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李生论善学者》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练习及答案很多中考生在文言文阅读上丢分,想要解答好中考文言文阅读必须多进行练习,下面为大家带来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中考生能够认真做这些练习题。

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①,盍改之乎?不然,迨②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③。

【注】①厌:满足。

②迨:等到。

③炯戒:明显的警戒。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或谓/君不善学B. 君/但志之而不思之C. 迨年/事蹉跎D.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愠( ) (2)始(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用原文回答)(2分)5.读完上面这则故事,说说从王生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学习方面的启示。

(2分)答案:1.A2.(1)恼恨(2)才3.(1)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

(2)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4.(1)学贵善思(2)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5.(1)好学更要得法(2)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练习及答案是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在练习中能够总结解题经验,这样就能轻松解答中考文言文阅读题。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原文】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

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阅读训练】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音义②李生说之曰音义③不应而还音义④年事蹉跎音义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3.译下面的“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译句: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答:答案:1.①zhì;同“识”记②shuì;劝说③xuán;同“旋”,转身④cuō tuó光阴消逝 2.D. 3.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 4.C 5.要点:①学贵善思②不耻不问,择善而从之。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李生论善学者【原文】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阅读训练】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音义②李生说之曰音义③不应而还音义④迨年事蹉跎音义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3.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参考译文和答案】【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练习及答案_6878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练习及答案_6878

(二)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8-12 题。

( 12 分)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勤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该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以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①,盍改之乎?否则,迨②年纪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天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③。

”【注】①厌:知足。

②迨:等到。

③炯戒:显然的戒备。

8. 下边句子朗诵节奏区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 或谓 / 君不善学B. 君 / 但志之而不思之C. 迨年 / 事蹉跎D. 请铭之坐 / 右以昭炯戒9. 解说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 2 分)( 1)愠()(2)始 ( ) 10.翻译以下句子。

( 4 分)(1)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11.李生以为如何才是“善学”?(用原文回答)( 2 分)12. 读完上边这则故事,谈谈从王生身上我们能够获得哪些学习方面的启迪。

( 2 分)答案:9.( 1)怨恨(2)才10.(1)那些擅长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讨教当作羞耻,学习他人好的地方。

(2)学习最禁忌的事,莫过于知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何不更正呢?11.(1)学贵善思(2)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12.(1)勤学更要得法(2)虚心接受他人正确的建议。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附翻译)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附翻译)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附翻译)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附翻译)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附翻译)李生论善学者【原文】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 【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

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 【阅读训练】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音义②李生说之曰音义③不应而还音义④迨年事蹉跎音义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3.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李生论善学者》原文练习及答案

《李生论善学者》原文练习及答案

《李生论善学者》原文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⑷乎?”王生不说⑸,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⑻:“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⑹’,盖学贵善思,君但志⑺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⑼,不应而还⑴走⒇。

居五日,李生故⑵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⑶,盍⑿改之乎?不然,迨⑽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⑾,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⒅⒆。

”注释⑴还:通“旋”,掉转身。

念“xuán”。

⑵故:特意。

⑶厌:满足。

⑷信:真的。

⑸王生不说:说,通"悦",高兴。

⑹罔:通"惘",困惑。

⑺志:通"记",记住。

⑻说:劝说。

念“shuì” ⑼愠:恼火,恼怒,生气。

⑽迨:等到。

⑾谢:道歉。

⑿不敏:不聪明,古代人用来称呼自己,表示谦虚的词。

⒀而:表转折。

⒁其:他的。

⒂或:有人。

⒃悉:都。

⒄谓:说⒅走:跑。

⒆烔戒:明显的警戒。

⒇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请让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译文王生喜欢学习,但没有方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对此感到)不高兴,说:“只要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原来学习重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跑了。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是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学习者最大忌讳,莫过于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12分)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①,盍改之乎?不然,迨②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③。

”【注】①厌:满足。

②迨:等到。

③炯戒:明显的警戒。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或谓/君不善学B. 君/但志之而不思之C. 迨年/事蹉跎D.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9.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愠()(2)始(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11.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用原文回答)(2分)12.读完上面这则故事,说说从王生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学习方面的启示。

(2分)答案:8.A9.(1)恼恨(2)才10.(1)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

(2)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11.(1)学贵善思(2)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12.(1)好学更要得法(2)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

李生论善学者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李生论善学者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李生论善学者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给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并释义。

(1)吾虏能够志之()_________________(2)李生说之曰()_________________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当”中的“亡”用法相同的一项就是()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到3.翻译句子。

夫仁义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下与“李生故寻王生”一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就是()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并使人反问之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zhì,遁“辨”;记。

(2)shuì,劝阻。

2.b3.那些擅于自学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求教当做耻辱,挑选他们的好处而自学,就是期望听见真理啊!4.d5.①学贵善思;②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李生论善学者》
李生论善学者
原文】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
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

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音义
②李生说之曰音义
③不应而还音义
④迨年事蹉跎音义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译句:
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
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答:
答案:
1.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
2.只听弈秋的教导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