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及政策落实核查

合集下载

最新关于“两不愁三保障”补短板问题的调研报告

最新关于“两不愁三保障”补短板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两不愁三保障”补短板问题的调研报告2019年10月20日根据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领导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领导联系单位及调研安排,我和办公室的同志围绕“如何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课题进行了交流探讨,结合日常驻村工作,逐户进行了排查,并及时落实整改。

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一)时间安排此次调研排查20天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0天)主要针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中的“六类”对象(重特大疾病户,残疾人户,低保户,信访户,危房户,独居老人户),主要对贫困户基础,两不愁三保障是否达标,群众信访问题是否化解进行排查;第二阶段(10天)主要对剩下的非贫困户进行普查,重点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及群众信访诉求。

累计入户调查796人次,其中贫困户341人次,非贫困户455人次;对未在家户电话了解136人次,其中贫困户39人次,非贫困户97人次(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3户,死亡2户;非贫困户441户)。

(二)调研方法采用“六看”工作法调研“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

即到户看院子、抬眼看房子、进门开柜子、伸手开管子、走近问身子、坐下问孩子等六个环节,逐户排查,精准调研‘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做到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坚决兑现脱贫奔小康的庄严承诺。

1、到户看院子,调研改善人居环境状况。

重点围绕地质安不安全、便不便利、设施配不配套、环境整不整洁、邻里和不和谐,统筹推进农村畅通工程,村级公路提档升级,产业道路纵横阡陌,入户便道连接万家等问题进行调研,顺便推行美丽乡村“六整齐”“六统一”“六不要”,改厨、改厕、改圈、改院坝,动员群众栽花种树美环境、望山看水留乡韵。

健全村规民约,强引导、硬约束、可量化、重应用,让村容村貌越来越美,乡风民风越来越正,乡里乡亲越来越亲。

2、抬眼看房子,调研落实住房保障状况。

重点摸排建设年代、建筑结构、安全等级、政策享受、一房多房等情况,严守面积不超标、负债不超限“两条红线”,走访安置点4个,调研分类解决搬迁就业问题,看一看是否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脱贫攻坚中“三保障”突出问题及解决建议

脱贫攻坚中“三保障”突出问题及解决建议

脱贫攻坚中“三保障”突出问题及解决建议随着中国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加快,许多已经摆脱贫困的地区正在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然而,一些地方在脱贫攻坚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其中有一个重要问题是“三保障”突出问题。

所谓“三保障”即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基本服务和保障基本安全。

一、保障基本生活问题“保障基本生活”是贫困群众脱贫攻坚中的首要任务。

然而,一些地方在这方面还存在问题。

首先是脱贫标准设定不合理。

一些地方的脱贫标准过低,使得很多处境仍然比较困难的贫困户仍然无法真正脱贫。

其次是脱贫人口的住房问题。

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政府已经投入大量资金改善贫困地区的房屋条件,但在一些地方,贫困户的住房条件仍然非常差。

最后,一些地方的贫困户缺乏稳定的就业机会,这使得他们难以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尤其是对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

其次,政府应当设定较为合理的脱贫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针对那些处境比较困难的贫困户。

此外,政府可以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例如推动土地流转、培训贫困户等,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养活自己。

“保障基本服务”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安全等方面的服务。

在一些地方,这些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还不够广泛。

首先是教育方面。

许多贫困地区的学校设施非常简陋,师资力量不足,不利于贫困户子女的学习。

其次是医疗方面。

许多偏远地区的医疗设施落后,医疗条件极差,给贫困户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最后是安全问题。

一些贫困地区治安环境恶劣,给贫困户带来了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

同时,政府也应当改善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便更好地为贫困户提供必要的基础服务。

另外,政府还应当增加对那些治安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的管理和投入,以保障贫困户的安全。

“保障基本安全”主要包括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在一些贫困地区,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两不愁”持续巩固 “三保障”稳步提升

“两不愁”持续巩固 “三保障”稳步提升

“两不愁”持续巩固“三保障”稳步提升作者:孙杰来源:《唯实》2019年第08期2019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提出:“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全力实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确保6000元以下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12个重点帮扶县(区)全部退出。

”这表明了江苏省委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坚定决心和明确目标。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江苏2019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必须更加注重提高脱贫质量,更加注重攻坚重点难点,更加注重扶贫改革创新,更加注重补短板强弱项,其中包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从而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决定性基础。

一、“两不愁三保障”的内涵及其意义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两不愁三保障”是国家提出的在异地扶贫搬迁中居民生活的主要目标——“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其中住房安全有保障并不是按照比小康水平还要高的标准,而是按照脱贫标准,满足搬迁群众的基本住房需要,规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这是基本标准。

那么为什么要提出“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呢?进入“十三五”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打响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

在全国7000多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中,中央决定对其中大约1000万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实行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的易地扶贫搬迁,包括集中安置和插花式分散安置。

对于易地扶贫搬迁这块“硬骨头”,国家采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组织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明確“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力求聚集政策合力,通过搬迁来实现这批群众的脱贫,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小康生活。

贫困户脱贫指标及指标解释

贫困户脱贫指标及指标解释

贫困户脱贫指标及指标解释
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贫困户脱贫量化主要指标共6项,即“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

“一超过”,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年度国家扶贫标准。

“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贫困户脱贫指标解释:
一超过:贫困户至少有一项支撑稳定增收的种植业、林果业、
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务工等符合家庭实际发展的产业和稳定收入来源,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年度国家扶贫标准。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二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家庭生产经营性支出- 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费支出-调查补贴)/家庭常住人口。

不愁吃,不愁穿:贫困户口粮有保障,四季有衣穿,生活用水
能够基本安全。

义务教育有保障:落实义务教育政策,实现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学前儿童学习普通话。

贫困户家庭中符合上学条件的适龄学生没有因贫失学辍学(除智障和残疾导致辍学外),确保有学上、上得起学、不辍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基本医疗有保障: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
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四项政策落实后,报销比例达到95%。

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贫困户有地方看病、方便看病、看得起病。

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户家庭有住房且要达到行业部门认定的安全标准。

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

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

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一达标”是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全国扶贫标准,即为达标,也就是说该贫困户具备了脱贫的前提条件。

“两不愁、三保障”与基本解决生存温饱问题相比,是一个内涵更丰富、层次要求更高的扶贫工作目标。

首先,它要求巩固温饱成果,使扶贫对象的生存和温饱问题从基本解决到稳定解决。

最近30年,国家3次制定扶贫标准:第一次是1986年的206元,第二次是2001年的865元,第三次是2011年的2300元。

国家每年根据农村低收入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调整换算成的现价即为当年扶贫标准。

比如,2016年国家扶贫标准线为2952元,贵州省扶贫标准线为3146元。

其次,它不仅仅关注扶贫对象吃饭、穿衣、居住等基本物质生活消费,而且还关注其享受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状况。

这就要求我们在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时,既要看收入,又不能唯收入,要运用好“两不愁、三保障”这把尺子去综合衡量贫困群众是否真正实现稳定脱贫。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全力解决贵州省乌蒙山片区、武陵山片区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整体贫困问题,确保到2020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决不让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掉队!”2011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勾画了全国扶贫开发愿景,首次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脱贫标准。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一达标”和“两不愁、三保障”正式作为贵州省检验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标准,既有定量的收入指标,又有定性的基本生活指标,简单明了,全面完整,便于掌握。

紧扣“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深入扎实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效措施

紧扣“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深入扎实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效措施

紧扣“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深入扎实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效措施根据市里起草拟定的《关于紧扣“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深入扎实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经县委常委会讨论,研究了一些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归纳起来,就是“1331”,即一紧扣、三瞄准、三着眼、一问责。

请你们抓好落实。

一、紧扣“两不愁三保障”不偏离1.重点解决住房安全问题。

今年的脱贫攻坚项目已经下文批复,各乡镇区要按照批复文件实施好住房项目,7月底前全面完工。

要逐一解决墙体裂缝、屋顶渗漏、地基下沉、主梁损毁、排水不畅等硬伤问题,彻底解决农户住C、D级危房现象。

针对非贫困户住老房问题,能维修加固的由农工部予以解决,属危房拆除重建的则由城建局拿出方案后解决。

2.全面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水利局牵头,逐村逐户开展贫困户安全饮水普查,主要是饮用水量不足、季节性缺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在10月份前要整改到位。

对农户反映水质不达标的村组,进行水源取样化验,将水质检测报告收集存档。

卫计委、疾控中心要把握好农村水质检验标准,与城市自来水水质检验标准要有所区别,特别是要对标好瑞金市迎接过国检的水质检验标准。

3.召开三项工作现场会。

8月初召开“两不愁三保障”、“空心房”拆除、“老人住老房、子女住新房”等三项工作流动现场会,届时将实地检验三项工作的完成落实情况。

具体方案由县精准办牵头另行起草。

二、瞄准产业就业全覆盖1.加快实施产业项目。

按文件批复,抓紧确定产业项目,加快进度,确保10月底前全部建成验收。

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提高贫困户产业联结度和参与度,要以入股分红、基地务工、产品回收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

对已经落地的产业项目要巩固提升,集中清理不联结、浅联结、虚联结问题。

加强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按7月18日上午全县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动员会会议精神抓紧落实。

3.测算贫困户务工收入。

充分利用就业局发放就业交通补贴时机,各帮扶干部根据贫困户提供的务工合同、工资证明等材料,测算好务工收入,填写好“贫困户收入及政策享受明白卡”。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高质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高质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高质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政府提出了“两不愁三保障”扶贫目标,并积极推动精准脱贫攻坚工作。

"两不愁"即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这是为了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具体措施。

中国政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政策,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科学制定扶贫措施,加强产业扶贫,提高教育医疗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这些努力,中国取得了显著的脱贫成果,让数以亿计的贫困群众受益。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中国将继续巩固扶贫成果,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贫困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1.2 问题意义在当前社会中,贫困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影响着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仍有大量贫困人口,他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缺乏基本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贫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问题的存在,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仍然存在着不公平现象,一部分人享受着丰富的资源和福利,而另一部分人却生活在贫困之中。

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医疗条件差,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持,面临着温饱不足的困境。

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伤害,也是对整个国家发展的影响。

解决贫困问题,不仅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社会责任。

只有通过精准扶贫的方式,帮助贫困人口摆脱困境,实现全面小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2. 正文2.1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一环。

两不愁三保障整改方案镇“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项排查实施方案

两不愁三保障整改方案镇“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项排查实施方案

“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项排查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办公桌上,映照着那份已经铺展开来的整改方案。

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告诉我,这一次的任务并不轻松——要为“两不愁三保障”的短板弱项排查制定一份实施方案。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梳理思路。

一、工作背景与目标咱们先来明确一下工作背景。

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已经成为了衡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标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整个脱贫攻坚的质量。

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排查,找出这些短板弱项,然后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

二、排查范围与内容1.饮食方面:是否存在营养不良、食品安全等问题。

2.住房方面:是否存在危房、住房条件恶劣等问题。

3.教育方面:是否存在适龄儿童失学、教育质量低下等问题。

4.医疗方面:是否存在因病致贫、医疗条件差等问题。

三、排查方法与步骤1.走访调研:深入基层,与贫困户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

2.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贫困地区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第三方评估:邀请专业机构进行评估,确保排查结果的客观性。

排查步骤要清晰:1.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目标、范围、方法等。

2.开展排查:按照方案要求,全面开展排查工作。

3.分析排查结果:对排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找出短板弱项。

4.制定整改措施:针对排查出的短板弱项,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

四、整改措施与时间表1.饮食方面:加强营养扶贫,提高贫困地区的食品安全水平。

2.住房方面:加大对危房改造的投入,确保贫困家庭的住房安全。

3.教育方面:提高教育投入,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

4.医疗方面:加强医疗扶贫,提高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

整改时间表要明确:1.短期目标(1-3个月):完成排查工作,制定整改措施。

2.中期目标(3-6个月):实施整改措施,初步解决短板弱项问题。

3.长期目标(6-12个月):巩固整改成果,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全面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