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知识点总结一、词语辨析1. 诗句、句子、段落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诗句、句子和段落这几个概念。
诗句是指诗歌中一行或者几行的文字,它是诗歌的组成部分,常常包含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它由主谓宾等成分构成,表达一定的意思。
段落是指文章中由若干句子组成的文字部分,通常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或者论点。
2. 纪律、规则、法律纪律、规则和法律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
纪律通常指的是组织或团体对成员行为的限制和规定,如学校纪律、部队纪律等。
规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它可以是一种公认的行为准则,也可以是某种活动或比赛的规则。
而法律则是由国家权威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是国家行为的准则,涉及更广泛和更严肃的范畴。
3. 过去、现在、将来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时间的三个基本概念。
过去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存在过的时间段,它是指从现在倒推的时间段;现在是指目前正在进行或者存在的时间点;将来是指还未发生或者到来的时间段,是指从现在开始往后的时间。
二、修辞手法1. 比喻、拟人、夸张比喻是一种借用的修辞手法,把两个相似的事物相互联系,用A来形容B,使B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则是一种赋予非生物以人的特性或行为的修辞手法,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增强描述对象的形象。
夸张是一种夸大、放大描述事物的手法,通过夸张可以使所描述的对象更加突出和醒目。
2. 对比、排比、反问对比是一种通过对照的手法来凸显事物的不同,对比可以使事物之间的差别更加鲜明。
排比是一种通过并列的手法来表现事物的相同或相似,排比可以使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反问是一种提出问题却不需回答的修辞手法,通常利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或者表达作者的态度。
三、文学常识1. 小说、散文、诗歌小说是一种通过叙事手法来表达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它通常具有情节和人物。
散文是一种以平实的语言、真实的情感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它不受限于艺术形式。
诗歌是一种以音乐性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作品,诗歌的语言通常比较优美,富有韵律,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重要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重要知识点一、字词。
1. 会写的字。
- 涯(天涯):注意右半部分“圭”的写法,两个“土”字叠加,横画长短有别。
- 莺(莺啼):上半部分“艹”要写得舒展,下半部分“鸟”字笔画要紧凑。
- 啼(啼叫):左窄右宽,“帝”字的竖画要写直。
- 郭(城郭):左右结构,左高右低,“阝”的竖画为悬针竖。
- 酒(酒水):左右结构,右边的“酉”字里面一横不要丢。
- 旗(旗帜):左右结构,笔画较多,要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其”字中间是两横。
- 瞻(瞻仰):左半部分“目”字要写得窄长,右半部分笔画较多,要写紧凑。
2. 会认的字。
- 谪(zhé):古代官吏降职或远调。
- 蕲(qí):地名用字。
- 干(gān):在“干戈”中读gān,表示古代的兵器。
3. 多音字。
- 行:háng(银行)、xíng(行走)。
在诗句“行到水穷处”中读xíng。
- 更:gēng(更新)、gèng(更加)。
如“更上一层楼”中的“更”读gèng。
二、诗句理解。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诗意: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边,日暮时分新的愁思又涌上客子心头。
“移舟”点明了诗人的活动,“泊”是停船靠岸。
“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日暮”是时间,因为傍晚容易引发思乡之情,所以诗人的愁思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诗意: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野旷”写出了旷野的空旷,“天低树”是一种视觉上的感受,因为旷野的广阔,天空看起来好像比树还要低。
“江清月近人”则通过江水的清澈,月亮倒映其中,仿佛离人很近,衬托出诗人的孤独。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诗意: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黑云翻墨”把乌云比作翻倒的墨汁,形象地写出了乌云的浓厚和来势汹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文重点知识点

4.《灯光》采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由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写起,叙述了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指路的壮举,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5.《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革命回忆录,记述了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革命故事。该文记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潜伏的地方被敌人炮火打着,自己被燃烧了起来,但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牺牲的经过,歌颂了邱少云烈士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革命精神。
6.日积月累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描写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爱祖国、爱人民、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6.日积月累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描写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爱祖国、爱人民、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3.《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小结

第二单元小结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批(pī) 抡(lūn) 涧(jiàn) 雹(báo)(.2.).难写的字....冀:上中下结构,注意与“翼”字区别。
抡:右边是“仑”,不要写成了“仓”。
盏:不要少写了上面的“丶”和“丿”,下面是“皿”。
隆:右上是“折文”,不要少写了中间的短横。
(.3.).多音字...难磅着绷更调划炸2.词(.1.).必须掌握的词......日寇进犯游击奋战转移险要沉着手榴弹射击始终顶峰悬崖斩钉截铁沸腾攀登依托居高临下继续山涧粉身碎骨仇恨眺望喜悦冲锋壮烈豪迈惊天动地政府委员协商汇集预定排山倒海爆发就位鼓舞宣告雄伟肃静旗帜宣读语调选举完毕检阅制服一致距离高潮灯笼陆续五颜六色游行次序(.2.).近义词...磅礴~雄伟逶迤~蜿蜒进犯~侵犯英勇~勇敢掩护~保护屹立~耸立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挺立~耸立汇集~汇合飘拂~飘动挥手~招手欢跃~欢腾雄伟~宏伟宏伟~雄伟茂密~茂盛注视~凝视微弱~微小猛烈~强烈憧憬~向往赞叹~赞美璀璨~耀眼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千钧一发~万分危急(.3.).反义词...逶迤→笔直开颜→愁眉坚持→放弃沉着→惊慌崎岖→平坦全神贯注→心不在焉斩钉截铁→优柔寡断完毕→开始肃静→喧哗消失→出现汇集→分散活泼→文静启动→停止璀璨→黯淡茂密→稀疏光明→黑暗微弱→强烈暴露→隐蔽挺进→撤退聚精会神→心不在焉千钧一发→安然无恙(.4.).词语归类....①ABB式词语:黑魆魆类似的词语:笑哈哈笑眯眯笑嘻嘻笑盈盈②ABAC式词语:自言自语各式各样类似的词语:自生自灭一生一世无声无息③含有近义词的词语:粉身碎骨昂首挺胸类似的词语:冷嘲热讽左顾右盼志同道合④含有数字的词语:万水千山千千万万类似的词语:一穷二白三三两两四面八方⑤含有夸张的词语:排山倒海惊天动地类似的词语:日理万机寸步难行天衣无缝⑥描写认真的词语:聚精会神类似的词语: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专心致志⑦描写颜色的词语:五颜六色类似的词语:五光十色色彩缤纷花花绿绿⑧描写精神品质的成语:坚强不屈壮烈豪迈大公无私舍己救人舍己为人正直无私表里如一正大光明刚正不阿铁面无私⑨量词:五个战士一块磨盘大的石头一道河五座白石桥一根电动旗杆一个师⑩动词:扔手榴弹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跳下深谷擎着红旗提着红灯升国旗舞着火把修饰词:细小的枪口崎岖的山路叽里呱啦的叫声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1)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重点单词和短语1.交通方式:by bus(乘公交车)、by taxi(乘出租车)、by subway(乘地铁)、by train(乘火车)、by bike(骑自行车)、by ferry(乘轮渡)、by plane(乘飞机)、on foot(步行)= walk。
2.交通指示:slow down(慢下来)、stop(停)、wait(等)、pay attention to(注意)、cross the road(横穿马路)、traffic light (交通灯)、get on(上车)、get off(下车)、turn left(左转)、turn right(右转)。
3.地点描述:at home(在家)、library(图书馆)、post office (邮局)、hospital(医院)、cinema(电影院)、bookstore(书店)、science museum(科学博物馆)、north(北)、south(南)、east(东)、west(西)、next to(靠近、与……相邻)、in front of(在……前面)、behind(在……后面)。
4.其他常用词汇:different(不同的)、same(相同的)、miss(想念)、chopsticks(筷子,复数)、door(门)、look at (朝……看)、play with(和……一起玩)、buy(买)、want to (想要)、a pair of(一双)、look for(寻找)、now(现在)、find(找到)、then(然后)。
二、重点句型1.问路句型:Where is the + 地点?(……在哪里?)How can I get to the + 地点?(我怎样才能到达……?)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 地点?(打扰一下,你能告诉我去……的路吗?)2.回答句型:It’s next to/in front of/behind/on the left/on the right of...(它在……旁边/前面/后面/左边/右边)You can go by.../Take the No. ... bus.(你可以坐……去/乘……路公交车)Turn left/right at the + 地点.(在……向左转/右转)Go straight for ... minutes.(直行……分钟)3.其他常用句型:Let’s go to the ...(让我们一起去……吧!)The ... is over there.(……在那里)Slow down and stop at a yellow light.(黄灯等一等)Stop and wait at a red light. Go at a green light.(红灯停,绿灯行)三、重点语法动词时态:本单元可能涉及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的使用,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通常的习惯性动作。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是以分母是100的特殊分数。
百分数不单表示一种数量,还可以表示分率。
百分数写成(百分号前)一个数,(百分号后)表示它的两个单位。
二、百分数的写法: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三、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为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同时把单位“元”去掉。
(2)百分数化为小数:在百分数前约上小数点,同时把单位“%”去掉。
四、百分数的应用:
(一)折扣:
折扣是商品购销中的让利,在用水电气方面的节约叫做节约率,在出版业中用几成表示。
折扣、节约率都是百分数。
(二)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纳税百分数有不同的级别。
(三)利率:
利息和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
利率有日利率、月利率和年利率。
存款的存期有活期、定期。
活期存款按季结息,一般按年利0.72%计息;定期存款按整年计算并给以较高的利息,一般按年利率分别2.25%(现在改为1.98%)、1.98%(现在改为2.25%)、3.60%(新加一个)、4.32%(新加一个)、4.86%(新加一个)。
存本取息定期储蓄有较高的利息,但一次取息后,不再存入本金,仍需按期付息。
六上语文第二单元每课知识点

六上语文第二单元每课知识点一、单元概述六上语文第二单元主题为红色经典,通过讲述一系列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先烈的敬仰。
本单元包括六篇文章,分别为《草原》、《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diagonal rectangle》、《开国元勋朱德》和《青山处处埋忠骨》。
二、课文知识点梳理1.《草原》:本文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大草原上牧民生活的景象,展示了祖国北部边疆的美丽富饶。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了解到了草原的壮丽景色和牧民的幸福生活。
2.《开国大典》: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盛况。
文章描绘了毛泽东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时刻。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了解到了新中国成立的庄严和隆重。
3.《狼牙山五壮士》:本文讲述了八路军五位战士在狼牙山为抵抗日军侵略而英勇斗争的故事。
五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牺牲,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
学习本文,我们应铭记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4.《diagonal rectangle》:本文介绍了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攻克世界数学难题“ diagonal rectangle”过程中的事迹。
陈景润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开国元勋朱德》:本文介绍了朱德这位新中国杰出领导人的事迹。
朱德一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奋斗,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伟人。
6.《青山处处埋忠骨》:本文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讲述了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故事。
学习本文,我们应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三、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本单元重点知识点包括:红色经典题材、革命历史事件、革命先烈事迹、民族精神等。
通过学习本单元,我们应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程,铭记革命先烈,培养热爱祖国、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和信念。
四、学习方法与建议1.熟读课文,深入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主题思想。
2.学习作者刻画人物、描绘场景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含义:根据方向和距离可以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用量角器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用直尺确定图上距离,最后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并标上名称。
二、描述路线图
1、建立参照点: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参照点。
2、建立方向标:以每一个参照点建立方向标,描述到下一个目标所行的方向和路程。
注意:每一步都要说清是从哪儿走,向什么方向走了多远到哪儿。
三、绘制路线图的方法
1、确定方向标和单位长度;
2、确定起点的位置;
3、根据描述,从起点出发,找好方向和距离,一段一段地画。
除第一段(以起点为参照点)外,其余每一段都要以前一段的终点为参照点;
4、以谁为参照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十”字方向标,然后判断下一地点的方向和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摇曳:摇荡。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硕大无朋:硕,大;朋,比。大得没有可以与之 相比的。形容无比的大。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顾影自怜:顾,看;怜,怜惜。看着自己的影子, 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 欣赏。 孤芳自赏:自我欣赏,自命清高。
婆娑起舞:形容盘旋跳起舞来的飘逸优美的姿态。 有时也指树的生长样子。
3.《宿建德江》中,表达了诗人孟浩然的羁旅愁思,统摄全诗 内容的是“愁”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苏轼通过描写疾雨急来急去 的变幻景色,表现了西湖奇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 的赞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辛弃疾围绕“夜行”的所见、所 闻、所感,展现了夏夜乡村的幽美景色,抒发了对丰收年景的 由衷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必知课文要点:
1.《草原》作者是老舍,按照事情发展顺序,依次描 绘了“迎客——相见——款待——联欢——话别”的 场景,赞美了蒙古族与汉族人民之间团结友好的深 厚情谊,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丁香结》写了作者看到城里、城外和自己家中的 丁香花,从“赏花”和“悟花”两方面来写。有古 人诗词展开联想并悟出了丁香结的说法,最后发出 了自己的感慨。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 的洒脱。
——李商隐《代赠》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必背古诗、词:
《宿建德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过故人庄》
必了解词语释义: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 的颜色。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清鲜:清爽而新鲜。 洒脱:(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缀满:挂满。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朦胧:不清楚,模糊。 优雅:幽静而雅致。 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迷蒙:昏暗而不分明。 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愁怨:忧愁怨恨。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必会词语:
绿毯 衣裳 礼貌 拘束 稍微 缀满枝头 优雅 潇洒 朦胧 浑浊 笨拙 参差 单薄 模糊 花蕾 衣襟 恍然 愁怨 苍穹 祭献 摇曳 馥郁 硕大无朋 琼浆 鸣啭 婆娑起舞 心驰神往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
必会句子: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山村的自然风光和农家的生活 情趣,一片宁静和谐,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一种淡 泊的情志。 4.《花之歌》作者黎巴嫩的纪伯伦,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 写出了花的心声,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了对花的欣赏和赞美之 情。看似写花,实为写人。诗人利用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 寄托自己的伟大情操,同时也号召我们要“仰望高空,对光明 心驰神往”,“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