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数的认识(1)

合集下载

第1课时 数的认识(1)

第1课时 数的认识(1)

(8)把47的分子加上 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乘( 3 )。
(9)填数,使每横行的各数相等。
分数
小数
9 25
0.36
7 8
0.875
3 5
0.6
百分数 36% 87.5% 60%
2.写出下面各数中“7”表示的含义。
0.7 7 个 0.1
617 7 个一
7 12
7 个112
75.18 7 个十
3.用三个 0 和三个 6 组成六位数,使它们分别符合下面的条 件。(写出一个即可)
示例: (1)一个 0 都不读:( 666000 ) (2)只读一个 0:( 660600 ) (3)读出两个 0:( 600606 )
培优训练
4.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40.0,这个小数最小是 多少?最大是多少?
这个小数最小是 39.95,最大是 40.04。
口算题卡
0.45+0.37=0.82 78+43=183 176×29=772 3.6÷36=0.1
23×1+12 = 1
20-1.8=18.2 34-31=152 38÷14=32 2-75-27=1 1÷53÷53=295
(2)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万位上是最小的质
数,千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各位上都是 0,这个数写作
( 40209000 ),读作( 四千零二十万九千 ),省略“万”位后面
的尾数约是( 4021 )万。
(3)如果把向前走 20 m 记作+20 m,那么向后退 15 m 应记作
( -15 )m。
1.数与代数
第1课时 数的认识(1)
基础练习
1.填空。 (1)在-7、50、-1.2、0、38、0.8、-14、1225、56.74、37 这些数 中,负数有( -7、-1.2、-14 ),正数有( 50、38、0.8、1225、56.74、 37 ),自然数有( 50、0、37 ),小数有( -1.2、0.8、56.74 ), 分数有( 38、-14、1225 )。(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_数的认识(一)数的意义及分类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_数的认识(一)数的意义及分类识
( 0、1、2、3、4 )是整数;
-1、-2、-3、-4
1 (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 2 )
(3)
3 (2)一条鱼重 千克 5
……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 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
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单位“1”----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 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 单位“1” 分 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 份的数,叫做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
分数单位----
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4 7
分子 (表示所取的份数) 分数线 分母 (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2、口答: 1 1 (1)4个 是多少?16个 是多少? 4 3
1 1 (2)1里面有几个 ?5里面有几个 ? 6 7
1 3 (3)2 里面有几个 ? 8 8
1 (4)17个 是多少? 5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1)3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到 1 个苹 果。………………(
填空:
(1)如果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 原来大了32.4,那么原来这个小数是( )
(2)一个2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3.0, 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3)一个数由3个千万、4个百、5个一、6个0.01组成, 这个数是( ),读作( ),它的计数单位是 ( )
(4)一个小数,只需要读一个零,敏敏在写的时候, 忘了写小数点,结果变成二成零四百零八。原来这个 小数可能是( )或( )。 (5)5÷12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
数位顺序表

人教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示范教学设计

1《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7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数数使学生认识“千”这个计数单位,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写1000以内的数,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并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

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数法,理解十进制关系。

体会读、写数的方法和理解数的本质。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小方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师:前几天老师去看了一场激烈的球赛,瞧,就是这儿!你们猜猜这个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学生自由猜测,并说说自己判断的依据。

师:对,这个体育馆能坐很多很多的人,要用一个比100大得多的数来表示。

在生活中,你接触过这么大的数吗?本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计数单位“千”1.直观演示,建构数数的方法师:同学们,你们会数数吗?预设:会。

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多少个小方块?你会怎么数?预设:一个一个地数。

师:我们先把这些小方块排一排,再数。

教师指名学生数一数,然后说出:有10个小方块。

师指着课件,引导学生一起说出: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就是十。

师:十里面有几个一?预设:十里面有10个一。

师小结:通过数数,我们发现了一和十存在的关系,10个一就是十,十里面有10个一。

2.建构“十”与“百”之间的关系课件出示:师:那这里大约有多少个小方块?你先估计一下。

预设:100个。

师:要想知道准确的数量,我们应该怎么办?预设:数一数。

师:你打算怎么数?一个一个地数?预设:一十一十地数。

师:那我们是不是需要整理一下?(课件展示动态的整理过程)大家数一数吧!学生先数一数,然后说出:有100个小方块。

师:一个一个地数,我们发现了一和十之间的关系,一十一十地数,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10个十。

四年级 第1讲 大数的认识(1)

四年级 第1讲 大数的认识(1)

第1讲数的认识(1)【老师寄语】:坚持不懈,难也变易。

❖课前练习1、个、十、百、千、万……亿都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把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3、5083865中的最高位是()位,从右往左数,第4位是()位,十万位是第()位。

4、读出下列各数:270000 读作: 909000 读作:6010000 读作: 800030 读作:4200002 读作: 10033090 读作:5、写出下面各数。

(1)六千二百万七千四百写作:(2)六百零九万零三百写作:(3)七百万三千零八写作:6、将下面各数从大到小排列。

3000045 340005 3500400 4000035 403005❖例题精讲例1:10个一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多少?15个十万是多少?练习:1、10个一百万、12个一百万、100个一百万分别是()、()、()。

2、()万()万地数,数100次是一千万。

例2 下面的数位顺序表中的三个数位上分别写有数字“8”,每个“8”所表示的大小都一样吗?为什么?练习1、在数110000中,从左边数起,第一个“1”所表示的数值比第二个“1”所表示的数值大多少?2、在七位数3503000中,左边一个“3”所表示的数值是右边一个“3”的多少倍?例3 在402的中间添上4个0后,得数读作:在402的末尾添上3个0,得数读作:练习:1、在5和6之间添上6个0,这个数读作:2、在9和8中间添上()个0,这个数读作九百万零八。

3、将15这个连续写两次写成1515,将30、300、3000这三个数也分别写两次后,其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只读一个零的数是()例4 写出下列各数。

(1)一个数由八千万、四百万、五十万、七万、九千、二百、三十、一组成的数写作:(2)一个数由3个千万,5个十万,8个百,6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3)一个由2400个万与53个一组成的数写作:练习:1、将3017写在万级与个级,形成了一个()位数。

最新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第一章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最新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第一章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第一章 数的认识
整数的认识
返回目录
知识要点梳理
1. 整数和自然数
整数
正整数(1,2,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整数(-1,-2,-3…)
自然数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 1,2,3,4,5,…的 数都是自然数)
注意:“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0是最小 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返回目录
②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a. 先判断是否为倍数关系。(如果两个数存在倍数关系,那 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是这两个 数的最小公倍数。例如:15和45) b. 再判断是否只有公因数1。(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例 如:5和7,8和9是互质数)
注意: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样的计数 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返回目录
3. 因数和倍数 (1) 因数和倍数 ① 意义:已知a,b,c均为正整数,且a×b=c,那么c是a和b 的倍数,a和b都是c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② 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 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返回目录
(2) 近似数 ① 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 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 1302490015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13亿。
返回目录
② 四舍五入法:如果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 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 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 例如:省略345900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35万。省略 4725097420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47亿。 ③ 求近似值时,要用“≈”连接。

总复习——《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总复习——《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总复习——《数的认识》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系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倒数、百分数的意义。

2、熟练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熟练读和写这些数。

3、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熟练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

学习过程阅读并记忆下面的内容,小组自主组织活动,针对各个知识点举出例子加以讲解说明,争取人人达标。

一、整数和小数1、自然数,0和整数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0和自然数都是整数. 零与任何数相乘,积等于();零与任何数相加、相减,数值();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差为()。

2、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十进制计数法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对应练习1、10个十万是()万,10个一百万是()万,10个一千万是()万。

2、一万里有()个一;一千里有()个十;()个十是一万;()个百是一亿。

3、整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属于亿级和万级的要读出级名.684528563读作: 六亿八千四百五十二万八千五百六十三.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8000406000读作:()4050073240读作()写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写做: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写做:数的改写、把数位顺序表填完整:课本P73.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写成近似数.对应练习1、把7645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2、把235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3、2358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为( )4、把345628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后,保留两位小数是( )5、百万位左边第一位是()位,右边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1.1 数的认识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1.1 数的认识
第一章 有理数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第1课时 数的认识
1 课堂讲解 自然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生活中
的数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我国的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修造了 2 000余年.明长 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实际长度为5 130千米(合一万零二百六十 里),故被称为万里长城.
(来自《点拨》)
知1-讲
【例1】昨天股市上涨100点,今天下跌40点.其中的 自然数表示( A ) A.计数 B.测量 C.标号 D.排序
(来自《点拨》)
总结
知1-讲
表示计数和测量的数可以进行数的运算;表示 标号和排序的数有时是指代作用,即对事物进行区 别,一般不能进行数的运算.
(来自《点拨》)
知识点 1 自然数的意义
知1-讲
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过自然数0,1,2,3,4, 5,….自然数在计数和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 节前语中,我国长城“修造了2 000余年”,“实际长 度为5 130千米”等.
归纳
知1-讲
自然数在计数和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 们还常常用自然数来给事物__标__号____或__排__序___.
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必做:
1.请完成教材P6 作业题T1-T5 2.补充: 请完成《典中点》剩余部分习题
(来自《点拨》)
知2-练
2 由于测量和分配等实际需要而产生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数是随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不断 发展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 分数可以看成两个________相除,因此分数都可以 化为小数.反过来,我们在小学里学过的小数(π除 外)也都可以化为分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1课时 数的认识(1)人教版(共16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1课时 数的认识(1)人教版(共16张PPT)

正整数 零
自然数
负整数

分数(小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课本P75第4题。
4 你能根据a÷b=c(a、b、c均为整数,且b≠0),说明 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吗?
在非零的自然数中,如果两个或两以上数相乘得到一 个积,那这个积就是每个因数和本身的倍数。
数学六年级 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第1课时 数的认识(1)
一、情境导入
小学阶段的数学我们已经学完了,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 来整理、复习学过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先复习 有关数的知识。
数的认识(1)
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几种数?
③什么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可以怎样写?小数是不是都小于1?
③什么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可以怎样写?小数是不是都小于1?
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不表示具体的数量,百分数与分数的意义不完全相同。
4 你能根据a÷b=c(a、b、c均为整数,且b≠0),说明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吗?
②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①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几种数?
小学阶段的数学我们已经学完了,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学过的数学知识。
写时先写分子,再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小学阶段的数学我们已经学完了,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学过的数学知识。
写时先写分子,再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分数 ①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1)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0表示什么?有没有最小的自然数?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大于1的: 2.01,3.09,5.203
小于1的: 0.99,0.04,0.8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第1课时数的认识(1)
【教学目标】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小学六年中我们都学过哪些数?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这些数的例子吗?说明每个数的具体含义。

请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数据来汇报,指名在黑板上写下这些数。

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听一听数读得是否正确,看一看黑板上的数写得对不对。

2.教师用课件出示一组数,弥补学生的不足。

(课件出示:
如: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m。

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只有-25℃。

3。

今年我市空气质量达到良好的天数占全年的
5
这本词典有1722页。

一条围巾的成分:羊毛40%、化纤60%。


3.把黑板上的数分一分类。

4.揭示课题。

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这就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几种数,这几节课我们就把这几种数的意义和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我们今天先复习自然数和整数。

(板书课题:数的认识)
二、归纳整理
自然数和整数。

1.教师提问: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0表示什么?有没有最小的自然数?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教师提问:谁知道我们学习的哪些数是整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问题:能不能说整数就是自然数?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教师向学生说明: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整数,除了自然数,还学习了一些小于零的整数即负整数,这些负整数到中学要更深入的学习。

结合上面的复习和板书,将板书补充成如下形式:
3.小组整理数的其他知识。

提问:关于数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1)学生自由发言。

(2)小组合作学习,重点讨论下面的问题。

(出示讨论题)
a.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b.你能说出哪些计数单位?
c.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完成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师说明: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得数,其中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各个计数单位所站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练一练:填空(口答)。

27046=2×()+7×()+0×()+4×()+6×()
说出4004.04这个数中的三个“4”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这个数中的三个“0”各起什么作用?
4.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从整数、小数、分数三个方面回答。

整数、小数的比较方法。

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从同分母、同分子、异分母三个方面小结。

教师逐一指名回答。

分数和小数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2.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展示整理和复习的结果。

教师结合各个小组整理和复习的情况,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并注意突出“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做如下板书:
a(b≠0)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a÷b=
b
3.通过直观图形,导入对小数意义的整理和复习。

4.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1)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3)什么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可以怎样写?小数是不是都小于1?
5.组织各小组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发表看法,教师板书如下:
6.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分别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举例
说明。

板书:0.1=0.10=0.100= (1000)
10010010101===……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
(因为小数可以看做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所以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特殊情况。


练习:填空(口答)。

)
(4528)()(3535)(75==== 做一做,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出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下面这组数有什么特点?他们有什么规律?
0.108 1.08 10.8 108 108
百分数
(1)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

提问:我们已整理复习了有关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谁能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几?还有百分之几没有完成?
(2)结合刚才的回答,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3)“一节课的任务已经完成了80%”也可以说“已经完成了5
4”,我们能不能因此就说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完全相同呢? 请同学们议一议: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百分数常用%来表示。

百分数只表
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不表示具体的数量,百分数与分数的意义不完全相同。

(4)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三、课堂作业
教材73页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请你们把自然数和整数的有关知识整理一下并在小组中交流。

【教学反思】
在复习数的意义时,学生对数已有一定的认识,教学时让学生理解自然数与整数及计数单位与数位等简单概念。

设计者:xxx 时间:2020年文档类型:word
文库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Word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放心下载
文档来源网络如有错误或者侵权,联系本店马上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