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运输方式与运输车辆选择
运输方式及路线的规定

运输方式及路线的规定合同书甲方:(公司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法定代表人:(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乙方:(公司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法定代表人:(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根据甲方与乙方的商业合作关系,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合同:一、目的和范围1.1 甲方委托乙方负责运输服务,将货物从指定起运地运送到指定目的地。
1.2 乙方承担货物运输的责任,确保货物安全、准确送达目的地。
二、运输方式2.1 双方确认采用以下运输方式:(详细说明运输方式,如陆运、空运等)。
2.2 运输方式的选择应考虑货物的性质、数量、时效要求及运输费用等因素。
三、运输路线3.1 甲方确认以下指定运输路线:(详细说明路线,包括起运地和目的地)。
3.2 如因特殊原因需要更改运输路线,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并征得甲方同意。
四、卸货要求4.1 甲方应提前通知乙方货物的卸货时间、地点及要求。
4.2 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准确无误地将货物卸放到指定目的地。
4.3 如因意外事件导致卸货不能如期进行,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并予以解释,双方应共同协商解决方案。
五、费用和结算方式5.1 运输费用由甲方负担,具体金额双方协商确定。
5.2 结算方式为(双方自由填写,如电汇、现金等)。
5.3 乙方应按时向甲方提供运输费用的发票和结算明细。
六、违约责任6.1 如因乙方原因导致货物损失、延误或其他损害,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6.2 如因甲方原因导致货物损失、延误或其他损害,甲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6.3 如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七、保密条款7.1 双方对合同中所涉及的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应予以保密,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透露。
7.2 双方应妥善保管对方提供的机密文件和资料,不得将其用于其他用途。
八、争议解决8.1 出现合同履行争议时,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8.2 如协商无法解决争议,可提交至所在地人民法院裁决。
物流公司配送优化方案

物流公司配送优化方案第一章配送概述 (2)1.1 配送基本概念 (2)1.2 配送流程解析 (2)第二章配送中心选址与规划 (3)2.1 选址原则与方法 (3)2.1.1 选址原则 (3)2.1.2 选址方法 (4)2.2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 (4)2.2.1 功能规划 (4)2.2.2 设施规划 (4)2.2.3 人员规划 (4)2.2.4 管理体系 (4)第三章采购与库存管理 (5)3.1 采购策略优化 (5)3.2 库存控制与优化 (5)第四章运输管理 (6)4.1 运输方式选择 (6)4.2 运输路线优化 (6)4.3 运输成本控制 (6)第五章货物装载与卸载 (7)5.1 装卸作业优化 (7)5.2 装卸设备选择 (8)第六章信息技术在配送中的应用 (8)6.1 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8)6.1.1 平台架构 (8)6.1.2 功能模块 (8)6.1.3 技术支持 (9)6.2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9)6.2.1 系统架构 (9)6.2.2 功能模块 (9)6.2.3 技术支持 (9)第七章人力资源管理 (10)7.1 员工培训与管理 (10)7.1.1 培训体系构建 (10)7.1.2 培训内容与方法 (10)7.1.3 培训效果评估 (10)7.1.4 员工晋升与选拔 (10)7.2 薪酬与激励制度 (10)7.2.1 薪酬体系设计 (10)7.2.2 激励机制 (10)7.2.3 激励制度实施与评估 (11)第八章配送服务质量提升 (11)8.1 配送服务标准制定 (11)8.2 客户满意度调查与改进 (11)第九章安全生产与风险管理 (12)9.1 安全生产管理 (12)9.1.1 安全生产概述 (12)9.1.2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2)9.2 风险识别与防范 (13)9.2.1 风险识别 (13)9.2.2 风险防范措施 (13)第十章配送业务外包与协作 (13)10.1 外包策略与选择 (13)10.1.1 外包的必要性 (13)10.1.2 外包策略的制定 (13)10.1.3 外包选择 (14)10.2 协作模式与优化 (14)10.2.1 协作模式的建立 (14)10.2.2 协作模式的优化 (14)第一章配送概述1.1 配送基本概念配送作为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指将商品从物流中心或仓库,按照订单要求,安全、准确、及时地送达到客户手中的过程。
医疗器械运输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运输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医疗器械运输的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器械运输安全,准确、及时交付顾客,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
3、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向顾客运输的各类医疗器械。
4、职责:仓储部对本操作规程的实施负责。
5、内容:5.1、运输前准备5.1.1医疗器械拼箱发货的代用包装箱应当有醒目的拼箱标识。
5.1.2需要冷藏、冷冻管理的医疗器械装箱、装车作业时,应当由专人负责,并符合下列要求:(一)车载冷藏冷冻箱或者保温箱在使用前应当达到相应的温度要求;(二)包装、装箱、封箱工作应当在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或者标签标示的温度范围内的环境下完成;(三)装车前应当检查冷藏车辆的启动、运行状态,达到规定温度后方可装车。
5.2、医疗器械的运输:5.2.1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及运输路线,做好运输过程的产品防护,确保运输过程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安全,并做好运输记录。
运输记录应当包括:收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运输方式,医疗器械名称、型号、规格、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或者备案编号,生产批号或者序列号、单位、数量、发货日期等内容。
委托运输时还应当记录承运单位名称和运单号,自行运输时应当记录运输车辆车牌号和运输人员。
5.2.2运输需要冷藏、冷冻管理的医疗器械,应当根据运输的产品数量、距离、时间以及温度要求、外部环境温度等情况,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温控方式,确保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符合要求。
5.2.3冷藏车、车载冷藏冷冻箱、保温箱应当符合医疗器械运输过程中对温度控制的要求。
5.3、委托其他具备质量保障能力的承运单位运输医疗器械时,应当签订委托运输质量保证协议,并定期对承运单位运输医疗器械的质量保障能力进行考核评估,确保运输过程的质量安全。
委托运输质量保证协议应当包括:运输过程中的质量责任、运输操作规程、在途时限、温度控制、签收和回执要求等。
人教版必修二5.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介绍交通运输布局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通过示例和案例进行讲解和阐述。
2.讲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城市竞争力等方面。
3.讲解交通运输布局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包括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小组合作
1.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完成交通运输布局的设计和决策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设计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让学生相互交流交通运输布局的想法和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提醒学生完成作业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逻辑的严密性。
3.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并将作业作为学习的一部分。
五、案例亮点
1.对接学生生活实际:本节课以城市交通布局为主题,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展示城市的交通地图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交通运输布局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对其他小组的交通运输布局方案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交通运输布局学习和实践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设计评价量表,让学生对交通运输布局的设计和决策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4.引导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交通运输布局的实例,如城市交通拥堵、轨道交通建设等,引发学生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兴趣和关注。
智慧物流配送优化方案

智慧物流配送优化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第二章:智慧物流配送概述 (3)2.1 智慧物流的定义与发展 (3)2.2 物流配送的现状与问题 (4)2.2.1 物流配送现状 (4)2.2.2 物流配送问题 (4)2.3 智慧物流配送的关键技术 (4)第三章:配送中心选址优化 (5)3.1 配送中心选址的重要性 (5)3.2 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5)3.3 配送中心选址优化方法 (6)第四章:配送路径优化 (6)4.1 配送路径优化问题概述 (6)4.2 配送路径优化算法 (7)4.3 配送路径优化策略 (7)第五章:运输车辆调度优化 (7)5.1 运输车辆调度问题概述 (7)5.2 运输车辆调度优化算法 (8)5.3 运输车辆调度策略 (8)第六章:库存管理优化 (9)6.1 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9)6.2 库存管理优化方法 (9)6.3 库存管理策略 (10)第七章: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建设 (10)7.1 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功能 (10)7.2 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设计 (11)7.3 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实施与运行 (11)第八章:物流配送风险防范 (12)8.1 物流配送风险类型 (12)8.1.1 自然灾害风险 (12)8.1.2 运输风险 (12)8.1.3 信息风险 (12)8.1.4 供应链风险 (12)8.1.5 法律法规风险 (12)8.2 物流配送风险防范措施 (12)8.2.1 完善物流配送信息系统 (12)8.2.2 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12)8.2.3 加强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 (12)8.2.4 完善供应链管理 (12)8.2.5 法律法规合规性审查 (13)8.3 物流配送风险应对策略 (13)8.3.1 制定应急预案 (13)8.3.2 加强物流配送人员培训 (13)8.3.3 优化物流配送路线 (13)8.3.4 采用先进物流技术 (13)8.3.5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13)第九章:绿色物流配送 (13)9.1 绿色物流配送的概念与意义 (13)9.1.1 绿色物流配送的概念 (13)9.1.2 绿色物流配送的意义 (13)9.2 绿色物流配送的关键技术 (14)9.2.1 物流信息技术 (14)9.2.2 节能环保技术 (14)9.2.3 循环经济理念 (14)9.3 绿色物流配送策略 (14)9.3.1 优化配送路线 (14)9.3.2 采用绿色运输工具 (14)9.3.3 提高物流设施能效 (14)9.3.4 实施绿色包装 (14)9.3.5 加强废弃物回收处理 (14)9.3.6 培育绿色物流人才 (14)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4)10.1 研究结论 (14)10.2 存在问题与不足 (15)10.3 研究展望 (15)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日益凸显。
物流运输系统概述

串联结构 串并联结合的网络型结构
5.1.4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1)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经济发展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 局部服从整体原则 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原则 分远期发展战略规划、中期建设规划和近期项目建设规划三个层次,并做到“近期宜细、中期有准备、远期有设想”。 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5.2.4运输方式选择模型
评价因素/运输方式(编号)
运输速度
运输成本
可达性
安全性
特殊要求的满意度
公路运输(1)
6
7
8
8
8
铁路运输(2)
7
8
7
7
7
航空运输(3)
8
6
6
8
6
用因素评价法评分: 因此,按照评分结果选择公路运输方式
5.2.4运输方式选择模型
5.1.5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
2.多式联运运输方式的选择 在选择多式联运运输方式时,考虑的因素很多,下面以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一对运输节点间只选择一种运输方式为例。 目标函数: (5-3) 约束条件: (5-4) (5-5) (5-6) (5-7) 式中,
5.2.1 各种运输方式的 特点
5.1.5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
4.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使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进行运输,它是在具有航空线路和航空港(飞机场)的条件下,利用飞机运载工具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运输方式。 航空运输的特点速度快、安全准确,虽然费用比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高,但目前许多企业的实践证明,它可降低所需存货的水平、仓储费用和包装成本。 缺点:气候影响大、可达性差、成本高,维护费用高、运输能力小,运输能耗高、技术要求高。
第五章_运输决策

三、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及其原因
不合理运输是指在组织货物运输过程中,违反货物流通
规律 ※不按经济区域和货物自然流向组织货物调运 ※忽视运输工具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工 ※装载量低 ※流转环节多 从而浪费运力、货物流通不畅和加大运输费用的现象
人员减少,售票人员不得不穷于应付他们并不熟悉的计算机系统,对顾 客不礼貌的事情时有发生。乘坐公司车辆的顾客也急剧减少,竞争对手 更是趁机抢夺那些对格里亨德公司不满意的顾客。
Customer service level
运输成本案例
运输成本案例
运输成本案例
运输成本案例
第一节 运输决策概述
不合理 原因: 1.鞋子重量 2.温州——南宁约 2200KM,不是汽车的经 济里程 3.大马拉小车 理想做法: 1.火车零担运输 2.租用5t位的载货汽车运 输
三、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及其原因
不合理运输的主要形式——4、与运力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2)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整车 运输
直达 运输
√ √
零担 托运
三、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及其原因
不合理运输的主要形式——3、与运量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2)重复运输
甲
乙
丙
石英砂除杂
(3)无效运输
货物杂 质过多
三、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及其原因
不合理运输的主要形式——4、与运力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1)运力选择不当
几种形式
弃水走陆
铁路、大型船舶的 过近运输
《物流方案设计与优化》.docx

《物流方案设计与优化》.docx 范本一:《物流方案设计与优化》1. 引言1.1 背景介绍1.2 目的和目标2. 研究方法2.1 数据收集和分析2.2 模型建立2.3 方案设计3. 物流网络分析3.1 仓储布局分析3.2 运输网络分析3.3 线路规划分析4. 配送中心设计与优化4.1 配送中心选址4.2 配送中心布局规划4.3 货物分拣优化5. 运输方案设计与优化 5.1 运输方式选择5.2 车辆调度优化5.3 运输路线优化6. 供应链合作与优化6.1 供应商管理6.2 物流信息共享6.3 关键绩效指标优化7. 成本与风险分析7.1 成本分析7.2 风险评估8. 结果与讨论8.1 方案评估8.2 结果分析9. 总结与展望9.1 结论9.2 工作展望附件:1. 数据收集表格2. 模型建立和结果分析表格3. 方案设计和选项比较图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物流:指货物从供应链的起点到终点的过程,包括仓储、运输、分拣等环节。
2. 供应商管理:指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合作和评估等管理活动。
3. 物流信息共享:指供应链各环节共享关于货物流动的信息,以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
范本二:《物流方案设计与优化》1. 研究背景1.1 物流行业发展现状1.2 快递市场竞争态势2. 方案设计方法2.1 数据收集2.2 需求分析2.3 模型建立3. 仓储布局设计与优化 3.1 仓库选址3.2 仓库布局规划3.3 仓储设备优化配置4. 运输网络规划与优化 4.1 运输方式选择4.2 运输路线规划4.3 运输车辆调度优化5. 配送中心设计与优化 5.1 配送中心选址5.2 配送中心布局规划5.3 配送效率优化6. 供应链协同与优化6.1 供应商合作管理 6.2 信息共享与协同6.3 配送服务协同7. 成本与风险分析7.1 运输成本分析 7.2 仓储成本分析7.3 风险评估与控制8. 方案评估与选择8.1 绩效评价指标 8.2 方案评估方法8.3 最优方案选择9. 结果与讨论9.1 方案实施效果9.2 可行性分析10. 总结与展望10.1 研究总结10.2 发展前景展望附件:1. 数据收集表格2. 模型建立和结果分析表格3. 方案设计和选项比较图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物流行业发展现状:指当前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企业数量、行业竞争状况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承运人的选择与评价
(2)评价方法 定量的综合评价: 经济性(F1)、快速性(F2) 安全性(F3) 、便利性(F4)
F 1F1 2 F2 3 F3 4 F4
5.2车辆与运输方式选择
5.2.4 运输方式的选择①
3)承运人的选择与评价
若为四种运输方式,公路A,铁路B,水路C,航空D, 评价值为:
K D ,
K
便利性:
L
L A
LB
4
LC
LD ,
F4 A
L A ,
L
F4 B
L ,
L
F4 D
LD ,
L
注意各个指标的一致性
903000 420593 380520 190755
2235466 1185737 984821 1387526
5.2车辆与运输方式选择
5.2.4 运输方式的选择①
3)承运人的选择与评价
(1)主要影响因素 ➢运输成本 ➢运输时间与运输的可靠性 ➢可达性 ➢服务能力 ➢安全性
5.2车辆与运输方式选择
j 1
i 1
m1
每运次汽车额定载质量均值为: q0 q j Pj qm Pm,i
j 1
i 1
5.2车辆与运输方式选择
5.2.3 车辆载重量的选择
汽车总数的重车载质量利用率均值为:
gc
q0
计划期内汽车应完成的总运次数为: 计划期内各车型应完成的运次数:
n
运输方式 费率R(元/件) 时间T/天
铁路
0.1
21
驼背
0.15
14
公路
0.2
5
航空
1.4
2
年运送批次
10 10 20 40
平均存货量 Q/2 100000 46500
42000
20250
5.2车辆与运输方式选择
5.2.4 运输方式的选择①
总成本=运输费用+库存成本 运输费用=运输量*费率 库存成本=在途运输库存成本+工厂存货成本+仓库存货成本 在途运输库存成本=ICDT/365 工厂存货成本=ICQ/2 仓库存货成本=I(C+R)Q/2
FA 1F1 ( A) 2 F2 ( A) 3 F3 ( A) 4 F4 ( A) FB 1F1 (B) 2 F2 (B) 3 F3 (B) 4 F4 (B) FC 1F1 (C) 2 F2 (C) 3 F3 (C) 4 F4 (C) FD 1F1 (D) 2 F2 (D) 3 F3 (D) 4 F4 (D)
VT q0 q L1 VT t1u t
WQ
WQ''
LW
q0
t q
t1u
VT
5.2车辆与运输方式选择
5.2.2 车辆载重量的选择 • (1)确定汽车列车的最佳载重量
汽车速度与比功率数学模型 VT=aN
经试验证明,汽车列车总质量的最佳值,大约相当于 牵引汽车总质量的一倍。
第五章 货运组织优化技术
5.2 运输车辆与运输方式的合 理选择
5.2 车辆与运输方式选择
5.2.1 车辆类型的选择
• 通用车辆与专用车辆的选择 • 自动装卸汽车与通用汽车的选择
采用等值运距判断:生产率等值运距;成本等值运距。
通用汽车:WQ
VT q0 L1 VT t1u
自动装卸车:WQ''
A
T A
T
,
F2
B
T B ,
T
F2 C
T C ,
T
F2
D
T
D ,
T
安全性:
K
K A
K B
4
K C
K D ,
F3 A
K A ,
K
F3 B
K B ,
K
F3 C
K C ,
K
F3 D
5.2车辆与运输方式选择
5.2.4 运输方式的选择①
3)承运人的选择与评价
经济性:G
GA
GB
4
GC
GD
,
F1A
GA
G
,
F1B
GB
G
,
F1C
GC
G
,
F1D
GD
G
,
快速性:
T
T
A T
B T
4
C
T
D ,
F2
5.2车辆与运输方式选择
5.2.3 车辆载重量的选择
• (2)选择汽车总数的最佳载重量的构成
m1
货物批量的均值为: g (q ) j Pj (q )m Pm,i
j 1
i 1
每运次货物运输量的均值为:g c
m1
(q ) j Pj
(q )m
iPm,i
5.2车辆与运输方式选择
5.2.4 运输方式的选择①
成本类型 计算公式 运输成本 RD 在途库存 ICDT/365 工厂存货 ICQ/2
仓库存货 I(C+R)Q/2 总成本
铁路 70000 362466
驼背 105000 241644
公路 140000 86301
航空 980000 34521
900000 418500 378000 182250
(1)安全性原则 (2)及时性原则 (3)准确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5.2车辆与运输方式选择
5.2.4 运输方式的选择①
2)基于物流总成本的运输方式选择
某公司欲将产品从A地工厂运往B地仓库,年运输量D=700000件, 产品单价C=30元,年存货成本I为产品价格的30%,公司希望选择 总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运输时间每减少一天,平均库存成本可 减少1%。
Q
gc
n j Pj n
计划期内各车型应完成的货运量: Q j n j (q ) j
各车型车辆每车日产量:
Qdj
q j j
L1 j jVtj
t1uj
Tdj
各车型在册车辆数应为:
Aj
Qj DP djQdj
5.2车辆与运输方式选择
5.2.4 运输方式的选择①
1)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