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相声中的语言艺术
小品相声大全

小品相声大全相声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夸张夸张的动作,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人物和事件的模仿和夸张来表现出来。
小品相声则是相声的一种形式,它更加注重情节的设置和角色的刻画,常常通过一些小故事或情节来展现出生活中的笑料和荒诞。
在中国的相声界,有很多优秀的相声演员,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小品相声作品。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小品相声大全,看看有哪些经典的作品。
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郭德纲。
郭德纲是中国著名的相声演员,他的小品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其中,他的《两把刷子》、《穷游记》、《猴子捞月》等作品都堪称经典,他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物的妙语连珠,展现出了生活中的种种笑料,让观众捧腹大笑。
其次,冯巩也是小品相声界的一大巨匠。
他的作品《卖拐》、《卖炭翁》、《卖布疋》等,都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幽默的台词,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他对人物的刻画细腻入微,对情节的设计巧夺天工,让人忍俊不禁。
除了郭德纲和冯巩,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相声演员,他们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小品相声作品。
比如赵本山的《卖拐》、《卖炭翁》、《卖布疋》等作品,通过对社会各界人物的模仿和夸张,展现出了生活中的种种笑料;又如小沈阳的《盲人摸象》、《卖糕的》等作品,他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设计,让人捧腹大笑。
总的来说,小品相声是中国相声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夸张夸张的动作,展现出了生活中的笑料和荒诞。
在中国的相声界,有许多优秀的相声演员,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小品相声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让人捧腹大笑,更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幽默。
希望小品相声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相声中的几个修辞手法

相声是一种语言的艺术,目的是使人发笑。
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使相声所使用的语言及其表达的事件与作者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经历到的语言、事件有所不同。
这样,听众才可能“笑”,而这个可笑之处就是相声里所谓的“包袱”。
否则,要是司空见惯的东西,想必不可能引起多大的笑声。
本文就将通过分析几段具体的相声内容来介绍这几种在相声里使用的较多而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上不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相声里的三种“列锦”因为相声演员很能“说”,我的意思是讲他们经过训练以后在发音清楚、肺活量大小等方面是超出寻常人的,因而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说出大量的内容。
在相声里有一种叫“贯口”的手法就是利用或者说展示演员所具有的这种能力。
这是手法最简单的一种“列锦”。
在传统相声《报菜名》里,演员要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报出约两百道菜的名字。
同样,在李伯祥和杜国芝的相声《走向世界》里,同样是很短的一段时间,演员要报出大约数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名字。
这样的手法确实很像修辞里所谓的“列锦”,但在这里所堆砌的语言材料比一般列锦手法所用的要多的多,有时候已经和汉赋近似了,所以用“列”这个字眼似乎很不合适,用“堆”或许更加符合。
然而在短时间内将大量内容传达给听众,接受效果肯定会受到不利方面的影响,更谈不上使人发笑。
于是在这种最简单的字、词堆积的基础上,又有了第二种兼及读者接受能力与语言本身逗乐功能的第二种相声“列锦”手法。
在马季和唐杰忠以讽刺官僚主义作风为主题的相声《多层饭店》里,为了夸张地说明住一家旅店的入住手续的复杂,所填写表格的内容之多,有一段这样的内容:甲:“让我填写《旅客健康调查表》。
”乙:“什么内容?”甲:“姓名、别名、曾用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出生年月日、本人出身、家庭成分。
”乙:“还是这一套。
”甲:“后面又增加了许多内容。
”乙:“什么啊?”甲:“本人身体健康状况,有无疾病,如何治疗的,本人病史、家庭病史、三代病史本人是否得过肺病、肝病、胆病、肠病、皮肤病、传染病、牛皮癣羊角风、猩红热、大脑炎、高血压、低血糖、重伤寒、血吸虫、气管炎、白癜风、肾结石、脑膜炎、半身不遂、产后失调、心肌梗塞、骨质增生?抗O是否正常?转安酶是否下降?胆固醇是否偏高?血色素有否增加?照过X光照射没有?做过心电图没有?打过预防针没有?种过牛痘没有?住过几回医院?去过几次火葬场了?”在表演中,可以听到现场有很大的笑声。
冯巩个人简历

冯巩个人简历冯巩,中国著名相声演员、导演和编剧,生于1957年3月12日,籍贯山西省太原市。
冯巩在相声界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他的相声作品幽默风趣,多才多艺,深得观众喜爱。
冯巩的相声作品以幽默而真实的刻画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角色,他的扮演风格特别吸引人。
冯巩以他自己的独特方式,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感动。
冯巩的艺术成就不仅仅局限于相声领域。
他还活跃在电影、电视剧、话剧等多个表演领域,并在导演和编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出色的才能和对艺术的热爱使他成为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瑰宝。
冯巩曾多次获奖。
他荣获的奖项包括中国曲艺牡丹奖、山东刘海粟曲艺之星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等。
这些奖项的获得是对他才华和付出的公认和肯定。
冯巩除了在表演和导演方面的成就外,他也十分关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各种慈善活动。
他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形象大使,多次组织和参与慈善演出,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帮助。
冯巩在演艺事业中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和地位。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和才能,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专业的态度,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演员和导演。
冯巩的个人简历体现了他的职业成就和对艺术的追求。
他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才华和努力,还在于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奉献精神。
冯巩是一个值得敬佩和学习的典范,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热情,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影响力。
他对艺术的贡献使他成为了一位不可替代的艺术家。
总结:冯巩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导演和编剧,他以幽默风趣的相声作品和多领域的表演才华而闻名。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热情在演艺事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影响力。
冯巩的个人简历可以作为一个典范,鼓励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并且通过热爱和奉献取得更多的成就。
我们应该向冯巩学习,成为一个对艺术有追求、有热情并且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冯巩个人简历

冯巩个人简历冯巩,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以搞笑幽默的表演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他出生于1963年,祖籍山西省,自小对相声艺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在他的个人简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演艺事业中的辛勤付出和不断追求。
冯巩在1986年加入了中国广播电视相声团,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
他通过各种演出和广播节目,渐渐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与此同时,他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在他的个人简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参演的许多重要舞台剧和电影作品。
1987年,他参演了舞台剧《解放了的潘金莲》,该剧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他赢得了更多的知名度。
之后,他又参演了多部热门电影,如《多情女人瘦不了》、《残局》等,展现出他的演技和表演实力。
除了相声和电影,冯巩还涉足了多个领域,他是一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他曾经参与舞台剧的导演工作,并且还与一些知名音乐人合作,录制了多张个人音乐专辑。
此外,在电视综艺节目中,他也经常担任主持人的角色,展现出他的幽默和口才。
冯巩热爱艺术,但他对社会公益事业也充满了热情。
他曾经参与多个慈善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和权益。
他还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华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通过冯巩的个人简历,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演艺事业中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坚持。
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使他在相声界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他的幽默和机智给观众带去了欢乐和快乐,成为了中国相声界的一面旗帜。
冯巩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相声演员,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他通过不断挑战自己,在舞台剧、电影、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他的努力和才华使他成为了中国演艺界的一面旗帜。
冯巩不仅具有出色的才华,更是一个热爱生活和社会的人。
他通过参与慈善活动和文化交流,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影响着更多的人。
在他的个人简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为了艺术不懈奋斗的身影,也可以看到他在追求成就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果和荣誉。
通过他的个人经历,我们无疑可以从中汲取许多启示和教益,学习到奋发向前、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人相声稿子

三人相声稿子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来自中国相声界的三位大师,他们是冯巩、郭德纲和岳云鹏。
三位大师今天将为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相声表演。
请三位大师上台!(台上走来三位大师,掌声雷动)冯巩:大家好,我是冯巩。
今天很高兴和郭老师、岳师傅一起共同呈现给大家一场丰富多彩的相声表演。
我们知道相声是中国的国粹,它以幽默诙谐的方式,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讽刺,让人们忍俊不禁。
郭德纲:没错!相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而我们三位大师正是当代相声界的代表人物。
我们相聚在一起,不仅是为了让大家开心一下,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这项文化遗产。
岳云鹏:说得没错!相声讲究的是声音的对白和默契,我们今天也将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大家。
首先,我们来一段经典的相声《卖油翁》。
(三人开始演出《卖油翁》)冯巩:年轻人,你买油吗?郭德纲:我买!冯巩:那你来磕头吧!郭德纲:我磕头!岳云鹏:你别想了,我不卖油。
(观众哈哈大笑)主持人:太精彩了!这是经典中的经典啊!接下来,我们请三位大师表演一段现代相声。
(三位大师配合起来演绎一段关于现代生活的相声)冯巩: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流行一句话:“生活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钱”。
你们听说过吗?郭德纲:当然!这句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没钱怎么享受生活呢?岳云鹏:没钱的时候我就跟老婆说,咱们过个“平民版”的生活,吃些土豆,喝点白开水。
冯巩:那你老婆怎么说?岳云鹏:她说:“你吃土豆,我吃鸭脖子吧!”(观众笑声不断)主持人:这真是太可爱了!感谢三位大师的精彩表演。
下面,请三位大师再给我们带来一段有教育意义的相声。
(三人合作演出一段有教育意义的相声)冯巩:说起教育,孩子的学习成绩真是令人头疼。
郭德纲:没错!我们上班辛辛苦苦赚钱,他们上学却成绩不理想。
岳云鹏:这就得靠家长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妈经常对我说:“你看人家李明成绩好,你为什么学不像他?”冯巩:对啊,家长的期望压力可不小。
主持人:三位大师的表演真是妙趣横生!除此之外,你们还有什么想要表演的节目吗?郭德纲:是的,我想给大家表演一段小品,名字叫做《我家有喜事》。
为什么冯巩在相声圈的地位很高?

冯巩,一个名字足以让相声圈内外人士无不熟知。
他的相声作品不仅风靡全国,更是被誉为“相声界的教父”。
那么,为什么冯巩在相声圈的地位如此之高呢?
冯巩在相声表演方面有着非常高超的技艺。
他的相声作品不仅有着深刻的内涵,更是将语言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他的语言运用非常灵活,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他的相声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冯巩还善于运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情感,使得他的相声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
正是凭借着这些出色的表演技艺,冯巩才能够在相声圈内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大师级人物。
冯巩的相声作品具有非常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他的相声作品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寓意,更是将文化、历史、人性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得他的相声作品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冯巩的相声作品还非常注重情感的表达,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
正是凭借着这些出色的创作才华,冯巩才能够在相声圈内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和地位。
除此之外,冯巩还具有非常高的人格魅力。
他的为人和蔼可亲,深受观众和同行的喜爱。
他的慈善事业也非常活跃,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是凭借着这些优秀的品质,冯巩才能够在相声圈内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和地位。
冯巩之所以在相声圈的地位如此之高,是因为他具有非常高超的表演技艺、出色的创作才华和优秀的人格魅力。
他的相声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更能够深入人心,让观众产生共鸣。
在未来的相声界发展中,相信冯巩的地位和影响力还会继续得到提升,成为相声界的一座不可撼动的丰碑。
圈内人爆料:相声界16位名人恩怨是非内幕

李金斗科班出身,有传统的功底。但层次较低,最近一段时间,更是流于低俗。比如《说广告》中的露胸,《说龙》中的皇上亲嘴,以及总是挂在嘴边的“你吃了伟哥了”,等等。其思想层次方面,也较之姜昆、侯耀文差一档次,因此虽有人脉,却难得领袖之风。
当年郭德纲是想拜李金斗为师的,但因为李金斗对他不甚了解,一时没有同意,不想却被侯耀文抢了先。如果当时郭拜了李,恐怕也就没有后来的德云社了。一山不容二虎,斗爷自然不会同意徒弟弄个场子和自己的周末相声俱乐部对着干。
圈内人爆料:相声界16位名人恩怨是非内幕.txt时尚,就是让年薪八千的人看上去像年薪十万。我们总是要求男人有孩子一样的眼神,父亲一样的能力。一分钟去忘记一个人。圈内人爆料:相声界16位名人恩怨是非内幕
1.冯巩
冯巩是个精明人,我和他交情不深,但仅有的几次接确,感觉这人平时说话很油滑,也许是相声演员的通病吧。
最为可惜的是奇志,拜侯耀文为师后,与铁路说唱团签约,在团里和个女定员做搭档,为其捧哏。似乎有点儿伤腕的意思。
4.牛群
此人精明,但精明得过头了
他的精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他曾经想拜姜昆为师。要知道他比姜昆还大一岁,但那时他的名气却比姜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由此可见,此人是为了上位(好象爆影视料的经常用这词儿)也是不惜自降身份的。牛群当初在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和赵福玉搭档。那时真出了不少好段子,后来甩了赵和相声界的大量李立山合作,也算出了几个好作品,最有名的当属“领导,冒号~”,此时正赶上冯巩单飞,于是又弃李,投奔了冯巩。从此火得一塌糊涂。从他这三级跳可以看出,他的精明完全融入其中。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

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解读相声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一直以其幽默风趣、言语生动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相声中,言语的运用被视为一种艺术,相声演员通过言辞的幽默表达来引起观众的笑声和共鸣。
而这种幽默的语用学,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技巧,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解读。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语言使用的语境和语言行为的学科。
在相声中,幽默的语用学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涉及到语言、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
下面我们来通过几个方面来解读我国相声言语幽默的语用学。
一、对语言的选择和运用相声中的幽默言语首先体现在语言的选择和运用上。
相声演员们往往善于用简单的词语和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道理,并通过夸张、讽刺、比喻等手法来刻画人物、描绘场景。
比如冯巩的《相声大会》中的段子《吃饭不减,喝酒不停》,他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生活中的片言只字,将一个人的特点和行为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笑声。
在语言的选择和运用上,相声演员还会借助一些特殊的修辞手法来达到幽默的效果。
比如夸张、反语、对偶等,这些修辞手法使得相声中的言语更加生动、形象,并引起了听众的笑声。
例如周立波的《丁力》中,他通过对偶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出丁力对待饭店服务员的态度,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二、对社会文化的讽刺和批判在相声中,幽默的言语常常表现为对社会文化的讽刺和批判。
相声演员们往往会以夸张、讽刺、反讽等方式来揭示社会生活中的荒谬和不合理,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在言语的幽默表达中,相声演员们常常会直击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比如官僚主义、工作生活中的琐事、家庭关系等,对这些问题进行幽默的揭示和讽刺,从而引发听众的共鸣和笑声。
在相声中,对社会文化的讽刺和批判往往是通过言语的夸张和对比来体现的。
例如郭德纲的相声《开心一刻》中,他通过对比的手法来揭示城乡差异的种种荒谬事例,借此批判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引起了听众的共鸣和笑声。
三、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在相声中,幽默的言语还常常表现为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和塑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巩相声中的语言艺术相声作为我国一门独特的曲艺深受广大观众们的喜欢,接触最多的当属春晚上那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冯巩作为一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在相声的发展与推广中都有着很大的功劳。
他充分的运用汉语言艺术,汉语作为世界语言中的一族,其语音系统不仅包括人类语言所共有的元音和辅音,还含有独具自身特色的声调,在这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汉语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的特点。
在冯巩的大量相声作品中,他就巧妙运用了汉语语音的这一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
冯巩的相声中所采用的语音学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合辙押韵”现象:所谓“合辙押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压韵”,只不过前者是戏曲界的叫法,后者是韵文领域的叫法,现代较为通行的韵辙标准是“十三辙”和“十八韵”。
在冯巩的相声作品中,这种“合辙押韵”的现象随处可见,它不仅使台词读起来和谐悦耳,起伏跌宕,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汉语语音的美学功能。
在相声剧《暖冬》中 作品刚一开场就运用了大量的同韵字放于句子末尾:<1>穿上我的皮夹克,短跑冠军博尔特;穿上我的黑马甲,美国总统奥巴马。
作品运用典型的压韵现象,将歌韵中的“克”与“特”放于前两句末尾,将麻韵中的“甲”和“马”放于后两句末尾,这样不仅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而且到达了吸引观众的目的。
“合辙押韵”所带来的美学功能不仅表现在语音上,同时还表现在修辞上。
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常见的押韵方式有:奇韵、偶韵、排韵、随韵和交韵。
在上一段台词中,“克”与“特”压一个韵,“甲”和“马”压一个韵,这属于典型的“随韵”现象。
作品《笑谈人生》中的,<2>我就想跟潘长江比个儿大,跟陈佩斯比美发,跟帕瓦罗蒂比劈叉,跟美国总统比说中国话。
其中的“大”、“发”、“叉”和“话”的韵脚相同,这属于典型的“排韵”现象。
所以,通过现代汉语语音学中的“合辙押韵”,使我们明白了冯巩相声语言朗朗上口的关键所在。
典型的幽默词汇: 在冯巩的相声作品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极富幽默细胞的字眼。
正是创作者对这些语言的巧妙运用,才达到了其诙谐、滑稽的艺术效果。
冯巩相声中幽默使用的词汇包括:⒈熟语⑴成语的使用:成语是一种形式简洁而又意思精辟的词组或短语,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作品《不能让他走》中, 就运用了大量的成语。
如甲:瞧您这长相,也太随心所欲了。
乙:那也不如你长得为所欲为,就这长相也太下不为例了……在这一段台词中,二者同样在讽刺对方相貌丑陋,但在用词上却十分讲究。
前者运用“随心所欲”来说明对方想怎么长就怎么长,以致丑成这样,而后者采用同义偏贬的“为所欲为”来说明对方也不过如此。
最后还又加用了一个“下不为例”来说明对方丑到了极致。
这种运用成语的讽刺,不但不会造成“运用詈辞”的不雅 反而给人一种巧夺天工之撼。
⑵歇后语的使用,歇后语是一种带有隐语性质的短语。
在冯巩的相声作品中,创作者为了达到“给观众突然惊喜”目的,往往就会用到这一熟语。
例如《马路情歌》中的,甲:明白,就是我媳妇来了,我都得扣。
乙:对喽。
甲:可是我火柴没头——光棍儿。
创作者在一段较为平淡的台词之后加上一句歇后语,从而使幽默艺术取得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网络流行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民数量的增加,各种各样的网络流行语铺天盖地蜂拥而来。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观众日益发展的文化需求,各类文艺作品中都出现了大量网络流行语,其中相声也不例外。
冯巩相声中的网络流行语有: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传说。
孩子,赶紧走,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呢。
老爷子唱的不是歌,是寂寞。
您多保重啊,我得走了,我妈喊我回家偷菜呢。
注:以上台词均出自作品《不能让他走》中。
除了以上所谈到的对熟语、多义词、同音词以及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之外,冯巩的相声作品中还包含有大量的类义词、上下位词、同义词、反义词、古语词、方言词、行业词、外来词以及新造词,它们共同构成了冯巩相声丰富多彩的词汇系统,从而造就了冯巩相声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
源于其它作品的幽默改写:⒈古典诗词改写。
在作品《还钱》中,就有许多台词源于古典诗词: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我和她。
原想王子会公主,却是恐龙见青蛙。
明月几时有,抬头自己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壶二锅头。
其中,第一句台词改写的是晚唐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描绘秋色的诗歌。
第二句台词改写的是宋代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它是一首被后人誉为绝唱的中秋词。
第三句台词改写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被后人看作是他的绝命词。
这三部作品均体现出了一代文学之胜,但通过相声创作者的巧妙改写,这些台词不但富有了厚重的古典文化,更平添了几分调侃的幽默艺术。
⒉歌词改写。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流行歌曲的日益盛行,相声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只有不断输入新的血液,才能永葆青春。
在作品《不能让他走》中:路见不平一声吼,风风火火救老头。
这段台词改写的就是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歌中的一段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风风火火闯九州”。
⒊俗语改写。
俗语是群众中流行的通俗而定型的语句,但为了达到幽默效果,创作者还是将这种已经定型的语句进行了改写。
作品《最差先生》中的:哎呦,太好了,真是牛大十八变,越变越难看啊。
其中的“牛大十八变 越变越难看”是由俗语“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改写而来。
创作者正是通过这种不合理的说法,才使得幽默艺术在这部作品中达到了高潮。
“皮钦语”现象: 皮钦语俗称“洋泾浜”,是一种远渡重洋,立足异域,使用范围十分有限的特殊语言,它是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言现象。
我国在建国之后,这种语言就被禁止通行了。
虽然这种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已被禁止使用,但在一些文艺领域,创作者为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依然会将这种语言引入自己的作品中。
冯巩的相声就是其中之一:呦,外国朋友,微儿康姆凸儿北京。
嘿,哥们儿,凸儿北京。
出自《公交协奏曲》。
保安怎么穿黄衣服?“皇家保安”,这是来自皇家的问候,好肚油肚!出自《还钱》。
第一段台词中的“微儿康姆-凸儿北京”就是这种“皮钦语”现象,即:将“Welcome to Beijing”的英语语音经过汉语音系的改造 讹化为“微儿康姆-凸儿北京”。
这句话虽然是由汉字组成,但却丝毫看不出里面的汉语语法现象。
词汇方面,除了“北京”属于现代汉语词汇外,其它文字均属于单个汉字的随意组合。
第二段台词中体现“皮钦语”现象的是“好肚油肚”。
它也是由英语讹化而来。
在英文中表示这种问候的标准问候语是“How do you do”而台词中的“好肚油肚”就是由此讹化来的洋泾浜英语。
违反“会话礼貌原则”: “会话礼貌原则”是言语活动中最基本的行为原则之一,它有助于调节交际各方的人际关系,使言语行为在和谐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但在冯巩的相声中,创作者常常故意违反这一原则,从而达到其预期的节目效果。
如:潘长江那个头儿让他推车,他能直接从车板下面走过去。
破了头皮,谁负责?出自《咱村的事》。
驴脸那个称号谁敢要啊,那个光荣永远属于主持人李咏,人家那个脸的长度,非常6+1啊!出自《跟着媳妇当保姆》。
在这些台词中,无论是对潘长江的嘲讽,还是对李勇的讽刺,都带有相声艺术所特有的幽默艺术,又巧妙的将潘长江的身高,李咏主持的的节目表现出来,再搭配冯巩那独特的语调以及表情,让观众忍俊不禁。
它虽然严重违反了“会话礼貌原则”,但通过这种诙谐的说话和尖酸讥讽的嘲弄,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笑料,耐人寻味、历久弥新。
句子的语序变化: 句子的语序变化主要包括词语语序的变化和句法语序的变化等。
在前者的变化格式中,虽然词语的语序发生了变化,但语义有可能不变,也有可能改变。
冯巩与牛群合作过这样一段相声:甲:是呀,要是以前我总以为凡是干正经事的就没有些匿名信的。
乙:是呀,以前我总以为凡是写匿名信的就没有干正经事的。
在这一话对中,第一个话轮与第二个话轮在词语的语序上发生了变化,即:将“干正经事的”与“写匿名信的”相互对换,但变化后的句子在语义上并没有变化,这也属于一种典型的异形同义格式。
但《公交协奏曲》中的:哎呦,就为咱俩的事没成,你爸觉得特对不起我,那天一激动,他非要认我做干爹……啊不,我非要认他做干爹,当天晚上就带你爸妈香山赏月去了。
在这段台词中,虽然仅仅是“他”与“我”在语序上的变化,但语义却发生了截然不同的改变而在句法语序的变化中,其目的一般是为了使语言话题化,起强调话题的作用。
在作品《咱村的事》中:你说我一上台就说“忙得我还没吃饭呢”我就不说。
观众朋友们,我忙的还没用膳呢。
虽然在词汇上也有所变化,即将“吃饭”改为“用膳”,但笔者在这里重点考查的是二者在句法上的变化。
在第一句中:“我”作的是兼语,而第二句为了强调“我”就将名词性成分“我”提到了句首,从此使“我”成为主语。
将台词做这种变化的目的在于,使“我”成为话题的中心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使演员刚一上台就能获得全场观众的关注。
所以,这种句法语序的变化对于文艺作品来说至关重要。
冯巩的相声总是让观众期待,总会充满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