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练习题(三)

合集下载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同步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同步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同步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的悲剧意识载体是传统文化。

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

而曹雪芹却相异于横向意义上西方的悲剧意识载体,着力从纵向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不同于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和”为文艺思想的喜剧结局规律及表现方式,在沉沉的哭泣中控诉男尊女卑文化的种种罪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尊女卑意识和男权至上原则禁锢的恰恰是女性的自由,而用来禁锢女性自由的正是在落后传统文化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封建制度。

在这些“吃人的制度”中,男权主义制度是“吃人的制度”的主体。

这样一来,男权主义制度和专制主义制度就是导致女性悲剧命运的最强幕后黑手。

当男尊女卑的文化基因和男权至上的制度形式契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古代中国独有的制度文化。

在《红楼梦》中,无论是性格孤傲的林黛玉,或者八面玲珑的薛宝钗,都没有逃脱悲剧的命运,都属于“薄命司”之列,这就从根本上相异西方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论。

”不仅贵族小姐不是因为性格而“香消玉殒”,就连女奴丫鬟们也不是因为性格才导致“红颜薄命”。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至奥尼尔的当代悲剧,再到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易卜生的社会悲剧,基本上表现了西方悲剧意识载体的演进路径及核心内容B.至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易卜生的社会悲剧,再到奥尼尔的当代悲剧,基本上表现了西方悲剧意识载体的演进路径及核心内容C.至奥尼尔的当代悲剧,再到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易卜生的社会悲剧,基本上表现了西方悲剧意识载体的核心内容及演进路径D.至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易卜生的社会悲剧,再到奥尼尔的当代悲剧,基本上表现了西方悲剧意识载体的核心内容及演进路径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B.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C.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红楼梦》1_10回练习试题

1《红楼梦》1_10回练习试题

《红楼梦》练习(1-10回)一、填空题1、《红楼梦》原名《》,后空空道人改为《》,东鲁孔梅溪则题为《》,曹雪芹在悼红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将它题为《》。

并题了一首绝句在书上。

这首绝句是。

2、女娲补天时,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顽石36501块,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下,这块顽石由一僧念咒,变成了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

甄士隐在梦幻中从僧人那儿接了美玉来看,那美玉正面镌刻着:四个字。

3、贾宝玉随贾母前往宁国府赏梅花,一时倦怠,在上房休息时,因见一幅画其故事是,看见一幅对联:。

便不肯在此休息,贾珍儿媳秦可卿笑着带着宝玉到自己的卧室休息。

4、甄士隐女儿在时走失,正应了疯癫的僧人的谶语:“娇生惯养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诗中的“菱花”就是暗指后来的,“雪”暗指,后两句诗暗指后来甄家发生的两个灾难:和。

三月十五着火把隔壁的甄家烧成一片瓦砾。

疯跛道人吟唱《》之后,甄士隐听后马上领悟,并为这首歌做了注解,之后随后来这个疯跛道人出家去了。

而他的女儿被人称为“呆霸王”的强夺去,改名叫。

5、贾是贾政和王夫人的长女,出生于因而取名。

6、王熙凤是之妻,王夫人。

冷子兴说的:“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快,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说的就是她。

7、贾政是荣国府(填父亲名)儿子。

和林黛玉母亲是兄妹关系。

8、刘姥姥见到凤姐,正好遇到来借玻璃炕屏。

9、黛玉到贾府带有一贴身丫环叫,后贾母又给她一个丫环叫。

宝玉有一贴身丫环叫原是贾母身边丫环,原名。

第五回宝玉到“太虚幻境”见到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的“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写的就是她。

10、“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说的就是四大家族的。

这里提到的四大家族的关系是:。

11、金陵十二钗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妙玉、贾迎春、、王熙凤、、、。

名著阅读《红楼梦》(1-60回)练习题)

名著阅读《红楼梦》(1-60回)练习题)
②秦可卿的病危。将贾敬的寿辰与秦可卿的病危对照来 写,一面是假热闹,一面是真凄凉,寿宴背后始终有悲 凉的气息。
③贾瑞对王熙凤美色觊觎。贾敬寿辰,合族欢庆,但同 族兄弟竟在长辈的寿宴上有龌龊的念头,让人看到了热 闹背后繁荣阴暗面。
2、秦可卿病重,熙凤和宝玉前去探望,宝玉为什么哭了?
宝玉和熙凤来到秦可卿房中,看见可卿屋里挂着一幅 《海堂春睡图》和“嫩寒锁梦因春冷,芳乞笼人是酒香” 的对联时,想到自己在这个房间里睡晌觉梦到“太虚幻 境”的事,后又听到秦氏说了一些“未必熬到过年的话” 等来,一时如万箭攒心,那眼泪不知不觉流下泪来。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 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和秦可卿。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1、简介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事件的起因。
起因: 一王姓人家与凤姐之祖旧识,因 贪图富贵,便认做其侄子.王家家 业萧条有一子叫狗儿,其岳母叫 刘姥姥.因家境困难,便想起找凤 姐接济。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1、简要介绍秦钟死因。
①体质弱与智能偷情,分离而得相 思病。
②父亲被自己气死后,深感内疚, 加剧了病情。
2、太监来口传圣旨时,贾府为何都惶恐不安?
因为太监没有说明皇上的意思,只 是要贾政进宫,贾家不知是福是祸, 故而紧张不安。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封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1.贾宝玉给大观圆的景致题名对额,可见他的非凡才气。 可其父对贾宝玉是什么态度?简析其人物性格。 态度:贾政对大观圆的景致题名对额竟然题不出一句合 格的词,对贾宝玉的应对不是训导就是呵斥。 性格:表明贾政的不学无术。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1.分析小红的形象? 是个不谙事体的下等丫头,因她原有几分容貌,以内便想向上攀 高,每每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恰巧宝玉外出回来想喝茶,房 中丫头都不在,叫小红为她倒茶。此时秋纹、碧痕回来,将她奚 落辱骂一番。可是她不敢表示任何反抗。真实地描写了下层社会 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红楼梦》练习题(附答案)

《红楼梦》练习题(附答案)

《红楼梦》练习题(附答案)1、《红楼梦》原名,该书以、、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指,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弄权、逼死、破坏,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3、《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

4、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

5、举出贾府中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6 写出金陵十二钗中 3 位、、。

7、《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

8、《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句话是说的。

9、《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写的是,她有的性格特点。

10、“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

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_______,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_______,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_______,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11、《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____________;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就是____________。

12、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______,涉及到她的情节有_________。

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__________。

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__________。

《红楼梦》练习题(附答案)

《红楼梦》练习题(附答案)

《红楼梦》练习题(附答案)1、《红楼梦》原名,该书以、、三人的爱情婚姻惨剧为中心,以、、、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指,该人最善弄权术,比如毒设、弄权、逼死、损坏,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慧,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惨剧下场。

3、《红楼梦》中颇具反叛性格的三人是:、、。

4、不只一次地出此刻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庸劳累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讥笑捉弄的人是。

5、举出贾府中花天酒地、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6 写出金陵十二钗中3位、、。

7、《红楼梦》中最奴颜婢膝的丫鬟是,最有抗争性格的丫鬟是,性格最刚强的丫鬟是。

8、《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血,男人是泥作的骨血。

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句话是说的。

9、《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轻轻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写的是,她有的性格特色。

10、“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徒然。

”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

作品塑造了三个惨剧人物: _______,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抱恨而死; _______,终于离弃”温柔荣华之乡”而遁入空门;_______,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博得真实的爱情,陪同她的是平生悲凉孤傲。

11、《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计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慧,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 ____________;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盼望诚挚的爱情,但在威严冷淡的封建大家族中,只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严相逼” ,这个就是 ____________。

12、最具反叛性格的丫鬟是______,波及到她的情节有 _________。

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 __________。

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和善幽默的乡村老太婆,她就是__________。

人教版七上名著阅读《红楼梦》分章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上名著阅读《红楼梦》分章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上名著阅读《红楼梦》分章练习
(含答案)
第一章: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相遇
练习题
1.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2.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在哪里相遇的?
3.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答案
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在贾府的大观园相遇的。

3.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第一印象是她聪明伶俐、美丽动人。

第二章: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
练习题
1. 贾宝玉最终娶了谁为妻?
2. 薛宝钗为什么能够成为贾宝玉的妻子?
3. 贾宝玉对薛宝钗的感情是怎样的?
答案
1. 贾宝玉最终娶了薛宝钗为妻。

2. 薛宝钗能够成为贾宝玉的妻子,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家世背景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的性格温和、聪明。

3. 贾宝玉对薛宝钗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感激和尊重,也有一些无奈和不满。

第三章:贾府的衰落
练习题
1. 《红楼梦》的故事背景是哪个朝代?
2. 贾府的衰落是因为什么原因?
3. 贾府衰落后的生活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
1. 《红楼梦》的故事背景是清朝。

2. 贾府的衰落是因为政治斗争、家族内部矛盾以及经济问题等多方面原因。

3. 贾府衰落后的生活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影响是使他们陷入了更加困境的境地,也使得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以上是《红楼梦》分章练习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名著。

《红楼梦 》练习(含答案)

《红楼梦 》练习(含答案)

《红楼梦》练习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红楼梦》让我们真正看到女人的精彩,领略什么叫作“水做的骨肉”。

豪迈如史湘云,①();稳重如薛宝钗,②();敏感如林黛玉,③();而薄命如香菱,跟着黛玉学诗,竟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令人悲欣交织;即使风趣诙谐如王熙凤,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势利狠毒都值得欣赏,甚至令人喜欢。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②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③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B.①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②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③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C.①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②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③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D.①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②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③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二、名著阅读2.根据材料描述,下列横线处对应《红楼梦》人物正确的一项是()在小说《红楼梦》抄检大观园的过程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一位姑娘感慨大族人家“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她是① 。

有一位姑娘的屋子,王熙凤特地叮嘱“断乎抄检不得”,她是② 。

在宝玉的怡红院,有位姑娘“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双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她是③ 。

A.贾迎春林黛玉晴雯B.贾探春薛宝钗晴雯C.贾惜春薛宝钗袭人D.林黛玉贾探春袭人阅读下面文字,联系你读到的《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回答问题。

3.下列关于《红楼梦》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B.《红楼梦》第五回中的曲词“纵然是齐眉举案”用东汉梁鸿之妻为梁鸿举案齐眉奉上食物的典故,来预示薛宝钗与贾宝玉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C.太虚幻境石牌坊上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表达了曹雪芹对真假有无的辩证思考,也是本书“将真事隐去”的创作手法的体现。

D.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宝玉抓了些笔墨纸砚,贾政大喜。

《红楼梦研究》练习题

《红楼梦研究》练习题

《红楼梦研究》填空、选择(一)1.《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最复杂的一部杰作,在世界文学有着重要的地位。

2.《红楼梦》作为一部艺术杰作,是中国审美文化的精粹结晶体。

3.《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史。

4.《红楼梦》是伟大的,也是复杂的。

因此,就像歌德感慨“说不尽的莎士比亚”那样,人们也常常感叹“说不尽的《红楼梦》”。

5.《红楼梦》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它是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株奇葩,融会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精华。

《红楼梦》从女娲补天开端,并以佛教的转世观念构造的神话来设置作品的人物与情节,用一僧一道将“宝玉”带入滚滚红尘和作品的世界,这表明《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中的各种主要的思想、观念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6.我们要强调的是,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研究《红楼梦》,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反复阅读《红楼梦》。

7.《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从大的背景来说,应该产生于清代康、雍、乾时期,即传统所说的“康雍乾盛世”,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鼎盛时期;从具体的诞生时间看,它应该产生于乾隆前期。

8.满清入关后,以亡明为鉴,针对所说的种种弊端,励精图治,国势日隆,终于在康乾时期走向全盛。

9.《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活年代大概是雍正元年到乾隆二十七年,这部小说的创作前后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所谓“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10.曹雪芹在小说中,借“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也正是在这种压抑的政治氛围中不得不采取的艺术手法。

11.曹雪芹对当时社会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着最为切身的体验。

《红楼梦》在五十三回写宁国府庄头乌进孝年底来交租便是对此形象的描绘。

12.明末清初的中国思想界,从总体来说,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复杂历史时期。

13.曹寅的口头禅:“树倒猢狲散”。

14.清初,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明末清初三大儒)等人在思想上能取得巨大突破,显然与他们适Ẕ了时代㚄呼唤与期待有关。

15.明代中后期,由阳明心学思潮而掀起的狂飙㪁进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人性自由的渴望,对物质欲望的肯定,让人们痛快淋漓地感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练习题(三)
1、《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脚注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其原名有《》、《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2、《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霑,字,别号雪芹,又号芹圃、。

3、《红楼梦》以一部专书的形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就是“”。

4、《红楼梦》的通行本是,一般认为后四十回是所作。

5、《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指和;“木石前盟”指的是开篇神话中和的“还泪之说”。

(请在空中填写人名及物名)
6、《红楼梦》中第一次诗社结在(处所),海棠社中林黛玉的别号是“”,薛宝钗的别号是“”,“枕霞旧友”是指,“焦下客”是指,“稻香老农”是指。

7、“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四句判词概括了一生的遭遇和命运,其中“两地生孤木”是指。

8、《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指,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弄权、逼死,最后落了个“,”的悲剧下场。

9、《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写的人是,写出了她的性格特点是。

10、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懦弱的、精明的、孤僻的,取“”之意。

11、《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

12、《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若笑,虽嗔视而有情。

”说的。

13、《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
缘。

”说的人物是。

14、第九回中,贾政询问宝玉的学业,李贵慌忙应答说:“哥儿已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

”说的满座哄然大笑起来。

此句在《诗经·小雅·鹿鸣》的原文应是“,”,曹操《短歌行》也引用了这一句。

1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美玉无暇”指的是。

关于他们的神话故事是。

16、宝玉身边小厮从古代文人雅事上命名,颇为别致,如茗、药、挑云、伴鹤。

17、曹雪芹在第五回《终身误》中对宝钗和黛玉的行为表现、性格倾向加以比较,作了一个初步概括:宝钗是,黛玉则是。

18、大观园中,宝玉住怡红院,宝钗住,迎春住,惜春住。

19、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的是,探春的父亲是,惜春的父亲是。

20、请写出“金陵十二钗”中的四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