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doc
化工类毕业论文.doc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硝酸工艺姓名梁宏业学号47专业有机化工生产技术班级 1301指导教师焦其帅完成时间 2016年1月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摘要硝酸是基本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产量在各类酸中仅浓度高于96%)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在有脱水剂的情况下,次于硫酸。
工业上制取浓硝酸(HNO3用稀硝酸蒸馏制取的间接法,习惯上称“间硝";二是由氮氧化物、氧及水直接合成浓硝酸,称为’直硝’;三是包括:氨氧化、超共沸酸(75%—80%HNO)生产和精馏的直接法。
3本文仅探讨超共沸精馏法。
关键词:浓硝酸、氨氧化、超共沸精馏法目录第一章.硝酸的性质.用途及方法 (1)1.1硝酸的性质 (1)1.2 硝酸的用途 (4)1.3 硝酸的生产方法 (4)第二章.硝酸生产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条件的选择 (5)2.1 氨的催化氧化及原理 (5)2.2 氨氧化催化剂 (6)2.3 氨催化氧化的工艺条件 (7)2.4 氨氧化炉的结构和技术特性 (10)2.5 一氧化氮的氧化 (11)2.6 氮氧化物的吸收 (12)2.7 吸收工艺条件的选择 (13)2.8 硝酸尾气的处理 (14)第三章.工艺流程的选择 (15)3.1 工艺流程的选择 (15)3.2 流程说明 (16)致谢 (17)第一章.硝酸的性质.用途及方法1.1硝酸的性质纯硝酸为带有窒息性与刺激性的无色液体,其相对密度1.522,沸点83.4℃,熔点‐41.5℃,分为浓硝酸和稀硝酸。
无水硝酸极不稳定,一旦受热见光就会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和水。
硝酸能与任意比例的水混合,形成浓硝酸(96%~98%HNO3)和稀硝酸(45%~70% HNO3)。
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除金、铂及一些稀有金属外,各种金属都能与稀硝酸作用生成硝酸盐。
由浓硝酸与盐酸按1:3(体积比)组成的混合液称为“王水”,能溶解金和铂,故称“王水”。
硝酸还具有强烈的硝化作用,与硫酸制成的混酸能与很多有机化合物结合成硝化物。
化学毕业论文模板

化学毕业论文模板化学毕业论文模板引言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化学专业的毕业生,撰写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化学毕业论文模板,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
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意义。
例如,如果你的研究方向是有机合成,你可以简要介绍有机合成在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的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 研究目的与方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例如,如果你的研究目的是开发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你可以详细描述你使用的化学合成方法、分析技术以及评价指标等。
3.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你可以使用图表、方程式等方式来展示你的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同时,你也可以与前人的研究进行对比,并探讨你的研究结果在该领域中的意义和贡献。
4. 结论与展望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总结你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你可以简要回顾你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并总结你的研究结果。
同时,你也可以提出一些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指出你的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向。
5. 参考文献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列出你在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
请注意,参考文献的格式应符合学校或期刊的要求,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引用格式,如APA、MLA等。
结语撰写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提供了一份化学毕业论文模板,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
当然,每个人的研究方向和内容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写作中,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希望大家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观点,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最为重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化学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化工产业进一步完善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近年来科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对综合性实践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我国职业化工教育领域中重要的学科,也是涉及广泛的一个专业,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属于偏重工程实践的内容,符合我国化工技术人才培养战略。
本文结合职业化工教育领域的发展现状,针对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进行研究,并结合笔者经验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工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现状分析从发展历程来说,我国近代的化工产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很大的弊端。
建国以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内开办了很多职业化工教育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所开设的专业中,化工工程与工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动手能力要求高的学科,在教学目标中,强调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和探索实验能力。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化工类专业人才逐渐进入市场,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逐渐反馈一些人才培养的改进信息。
就现状而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育体制依然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式依旧需要深化,使之能够适应快节奏的现代化化学工业发展,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竞争的需求,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1)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特点,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是日后提高自己的关键。
从教学角度来说,从大学专业入门基础课程抓起,严格要求,特别是在基础实验动手能力方面要打好基础。
结合专业特点而言,化学工程与工艺所涉及的基础学科包括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化学工艺设备及化学物料基础管理等。
化学毕业论文设计

化学毕业论文设计标题:催化剂在液体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研究了催化剂在液体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催化剂的概念及分类。
然后,探讨了几种常见的催化剂在液体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包括金属催化剂、酶催化剂和有机催化剂。
最后,分析了催化剂在液体有机合成中的优势和挑战,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催化剂,液体有机合成,金属催化剂,酶催化剂,有机催化剂1.引言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液体有机合成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可以在液体相条件下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在液体有机合成中,催化剂的选择对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研究了催化剂在液体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以期为液体有机合成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2.催化剂的概念及分类催化剂是增加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不参与反应本身,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
根据催化剂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催化剂分为金属催化剂、非金属催化剂和酶催化剂等多种类型。
3.催化剂在液体有机合成中的应用3.1金属催化剂金属催化剂在液体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铂催化剂在烯烃的同位素标记反应中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效率;铂、钯等金属催化剂在烯烃的加氢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铜催化剂在烯烃的偶联反应中能够有效催化碳-碳键的形成等。
3.2酶催化剂酶催化剂是一类具有高效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
在液体有机合成中,酶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温度和副反应的生成,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
例如,酶催化剂可用于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合成、氧化反应等,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3.3有机催化剂有机催化剂是一类以碳为主要成分的催化剂。
在液体有机合成中,有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合成、环化反应、烯烃加成等反应中。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环境友好性,有机催化剂在液体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催化剂在液体有机合成中的优势和挑战催化剂在液体有机合成中具有许多优势,包括提高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减少副反应的生成、节约反应物和能源等。
化学本科毕业论文

化学本科毕业论文化学史记录了化学学科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演变规律,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客观存在事物的化学知识的系统描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化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一: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分析[摘要]在化学的教学中离不开实验这一教学手段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的提升,实验对于教学的作用不可忽视。
实验可以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看到反应现象,又可以增加初中生对于现象的记忆,并可以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但是这一手段并没有在农村初中的化学教学中广泛使用,尤其是在一些落后的农村的中学,其条件的不成熟让实验教学成为一种奢望。
本文主要就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化学教学;问题与解决措施一、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1.缺乏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在一些较偏僻、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教师资源本身就比较缺乏,教师所掌握的教学理念也相对落后,很多教师根本没有关注到实验所带给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甚至一部分农村中学,化学教师本不是化学专业毕业,对于化学的授课工作非常业余,这也造成教师对实验的不重视。
老师的教学任务以及管理实验室的任务繁重,其教学的精力明显不足,导致对于实验教学力不从心,只能用理论教学来代替实验教学。
2.实验教学环境差因为农村的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村中学对于实验的条件和环境并不具备,这种情况一部分造成教师只能重视理论教学,另一部分也表现在教师的力不从心上,没有实验所用的工具,没有实验所用的教室,这些都给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环境较差,教师难以给学生进行充分的实验机会也造成了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不足。
3.学生缺乏实验兴趣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更注重的是考试成绩,实验对于并没有什么兴趣和吸引力,这也成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差的原因之一。
因为学生缺少对实验的兴趣,也导致其丧失了很多实验的时间和机会,同时,教师为了安全考虑,在学生缺少实验的时候也并未对学生进行督促,更没有对学生的探究实验进行促进,部分实验的安排也是因为课程的需要,或者必须要进行实验而实施,或者对书中的理论进行验证。
化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化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的认识,化学基本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它是在具体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它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化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一: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化工热力学教学思考[摘要]《化工热力学》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一门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文章阐述了作者在《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对学习本课程兴趣的教学实践和教学体会。
通过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主线,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学科动态及工程实践密切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意识,以满足培养能源化学工程领域领军人物的要求。
[关键词]化工热力学;能源化学工程;教学实践;教学体会化工热力学是化工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主要讲述热力学定律在化学工程领域的应用,包括化工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换规律及过程趋近平衡的极限条件等。
它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问题思维方法的重要专业理论基础课[1-3]。
然而该课程的课程内容抽象、计算繁琐,学生感到非常难学又缺乏实际应用,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恐惧和厌学心理,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改革和尝试,希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
武汉大学2013年新开设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由1958年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开办的“电厂化学”专业发展而来,主要面向电力行业及高效洁净能源领域(包括超临界火电、核电、生物质能、氢能、新型化学电源等),培养掌握化学与化工基础理论及能源化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未来行业发展的领军人物。
目前,本专业主要有水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化学监督与控制、能源化学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为了适应学校对新专业发展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2015年在本专业大三学生中新增设了《化工热力学》这门化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化学工程工艺设计专业毕业论文

化学工程工艺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第一章引言在化学工程工艺设计专业研究中,化工工艺设计是整个化工过程的核心,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旨在探讨化学工程工艺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并以化工企业的生产流程优化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
第二章化学工程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1化学工程工艺设计的概念2.2化学工程工艺设计的步骤第三章化工企业生产流程优化的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3.1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的现状分析通过对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存在原料利用率低、能耗高、工艺流程复杂等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3.2生产流程优化的设计方案基于现有生产流程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包括原料选择优化、工艺流程简化、能量回收利用等。
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实验,评估了各项改进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
3.3生产流程优化的效果评价通过对改进后的生产流程进行实际生产测试,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能耗的降低以及产品质量的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第四章结论与展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对化学工程工艺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掌握,并在化工企业的实际应用中验证了其实用性。
但是,化学工程工艺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领域,仍然有很多待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未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工艺参数优化、可持续发展的工艺设计等问题,提高化学工程工艺设计的研究水平和实用价值。
[1]张三,李四.化工工艺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王五.化学工程工艺优化与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蒲公英中绿原酸的提取中国石油材料化学类专业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石油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蒲公英中绿原酸的提取学生:****学号:****专业:应用化学班级:精细化工***指导教师:*****大学**学院二O一O年六月蒲公英中绿原酸的提取摘要蒲公英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营养丰富,并且是一种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植物。
经测定蒲公英富含的多种活性物质皆具有广泛显著的药理活性,因此提取蒲公英中的有效成分显得尤为重要。
该实验主要确定了索氏提取法提取蒲公英中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4h、料液比1﹕14,并采用紫外扫描法和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
在此条件下,绿原酸得率为1.80%,平均回收率为104.2%,RSD=1.31%。
关键词:蒲公英,绿原酸,提取,纯化Extrac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fromTaraxacum MongolicumAbstractDried taraxacum mongolicum has marked activities such as detoxification, detumescence, diuretic, laxative and so on. In addition,taraxacum mongolicum is a plant of very nutritious,which is abundant in source and cheap in price. Detected with the method,a kind of active components from taraxacum mongolicum have wide pharmacology Activity. So the extraction of efective component from taraxacum mongolicum is very important.The thesis had mainly studied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extracting of chlorogenic acid from taraxacum mongolicum are as follows:alcohol concentration 60%,feed than 1:14,the time:2h.Chlorogenic acid yield rate is up to 1.803%, average recovery rate is 104.2% and RSD is 1.31%.Key words:taraxacum mongolicum, chlorogenic acid, extraction, isolate, analysis目录1绪论 (1)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 (1)1.1.1问题的提出 (1)1.1.2研究的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1 筏板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的研究现状 (3)1.2.2 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的研究 (6)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10)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 (10)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1)2弹性地基上薄板的分析 (12)2.1 引言 (12)2.2 弹性地基的计算模型 (12)2.2.1 Winkler模型 (12)2.2.2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13)2.2.3 双参数地基模型 (14)2.3 双参数地基上薄板的边界元法 (15)2.3.1 控制微分方程 (15)2.3.2 基本解 (16)2.3.3 边界积分方程 (21)2.3.4 边界元法 (27)2.4 双参数地基上带肋薄板的混合法 (40)2.4.1 肋梁的有限元分析 (40)2.4.2 耦合方程的建立 (41)2.5 程序设计 (42)2.5.1 程序的特点 (42)2.5.2 程序主框图 (43)2.5.3 程序的简介 (43)2.6 算例分析 (45)2.6.1 算例1 (45)2.6.2 算例2 (45)1 绪论1.1 前言当今,回归自然的热潮席卷全球,天然产物有效成分以其安全、有效性,在治疗和保健方面备受重视,同时也为天然产物尤其是中药新药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随着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我国中学、大学的教学形势也发生了变化。
大一基础化学知识是作为化学专业新生进入大学所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摘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对象。
本文结合菏泽市地方资源特点和我系师资结构特点,以培养应用型本科能源化工专业的人才为出发点,从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式方法革新、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考核评价方式的改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能源化学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建构。
关键词: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研究利用化学与化工的理论和技术来解决能量转换、能量储存及能量传输问题的战略性专业。
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将是21世纪化学科学与工程的前沿性课题,也是当前社会急需的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我国于2010年开始设置了能源化学工程战略新型专业,并于2011年进行试点招生。
目前针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例如:(1)东北石油大学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构建,专业按照"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四个层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设置[1];(2)沈阳工程学院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教学探讨,制定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室守则》《校内外实习管理办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管理办法》等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2];(3)北京化工大学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科发展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每年邀请国际上著名的学者到能源化学工程实验室进行访问和交流,通过学术报告和互动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并与多所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和联合培养学生机制,为学生搭建了国际交流平台[3];(4)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教学主要侧重于学科研究方向的改革,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功能晶体材料的制备,生物质能源的开发,生物质能源与化工原料的转化研究,多晶硅高效回收新技术,发光二极管(LED)用荧光粉的研制,LED新型散热器材料的合成及LED封装材料等研究方向[4]。
菏泽学院是一个应用型的地方本科院校,2012年菏泽学院化学化工系紧扣菏泽市煤炭石油资源丰富和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需要,成功地申请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并于2013年开始招生。
构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对象,并占据了主导地位[5]。
近年来,菏泽学院根据地方资源特点、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师资结构特点对应用型本科能源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
主要从人才培养规格、理论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式方法革新、实践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考核评价方式的改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1人才培养规格的建构人才培养规格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6]。
为此应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应用人才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多规格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为制定切合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我系深入菏泽市及周边地市各个能源化工企业进行调研,与人力资源招聘部门进行接触、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反馈等,多方收集相关信息,并结合菏泽学院化学化工系师资结构特点,对我们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定位。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对能源化工专业的人才需求有三种类型:科研创新性,动手操作技术性和管理经营性人才。
考虑到我系师资力量和学校发展目标,我们把能源化学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动手操作技术性和能源化工企业管理经营性人才。
采用"一个专业两个方向"进行培养,实行"5+3"分流培养方式,即前5个学期在一起上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后3个学期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分开培养,主要开设专业课。
同时对经营管理型的学生聘请经济系的老师开设经济管理型方面的课程。
2课程培养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
能源化学工程是一门内容丰富而又广泛的科学,是涵盖能源、化工、环境和材料的交叉学科。
课程体系按照"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专业教育+实践课"四个模块设置,注意学科前沿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厚基础、宽口径、重视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实践课的建设。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我们十分重视实践课的比例,规定不少于总课时的20%。
课程除了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暑假实习、毕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外,还应增加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开放实验室等项目。
教学是基础,是传授知识;科研是创造知识,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7]。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赛等竞赛项目。
其目的是以竞赛为载体,把探索精神、创新技能、动手能力、合作能力、针对具体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作为培养目标。
这些竞赛对于培养我国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18],加强了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
3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模式。
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和应用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结合企业生产实例,采用范例教学改革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应用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过程,倡导"做中学",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比赛中体会自己的成长。
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项目活动法",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教师仅起指导作用,学生可以自主查阅资料并开展与项目有关的研究性活动和合作学习。
4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实践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构建多层次的包括校内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毕业设计,校外工厂见习、项目合作导师制、校外实习的"双导师"制以及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制度,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9]。
"双导师"制是指学生的实习过程中,由学校教师和企业老师共同指导,使学生对工厂实际生产的流程和工艺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程问题和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现在我们已与菏泽市的玉皇化工集团、洪业化工集团、多友科技等企业合作建立了10多处校外实习基地。
双导师制的实行,加强了校企结合,有力地培养了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避免了学生"所学"和企业"所需"脱节的问题,实现了学校培养和企业所需人才的对接。
5考核评价方式的改进评价是学科教学的指挥棒。
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评价过程中,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8]。
对于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程,采取以闭卷考试(70%)和平时成绩(作业、小论文、实践报告)相结合为主;对于专业课,可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设计(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对于选修课,采取教师自主考核与院系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实习和实践课程,结合"双导师制",采用化学化工系与企业共同考核的方式;对于实践课程,采取小组提交实践报告并答辩的方式进行评价。
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复合"能力(高深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工业实践操作技能)是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结合专业发展实际,构建"外引+内培+实践锻炼"相结合多渠道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式,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联系,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近三年来,我系派出4位教师到能源化工企业进行业界锻炼,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使教师明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同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
我们还聘请企业的业务骨干为我们的兼职教师,不定期地给学生开设讲座和实践课。
同时,我们鼓励年轻教师考取化工安全评价师、化工工程师、设备设计工程师等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这些措施有力地培养了教师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加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总之,根据社会发展对能源化学工程人才的需求和菏泽学院建设应用型地方特色明显建设的目标,化学化工系根据师资结构特点,对能源化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改革,目前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而对如何更高效的进行校企合作,建设产学研联合协同创新体系,打造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特色的培养模式和体系,是我们继续努力和探索的目标。
参考文献[1]刘淑芝,王宝辉,陈彦广,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6):209-210.[2]赵海,刘瑾,董颖男,等.应用型本科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4):547-550.[3]北京化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EB/OL].[4]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EB/OL].[5]邵波.论应用型本科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4(5):30-34.[6]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学科学,2012(3):30-36.[7]任成龙.论科研实践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48-51.[8]陈彦广,韩洪晶,陈颖,等,基于国际化、工程化能源化工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及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224-227.[9]徐美玲,李风海.能源化工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探索[J].山东化工,2015,44(15):153-154.范文二:化学制药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探究21世纪以来,医药行业进入了发展的"春天",作为基础性支撑的化学制药行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2010-2013年间,化学制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7%,2013年,化学制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433亿元,占医药制造业的46%。
化学制药行业迅猛发展,但同时面临着原料消耗大,资源、能源利用率低下,传统工艺水平落后,废水、废气、废渣排放量大、循环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