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声的气息训练

合集下载

科学练声的训练方法

科学练声的训练方法

科学练声的训练方法任何乐器发声都是由动力、振动体和共鸣器三部分组成,人体发声也不例外。

人发声的动力是由肺部呼出的气息,发声体是喉头内部的声带。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科学练声的训练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让声音更有磁性的3种练声法1、气息训练法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发声的基础。

气息的速度、流量、压力的大小与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以及共鸣情况都有直接关系。

所谓控制气息,就是要学会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首先要做深呼吸,将空气吸入肺底部——横膈膜处(腰部),一般采用鼻子吸气,吸入横膈膜处,使肋骨自然向外扩张,腹部感觉发胀时,小腹逐渐收缩;吐气时要保持横膈膜的扩张状态,这一点很重要,不要一吐气横膈膜就“轮陷”了,一下子气息泄掉,声音就失去了气息的支持,致使头几个字有气息支持,后面的字无气息支持,讲起话来前强后弱、上气不接下气,不仅费力,而且声音难以持久。

气息训练的步骤如下:(1)坐直,静心,躯干略前倾,头正,肩松;(2) 小腹微收,舌尖抵住上腭,如闻花般地从容吸气,感觉气流好像沿脊柱而下,后腰部逐渐有胀满感。

(3) 两肋向外扩张,小腹逐渐紧张,吸气至七八成满;控制一两秒,然后缓缓吐气,气息均匀而缓慢地流出。

(4)反复进行上述练习,呼气时间要逐渐延长,以达到25-30秒为合格。

(5)请早晨早起练习,效果更佳2、胸腔共鸣训练法气息发音的方法虽可省力,但要让声音更加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响亮而磁性,还必须学会胸腔共鸣的发声方法。

给大家总结了两套简单实用的胸腔共鸣训练法,希望大家按照实施步骤和方法,仔细体会,反复练习,二个月的坚持,你就可以欣赏到自己充满磁性魅力的悦耳声音了。

1、单音训练法:发音之前先做好闭口打哈欠状。

在气息推出的同时,胸腔打开,嘴里发长元音[ i: ](或[u:][ ][ ][ a: ]皆可),并尽量拖长(30秒-60秒)。

意念中想象体会胸腔打开状(可想象手风琴的风箱张开或雄鹰展翅……)多次反复练习就能获得胸腔共鸣的效果。

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

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

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科学的发声能够保证发音器官的持久健康,同时从专业上讲也是为了做到声音的饱满圆润。

下面由就由店铺为大家整理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欢迎查看~一、用气:呼吸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声音好坏的关键。

气不足,声音黯淡无光;用气过猛,又损害声带,而且噪音重。

一般人是单纯的胸式呼吸法,声音虚而不实,没有底气。

我们采用胸膈呼吸法。

膈————横膈膜,在胸、腹之间。

像一个圆屋顶,吸气时把小腹收缩,膈肌就下降,弓形的肋骨提高和扩展。

这就增加了胸腔的容积。

小腹收缩,不单纯向后,而是腹肌向中收缩。

这中心就是丹田(脐下三指处)。

训练方法:吸气:小腹向中心收缩:胸廓、大腹、腰部同时扩张。

不是单纯向前、向上挺胸,而要向左右撑开。

感到腰带渐紧,特别是后腰,有向后撑开的感觉,不要提肩,也不要让胸部塌下去。

呼气:切忌一下把气放出使胸、腰塌瘪,而是把小腹一直坚持收住,努力控制胸部和腰部慢慢呼出气来。

支点:一般呼吸的毛病是吸得浅,咳嗽式堵塞式的气息。

整个上部是紧张的,要解放这部分,扩张开,就解决了。

紧张点放到丹田,以丹田、胸膛、后胸作为"支点"(即着力点,劲儿用到的地方有支点,声音才有力度。

)对比示范:1、唱"深深的海洋……"(有支点与无支点的声音)2、发"啊"———————打通了,音越高气越要下沉。

3、朗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门中断楚工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对比体会两种用法。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并非不可捉摸。

我们日常生活动作中经常遇到,请体会一下:1、假设你现在饿极了。

突然,窗口飘来一阵炒菜香味。

是烧肉?还是煎鱼?请大家闻闻看,究竟是什么味道?2、鲜花一支包在手绢里,通过嗅觉品评出它的名字来。

要舒适自如,避免紧张僵硬。

吸气时深沉而安静,使五脏六腑都感到熨帖愉快。

3、体会用力抬起一件笨重物体感觉:气息自然下沉腹肌收缩,4、早上来到野外,深呼吸,体会胸扩腹收。

气息发声训练方法

气息发声训练方法

气息发声训练方法
气息发声训练方法是声乐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声音的质量和稳定性
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声乐表演中,正确的气息发声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质和音量,还可以减少声带的压力,有效地保护声带,预防声带损伤。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息发声训练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深呼吸是气息发声训练的基础。

深呼吸可以让我们吸进更多的空气,为
声音的发声提供充足的气息。

在进行深呼吸时,要注意用腹部呼吸,即使腹部隆起,而不是用胸部呼吸。

这样可以让我们吸进更多的空气,也可以减少声带的压力,保护声带。

可以通过练习腹式呼吸来提高深呼吸的效果。

其次,气息发声训练中的“呼”和“吸”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呼”和“吸”可以让我们在发声时更加轻松自如。

在进行“呼”和“吸”时,要注意让气息自然流畅地通过声带,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声带的压力过大。

可以通过练习吐字和发出长音来提高“呼”和“吸”的效果。

最后,气息发声训练中的声音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声音控制可以让我们在发
声时更加准确地控制声音的音量和音质。

在进行声音控制时,要注意让声音自然流畅地通过声带,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声带的压力过大。

可以通过练习发出不同音调和音量的声音来提高声音控制的效果。

总之,气息发声训练方法对于声乐表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呼吸、正
确的“呼”和“吸”以及声音控制的训练,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质和音量,减少声带的压力,保护声带,预防声带损伤。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声乐表演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气息——歌唱训练中的关键

气息——歌唱训练中的关键

求做 一些辅助性 练习 ,使学生 在学 习中很
还有一种 情况是一 部分 同学 在做气 息
么我们 的发声就离不 开声带 ,只能使声 带 超负荷地 运动 , 使声带过 度疲劳而受 损 , 致
使我们唱歌生涯提早结束 。
快 能找到这种感觉 ,在教学过 程 中我往 往 训练 时出现喉部 紧张 、 胸部 紧压的状况 , 造
21—8 00D
象 牙塔 内
乞 息 - ,
歇 唱 训 练 中 的 荚 键
王秀玲
气息是人体 发声的动力 ,也是歌 唱 的 音 的呼吸过程就是我们 所说 的 “ 气柱 ” 以 正确的气息要求。 , 根本 , 有气息 , 没 声音就不存 在。对 于声 音 达到气息的上下贯通。当然如果喉部 、 胸部 气 息训 练要 结合 发声 练 习同 时进 行 。
二、 常见的 问题和解决 的方法 声 乐 歌 唱者 都 知 道 气 息 训练 的 重要
音的结合 , 更重要的是这种练习可以加强 横 膈膜的机能 , 也可以得到富有弹性 的呼吸。 在做打 嘟噜气息训 练的 同时 ,我们 可 以让 学 生 按 照打 嘟 噜 的感 觉 去 发别 的韵
会 引起 喉头和颈肌 的紧张。但气 必须吸 下 性。但对初学者来说 , 他们往往不能理解歌
饱满、 明亮 、 圆润 、进一步加 强气息训 练可 以采 用打嘟 噜的 正确 的气息运用是 靠科学 的发声 方法 和严 响“ 气柱 ” 的形成 , 造成气息不通畅 。从 而就 办法实现。打嘟 噜首先要求学生 吸好气 , 沉
三 、 息 与 声 音 的 关 系 气
歌声 的优美 、动听都要 靠气 息的支持
形成气息 的支点 。支点一形成 , 唱歌的状 态 配合得非 常好 。我要求 她在发声 练习 中首 和 良好 的共 鸣音响 ,才能获得深 厚丰满 的 都要借助适 才形成 ,这样在相 对放松 的状 态下把字 当 先体会用深 呼吸和把胸 腔放下来 ,让每一 声音。无论是唱强音或是轻 音,

声乐训练:呼吸与发声

声乐训练:呼吸与发声

声乐训练:呼吸与发声声乐训练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呼吸与发声是声乐训练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技巧不仅可以提高声音的质量和音准,还能保护声带,避免唱歌时出现不良反应。

本文将从呼吸和发声两个方面探讨声乐训练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技巧和方法。

一、呼吸训练1. 深呼吸:深呼吸是声乐训练中的基础,只有通过深呼吸才能让声带得到充分的支撑,发出富有力量和共鸣的声音。

练习深呼吸可以让肺活量增加,提高气息的控制力和持久力。

2.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声乐训练中最为重要的呼吸方式之一。

通过腹式呼吸,可以让气息更加稳定,声音更加富有表现力。

练习腹式呼吸时,应该让腹部自然鼓起,而不是提高肩膀。

3. 呼吸节奏:在唱歌时,呼吸的节奏要与歌曲的节奏相匹配,避免出现断断续续或者呼吸不畅的情况。

通过练习呼吸节奏的控制,可以让歌曲的表现更加连贯和流畅。

二、发声训练1. 声音定位:在发声训练中,正确的声音定位是至关重要的。

要通过练习找到自己的共鸣点,让声音产生共鸣和放大,使声音更加清晰和有力量。

2. 发声姿势:正确的发声姿势可以帮助声带得到更好的保护,避免过度紧张和损伤。

在发声时,应该保持身体的放松和挺直,让气息顺畅流动,声音更加自然和舒展。

3. 发声技巧:发声技巧包括发声的力度、音准、音色等方面。

通过练习发声技巧,可以让声音更加丰富多彩,表现力更强。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和不正确的发声方式,以免损伤声带。

三、综合训练1. 呼吸与发声的结合:在声乐训练中,呼吸和发声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将呼吸和发声技巧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练习时要注重呼吸的稳定和发声的准确,保持良好的声乐状态。

2. 反复练习:声乐训练需要持之以恒,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

在练习过程中要耐心,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才能够取得进步。

3. 寻求指导:在声乐训练中,寻求专业老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指导学生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声乐水平。

怎样练习科学发声的方法有哪些

怎样练习科学发声的方法有哪些

怎样练习科学发声的方法有哪些现在有很多唱歌的人学习唱歌不知道用怎样的科学发声方法?那么就让我来告诉你们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吧?下面是店铺!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有效的发声方法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练习科学发声的方法首先要从形体开始煅练:五句话,十个字:稍息、提肛、垂闾、收腹、挺胸。

成为自已的习惯动作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训练,大约需要20天左右。

人用于发声共五个腔体,腹腔,力量的源泉。

胸腔、咽腔、口腔、头腔、共鸣腔。

可以调节的只有口腔和咽腔。

首先从口腔开始以下颌为基准向后仰头张咀使下颏骨充分打开下陷一个坑就到位了。

口腔内部打开:把舌头吐出然后卷起收回,舌尖放在下唇上面(要点),舌面下凹。

然后检查下颌的疙瘩肌由是否放松。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炼成为自已的习惯动作,这就是口腔打开的方法。

大约10一20天左右。

然后训炼咽腔打开,在口腔打开的基准础上口鼻同时深深吸气,敝住把喉位下拉,每天45分钟,一个课时,分三份,早、中、晚各15分钟能达到一口气一分钟以上最好,经过长期训练,大约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喉位就可稳定的站在索骨窝的上方了,记住舌尖一定放在下唇上方,以舌尖为圆心,舌根向下画圆!这样咽腔就成简状,完全打开了,与胸腔贯通。

胸腔、咽腔、口腔打开后,进行头腔打开的训练。

轻轻的发出”疑“阿”的声音去训练高位置,记住一定是轻轻的,不可加力,一加力喉位就会上移随着喉位的稳定性加强了,逐渐的放开音量,这样训练就能达到四个腔体同时打开!科学发声法就炼成了。

您可以唱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风格,流行的歌曲!可独唱可合唱,可唱低、中音,可唱高音的任何歌曲,只要您喜欢。

到那时您就是优秀的歌唱家了!我的电话:135****6330不信我可以给大家演示。

(ps喜欢唱歌的小伙伴可以去骚扰骚扰热心滴老续哟) 最后还有一点要提示,在演唱歌曲时一定要把阴平和阳平的字(韵头、韵腹、韵尾)在韵尾时收在”上(尚)声或”去”声上,就能字正腔圆了。

此是声乐发声基本功训炼法,简单明了,一听就懂,一看就会,程序化,按步就班,只要一步步走下来,不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谁都可以炼成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训炼法!这种训炼方法,适用于所有人,教师、公交售票员,播音员学了它声音会非常好听,不会司哑。

科学的发声气息训练方法与技巧

科学的发声气息训练方法与技巧

科学的发声气息训练方法与技巧( 一) 、腹肌的锻炼:1腹肌爆发力的锻练(1) 、仰卧起坐:将双手放在头下,仰卧,抬起上半身、或者仰卧举双腿至胸前。

要求不停歇连续做30-50 次。

(2) 、团身起坐:第一步: 直立,体会骨盆前倾的感觉;第二步: 仰卧,把双手交叉于胸前,双脚收回,腰部弯屈至90 度,骨盆前倾使腰底部平贴于地面,如果手仍能从腰与地面完全平合。

第三步: 团身起坐。

保持以上骨盆前倾姿势,5秒钟后,慢慢团身向上,直至肩胛骨离开地板,再稍稍抬高一些,此时呼气,不要完全坐起来。

维持此姿10 秒钟。

然后在5秒钟之内缓慢躺下,恢复预备姿势,同时吸气。

注意在用力抬身时(腹肌用力收缩时)呼气,放松腹肌时吸气。

每次做5 遍,每天做三次。

(3) 侧团身起坐: 第一、二步同团身起坐,第三步为了加强腹斜肌的力量,在抬身时可稍变动一下起坐的方法,即双肩不同时离地,而是左、右肩轮流抬起,以左肘与右膝接近或以右肘与左膝接近。

抬肩时间与节律同团身起坐。

(4) 腹肌弹发练习: 用腹肌爆发弹力将气集中成束送到口腔前部,口腔舌位可以用以下四个音来配合:哈(ha)、嘿(hei)、嚯(huo)、呵(he)。

开始需一声一声的发,注意腹肌弹发和舌根发h-a 时的配合。

舌根、下巴均需放松,软腭需上挺,咽壁也需收紧挺直。

发出的声音,应该有力度。

配合有一定基础后可以连续发音。

当你能连续稳定在一定力度状态发音后,可以再改变音强、音高、力度强弱等。

在发“哈” 时,听起来似京剧小生的笑,在发“嘿”时似冷笑。

2、腹肌各部分灵活配合力量的锻炼。

(l) 、肩肘倒立后,两腿在空中交替屈伸,似“蹬自行车”(2) 、肩肘倒立之后,两腿伸直左右交叉摆动。

3、腹肌与呼吸、发声主动配合感觉的锻炼。

有的人腹肌力量不小,但是不会主动与呼吸、发声配合。

特别是女同志,由于生理的原因,腹肌参与呼吸的感觉通常不明显。

可以做以下练习,体会腹肌与呼吸、发声的配合。

(l) 、仰卧,小腹上放一本较有分量的厚书,体会腹肌随深呼吸的收缩、放松。

教师的科学发声及训练

教师的科学发声及训练
忌:呼气过快,声音不能持久;前强后弱,
声音不均匀。
• 哈 哈 哈…… • he ha hai huo (均发第四声) • Peng pa pi pu pai (均发第一声) • 吹尘土或空瓶(30秒)呼气时试着数数,逐
步增加,字音要稳劲有力,不能面红颈粗或 弯腰驼背。
• 情----高 气----深 声----中 • 体会气息的运用(董卿 主持)
吐字,将字腹吐准,拉开立起。拉开,纵向打开口腔; 立起,主要元音的发音要占据足够的时间,形成立起 来的饱满感。
字尾收音,归音弱收。把韵尾收到各自的位置上,从韵 腹开始逐渐到韵尾,口腔逐渐缩小、放松,收得柔和、 自然。
如“标” b是字头,咬字发音;“i ”韵头,结合 紧密a是韵腹,吐字延音;o是字尾,归音收韵。
站立式:放松 深吸
坐式:前倾 双脚自然着地 小腹稍内敛
抽泣、闻花香、打呵欠、抬重物
低位横向呼吸
呼气训练(拉住、平稳、均匀、可控)
1.吸气到位后保持吸气状态5-20秒,再缓 慢呼出;不能憋气,要保持吸气时小腹微收, 后腰撑胀,上腹微凸,两肋扩张的感觉
2.模拟吹灰,不能吹到人身上,要轻轻吹,两 肋、腰腹的对抗要尽量保持,呼出气流细弱 绵长均匀。(吹空瓶)
(干涩含混、平淡单调、有气无力的声音无法引起孩 子听讲的兴趣,无法表现多彩的大千世界。)
体会语言的魅力
科学发声的训练
用气 发声 吐字(词)
一、气息训练
(一)基本要求 1.气息要充足 嗓音才响亮 2.气息要通畅 发音才高质 3.气息要稳劲 话语才清晰 4.气息要灵活 传情才丰富 5.气息要节省 首尾才完整
2.口腔共鸣: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道,气流冲 击声带到达口腔,形成共鸣,手捏住鼻子, 学“嘎”“嘎”声。中音共鸣,丰满、圆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声的气息训练
1.腹肌爆发力的锻练
1、仰卧起坐:将双手放在头下,仰卧,抬起上半身、或者仰卧举双腿至胸
前。

要求不停歇连续做30-50次。

2、团身起坐:
第一步:直立,体会骨盆前倾的感觉;
第二步:仰卧,把双手交叉于胸前,双脚收回,腰部弯屈至90度,骨盆前倾使腰底
部平贴于地面,如果手仍能从腰与地面完全平合。

第三步:团身起坐。

保持以上骨盆前倾姿势,5秒钟后,慢慢团身向上,直至肩胛骨
离开地板,再稍稍抬高一些,此时呼气,不要完全坐起来。

维持此姿10秒钟。

然后在5
秒钟之内缓慢躺下,恢复预备姿势,同时吸气。

注意在用力抬身时腹肌用力收缩时呼气,
放松腹肌时吸气。

每次做5遍,每天做三次。

3、侧团身起坐:第一、二步同团身起坐,第三步为了加强腹斜肌的力量,在抬身时
可稍变动一下起坐的方法,即双肩不同时离地,而是左、右肩轮流抬起,以左肘与右膝接
近或以右肘与左膝接近。

抬肩时间与节律同团身起坐。

4、腹肌弹发练习:用腹肌爆发弹力将气集中成束送到口腔前部,口腔舌位可以用以
下四个音来配合:哈ha、嘿hei、嚯huo、呵he。

开始需一声一声的发,注意腹肌弹发和
舌根发h-a时的配合。

舌根、下巴均需放松,软腭需上挺,咽壁也需收紧挺直。

发出的声音,应该有力度。

配合有一定基础后可以连续发音。

当你能连续稳定在一定力度状态发音后,可以再改变音强、音高、力度强弱等。

在发“哈”时,听起来似京剧小生的笑,在发“嘿”时似冷笑。

2.腹肌各部分灵活配合力量的锻炼。

l、肩肘倒立后,两腿在空中交替屈伸,似“蹬自行车”。

2、肩肘倒立之后,两腿伸直左右交叉摆动。

3.腹肌与呼吸、发声主动配合感觉的锻炼。

有的人腹肌力量不小,但是不会主动与呼吸、发声配合。

特别是女同志,由于生理的
原因,腹肌参与呼吸的感觉通常不明显。

可以做以下练习,体会腹肌与呼吸、发声的配合。

l、仰卧,小腹上放一本较有分量的厚书,体会腹肌随深呼吸的收缩、放松。

在自然
呼吸状态下,小腹在吸气时是上台的、呼气时是下塌的,即:吸气时腹肌松弛、呼气时腹
肌收缩,这种呼吸配合称为顺式呼吸。

在有意识采用.“腹壁站定”状态有控制的吸气时,小腹不是明显地上抬,但有一定的绷紧感,不是完全松弛:呼气时仍是渐渐下塌收缩,这
种呼吸配合称为道式呼吸,练气功的人常采用逆式呼吸。

无论采用顺式呼吸或逆式呼吸,
当吸气较满时,小腹始终会稍微上抬即外凸的,在吸气时过度地收腹会顶住膈肌,影响膈
肌下降、从而影响吸气量,当做此练习、体会到腹肌与呼吸的关联之后,可以练呼吸的基
本状态、然后发声;发长声单元音,体会“送气发声”时,腹肌与呼气的关系。

当仰卧体
会到呼气时腹肌是收缩的、吸气时腹肌有一定的紧张感时则可以采用坐姿或者站姿、体会
腹肌与吸气、呼气、发声的关联。

2、坐在硬凳前端,双腿伸直,腰腹放松,上身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旋转,上身后仰
吸气时腹肌或放松、或稍稍“绷紧”,上身前倾呼气时,腹肌有意识收缩送气。

这个练习
的重点在体会呼吸时腹肌的参与感。

的方法
平卧在床上,做若干次叹气练习,并把尾音拉长。

因为平卧时的呼吸一般是自然的胸
腹联合的呼吸。

在腹部上放几本比较厚重的书,顺序地进行着慢吸慢呼,快吸快呼。

快吸慢呼或,慢
吸快呼等练习。

不要使书摇晃或歪倒,要使书平稳升起又渐落下。

做数次放声大笑的练习,在若干次抽泣及快速喘气的练习,为的是使腹部动作快速的
颤动。

吸气
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
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

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
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保持住,
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

如果开始不能掌握吸气要领,可用如下方法体会:
坐于椅子上,身体略前倾,感觉气“沿脊椎骨”吸入肺底,此时两肋和后腰渐觉胀满。

贴墙站立,脚跟与后脑勺均匀靠墙,慢慢吸气,两肋渐张,小腹随之微收。

吐气
在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
是所谓的气息的对抗。

这个力可以在生活中体会到。

例如我们抬重物时一定要“一鼓作
气”,要屏住一口气,站起来之后,还要保持住这股气,这股气需要保持横膈膜的扩张,
才能顺利抬起,如果一泄气,一松劲,重物就难以抬起了。

在呼和吸的过程中,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
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边,往下拉,不能让气球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

这里就联系到前边气息支持点的概念了。

清楚方法和原理只是了解三分,剩下七分靠实践。

知行合一,不行即是不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