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毕业论文设计
化学工程大专毕业论文(热门模板8篇)

化学工程大专毕业论文(热门模板8篇)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化学工程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和热点问题,通过对热门模板的分析和讨论,为大专学生提供一份具有指导意义的毕业论文参考。
本文涵盖了八个热门模板,包括化工原理、化工设备、化工工艺、化工安全、环保化工、化工企业管理、化工市场分析和化工技术创新。
每个模板都包含了相关的理论背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案例。
本文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工程领域的知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化工原理1.1 理论背景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的基础学科,研究化工过程中物质的传递、反应和控制等方面的基本规律。
主要包括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传热和化学反应工程等内容。
1.2 研究现状当前,化工原理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新型反应器设计、过程优化和节能减排等方面。
例如,微反应技术、反应器内件的创新设计和过程 intensification 等技术的发展,为化工生产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能耗。
1.3 发展趋势未来,化工原理领域将继续朝着高效、绿色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新型反应器和工艺的开发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同时利用先进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化工过程的智能优化和故障诊断。
1.4 应用案例例如,膜分离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物质的纯度和产率,减少能耗和废水排放。
another example is the application of reactor internals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which can improve the reaction kinetics and enhanc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2. 化工设备2.1 理论背景化工设备是化学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各种反应器、换热器、分离器和输送设备等。
化工设备的设计和选型需要考虑工艺要求、材料性质、操作条件和安全因素等多个方面。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优选4篇)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优选4篇)有机化学实验中常遇到需要对液态有机物进行干燥处理的问题,其目的在于除去化合物中存在的少量水分或其他溶剂,如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常有一些合成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实验,如乙醚的制备、乙酸乙酯的制备、溴乙烷的制备以及环己烯的制备等,在这些合成实验中,产物常常要经过洗涤、干燥,并最终通过蒸馏才能达到一定的纯度。
干燥剂的使用能够体现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化学实验能力,所以干燥是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重要操作之一1干燥的意义和作用在合成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实验中,为了得到较纯的产物,往往需要进行蒸馏操作,但液体中的水分有可能与液体形成共沸物,在蒸馏时就有过多的“前馏分”,造成产物的严重损失,最终导致产率严重降低。
在许多合成反应中,需要严格的无水条件,但试剂中的水分会严重干扰反应,如在制备格氏试剂或酰氯的反应中若不能保证反应体系的充分干燥就得不到预期产物。
有些化学反应是通过分析产生的水来判断反应进程的,而反应产物如不能充分干燥,则在分析反应进程时就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甚至可能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
液态有机化合物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萃取、洗涤等操作带入的,反应溶剂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在溶剂制造、处理或者由于副反应时作为副产物带入的,另外,反应溶剂在保存的过程中吸潮也会混入水分。
水的存在不仅对许多化学反应,也对重结晶、萃取、洗涤等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操作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反应溶剂的脱水和干燥在化学实验中也是很重要的,是经常进行的操作步骤。
尽管在除去溶剂中的其他杂质时往往加入水分,但最好还是进行脱水后再使用。
上面所述所有情况中都需要用到干燥。
干燥的方法因被干燥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要求干燥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如果处置不当就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干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燥剂选择不好,则除杂效果不好;干燥剂用量少,除杂效率就会降低;干燥剂用量偏多,则可能吸附部分液态化合物,使产物的最终产率降低。
化学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化学化工毕业论文范文一:化学工程及工艺人才培养途径1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产生创造力的前提,只有对未知世界和真理不懈追求的人,才会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实践和创造。
承担科研任务的高校教师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将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研究近况及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带入本科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所学知识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的热情,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尝试性地解决一些科学问题,为今后的工作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方面,学生在参与这些课外科技活动的同时,对培养自己的创新意愿和创新动机起到了直接的激励作用,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树立起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另一方面,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会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进而带动并感染周围其他学生积极投入科研,并通过科研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激发求知欲和研究兴趣,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1]。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关键在教师。
因此,优化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2.1采用“传、帮、带、督”的方式,构建高水平教师梯队对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每人要拜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老教师为师,跟班听课,并参加辅导、答疑、改习题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青年教师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同时也接受了考查,考查合格者方可担任课程主讲。
老教师在其中则充分发挥了传、帮、带、督的作用,课前听试讲,结合具体理论、概念与青年教师一起探讨教学方法,给青年教师以鼓励和具体的帮助;课后及时与青年教师交换意见,随时解决其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也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技艺大赛、优秀师徒评选、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吸引青年教师参加教改活动,培养锻炼青年教师,构建老中青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梯队。
2.2教学科研相长,不断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高等学校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开展本科教学,而且要全力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否则就会形成在教学中只能“教死书”的状况。
化工毕业设计任务书

化工毕业设计任务书【篇一:化学与化工系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bi掺杂tio光催化剂的制备及降解甲基橙染料系部:化学与化工系专业: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含职称〕:〔讲师〕1. 课题意义及目标tio2光催化剂因其具有无毒、价廉易得、稳定性好、抗光腐蚀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当代具有全球挑战性的能源再生和环境净化问题。
然而,纯的tio2材料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几率高;另一方面,tio2晶体较大的禁带宽度,只有波长落在紫外光区才能被激发,严重地阻碍了对太阳光能的有效利用。
大量的研究说明稀土金属氧化物是很好的结构助剂和电子助剂,它在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及热稳定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本课题拟在tio2-sio2基础上掺杂稀土元素bi金属元素。
2. 主要任务〔1〕查阅文献资料10篇以上,深入了解课题内容,拟定实验方案,写出开题报告。
〔2〕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纯的tio2-sio2和bi掺杂的tio2-sio2光催化剂;考察bi的掺杂量,煅烧温度、煅烧时间;〔3〕对制备的光催化剂进行光催化剂降解甲基橙性能的研究,考察染料溶液起始浓度、催化剂加入量、染料溶液ph、双氧水加入量。
〔4〕最后要给出该课题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改良措施。
3. 主要参考资料[1] 伍胜,李新平,李颖. tio2光催化技术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试验研究[j].黑龙江造纸,2006,1:13-18.[2] 王伟.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8.[3] 方佑龄,赵文宽,尹少华等.纳米tio2在空心陶瓷微球上固定化及光催化分解辛烷[j].应用化学,1997,14(2):81-83.[4] 范益群,史载锋,徐南平等.光催化膜反应器用于亚甲基蓝的降解.南京化工大学学报,1999,21(5):49-52.4. 进度安排审核人: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部:化学与化工系专业: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含职称〕:〔讲师〕1. 课题意义及目标tio2光催化剂因其具有无毒、价廉易得、稳定性好、抗光腐蚀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当代具有全球挑战性的能源再生和环境净化问题。
化工类毕业设计论文

化工类毕业设计论文一、引言化工类毕业设计论文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本文将探讨化工类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二、论文结构1、封面: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校名称、专业、日期等基本信息。
2、中英文摘要:摘要是论文的简短概述,应包括论文主题、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摘要应简洁明了,方便读者快速了解论文内容。
3、目录:列出论文正文的各章节和各个附录的标题。
4、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应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分析、讨论、结论等部分。
正文应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5、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类毕业论文的撰写变得越来越重要。
经济类毕业论文不仅是对学生学术能力的综合考察,也是对其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的锻炼。
本文将探讨经济类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生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经济类毕业论文的特点1、学术性:经济类毕业论文必须具有高度的学术性,其研究问题和所用方法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和前沿研究成果。
2、创新性:优秀的经济类毕业论文应具有独特的见解和创新性,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综合性:经济类毕业论文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应用性:经济类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等提供参考。
三、经济类毕业论文的写作步骤1、选题:选择一个具有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的题目是撰写经济类毕业论文的第一步。
学生应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方向,结合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和社会热点问题,选择具有研究潜力的题目。
2、文献综述:在确定题目后,学生应广泛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同时,学生还需对文献进行归纳和评价,指出研究问题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化学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

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学时数或周数:12周学分数:4大纲主撰人:魏云鹤编写日期:2004/10/20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毕业设计(论文)的性质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材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学生学完全部课程,并进行各种实习和课程设计之后,在校期间进行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最强也是最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进行最后一次综合性训练,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科研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能否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依据。
2、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1)巩固、加深、扩大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科研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加强学生科研和工程设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作风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科研思路和设计思想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阅读、方案设计和论证、实验设备仪器的安装与调试、实验数据的分析、测试和处理以及外文翻译和熟练应用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5)培养学生撰写设计报告和论文的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1、学生应综合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各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有关的实际问题,按时完成全部设计任务。
2、查阅与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有关的资料和文献,按教育部规定,学生需上交5000汉字(或10万英文字符)的译文,并附交原文,译文内容应与课题紧密相关。
3、尽量将计算机应用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当中,如编程、计算、辅助设计、辅助绘图等,上机时间一般不少于40机时。
化学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化学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为了保证化学与工程技术系学生毕业设计写作以及老师的指导工作能够有序开展、顺利完成,特作出以下规定: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专业确定主要内容。
由学生自主选题的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要求:(1)分实验性设计(论文)、教学课例设计(教育专业)、工艺设计(非教育专业),学生自己选择。
(2)选题要与所在专业联系紧密,实验性论文要求为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实验范围;教学课例设计,要求为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教学、教法等相关的内容,必须包括设计理念和教学反思;工艺设计,要求为化工、分析与检测、制药等相关的生产工艺等内容。
毕业论文1500字以上;教学课例设计不限字数,但必须是一节课或以上(课例设计最好是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已经实施过的);工艺设计的字数不做要求。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凡是下载或照抄或拼凑他人文章超过全文四分之一的,均以不合格论处。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1、观点正确,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2、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3、数据可靠,方法科学,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有很强的说服力;4、交件齐全,格式规范,在规定期限内按质按量完成。
5、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4篇。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要求(一)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学校统一的页眉)Ⅰ、目录Ⅱ、正文1、题目要尽可能点明文章观点,不能超过20个字。
不能占满整行,太长的要分两行写,分行以词为单位(用2号宋体字,加粗,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如有需要可加副标题,副标题前面要加“——”,字号要小于正标题(用几号字视副标题的长度而定,以美观、协调为宜)。
2、作者姓名、指导老师姓名(用3号宋体字加粗,居中;单名者姓与名空一格)。
3、摘要不要超过180个字,只用两三句话概括论文内容即可(用5号宋体字,左右各往中间缩5个字的距离,1点5倍行距;“摘要”二字中间空一格,加粗并加方括号)。
4、关键词为3~7个本文所谈的具有串连文章内容的名称性词语,各以分号隔开(用5号宋体字,和摘要左对齐,1点5倍行距;“关键词”三字加粗并加方括号)。
化工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化工毕业设计论文范文随着化工业规模的迅速发展,污染更加严重,化工业面临环境保护的形势严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化工毕业设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化工毕业设计论文范文一:绿色科技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1运用绿色科技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生活环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威胁着生态的平衡。
而传统的化工生产每年都会产生几十万吨的二氧化碳,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而且由于当时国家针对温室效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化工企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对大气层的破坏又无需承担相应责任,人类的生产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而随着南极臭氧层空洞事件的发生,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开始关注温室效应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大多数化工企业都开始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断努力的开发新技术,运用绿色科技进行化工生产,改善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举例来说,化工企业在生产尿素的时候,通过采用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有效的收集,然后利用一些有效的化学反应,比如说CO2为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其化学反应公式是:CO2+Na2O=Na2CO3,然后将反应生成的碳酸盐又运用到相关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去。
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解了温室效应,另一方面也对二氧化碳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2运用绿色科技进行海水淡化处理,丰富生活资源水作为生命之源,无论是工业生产的发展还是人类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而人类的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十分的匮乏,淡水危机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为此,人类开始尝试采用海水淡化的绿色化工技术来缓解淡水危机。
海水淡化技术初期的研发应用成本非常高,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有技术和资金的保障。
但是,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运用成本也相对降低,于是海水淡化最为一种绿色化工技术不断的传入发展中国家,并且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2-二甲苯基二氮烯的合成、单晶培养及结构解析所在学院化学学院专业名称化学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理学年级二〇XX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完成日期二〇XX年五月摘要摘要醛、酮等具有活泼α-H的化合物(酸、酯、硝基化合物、氰基化合物、末端炔烃…)与甲醛、胺(一级胺、二级胺或氨)在乙醇溶液中回流,使酮的α-H被胺甲基取代。
该反应也称为胺甲基化反应,所的产物成为曼尼希(Mannich)碱。
曼尼希碱(Mannich base)和2-甲基苯胺和衍生物浓时具有强烈的粪臭味,扩散力强而持久;高度稀释的溶液有香味,可以作为香料使用。
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该类化合物的浓厚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而2-甲基苯胺衍生物中的NH结构有三阶光学非线性,已经成为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实验以苯甲醛、2-甲基苯胺与丙酸反应,以钼酸铵为催化剂,在石蜡浴并在搅拌条件下回流合成新的化合物,采用溶剂蒸发法在真空干燥箱内28ºC的恒定温度下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单晶培养,并获得了其单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曼尼希碱,三阶光学非线性,金属配合物IABSTRACTAldehydes and ketones is lively and alpha H compounds (acid, esters, nitrocompounds, p-cyanic-benzyl compounds etc. With formaldehyde, amine (level 1, level 2 amine or amine ammonia in ethanol solution), make the backflow testosterone alpha H was amine methyl replaced. This reaction is also called amine methylation, the product of the reaction was named Mannich alkali.Mannich base and 2-p-trifluoromethylaniline and derivatives thick with a strong odor of dung, diffusion of strong power and lasting; Highly diluted solution have fragrance, can be used as a flavoring. This arrised the people with the strong interest in this kind of compounds and studied. And 2-p-trifluoromethylaniline derivatives of NH possess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and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optics.In this experiments, we performed Mannich reaction using benzaldehyde, 2-p-trifluoromethylaniline and propionic acid as reactant and molybdate as catalyst and obtained a new compound. Using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we grown the single crystals of the compound and determined its crystal structure by means of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Key words: Mannich base,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s, metal complexesII目录1引言--------------------------------------------------------------1 1.1 曼尼希反应的发展及曼尼希碱的应用---------------------------------1 1.2 曼尼希反应的操作选择---------------------------------------------2 1.2.1 介质的选择-----------------------------------------------------21.2.2 酸对反应过程的影响---------------------------------------------22 实验部分-----------------------------------------------------------3 2.1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3 2.2 实验内容---------------------------------------------------------4 2.2.1 1,2-二甲苯基二氮烯----------------------------------------------42.2.2 1,2-二甲苯基二氮烯----------------------------------------------43 实验结果与分析-----------------------------------------------------4 3.1 光学显微镜分析---------------------------------------------------4 3.2 X射线单晶衍射法分析晶体结-----------------------------------------5 参考文献-------------------------------------------------------------7 致谢-----------------------------------------------------------------8Ⅲ1 引言曼尼希是从1917年开始系统的研究胺甲基化这一反应的,并发现他的普遍意义。
但在这之前,1903年Van Marle和B.Tollens发现了乙酰苯和甲醛氯化铵的反应[1]。
在这以后,Petrenko-Krischenko及同事们发现了哌啶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他们用丙酮二羧酸酯和苯甲醛、氯化铵进行缩合。
1905年Duden等人也实现了硝基烷作算组分的曼尼希反应。
1910年Franchimont首先发表了伯硝胺做算组分的曼尼希反应。
1912年曼尼希发现药品中的难溶组分,促使曼尼希对一些C——H酸物质、甲醛和胺之间的反应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1917年曼尼希利用曼尼希反应制备出了类似生物碱的物质,并做了一系列研究奠定了曼尼希反应的基础[2]。
五十年代许多化学工作者对曼尼希反应的机理做了深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H.Hellmann等人的工作。
从五十年代开始,到六十年代发展到高潮的多硝基烷烃(如三硝基甲烷)及多硝基伯胺(如亚甲基二硝胺等)为算组分的曼尼希反应,合成出了一系列性能优良的新型炸药和高性能推进剂。
七十年代曼尼希反应又有了新的发展,一种新的活性中间体(N,N-二甲基-亚酰基氯化铵)被发现,使原来很多在平常难于进行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同时还发现了许多乙炔的胺甲基化得固体催化剂。
我国科学家利用这一反应制备出了新型药物。
我国科学家对曼尼希反应也有深入的研究,1962年开始开始了以硝访为酸组分的曼尼希反应的研究,此后又深入研究了硝基胍和脲素的曼尼希反应[3]。
六十年代以来,曼尼希反应研究的两个重点是:一是用现代分析工具进一步研究曼尼希反应的反应机理;二是扩大曼尼希反应和曼尼希碱的应用范围和研究范围。
1.1 曼尼希反应的发展及曼尼希碱的应用曼尼希反应(Die Mannich Reaction)亦称胺甲基化反应(aminomethy lation), 是上世纪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有机反应。
由于此反应在医药和生物碱的12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因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4]。
曼尼希碱及其衍生物最初是作为药物而得到应用的,因此曼尼希反应是伴随着人工合成药物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又对药物合成以巨大的催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曼尼希反应的应用已远远超出了它原有的工作范围。
1960年以后曼尼希碱的应用开始深入到人类生活资料生产的各个领域[5]。
1.2 曼尼希反应的操作选择1.2.1 介质的选择在曼尼希反应中,所采用的介质大致可分为三类:水、酸、有机溶剂。
用水作溶剂时,反应组分(主要是酸组分)必须能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例如多硝基烷烃、伯硝铵类等[8]。
通常在反应过程中析出不溶性的沉淀物或油状物,有时油状物经一段时间存放可慢慢变成晶体。
如果不能形成结晶,也可以将其加入酸中,使其生成曼尼希碱的盐。
一般以硝酸盐或硫酸盐较好分离,而盐酸盐则易水解和风化。
下面具体介绍几类酸组分适宜的溶剂[9]。
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可称为溶剂之王,很多难溶性的酸组分的曼尼希反应,可采用该溶剂,如二硝基干脲作为酸组分的曼尼希反应等[10]。
NN H N N H O O O 2NNO 2HCHO 23N N N O O O 2N NO 2C H 2CH 2(NO 2)3C (NO 2)3C1.2.2 酸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在曼尼希反应过程中,酸的作用是:① 作为反应介质:① 提供氢离子,对反应起催化作用;① 对于不能以游离态存在的曼尼希碱可以直接转化成其盐类,而使产物得到分离和纯化。
若用醋酸作为反应介质,不仅可以作为溶剂,而去与胺组分生成醋酸铵,对反应有一定的催化作用[11],其方法如下:0.2mol胺溶于20ml醋酸中,与0.4mol醛及0.2mol的酮加热至沸腾。
当反应混合物冷却后,反应产物的沉淀析出,若产物是油可直接转化为盐酸盐。
Hellmann,H.曾经指出,如果所使用的胺及酸组分的亲核性变得不利于反应时,即酸组分的亲核性大于胺而不利于N-羟甲基胺的生成时,必须向反应介质中加入酸,而且N-羟甲基胺须预先制备[12]。
除N-羟甲基胺之外,亦可用下列中间体:R·OCH2NR2,R2N·CH2·N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