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政策

合集下载

上海人才引进政策 双语版

上海人才引进政策 双语版

上海人才引进政策双语版Shanghai relaxes hukou rules to attract more talent上海放宽落户规定以吸引更多人才Shanghai will relax its household registration(户籍)permit regulations from July by granting the permits, or hukou, to non-locals who've graduated from the world's top 50 universities and work in the city,从7月起,上海将放宽户籍管理限制,向毕业于世界排名前 50 名院校并在本市工作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发放户口,without requirements on the amount of social security paid beforehand(预先).不要求预先缴纳社保。

According to the policy issued(发布) by the Shanghai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Bureau on June 1, theshort-listed candidates,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6月1日发布的政策,unlike regular candidates,与普通候选人申办落户不同,will not be required to earn points based on conditions such as the amount of time they've made social security payments in the city.入围的候选人将不需要根据在本市缴纳社保的时间等条件获得积分。

Instead, they can obtain the hukou for immediate settlement.他们可以立即获得上海户口。

双语国家的语言状况及其政策提纲

双语国家的语言状况及其政策提纲

浅谈双语国家的语言状况及其政策内容摘要:关键词:比利时王国1.比利时王国的官方语言:荷兰语(佛拉芒语57.89%)和法语(瓦隆语32.72%),此外还包括非官方语言德语(低地德语0.68%)和其它语言2.比利时王国的社会背景以及语言状况:⏹比利时位于欧洲西部,东部,东南部。

西部和南部与法国交界,北部与荷兰接壤,东部和东南部与德国和卢森堡相邻。

国土面积3.05万平方公里。

⏹据1993年的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1010.3万人。

比利时拥有诸多民族,以佛拉芒人和瓦隆人为主体,还包括不到1%的德意志人。

⏹佛拉芒语也就是所谓的荷兰语,但是因为在不同的政治体系中,所以名称也不一样,后规范为荷兰语。

⏹佛拉芒语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支⏹15世纪末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法兰西北部统称为尼德兰,再西班牙的统治之下。

之后荷兰成为了欧洲最先强大民族,留下了书面语,⏹但是尼德兰南部地区的人们仍然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后发展为佛拉芒人,随着独立,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不断发展,最终成为了两种不同的人,即佛拉芒人和荷兰人,但是两种语言很是相近,随着频繁的交往,两种语言的差别就被无限的缩小了。

⏹瓦隆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是一种法国北部的方言。

主要分布在比利时南部和首都布鲁塞尔。

⏹德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比利时的德语属于低地德语。

⏹语区的划分:主要分为南部和北部两大语区,大致上,北部为荷兰语,南部为法语,除了两大语区,还可分为四块,既加上首都布鲁塞尔荷兰语与法语的双语区,以及很小部分德意志人所说的德语区。

⏹官方语言使用情况:比利时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和荷兰语,通用于议会,行政,司法等公共领域和地方政府的各个部门。

国家公务员处长及处长以上的官员,大臣,首相等等,都来自这两大语言集团。

并且要求其比例要均衡。

并且在教育方面,佛拉芒地区教学母语为荷兰语,但第二语言必须是法语。

瓦隆地区教学母语为法语,第二语言必须为荷兰语。

德语地区使用的德语,第二语言为法语。

26 新疆双语教育政策

26 新疆双语教育政策
新疆双语教育政策
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扶持学前双语教育发展
• 1、实施国家扶持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 2008—2012年,国家和自治区共投入50亿 元资金,实施学前双语教育工程,在七地 州及九县市建设2237所双语幼儿园。
• 12年,自治区财政每年投入1000 万元,重点用于七地州及九县市之外县市 双语幼儿园建设。
3、实施兵团援建双语幼儿园工程。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计划2008—2012年间投入 3500万元,扶持自治区建设双语幼儿园。 4、实施企业捐建双语幼儿园工程。亿阳集 团计划10年内投入1000万元,捐建双语幼 儿园。此外,安踏集团等企业也积极捐资 建设双语幼儿园。 5、实施学前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落实 国家专项资金1.49亿元,建设了新疆幼儿 师范学校等6个学前双语教师培训基地。
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扶持学前双语教育发展
• 国家政策,为新疆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少数 民族双语师资
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扶持学前双语教育发展
• 让更多孩子享受良好 双语教育 • 重视幼儿教育和学前 双语教育
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扶持学前双语教育发展 图:孩子们在环境优美的双语幼儿园快乐玩耍。
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扶持学前双语教育发展
• 图:幼儿园的孩子共进午餐。
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扶持学前双语教育发展 • • • • 1、实施农村双语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2、实施民汉合校普通高中建设项目。 3、实施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 4、实施中小学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 计划。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引言语言是任何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人的认知和沟通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双语教育政策成为了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研究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探讨该政策的背景、目标和效果。

一、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背景新加坡是一个多人种和多文化的国家,在该国的居民中有多种语言和文化传统。

在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初,国家面临着语言多样性和种族融合的挑战。

为了促进国家的团结和整合,新加坡政府决定采取双语政策,将英语和母语都作为官方语言,并实施双语教育政策。

二、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目标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和母语的能力,同时增进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该政策追求的是双赢,即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同时保留和发展各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

三、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在学校教育层面得到了广泛的实施。

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母语(如华语、马来语或淡米尔语)和英语。

此外,学校还提供第二外语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学习其他语言,如法语、德语、日语等。

在大学阶段,学生可以选择继续学习母语或其他外语。

四、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效果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通过学习母语和英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更多的语言技能,也增强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其次,该政策促进了国家的多元文化发展,使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

此外,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吸引外资和国际企业的重要中心。

然而,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学习两种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一些人认为,过度注重英语教育可能会对本地语言和文化产生消极影响。

结论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在培养学生双语能力、促进文化多元和支持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际上对于全球变暖的政策双语版

国际上对于全球变暖的政策双语版

国际上对于全球变暖的政策双语版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许多国家和组织已经采取了系列措施来应对全球变暖问题。

以下是国际上对于全球变暖的一些政策及其双语版:1. 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一个法律文件。

2015年,全球196个国家和欧盟签署了巴黎协定,旨在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控制全球气温上升,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以内。

The Paris AgreementThe Paris Agreement is a legal document under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In 2015, 196 countri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signed the Paris Agreement, with the aim of controlling the rise in global temperatures by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keeping the rise in avera ge global temperatures within 1.5℃.2. 气候基金气候基金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资金机制,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并适应其影响。

该基金主要由发达国家出资,资金将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适应气候变化和减少森林砍伐等方面。

The Climate FundThe Climate Fund is a funding mechanism under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aimed at help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address climate change and adapt to its impacts. The fund is primarily funded by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money will be used to support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promoting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and reducing deforestation, among other things.3. 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指不会产生或极小程度产生温室气体的能源。

《2024年蒙汉双语教育政策实施的调查研究》范文

《2024年蒙汉双语教育政策实施的调查研究》范文

《蒙汉双语教育政策实施的调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蒙汉双语教育政策实施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这一政策旨在促进蒙古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人才。

本文旨在通过对蒙汉双语教育政策实施的调查研究,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政策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对蒙汉双语教育政策实施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

三、蒙汉双语教育政策实施现状1. 政策背景蒙汉双语教育政策是在国家民族政策和教育政策的大背景下制定的,旨在促进蒙古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提高教育质量。

政策要求在保证汉语教学的基础上,加强蒙古语教学,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人才。

2. 实施情况目前,蒙汉双语教育政策已在各地得到广泛实施。

学校普遍开设了蒙古语课程,教师团队逐渐壮大,教材不断更新完善。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蒙汉双语教育的投入,提高了教育质量。

四、调查研究结果1. 政策效果蒙汉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蒙古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学生们在掌握汉语的同时,也学会了蒙古语,具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政策的实施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2. 存在问题尽管蒙汉双语教育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地区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其次,教材更新速度较慢,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此外,部分家长对蒙汉双语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支持。

五、建议与对策针对蒙汉双语教育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水平。

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引进优秀教师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2. 加快教材更新速度,满足学生需求。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确保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

3. 加强家长沟通,提高家长认识。

通过开展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对蒙汉双语教育的认识和支持。

对我国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加强师资培训
一、加强师资培训
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幼儿园和早教机构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 他们的英语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 极参加进修和深造,提高自身素质。
二、提高家长认识
二、提高家长认识
家长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应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和教 育,让他们认识到学前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孩子的英语学习过程。
四、对策与建议
4、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流动,促进双语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总结
五、总结
本次演示从我国双语教育的现状与政策支持入手,分析了双语教育面临的问 题与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 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学前英语教育不仅能为孩子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还能 培养孩子的语言认知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然而,当前学前英语教育虽然取得了一 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一、我国双语教育现状与政策支 持
一、我国双语教育现状与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双语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各 级各类学校开展双语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人才。然 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双语教育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二、我国双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 挑战
二、我国双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二、我国双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双语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现实 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藏汉双语教育政策的基本内涵

藏汉双语教育政策的基本内涵


要 : 汉 双 语 教 育 政 策 的 基 本 内涵 , 由包 括 本 民 族 文 化 传 统 的 优 秀 成 果 , 流 民族 文 化 的 优 秀 成 果 藏 是 主
及借 鉴 人 类社 会 所 创 造 的 一切 文 化 成 果所 构 成 的 。 多 元 文 化 因 素 在 双 语 教 育 的 政 策 框 架 中 , 成 相 互 依 形 存 , 互 颉 抗 的 体 系 结 构 , 努力 追 求 各 要 素 的 和 谐 状 态 , 约 着 藏 汉 双 语 教 育 政 策 的 制 定 、 革 和 发 展 , 相 并 规 改

1 ・
青 海 师 范 大 学学 报 ( 学 社会 科 学 版 ) 哲
21 年 00
第 3 2卷
学的语言 中的精 神生 产 也是 这 样 。[ 马 克思 主 ”2 义 在 这里 讲 的是 人 类 精 神 生产 的一 般 规 律 , 同
教 育 部 民 教 司 《 于 加 强 民族 教 育 若 干 问 题 关
的 意 见 》 出 : 发 展 民 族 教 育 要 在 继 承 发 扬 本 民 指 “
族 优 秀文 化 传统 的 同时 , 积极 扩 大 民族 间 、 区 地 间 的交 流 , 胆吸 收 和借 鉴人 类社 会所 创造 的一 大
收稿 日期 : O O l 一 9 2 1—0O
作者 简 介 : 何
波 ( 9 7 ) 男 , 族 , 西 乾 县 人 , 海 师范 大 学副 校 长 , 授 ;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1 5 一, 汉 陕 青 教 教
西 北 少 数 民 族 教 育 发 展 研 究 中心 兼 职 研 究 员 。
这一 矛盾 的解决 , 是凭 借 藏 汉双语 教育政 策 的 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新加坡的语言政策是独尊英语。在双语教育课程中 一般都规定英语作为必修的课程。 · 1955年新加坡为了确保本土语言面临英语的冲击不致消失,形成了“ 各党派教育报告书”。这是一个国家语言教育计划,它提出了不论各 学校使用语言,一律平等对待的原则。 · 1959年新加坡脱离英国,实现自治,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致力于实现与 马来西亚合并的政治目标,颁布宪法宣布马来语为国语,并强调马来 语作为国语在各级学校中的地位。
·两文三语具体应用在授课、辅导、教材等的情况可按学科性质、专业需要、 学生及教师的能力等灵活处理,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为目的。
· 各学校采用广东话、普通话及英语作为授课的语言比例可以不同。
中国澳门
· 1991年以前,葡萄牙语一直是澳门唯一的官方语言,立法、司法和行 政机构都必须使用葡萄牙语。直到1991年2月,中葡两国外长在里斯 本举行的会议上达成协议,中文才获得官方语言的地位。 · 澳门的语言政策经历了从个人双语政策到社会双语政策的演变。回归后 ,澳门政府确立了社会双语政策。在这个社会双语政策的体系中,首 先强调汉语的官方地位。
日本
• 日本在一百多年前将外语定为中学课程 之一,但是,此外语并不等 同于英语。 • 1919年和1931年,中学生的外语课是选修的,包括英语,法语,汉 语,德语和马来语。二战时,英语被日本人排斥并拒绝学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语再次被列为选修科目,此时,外语教育包括 英语,德语,法语等。 • 1960年,外语课在日本国中里是选修,在高中是必修。 • 1988年,英语教育越来越突显,日本学生几乎都选修英语。2002年 ,英语被列入日本高中生的必修课。 • 去年开始,英语教学被列入日本小学的综合学习计划里。
印度
• 印度有1625种语言,其中有33种民族的人数超过百万,光写进印度宪 法的就有15种语言。尽管有多种官方语言,但由于印度曾为英国的殖 民地,因此英语是其官方语言,而且英语教学在印度已持续了两百多 年。印度政府曾制定《国家教育政策》,规定教学媒介使用三种语言 ,即印地语,英语和地方语言,并且特别强调英语的学习。 • 从形式上看一个国家讲一种语言,似乎是独立的象征,但英语作为一 种工具,却无意中使印度人更快地走向实质上的独立。 • 在印度,一般的公立学校是普通老百姓子女就读,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上英语课,但英语水平不高,高中毕业后,很少有人进入高等院校深 造。但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家庭都会把子女送入私立学校,这类学校教 学水平高,从一年级就实行全英式教学,,毕业后一般都能升入大学 。印度的高等教育采用全英式教育,采用的是欧美等先进国家的原版 材料,由于12年的中小学基础英语教育,大学生使用英语材料无语言 障碍,后经过大学专业学习,英语可达到母语水平。 • 大多是大学是以英文授课,但有些是用印地语和当地语授课。
瑞士
·1848年,瑞士政府为了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团结和学习,确立了宪法保障瑞 士公民可以用德、法、意三大族群体语言之一的母语与联邦当局联系。 ·1937年,宪法得到再次修正:“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及罗曼斯语是瑞士的国 家语言,德语、法语及意大利语则宣布成为瑞士联邦的官方语言。”
瑞士的学校制度虽然因州而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各自的 母语作为第一语言,然后学习其他两种语言。
韩国
• 语言教育在韩国的发展是一段复杂的历史 • 早期由于日本的统治,韩文不受韩国社会重视;二战后才制定韩语政 策。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国中生可以选修英语,高中生可以从英语, 德语,法语,汉语中挑选一到两种来选修。 • 在南韩独立后,英语一直是韩国的第一外语。 • 1982年起,韩国计划实施英语教育,将英语列入小学课外活动。 • 1997年后,英语被列入小学三年级正式课程,每星期进行40到80分 钟的英语教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由于从中学开始外语强化教育,再加上很好的外语语言环境,大学生的英 语水平普遍较高,课堂上英语授课也是很普遍的现象。 · 两文三语 两文即中文和英文书面语,三语是指广东话、普通话和英语口 语。广东话是本地社群语言,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及全球华人社会共同 语言,英语是国际语言,也是国际商业及专业用语。
(二)基于历史背景,以推进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 为目的的双语政策
1.中国香港 2.中国澳门 3.新加坡 4.马来西亚 5.印度 6.日本 7.韩国
中国香港
· 香港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多年来逐渐形成的,香港社会是一个双语并行 的社会。 · 香港的双语教育沿用以前英国统治时的名称,在1997年回归以前有民族 同化的意味。 · 1997年以后一般就指双语教学,在日常生活、商业和政治活动中应用汉 语(一般是指广东话)和英语,多数人能听懂普通话,但讲的普遍不好。 · 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后,1997年以前规定90%的中学是全英文授课, 1997年回归后,改为只有114所中学为全英文授课,即英中,其余300多 所中学可中文授课,即中中,从中中毕业的学生英语水平照英中并不逊色 很多。
Thank you
瑞士内部虽然存在着语言协调与平衡的问题,但是他们依然能够维 持各种族的和谐关系,主要原因是不歧视少数语言,且能容忍与尊 重彼此的语言与文化。
芬兰
·1917年,新芬兰共和国成立,芬兰的宪法规定了芬兰的官方语言是芬兰语和瑞 典语。而且基于文化自主权的原则,教育和文化机构可以任意使用这两种语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芬兰政府多次颁布法令,旨在使其国内不同语言的学习 达到多样化,并且提高其总体语言熟练程度的标准。
· 1965年,由于两国文化和民族的差异,新加坡完全独立。马来语不再 被视为国家学制中主要的教学语言,也失去了作为主要工作语言的功 能;英语成为新加坡的主要工作语言。
· 新加坡人意识到母语保存的重要性。
马来西亚
• 在1970年,马来西亚制定了新经济政策,目的是消灭贫困,消除种族 隔离,改造社会,是各阶层的经济状况趋于平衡 • 在新经济政策影响下,教育不断巩固。政府制定新的教育文件,首先 考虑到为新经济政策培养所需劳动力,文件也要求加强用马来语的教 学活动。 • 在高校领域,马来西亚的教育分为国立大学教育和私立大学教育两种 。马来西亚于1970年5月成立了国立大学,且公开宣布马来语是该大 学唯一通用语言。 • 近几年,马来西亚的国立大学为了提高国际影响,进行教育改革,在 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采用全英文教学,本科阶段采用双语教学:英语 和马来西亚语言。基本遵循文科专业是双语教学:英语和马来西亚语 ,理科专业基本是90%的英语教学。
• 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每星期上一两节英语课。 • 国一,变为三到四节英语课,另外学生可以选修第二外国语,包括阿 拉伯语,汉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或俄语,此学习延续到高中。 • 由此可看出,韩国政府为孩子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语言学习环境。最重 要的是,从1996年起,韩国引入外籍师资,保证师资的总体质量,
(一)以加强各民族团结为目的的双语政策
1. 2. 3. 4.
加拿大 瑞士 芬兰 文莱
加拿大
·加拿大原为印第安及爱斯基摩人的分布区,后来逐步沦为英法两国的殖民地。 ·1774年,英国政府颁布了著名的《魁北克》法案,容许法国语言、宗教、文化 等各种制度的存在。(加拿大英法双语政策的起源。但英语民族仍掌握了经济实 权,法语则沦为次等语言。) ·1968年,特鲁多接任总理时,明确表明:“加拿大需要双语的官方语言政策, 固然是英法双语的历史背景,也是因为我们要面对政治和社会团结的事实。”在 他的倡导下终于确立了英语民族和法语民族同为两个建国民族,并且通过宪法赋 予了加拿大人民享受两种语言教育的权利。(自此加拿大的双语制度完全确立) ·加拿大的双语制度在政府的支持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世界上最 成功的双语教育的代表国家之一。
·自1971年以来,经过文莱多年努力,英国于1984年完全放弃其掌握文莱事务的 权力,文莱宣布完全独立。政府引进了一个以马来语和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双 语教育系统。(政府宣称,这个双语教育系统的构想是确保马来语作为主导教学 媒介语的地位,并认可英语重要性的一种途径;通过实施这一新的教育体系,可 以实现培养学生高水平双语能力的目标。)
芬兰政府的语言政策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兼容性。
文莱
·1888年,文莱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1984年以前,欲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高中毕业生要么选择马来西亚的高校,要 么选择英国的高校。
·自1972年文莱与马来西亚外交关系恶化,到1978年文莱和英国通过和平谈判缔 结两国友好合作条约,使文莱人只能选择去英语国家接受高等教育。
新加坡
· 新加坡是多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在这样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语 言文字也必然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征。 · 在众多亚洲国家中,新加坡是少数以英语为主要沟通语言,又保全母语 的国家。这样的结果是殖民地历史和种族利益协调的需要。 · 新加坡适应多种族和多文化国情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今天新加坡具有本国 特色的双语教育政策。双语教育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对新加坡 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