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经典家教故事
家风家教小故事

家风家教小故事在家庭教育中,家风和家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个家庭的风气和教育方式,直接关系着孩子的成长和未来。
下面,我将给大家分享一些家风家教小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故事一,尊老爱幼。
有一位叫小明的孩子,他的爷爷奶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他们依然非常健康和活跃。
小明的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尊敬长辈,照顾老人。
每次回家,小明都会主动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事情,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倒水等等。
在小明的身上,父母教导的家风和家教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故事二,诚实守信。
小红是一个非常诚实守信的孩子。
有一次,她在学校捡到了一部手机,她主动交给了老师。
老师找到了手机的主人,主人非常感激小红的诚实。
小红的父母非常为她感到骄傲,他们从小就教育小红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种家风和家教在小红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故事三,孝敬父母。
小华的父母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爷爷奶奶对他非常好,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小华从小就懂得孝敬爷爷奶奶,每天都会给他们倒水、买菜、洗衣服。
他的爷爷奶奶对他非常满意,他们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对的,小华也因此成长得非常健康快乐。
故事四,勤俭节约。
小李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的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勤俭节约。
小李知道父母的辛苦,他从小就不乱花钱,不乱要求。
他知道家里的条件有限,所以他会珍惜每一分钱,不会乱花。
他的勤俭节约的家风和家教,让他从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也让他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
以上就是几个家风家教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家风和家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够注重家风家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古今中外家教故事30篇

古今中外家教故事30篇1.曾参杀猪教子曾参(shēn)(公元前505年——前436年)是孔子的学生。
曾参很重孝道,《史记》上说孔子以为他“能通孝道,故授之业。
作《孝经》。
”曾参又注意修养,《论语》上记载有他的修养原则:“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
他强调做人要诚实,自己以身作则,也以此教育自己的孩子。
有一次,曾参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儿子拉着她的衣襟,又哭又闹,要求跟着去。
曾参的妻子被闹得没有办法,就对孩子说:“你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被哄回家去了。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家,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雪亮的尖刀,正在准备杀猪呢。
他的妻子赶忙制止他说。
“我刚才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
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
今天你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就是在教孩子讲假话。
再说,母亲骗了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就不容易相信了。
这样做,对家教是很不利的。
” 结果,曾参说服了妻子,还是把猪杀来煮了。
2.孟母三迁与断织孟子(约公元前370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思想和政治主张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也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能成长为一个大学问家。
首先得归功于孟母。
孟轲三岁时死了父亲,养育的责任就全部落在母亲的身上。
孟母是一位勤劳善良又有见识的妇女,丈夫死后,她靠织布、帮人浆洗过活。
孟轲小时候贪玩不好好念书,当时他常住的地方有一些坟墓。
他常常和小朋友到坟场玩耍,看到人家埋葬死人,他就和小朋友们学着样子玩抬棺材、挖坑这类游戏来。
孟母见了,认为这个地方对小孩子的影响不好,就搬了家。
孟家搬到城里街上住,家附近是集市和商店。
孟轲住在那里后,又和小朋友玩起做买卖的游戏来。
孟母见了很不高兴,决定再搬家。
孟母第三次搬到了学宫旁边,字宫就是学校的校舍。
家庭教育故事(精选20个)

家庭教育故事(精选20个)家庭教育故事在一个安静且温馨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名叫李华的父亲和他的两个儿子,小明和小强。
李华父亲深知教育在一个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并且希望通过家庭教育来培养孩子们的礼貌、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此,李华父亲经常讲述一些故事来教导孩子们成为更好的人。
以下是其中的20个精选故事:故事1:雁和小鱼从小却有很多小伙伴,小鱼也渴望能飞翔在天空中。
一天,它看到一群雁在天空中飞翔,向它们请教如何飞行。
雁告诉小鱼,每只鸟都有自己的长处,小鱼也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
李华父亲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只要发掘和利用好,就可以做出优秀的成绩。
故事2:乌龟和兔子的比赛兔子自负地认为自己又快又聪明,决定和乌龟比赛跑步。
在比赛开始时,兔子迅猛地拉开了差距,但后来它觉得胜券在握,便在半途睡着了。
最终,乌龟坚持不懈地跑着,最终赢得了比赛。
李华父亲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天赋固然重要,但坚持不懈比什么都重要。
故事3:愚公移山愚公居住在两座高山之间,每天往返很不方便。
于是,他决定和儿子们一起移山。
尽管别人嘲笑他的愚蠢,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得到了神灵的帮助,山被移走了一点。
李华父亲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战胜任何困难。
故事4:小草的成长一粒小种子在风中飘荡,最终落地生根。
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小草依然顽强地生长,最终成为一棵茂盛的大树。
李华父亲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只是成长中的必经之路。
故事5:善良的乞丐乞丐虽然一无所有,却对每一个路过的人展示出善良和友善。
最终,一位行善的富人帮助了他并赐予了他一阵好运。
李华父亲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善良和友善会换来幸福和回报。
故事6:鸡蛋的故事小鸡孵化蛋需要时间,而其中一颗蛋却心急着出来。
最终,它没有得到充分的成长,与其他小鸡相比落后许多。
李华父亲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一切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能心急求成。
家庭教育优秀案例17个小故事

家庭教育优秀案例17个小故事1.牛顿的苹果故事:牛顿的母亲在他小时候给他讲述了一个关于苹果掉在他头上的故事。
这个故事激发了牛顿对万有引力的思考,并最终成为了他在物理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2.爱迪生的母亲:爱迪生的母亲是一个非常鼓励他的人,当老师告诉他“你是一个笨孩子,不可能学会任何东西”时,她坚定地相信他的潜力,并鼓励他追求自己的梦想。
3.爱因斯坦的父亲:爱因斯坦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支持他的人,他鼓励爱因斯坦在科学和数学领域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并提供了他所需要的资源和机会。
4.李小龙的母亲:李小龙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关爱他的人,她不仅教他如何努力学习和坚持,还鼓励他从事自己热爱的事物,最终帮助他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武术家和演员。
5.曼德拉的父亲:曼德拉的父亲是一个坚定的信仰者,他传授给曼德拉关于自由、坚韧和正义的重要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曼德拉的一生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6.爱迪生的助手:爱迪生的母亲雇佣了一个助手来帮助爱迪生进行实验。
这个助手给了爱迪生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追求自己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他的创造力和成功。
7.爱因斯坦的老师:爱因斯坦的一位老师发现了他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天赋,并鼓励他继续追求自己的兴趣。
这位老师的支持激发了爱因斯坦的热情,并成为他成为一名杰出科学家的关键因素。
8.富兰克林的父亲:富兰克林的父亲是一个鼓励他进行自我反省和付出努力的人,他给富兰克林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他责任感和独立性的机会。
9.雅克德库尔的父母:德库尔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他的父母意识到了他的独特才华,并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他创造力的机会。
10.托马斯·爱迪生的父亲:尽管爱迪生的父亲只有三年的教育经历,但他非常注重教育,并鼓励爱迪生读书。
他甚至为爱迪生建了一个小图书馆,这对于爱迪生日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1.奥巴马的母亲:奥巴马的母亲是一位教育家,她为奥巴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并鼓励他通过读书和尝试新事物来培养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的十个哲理故事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的十个哲理故事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常常用故事来传递知识和教导道理。
下面是十个具有哲理的中文故事,父母可以通过这些故事来教导孩子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的价值观。
1.《竹篮打水》故事内容:有个村子的水井在离村子很远的地方,村民们每天都要背着竹篮去打水。
有一个人觉得很不公平,于是他带着竹篮去看了看井口底部,发现竹篮透水漏,不能打到水。
但是他发现竹篮在回程的路上,却能保持湿润,比之前更好。
故事寓意:有些事情可能看起来没有意义,但经过一段时间,你可能会发现它的价值。
2.《井底之蛙》故事内容:有只蛙一直生活在一个井里,以为自己所见即世界。
有一天,有只蛙来到井口告诉他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宽广,但是井底的蛙不相信。
故事寓意:人应该拓宽自己的眼界,不仅仅看到眼前的小小世界,还要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故事内容:有个农民在田地里播种黄瓜种子,结果长出了黄瓜,然后在另一块地里播种豆子,结果长出了豆子。
故事寓意:努力付出的结果与之前所做的行为是一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4.《捡破烂的人》故事内容:有个捡破烂的人,每天捡拾别人不要的东西,然后卖掉。
有一天,他从一个袋子里发现了一大笔钱,但是他没有留下来,而是将钱退还给失主。
故事寓意: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人应该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5.《龟兔赛跑》故事内容: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由于过于自信骄傲,因而在比赛中大意失荆州,最终被乌龟赢得比赛。
故事寓意: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自己能够取得胜利。
6.《狼来了》故事内容:一个孩子在山上看羊时,多次喊狼来了,导致大家对他的求救不再相信。
后来真的有狼来了,但是孩子的呼救声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导致一些羊被狼吃掉。
故事寓意:不要撒谎,否则一旦真的遇到危险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
7.《二黑掉进井里》故事内容:有两只黑兔子在玩耍时不小心掉进了井里,其中一只很快放弃了,但另一只黑兔子却不断努力爬上井口,最终成功逃出生天。
家教经典小故事

家教小故事(一)要改变的是自己。
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他们一起停在树上休息。
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呢?”乌鸦叹了口气,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的叫声,他们看到我就撵我,有些人还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
”鸽子好心地说:“别白费力气了。
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儿都会不受欢迎的。
”点评:有的人总喜欢强调外界条件,责怪别人不好,责怪环境不好,怪别人不喜欢自己。
但他总不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受欢迎。
假如一个人不反省自己,只会责怪别人和环境,他就会和这只乌鸦一样,到处惹人讨厌。
(二)千凿万凿方成才。
过去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
三年后,一块石头被雕成佛像,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另一块却当做垫路石,被人踩来踩去。
垫路石对佛像说:“老兄呀,三年前,我们曾经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却发生了这么大变化,我的心理特别难受。
”佛像答道:“老弟,你还记得吗?三年前,来了一个雕塑家,你不愿意改变面貌,更害怕疼痛,而,雕刻家在我身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结果。
垫路石听了这一席话,无话可说。
点评: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地面对人生,对自己负责,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
(三)什么是幸福。
一位国王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就派人四处去找一个感觉幸福的人,然后将他的衬衫带回来。
寻找幸福的人碰到人就问:“你幸福吗?”得到的回答总是说:不幸福,我没有钱;不幸福,我没亲人;不幸福,我得不到爱情……就在他们不再抱任何希望时,从对面被阳光照着的山岗上,传来悠扬的歌声,歌声中充满了快乐。
他们随着歌声找到了那个“幸福人”,只见他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阳下。
“你感到幸福吗?”“是的,我感到很幸福。
”“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你从不为明天发愁吗?”“是的。
你看,阳光温暖,风儿和煦,我肚子又不饿,口又不渴,天是这么蓝,地是这么阔,我躺在这里,除了你们,没有人来打搅我,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你真是个幸福的人。
家风家教故事

家风家教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家教一直被视为极为重要的一环。
一个家庭的风气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未来。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家风家教的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
故事一,《父亲的榜样》。
小明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他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却是一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
小明小时候常常看到父亲对人诚实守信的态度,深受感染。
父亲告诉他,“做人要讲诚信,不要说谎,不要欺骗别人。
”小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风熏陶,他也一直秉承着父亲的教诲,成为了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故事二,《母亲的耐心》。
小红的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她对待孩子总是充满耐心和爱心。
小红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因为功课问题和母亲吵架。
但是,母亲从不放弃对小红的教育,她总是耐心地给小红讲解知识,帮助她解决问题。
最终,小红也慢慢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故事三,《爷爷的敬老之道》。
小李的爷爷是一个非常尊重长辈的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他都会对长辈客气有礼。
小李常常听爷爷说,“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学会敬老尊贤。
”小李从小就受到了爷爷的影响,他也成为了一个懂得尊敬长辈的人。
这些家风家教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往往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家风和家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塑造他们的品格和人生观。
因此,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在当今社会,家风家教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家庭教育成为了塑造孩子品格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家风家教的培养,才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益终身,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总之,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的软实力,它不仅能够影响孩子的成长,也能够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够重视家风家教的培养,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和和谐的成长环境。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精选15个家教励志小故事大道理

精选15个家教励志小故事大道理9、徐霞客我国明代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特别好读地理和游记一类的书籍,不少章节他都能有声有色地背诵。
十几岁那年,他想外出游历,实现他从小立下的考察大自然的美好理想,但又忧虑老母亲无人照料,心中犹豫不决。
母亲看出他的心思,就勉励他说:“小鸡圈在篱笆里,小马套在马圈里,都不会有多大出息,好孩子,别惦着娘,走吧!”美好的理想和母亲的鼓励,使他踏上了征途。
他开始了一次长途跋涉。
从太湖出发,他翻越了五座大山――泰山、华山、庐山、武夷山、黄山,每到一处,就将看到的记录下来,后来编写了《徐霞客游记》。
这部书既是优秀的散文集,又是重要的地理文献,在科学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大道理:“走万里路,读万卷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老窝在家长的翅膀底下的孩子没有出息。
10、独子杀父38岁的王小伟是郑州市中牟县人,是家中的独生子。
他小时,父母一向对他娇生惯养,百依百顺。
王小伟成家后,不但不孝敬父母,和父母的关系也十分紧张。
王小伟骂过,打过父母,在生活上对父母也不管不问。
今年年初,王小伟要拆旧房盖新房,父母把积攒的3万元钱给了他应急。
新房盖起后,他不让二位老人住,两位老人只得在大门口搭个棚子暂住。
因为盖房,王小伟和父母把所有的粮食都搬到王小伟的叔叔家存放。
6月2日,王小伟的母亲发现自己存放在弟弟家的粮食少了2袋,是被儿子拉走了,母亲很生气。
6月4日。
母亲拦住了要开车出门的王小伟夫妇质问。
王小伟感到没有面子。
王小伟的妻子下车拉开母亲,这时王小伟的父亲拿着棍子过来想教训儿子。
恼羞成怒的王小伟夺过木棍朝母亲头上砸了一棍,母亲倒下去了。
父亲见状,赶紧跑过来拦护,没想到也被儿子砸了一棍。
随后,王小伟的父母被送到医院,父亲经抢救无效死亡,母亲受伤。
2008年7月王小伟被逮捕。
大道理:儿子杀死老子十分可恶,悲剧造成的原因,是孩子小时候家长百依百顺,娇生惯养。
家庭教育失误,家长必然自食其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个经典家教故事《为人父母必读》
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但椅子快要散架了,他立即明白,有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
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
”
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说:“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八个经典家教故事《为人父母必读》- 宝贝梦- 分享美丽·分享快乐·品味人生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
”就这么一句普通的话,却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又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那句话,并给予他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他记住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
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
在此后的40多年间,罗尔斯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
51岁那年,他终于成为了纽约州的州长。
四、宽容的力量:陶行知的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
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那位同学,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
”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
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
八个经典家教故事《为人父母必读》- 宝贝梦- 分享美丽·分享快乐·品味人生
五、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
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最近将有台风袭击一座海滨小城。
小城里的百姓惊慌起来,积极地投入到预防工作中。
一位母亲忙碌着,旁边站着她的小女儿。
“这该死的台风……”,母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诅咒。
“我喜欢台风”,旁边的小女孩不同意母亲的说法。
母亲感到很诧异,因为台风破坏力极强,毁坏庄稼、吹倒房屋、阻塞交通,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并造成损失,可眼前这个小不点儿居然说她喜欢台风。
“孩子,告诉妈妈,你为什么喜欢台风?”母亲小心翼翼地问。
“上次台风来了,就停了电”,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停了电又怎么样?”
“晚上就会点蜡烛。
”
“你喜欢点蜡烛吗?”
“是的,那回(指上次台风吹过的晚上)我点着蜡烛走来走去,你说我像小天使。
”
母亲顿时无言,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抱起小女孩,亲吻着她的小脸蛋,凑近她的小耳朵并说了一句话:“孩子,你永远是天使!”
六、正人先正己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
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像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
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
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毛病。
女主人急忙问,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么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
“俗话说,鹦鹉学舌。
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
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
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
八个经典家教故事《为人父母必读》- 宝贝梦- 分享美丽·分享快乐·品味人生
七、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头熊在与同伴的搏斗中受了重伤,来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
守林人看它可怜,便决定收留它。
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为熊擦去血迹、包扎好伤口,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供熊享用,这一切令熊无比感动。
临睡时,由于只有一张床,守林人便邀请熊与他共眠。
就在熊进入被窝时,它身上那难闻的气味钻进了守林人的鼻孔。
“天哪!我从来没闻过这么难闻的味道,你简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虫!”
熊没有任何语言,当然也无法入眠,勉强挨到天亮,向守林人致谢后便匆匆上路。
多年后一次偶然相遇时,守林人问熊:
“你那次伤得好重,现在恢复得怎么样?”
熊回答道:“皮肉上的伤痛我已经忘记,心灵上的伤口却永远难以痊愈!”
八、永不凋谢的玫瑰
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
一天清晨,一个4岁的小朋友(就读于该校幼儿园)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
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
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
“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
“送给奶奶的。
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很漂亮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
”
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
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
“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培养了你这样的一个好孩子。
”这位校长是谁呢?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