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九传统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九年级上下册名著复习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九年级上下册名著复习课件
请小组合作,设计简·爱一则朋友 圈发文,文字包括事件、感想,可以 设计简图,尝试设计好友评论。小组 设计好后进行班级分享展示
朋友圈事件选择参考
简·爱:
1.被舅母关进小房子时 2.在福利院受到侮辱站在耻辱台上时 3.好友海伦去世时 4.罗切斯特向她告白时 5.结婚时得知真相决心离开时 6.得知自己继承了巨额遗产时 。。。。。
九年级名著复习 专题
九上 九下
01 《 艾 青 诗 选 》 02 《 水 浒 传 》 03 《 儒 林 外 史 》 04 《 简 · 爱 》
定位和方法
定位:诗歌名著,重 在考查诗歌的意象应 用,主题理解,诗人 的情感。
方法:以点带面,选 读精读。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重点在于作者 在中国苦难时期写下的一 些诗歌,我们可以感受诗 人诚挚而伟大的爱国热情。 在诗歌中,我们看到了诗 人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 往与热烈的追求,对黑暗 的憎恶,对光明的讴歌和 向往。
简·爱买了新手机,注册了一个微信,用自己的原名Jane Eyre 取名,在设置“个性签名”时,你觉得他们会写什么话语? 简·爱的好友列表有哪些人?好友备注分别是什么?
预设: 简·爱:我和你的灵魂,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
第一课时——假如ta有微信朋友圈
有感而发: 遇到一些事情时,我们会发朋友圈;
心情特别好或者不好时,我们会发朋 友圈,简·爱也想试试发朋友圈。
定位和方法
定位:重在考查情节 和人物形象,以及讽 刺手法的应用。
方法:精读,把握主 要人物形象特点和情 节。做容
主要内容:儒林外史一方面 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 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 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 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和嘲讽,如周进、范进、严 贡生、匡超人等。一方面热 情的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 自我的方式所做的对于人性 的保护,从而寄予了作者的 理想,如王冕、沈琼枝、杜 少卿。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练习(2)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练习(2)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练习(2)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练习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是“曾子烹彘”“商鞅立木”还是“一诺千金”,都包含着古人对诚信的尊崇。

B.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给刘禅的一篇表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

C.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D.《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下》,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人名言、定理、公理、俗语、谚语属于议论文道理论据。

B.《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其中《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并称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C.《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我国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D.《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3.下列内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体制分为“风、雅、颂”,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二者合称“诗经六义”。

B.《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战国策》,这部史书长于议论和叙事,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朝花夕拾》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优美的散文珍品,出自这部散文集中的篇目有《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D.《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故事。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

此诗写于解放战争时期。

B.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学。

C.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学生,“桃李”代指兄弟,“鸿雁”代指书信。

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课时3实战演练

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课时3实战演练

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课时3)实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暮春山间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说说首句中“缓”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①,夜深篱落②一灯明。

【注释】①挑促织:捉蟋蟀。

促织,蟋蟀。

②篱落:篱笆。

★1.诗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字用语巧妙,任选一个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使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它的妙处。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文化文学常识(含解析)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文化文学常识(含解析)
C.鲁迅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垂髫”,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7.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
A.《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
B.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卖油翁》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半山居上。
C.古人用辞谦敬有别,如垂询、高见、劳驾是敬辞,家慈、拙见、鄙人是谦辞。
D.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也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之后是雨水,清明之后是谷雨。
4.下列文学常识的相关信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社戏》体裁是小说,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D.鲁迅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等。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表达了作者重回阔别十年的延安时激动喜悦的心情。
B.小金告诉小吴,按照古代做法,初三毕业后应该举行加冠仪式的。
C.名著阅读分享会上,小吴交流了纪传体通史《史记》的阅读体会。
D.小吴在蠡园春游,目及满园春色,不禁吟诵起了朱自清的美文———《春》。
3.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山东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九综合性学习测试45

山东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九综合性学习测试45

专题复习九综合性学习测试1.(2017·德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六月,毕业季。

蔷薇花盛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一地的回忆。

(1)学校组织毕业演出,拟定了节目方案(如下表),请你按照序曲和尾声主题的格式,结合节目内容,概括其余两个板块主题。

(2)节目的序曲部分,播放师生三年来学习生活的视频,请你写一段解说词,作为画外音。

(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3)节目组的同学准备在活动中送给老师们一副对联,请你选出最恰当的一组。

( )A.毕生心血哺新秀桃李成荫四海春B.日暖风和开桃李笔酣墨浓写春秋C.汗水染成千顷绿一代桃李谱华章2.(2015·德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1)下面四幅“秋”字书法属于隶书的一项是( )(2)秋天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其主要风俗是赏菊和登高。

(3)金秋九月学生进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展开想象,描绘那时你心中的怡人秋色,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不超过70字)3.(2014·德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1)筷子古称箸,简单的两根小棍棍,在中国人的手里撩拨出味道的极致,但筷子在使用时也有禁忌。

请根据示例填写相应内容。

示例:颠倒乾坤(颠倒用筷子)仙人指路(筷子指人)焚香礼拜(筷子竖插到饭碗里)“挑肥拣瘦”指不良的用筷习惯:。

“筷子摆放长短不齐”可以概括为成语:。

(2)灵龙般的筷子与中国美食的相遇,让色香味的绽放,瞬间定格在古老的记忆里,创造出舌尖上最为闪亮的传奇。

德州也有很多特色美食,如德州扒鸡、平原老豆腐、宁津大柳面、夏津宋楼火烧等。

你的家乡有什么美食呢?请选择一种介绍给大家。

(50字左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4.(2013·德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1)某校新成立一个文学社,取名为“起航文学社”。

成立大会上,一位家长赠送了一幅画表示祝贺。

请你从船、帆、天、云、风、海中选取二物,配写一段贺词。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50字。

山东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基础知识(汉字、词汇、语法、修辞)(含解析)

山东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基础知识(汉字、词汇、语法、修辞)(含解析)

山东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基础知识(汉字、词汇、语法、修辞)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企.盼(qǐ)绚.丽(xuàn)承载.(zài)一呼百应.(yīng)B. 咀嚼.(jué)苍穹.(qióng)譬.如(bì)心有灵犀.(xī)C. 胚.芽(pēi)笨拙.(zhuō)冗.杂(rǒng)豁.然贯通(huò)D. 陨.石(yǔn)解剖.(pāo)奠.基(diàn)拾.级而上(shè)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羸弱先驱者惊心动魄就地取材B. 禁锢辨论赛察言观色络绎不绝C. 要诀消火栓截然不同振耳欲聋D. 浮燥纪传体心旷神怡广袤无垠3.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置身于冰窟.(kū),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qíng)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B. 那个年轻的纤.(qiàn)夫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dào)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C. 一绺.(liǔ)绺灰白的鬈.(quán)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D.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gōu)着身子进我家来……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yì),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4.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亵渎枯躁眼花缭乱混为一谈B. 教诲瞭望抽丝剥茧翻来复去C. 篝火诘难不屑置辩销声匿迹D. 狭隘抱歉妇儒皆知酣然入梦5. 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 湛.蓝(zhàn)迭.起(dié)交卸.(xiè)精兵减.政(jiǎn)B. 遒劲.(jìnɡ)抽噎.(yē)缄.默(jiān)孜孜.不倦(zī)C. 分歧.(qí)矜.持(jīn)喷簿.(bó)周而复.始(fù)D. 题跋.(bá)冗.杂(yǒnɡ)广袤.(mào)见微知著.(zhù)6.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接舌:这东西这么好吃?!B. 当我感到惊惶失错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资料(完整版)--

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资料(完整版)--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专题一: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知识点储备】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扬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三、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四、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十五、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六、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七、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6、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共47张PPT) 文言文知识清单九年级上册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共47张PPT) 文言文知识清单九年级上册

译文 到了春风和煦、日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风 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青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 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与 小洲上的花草茂盛并且青绿。有时大雾完全消散,皎洁 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 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 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 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 ,迎着风,那真是欢乐极了。
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意趣,情趣 今义:意思;愿望
古义:散开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今义:打开
古义:开放 3.野芳发而幽香
今义:散发
古义:倒下的样子 4.颓然乎其间者
今义:颓废的样子
【一词多义】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1.秀
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2.临 临溪而渔(靠近)
译文 要说那太阳岀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 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 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 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天高气 爽,霜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就是山中的 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 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原文 醉翁之意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注释】①蔚然:茂盛的样子。②回:曲折、 回环。③临:居高面下。④意:意趣,情趣。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 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 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 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 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 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 上的,是醉翁亭啊。造亭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九传统文化实战演练1.下面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的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

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

后来“汗青”指“史册”,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D.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2.下面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龙腾虎跃”“猴年马月”“鸡犬相闻”中的动物都在十二生肖之列。

B.平民间的友谊称“布衣之交”;书法“二王”即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三元”指科举考试中的解元、会元、状元。

C.古人作品命名形式多样。

有的以地域命名,如《柳河东集》;有的以官职命名,如《杜工部集》;还有的以字号命名,如《东坡乐府》。

D.《屈原》《芦花荡》《老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曹文轩、杨绛、奥斯特洛夫斯基。

3.下面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唐代文学家。

C.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诗集代表作有《繁星》《春水》。

D.我国古代文学中,三十岁称“而立”,六十岁称“花甲”,七十岁称“古稀”。

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起了人们对汉字应用和文化传承的关注。

请你参加下面与汉字有关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

(1)探究材料请探究下面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张女士的工作就是与文字打交道,她一向认为自己的文字功底还不错。

在键盘上打字如飞的她,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字也没有以前写得漂亮了。

在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过程中,她也拿出纸笔,在主考官念题后开始答题。

令张女士深受打击的是,两轮听写下来,每轮14个词,她最好的情况是写对了一半。

应该指出的是,社会上类似张女士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趣解汉字请你仿照示例,从备选汉字中选择一个,进行趣解。

示例1:劣——做事偷懒,“少”出了“力”,成绩自然比别人差。

示例2: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执着地站立了一生。

备选汉字:出、愧、海、您、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5.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

(1)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某网站针对上题文字中所说的现象,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向网友征集公益广告。

请你也设计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6.育才中学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资料我来查】在查阅资料时,你看到下面三则材料,请你对其进行分析,写出两点探究结果。

【材料一】4月8日,一场名为“春暖花开”的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广西音乐厅上演。

具有浓郁广西特色的民族歌曲与西方交响乐“牵手”,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了民族文化。

观众对这样的大胆创新报以热烈的掌声。

【材料二】近年来,每到节假日,众多游客走进程阳八寨景区,听敬酒歌、跳多耶舞、吃百家宴,领略独特的侗族风情。

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民俗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吸引更多游客,显示了民族文化艺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材料三】“三月三”期间,柳州市组织“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在市民族高中、柳江县壮文学校附属小学、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高中等8所“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开展对歌、传统体育、民族舞蹈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民族文化,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得到人们的重视、传承和发扬。

你的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板报我来做】为了让同学们对民族文化有更多了解,学校要出一期宣传板报。

请你参照示例,为板报设计两个栏目。

示例:民族音乐知多少栏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7.“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人,而且正在走向世界。

你所在的学校要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系列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为本次活动写宣传语。

(不超过2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三种活动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8.综合性学习。

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将开展一次以“品味汉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参与这次活动的准备工作。

【妙解汉字】汉字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除了是语言的表达方式外,还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

例如:“俗”字,就是一个人一个谷,人吃五谷,即是俗。

但是谁又能脱俗呢?除非不食人间烟火。

还有“仙”字,人在山中就是仙,因为摆脱了市井尘世的困扰。

请你仿照这种解释,从下面汉字中任选一个,说说“汉字中的哲学”。

雅趣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感悟文字】汉字不仅意美,音美,而且形更美。

但有人认为现在已经进入电脑时代,无须练习写字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参考答案1.D2.D3.B4.(1)社会现象:汉字书写常常提笔忘字,书写也不漂亮。

产生原因:随着电脑运用的普及,电脑书写越来越普遍,手写机会越来越少。

(2)示例1:出——群“山”之上的“山”,脱颖而出成就卓越。

示例2:愧——“心”里有“鬼”,自然不得安宁。

示例3:海——“每”一滴“水”,都朝着一个目标汇聚,就演绎出一个壮阔的境界。

示例4:您——对“你”“心”存一份敬重。

示例5:协——“十”个人齐心“办”一件事,再大之事也可成就。

5.(1)对传统节日宣传力度不够,传统节日缺少新的活力。

(2)示例:运用传统节日xx民族文化6.【资料我来查】①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民族文化,雅俗共赏,获得群众好评;②民族文化艺术助推当地经济发展;③民族文化进校园,让民族文化得到重视、传承和发扬。

【板报我来做】民族文化大家谈民族歌舞显魅力多彩的民族服饰探寻民间技艺(两个即可)7.(1)示例:弘扬传统文化提升道德修养(2)示例: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

8.【妙解汉字】示例1:“雅”,一个牙,一个佳,就是说要想雅必须先吃饱。

所以雅从俗中来。

示例2:“趣”,走过去,取过来,才能体会到无穷的意趣。

也就是说凡事必须身体力行。

示例3:“研”,一个石,一个开,说明只有刻苦才能金“石”为“开”。

【感悟文字】示例:①汉字凝聚历史精华,承载民族的文化;②练字可以健身(指练字提高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协调性和灵活性);③练字能提高记忆力,提高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