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和平移集体备课
平移和旋转集体备课发言稿

平移和旋转集体备课发言稿《平移和旋转集体备课发言稿》各位老师,咱们今天聚在一起进行平移和旋转这一板块的集体备课,我特别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经验。
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初教授平移和旋转时的经历吧。
我记得有一次,在正式上课之前我自我感觉准备得很充分。
我以为只要给孩子们讲清楚平移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旋转是绕着一个点或者轴转动,这个概念就很容易被理解。
但是一上课,问题就来了。
当我举生活中的例子,像推拉窗户是平移,风扇转动是旋转的时候,孩子们提出了好多千奇百怪的问题。
有个孩子问我说:“老师,那如果风把树叶吹动了,树叶在半空中晃晃悠悠地移动算什么呢?”这个问题当时就把我问住了,我的体会是,我们以为很简单的概念,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有着无限的想象和疑问。
我突然意识到,我之前准备的例子和讲解方式太局限了。
后来我觉得不能单纯地讲概念,应该更多地让孩子们自己去感受。
于是我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同桌之间互相模拟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这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
有一组孩子特别有趣,他们把书本当作汽车,在课桌上演示平移,还能详细地说出汽车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这让我明白,教学一定要让孩子们参与进来。
对了还想提一下,关于平移的距离这一难点。
很多孩子不清楚计算平移了几格该怎么数。
我那时候就很头疼,试过很多方法,一开始我就是简单地告诉他们数对应点之间的格子,但效果不好。
后来我拿了方格纸和小图形,演示图形平移的过程,不断强调要从一个确定的点开始数,数到平移后对应点中间隔了几格。
经过多次这样的演示和练习,他们才慢慢掌握。
在备课的时候,我们除了关注教学内容的传授,还一定要把孩子们那些可能出现的奇奇怪怪的想法考虑进去。
特别想说的是,我们可以收集更多孩子们在生活中能看到的实例,像游乐园里的旋转木马、摩天轮,还有平移的小火车之类的。
这样能让他们更好地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我还建议在课后布置一些创意作业,例如让孩子们制作一个平移或者旋转的小玩具来展示对知识的理解。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最新4篇)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最新4篇)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洗车朝前行驶、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风车、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
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2、移一移。
第20页“试一试”第1题。
(1)图上有一所小房子,现在我们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该怎么移吗?好,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
)再问,小房子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移动了多远?向上平移5格。
你是怎么知道的?图形的每一条边都向上平移了5格。
(2)现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该怎么平移呢?自己说说看。
小学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篇1教学资料: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41—44页的资料(教材附后)。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活动认识物体的两种常见的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体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
2、在活动情境中,探索决定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数格的方法。
3、在探索物体或图形的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魅力;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认识世界。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数出简单图形平移的格数。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数出简单图形平移的格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鱼图,方格图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平移和旋转1、谈话激趣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生齐:去过)觉得游乐园怎样?(生齐:好玩)是呀,游乐园里好玩的东西可多啦。
此刻跟着老师一齐走进游乐园,好吗?(生齐:好)请你们站起来。
2、分类,引出平移和旋转课件演示游乐园场景图(转转椅、摩天轮、大风车、火车、缆车)。
师:这是游乐园的一角,请你大声地说出这些运动物体的名称,并用动作表示它们是怎样动的,看一看,哪位同学的声音最响亮,动作最优美。
音乐一停,师:你觉得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一样吗?生齐:不一样你能不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一样分一分类吗?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生回答:生1:转转椅、摩天轮、大风车是一类,因为它们是转动的。
生2:火车、缆车是一类,它们直直移动。
师:你们能用手势来表示他们的运动方式吗?生1用手势(画一个圈)表示旋转,生2用手势(直直移动手掌)表示平移。
平移和旋转集体备课发言稿

平移和旋转集体备课发言稿(中英文版)Title: Translation and Rotation: Group Lesson Planning SpeechGood morning, dear colleagues.Today, we are gathered here to discuss an important topic: translation and rotation in our lessons.大家早上好,亲爱的同事们。
今天,我们相聚一堂,共同探讨一个重要的课题:课堂教学中的平移和旋转。
As teachers, it is our responsibility to create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lessons that cater to the diverse needs of our students.One way to achieve this is by incorporating translation and rotation into our teaching strategies.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创造生动、互动课堂的责任,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将平移和旋转融入教学策略之一,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Translation, as we all know, involves moving an object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without changing its orientation.Similarly, rotation involves changing the orientation of an object without changing its position.众所周知,平移是指将一个物体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而不改变其方向。
同样,旋转是指改变一个物体的方向,而不改变其位置。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主要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平移的性质、旋转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和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图形的基本知识,但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可能还很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图形是否具有平移、旋转或轴对称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性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些概念。
2.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例,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实例。
2.准备相关实物的模型或图片,用于直观演示。
3.准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实例引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个图形在平面内平移、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变化。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讲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及性质,并结合实物或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在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旋转和平移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记录表1集体备课记录表2②风扇、风车、指针分为一类。
追问:它们又是怎么运动的?引导:风扇在旋转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在动呢?有没有不动的地方?钟面呢?指出:原来这一类运动都是绕着固定点转动的。
我们把像风扇、风车、钟面上的指针这样绕着固定点转动的运动我们称为旋转。
(板:旋转)(如果学生在分类的同时说出平移、旋转这两个词,教师直接给予肯定,并板书:平移、旋转。
)2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移和旋转这两种不同的运动现象。
(把课题补充完整)3、举例:平移和旋转是物体的两种不同运动方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是很多的,你还见到过那些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学生举例说明。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多媒体:出示题目。
谈话:老师这儿也有一些物体运动时拍下来的照片,请你用手势表示照片上的运动,一边做,一边根据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判断下面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是平移的在括号里画“—”,是旋转的画“○”,教师巡视。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汇报:接下来一起来把我们判断的结果展示出来,如果你认为是平移现象的,就做这个动作(师演示:手指横向平移);如果你认为是旋转现象的,就做这个动作(师演示:手指旋转)三、平移的方向和距离1 创设情境,感知平移的距离。
谈话: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来三只小兔子。
它们正忙着搬家呢。
(出示简化的格子图)虚线的是原来的位置,实线图是平移后的位置。
仔细观察小房子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平移)是向哪边平移的?(右边)出示:第一只小兔子说:“你们看,我们的房子向右平移了3格。
”第二只小兔子说:“不对,向右平移了5格。
”第三只小兔子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我们的房子是向右平移了7格。
”谈话:同学们,你们同意哪种说法呢?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学生的意见可能三种情况都有。
2 动手实践,理解平移的距离。
这里的房子图到底向右平移了几格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同上图),在左边的房子图上任意找一个点,再到右边的房子图上指出它平移后的位置,并数一数,看你找的这个点向右平移了几格。
平移和旋转教案(最终5篇)

平移和旋转教案(最终5篇)第一篇:平移和旋转教案《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正确辨别平移与旋转。
2、学会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并判断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位置。
3、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在感受数学美,初步感受变换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会在方格纸上数物体平移的距离。
教具、学具:课件、方格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今天的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还可以用手势比划动画里你喜欢的动作。
(播放《大风车》节目主题歌。
)师:看到大家这么高兴,老师猜你们一定很喜欢《大风车》这个节目,也一定喜欢玩风车、玩具赛车和玩具飞船对吗?那从动画里你看到的风车、赛车、飞船是怎么运动的?(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是啊,生活中有很多物体也像他们那样在做运动呢。
让我们再去看看,你可以一边看,一边跟着做做动作。
(放FLASH课件)二、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1、给运动现象分类师:它们的运动方式都相同吗?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给它们分分类吗?(前后4人为一小组,在小组里讨论: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2、教学平移和旋转的定义。
师小结:像风车、风向标这样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运动现象在数学中叫做旋转。
(教师出示板书)像火车、电梯、缆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运动现象叫平移(教师出示板书)。
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伸出你的右手,跟着老师做,向上平移,向下平移和向左平移。
3、找生活中找这两种运动现象。
师:平移和旋转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同学们看,(老师擦黑板的动作)这是什么运动现象?(指名说)那你们能在我们身边和生活中找到平移或旋转现象吗?(学生自由发言)师:你们真会善于观察生活,观察能力真强,找到了那么多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三、认识平移距离1、导入师:看着同学们的表现那么出色,聪聪和明明将带我们乘船到聪明岛去,想去吗?那我们就一起出发吧!2、设置疑问师:小船在做什么运动?向什么方向平移呢?(向右)到聪明岛了,可聪聪和明明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请大家注意听:(放课件)到底谁经过的路线长一点呢?聪明的同学们,赶紧开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知道谁经过的路线长一点?生:用尺子量,数格子。
平移与旋转教学教案

平移与旋转教学教案平移与旋转教学教案(精选13篇)平移与旋转教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二)内容分析:《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P41-42页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辨认锐角、钝角,建立了有关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与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以及学会分辨平移和旋转。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方法:1、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归纳出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的现象。
2、合作探究学习法。
(五)、教学手段:本节课先让学生欣赏生活中会动的图片,引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再通过“说一说、动一动、找一找、移一移“填一填” 等几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和体会: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通过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孩子们可真乖,老师想送大家一首歌,会唱的孩子跟着唱。
孩子们的歌声真美,让老师仿佛看到了那吱吱转地大风车,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物体都在运动,老师就拍到一些物体运动的录像,你想看看吗?请你仔细的观察,一边观察一边用手比划出物体的运动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备课记录表1
集体备课记录表2
②风扇、风车、指针分为一类。
追问:它们又是怎么运动的?引导:风扇在旋转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在动呢?有没有不动的地方?钟面呢?
指出:原来这一类运动都是绕着固定点转动的。
我们把像风扇、风车、钟面上的指针这样绕着固定点转动的运动我们称为旋转。
(板:旋转)
(如果学生在分类的同时说出平移、旋转这两个词,教师直接给予肯定,并板书:平移、旋转。
)
2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移和旋转这两种不同的运动现象。
(把课题补充完整)
3、举例:平移和旋转是物体的两种不同运动方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是很多的,你还见到过那些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学生举例说明。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多媒体:出示题目。
谈话:老师这儿也有一些物体运动时拍下来的照片,请你用手势表示照片上的运动,一边做,一边根据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判断下面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是平移的
在括号里画“—”,是旋转的画“○”,教师巡视。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汇报:接下来一起来把我们判断的结果展示出来,如果你认为是平移现象的,就做这个动作(师演示:手指横向平移);如果你认为是旋转现象的,就做这个动作(师演示:手指旋转)
三、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 创设情境,感知平移的距离。
谈话: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来三只小兔子。
它们正忙着搬家呢。
(出示简化的格子图)虚线的是原来的位置,实线图是平移后的位置。
仔细观察小房子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平移)是向哪边平移的?(右边)
出示:第一只小兔子说:“你们看,我们的房子向右平移了3格。
”
第二只小兔子说:“不对,向右平移了5格。
”
第三只小兔子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我们的房子是向右平移了7格。
”
谈话:同学们,你们同意哪种说法呢?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学生的意见可能三种情况都有。
2 动手实践,理解平移的距离。
这里的房子图到底向右平移了几格呢?请同学们拿出
练习纸(同上图),在左边的房子图上任意找一个点,再到右边的房子图上指出它平移后的位置,并数一数,看你找的这个点向右平移了几格。
汇报:你找的是哪个点?它平移后的位置在哪里?向右平移了几格?(指明学生数一数)
再问:还有谁和他找的点不一样?(指定三四名学生汇报,注意抓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适当指明学生进行评价,强调应找关键点比较简便。
)
追问:你们找的关键点向右平移了几格?都是6格吗?
谈话:我们再来看看,小房子到底是向右平移了几格呢?
电脑演示:小房子图向右平移的动态画面。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不管哪个点,都是向右平移了7格,正好和小房子平移的距离是一样的。
我们以后判断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在这个图形上找到一个关键点,看这个关键点平移了几格,它所在的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边说边完成下面的板书)
板书:关键点
平移几格
图形
3、想象平移,巩固方法
师:是不是这样呢?来,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来想像以下,我们把自己想象成房子(头是房顶,双手是房顶的两角,双脚是房底的是两角),接下来想象你自己在平移。
现在房顶向右平移1格,房子的各个部分怎么样?(跟着向右平移了1格)房顶又向右平移了1格,整个房子呢?(也跟着向右平移了1格)又向右平移了1格,房子呢?(也跟着向右平移了1格),好,就这样往右平移,现在房顶向右平移了6格,房子怎么样?(也跟着向右平移了7格)
想通了吗?
指出:们以后判断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在这个图形上找到一个关键点,看这个关键点平移了几格,它所在的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4、练习。
谈话:请拿出发给你们的第2页纸,看一看,金鱼图和火箭图分别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共同校对)
5、归纳整理
师:观察三组图形,在平移前和平移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学生发表意见。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物体或图形在平移前后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和形状都是不变的。
四、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1 画平移后的线段。
提问:刚才我们帮助小兔子解决了房子平移的问题,你们想不想自己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呢?
谈话:这是一条线段,你能按要求(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画出这条线段平移后的图形吗?先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怎样画,再画一画。
学生先尝试画,然后汇报画法和想法。
(2)画平移后的三角形。
出示: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
学生完成后,汇报是怎么画的。
(3)比较。
提问:刚才画三角形平移时,与前面画线段的平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归纳:画平移后的线段和画平移后的三角形,都是先找到图形的端点或顶点平移后的位置,再根据平移后的点画出图形。
(4)练一练。
出示: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图形。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学生作业。
五、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果有机会,你还想研究什么?
六、布置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4,5题
集体备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