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传统文化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共34张PPT)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五音: 宫、商、角、徵、羽。 六书(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七声: 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 五射: 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教学目标:
一、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对 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对文言 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自主学习、 独立探索的能力。
上联:一乡二里共三夫子, 不识四书五经六艺, 竟敢教七八九子, 十分大胆!
下联:十亩九分有八不收, 得米七合六钱五斗, 却养活四三二人, 一家消亡!
升、迁、超迁、拔、擢、陟、加、晋
兼、领、判、摄、行、署、权(代理、暂代)
官
职
转、调、迁、徙、改、出、入
变
动
告老、告归、解官、乞骸骨、请老、乞身、
致仕、移病、悬车
罢、黜、夺、免、“绌”通“黜”
贬、谪、放、窜、左迁、左除、左降、 左转
(1)察举:“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
劾(弹劾,检举)
构(构害,诬陷)
党(偏袒,结党)
短(进谗言,说坏话)
收系(逮捕)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皇帝
谥号
庙号 年号
刘彻
孝武皇帝
世宗
李世民
文武大圣大广孝 皇帝
太宗
爱新觉罗·福 临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 世祖 英睿钦文显武、大 德弘功至仁纯孝、 章皇帝
元狩、元鼎、元封、太 初、天汉、太始、征和
中考语文传统文化课件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专题五┃传 统 文 化
4.总角:古代儿童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 称总角。《诗经•齐风•甫田》:“总角丱(guàn)兮。” 角,小髻;丱,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后人因用 “总角”代指童年。 5.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唐代杜牧《赠别》有诗: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以“豆 蔻年华”指称十三四岁的少女。 6.及笄(jī):笄是古代妇女用来固定盘发的簪子。及 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礼记• 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专题五┃传 统 文 化
3.[2017•温州]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 。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 。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 体现,所以有“①______C__”的说法;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 ,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作一个重要节日,因此 有“②______A__”的说法;冬至日,温州民间有“③ ___B_____”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 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20.小雪: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
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 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22.冬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
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 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 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第七回前半部分内容精选:真个光阴迅速,不 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这一日,开炉 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 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 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
REPORTING
春节与元宵节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春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
春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压岁钱等。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 及其与春节的关联。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吃元宵、猜灯谜、放天灯 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赏月、吃月饼、燃灯等。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与 菊花的关联。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02
03
04
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穿针乞巧、拜织女
等。
中元节
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放河灯、祭祖等。
冬至节
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喝腊八粥等。
PART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
REPORTING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发明于东汉时期,改进于唐朝,大大促进 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推动 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
古代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意境和美感,如山水园林、江南园林等 。
PART 0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与发展
REPORTING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1 2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廉耻”等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 导意义。
REPORTING
春节与元宵节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春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
春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压岁钱等。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 及其与春节的关联。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吃元宵、猜灯谜、放天灯 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赏月、吃月饼、燃灯等。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与 菊花的关联。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02
03
04
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穿针乞巧、拜织女
等。
中元节
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放河灯、祭祖等。
冬至节
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喝腊八粥等。
PART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
REPORTING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发明于东汉时期,改进于唐朝,大大促进 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推动 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
古代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意境和美感,如山水园林、江南园林等 。
PART 0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与发展
REPORTING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1 2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廉耻”等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 导意义。
中考语文复习:传统文化知识ppt课件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
习俗: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重阳节: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赏菊等。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 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
昆明——春城;苏州——中国的威尼斯;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徐州—— 彭城。
◆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2.天文部分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 ,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 ,能整除的那年 ,就是闰年。
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
◆莫泊桑:法国作家,与契河夫、欧 · 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
小说家”,代表作品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契诃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有《变色龙》 《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等。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 ◆高尔基:前苏联作家,《童年》是其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另两 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
2019年 考情分 析
近三年来浙江各地中考传统文化知识考查,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分值 一般为2分,预计2019年各地中考卷仍会沿袭以往模式进行考查。
传统文化知识梳理
(一)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
◆《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名篇有《关雎》《 蒹葭》等。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编写,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左传》: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曹刿论战》出自《自传》。 ◆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体表作品有《得道多助,失道
中招考点传统文化(课件37张)

贰
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 、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 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 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 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 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 、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 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 、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 部分。
8、更定(晚上八点左右,古时的纪时法) (八上,P201)
更(gēng)定:更,古代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 小时。定,完了,结束。更定是指晚上八点左右。
9、中秋节等节日习俗(八上,P213)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 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中秋节的习 俗有: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 、饮桂花酒、玩花灯、烧塔等。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重阳节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的习俗 。
【三寸金莲】金莲:旧指女子缠过的小脚。封建时代美 誉妇女小脚的用语。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比喻人才能出众也须大家 的支持。 【荷橐持筹】荷橐,带着装文具的小袋;持筹,拿着记 数的算筹。谓参预筹画设计,出谋献策。 【菊老荷枯】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藕断丝不断】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实际上仍有牵连 。 【藕断丝连】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 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藕丝难杀】比喻感情缠绵,难以割断。 【舌灿莲花】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有如莲花般地 美妙。 白丁古义项有:原指平民百姓,也指没学问的人。
中考语文第篇语文知识积累专题五传统文化.ppt.F.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6
当堂检测
专题五┃传 统 文 化
3.[2017•温州]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 。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 。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 体现,所以有“①_____C___”的说法;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 ,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作一个重要节日,因此 有 “ ② _____A___” 的 说 法 ; 冬 至 日 , 温 州 民 间 有 “ ③ ___B_____”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 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2019年5月30日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2
当堂检测
专题五┃传 统 文 化
1. [2017·金华] “拆字对联”是一种活泼精巧的对联 样式,体现了汉字之美。下面四副对联中不属于“拆字对 联”的一项是( D )
2019年5月30日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3
当堂检测
专题五┃传 统 文 化
2019年5月30日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云朵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18
当堂检测
专题五┃传 统 文 化
三、戏曲文化 1.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 散曲。 (出自七上《天净沙•秋思》) 2.老生:戏曲中扮演中年以上男子的角色。 3.小生:戏曲中扮演年轻男子的角色。 4.小丑:戏曲中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 5.老旦:戏曲中扮演老年女子的角色。(2~5出自七 下《社戏》) 6.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 次变换脸部妆容的表演特技。这种表演许多剧种都有, 以川剧最为著名。 (出自九下《变脸》)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语文知识积累 专题05 传统文化课件

第七页,共四十九页。
中考真题纵览
【考情总结(zǒngjié)】
地区
2017 年考点、分值
2018 年考点、 分值
变化或分析
嘉兴、 舟山
嘉兴考查古代年龄:不 惑、豆蔻、而立、弱冠,2 分。 舟山考查某些自然物被赋 予特定的情感意义:柳枝 (杨柳、柳条)、月亮、鸿雁 (大雁、雁)。2 分
考查点不固定,需要考
两年都是以附加题的形式 考查,均涉及考查典籍中的 名言。2018 年考查形式为典 籍+名著,是经典考法,因为 是附加题,所以侧重课外常 识考查
台州
2 分考查古代纪年法。懂 文对 意 化课 思 背文 景,知中道出年现号的的年组号成要和读
第九页,共四十九页。
中考真题纵览
【考情总结(zǒngjié)】 地区 湖州
正平直的楷书与纵任奔逸的草书之间的书体。中国几千年以来(yǐlái)的书法作品不计其数,却不
出这五种书体范畴,所以无论鉴赏何种书法,只需对这五种书体特点了然于胸,便能够很容易地进行整体的鉴赏了。
第二十页,共四十九页。
2.名家风格题
一个书法家虽然在其一生中创作颇丰,风格上也多有变化(biànhuà),但是却大致有一个主要的书
中的文学、文化常特点。2018 年这道题地域
识。 3 分
色彩浓郁,兼顾文学、文化
常识
语。7 分
第十页,共四十九页。
中考真题纵览
【考情总结(zǒngjié)】
(1)命题趋势。传统文化知识在近两年的中考试卷中常常被单列为一道考题进行(jìnxíng)
考查,2017年中考有金华、丽水、衢州、嘉兴、舟山、温州、绍兴7个地市单列考查了文化常识,2018年增加了 台州、湖州两个地市,可以推断传统文化常识的考查在2019年中考仍然会是一个热点考题,且有全面覆盖各 地市的可能。
传统文化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02
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儒家文化
总结词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强调人的德行和礼仪,重视家庭、社会和国家 的和谐与稳定。
详细描述
儒家文化主张"仁爱"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纽带,推崇宽恕、尊重和互助的 道德行为。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儒家文化强调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主张 以德治国、以德育人。
03
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价值
对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和 传承民族文化具有积极作 用。
社会稳定
传统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功 能,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 和和谐。
文化创新
传统文化为文化创新提供 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推 动文化多样性和创新发展 。
对个人的价值
身份认同
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发展影视、演艺、旅游等文化产业,满足人们 的精神需求。
跨文化交流
通过国际交流活动,将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融,促进文化多 样性的发展。
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
民族认同感
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根基,增强了民族认同 感和凝聚力,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精神寄托
法家文化
总结词
法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分支,以韩非子为代表 ,主张以法治国、强化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
详细描述
法家文化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主张 以法治国、强化权威、严明赏罚。法家文化还提出了"变法革 新"的思想,主张顺应时代变化和社会需求,进行制度改革和 法律更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专题五┃传 统 文 化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判断“拆字对联”的能力。“拆 字对联”,顾名思义,即利用汉字方块字的特点,采用离合 汉字部件的方法,巧妙地变成的对联。“拆字对联”的上、 下联分别有一个字或几个字被拆开单独成字。A项,上联将 “柴”拆分成“此”和“木”,将“出”拆分成“山”和“ 山”;下联将“烟”拆分成“火”和“因”,将“多”拆分 成“夕”和“夕”。B项,上联将“沙”拆分成“水”和“ 少”,下联将“柯”拆分成“木”和“可”。C项,上联将 “冻”拆分成“东”和“二点”,将“洒”拆分成“西”和 “三点”;下联将“切”拆分成“七”和“刀”,将“分” 拆分成“八”和“刀”。而D项,“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 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上下联中并没有拆开字, 其表达的意思为:只要有恒心,又何必每天都起得很早睡得 很晚(去做事),最不好的是做一天,歇十天。
八音齐奏,箫和怎及笛清。 轻 萧何 狄青 文
对联的基本要求 :
1、上下联字数相等 2、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3、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词
词性相同 种类相当 4、结构(格式)一致 5、围绕同一主题 6、仄起平收 (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海 阔 凭 鱼 跃;
(名词)(形容词)(介词)(名词)(动词)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专题五┃传 统 文 化
7.弱冠: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 表示已成年。《礼记•曲礼上》记载:“二十曰弱, 冠。”(3~7出自八下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8.而立:指人30岁。立,这里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9.不惑:指人40岁。惑,迷惑,疑惑。 10.知天命:指人50岁。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 的事情。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专题五┃传 统 文 化
4.[2017•宁波]请你运用对联知识,为“两浙光风三月 柳”选出下联( B )
A.齐家立业即文章 B.千秋功业一楼书 C.四面湖山依几席 D.争与友人戏落红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专题五┃传 统 文 化
[解析] 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对对联,要注意 其常识,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结构形同、平仄相协, 宽对即可。从结构上看,上联是“四字短语+三字短语” ;从词性来看,是“偏正短语+偏正短语”,认真分析所 给的四个选项,B项是符合要求的。
传统文化
专题五┃传 统 文 化
考向探究
·考情数据
近两年来,浙江中考传统文化考题越来越热,主要涉 及的知识有谦辞、敬辞、称谓、年龄、节气、对联、民俗 、灯谜、歇后语、戏剧等,考查题型比较灵活,一般都是 教材中出现过的。本书把教材中涉及的重要传统文化知识 分类梳理出来,复习时要识记重要的传统文化知识,并结 合考题进行巩固训练。
7、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
。 欣欣向荣。也为夏季的开始
8、小满:每年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麦类等
。 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9.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
。 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10.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中国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
1
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
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 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 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 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 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 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 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如今人们已经把 “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点击中考
2、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后的
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 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 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 “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 为一组对偶句。
上联: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联:瑯岳桃玡阳花山楼源蔚壮和然美平深雄安秀奇宁。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对联类型
名书格挽贺婚寿春 胜画言联联联联联 联联联
……
此木 山山 此木为柴山山出
火因
夕 夕
因火成烟夕夕多
1、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2、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
3、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东落花生 花鲁落肃东山樊。哙 崇 4、两舟并行,橹速哪如帆快。 武
远处的青山极目望去,峰峦此起彼伏, 峻岭绵延不断伸向远方。
• 远望青山,峰峦起伏,峻岭绵延
例2.对偶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 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_八__卦__炉__中__逃__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帮帮你]“五行山下定心猿”指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 在五行山下,“心猿”指孙悟空。
。 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11.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
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13.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14.处暑:每年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
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 降水十分宝贵。
之间莫有重字现。
24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6 分)
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
语英数X综合 皆是高考科目
鸡鸭鹅 皆是岭南佳兽 吃饭喝水讲话 每天必少不了 老师家长学生 都为高考紧张
24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6 分)
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
给分标准如下:
(一) 从形式考虑(每点一分)(4分) 1、前面必须是三个并列名词 2、一个表示判断的词语 3、宾语的修饰语应该是个表示方位的词 4、下联末字是平声 (二)从立意考虑(2分) 1、构思巧妙,立意新颖,2分 2、上下联各不相干或不理想,1分 3、构思笨拙,立意欠佳,0分
返回
中考对联题二
• 4、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 使之对偶工整。
•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 忙着起床;
•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专题五┃传 统 文 化
1. [2017·金华] “拆字对联”是一种活泼精巧的对联 样式,体现了汉字之美。下面四副对联中不属于“拆字对 联”的一项是( D )
20.小雪: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
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 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22.冬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
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 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 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专题五┃传 统 文 化
3.[2017•温州]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 。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 。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 体现,所以有“①______C__”的说法;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 ,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作一个重要节日,因此 有“②______A__”的说法;冬至日,温州民间有“③ ___B_____”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 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专题五┃传 统 文 化
应考策略
|知 识 梳 理|
教材中出现的中国传统文化整理 一、古代年龄称谓 1.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 的婴儿。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出自九上《雨说》) 2.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换牙。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出自九下 《愚公移山》) 3.垂髫:指童年。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 后因以“垂髫”指童年。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出自八上《桃花源记》)
第七回前半部分内容精选:真个光阴迅速,不 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这一日,开炉 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 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 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点击中考
1、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 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 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你根据下联补全上联 内容。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呐喊 。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天 高 任 鸟 飞。
(名词)(形容词)(介词)(名词)(动词)
• 对联口诀对: 联规则
•
名名对对名名,,动动对对动动,,
பைடு நூலகம்
实实对对实实来来虚虚对对虚虚,。
内词上内 词 上 之容 类 下类 间容下上 相 两相莫上两下 当 句当有下句两 结 字结重两字构字相数相 构 数同现望等望 同 等。 。,,,。,
相
下联
等
细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文
字
相
• 上联
别
荔枝龙眼木瓜,皆 是 岭南佳果
• 下联
丹霞西樵鼎湖,全 为是 广东名山
词性相同
• 上联 •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 下联
• 冰消雪融万朵梅花扑鼻香来
例1.参照红体文字,将下面句中画线的 部分加以删减,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
• 近观湖面,绿水荡漾,波光闪烁;向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