》,或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或作《别东鲁诸公》。
天姥山:在今绍兴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
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歌谣之声,故名。
选自《李太白全集》。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太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
第二年,他将由东鲁(现在山东)南游会稽(绍兴,越州),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2).海客:浪迹海上之人。
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
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
微茫:景象模糊不清。
信:实在。
难求:难以寻访。
(3)越人:指浙江绍兴一带的人,春秋五霸的越国首都,也是魏晋第一大都会。
(4)云明灭:云忽明忽暗(5)天横:遮住天空。
横,遮断。
(6)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为天台山的南门,土色皆赤。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_古诗鉴赏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作于出翰林之后。
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適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
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
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
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
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唐代]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四万一作:一万)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刻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展,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霞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甸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弯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额!请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以其豪放、奔放的文风,表达了对山水的激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开篇,展示了一个旅行者在远方的风景,而这风景却如烟涛般微茫难以捉摸,正如人们对未知事物的追寻和理解一样困难。
接着,“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描绘了越人在高山之巅传递天姥的言语,似乎可以亲眼目睹云霞的明灭,形成了一幅奇幻的景象。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展现了天姥山的雄伟和壮阔,将天姥山的高耸、广阔和威严描绘得栩栩如生。
而“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揭示了天台山的高耸,令人不禁感叹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作者对这些山的描绘充满了敬畏之情,以此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
随后,诗人带领读者进入自己的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表达了他的幻想,想要在梦中飞越山水,领略美丽的湖光山色。
这种幻想使他能够在梦中超越现实的束缚,感受到自由和想象的力量。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梦中的场景:“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刻溪”,这里湖光映照出诗人的影子,带领他来到刻溪之间。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
全诗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注解:(1)殷璠《河岳英灵集》收此诗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后世版本或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诸公》,或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或作《别东鲁诸公》。
天姥山:在今绍兴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
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歌谣之声,故名。
选自《李太白全集》。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太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
第二年,他将由东鲁(现在山东)南游会稽(绍兴,越州),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2)海客:浪迹海上之人。
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
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翻译与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注解:(1)殷璠《河岳英灵集》收此诗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后世版本或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诸公》,或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或作《别东鲁诸公》。
天姥山:在今绍兴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
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歌谣之声,故名。
选自《李太白全集》。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太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
第二年,他将由东鲁(现在山东)南游会稽(绍兴,越州),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2).海客:浪迹海上之人。
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
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
微茫:景象模糊不清。
信:实在。
难求:难以寻访。
(3)越人:指浙江绍兴一带的人,春秋五霸的越国首都,也是魏晋第一大都会。
(4)云霞明灭:云霞忽明忽暗(5)天横:遮住天空。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译文|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唐代: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译文及注释译文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
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人可以看见。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
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赏析

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
其时李白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鉴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鉴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 》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创作的一首古体诗。
此诗是记梦诗,也是游仙诗。
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 光明、 自由的渴求, 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表现了蔑视权贵、 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鉴赏,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李白 海客谈瀛 (yíng) 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2) 越人(3)语天姥, 云霞明灭 (4) 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5),势拔五岳掩赤城(6)。
天台(tāi)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7)。
我欲因之(8)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9)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 溪(10)。
谢公 (11) 宿(sù)处今尚在, 渌(lù)(12)水荡漾清 (13) 猿啼。
脚著(zhuó) 谢公屐(jī)(14),身登青云梯。
(15)半壁见海日(16),空中闻天鸡(17)。
千岩 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18)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19),栗深林 兮惊层巅(20)。
云青青(21)兮欲雨(yù),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22)霹雳,丘峦 崩摧。
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
(23)青冥(24)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25)。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26)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luán)回车 (27),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huǎng)(28)惊起而长嗟(jiē)。
惟 觉(jué)(29)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30)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31)。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qí)访名山。
(32)安能摧眉折腰(33)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 (1).殷璠《河岳英灵集》收此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后世版本或 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诸公》,或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或作《别东鲁诸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断流了 再不会有来自 天上的流水 蜀道荒芜了 入云的栈道 也坍陷在 文人骚客的心间 不见了 当年的友人——岑夫 子、丹丘生 纵有五花马、千金裘 换不来 昨日一壶美酒 不见了 当年的月光——清凉 如水,温柔似梦 向何处 对影成三人 你说,大道如青天 你独不得出 我说,大道如青天 我也迷了途
寻 找 李 白
寻你那只破碎的酒杯 在凄冷的夜晚 赊来一片月色 让酒入愁肠 化解心中块垒 与你同醉同眠 寻你那把掩埋的宝剑 剑柄上缠着一个侠的故事 拭去斑斑点点的锈渍 擦出寒光闪闪的剑气 寻你那方傲慢的墨砚 仍滴着千年不干的润湿 而今不知哪支巨笔 蘸得起这凝练的墨汁 那匹放养在青崖中 白鹿 什么时候能够 重回人间 那叶从三峡漂下来的 小舟 今夜不知停泊在 何处港湾
鉴 赏 提 示
“入梦”之前诗人用什么方法表现天 姥山的气象? 诗的主体部分是如何抓住“梦”的特 征来渲染天姥山的神奇美妙的? 诗人为惜别而赋诗,为何以“梦游” 为主体? 诗的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 性格?历代论者都认为是这首诗的 “诗眼”,怎样理解? 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诗中是如 何体现的?
小 结 : 中 国 知 识 分 子 的 自 我 定 位
在我国封建社会,历代读书人往往 具有文化人和政治人的双重价值取向, 他们读书往往并不纯粹为了做学问,而 是为了悟道、明道,他们总是把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作读书的终极目 的,把安邦定国、建功立业当作实现个 人价值的理想方式,他们是为了完成这 些理想和目标而读书的,又在读书中强 化了追求上述理想的决心。然而,大多 数情况下这一理想能否实现并不取决于 他们的读书准备是否充分,而是要看他 们所处的时代政治是否清明。结果历代 能够完成文化—政治双重价值追求的读 书人始终为数不多。李白在上述长长失 意者的名单上又增加了一个显赫的名字。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 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冰崖 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 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 峥嵘而崔巍,一夫当关,万夫 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 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 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 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将 进 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 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 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 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 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 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 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 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 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 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 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 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古 体 诗 的 特 征 与 李 白 其 他 古 体 诗
古体诗的特征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 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 流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 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 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 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 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 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 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 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 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
梦境与现实之间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相 关 背 景 资 料
理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 途径:布衣而卿相、终南捷径 经历:天宝元年(42岁)奉诏进京 一年以后赐金还山 “君王虽爱娥眉好 无奈宫中妒杀人” 背景:课本23页注解① 别题:《梦游天姥别东鲁诸公》
使…震响 使…战栗 使…震惊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黑沉沉的 下雨 摇荡
解 释 下 列 词 语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雷鸣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天空 广阔远大的样子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运转
解 释 下 列 词 语
相 关 背 景 资 料 续
李白的性格
杜甫 赠 李 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 饮中八仙歌(节选)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临豪士前,风流岂肯落人后
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着接篱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旁 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 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 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 初发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麯便筑糟 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 梅。车旁侧揖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垒。君 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霉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清 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襄 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心惊 猛然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醒 原来、刚才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等待
解 释 下 列 词 语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低眉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 歌 脉 络
入梦缘由 梦游历程 仙境出现 梦醒 留别语
行 路 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 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 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 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 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 云帆济沧海。
宣 州 谢 朓 楼 饯 别 校 书 叔 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 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 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 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 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 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依据
解 释 下 列 词 语
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清 凄清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天黑
解 释 下 列 词 语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梦 游 天 姥 吟 留 别
李 白
诗 体 特 征
吟: 古诗的一种体式。内容多 悲愁感慨,形式活泼不拘一格。 节奏多变,源于诗人意绪和诗 的内容的发展变化。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实在 找到
解 释 下 列 词 语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有时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遮断 超出 遮掩 向东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