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游艺民俗旅游

合集下载

第八章游艺民俗旅游

第八章游艺民俗旅游

游艺民俗旅游◆阮跃东课前导读当今大家都在玩网络游戏,想必你一定玩过吧。

玩网络游戏需要计算机和网络,或到网吧,这需要支付较高的费用并受条件和时间的约束,省力、省钱的休闲,可以为你提供就业、创业的机遇,可以帮助你走向人生的辉煌。

是吗?你可能产生疑问,认为我国的民间游艺与工艺没有那么大的魅力。

下面让你有一个初步的体会。

北方有一种游戏叫“钻牛角”,即对阵双方都只能一步一步地走,甲方只有大棋子(老子)1枚,乙方有小棋子2枚,以小棋子将老棋子逼得无路可走为一局,可沿线曲折而行(图8-1)。

图8-1钻牛角我国的民间工艺品遍步大江南北,种类非常多,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众多民间工艺品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各地。

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民间工艺品不出国门已渐渐融入海内外“大市场”。

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将为有心人的创业提供巨大的空间。

民间工艺品制作好学易做,成本低,蕴含着无限的商机。

如曾在第二届中国民间艺人上荣获“中国民间艺人”称号的临清民间艺人张新宇创作的20幅反映韩国民间风俗的漆画被韩国油画家金赫朱以高价购走,并呈放在首尔的画廊里。

当我们用心灵去感受、用头脑去思维、用身体去体验时就会发现,游艺民俗与旅游结合具有神秘性、乡土性、朴实感、文化性、亲切感、生活味、情趣性、刺激性、可参与性等特征。

这顺应了人们在旅游中追求健康,回归自然,张扬个性,增强参与性,多样化,知识化的旅游审美观念;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异、求奇、求特、求知、求乐、求质、求真、求善、求稀及寻根的个性化需求。

这给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章从游艺民俗的含义为切入点,阐述了我国的民间游艺和民间工艺,最后对游艺民俗的旅游开发进行了思考。

第一节游艺民俗概述【重点提示】人们的观察视角不同,对游艺民俗的含义理解不同。

因此,人们对游艺民俗含义的外延理解有的广,有的窄。

【小问答】你小时候玩过什么游艺?请回忆一下。

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

学院:自动化学院班级:08电师(2)班姓名:叶志明学号:2008105444007旅游开发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旅游开发不可避免地给当地社区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变化。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创汇最多、带动面最广、开放度最高、创造就业机会最多的“朝阳”产业。

2000年世界旅游业总收入已达到4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早在1992年就已经超过了汽车、钢铁、电子等传统行业,一跃而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

⋯事实上,旅游在今天已渗透到几乎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也几乎成为每一个人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活动。

世界范围的旅游活动的发展,使旅游的影响表现得日益突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

旅游的影响可分为经济影响、物质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社区居民虽然是影响和左右旅游发展的最底层的力量,是最少控制和支配权利和社会资源的一方;然而,社区在长期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影响,社区居民的态度和行为往往会影响到该社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他们是旅游业发展中的主人,当地文化的承载者。

旅游开发必然会对社区的社会文化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

旅游的开发、发展在给当地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促进和繁荣的同时,也给当地的风情民俗等人文资源带来诸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和负效应。

全华认为旅游开发导致了当地屠民道德感的退化,促使了本地乡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庸俗化”。

其影响表现在:一方面使社区传统文化复兴,并在增强当地居民文化自豪感以及打破封闭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推进旅游地现代文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旅游发展引起社区传统文化的丧失、贬低与扭曲以及犯罪、吸毒、卖淫和社会伦理丧失等负面效应。

在实际生活中,旅游对部分社区的社会文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导致这些地区的居民对旅游的消极态度,严重的甚至发展到对抗的程度。

这样的例子在国旅游开发对礼区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外屡见不鲜。

《中国民俗学》课程

《中国民俗学》课程

一、课程简介《中国民俗学》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方向课,主要是通过对民俗的基本原理以及物质生产民俗、服饰民俗、饮食习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人生仪礼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信仰民俗、民间游艺等各类民俗事象的分门别类的简扼介绍,为广大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民俗文化基础知识。

本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知识性,通过民俗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将国内各民族的民俗呈现给学生。

二、课程设置目的与教学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也需要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

了解、熟悉中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开展旅游活动都极其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中外各民俗的认识,系统地掌握民俗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以及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力争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出发,揭示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为深入探索旅游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使学生既能对中国各民族的风俗有所了解,又能根据民俗学的基本原理对各种民俗现象进行分析理解。

为从事旅游相关专业工作及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中国民俗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课程,它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导游基础知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等课程相互衔接配合。

四、使用教材:苑利、顾军编著的《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一书。

五、课时安排:本课程计划安排40个学时,实际讲授39学时,作业交流1学时。

六、学习方法指导1、正确处理教材和参考书籍的关系。

《中国民俗学》的配套读物较多。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广度、深度和难易程度,按照认识规律所作的全面规范。

参考书籍是补充、完善知识结构的辅助资料,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深化理解、加深印象。

在阅读教材时,应先翻阅教材中有关这一章的思考题,这是各章的基本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材料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民俗旅游研究内容

民俗旅游研究内容

民俗旅游研究内容一、引言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体验和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

本文将探讨民俗旅游的定义、特点以及其研究内容。

二、民俗旅游的定义民俗旅游是指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民俗文化是指某一地区特定群体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表演,是民族、地域、乃至家族的独特标识。

民俗旅游将传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通过旅游活动的方式将其呈现给游客。

三、民俗旅游的特点1. 文化性:民俗旅游是一种强调文化交流和传承的旅游形式,游客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2. 互动性:民俗旅游注重游客的参与和体验,游客可以与当地居民互动,参与各种民俗活动,深入了解当地风俗。

3. 多样性: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民俗旅游可以带给游客不同的体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可持续性:民俗旅游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旅游活动的方式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四、民俗旅游研究内容1. 民俗资源调查与分析:研究者可以对不同地区的民俗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传统节日、民俗表演、民俗手工艺等。

2. 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者可以探讨如何在民俗旅游中平衡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相结合。

3. 游客体验与满意度:研究者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游客对民俗旅游的体验和满意度,进而改进旅游产品和服务。

4. 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研究者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和经济模型,评估民俗旅游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就业、收入等方面。

5. 旅游规划与管理:研究者可以研究如何制定有效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措施,保护和发展民俗旅游资源,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6. 跨学科研究:民俗旅游研究涉及到文化学、旅游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研究者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合作和研究,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五、结论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具有丰富的研究内容。

游艺民俗

游艺民俗

东北少数民族游艺民俗
• • • • • • • • 满族 八角鼓 莽式舞 满族秧歌 朝鲜族 1、长鼓舞 2、跳板 3、荡秋千
西北少数民族游艺民俗
• 蒙古族:乌力格尔、好来宝、安代舞、筷 子舞、盅碗舞、那达慕大会与蒙古“三 艺”:赛马、射箭、摔跤。 维吾尔族:赛乃姆、多朗舞、夏地亚纳、 达瓦孜、木卡姆、麦西热甫。 哈萨克族:舞蹈、孔额尔、冬不拉、叼羊、 姑娘追等。 回族:有花儿、宴席曲。
欧洲国家游艺民俗
• 西班牙 • 西班牙在歌坛、乐坛群星灿烂,人才济济,产生 了世界上一流的歌唱家、作曲家和演奏家,为西 班牙人民赢得荣誉。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 多· 多明戈有“金嗓子”之称;世界歌坛巨星胡利 奥· 伊格来西亚斯被誉为“爱情歌曲大师”;女中 音歌唱家贝尔· 甘萨被誉为“甜嗓子的女人”;著 名作曲家、钢琴家阿尔贝尼斯、格拉纳多斯等。 • 西班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名副其实的“斗牛王 国”。“在西班牙没有不斗牛的节日,也没有不 爱看斗牛的地区”。可见,西班牙斗牛的魅力有 多大。
亚洲国家游艺民俗
• 韩国 • 韩国人的娱乐与竞技多种多样,韩国民族 乐的特色之一,是配上舞蹈,最著名的有 “太鼓舞”伎“杖鼓舞” • 竞技有摔跤、荡秋千、跷跷板、车战、牛 比赛。
亚洲国家游艺民俗
• 印度 • 印度有“歌舞之邦”的美誉。印度舞蹈以 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艺苑中享有盛名。 • 古典舞蹈分四大舞派,即婆罗多舞、卡塔 利舞、卡塔卡利舞和曼尼普利舞。这些舞 的共同特点是手势复杂,眼神多变,足部 动作多,节奏感强烈。
欧洲国家游艺民俗
• 德国 • 德国以音乐闻名于世,它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之乡。德意 志民族是一个热爱音乐且极具音乐天赋的民族,在音乐方 面的成就无与伦比,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在其历史发 展过程中,能像德国一样造就如此多的音乐名家。巴赫和 亨德尔是德国17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作为德国歌曲之王 的舒伯特与舒曼则是19世纪德国浪漫派音乐的杰出代表; 19世纪下半叶,决定德国乃至欧洲音乐发展道路的中心人 物是瓦格纳;此外还有勃拉姆斯、勋伯格、米德米特等音 乐家,他们也为德国及世界音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德国人喜欢的体育项目是足球,、网球。还有高尔夫球、 骑马、滑雪、游泳、徒步漫游等。

游艺民俗

游艺民俗

• 3 皮影戏 又称影戏、灯景戏 ,起源于滦州、 乐亭,所以又名滦州戏、乐亭影。 • • 4、民间曲艺 又称民间说唱,它是以说唱为 主,包括一些表演因素的口头艺术形式 。按 表演手段不同,曲种分成说、唱、数、说唱 兼有四大门类。
• 5、民间竞技 • 赛力竞技 有拔河、接力赛、龙舟竞渡等 • 赛技巧竞技 有风筝、跳绳、跳皮筋、踢健子、 荡秋千等。 • 赛技艺竞技 以各种民间棋类为代表 •
游艺民俗
一、游艺民俗概述
1、游艺民俗的概念 乌丙安认为:凡是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 动,不论是口头语言表演的,还是动作表 演的,或用综合艺术手段表演的活动,都 是游艺民俗,游戏、竟技也不例外 。 游艺民俗是口承文艺活动、民间歌舞、民 间戏曲与曲艺、民间竞技与游戏等文化娱 乐活动的模式与传承行为的总称。
举行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摔跤、斗牛 和祭火神活动
2007年8月在中国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来到北京
中山公园尝试抖空竹
郑板桥《咏傀儡》
• • • • 笑尔胸中无一物,本来朽木制为身。 衣冠也学诗文辈,面貌能惊市井人。 得意那知当局丑,旁观莫认戏场真。 纵教四肢能灵活,不藉提撕不屈伸。
• 6、民间杂艺 • 古代称为“百戏”、“把戏”,是流传于 民间以杂耍性表演为主的娱乐活动,它包 括民间艺人的杂耍手艺、动物表演及诸种 斗戏。 • 7 民间游戏 • (1)助兴游戏 如行酒令、茶令、唱酒歌、 包袱剪子锤、、击鼓传花等 • (2)体能游戏 如捉迷藏、老鹰抓小鸡 丢手绢、跳房子抖空竹等。 • (3)智能游戏 有拼七巧板、套九连环、 翻交交、猜谜语、折纸、剪纸、说绕口令、 数歌谣等
• • • • • • • • •
3、游艺民俗的特色 (l)娱乐性与竞技性相融合 (2)季节性与节日性相结合 (3)明显的祭祖与巫术色彩 (4)浓郁的乡土特色 4、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 (l)欣赏的价值 (2)参与的价值 (3)娱乐价值

游艺民俗

游艺民俗

游艺民俗
——民间游戏
院系:旅游学院(旅游英语)班级:零八级八班
姓名:郑晓品
学号:08140256
游艺民俗
——民间游戏
游艺民俗是指民间的游戏、杂技、社火表演等娱乐方式及其表现习俗。

他是一种以消遣休闲、调剂身心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活动。

它是人类在具备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基础上,为满足精神的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创造。

民间游戏,对于任何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小孩来说,都是一件很甜很甜的事情,小时候的快乐,童年的美好,与小时候的游戏十分不开的,小时候,有好多快乐,捉迷藏、跳绳、踢毽子、警察抓小偷、老鹰抓小鸡、还有捉蜻蜓,这样的那样的满满的都是快乐的笑声,令我最难忘的民间游戏的就是做家家,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又当爸爸的,又当妈妈的,有做孩子的,蹲在一起,一玩就是一天,当路边的大颗大颗植物上扯下几片叶子,就有money了,孩子像妈妈要钱,一幕幕,随着孩子们的想象变化着,玩乐着,记得小时候爸爸为了让我玩的高兴些,还用刚盖完房子剩的材料给我做了一个简陋的小屋,小屋里只能容下两个人,在那之后,我们家便成为了做家家的最佳选择,而在房子里的只有我和扮演爸爸的小朋友。

小时候还会玩弹弓,捉蜻蜓,捉蝴蝶,为了一只比谁都大,都美丽的蜻蜓会开心好几天,游艺民俗伴着每个孩子出生、成长,之后最后成年的怀念,他是我们回忆的载体,更
是记载人们生活方式特征的最好史官,具有很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应该予以重视,以文字或演绎的形式将其记录,珍藏。

景宁游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构想

景宁游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构想

景宁游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构想随着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民俗旅游成为现代旅游一大潮流。

景宁为我国惟一的畲族自治县,独特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为景宁开展民俗风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就景宁游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探讨,并结合自然景观与其他民俗资源,提出其游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构想。

标签:景宁畲族游艺民俗游艺民俗即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包括民间歌舞、游戏竞技、民间工艺等。

畲族在我国散居于闽浙赣粤皖等省,浙江省约有17万余人,大致分布在丽水、金华、温州、杭州等,其中景宁为我国维一的畲族自治县,具有丰富多彩的游艺民俗,以其深厚的群众基础、浓郁的民族特征和鲜明的地域色彩,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景宁游艺民俗旅游资源调查1.歌俗畲歌是民间文字和音乐的结合体,人们在祭祀、待宾、婚礼、节日或平时生活劳动中,以歌对话。

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还有二声部重唱是我国民歌演唱中稀有的形式。

歌词多衬词与虚字,内容生动活泼,题材广泛。

浙江畲歌按歌词内容分为:(1)长篇叙事诗歌。

追述民族来源、迁徙和历史大事,篇幅较长,有《高皇歌》、《麟豹王歌》、《盘古歌》等。

其中以《高皇歌》流传最广,以反映本族的斗争历史,歌颂民族祖先的英雄业绩为主。

(2)杂歌。

形式自由,可长可短,数量极多,富有艺术魅力,歌颂劳动和爱情,多即兴创作。

(3)小说歌。

又称“全连本”,畲民叫“大段”,约有一百多种。

多取材于汉族民间的神话传说、章回小说、评话唱本,代表作《钟良弼告阻考》。

(4)风俗歌。

主要有《嫁女歌》和《哭丧歌》。

畲族无论嫁女或入赘,都要长夜盘歌。

男方请来好歌手“赤郎”和“行郎”(抬花轿的),与女方歌手通宵对歌,考察对方的唱歌能力。

(5)功德歌,又称祭祖歌,做功德分“做阴”、“做阳”两种,死人丧事追荐亡魂的叫做阴,平时祈福禳灾的叫做阳。

2.舞蹈民俗畲族舞蹈风格独特,形式丰富多采,形成和发展受山歌、宗教习俗和劳动生活的影响。

其早期形态是一些为祭祀而编排的仪式舞,和图腾信仰、祖先崇拜及民族起源传说合成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画
• 年画
凤阳花鼓 中国安徽曲种。形成年代不可确考。相传“说凤 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段唱词,是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攻 占凤阳之后传唱起来的。因凤阳一带“三年恶水三年 旱,三年蝗虫灾不断”,每年秋后妇女成群结队外出 卖唱,由此形成。演唱者往往是姑嫂2人对唱,1人 系细腰鼓,1人提碟形小锣,称为花鼓女。演唱形式 一般同坐一条板凳上,段落之间敲锣击鼓,无丝弦伴 奏。花鼓艺人从各地带回了民间小曲,逐渐丰富了凤 阳花鼓的声腔,并演变出多种歌舞形式,但都以传统 的花鼓调为基础。没有长篇传统书目,唱法比较自由, 重点词句可以重唱,有时连说带唱。
凤阳花鼓表演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小锣”、“双条鼓”,是凤阳传统的民 间艺术。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敲锣, 口唱小调,花鼓小锣作为伴奏乐器穿插期间。花鼓小巧玲珑, 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为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细竹根。表演 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由此得名。
第八章
பைடு நூலகம்
游艺民俗
教学目的: 一、了解影响游艺民俗的 源流、类型与特点。 二、了解中国年画、花鼓、 赛马、斗牛、山歌等民俗. 教学重点: 一、影响游艺民俗的源流、 类型与特点。 二、了解中国年画、花鼓、 赛马、斗牛、山歌等民俗 教学安排:4课时
第一节 游艺民俗概况
一、游艺民俗的概念 二、游艺民俗的类别 (一)口碑民俗类 1.民歌 2.民间故事与神话

/Art/2006-10-26/16422662.html
• 射箭: 蒙古族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蒙古族 民族向以高超的善射技艺而著称。蒙古族 的射箭比赛分骑射和静射。射手身穿窄袖 紧身短袍,身背弓箭,策马到起跑线,令 发后,射手起路,抽弓搭箭,瞄准射靶。 静射一般皆规定距离,比赛时射手立于固 定地点发射。三箭射完,以中靶箭数评定 优胜,并颁奖。
三、山歌 (一)信天游 (二)花儿 (三)壮族山歌 (四)客家山歌 四、赛马与斗牛 (一)赛马 (二)斗牛
腾 格 尔
斗牛
第三节
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
一、游艺民俗的旅游特性 (一)娱乐性 (二)刺激性 (三)参与性 二、丰富旅游生活 三、游艺民俗的旅游资源挖掘
山西民歌
维吾尔民歌
赤峰民俗活动
博克
射箭
• 博克: 蒙古族最喜好的体育娱乐活动。蒙古族的博克 (摔跤)起初具有很大的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以锻 炼力量、体魄和技巧。而现在的博克主要成为蒙 古族男子比力量、技巧与本事的体育娱乐活动。 蒙古族博克具有独特的比赛规则,胜者有优厚的奖 品。根据那达慕的规格参赛选手的数量不同,旗级 那达慕博克参赛先锋为512名。跤手参赛时,上穿 “照德格”(镶有铜钉的皮坎肩),下着白色跤裤,腰 系彩绸做成的围裙,脚蹬蒙古靴或马靴,坦胸露背, 有的跤手脖子上还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制成的 “姜嘎”(在历次比赛中获胜的象征物),象即将出 征的武士。在比赛开始时,跤手们在粗犷的蒙古族 乐曲中,跳着雄健的“鹰步”列队上场,一队跤手比 赛完毕后,双双再跳着“鹰步”面向观众示意退场。
• 那达慕: 蒙古族语意为娱乐游艺,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 性集会。那达慕始于13世纪初,当时那达慕只举 行射箭、赛马或博克的某一种比赛。如今的那达 慕除了传统的男儿三艺博克、赛马、射箭比赛之 外,还增添了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放映电影、篝 火晚会等等新内容,同时开展经贸活动,进行物 资交流,还要表彰劳动模范。 • • 赛马: 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赛马是蒙古族 传统娱乐项目。草原上的赛马活动场面十分隆重, 数百名少年骑手身着华丽的服装,头缠鲜艳多目 的头巾,扬鞭跃马,欢呼声和马蹄声响成一片, 激荡着篮天、白云下的绿色草原。
凤阳花鼓演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所唱曲目有近百首之 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凤阳歌》、《王三姐赶集》、 《十杯酒》等。 早在明朝中叶,凤阳花鼓就在我国江浙一带流传。 明末流传范围继续扩大,表演盛况空前。清末,凤 阳花鼓流传更广,有的甚至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一带 活动。 作为民间艺术的凤阳花鼓也登上了大雅之堂。乾 隆年间,有人将二人演唱的凤阳花鼓改编为凤阳花 鼓歌舞,在宫廷中为皇帝演出。乾隆年间编纂的 《霓裳续谱》一书中就收录了《花鼓献瑞》、《鼓 乐呈祥》等歌舞节目。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凤阳 花鼓在唱片中广为流传。上海的“百代”、“得 胜”、“大中华”等唱片公司制作了大批凤阳花鼓 唱片。在解放后摄制的《大路》、《拉郎配》、 《巨澜》、《鼓乡春晓》等影片中,均出现过凤阳 花鼓的表演场面。
(三)游戏竞技类 1.民间游乐 2.民间游戏 3.民间杂耍 4.民间竞技 三、游艺民俗的特色 (一)季节性与无季节性相结合 (二)竞技性与自娱性相融合
合阳提线木偶
(四)浓郁的乡土特色 (五)传统游艺民俗与该民族的地域分布大 致相同 第二节 特色游艺之旅 一、年画 (一)年画源流 (二)四大年画中心 二、花鼓 (一)花鼓概述 (二)名花鼓
赛马
藏式摔跤:
合 作 猪:
河曲藏獒
年画
年画
年画
• 年画
年画
乌兰牧骑艺术节: 每两年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一次,各旗、县乌兰牧骑 均前来参加会演,而且组织专家评审,定出名次。乌兰 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他们为中国少 数民族艺术事业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乌兰牧骑艺术节有时与内蒙草原旅游节、内蒙那达慕 大会(蒙古游戏节)同时举行,既可增添节日欢庆气氛, 又为开展草原旅游事业助兴,是内蒙人民最喜爱的节日 之一。 乌兰牧骑建队以来,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 族艺术人才,他们多为艺术院校毕业生,具有较高文化 程度和艺术修养。如著名作曲家图力古尔;歌唱家牧兰、 拉苏荣、朝鲁;舞蹈家熬德木勒、敖登格日勒;曲艺表 演艺术家道尔吉仁钦;马头琴演奏家达日玛等
精卫填海,大禹治水, 女娲补天
• 3.言语与谜语 • 4.说唱与小戏
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
(二)歌舞活动类
谜语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 它在我国有悠长历史,流 传面广,种类繁多,变化无穷。它 在文人雅士中流行,也曾被政治斗争和图谶术数所利 用。到 了现代,谜语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层次较高的娱乐活动在民间 流行,受到广大群众 喜爱。由于其语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 相当的疑难性,通常可以考察猜谜者的记忆、分析、想象、 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能力,也是启迪人们智慧的一种民俗文学 娱乐形式。往往构思奇巧、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妙趣横生、 回味无穷,每一次猜谜的过程就是一次“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哲理的体味。猜谜方法比较常见的有 二十多种。会意法、反射法、借扣法、侧扣法、分扣发、溯 源法;属于增损体的有加法、减法、加减法;属于离合体的 有离底法、离面法;属于象形体的有象形法、象画法;属于 谐音体的有直谐法、间谐法;属于综合体的有比较法、拟人 法、拟物法、问答法、运典法。 谜语:1.守株待兔 2.黑狗 3.日复一日 各猜一字 4.什么动物,你打死它,却流了你的血? 5. 八戒过火焰山(打一菜肴名) 红烧猪蹄
陕西宜川胸鼓
陕西宜川胸鼓 胸鼓表演以它矫捷刚劲,潇洒爽朗,节奏明快, 清脆奔放的风格独树一帜。它既能登台表演,又 宜街头广场演出,人数可多可少,男女皆有。舞 者扮相别具一格,男女各穿不同服色,头扎英雄 巾,佩戴武士樱,胸打英雄结,身背英雄花,腰 系彩色绸,手腕紧袖口,下腿扎裹缠,脚穿登云 鞋,形似鹤势螂形,玉貌丹唇,英俊威武。表演 中花样繁多,最早由男女两人对舞,一人敲小锣, 一人打小鼓;有的由一男击鼓,4~8个女鼓手执 金钱棍,彩绸花扇围绕男鼓边敲边舞,有的鼓手 一人身背多鼓,运用跑圆场,套八字,十字交叉, 双打、连环打、围腰打,在扁担上打叫朝天一柱 香,倒挂金钟。主要动作者前弓后箭,软腰,合 腿,踢腿,转身等,旁有酥铰戏助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