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系中的位似关系
第3章 3.6 第2课时 坐标系中的位似图形

11.如图,在 12×12 的正方形网格中,△TAB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 T(1,1)、 A(2,3)、B(4,2). (1)以点 T(1,1)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TA′∶TA)3∶1 在位似中心右侧将△TAB 放大为△TA′B′,放大后点 A、B 的对应点分别为 A′、B′,画出△TA′B′并写 出点 A′、B′的坐标; (2)在(1)中,若 C(a,b)为线段 AB 上任一点,写出变化 后点 C 的对应点 C′的坐标. 解:(1)如图,A′(4,7),B′(10,4); (2)C′(3a-2,3b-2).
7.(烟台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 ABCD 与正方形 BEFG
是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13,点 A、B、E 在 x 轴上,
若正方形 BEFG 的边长为 6,则 C 点坐标为( A )
A.(3,2)
B.(3,1)
C.(2,2)
D.(4,2)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 O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 O(0,0)、A(2,0)、 B(2,1)、C(0,1),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将矩形 OABC 放大为原图形的 2 倍, 记所得矩形为 OA1B1C1,B 的对应点为 B1,且 B1 在 OB 的延长线上,则 B1 的坐标为 (4,2) . 9.如图,正方形 ABCD 和正方形 OEFG 中,点 A 和点 F 的坐标分别为(3,2)、 (-1,-1),则两个正方形的位似中心的坐标是 (1,0)或(-5,-2) .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9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9日星期四2021/9/92021/9/92021/9/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92021/9/9September 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92021/9/92021/9/92021/9/9
27.3.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似变换

4 2 3,3 .
4 2 综上所述,两个正方形的位似中心的坐标为(-2,0)或 , . 3 3返回知识点2源自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位似图形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位似图形时,先确定 位似中心 ,再根据________ 相似比 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 __________ 最后连线,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返回
8 . (中考 · 铁岭 ) 如图,正方形 ABCD的顶点 A , B的坐标分别
为(-2,0),(-1,0),顶点C,D在第二象限内.以原点 O为位似中心,将正方形 ABCD放大为正方形A′B′C′D′, (4,-2) . 若点B′的坐标为(2,0),则点D′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返回
9 . ( 中考 · 玉林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网格中,将△ABC
进行位似变换得到△A1B1C1. 2∶ 1 ; (1)△A1B1C1与△ABC的相似比是________
(2)画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 如图所示.
(3)设点P(a,b)为△ABC内一点,则依上述两次变换后,点P
返回
6. (中考 · 烟台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 ABCD 与正方形 BEFG 是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 1 相似比为 ,点A,B,E在x轴上,若正方形BEFG的边 3 长为6,则C点的坐标为( A ) A.(3,2) C.(2,2) B.(3,1) D.(4,2)
返回
(-2x-2,2y+2) . 后,点P的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
(3)△A3B3C3 是由△A2B2C2 向左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再
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答案不唯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位似变换

7
原
6
图
形
5
被
4
纵 向
3
拉
2
伸
到
1
原
0 1 2 3 4 5 6 7 8 9 10
x
–1
来 的
2
–2
倍
–3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作(x,y)
(x,ay)或(ax,y)变换时, 这不是相似变换,叫伸缩变换。
练一练:
1.如图表示△AOB和把它缩小后得到的△COD,求它们的相似比 y
A
C
o
D
B
x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思考回答
如何把三角形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
E
B
O
C
F
D
A
D
B
O
C
F
A
E
对应点连线都交于_位__似___中__心____ 对应线段___平___行__或__在___一__条__直___线__上_________
接下来想一想?
1、如果把位似图形放到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又如何去探究位似变换与坐标之间的关 系呢?
A′(2,1),B′(2,0) y
A〞(-2,-1),B(-2,0)
A
A'
B〞
x
o
B'
B
A〞
观察对应点之间的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 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 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
探索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 为A(2,3),B(2,1),C(6,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 似比为2画它的位似图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位似图形

复习回顾
如何把三角形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
E
B
O
C
F
D
A
D
B
O
C
F
A
E
对应点连线都交于_位_似__中__心______ 对应线段_____平__行__或_在__一__条__直__线_上_______
27.3 位似(2)
探索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 原点O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3:1,把线段AB缩小.
y A′(2,1), B′(2,0)
A
A'
x
o B'
B
观察对应点之间的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 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3:1,把线段AB缩小.
y A′(2,1),B′(2,0) A〞(-2,-1),B(-2,0)
A
A'
B〞
x
o B'
B
A〞
为 3.
y
2
A4
-4 B O -4
4x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 点的坐标分别为A(-6,6),B(-8,2), C(-4,0),D(-2,4),画出它的一个以原点O为位似 中心,相似比为1/2的位似 y 图形.
A
D
A′
B
D′
B′
C
C′ox来自A′( -3,3 ), B′( -4,1 ), C′( -2,0 ), D′( -1,2 ) 你还有其他办法吗?试试看.
y
o
x
A
C
B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目标你达到了吗? 1. 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 有什么关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位似图形

(1)相似比为
1 2
;
y
z ( 1,4 )
y ( 5,4 )
S( 2,2 )
W ( 1,1 )
x ( 5,1 )
o
x
•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便成功!
复习回顾
如何把三角形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
E
B
O
C
F
D
A
D
B
O
C
F
A
E
对应点连线都交于_位__似___中__心____ 对应线段___平___行__或__在___一__条__直___线__上_________
探索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为 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3,把线段AB缩小.
y A′(2,1), B′(2,0)
A
A'
x
o
B'
B
观察对应点之间的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 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3,把线段AB缩小.
A′(2,1),B′(2,0) y
A〞(-2,-1),B(-2,0)
A
A'
B〞
x
o
B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 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
探索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2,3),B(2,1),C(6,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 为2画它的位似图形.
放大后对应点的坐标分别是多少?
A′( 4 ,6 ), B′( 4 ,2 ), C′( 12 ,4 )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似变换

8),O(0, 0),C′ (10, 0); A"(-8,-8),O(0,0), C″ (-10, 0).
归纳
知1-导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 标的比等于k或-k.即若原图形的某一顶点坐标为(x0, y0),则其位 似 图 形 对 应 顶 点 的 坐 标 为 ( k x 0, k y 0) 或 (-kx0,-ky0).
知1-练
3 如图,线段CD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C(1,2), D(2,0),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线段CD放大得 到线段AB,若点B的坐标为(5,0),则点A的坐标 为( B ) A.(2,5) B.(2.5,5) C.(3,5) D.(3,6)
知1-练
4 (中考•东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3,6),B(-9,-3),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 相似比为 1 , 把△ABO缩小,则点A的对应点A′的
事实上,幻灯机工作的实质是将图片中的图形放大. 本节知识将对上述问题作系统的讲解.
知1-导
知识点 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似变换
问题
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
0).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 比为 1 ,把线段AB缩小.观察
3 对应点之间坐标的变化,你有
什么发现?
如图(2),△AOC三个顶点的
3
坐标是( D ) A.(-1,2) B.(-9,18) C.(-9,18)或(9,-18) D.(-1,2)或(1,-2)
知1-练
5 【中考·烟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 形ABCD与正方形BEFG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 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 1 , 点A,B,E在x轴上,
4.8.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似(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位似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位似变换的基本概念。位似变换是指将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并保持其形状不变的变换。它是平面几何中非常重要的变换之一,广泛应用于图形设计、地图制作等领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位似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他们能够积极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被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位似变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对位似变换的实验操作非常感兴趣,他们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更好地理解位似变换的性质。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于位似比的计算和应用还不够熟练。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的复习环节,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练习。
3.位似变换的应用:运用位似变换解决实际问题,如地图放大与缩小、图形的相似变换等。
。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空间观念:通过学习位似变换,培养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对位似变换中图形大小和位置关系的认识。
2.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位似变换的概念和性质,培养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数学规律的能力,提升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位似-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位似图形课件

探究2 当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的两位似图形位于 原点异侧时,对应点的坐标有什么变化?
1 3
A″(-10,0)
-2
(-2,0) (-2,-1)
B″(-8,-8)
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以原点为位似
中心,新图形与原图形的相似比为k,那么当两图形 位于原点异侧时,与原图形上的点(x , y)对应的位似 图形上的点的坐标是 (-kx , -k.y)
三角形, 使它与△ABO的
相似比为 3 .y26A 42
B
-4
-2 O
2
x
A′(-3,6)
y 6
还可以得到其他
图形吗?
A 4
2
B′(-3,0) B -2 O
2 B″ x
A″
至此,我们已经学习了平移、轴对称、旋转和 位似等图形的变化方式.你能在下图所示的图案中找 到它们吗?
平移、轴对称、旋转、位似变换的坐标变化规律
1 3
还有满足条 件的线段吗?
①画出线段AB
A′
②连接位似中心O
B″
A(6,3)
③找 1的对应点
O
B′
5 B(6,0)
x
3
A″
2、在直角坐标系中, △AOC 的三个顶点的 坐标分别为A(4,4), O(0,0),C(5,0).以点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 2,将△AOC放大.
y
经过位似变 换还可以得到其 他图形吗?
课前展示
1.什么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的 性质有哪些?
2.怎样画位似图形?
把下面四边形缩 小到原来的 1
2
3.图形的变换 平移,旋转,轴对称等。
y
5
A(1,3)
B(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坐标系中的位似关系
基础题
知识点1 位似图形的坐标变换
1.(辽阳中考)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O 与△A ′B ′O ′是以点P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均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则点P 的坐标为( ) A .(0,0) B .(0,1) C .(-3,2) D .(3,-2)
2.如图,已知E(-4,2),F(-1,-1),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在y 轴右侧按比例尺1∶2把△EFO 缩小,则E 点对应点E ′的坐标为( )
A .(2,1)
B .(12,12)
C .(2,-1)
D .(2,-1
2
)
3.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条鱼,它有六个顶点,则( )
A .将各点横坐标乘以2,纵坐标不变,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B .将各点纵坐标乘以2,横坐标不变,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C .将各点横、纵坐标都乘以2,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D .将各点横坐标乘以2,纵坐标乘以1
2
,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4.如图,表示△AOB 以O 为位似中心,扩大到△COD ,各点坐标分别为B(3,0),D(4,0),则△AOB 与△C OD 的相似比为________.
5.(荆门中考)如图,正方形OABC 与正方形ODEF 是位似图形,点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2,点A 的坐标为(0,1),则点E 的坐标是________.
6.如图,原点O 是△ABC 和△A ′B ′C ′的位似中心,点A(1,0)与点A ′(-2,0)是对应点,△ABC 的面积是3
2,
则△A ′B ′C ′的面积是________.
7.四边形ABCD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3)、B(5,2)、C(8,4)、D(6,9),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 1B 1C 1D 1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
2
的位似图形,且四边形A 1B 1C 1D 1在第一象限.写出各点坐标.
知识点2 直角坐标系中位似图形的画法
8.如图,点A 的坐标为(0,-2),点B 的坐标为(2,-1),将图中△ABC 以B 为位似中心,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A ′BC ′.
(1)在网格图中画出△A ′BC ′(保留痕迹,标上字母,不必写作法);
(2)根据你所画的正确的图形写出:与点A 对应的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 中档题
9.如图,以某点为位似中心,将△AOB 进行位似变换得到△CDE ,记△AOB 与△CDE 对应边的比为k ,则位似中心的坐标和k 的值分别为( )
A .(0,0),2
B .(2,2),1
2
C .(2,2),2
D .(2,2),3
10.某学习小组在讨论“变化的鱼”时,知道大鱼与小鱼是位似图形(如图所示).则小鱼上的点(a ,b)对应大鱼上的点( )
A .(-2a ,-2b)
B .(-a ,-2b)
C .(-2b ,-2a)
D .(-2a ,-b)
11.(锦州中考)如图,线段AB 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4,4),B(6,2),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 缩小为原来的1
2后得到线段CD ,则端点C 和D 的坐标分别为( )
A .(2,2),(3,2)
B .(2,4),(3,1)
C .(2,2),(3,1)
D .(3,1),(2,2)
12.如图,△ABC 中,A ,B 两个顶点在x 轴的上方,点C 的坐标是(-1,0).以点C 为位似中心,在x 轴的下方作△ABC 的位似图形△A ′B ′C ,并把△ABC 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设点A ′的对应点A 的纵坐标是1.5,则点A ′的纵坐标是( )
A .3
B .-3
C .-4
D .4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的顶点分别是O(0,0),A(6,0),B(3,6),C(-3,3).
(1)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在x 轴的下方画出四边形OABC 的位似图形四边形OA 1B 1C 1,使它与四边形OABC 的相似比是1∶3;
(2)直接写出点A 1、B 1、C 1的坐标.
综合题
14.已知,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A(4,3),B(3,1),C(5,2),点M(2,1).
(1)以M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画出与△ABC相似的△A′B′C′.且△A′B′C′与△ABC的相似比3∶1,写出A′,B′,C′的坐标;
(2)△ABC中的一点P(a,b),在(1)中位似变换下对应△A′B′C′中P′点,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用含a、b
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C 2.C 3.C 4.3∶4 5.(2,2) 6.6 7.∵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
2,且A(1,3),B(5,2),
C(8,4),D(6,9),∴A 1(2,6),B 1(10,4),C 1(16,8),D 1(12,18). 8.(1)图略.(2)(-2,-3) 9.C 10.A 11.C 12.B 13.(1)图略.(2)由图形可得:A 1(-2,0)、B 1(-1,-2)、C 1(1,-1). 14.(1)图略:A ′(8,7),B ′(5,1),C ′(11,4).(2)∵A(4,3),B(3,1),C(5,2),A ′(8,7),B ′(5,1),C ′(11,4),∵△ABC 中的一点P(a ,b),在(1)中位似变换下对应△A ′B ′C ′中P ′点,∴P ′(3a -4,3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