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秋季养生12

合集下载

浅谈中医四季养生

浅谈中医四季养生

浅谈中医四季养生四季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强调根据四季的气候特点来调整人体的生理活动,以保持人体的健康。

下面将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医四季养生的方法。

一、春季养生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气候宜人,适合运动和活动。

中医认为,春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肝、养阳、养筋骨。

建议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韭菜、大蒜、葱等,以舒肝解郁、行气活血。

春季气候干燥,易引发口渴、喉咙痛等不适症状,因此要多喝水,保持室内湿度。

二、夏季养生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人体代谢旺盛,需要注意防暑降温。

中医认为,夏季养生的重点是养心、养阳、养脾胃。

建议多吃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汤、冬瓜汤等,以清热利湿、养心安神。

同时,夏季要避免过度贪凉,以免损伤脾胃。

三、秋季养生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气候逐渐转凉,空气干燥,需要注意润肺防燥。

中医认为,秋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肺、养阴、养皮肤。

建议多吃些润肺防燥的食物,如梨、蜂蜜、银耳等,以润肺生津、滋阴润燥。

秋季要注意保持皮肤湿润,多喝水,避免皮肤干燥。

四、冬季养生冬季是收藏的季节,气候寒冷,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持体温。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肾、养阴、养骨髓。

建议多吃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以温阳补肾、活血通络。

冬季要注意保暖,特别是手脚等容易受寒的部位。

同时可以适当进行补肾益精的食疗。

中医四季养生强调根据四季的气候特点来调整人体的生理活动以保持人体的健康。

在春季要养肝、养阳、养筋骨;夏季要养心、养阳、养脾胃;秋季要养肺、养阴、养皮肤;冬季要养肾、养阴、养骨髓。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日常保健措施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浅谈中医四季养生四季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强调根据四季的气候特点来调整人体的生理活动,以保持人体的健康。

下面将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医四季养生的方法。

一、春季养生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气候宜人,适合运动和活动。

中医认为,春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肝、养阳、养筋骨。

秋季养生保健:收获健康的季节秘诀

秋季养生保健:收获健康的季节秘诀

秋季养生保健:收获健康的季节秘诀秋季是一年四季中最为重要的养生季节之一,秋季养生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还能让身体更健康,更长寿。

那么,如何做好秋季养生保健呢?下面就来分享一些秋季养生保健的秘诀,帮助大家在秋季收获健康。

一、顺应自然,调摄精神秋季是金秋时节,气候由热转凉,在精神调养方面应该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

应抛开一切烦恼,解除忧虑,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情志保持平和,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

正所谓“秋三月,此为收获季节,肺气盛而肝气微,因此要注重收敛神气。

”二、饮食调养秋季养生保健重在饮食调养,首先要调整饮食,多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藕、银耳、百合、萝卜、蜂蜜等。

这些食物可以润燥养肺、生津养胃,对健康大有裨益。

此外,秋季饮食还要注意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等,以免加重燥热伤津。

同时,饮食要适量,不可过饱过饥,以免损伤脾胃。

三、运动保健秋季是运动的好时节,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运动时要注意适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运动前后要注意做好热身和放松运动,以免受伤。

四、睡眠养生秋季养生保健中睡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睡眠时要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早睡早起,不熬夜。

睡前要注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激动。

同时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清新。

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五、预防疾病秋季是多种疾病的高发季节,如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

因此,在秋季养生保健中要特别注意预防疾病。

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整洁。

同时要注意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如果出现感冒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

六、其他注意事项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秋季养生保健还有一些其他注意事项。

如避免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身体不适;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漱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等。

中医养生——秋季养生

中医养生——秋季养生

中医养生——秋季养生【中医养生——秋季养生】秋季是中医养生中一个重要的季节。

秋天的气候干燥,容易伤害人体的阴液,在养生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护身体的阴液,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

本文将从饮食、运动、穴位按摩、精神调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秋季的养生方法。

一、饮食篇1.秋季饮食宜清淡: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易出现口干、咽干等症状。

因此,饮食上宜选择清淡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制品等。

同时,多喝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2.增加润肺食物的摄入:秋季易伤肺,要多吃一些润肺食物,如梨、百合、芝麻等,可起到养肺润燥的作用。

3.合理运用中药食材:秋季适当食用一些具有益气养阴的中药食材,如枸杞子、山药、黄鳝等,可以帮助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二、运动篇1.早晚散步:秋季气候宜人,可以选择早晚出门散步,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散步时可以深呼吸,增加氧气摄入,有助于肺功能的健康。

2.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适合秋季锻炼的运动方式,能够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力,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同时,太极拳的舒缓动作有助于缓解秋季的压力与紧张情绪。

3.慢跑:秋季气温适宜,可以选择慢跑来锻炼身体。

慢跑能够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但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运动。

三、穴位按摩篇1.太溪穴按摩:太溪穴位于脚底部,按摩太溪穴可以有助于养血生发,改善头晕、失眠等症状。

每天早晚或睡觉前利用拇指按摩太溪穴5分钟左右,可以产生良好的养生效果。

2.太冲穴按摩:太冲穴位于足底第1、2趾关节之间,按摩太冲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每天早晚或睡觉前用拇指按摩太冲穴,每个穴位按摩2分钟左右,可以提高养生效果。

3.涌泉穴按摩:涌泉穴位于足底部位最大凹陷处,按摩涌泉穴可以清除体内湿气,有助于预防秋季疾病。

每天早晚或睡觉前用拇指按摩涌泉穴,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可以获得良好的养生效果。

四、精神调养篇1.调整情绪: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使人情绪紧张、压抑。

健康养生:秋季养生必知,提升身体健康!

健康养生:秋季养生必知,提升身体健康!

健康养生:秋季养生必知,提升身体健康!秋季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养生的黄金时间。

在秋季,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身体的养生,因为秋季容易出现一些健康问题。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秋季养生的必知知识,帮助我们提升身体健康。

1. 季节变化与养生秋季是季节变化的时候,气温逐渐降低,天气转凉干燥。

这种变化容易导致我们身体出现一些不适。

因此,我们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养生方式。

秋季养生的重点是保护肺部、肌肤和消化系统。

2. 饮食养生秋季养生首先要注意饮食。

在秋季,我们应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白木耳、莲子等。

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滋润肌肤,缓解口干舌燥的感觉。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饮食多样化,保持营养的均衡。

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同时适量增加一些纤维素的摄入,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消化系统。

3. 运动养生秋季是一个运动的好季节。

在秋季,天气适宜,可以选择合适的户外运动。

例如,晨跑、散步、打太极拳等。

这些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同时,也可以减轻我们的压力,放松身心。

4. 调节作息在秋季养生中,好的作息时间也很重要。

我们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熬夜。

作息时间的稳定可以保持我们的生物钟的正常运转,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

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帮助我们更好地恢复身体。

5. 注意温度变化秋季天气变化大,早晚温差较大。

我们要注意保暖,合理的增减衣物。

穿衣应当干净、透气,以保持身体的温度和湿度。

同时,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

6. 注意呼吸秋季一般空气较干燥,容易引起口干舌燥、咽喉不适等问题。

为了保护我们的肺部,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多喝水,经常漱口,适当使用加湿器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呼吸道的湿润,预防一些疾病。

7. 心理调节秋季是一个心理调节的好时机。

我们要注意抵抗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舒缓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与朋友聚会等。

【养生】秋季养生常识,呵护身心健康

【养生】秋季养生常识,呵护身心健康

养生是一种让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方式,而秋季作为一个秋高气爽、天高气爽的季节,也需要我们格外重视养生的工作。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秋季养生的常识,以呵护我们的身心健康。

1. 秋季养生的重要性秋季是一个农作物成熟的季节,大自然的万物都在收获的时候。

而人体也需要跟随自然规律去调整自己的身体机能,适应秋季的气候变化。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进行秋季养生,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持我们的身心健康。

2. 饮食调理秋季饮食的调理非常重要,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各种新鲜水果和蔬菜供应充足。

我们应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比如苹果、梨、柿子等。

此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滋补食物,如核桃、桂圆、松子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滋养身体,增强免疫力。

3. 冬瓜排毒养生冬瓜是秋季非常适宜食用的一种食物,它不仅味道清淡,还具有很多的养生功效。

冬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于排毒养生非常有益。

我们可以将冬瓜切成块状,加入肉类或者其他蔬菜一起烧煮,既美味又健康。

4. 空气清新秋季的空气清新,天气凉爽,非常适合户外活动。

我们可以在早上或者傍晚选择一个空气质量好的地方进行散步或者运动,这样既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还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在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不仅能使肺活量增大,还能提高免疫力,让我们更加健康。

5. 秋季保湿秋季天气干燥,容易导致皮肤干燥,所以保湿是秋季养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保湿效果的护肤品,如保湿面霜、保湿乳液等,每天早晚使用一次,保持皮肤的湿润。

此外,多喝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保持皮肤的水润。

6. 早睡早起秋季的天气凉爽,适合我们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的生物钟,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

早睡早起有助于恢复身体的精力和养分,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让我们更加健康。

7. 暖身运动天气转凉后,我们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来保持身体的温暖。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暖身运动,如慢跑、瑜伽、太极等。

浅谈秋季养生

浅谈秋季养生

舒适的运动
跑步---是目前最佳的有氧运动,它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工作。 技术要点:每次不少于40分钟,速度以中速或慢跑为主。
羽毛球---相比室外运动,这种室内运动让人感觉舒适,但不要小看它的运动效果,据有关数据显示,一场正规的羽毛球,比赛强度要比一场足球赛还要大。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二科科室简介
擅长治疗中风(脑出血、脑梗死)及其基础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中风并发症、痿证(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眩晕、耳鸣耳聋、失眠、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骨性关节炎、头痛、面瘫、痴呆、等针灸优势病种,对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症、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炎、便秘、脂肪肝、前列腺增生症、更年期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症(或亚健康状态)等内科疾病有独收缩力,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2
卧室中空气混浊,影响呼吸道的抗病能力,易发生感冒、咳嗽、咽炎等病
3
懒床贪睡又使昼夜有规律分泌的激素失常,兴奋中枢收到抑制,更会加重秋季心情抑郁的症候
*
1
2
微量的寒冷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使皮肤代谢增快,机体的抗寒能力增加
3
*
中医认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 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易感受秋燥之邪。 许多慢性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金匮要略》提出“肺病禁苦,秋不食肺”。
*
金秋时节,也是锻炼的好时期,因此时人体的生理活动处于“收”的阶段,故运动养生时不要做运动量太大的项目,以防耗伤阴精与阳气。 中医主要“静功”锻炼,如静坐、站桩、太极拳、健美操、散步、骑车等中等量的运动项目。

【养生】秋季养生保健:身心健康,活力满满!

【养生】秋季养生保健:身心健康,活力满满!

【养生】秋季养生保健:身心健康,活力满满!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变化多端的季节。

随着天气转凉,我们的身体逐渐进入寒冷的气候环境。

因此,秋季养生保健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正确的养生方法,我们可以保持身心的健康,并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做好准备。

1. 了解秋季的变化在了解秋季养生保健方法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秋季的变化。

秋季的气候干燥,气温下降,风力增强。

这些因素容易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某些问题,如干燥、伤风、感冒等。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养生措施。

2. 保持足够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在秋季,由于气温的变化,我们可能会感到疲倦和困倦。

因此,我们应该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定期锻炼和适当的饮食来增加睡眠质量。

3. 合理的饮食习惯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各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都可以享用。

在秋季,我们应该注重饮食的平衡,摄入足够的营养。

可以适当增加各种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帮助我们补充维生素和纤维。

4. 多喝水秋季气温干燥,容易导致身体缺水。

因此,我们应该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湿润。

可以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喝绿茶、红枣水等适量适量的饮料来补充水分。

5. 注意保暖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容易导致身体受寒。

所以,我们应该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衣物,穿上多层衣服来保暖。

保持身体的温暖可以有效地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6. 注重锻炼秋季天气适宜,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机。

适当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我们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等运动方式,保持适量的运动量,活跃身体。

同时还可以加强室内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提升身体的灵活性。

7. 积极调节心态秋季气候多变,容易让人情绪低落。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调节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情。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书籍、与朋友聚会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浅谈秋季养生

浅谈秋季养生

浅谈秋季养生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刘璨提要一年四季的气候轮换,自然状况改变之下,人们的生理状况也会受影响。

在不同的时节,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来适应季节的变化。

中医认为世界事物并非独立分离的,而是处于相互和谐状态。

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关系及规律有独特的见解;他们以一个整体观来认识世界,更创立阴阳、五行理论去解释各种复杂现象。

而人类是一个有机整体,属于自然界的一份子;因此一定受外界环境气候所影响,相应地也会根据需要,产生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反应。

举例如不同季节,身体脉搏现象,包括节奏、速度、搏动量、张力方面都有转变。

春天偏向弦脉,脉管张力增加;夏天偏向洪脉,脉势盛大骤来骤去;秋天偏向浮脉,手指轻按皮肤表面即能清楚触到搏动;冬天偏向沉脉,轻按不明显,要重按才能感到脉动起伏。

一般在辨症时,中医师都会考虑到这些因素。

另外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有季节性;春天好发温病;夏天易中暑;秋天有燥症;冬天有冻伤。

由此,我们需要顺时养生。

时下正值秋季,笔者将在本文中浅谈关于秋季养生方面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字秋季养生调养收敛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

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

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肌体保持“阴平阳秘”。

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1 秋季养生的3个方面1.1 精神调养精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收敛神气,避肃杀之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

即使遇到伤感的事。

也应主动予以消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8
浅谈秋季养生
崔乐乐
秋季的特点:阳气始收,阴气渐长

1.秋季的五行属性:金
•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即是收敛、
沉降、稳定,具有肃降、收敛的作用
2.秋季的五脏归属:肺
• 肺的生理特点:“相傅之官”,肺主
气,司呼吸
2020/10/8
基本要求
1 秋宜养阴,慎防津液耗散 2 防燥护阴,养肺为先 3 谨慎起居,调畅情志
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
减减轻轻脑脑动动脉脉硬硬化化,使,大使脑大能正脑常能工正作。常工作。
技技术术要要点点::每每次不次少不于少40于分钟40,分钟,速 度速以度中以速中速或或慢慢跑跑为为主主。。
舒适的运动
羽毛球---相比室外运动,这种室内运动
让人感觉舒跑适步,--但-是不目要前小最看佳它的的有运氧动运效动果,,它 据有关数能据增显强示血,液一循场环正,规改的善羽心毛脏球功,能比;赛改 强度要比善一脑场的足血球液赛供还应要和大脑。细胞的氧供应,
2020/10/8
饮食
起居 防病
运动
2020/10/8
情志
秋季养生
起居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注意午休,以养精气
切勿懒床贪睡 秋不忙添衣 秋季穿着六需知
2020/10/8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睡以敛肺气,早起以舒肺气,使肺之收敛舒展 与秋季的气候相适应 秋季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 秋季睡眠时间一般以晚九点到10点,早晨5点至6 点起床为宜
2020/10/8
2020/10/8
秋季穿着
1 秋装宽紧适度,长短大小适宜 2 面料宜柔软、清润,以纯棉、纯丝为宜 3 勤换洗衣物
4 爽脚,不要闭脚
5
着装不宜露胸、露背、露腿
6
秋凉切莫急加衣
饮食
1 养肺为要 2 少辛增酸 3 宜多吃粥 4 切忌苦燥
2020/10/8
养肺为要
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 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 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 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 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橄榄。 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 用。
2020/10/8
注意午休,以养精气
中医认为午后小歇半小时至一小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 用。不仅对健康有利,而且能够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 中午是一天中阴阳交接之际,午后如秋季,是白昼中阳 气渐收,阴气渐盛之时 注意午休,以养精气,调节机体适应外界阴阳的消长
2020/10/8
切勿懒床贪睡
1 降低了心脏及全身肌肉的收缩力,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2 卧室中空气混浊,影响呼吸道的抗病能力,易发生感
2020/10/8
基本原则:养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 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循渐进的过程,立秋 后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 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 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行业PPT模板:www.1p pt.co m/ hang ye /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www.1p pt.co m/ 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www.1ppt.c om/excel/ PPT课件下载:www.1p pt.co m/ kejian/ 试卷下载:www.1ppt.c om/shiti /
2020/10/8
少辛增酸
少辛:即少吃辛味食物。少吃辛味,可防肺气太盛 增酸:增强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的侵入。 少辛增酸:一定要少吃辛味的葱、姜、蒜、韭、椒之品,适当增加一 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 檬、山楂、番茄、荸荠等。 还要切记:“秋瓜坏肚”
2020/10/8
PPT模板下载:www.1p pt.co m/ moban / 节日PPT模板:www.1p pt.co m/ jieri/ PPT背景图片:www.1p pt.co m/ beijing / 优秀PPT下载:www.1p pt.co m/ 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www. 1ppt.co m/zilia o/ 范文下载:www. 1ppt.co m/fan wen/ 教案下载:www. 1ppt.co m/jiao an/
冒、咳嗽、咽炎等病
3 懒床贪睡又使昼夜有规律分泌的激素失常,兴奋
中枢收到抑制,更会加重秋季心情抑郁的症候
2020/10/8
秋不忙添衣
1 秋冻,即“秋不忙添衣”,需灵活掌握 2 微量的寒冷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增加皮肤
的血流量,使皮肤代谢增快,机体的抗寒能力增加
3 秋季切勿过分御寒 4 秋冻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宜多吃粥
初秋时节,天气仍较热,空气潮湿,闷热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难 保人们不贪食过度,这些均会伤损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 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
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萝卜粳 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饼粳米粥等。
2020/10/8
应忌苦燥
中医认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 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易感受秋燥之邪。 许多慢性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金匮要略》提出“肺 病禁苦,秋不食肺”。
2020/10/8
运动
金秋时节,也是锻炼的好时期,因此时人体的生理活动处于“收”的 阶段,故运动养生时不要做运动量太大的项目,以防耗伤阴精与阳气。 中医主要“静功”锻炼,如静坐、站桩、太极拳、健美操、散步、骑 车等中等量的运动项目。
2020/10/8
舒适的运动
跑步---是目前最佳的有氧运动,它
能增跑强步血---是液目循前环最佳,的改有善氧运心动脏,功它能;改 善能脑增的强血血液液循供环应,改和善脑心细脏功胞能的;氧改 供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