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建模技术实验报告
UML实验报告1-8次

实验一熟悉UML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io 2003 日期: 9月16日1.实验目的与要求:2.熟悉UML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io 2003。
3.实验内容:4.熟悉Visio的UML建模绘图界面。
二、2..通过绘制对象图学习Visio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微机+windows操作系统+ Microsoft Visio 2003实验步骤:1. 熟悉Visio的UML建模绘图界面(1)进入Visio的UML建模绘图界面通过“开始”|“程序”, 运行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3, 出现Microsoft Visio界面。
在左侧的“类别”区域中单击“软件”, 然后在右侧的“模板”中单击“UML模型图”, 则进入Visio的UML建模绘图界面。
(2)熟悉UML建模绘图界面在Visio的UML建模绘图界面中, 最大的白色区域就是绘图区。
左上方的“形状”窗口就是Visio的UML元素调板, 它由很多的标签页组成。
每个标签页提供了一个特定的UML 图标。
左下方的“模型资源管理器”就是Visio的字典, 字典就是所创建的所有元素及其属性的记录的集合。
当Visio打开并准备开始UML绘图的时候, “UML静态结构”标签页就会激活, 我们就可以创建类图和对象图了。
2. 通过绘制对象图学习Visio的使用方法。
(1)在“模型资源管理器”中“顶层包”的文件夹上右击, 从弹出菜单中选择“新建”|“静态结构图”, 则创建并打开了一个新的静态结构图。
从“形状”的“UML 静态结构”标签页中选择“对象”图标, 拖拽到绘图区。
(2)在对象图标上双击打开“UML对象属性”对话框。
在“名称”字段中输入“theSun”替代缺省名字。
我们还需要表明theSum是Star类的一个实例, 为此, 选择“类”字段并单击下拉列表。
从类列表中选择“顶层包::Star”,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3)用相同的一系列步骤创建HabitablePlanet类的一个earth对象。
UML统一建模语言实验报告 2范文

目录实验一 UML建模基础及用例图实验二类图与对象图实验三序列图与协作图实验四状态图实验五活动图实验(一)UML建模基础及用例图实验目的1、熟悉UML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的基本菜单及操作。
2、掌握UML的可见性规则和构造型的作用。
3、掌握用例的概念;掌握UML用例图的组成及作用。
4、掌握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各种关系。
实验内容1、练习使用建模工具建立各种UML图形,并对图形进行相应编辑和修改。
2、认识各种UML关系,并用工具表示出来。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实验报告3、什么是用例?用例图中有哪些组成元素?在UML中是如何表示的?答:用例是对系统功能的描述,是向参与者提供重要价值的操作序列。
用例图有:用例、参与者、关联(系统边界)等元素。
用来显示在系统或其他实体内的用例与系统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主要使用场合:需求获取、定义、分析4、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包含关系、扩展关系和泛化关系各代表什么含义?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对以上三种关系各举一例,画出用例图,并进行说明。
(1)包含关系:基本用例的行为包含另一用例的行为。
基本用例描述在多个用例中都有的公共行为。
包含关系是本质上比较特殊的依赖关系,它比一般的依赖关系多了一些语义。
在包含关系中箭头的放向是从基本用例到包含用例的。
(2)扩展关系:扩展关系的基本含义和泛化关系相似,但在扩展关系中,对于扩展用例有更多的规则限制。
基本用例必须声明扩展点,而扩展用例只能在扩展点上增加新的行为和含义。
(3)泛化关系:代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UML用例图中泛化关系的意思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继承的概念是类似的。
不同的是继承使用在实施阶段,泛化使用在分析、设计阶段。
在泛化关系中子用例继承了父用例的行为和含义,子用例也可以增加新的行为和含义或者覆盖父用例中的行为和含义。
5、完成书中94页例子,体会用例图建模的分析过程并模仿来画出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用例图。
画出课后习题101页第4题。
UML统一建模语言实验报告

成绩UML统一建模语言实验报告--实践教学管理平台专业:学号:姓名:目录一.前言 (3)二.可行性分析 (3)1.技术可行性 (3)2.经济可行性 (3)三.需求分析 (4)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4)2.用例图 (4)(1)标识参与者 (4)(2)标识用例 (5)(3)描述用例 (5)3.类图 (6)(1) 系统中的类 (6)(2) 各类之间的关系 (7)4.顺序图 (7)(1) 学生与系统交互的顺序图: (7)(2) 教师与系统交互的顺序图: (8)(3) 实验室或设备管理员与系统交互的顺序图: (9)5.通信图 (10)6.状态机图 (11)(1) 学生状态机图 (11)(2) 教师状态机图 (12)(3) 实验室或设备管理员状态机图 (12)7.活动图 (13)(1) 学生活动图 (13)(2) 教师活动图 (14)(3) 实验室或设备管理员活动图 (15)四.系统实现部分 (16)1.系统的组件图 (16)2.系统的部署图 (17)五.结束语 (18)六.附录或参考资料 (18)一.前言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是一个对学校实验室和设备进行系统管理的平台,学生和老师可以对需要的实验室和设备进行预约,实验室或设备管理员可以对预约进行审核。
该系统实现了对实验室和设备的系统化管理和高效利用。
这里我将通过该系统来进行UML建模。
二.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的使用为该系统提供了运行环境。
该系统采用B/S和C/S结构相结合,既可通过网页操作,也可从手机等移动端操作。
开发采用C#作为服务器端和网页端的主要开发语言,移动端采用java为主要开发语言。
开发工具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5、SQL Server 2014、android studio2.3.1,服务器采用windows server 2012 R2数据中心版 64位英文版。
网页端采用HTML、Css、bootstrap、bootstrap-table、jQuery库等进行页面设计,开发技术成熟,具有技术可行性。
UML建模实训报告

UML建模实训报告三、建模步骤1应用Rose工具绘制系统的用例图创建用例图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参与者。
1)在网络教学系统中,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参与;2)网站需要一个专门的管理者进行日常维护与管理,所以需要有系统管理员的参与。
*参与者的用例图*课程管理的用例图*用户管理的用例图*在线测试的用例图*在线交流的用例图*客服的用例图*课程管理的状态图和活动图*用户管理的状态图和活动图*在线测试的状态图和活动图在线交流的状态图和活动图*课程管理的时序图与协作图*用户管理的时序图与协作图*在线测试的时序图与协作图*在线交流的时序图与协作图4. 根据用例图和活动图进行系统结构建模和系统对象类建模,使用Rose绘制相应的包图和类图*类图类不是单独一个模块,各个类之间是存在联系。
网络教学系统各个类之间的联系如下图:*包图6. 绘制系统组件图和配置图*系统组件图*系统配置图配置图主要是用来说明如何配置系统的软件和硬件。
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服务器负责保存整个Web应用程序,数据库是负责数据库管理四、实验总结(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意见或建议)通过这次实验,让我熟识操作Rational Rose 2003建模工具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巩固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通过网络教学系统建模这个实验,一个基本的网络教学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和教师用户管理(2)课程管理(3)在线测试(4)在线交流。
使我对UML建模有了理性的认识和理解,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UML 的基本原理和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
在对网络教学系统建模之前,UML建模对我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段中进行必要的总结与论证,对一个案例进行建模的进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导致在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跟原先计划所要实现的功能。
通过对用例图、类图、序列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配置图的构建对UML 建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及在操作方面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而经UML展现了一系列最佳工程实践,这些最佳实践在对大规模,复杂系统进行建模方面,特别是在软件架构层次已经被验证有效。
UML实验报告_9

2013 年9月24 日实验项目:用况图实验目的:掌握在UML建模工具JBOO4.0(支持UML2.0)下画用况图的方法。
实验仪器:一台有建模工具JBOO4.0的PC附注实验内容及步骤(或程序清单):1、双击建模工具JBOO4.0图标工具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工具界面2、新建用况图,如图2所示。
图2 新建用况图3、画用例图的工具图标会出现在上方4、选定相应图标拖进工作区,包括用况,活动者以及系统边界如图3所示:(续)图3 用况图5、双击用况1图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名字改为开户。
以此类推,修改完所有图标的名字后如图4所示:图4 完成用况图6、点击工具—>元模型质量评估—>设计质量评估,可查看模型的设计质量,如图5。
图5 查看模型设计质量(续)7、点击工具—>文档/代码生成—>国际文档—>Html文档,将生成Html文档,如图6。
图6 生成Html文档8、用浏览器打开生成的文档如图7:图7 浏览器打开用况图实验结果分析:通过用JBOO工具画用况图,熟悉了工具的使用,本实验是一个简化了的银行储蓄账户管理系统,实验要点分清用例和执行者,以及将后缀名为jmdl的文档转化为Html文档。
教师批阅:2013年10月8 日实验项目:类图与对象图实验目的:掌握在UML建模工具JBOO4.0(支持UML2.0)下画类图与对象图的方法。
实验仪器:已安装JBOO4.0的PC一台。
实验内容及步骤(或程序清单):附注1、双击图标2、进入软件界面,默认为画类图。
3、画类图的图标有4、选定相应图标拖进工作区,如图8所示:图8 选择图标5、双击类1图标,弹出如下对话框,将类名改为学生,如图9。
图9 修改类名6、选择“属性”标签卡,输入属性名,选择类型和可见性,单击“插入”按钮,输入学生类的全部属性,如图10。
7、选择“操作”标签卡,输入操作名,选择返回类型和可见性,单击“增加”(续)按钮,输入学生类的全部操作,如图11。
UML建模技术实验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 UML建模技术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姓名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2012— 2013学年第二学期实验课程名称: UML建模技术实验课程名称: UML建模技术实验课程名称: UML建模技术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1、尝试从上到下构图,始终把包含者放在被包含的项目之上。
2、添加关联,使用教科书作为指导来发现关联。
3、下一步添加多重价值,要确保最小值和最大值是正确的。
4、下一步添加属性。
坚持纯数据值或值的对象。
5、不要在领域模型中加入方法,这一过程不涉及实现阶段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音像店的概念模型如下: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概念模型就是领域模型,要建立概念模型必须先弄清楚概念类。
这次实验绘制了概念模型,展示了概念类、概念类之间的关联和多重性、概念类的属性。
概念图在建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实验课程名称: UML建模技术实验课程名称: UML建模技术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1、打开StarUML,单击File->New Project以新建一个工程,选中《designModel》Design Model,单击菜单栏Model->Add Diagram->Sequence Diagram,在Model Explorer视图中的Design Model 下出现子目录CollaborationInstanceSet1->InteractionInstanceSet1->SequenceDiagram1,将SequenceDiagram1重新命名为Rent_sequence Diagram.同理新建Return_sequence Diagram,Restock_sequence Diagram。
UML实验报告

1.为什么要求相对应的类名、组件名和实现组件的文件名相同?
答:相应的名字中能够找到相应的类的信息。如果组件名、类名和Java文件名不相同,会出现实体类的语法错误。
实验七 正向工程
一、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结果。
2.小结实验心得体会。
正向工程是对一个系统物理结构实现的高层抽象性、逻辑性及独立性设计的传统处理过程。通过本次试验,学会了利用Rose工具生成代码框架及生成数据库脚本,同时在实现过程中使用转换后的代码和数据库脚本。了解了Java编程综合练习。
实验四 活动图
一、实验结果
1.整理实验结果。
2.小结实验心得体会
在UML中,活动图是为系统的动态方面建模的7个图之一。活动图主要是一个流图,它描述了从活动到活动的控制流,它还可以用来描述对象在控制流的不同点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时的对象流。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活动图的语义和功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并对活动图的组成部分,包括动作状态、活动状态、分支、分叉和泳道、对象流,逐一进行了学习。同时基本掌握了用活动图来描述系统中“借出图书”用例的业务过程。实验过后本应该有完整的截图,由于自己的粗心马虎,造成截图的不完整性。
2.本案例中,ResourceTitle与BookTitle、DiscTitle的继承关系,SQL Server 2000关系型数据库的转换合理吗?如不合理,请问该如何修改?
答:不合理。
UML
实
验
报
告
实验一 用例图
一、实验结果
1、整理实验结果
2、小结实验心得体会
用例模型用于需求分析阶段,它描述了待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并驱动了需求分析之后各阶段的开发工作。用例图是UML中用来对系统的动态方面进行建模的7种图之一。用例图描述了用例、参与者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例图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操作者。
uml实训报告

uml实训报告uml实训报告篇一:uml实验报告软件建模实验报告题目:图书管理系统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完成日期:年月摘要随着知识化和信息化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信息技术龙头的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突飞猛进,UML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
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建模语言。
它溶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
它的作用域不限于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还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用现有的知识,按照软件工程思想和系统的开发步骤,以图书管理的应用需求为背景,分析设计了图书管理系统,并利用Ratinal Rse对系统进行建模,完成用例图和类图的构建,为后期的程序设计提供标准。
根据建模需求分析,总结出本系统的参与者有借阅者和图书管理员两类。
根据其职能不同,借阅者只能使用该系统借书、预订书刊以及还书。
图书管理员则可使用系统进行图书馆业务的管理工作,如借阅者,书刊等的信息维护。
系统可实现书籍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这就保证了数据库信息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安全性。
该系统以面向对象理论和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相关知识为依据,介绍了设计开发中的模块设计和数据与程序的连接,使SQL server 201X与 Visual Studi 201X得到了有效的结合。
关键词:图书管理系统;UML;Ratinal Rse面向对象目录 1 需求分析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开发背景及意义 ........................................................ (4)1.2 功能需求 ........................................................ ............................................................4 2 系统建模 ........................................................ ........................................................... .. (8)2.1 创建系统用例模型 ........................................................ . (8)2.1.1 确定参与者 ........................................................ (8)2.1.2 参与者的用例图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UML建模技术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12— 2013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 UML建模技术
实验课程名称: UML建模技术
实验课程名称: UML建模技术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1、尝试从上到下构图,始终把包含者放在被包含的项目之上。
2、添加关联,使用教科书作为指导来发现关联。
3、下一步添加多重价值,要确保最小值和最大值是正确的。
4、下一步添加属性。
坚持纯数据值或值的对象。
5、不要在领域模型中加入方法,这一过程不涉及实现阶段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音像店的概念模型如下:
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概念模型就是领域模型,要建立概念模型必须先弄清楚概念类。
这次实验绘制了概念模型,展示了概念类、概念类之间的关联和多重性、概念类的属性。
概念图在建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实验课程名称: UML建模技术
实验课程名称: UML建模技术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1、打开StarUML,单击File->New Project以新建一个工程,选中《designModel》Design Model,单击菜单栏Model->Add Diagram->Sequence Diagram,在Model Explorer视图中的Design Model 下出现子目录CollaborationInstanceSet1->InteractionInstanceSet1->SequenceDiagram1,将SequenceDiagram1重新命名为Rent_sequence Diagram.同理新建Return_sequence Diagram,Restock_sequence Diagram。
2、在Sequence工具栏中选择相应图标,根据实验2的用例文本和实验3的概念模型绘制序列图Rent_sequence Diagram, Return_sequence Diagram,Restock_sequence Diagram。
3、在右侧Model Explore视图中选中Rent_sequenceDuagram,单击菜单项Model->Convert Diagram>Covert Sequence to Collaboration,系统自动生成一个选项卡,出现了与Rent_sequence Diagram序列图相对应的协作图,并对图标进行整理,得到其对应协作图;同理,可生成Return_sequence Diagram,Restock_sequence Diagram的协作图。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用StarUML完成的3个序列图以及生成过程中产生的3个协作图
Rent_sequence Diagram序列图及生成过程中产生的协作图如下:
Return_sequence Diagram序列图及生成过程中产生的协作图如下:
Cashier Return RentLineItem StockSystem
1 : makeReturn()
2 : enterItem()
3 : create()
4 : endReturn()
5 : becomecomplete()
6 : subtotal()
7 : update()
Restock_sequence Diagram序列图及生成过程中产生的协作图如下:
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序列图与系统顺序图之间的差异,系统顺序图是将系统视为一个黑盒子,用以对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探究并将序列以可视化的形式进行表达;而序列图描述了一系列对象之间消息序列,方便地表示了各个类之间的调用的顺序。
实验中,我也学会了如何绘制序列图,以及序列图与协作图的关系。
各个类之间的关联是调用与被调用的。
实验课程名称: UML建模技术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1.打开StarUML,File->New Project(新建一个工程),在Model Explorer视图中右击
《designModel》Design Model,Add Diagram->Class Diagram,就可以在ClassDiagram1中画类图了。
2.根据概念模型以及3个序列图的关联与操作画出相应类图。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单一类图如下:
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利用uml建模语言绘制类图,在绘制类图之前,要先分析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分析每一个类的属性和操作。
类图中包含了类元名称、属性和操作,并且类图和概念图有着很大的关系。
此次实验更加体会到了uml建模的高效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