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人群相关知识调查及行为干预

合集下载

《2024年本科新生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和健康宣教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范文

《2024年本科新生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和健康宣教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范文

《本科新生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和健康宣教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篇一本科新生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及健康宣教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一、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近年来,本科新生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与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本科新生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健康宣教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二、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1. 饮食习惯: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肉类、海鲜、动物内脏等食物中嘌呤含量较高,长期大量摄入会增加血尿酸水平。

2.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熬夜、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影响血尿酸水平。

这些不良习惯会导致新陈代谢紊乱,进而影响尿酸的排泄。

3. 遗传因素:部分学生由于遗传因素,体内尿酸代谢酶的活性降低,导致尿酸排泄减少,从而引发高尿酸血症。

4. 其他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

三、健康宣教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1. 增强健康意识:通过健康宣教,使学生了解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增强健康意识,从而主动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2. 合理饮食:宣教中强调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低嘌呤食物的摄入,以降低血尿酸水平。

3. 增加运动量:宣教中提倡学生增加运动量,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运动还可以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缓解压力,从而降低高尿酸血症的风险。

4. 定期检查:鼓励学生定期进行血尿酸检查,及时发现并控制高尿酸血症,防止病情恶化。

5. 医患沟通:通过健康宣教活动,加强医患沟通,使学生与医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四、实施健康宣教的策略1. 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内开设健康教育课程,重点讲解高尿酸血症的危害、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等。

2. 制作宣传资料:制作关于高尿酸血症的宣传资料,如海报、宣传册等,张贴在校园内显眼位置,供学生随时查阅。

高尿酸血症健康管理方案

高尿酸血症健康管理方案

高尿酸血症健康管理计划一、确定健康管理对象:1.既往有痛风病史,体检化验血尿酸正常或升高者;2.既往无痛风病史,体检化验血尿酸升高者。

二、健康管理对象的筛选方法:1.筛选体检系统中近两年问诊项目中有痛风病史的人群;2.筛选体检系统中近两年肾功能化验项目中血尿酸升高的人群,筛选标准:男性UA>428umol/L;女性UA>357umol/L。

三、进行风险评估,设定目标值:对于上诉方法筛查的痛风或高尿酸血症人群,进行评估与分层:根据体检报告并与受检人员沟通,充分了解受检人员基本健康状况,饮食习惯,饮酒、吸烟情况,运动情况,并发症(关节炎、肾功能不全、泌尿系结石、痛风石)及伴发疾病,既往史,家族史,药物过敏史,既往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治疗,合并用药情况进行评估与分层管理。

1.对于有痛风发作的患者,则需将SUA长期控制在300 μmol/L 以下,以防止反复发作;2.伴发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者,SUA长期控制在<360 μmol/L,积极治疗与SUA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纳入相应的慢性管理;3.伴发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者,考虑存在影响血尿酸的继发性因素,建议相应的专科治疗;4.对于无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的人群,也建议将控制血尿酸水平<360 μmol/L;5.长期治疗的过程中,不建议血尿酸<180 μmol/L。

四、干预方案: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核心,应对所有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宣教。

对于部分早期发现的患者,可尝试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

对于有适应征人员,给以药物治疗。

伴发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纳入相应慢性病管理。

(一)非药物治疗1.痛风相关健康常识、健康行为的宣传强调以下几点:(1)避免发作诱因并保持生活规律、平稳:如应避免高嘌呤饮食、酒精、外伤、劳累、寒冷、应激、手术、腹泻、脱水等。

(2)尽量避免使用升高尿酸的药物。

(3)定期督促监测血尿酸水平。

《高尿酸血症社区管理流程的专家建议》要点

《高尿酸血症社区管理流程的专家建议》要点

《高尿酸血症社区管理流程的专家建议》要点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以血尿酸浓度升高为主要特征,容易导致痛风等并发症,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提高患者对于高尿酸血症的认识,加强其自我管理能力,并减轻对医疗资源的依赖,建立高尿酸血症社区管理流程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专家们给出的关于高尿酸血症社区管理流程的建议:1.建立健康档案:社区医疗机构应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包括基本信息、病史、症状、治疗情况等。

档案应存放在社区医疗机构,方便医务人员进行管理。

2.健康教育:社区医生应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指导。

教育内容应简明易懂,并针对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

3.生活方式干预:患者的生活方式对于高尿酸血症的管理至关重要。

社区医生应引导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也有助于降低血尿酸浓度。

4.饮食指导:饮食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控制至关重要。

社区医生应向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包括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肉类、海鲜等;增加低嘌呤食物的摄入,如水果、蔬菜、全谷类等;避免过度摄入含糖饮料、咖啡、酒等。

5.用药管理:在社区医疗机构内,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口服药物等方式进行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尿酸合成酶抑制剂、尿酸排泄增加剂等。

药物治疗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并定期复查血尿酸浓度,调整用药方案。

6.定期随访:社区医生应定期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随访。

随访内容包括症状询问、药物使用情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定期随访,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之,高尿酸血症社区管理流程的建立需要社区医疗机构的科学规范运作和专业医护人员的参与。

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指导、用药管理和定期随访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患者自身的管理能力,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减轻对医疗资源的压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高尿酸血症生活方式的干预与管理

高尿酸血症生活方式的干预与管理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7月 第29卷 第7期 135健康干预探索·高尿酸血症生活方式的干预与管理作者简介:李靖(1971-),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皮肤性病学。

作者单位:天津市永久医院查体中心,天津 300450李靖【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观察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以及管理后获得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体检中心2013年7月~2015年7月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者600例。

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分组。

A1组(观察组300例):临床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以及管理;A2组(对照组300例):临床不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以及管理,进行定期检查。

每间隔6个月对患者的血尿酸进行检测,对比两组高尿酸血症患者在血尿酸指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

结果 两组高尿酸血症患者分别完成干预后,在血尿酸水平方面,A1组优于A2组患者(P <0.05)。

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A1组高于A2组患者(P <0.05)。

结论 针对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以及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产生尿酸的概率,成功将患者患有痛风病的概率降低,提高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生活方式;干预;管理【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6763(2015)07-0135-02doi :10.3969/j.issn.1004-6763.2015.07.091Inter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Hyperuricemia LifestyleLI Jing (Tianjin permanent hospital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Tianjin 30045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afterobservation for lifestyle intervention and management effect. Methods To choose the hospital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July 2013~July 2015 a medical group, 6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Through the stochastic indicator method to complete th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A1 (observation group 300 cases) : clinical give lifestyle intervention and management, A2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300 cases) : clinical don't give lifestyle intervention and management, conduct regular inspection. Intervals of six months to test the blood ur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compared two groups of blood ur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indicators show the difference. 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respectively, after intervention, in terms of blood uric acid levels, A1 is superior to the A2 group patients (P <0.05). In the aspect of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1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2 patients (P <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clinical gives and management to the lifestyle intervention,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uric acid, success woul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gout,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Key words] Hyperuricemia, Lifestyle, Intervention, Management伴随着滨海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该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患有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疾病的患者例数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升高,针对患者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以及管理,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出现疾病并发症的现象。

高尿酸血症临床分析与干预研究论文

高尿酸血症临床分析与干预研究论文

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析与干预研究【摘要】目的:通过对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析,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2月住院、门诊和健康体检发现的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设干预组46例、对照组45例,两组病例检测血压、血糖、血酯、血尿酸、bmi和健康知识问卷调查。

干预组:进行相关科普知识的讲座、生活方式和饮食指导、合并症的处理;对照组:采取一般性的健康指导和合并症的处理,两组病例观察1年,再次检测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bmi水平和健康知识问卷调查,两组资料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干预组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bmi、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420mmol/l为高尿酸血症。

2 方法:2.1 问卷调查,第1次发放问卷91份,回收91份,回收率100%;第2次发放问卷91份,回收91份,回收率,100%。

两次问卷作对比分析2.2 合并症的筛查。

2.3 制定观察指标: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bmi。

2.4 干预措施:干预组:(1)、举办卫生科普专题讲座,让干预对象了解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理、诱因、症状、体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2)、进行饮食指导:①、多茶水,每天在2000—2500ml以上,保持排尿2000ml以上。

每天早上空腹饮水(或淡绿茶)500—800ml;②、多食新鲜水果;③、限制海鲜、浓肉汤、动物内脏、高脂肪及豆类制品;④、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在原来基础上减少30%;少吃甜食,禁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3)、体育锻炼:每天快速行走30~45分钟,每周保持5~6次,或长跑30分钟,每次运动量的标准(心率达到120次/分),预期体重目标,在原来基础上减少10—15%;(4)、合并症处理对照组:采取一般性的健康指导和合并症的处理。

3 结果:3.1 健康知晓率:干预组:由52.8%上升为79.3%(p<0.05);对照组由54.2%上升为57..8%(p>0.05);3.2 其他指标,见表1。

高尿酸血症人群相关知识调查及行为干预

高尿酸血症人群相关知识调查及行为干预

高尿酸血症人群相关知识调查及行 为干预
郭喜 香
摘 要: 目的 : 改变不 良生 活方 式 , 效控 制 高尿 酸血 症 。 法 : 08 1 1Y份 在我 院体 验 中心进行 健康 体检 的符合 高尿酸血 症诊 有 方 对20年 — 2] 断标准 的15 患者进 行调 查分析 并针 对 性地 实施 干预 。结果 : 2例 通过 干预 , 变不 良 生活方 式 ,0 9 1 1 Y份 .L 15 高尿酸 血症 改 20 年 -2 ] .  ̄ 2例 E 患者再进 行检 验 , 1o 指标 降到 正 常 , 效 率8%。结论 : 良生活 方式是 导 致 患高尿 酸血 症 的重 要 因素 , 有 o例 有 0 不 通过 干预 改变不 良生 活
8 告 , 用 有效 期 内 按照 说 明 书 操作 ; 海 MK 使 上 3酶标 仪 、 7 . 尤 其 1~2岁 组 抗 一 B 1 %, 1 11 H s阳性 率 为 6 . 反 映 出疫 苗接 0 %, 8 深 圳 R 一 00 T 30 洗板 机 , 照 《 作 规程 》 按 操 操作 。 种还 没有 达 到最 佳效 果 , 者存 在 免疫 失 败 的情况 , 示要 加强 或 提 1 标 本 : 空腹静 脉采 血 35 l自然凝集 后分 离血 清待 检。 . 3 早晨 -m , 对 漏 种儿 童 及 时 实施 疫 苗 补种 , 高 免 疫成 功 率, 应适 时 进行 提 还 1 . 4阳性标准 : 《 国临床 检验 操作 规程 》] 剂盒 说 明书确 人群 免疫监 测 , 能达 到计 划免 疫预 防控制 疾病 的 目的 。 根据 全 【 1 和试 才 定。 各 年龄 组男 女 间 H sg 抗 一 B 两项 检测 结果 比较 , BA 和 Hs 差异 2 检 测结果 不显著 。 BA 阳性 率 20 H sg 07年 、0 8 20 年两 次检测 结果各 年龄组 间 2120— 09 三次 检测 结果 :0 7 H s g . 07 20 年 20 年 BA 、抗一 B 阳性率 差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Hs 可能 与 有些 大年 龄组 儿 童 已知 感染 过乙肝不 分 别 为 3 %(O22 )4 . 19/7 3 ,0 8年 分 别 为 28 愿参加检查 , . 9/73 、76 2622 )20 3 %( . % 导致该组阳性率降低有关, 20 年检测时防止了 但 09 (0/79 、1 % (2933 )2 0 14 3 )6 . 28/79 ,09年 分 别 为 2 % (7 76 、 有 意不检 的情况 , 果 显示 年 龄组 间有 显 著性 差异 , 明儿 童 与 3 2 . 9/ 0 ) 6 3 结 说 7. 2 3/76 ;三 年结 果 比较 H s gX=7 3 , < . , 外界 的接触 增多 , 染 的概 率 也 随之增 加 , 1 %(6 6 0 ) 1 3 BA 212 . P值 0 5 5 0 感 符合 乙肝感 染特 点网 。 抗一 B 结果 X= 9., Hs Z36 P值< . , 均有 显著 性 。 _ 8 0 5差异 0 抗一 B 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 , Hs 三年 中三次检测结果 , 各 2 各 年 龄组 问 H s g . 2 B A 、抗 一 B 阳 性 率 统 计 学 比较 :07年 、 年龄 组 间差 异均 有统 计学 意义 , 此笔 者认 为年 龄与 阳性率 没有 Hs 20 对 20 08年 H s g阳性 率 各 年 龄 组 间 比 较 ,z 分 别 为 6 7和 因果关 系 , 能与 部分 儿 童抗 体逐 渐 消失 或 转 阴有关 , 因为 实 BA x值 . 7 可 还 5 4P值> . ,0 9 . , 2 0 520 年检 测 中 X 值 = 0 9P值 < . 。 一 B 阳 施新 生儿 疫苗普 种是 2 0 年 7月 , 次检测 中有部分儿 童因为 0 1. , 6 0 5抗 H s O 02 而三 性 率 各 年 龄 组 间 比 较 , : 三 年 分 别 为 2 5. 、1. x值 3 1 82 1 0和 出生在普种 疫苗 以前并没 有接 种疫苗 , 以致 7 1 岁年龄组 儿童 7 4 所 —2 提示 19 9P值 均< . , 异具 有 显著 性 。H s g抗 一 B 两 项结 果 抗体 水平偏低 , 对 大年龄儿童 进行疫 苗补种是很有必要 的。 5. , 6 O 5差 O BA 、 H s 综合 三 次检 测结 果认 为 ,固原 市 原州 区儿 童 H s g BA 阳性率 在男 女 间比较均 无差 异性 。 随着 乙肝疫 苗接 种率 和 免疫 成 功 率 的提 高而逐 渐 下降 , 一 B 抗 Hs 3 讨 论 09年达 到 7 . 11 %,对 预防 和控 制 儿童 乙肝具 有较 好 的 20 年 7月 , 02 宁夏 回族 自治 区固原 市原 州 区实施对 新生儿 免 阳性率 20 但 成 所 费普遍接 种 乙肝 疫苗 。 由于原 州 区地处 宁 夏南 部 山区 , 村人 口 基础 , 应 当看到 还 有 近 3 的儿 童仍 然处 于 易感 状态 , 以加 农 占 9%以上 , 0 开展 乙肝 疫 苗接 种 存在 一 定难 度 , 之 乙肝 疫苗 需 强对该 人群 的计 划免疫 工作 是非 常重要 和迫 切 的。 加 要 3 接种才 能符 合 免疫 要求 ,所 以调 查 和检 lJ 童 H sg 次 ll l ̄ BA 和 参考 文献 抗 一 B 阳性率 ,对 了解 儿童 乙肝 感染 情 况及 乙肝 免疫 水平 具有 【 叶应 , Hs l 】 王毓 三 , 申子 瑜 . 国 临床 检 验 操作 规 程 . 三版 . 全 第 东南大 重 要指 导 意义 。从 20 ~0 9 3 检测 结果 看 出 , BA 阳性 学 出版社 , 0 6 1— 2 . 07 20 年 次 H sg 2 0. 860 6 率基本 是稳定 下降 的态 势 , 而抗 一 B 阳性 率则 为 逐年 增高 , 明 【 H s 证 2齐小秋 . 生 物 学检 验一 毒 . 预 防控 制 专业人 员培 训 系 2 ] 病原 病 疾病 2 0 .. 疫苗接 种效果 良好 ,但 笔者 认 为各 年龄 组抗 一 B 阳性 率平 均 为 列 教 材 .0 92 Hs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1. 引言高尿酸血症,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尿酸的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血尿酸水平就会升高,引发高尿酸血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临床上,高尿酸血症不仅可导致痛风,还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对其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与风险因素2.1 遗传因素高尿酸血症的遗传因素在病因中占有重要位置。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有高尿酸血症家族史的个体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目前已知的遗传性疾病,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过度活跃症、Lesch-Nyhan综合症等,都会导致尿酸生成或排泄的异常。

2.2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影响血尿酸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合理饮食,如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过多(如海鲜、肉类、啤酒等),会增加血尿酸的产生。

此外,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也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导致了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上升。

2.3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也是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因素。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患者往往伴有高尿酸血症。

这是因为这些疾病状态下,机体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同时,长期使用利尿剂、免疫抑制剂、抗结核药物等,也可能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综合以上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与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遗传、生活方式和慢性疾病等多个层面。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

3. 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1 临床表现3.1.1 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往往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疲乏无力 - 关节疼痛或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 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肾脏结石或痛风结节3.1.2 体征•关节炎患者可见关节肿胀、变形、触痛明显•有肾脏损害的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水肿等体征•长期高尿酸血症可能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肾脏等部位,形成痛风石或痛风结节3.2 诊断方法3.2.1 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测定: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男性)或360μmol/L(女性)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指导

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指导

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指导高尿酸血症是一种由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常见疾病。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高尿酸血症的困扰,对于该方面的健康指导尤为重要。

一、高尿酸血症的危害1.关节部位的损伤当人体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时,尿酸会通过血液流向各个关节,进而在关节软组织中沉积。

这一过程引发的尿酸盐沉淀会对关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非出现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现象。

此外,骨膜、软骨长时间受尿酸盐侵蚀的可能会产生纤维化,若局部缺血严重,甚至走向坏死的道路。

这样的损伤不仅局限于关节自身,还可能导致骨折等更为严重的问题。

2.痛风疾病的患发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痛风实际上是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软组织中引起炎症反应,通常伴随着关节麻木、剧烈疼痛、肿胀、皮肤发热和暗红等症状。

这一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长时间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由于与高尿酸血症相互作用,痛风的防治也成为了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3.肾功能的减退及损伤肾脏作为人体内部清除尿酸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高尿酸血症无疑对其构成了过重压力。

当血液中尿酸浓度长时间偏高时,尿酸盐在肾脏中过多地堆积,堵塞肾小管和肾间质,引发肾脏慢性炎症,从而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可能走向肾脏功能衰竭。

这一严重后果将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造成极大危害。

二、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指导1饮食指导中医尤为重视饮食指导。

(1)蛋白质的选择和控制优质蛋白的摄入:一些健康研究表明,摄入一定的牛乳蛋白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

乳制品摄入水平与尿酸水平呈负相关。

因此,建议每日饮用2杯或以上牛奶,以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

限制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如鸭肝、鸡肝、猪大肠、猪肝、猪肺、猪肾等)、蚌蛤、牡蛎、鲢鱼、乌鱼、白带鱼、白鲳鱼、香菇等食物中嘌呤含量相当高,应严格限制。

豌豆、坚果等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应减少食用。

增加低嘌呤食物:谷类(如:米、面、玉米、高粱等)、乳蛋类及部分水果(如石榴、葡萄、梨、枇杷、桃子、西瓜、柠檬、橘子、橙子、哈密瓜等)等食物嘌呤含量较低,可适量增加摄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尿酸血症人群相关知识调查及行为干预
发表时间:2013-08-01T14:01:17.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4期供稿作者:郭喜香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一种疾病。

郭喜香(遂川县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西遂川 343900)
【摘要】目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控制高尿酸血症。

方法对2008年1-12月份在我院体验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符合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125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性地实施对策。

结果通过干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2009年1-12月份上述125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再进行检验,有100例指标降到正常,有效率80%。

结论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患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因素,通过干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控制高尿酸血症确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调查干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一种疾病。

高尿酸血症可继发痛风、尿酸性肾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1]、冠心病等心血管损害相关性疾病。

由于高尿酸血症中只有10%-20%发生痛风并有临床表现,而大多数病人没有任何症状,人们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

基于此,我科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相关知识调查,并针对性实施对策,以改变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控制高尿酸血症,对预防心血管疾病起着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12月份在我院体验中心健康体检符合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临床上男性空腹血清尿酸>420umol/L,女性
>350umol/L)的125例患者,其中男性94例,女性31例,年龄30岁-60岁。

发放问卷125份,回收125份,为100%。

1.2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调查,首先向被调查者详细讲解目的、问卷内容及方法,再由被调查者逐项如实填写,最后送报专家审定和进行健康宣教。

1.3 调查内容对预防高尿酸血症方法的认知情况,包括可有效预防高尿酸血症的4个方面:①限制高嘌呤饮食。

②限制过量饮酒、浓茶、咖啡。

③增加活动量控制体重。

④选用碱性食物增加每日饮水量。

每项回答,知道得1分,不知道为0分,总分≥3分者为知道预防高血酸血症方法。

患者实施以上4项内容为主动实施预防措施。

高尿酸血症知识及致病危险因素包括7项内容:①病因;②与痛风的关系;③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的关系;④与饮食习惯的关系;⑤与肥胖、长期服用利尿药的关系;⑥与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关系;⑦与脑卒中、II型糖尿病病人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关系。

对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包括5项内容,即:病因、治疗、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了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被调查者对高尿酸血症预防方法的认知情况见表1。

表1 125例患者对高尿酸血症预防方法的认知情况[n(%)]
2.2 对高尿酸血症预防知识与主动实施预防措施关系情况见表2。

表2 125例患者对高尿酸血症预防认知与主动实施预防措施关系情况,其中有4例全然不知
2.3 患者对高尿酸血症知识及致病危险因素的了解情况见表3。

表3 125例患者对高尿酸血症知识及致病危险因素的了解情况
2.4 对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见表4。

表4 125例患者对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
3 结果
高尿酸血症患者对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掌握较差;表1和表3结果显示,患者对高尿酸相关的知识和预防方法的认知程度较低,在调查
内容中知晓率最高的一项是与饮食习惯的关系(72%),表3中调查的7项内容有3项知晓率不足16%。

而对高尿酸血症预防方法的调查结果显示,表1所调查内容的知晓率≤36.2%,说明高尿酸血症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较差。

表2结果表明,高尿酸血症患者中了解疾病预防知识并主动实施预防措施者仍较少。

表4显示,患者对所患疾病相关知识需求较高,提示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一方面使他们知道高尿酸血症的危害,积极预防,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患者正确认识高尿酸血症易患因素及预防方法。

4 对策
4.1 积极开展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工作,根据本院体检中心2008年健康体检资料分析,高尿酸血症总患病率为18%,与一线大城市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22%[2]相比,说明高尿酸血症在人群中常见,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异常、尿酸生成增多、排泄减少使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疾病,常可并发或加重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病、糖尿病、冠心病、加速动脉硬化,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因此积极做好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4.2 促使高尿酸血症患者做到“知行合一”,高尿酸血症与高热量、高嘌呤、过量饮酒、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控制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应以预防为主。

本调查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通过不同途径获得一定的健康知识,但是对其病因、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了解不够,特别是高尿酸血症患者不能做到合理饮食及有效活动,不愿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

由表2可知,有68.8%的患者知道预防高尿酸血症的方法,但并未积极采取措施,被调查患者中相应的知识、态度及行为表现出一定的不一致性,说明高尿酸血症患者“只知未行”,患者尚未认识到行动的重要性。

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健康的信念和态度,才有可能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因此,我院体检中心在符合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中,积极开展健康宣教,调整工作、生活节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限制烟酒、不进含嘌呤高的饮食,鼓励多饮水,加强锻炼,控制体重,通过一系列措施,一年后再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有80%血尿酸检测正常。

5 讨论
综上所述,提高全民对高尿酸血症的预防意识,使其自觉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进行饮食护理,达到控制高危因素,减少发病率的目的。

要求患者大部时间在院外自我管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宣教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呼吁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全,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

克服懈怠情绪,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自觉遵从医嘱及治疗方案,保证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的宣教,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确保预防措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435.
[2]陈素芬.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教育与效果评价.全国临床护理新进展学术研讨会,2009,1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