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作业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指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进行医疗决策的一种方法。
循证医学的核心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以最新的科学研究为依据,不断优化医疗决策和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
下面我们以一个具体的循证医学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循证医学的应用过程。
病例描述,一名50岁男性患者,因为胸痛和呼吸困难到医院就诊。
经过详细的检查,发现患者存在明显的冠心病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同时,患者的心电图和血液生化指标也提示存在冠心病的可能性。
传统医学观点认为,对于这样的冠心病高危患者,应该立即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介入治疗。
然而,循证医学的理念告诉我们,医疗决策应该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
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对于冠心病高危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并不是必然的选择。
相反,对于一些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可能是同样有效甚至更合适的选择。
因此,在面对这名患者时,我们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具体病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患者的个体化需求等。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成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医疗决策。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考虑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定期的随访和评估,以实现更加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目标。
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循证医学的应用过程。
循证医学不是简单地依据传统的医学经验和观点,也不是盲目地追随最新的研究成果,而是要在临床实践中,结合科学研究、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求,进行医疗决策。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保证医疗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医疗质量,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总之,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最新科学研究的临床实践方法,它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科学证据为依据,不断优化医疗决策和治疗方案。
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应用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循证医学作业

循证医学作业(一)
文献检索练习
检索题目: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溶栓疗法是否比常规非溶栓治疗有更好的预后?
说明
1.该作业报告的格式仅供参考,其内容可以按照自己的题目和检索情况调整。
各检索工具尽可能选用相同年限,以便相互比较。
(如果课题相关文献较少,年限可设多年)
2.编写检索式包括写出:检索方式、检索字段、检索运算符、检索词。
3.每一种检索工具检出的文献列出3-5条密切相关题录。
题录包括以下事项:第一著者、文献标题、文献出处(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可以参考以下标准格式填写:
中文期刊论文:李少兰,陈玉琼,陈瑞珍,等.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现代临床护理.2008,8(8):43-46
英文期刊论文:Harvey W.Anomalies and curiosities of cardiology and cardiologists. Am J Cardio.1984,53(1):900-915
序号检索表达式
#1 缺血性脑卒中and溶栓疗法and预后#2 缺血性脑卒中and非溶栓治疗and预后
#3
#4
#5。
循证医学作业及课终论文

循证医学作业及课终论文实践作业一:如何从循证医学角度来看新型医患关系?实践作业二:用某干预措施预防高山反应,实验组130例,有效100例;用安慰剂的对照组120例,发生高山反应的100例。
分别求出EER、CER和可信区间。
(u0.05=1.96)。
EER、CER计算举例:阿司匹林治心梗死亡未死例数试验组 15 110 125(n1) 对照组 30 90 120(n2) 合计 45 200 245(n)计算:EER=15/125=12%CER=30/120=25%CI: P±SE(SE=率的标准误) SE=P(1-P)/n½查u值表,常用95%可信区间, u=0.05=1.96可信区间计算举例:某措施治疗60例某病患者,治愈24例,治愈率为24/60=0.4,该治愈率95%可信区间为:SE=0.4 (1-0.4)/60½=0.063P±SE=(0.4-1.96x0.063),(0.4+1.96x0.063)=0.276,0.524该治愈率95%可信区间为:(0.276,0.524),即27.6%-52.4%。
实践作业三:分层分析与ROC曲线ROC曲线是雷达屏幕上飞行物的一种方法,故称工作器工作特征曲线。
现用来做临界值及不同试验临床比较。
ROC曲线意义:1 确定参考值范围2 诊断试验“有病”或“无病”临界值确定3 两种诊断试验的临床比较ROC曲线制作:1 将测定结果按组分层(大于5个连续分组)2 分层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3 以真阳性率(敏感度)为纵座标,假阳性率(1-特异度)为横座标,将各层结果绘图,并连接各点使成曲线。
4 判定临界值离左上角最近的一点。
5 比较两种诊断试验的临床价值原则:曲线下覆盖面积与临床价值呈正比。
甲低与血清T4累积频率分布表Mmol/L 患阳累积(%) 正阳累积(%) ≤ 26 5(18.5) 0(0)∼ 51 14(51.9) 0(0)∼ 77 22(81.5) 7(7.5)∼103 27(100) 37(39.8)∼129 27(100) 74(79.6)∼155 27(100) 89(95.7)≥155 27(100) 93(100)课终论文:写出循证医学研究报告(包括自设临床问题、经检索文献和系统评价得出解决临床问题的过程和答案。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最新研究证据的医学实践方法,它旨在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更明智的医疗决策。
在本次作业中,我们将通过分析一个循证医学案例来深入了解这种方法的应用。
案例背景:一名50岁的女性患者因长期高血压和糖尿病在当地医院就诊。
她的主治医生根据她的病情开了一种新的降压药物给她,但她在服用后出现了严重的头晕和恶心症状。
她对这种药物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
循证医学分析: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我们需要对这位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对这种新的降压药物进行评估,包括其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其他替代药物或治疗方案,以及它们的疗效和安全性。
最后,我们需要综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偏好,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进行了以下分析:1. 对新降压药物的评估,通过查阅最新的临床研究和药物数据库,我们发现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率较高,尤其是在老年人和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中。
因此,该药物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风险。
2. 替代药物或治疗方案,根据最新的临床指南和循证医学数据库,我们找到了几种与该药物相同疗效但安全性更高的替代药物,其中一种药物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老年人和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中表现良好。
3. 个体化治疗方案,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病史和不良反应,我们与患者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解释了不同治疗方案的利弊,并最终与患者共同制定了一个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替代药物的使用、剂量调整和监测计划。
结论:通过循证医学的分析,我们为这位患者制定了一个更合理、更安全的治疗方案,避免了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经验教训。
总结: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最新研究证据的医学实践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更明智的医疗决策。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循证医学的原则和应用,也为我们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循证医学作业范文(必备3篇)

循证医学作业范文第1篇循证医学是医学界近年提及率最高的词之一。
从临床、科研、教学到学术交流,从做什么检查、下什么诊断到给什么治疗……一些医师开口闭口都是循证医学。
似乎离了循证医学的医学,就不再是合乎时代的医学。
更有些人,虽然也将循证医学挂在嘴上,但实际上却觉得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之间仿佛隔着一层纱,透着些许“阳春白雪”似的高不可攀和神秘,提则提矣,懂却不懂,用更不用。
将循证医学的重要性常挂于口,铭记于心,自然好。
但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循证医学的真正内涵,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需要,所以产生循证医学到底是什么?这是李教授在讲学和接受采访过程中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
她说,如果要用最短的文字来描述循证医学,那就是――循证医学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实践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20世纪后半叶,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从单因性疾病向多因性疾病改变,因此相应的治疗也就变成了综合性治疗。
在综合性治疗中,每一种干预措施可能都只产生很小的疗效,因此对其评价就必须要借助特定方法,即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
1948年,英国人进行了人类第一项链霉素治疗结核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证实链霉素疗效非常好。
如此确切的疗效,再加上如此严格的研究方法,使其结果很快得到公认。
从此,RCT被确立为评价临床疗效的最有效方法。
但是,尽管使用的都是RCT,不同研究者针对同一个问题得出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问题就这样产生了:每项RCT都号称是最高级别的证据,都是权威专家做出来的,那么,面对各不相同的结果,临床医师应该相信谁?类似的问题越积越多,于是,方法学应运而生。
方法学可以保证把应用相同干预措施治疗相同疾病的所有高质量临床研究都集中起来,最终拿出一个结论,从而来解决临床医师无所适从的问题。
循证医学的实施也需要一系列方法学来保驾护航。
临床试验的设计、执行和质量控制需要方法学,以保证设计出来的试验是科学、真实、符合临床实际。
借助方法学,才能把世界上此前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临床研究都收集起来,严格评价后进行质量评价,若能进行统计学分析,就拿出一个量化的结论,若不能做统计学分析,就拿出一个描述性结论。
循证医学作业

循证医学作业一例待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循证治疗D6C13 李嘉荣148212201病例背景:患者女性,45岁。
主诉:呼吸困难1月,加重1周,痰中带血2天。
现病史:1月前,患者做家务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无喘息喘鸣、咳嗽咯血、胸闷胸痛,当时未予处理,此后上述症状持续并加重,1周前咳嗽较频繁,为呛咳,单声,咳白色粘液痰,快步行走及上楼梯时出现呼吸困难,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天前无诱因下咳出粉红色痰,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肛周疼痛。
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胸片示“肺水肿”,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于今日到我院急诊就诊,查心脏彩超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收入我科。
患者自起病以来,大小便正常,饮食可,精神可,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减轻。
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95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8/72mmHg。
一般情况尚好,自动体位。
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肺部听诊双下肺广泛湿罗音,心脏听诊心尖处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向左腋下左肩胛处传导。
腹部平坦,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及腹部肿块。
双侧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体征(—)。
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
入院后检查:心脏多普勒超声示:LAS:42mm LVD:42mm RVD:20mm RAS:29mm IVSD:10mm LVPWD:10mm AO:29 PA:25 TV(返流):3.0m/s MV(返流):3.5m/s EF:70%B: 左房增大,余房室比例正常,二尖瓣瓣环增厚回声增强,,二尖瓣三尖瓣关闭裂隙。
肺动脉内径增宽。
CDFI: 收缩期二、三尖瓣瓣上呈以蓝色为主五彩镶嵌的返流束。
根据连续多普勒三尖瓣返流压差估测肺动脉压约46mmHg。
一、提出临床问题患者先内科治疗缓解肺水肿,后需经外科治疗根治,现认为该患者需行二尖瓣置换术,在不考虑经济条件情况下,可以选择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
两者差异是:机械瓣膜使用时间长,而且不易劳损,短期再次手术机会小,20年后可能需要更换,但需终身服用华法林;生物瓣膜术后不需抗凝,视个体差异可能终身无需再次手术,或者因排斥会在短期内出现钙化需要再次手术。
本科循证医学作业设计

本科循证医学作业设计标题:循证医学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引言: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循证医学作为一种有效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方式被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循证医学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分析,以期深入理解其重要性和优势。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及其特点(200字)循证医学是一种重视基于最佳证据进行临床决策的方法。
其特点包括:1.以临床问题为研究起点,尽可能获取最新、最全面的研究证据;2.依靠临床研究的证据来决策,并将患者的价值观和实际情况纳入考虑;3.注重患者个体化,以达到最佳诊疗效果;4.持续学习和演进,根据新的证据不断优化决策。
二、循证医学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400字)1.临床指南:循证医学通过对大量临床研究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临床指南来指导医生的诊疗决策。
临床指南基于循证的证据,可以减少临床实践中的误差和主观判断,提高临床决策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辅助医学教育和培训,提高医生的临床素养。
2.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循证医学通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等方法,整合和评估多个研究的结果,根据其质量和可靠性提供权威的证据支持。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不同治疗策略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而做出最佳的临床决策。
三、循证医学在促进卫生保健的作用(300字)1.提高临床效果:循证医学通过提供有效和安全的诊疗策略,帮助医生减少错误和决策不确定性,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
2.优化资源利用:循证医学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治疗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从而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3.促进合理用药:循证医学可以帮助医生根据最新证据,更好地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促进合理用药,减少滥用和不良反应。
结论:循证医学在临床决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临床指南、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等方法,循证医学可以提供有效的证据支持,帮助医生做出最佳的诊疗决策,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
此外,循证医学还可以促进卫生保健的有效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合理用药。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循证医学是一种以临床实践为基础,运用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据来指导医疗决策的方法。
通过结合临床经验、患者价值和最新的研究证据,循证医学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下面我将以一个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为例,来说明循证医学的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常常面临着复杂的疾病和多种治疗选择。
假设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糖尿病患者,他已经在口服药物治疗下血糖控制不佳。
我们需要在焦虑症而没有抗抑郁药害怕低血糖的情况下选择最合适的进一步治疗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回顾最新的糖尿病治疗指南和相关的研究证据。
根据最新的循证医学知识,糖尿病2型的常规治疗通常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口服药物。
当口服药物无法控制血糖时,应考虑联合使用胰岛素。
其次,我们需要评估相关的研究证据。
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库检索最新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来获取高质量的研究证据。
通过筛选相关的文献,我们可以找到一项最新的系统评价,该评价比较了口服药物与胰岛素联合治疗糖尿病2型的疗效和安全性。
最后,我们需要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来做出最终的治疗决策。
根据最新的系统评价,口服药物与胰岛素联合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但也增加了低血糖和其他副作用的风险。
考虑到患者的情况,我们决定先调整口服药物剂量和加强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定期监测血糖和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这个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通过运用最新的研究证据,循证医学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循证医学也提醒医生要注意研究证据的局限性,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来做出最终的治疗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医学作业0820110037 余永明一例直肠癌患者的循证治疗临床背景:病史: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便血2月”入院。
近两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出现便血,呈暗红色,量不多,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肛周疼痛,大便次数增多,一天2-3次,大便成形,无大便变细。
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8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8/72mmHg。
一般情况尚好,自动体位。
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心肺(—)。
腹部平坦,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及腹部肿块。
双侧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体征(—)。
肛门指检:未及直肠肿块,指套染血。
入院后检查:B超:肝、胆、脾、胰、肾未见明显异常。
电子肠镜提示:距肛约10厘米一直肠肿块,占肠腔1/3圈,取活检二处,余结肠未见明显异常。
活检病理:直肠中分化腺癌。
诊断:直肠癌。
收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一.提出临床问题患者直肠癌诊断明确,治疗方式传统术式为:直肠癌根治术(Dixon)。
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以及其给病人带来创伤少,恢复快的特点越来越引起重视。
病人家属提出:像患者的病情是否适合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其根治性如何,是否安全?二.证据检索1.证据来源: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2.检索词和检索策略:(1)检索词:直肠癌[rectal cancer OR rectal carcinoma]、开放手术[open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OR open approach] 腹腔镜[laparoscopic ](2) 检索词组合:[rectal cancer OR rectal carcinoma] AND [open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OR open approach] AND [laparoscopic ](3) 检索结果:A. PUBMED--Clinical Queries--Find Systematic Reviews:共6篇,其中5篇Review,1篇META分析。
1: Kuhry E, Schwenk WF, Gaupset R, Romild U, Bonjer HJ.Long-term results of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resectio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8 Apr 16;(2):CD003432. Review.PMID: 18425886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2: Kuhry E, Saetnan E, Graeslie H, Gaupset R.[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Tidsskr Nor Laegeforen. 2007 Nov 15;127(22):2946-9. Review. Norwegian. PMID: 18026242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3: Breukink S, Pierie J, Wiggers T.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for rectal cancer.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6 Oct 18;(4):CD005200. Review.PMID: 17054246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4: Aziz O, Constantinides V, Tekkis PP, Athanasiou T, Purkayastha S, Paraskeva P,Darzi AW, Heriot AG.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 a meta-analysis. Ann Surg Oncol. 2006 Mar;13(3):413-24. Epub 2006 Feb 1.PMID: 16450220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5: Meyer C, Kanor MA, Rohr S, Reche F.[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laparoscopic approach in colorectal surgery based onthe personal experience of 613 interventions]Bull Acad Natl Med. 2003;187(3):507-19. Review. French.PMID: 14556466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6: Bachoo P, Brazzelli M, Grant A.Surgery for complete rectal prolapse in adults.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0;(2):CD001758. Review. Update i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8;(4):CD001758.PMID: 10796817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B.Cochrane Library:共13篇,其中Reviews 3篇,Clinical Trials 10篇Reviews:1、Long-term results of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resectionEsther Kuhry, Wolfgang Schwenk, Robin Gaupset, Ulla Romild, H. Jaap Bonjer, Year: 20082、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for rectal cancer Stephanie Breukink, Jean-Pierre Pierie, Theo WiggersYear: 20063、Surgery for complete rectal prolapse in adultsSamson Tou, Steven R Brown, Ali Irqam Malik, Richard L NelsonYear: 2008Clinical Trials 10篇 :1、Laparoscopic-assisted versus open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for low rectal cancer: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Ng SS, Leung KL, Lee JF, Yiu RY, Li JC, Teoh AY, Leung WWYear: 20082、Patient factors influencing conversion from 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to open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Thorpe H, Jayne DG, Guillou PJ, Quirke P, Copeland J, Brown JM,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Conventional versus Laparoscopic-Assisted Surgery In Colorectal Cancer Trial GroupYear: 20083、Clinical comparison of systemic stress responses between laparoscopic or open anterior resection in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anal sphincter preservation]Zhou B-J, Zhang G-J, Duan G-Q, Zhang Z-X, Yan Q-H, Song W-Q, Cai J-H Year: 20074、Lymph node clearance after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for rectal cancer: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approach.Pechlivanides G, Gouvas N, Tsiaoussis J, Tzortzinis A, Tzardi M, Moutafidis M, Dervenis C, Xynos EYear: 20075、Randomized trial of laparoscopic-assisted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3-year results of the UK MRC CLASICC Trial Group.Jayne DG, Guillou PJ, Thorpe H, Quirke P, Copeland J, Smith AM, Heath RM, Brown JM, UK MRC CLASICC Trial GroupYear: 20076、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with anal sphincter preservation for low rectal cancer.Zhou ZG, Hu M, Li Y, Lei WZ, Yu YY, Cheng Z, Li L, Shu Y, Wang TCYear: 20047、Laparoscopic vs open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with anal sphincter preservation for low rectal cancer.Zhou Z-G, Hu M, Li Y, Lei W-Z, Yu Y-Y, Cheng Z, Li L, Shu Y,Wang T-CYear: 20048、The incidence of positive peritoneal cytology in colon cancer: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blinded trial.Lucha PA, Ignacio R, Rowley D, Francis MYear: 20029、Bladder and sexual dysfunction following 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andconventional open mesorectal resection for cancer.Quah HM, Jayne DG, Eu KW, Seow-Choen FYear: 200210、Conventional approach x laparoscopic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treatment after 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Araujo SE, da Silva eSousa AH, de Campos FG, Habr-Gama A, Dumarco RB, Caravatto PP, Nahas SC, da Silva J, Kiss DR, Gama-Rodrigues JJYear: 2003三.评价证据根据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效果如何,它的根治性、安全性如何?在直肠癌手术治疗方面,很多报告均比较了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疗效,并发症及近期随访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