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西游记》
新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名著阅读练习及解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名著阅读练习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各题。
却说行者跳过枯松涧,按下云头。
只听得八戒与沙僧朗朗的在松间讲话。
行者上前喝八戒道:“你这呆子,全无人气!你就惧怕妖火,败走逃生,却把老孙丢下。
早是我有些南北哩!”八戒笑道:“哥啊,你被那妖精说着了,果然不达时务。
古人云:‘识得时务者,呼为俊杰。
那妖精不与你亲,你强要认亲:既与你赌斗,放出那般无情的火来,又不走,还要与他恋战哩!”行者道:“那怪物的手段比我何如?”八戒道:“不济。
”“枪法比我何如?”八戒道:“也不济。
老猪见他撑持不住,却来助你一钯,不期他不识耍,就败下阵来,没天理,就放火了。
”……那怪道:“你这猴头,忒不通变。
那唐僧与你做得师父,也与我做得按酒,你还思量要他哩。
莫想,莫想!”行者闻言,十分恼怒,掣金箍棒劈头就打。
那妖精,使火尖枪,急架相迎。
这一场赌斗,比前不同。
……这大圣一身烟火,炮燥难禁,径投于涧水内救火。
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可怜气塞胸膛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慌得那四海龙王在半空里,收了雨泽,高声大叫:“天蓬元帅,卷帘将军,休在林中藏隐,且寻你师兄出来!”八戒与沙僧听得呼他圣号,急忙解了马、挑着担奔出林来,也不顾泥泞,顺涧边找寻,只见那上溜头,翻波滚浪,急流中淌下一个人来。
沙僧见了,连衣跳下水中,抱上岸来,却是孙大圣身躯。
噫!你看他蜷曲四肢伸不得,浑身上下冷如冰。
沙和尚满眼垂泪道:“师兄,可惜了你,亿万年不老长生客,如今化作个中途短命人!”八戒笑道:“兄弟莫哭,这猴子佯推死,吓我们哩。
你摸他摸,胸前还有一点热气没有?”沙僧道:“浑身都冷了,就有一点儿热气,怎的就是回生?”八戒道:“他有七十二般变化,就有七十二条性命。
你扯着脚,等我摆布他。
”真个那沙僧扯着脚,八戒扶着头,把他拽个直,推上脚来,盘膝坐定。
八戒将两手搓热,仵住他的七窍,使一个按摩禅法。
原来那行者被冷水逼了,气阻丹田,不能出声。
初一名著阅读书目

初一名著阅读书目
初一语文名著阅读有《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等。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2、《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3、《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4、《海底两万里》:讲述了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在鹦鹉螺号上历时近十个月、行程两万法里的海底探险。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
随着阿罗纳克斯教授一行三人被鹦鹉螺号救起,一个个疑问相继产生:谁建造了鹦鹉螺号?海底探险的目的是什么?教授能否返回大陆?……鹦鹉螺号不断进行着匪夷所思的探险,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时刻、一个个绚丽奇幻的场景让人应接不暇。
语文七年级朝花夕拾和《西游记》名著练习及答案解析(1)

语文七年级朝花夕拾和《西游记》名著练习及答案解析(1)一、名著阅读题1.下列选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一篇文章?()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
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
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
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
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A.《五猖会》B.《无常》C.《二十四孝图》D.《琐记》2.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①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_____)①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_____)②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_____)3.名著“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
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这段文字写的是长妈妈,请你写出“我”开始讨厌长妈妈的原因有哪些?后来哪一件事情使“我”感激敬重长妈妈的?4.第一环节——“记忆长廊”。
(1)“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
”这段文字节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
(填写篇目)(2)“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这段文字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一个高个子瘦人,脸上精神饱满,戴了副玳瑁边近视眼镜,站在我面前,伸出两只瘦手来表示要握手的意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朝花夕拾》《西游记》考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语文《朝花夕拾》《西游记》考点整理
《朝花夕拾》《西游记》考点整理名著考点——《朝花夕拾》1.鲁迅原
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
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4.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
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热切盼望着五猖会,父亲却要
了《二十四孝图》中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等孝道故事,引发了对
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 弃医从文,回国后,他将先生的照片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
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山海经》,
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是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
交待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
《西游记》《朝花夕拾》名著阅读

西游记》主要情节1、石猴出世: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有一块石头受天地之灵气,享日月之精华,忽然有一日崩开,里面出现一只石猴。
该猴发现水帘洞后被群猴拥戴为王。
2、石猴拜师:石猴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根据一老猴指点独自驾筏出门求学,师承菩提祖师,得名孙悟空。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
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
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自称美猴王。
3、官封弼马温:悟空向东海龙王讨得(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
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
玉帝知其厉害,便假意招安,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将其封为弼马温。
4、大闹天宫:孙悟空因向东海龙宫借得“如意金箍棒”,又去阴曹地府,从生死簿上勾销自己名字而被告上天庭,玉帝招他上界做弼马温。
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旗号。
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十万天兵捉拿悟空。
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5、祸起观音院(大闹黑风山):唐僧悟空行到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得避火罩罩住唐僧,火烧禅院。
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想开“佛衣会”炫耀宝物。
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不能取胜后去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变作白衣秀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最终观音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
6、计收猪八戒:高老庄高太公家高小姐被官府抢走,妖怪猪悟能救出高小姐后被高老汉招赘为女婿。
酒宴上,妖怪酒醉现出真面,将高小姐锁在后花园。
名著阅读的隔膜消除与精读跳读——以《朝花夕拾》与《西游记》教学为例

名师论道名著阅读的隔膜消除与精读跳读——以《朝花夕拾》与《西游记》教学为例口秦建新柏华摘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名著导读,对隔膜消除的方法指导比较片面,对精读跳读的跳读指导也有不妥之处。
指导学生消除隔膜,既要阐述阅读经典的重要性,更要介绍阅读经典的方法$《朝花夕拾》的教学,以点带面可以消除隔膜的硬外壳,背景拓展可以消除隔膜的硬内核$指导学生开展跳读,不要从删除什么去思考,应该从选择什么去考虑$《西游记》的教学,选择以主要人物的姓名变化去跳读,选择赏析其中的诗词去跳读,都可以很有意义地完成跳读任务$关键词:名著阅读;隔膜消除;精读跳读;方法指导作者简介:秦建新,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翰林实验学校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教材《国际理解教育(高中版)》副主编,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柏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山中学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深圳市福田区“柏华诗经工作室”主持人,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广东深圳518000)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20)10-0023-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0SID):“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名著阅读部分,将《朝花夕拾》与《西游记》列入了教学内容,分别提出了“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精读和跳读”两个教学要求&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安排富有针对性,也很有意义&然而,在教材的“名著导读”中,对隔膜消除的“读书方法指导”是比较片面的,对精读跳读的“跳读”指导也有不妥之处&在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教材中“读书方法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1.隔膜消除中“读书方法指导”比较片面$教材在“读书方法指导”中指出:怎样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呢?这主要是个认识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随后,分别从“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更有利于文化积累”“可以涵养性情,启迪人生”四个方面阐述了阅读经典作品的重要性&应该肯定的是,这些阐述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读经典作品的认识&不可否认的是,仅从提高认识的角度去指导学生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是比较片面的&要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学生既需要提高对读经典作品的认识,更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消除方法&遗憾的是,这方面的指导却被淡化了&2.精读跳读中的“跳读”指导不妥$关于如何精读跳读的问题,教材在“读书方法指导”中是做出了具体指导的,但是对于“跳读”的指导并不妥当&教材在这方面明确指出: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比如,书中一些描写人物外貌、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的诗词,有“说书人”渲染夸饰的痕迹,大多处于“游离状态”,可以略而不读&且不说前一句话的阐述是否确切,因为“目的”与“兴趣”有时并不统一,单是后一句话的举例就绝对不确切了&这些诗词也许存在“渲染夸饰一23-新课程研究2020.10的痕迹”,也许“处于’游离状态’”,但是作为名著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否有其“渲染夸饰”的作用和“游离状态”的意义呢?就算是没有,阅读名著不仅要有传承意识,还要有批评精神!有必要直接把它列入阅读的黑名单吗?二、名著阅读的主要方法1.名著阅读隔膜消除的主要方法。
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西游记》名著阅读要点

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西游记》名著阅读要点七年级上册第1部《朝花夕拾》(七上P56)【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内容概述】这本回忆性的散文集共收录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
该书都是回忆作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文字中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主题思想】作品记述了作者的童年、少年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作品在夹叙夹议中,表现出对反动派、守旧势力的打击和嘲讽。
【艺术特色】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思维导图】【作品梳理】分类篇目名称内容及主题以议论为中心,穿插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讽刺和批判旧道德。
《狗·猫·鼠》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第2部《西游记》(七上P132)【作者简介】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内容概述】全书共100回,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7回):讲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故事,集中表现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为他的神通广大和后来随唐僧去西天取经提供背景材料。
第二部分(第8~12回):介绍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唐僧。
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代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主要起过渡和连接的作用。
初中生寒假复习之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西游记》

初中生寒假复习之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西游记》【学习目标】1.阅读名著,开阔眼界,涵养情性,启迪人生。
2.掌握名著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基础知识】一、考点解读:阅读名著,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帮助我们开阔眼界,思考许多人生问题,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总共安排了12部经典名著,自主阅读推荐了24部著作。
中考将名著阅读纳入考试范围,可以督促我们回归经典阅读,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检验我们的阅读收获。
二、考查形式:名著阅读考题讲究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的形式命题,包括名著常识填空、故事情节概述、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探究、艺术特色赏析、阅读体验阐述等。
三、技巧点拨:1.明确阅读重点。
要了解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及其主要作品;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熟悉名著的主要情节及主旨;熟知并评价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能赏析作品的艺术特色;能与其他名著进行比较阅读等。
2.讲究学习方法。
一是读原著,规定每天的阅读量,精读与跳读相结合。
二是积累与表达并举。
准备两个笔记本,一本用作摘录妙词佳句、美段好篇;一本用作抒写随笔、读后感。
这样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学习很多写作手法。
3.做好系统整理。
按照文学常识、内容概述、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作品主题、艺术特色、阅读启示等分类整理,合并掌握,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这样便于记忆和复习,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四、名著梳理:第1部《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二十世纪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 表示童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题目的意思是鲁迅 先生在晩年回忆的以前的事情。《朝花夕拾》原名《旧事 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它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 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文集,是一本如良师益友的文集。虽 然《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 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 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 所在。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 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 的态度,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所以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 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 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不难感受到 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治学严谨、平等待人、和蔼可亲)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 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 像N次方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 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正直、倔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 ——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 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 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情、 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和人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 的怀念。 《范爱农》 ——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 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 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 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 ,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 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 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西游记》
名著梗概 全书情节可分为四部分:第一,从第一回到第七 回,叙述孙悟空出生、求仙得道、大闹“三界” ;第二,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 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代取 经缘起;第三,从第十三回到第九十九回,描写 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唐僧西行,路遇八十一难 ,但在佛力的支持下,由八戒、沙僧协助孙悟空 保护唐僧,一路斩妖除怪,安达西天,取得真经 ;第四,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 取经回到东土,都得道成为真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 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 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 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 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自私、阴险)
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是 鲁迅先生颇为敬畏之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二十四孝图》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 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 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 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 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 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 示了旧中国儿童那可怜的悲惨处境。作品也对当 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 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其他人物:
《父亲的病》中两个庸医“他” 和陈莲河(何廉臣) :自高身价,毫无真才实学,医蛊不分,草菅人命。
母亲:朴实,慈爱,爱护孩子,端庄,知书达理。 无常:爽直,公正,善良,颇具人情味。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远房叔祖:爱花的读书人, 藏书,字画,花草众多;喜欢舞文弄墨,寂寞,悠闲而疏 懒,喜爱并尊重小孩子;胖而和蔼。 《藤野先生》中的“正人君子”之流:虚伪,追名逐利 ,迂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 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 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 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 安永远痛苦(在父亲去世之际,听从衍太太的指 示,一直在床边大喊大叫)。由此我们可以感到 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在现实生活中,有的 爸爸是无情的,他没有关注到孩子在一步一步的 努力,却一味地敷衍孩子,令孩子自尊心受损, 便会度日如年。(严厉、慈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琐记》 ——《琐记》记叙作者家道衰落后,饱受世人的冷眼而 终于走上了与封建主义决绝的道路。《琐记》记叙鲁迅为 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 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路学堂的 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 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 的强烈欲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 (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 的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 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 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歌 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质朴善良、勤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少年时代的鲁迅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 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 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 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 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 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 半部分发表于1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 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 行》。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 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 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 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狗·猫·鼠》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 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 ,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 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 小隐鼠(鲁迅救的一只小鼠,并把它当做自己的墨猴)。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 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 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阅读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鲁迅,原名 周树人,字豫才。中
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 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 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 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 《呐喊》《彷徨》等。 散文诗集《野 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 集》《而已集》《三闲集》等。 在他写 的人物中虽然没有一个坏形象,但是却 间接表现出了封建社会的残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保姆。本文记述 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 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 ”的性格;对她害死了自己的隐鼠,充满了憎 恨和厌恶;而对于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 绘图《山海经》,却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 妇女真诚的怀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西游记》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的经典小说 《西游记》是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 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 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 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 构思最终写定而成的。作品借助编 撰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抒发了作 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渴望改变的愿望, 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 的王道之国的政治思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一共收入了十篇作品。其中包括:对猫 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 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刻板虚伪的《二十四孝图》; 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 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揭露庸医娱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 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 《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 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 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Hale Waihona Puke 游记》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 实社会的种种情况。小说想象大胆,构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采用 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创造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 沙僧等不朽的艺术形象。全书极富艺术特色。结构上组织严密,繁 而不乱;语言上活泼生动且夹杂方言俗语,富于生活气息;主题上 冲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现实内容,具有民 主倾向和时代特点。作品讽刺幽默,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取经故事的 独特风格。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西游记》
主要情节:
1、美猴王出世 花果山顶石头崩裂出的石卵,化为一个石猴,它眼里射出的两道金 光惊动了玉皇大帝。石猴行动敏捷,心机灵巧。老猴提出谁有本事 钻进山洞可拜它为王的建议。石猴紧闭双眼纵身跳进瀑布,他发现 里面有石锅、石灶、石碗、石床、石凳等,是一个极佳的安身之地 。众猴伏地拜石猴为王,号称美猴王。 2.灵台山遇仙 猴王为求长生不老,在樵夫的指点下,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 须菩提祖师学艺。祖师给他取名,姓孙,名悟空,把七十二变的口 诀和筋斗云的口诀传授给了悟空。后来悟空因在师兄弟们面前表演 七十二变,惊动了祖师,被须菩提祖师赶回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