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可欣__唐诗里的中国
2019年伤感散文朗诵3篇.doc

2019年伤感散文朗诵3篇篇一:50篇经典散文朗读1海上日出2可爱的小鸟3珍珠鸟4珍珠鸟5春6一言既出7朋友和其他8落花生9火烧云10第一场雪11小鸟的天堂12上将与下士13父亲的爱14和时间赛跑15捐诚16妈妈喜欢吃鱼头17永远的记忆18迷途笛音19我不再羡慕20轻轻的一声叮咛21难以想象的抉择22悉尼歌剧院建设轶事23匆匆24美国历史上的西红柿案件25第一次26金子27启示的启示28“猫”和“老鼠”29珍视自己的存在价值30贪得一钱丢了官31锁山艺术32张太太的英语角33小河34献给母亲的歌35放牛的日子36雪花飘啊飘??37我的母亲独一无二38在国外的中国孩子应学点中文39世界民居奇葩40神奇燕子洞41爱痕42家乡的桥43“挤油”44生命在于奉献—〈猴娃〉观45荔枝蜜46海燕47高楼远眺48十渡游趣49海滨仲夏夜50济南的冬天篇二:适合朗诵的经典散文诗空山鸟语□作者:郭枫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
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
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你不懂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
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
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
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
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
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
《唐诗里的中国》朗诵稿件带拼音

爱国诗《唐诗里的中国》站zh àn 在z ài 世sh ì纪j ì的de 长ch án ɡ河h é上sh àn ɡ,你n ǐ看k àn 那n à牧m ù童t ón ɡ的de 手sh ǒu 指zh ǐ,始sh ǐ终zh ōn ɡ不b ù渝y ú地d ì遥y áo 指zh ǐ着zhe 一y í个ɡè永y ǒn ɡ恒h én ɡ的de 诗sh ī歌ɡē盛sh èn ɡ世sh ì——那n à是sh ì歌ɡē舞w ǔ升sh ēn ɡ平p ín ɡ的de 唐t án ɡ朝ch áo ,是sh ì霓n í裳ch án ɡ羽y ǔ衣y ī的de 唐t án ɡ朝ch áo 。
唐t án ɡ朝ch áo 的de 诗sh ī书sh ū,精j īn ɡ魂h ún 万w àn 卷ju àn ,卷ju àn 卷ju àn 永y ǒn ɡ恒h én ɡ;唐t án ɡ朝ch áo 的de诗sh ī句j ù,字z ì字z ì珠zh ū玑j ī,笔b ǐ笔b ǐ生sh ēn ɡ花hu ā。
无w ú论l ùn 是sh ì沙sh ā场ch ǎn ɡ壮zhu àn ɡ士sh ì征zh ēn ɡ夫f ū一y ì去q ù不b ù还h ái 的de 悲b ēi 壮zhu àn ɡ,还h ái 是sh ì深sh ēn 闺ɡu ī佳ji ā人r én 思s ī妇f ù春ch ūn 花hu ā秋qi ū月yu è的de 感ɡǎn 慨k ǎi ,唐t án ɡ诗sh ī之zh ī美m ěi ,或hu ò痛t òn ɡ彻ch è心x īn 扉f ēi ,或hu ò曾c én ɡ经j īn ɡ沧c ān ɡ海h ǎi ,或hu ò振zh èn 奋f èn 人r én 心x īn ,或hu ò凄q ī凉li án ɡ沧c ān ɡ桑s ān ɡ,都d ōu 是sh ì绝ju é伦l ún 美m ěi 奂hu àn 。
第14课《唐诗里的中国》(1)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五年级课后服务口才课程

小学班会教案第14课《唐诗里的中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诗的背景和特点,感受唐诗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唐诗的背景和特点2. 唐诗里的中国3. 口才训练:朗诵唐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唐诗的背景和特点,唐诗里的中国。
2. 教学难点:口才训练,朗诵唐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唐诗的背景和特点。
1.2 学生分享对唐诗的了解和喜爱。
2. 唐诗里的中国2.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首唐诗,如《静夜思》。
2.2 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感受唐诗里的中国。
2.3 教师总结唐诗里的中国,如山水、田园、边塞等。
3. 口才训练:朗诵唐诗3.1 教师示范朗诵一首唐诗,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3.2 学生分组练习朗诵唐诗,互相评价和指导。
3.3 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朗诵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4. 总结与反思4.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并解释喜欢的原因。
2. 家长协助孩子录制朗诵唐诗的视频,上传至班级群,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讨论和朗诵唐诗,让学生深入了解唐诗的背景和特点,感受唐诗里的中国。
在口才训练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唐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讲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口才训练——朗诵唐诗口才训练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而朗诵唐诗作为口才训练的一种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口才训练环节被设置为学生们在理解唐诗背景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朗诵来进一步体验唐诗的魅力,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实施步骤以及预期效果都值得详细说明。
《唐诗里的中国人》读后感

《唐诗里的中国人》读后感
一天,我读了吴克欣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唐诗里的中国人》。
文章从钟声、明月、烈酒、离别等几个方面着手,突现出了唐朝人民的生活状况。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朝代之一。
就是这个时代,我们的祖国强盛了起来,有著名的贞观之治,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都能从唐诗中体现出来,体现出唐朝的强大。
此文更活灵活现展示出唐朝人们的生活,古人的生活也和我们现代人一样,有离别、有欢乐、有悲伤、酸甜苦辣、多姿多彩。
在中秋节吟诗,在重大场合吟诗,在休闲的时候吟诗,于是我们便挑选了其中最为精典的三百首诗,吟诵了几代人,一直吟诵到今天。
许多诗人参照着这些诗,从中写出了名流千古的诗。
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凑。
可见,唐诗的文化对人影响是非常大的。
从唐诗中,我也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唐诗使我们能得以见证几百年以前的盛唐之势。
唐诗是唐朝的文化,是中国的文化,我们要从一首诗中确知我们中华民族的千古文化,使我们更加热爱中国的文化。
于是,唐装在身,唐诗在手,祖国的心中,一个人读过唐诗,会更热爱自己的祖国。
唐诗里的中国朗诵稿

唐诗里的中国朗诵稿
“哇,这首唐诗好棒啊!”我兴奋地和小伙伴们说道。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语文课。
语文老师那温柔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着:“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领略唐诗的魅力。
”说着,她便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首首经典的唐诗。
我看着那些优美的诗句,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我仿佛看到了李白站在高山之巅,仰天长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仿佛看到了杜甫在战乱中,忧心忡忡地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仿佛看到了王维在宁静的山林中,悠然自得地描绘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嘿,你们说唐诗里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呀?”我好奇地问小伙伴们。
“肯定是特别美的,有好多漂亮的风景。
”一个小伙伴抢着回答。
“我觉得还有很多有趣的人和故事呢!”另一个小伙伴也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我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对唐诗里的中国充满了向往。
放学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唐诗选集,认真地读了起来。
每一首唐诗都像是一扇窗户,透过它,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
有的唐诗里有繁华的都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有的唐诗里有壮丽的山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的唐诗里有深厚的情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我读着读着,不禁感叹道:“唐诗里的中国真是太神奇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脑海里依然回荡着那些美妙的唐诗。
我想,唐诗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吗?它承载着我们的历史、文化和情感。
我们应该好好地传承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唐诗里的中国。
唐诗里的中国,是那么的丰富多彩,那么的令人向往。
我要努力学习唐诗,去感受那个充满魅力的世界!。
唐诗里的中国人朗诵稿件

唐诗里的中国人朗诵稿件
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朗诵一首唐诗,这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这首诗是王之涣创作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传世佳作,表现了作者壮怀激烈的情感与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诗中描绘了登上高楼,俯瞰苍茫山河的壮丽景色,给人一种宏伟壮观之感。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以简洁而生动的笔墨描绘了白昼的终结和黄河奔流入海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无穷力量和壮阔景象。
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作者寄托自己追求更高远目标的渴望,表达了追求进步、突破自我的意愿和精神追求。
这首诗以简短精练的词句,表达了人们对于大自然壮丽景色和人类追求进步的向往和推崇。
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素养,也残留了他们对于自然、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朗诵这首唐诗,我希望可以让大家感受到中国古代诗人对
于大自然壮丽景色和人类精神追求的热爱与向往。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灵感,坚定自己的目标,追求更高远的理想,为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唐诗里的中国读后感

唐诗里的中国读后感
唐诗面的外国读后感
一地,尔读了吴克欣的一篇文章,名字鸣《唐诗面的外国》。
文章从“钟声”、“亮月”、“烈酒”、“拜别”等几个圆里着脚,突现没了唐代人平易近的糊口情况。
唐代是外国汗青上最有名的晨代之一。
便是那个时期,附件咱们的故国弱衰了起去,有驰名的贞不雅之乱,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皆能从唐诗外表现没去,表现没唐代的壮大。
此文更活龙活现展现没唐代人们的糊口,前人的糊口也战咱们古代人同样,有拜别、有欢畅、有哀痛、酸苦甜辣、多姿多彩。
正在外春节吟诗,正在严重场所吟诗,正在戚忙的时分吟诗,于是咱们就筛选了此中最为粗典的三百尾诗,吟诵了几代人,不断吟诵到昨天。
许多诗人参照着那些诗,从外写没了名士千今的诗。
有人说:“生读唐诗三百尾,没有会作诗也会凑。
”否睹,唐诗的文明对人影响长短常年夜的。
从唐诗外,尔也愈加酷爱故国的文明,唐诗使咱们能失以睹证几百年以前的衰唐之势。
唐诗是唐代的文明,是外国的文明,咱们要从一尾诗外
确知咱们外华平易近族的千今文明,使咱们愈加酷爱外国的文明。
于是,唐拆正在身,唐诗正在脚,故国的口外,一小我私家读过唐诗,会更酷爱本人的故国。
附件附件附件。
(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课件第三单元作文素材集锦:生命的诗意(课件)

四 群文集萃
生命的诗意 马德
在喧闹的人群中,是不会寻找到诗意的。诗意必须要回到自己,要么 一个人站在一棵树下寻找绿意,要么你就是一棵树,诗意的本质,是安静 中的蓬勃。
活在一群狐朋狗友中,是不容易有诗意的。世俗的吃喝玩乐,只能养 成世俗的情趣和情绪。诗意的圈子,二三人足矣,彼此赏心,却从不腻在 一起。
三 关于“生命的诗意”的事例
5.叶嘉莹——蕴玉抱清辉
叶嘉莹,女,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 她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
她一生坎坷曲折,但不失韧性。父亲于战乱失踪。不久,母亲 因病逝世。那一年叶嘉莹才17岁,她悲痛欲绝。成婚后不久,由于 时局动荡,她和丈夫逃到了台湾,颠沛流离。在大女儿刚出世4个月 时,丈夫突然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抓捕,留下她们母女二人漂泊无依。 她52岁时,大女儿和女婿在外出时,不幸遭遇车祸,双双而亡。然 而,她将生活的苦难都寄托于对诗词的热爱中,她把自己悲惨的经 历,全部化为一首首美丽的诗词。古人的诗作和经历给她些许安慰, 让她有力量和这个世界对抗。
三 关于“生命的诗意”的事例
1.以中国两弹元勋为代表的科技精英
他们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朝着国富民强的目标奋斗。 他们的努力、牺牲,使得我们国家能不再受外国核讹诈影 响,为后来一大批科技成果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提供了精神力量。他们在最贫瘠的荒原上,培育出了保家 卫国的栋梁,护佑了全中国人。他们的人生当然充满诗意, 让人难忘!
写给李清照 简林
唐诗里的中国 吴可欣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 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国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 时的歌曲包上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爱中国, 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选一个最浪漫的理由来爱她吧——唐诗 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爱 唐诗,更爱中国。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 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 朝。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 笔笔生花。无论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 思妇春花秋月的感慨,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 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美妙绝伦,久而弥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里的中国吴可欣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国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歌曲包上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爱中国,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选一个最浪漫的理由来爱她吧--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爱唐诗,更爱中国。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
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
无论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思妇春花秋月的感慨,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绝伦美奂,久而弥笃。
翻开《唐诗三百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
精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死生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
多么豪迈的唐诗呵!读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
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
美人卷帘,泪眼观花,多少个寂寞的春夜襟染红粉泪!多么凄美的唐诗呵!浅斟低吟,拭泪掩卷。
寒山寺的钟声余音袅袅,舒展双翼穿越时空,飞越红尘,似雁鸣如笛音,声声谱回肠。
世事更迭,岁月
无常,更换了多少个朝代的天子!唐宗宋祖,折戟沉沙;三千粉黛,空余叹嗟。
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
惟有姑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依然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
唐朝的江枫渔火,就这样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诗句里,敲打世人浅愁的无眠。
唐朝的月明。
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
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
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
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
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
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
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
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
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
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
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
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
唐朝的诗人清高。
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
一路狂舞,一路豪饮。
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
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
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
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唐朝的红颜多薄命。
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云鬓花颜,泪光潋滟。
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马嵬坡下一抹黄土掩风流。
情不可依,色不可恃。
一世百媚千娇,不知谁舍谁收。
长生殿里,悠悠生死别,此恨绵绵。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
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
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
唐装在身,祖国在心中。
文中涉及的诗词
《清明》杜牧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兵车行》
风吹仙阕飘飘举,惊破霓裳羽衣舞
元稹绝句,语出《孟子尽心上》
曾经沧海难为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南陵别儿童入京(唐)白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宋朝之仪《卜算子》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白居易《长恨歌》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白居易《琵琶行》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举酒还独倾
宋·轼的《水调歌头》
千里共婵娟
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是故乡明
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子夜秋歌》作者:唐.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白《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宣州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
举杯消愁愁更愁
白《将进酒》
千金散尽还复来
《楼记》仲淹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破阵子·为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词人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凉州曲》作者:[唐]王翰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时征战几人回
柳咏--《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柳岸、晓风
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照《渔家傲》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白的《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明朝散发弄扁舟
《梦游天姥吟留别》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白居易《长恨歌》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杜牧的《过华清宫》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白居易《长恨歌》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夜雨寄北》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