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7上9)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A B C D第四节生态系统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该图所示生物能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为什么?③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的关系,这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
⑤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
⑥在该生态系统中,对鼠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因素是,对鼠有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在图中括号内填写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下图显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
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对观察的生物材料的要求是:A. ④②①③;B. ②③④①;C. ①②③④;D. ②④③①。
A. ④和⑤;B. ③和⑥;C. ①和③;D. ②和⑥。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第一、二章检测题.改用凹面反光镜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填“高倍”或“低倍”).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图,请回答:a A第三章细胞怎样产生物体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1)在甲、乙载玻片下边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甲乙(3)结论:所示结构完成。
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第三、四章同步测试BD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厥类第二节种子植物菜豆和玉米的种子结构(1)左图是种子;右图是种子。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二节植株的生长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导学案1-9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导学案1-9课1. 课程简介本导学案是针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1-9课内容进行的导学辅助活动。
通过本导学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
2. 使用方法根据每一课的教材内容,结合教师课堂教学,学生可以使用本导学案作为辅助研究材料。
可以在课前预时使用,也可以在课后复时作为巩固练。
3. 导学活动- 第一课:识字练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研究和巩固新词汇的拼写和意义,可以编写词汇表,列出本课的重要单词。
- 第二课:听力训练通过听力练,学生可以提高听力能力,掌握课文中的重要信息。
可以准备一些听力问题,学生听完课文后进行回答。
- 第三课:语法研究研究本课的语法知识,如本单元的时态、语序等。
可以编写一些语法练题,让学生进行练和巩固。
- 第四课:口语训练通过对话或情景练,学生可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更好地运用本课的语言知识。
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景。
- 第五课: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题,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可以准备一些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后进行回答。
- 第六课:写作练通过写作练,学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
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题目,要求他们写一篇短文。
- 第七课:文化背景了解研究本课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国家、城市、俗等。
可以提供一些资料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并展开讨论。
- 第八课:课外拓展在课外拓展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做一些额外的练和研究,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网上资源。
- 第九课:复测试对前几课的知识进行复测试,检查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可以设置选择题或填空题等形式的测试题目。
4. 总结本导学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1-9课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中的活动进行预、复和巩固练,提高对课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集)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1.1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一、导入激学:满天星斗的夜空,形形色色的建筑群,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和道路,五彩缤纷的自然界……只要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里。
二、导标引学学习目标:1.认识不同的几何体,初步体会几何研究的对象、方法、并感悟抽象的数学思想。
2.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曲面等概念的定义。
3.知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是几何体,能认识表示它们的图形。
三、学习过程(一)导预疑学请你利用10分钟,自学课本第4页至第6页,并完成以下问题:1.说出下列立体图形的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⑦2.上题中棱柱有:,棱锥有。
(填序号)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_____。
4.观察下列实物图片,它们的形状分别类似于哪种几何体?①②③④⑤(二)导问互学问题:棱柱与圆柱、棱锥与圆锥的区别与联系:顶点棱侧面底面棱柱圆柱棱锥圆锥解决问题评价:(三)导根典学在下图中的三幅图案中,你分别看到了哪些图形?它们是怎样组合而成的?(四)导标达学1.下列几何体,是由一个曲面和两个平面围成的是_____。
A B C D2. 一个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方体是棱柱。
B.电视机的形状类似于球体。
C.生活中应用的六角螺母的形状类似于圆柱。
D.鸡蛋的形状类似于圆锥。
3.一个七棱柱共有个面,条棱,个顶点,形状和面积完全相同的只有个面.4.图中的的几何体由几个面围成,面与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5.下列几何体中不是多面体的是( )A、立方体B、长方体C、三棱锥D、圆柱6.下列几何体没有曲面的是()A、圆柱B、圆锥C、球D、棱柱7.下列图案是由哪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的?8.请你用两个圆、两个三角形和两条线段组合几幅新奇、有趣的图形,并给出文字说明。
反馈评价:四、导法慧学1.将所学知识纳入知识体系.2.本节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是怎样的?据此请总结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3.还有没有更好的解法?你还有疑问吗?设计人:王望中学王志海1.2 几何图形一、导入激学: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顶点?几条棱?二、导标引学学习目标:1.认识点、线、面、体,初步感受“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生活实例。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1课时中学序曲一、学习目标1.热爱中学生活,珍惜新的起点,积极应对各种可能与挑战,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中学生活的到来。
2.能正确认识中学时代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能积极应对中学生活的各种挑战,激发自我潜能,塑造全新的自我。
3.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知道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既是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是新的目标和挑战。
二、自主预习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
3.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
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
4.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
5.在21世纪,、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等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
三、合作探究材料:中学时代是人生旅途中的黄金驿站,从进入中学的那一天起,我们发现自己长大了。
中学生活有成长的快乐,也有种种失意与烦恼。
据对某地初一新生适应环境情况的调查显示,有56.1%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18.8%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的不适应,8.9%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明确,24%的学生心态不太平稳。
有的学生因环境变化手足无措,有的学生因成绩不佳丧失信心……(1)人生难忘第一次,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你的体验是什么?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经过几天的学习之后,新学校、新环境给你什么感觉?四、随堂演练1.与小学生活相比,初中生活有哪些新变化()①学习的科目增多了,学习难度加大了②老师盯的更紧了③社团活动更丰富多彩了④自主管理要求提高了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面对中学生活的新变化,我们要从自身做出改变。
以下想法中不利我们很好的适应这种变化的有()A.以前我很优秀,可是现在不行了,还不如回到以前呢B.这些变化都是发展自我,培养自己综合素质的好机会C.面对变化我要勇于迎接挑战D.环境变了,我也要积极做出自我凋整3.中学生活,生命馈赠给我们很多的成长礼物,这些礼物有()①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②新的目标和要求③重新塑造一个“我”④新的挑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下初中阶段自己想要完成的几件事?5.哪些事情必须现在做,哪些事情可以将来去做?哪些事情需要一生去做?【答案】二、自主预习1.重要基础2.生命进阶3.机会挑战成长礼物4.自我超越5.学会认知学会生存三、合作探究(1)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作答。
1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 (2)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导学案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学习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形象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3.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4.在对图形进行观察、操作等活动中,积累处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几何体的基本元素,了解棱柱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某些特性。
难点:用语言描述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及对几何体的分类。
【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学习准备1.在小学学习了的立体图形有2.长方体有____个面,每一个面都是_______,正方体有____个面,每一个面都是__________ 长方体的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方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体的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方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教材:p2—p6第1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完成随堂练习和习题二、教材精读4.写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棱柱的有关概念及其重要特点:(1)棱柱的有关概念: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
(2)棱柱的三个特征:一是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二是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都是形;三是侧面都是形。
(3)棱柱的分类:根据底面多边形的将棱柱分为、、、……;它们的底面分别是、、……。
(4)棱柱中的元素之间的关系:底面多边形的边数n,可确定该棱柱是棱柱,它有个顶点,条棱,其中有条侧棱,有个面,个侧面实践练习:请你按适当的标准对下列几何体进行分类。
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2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4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共2课时)第1课时——————————— 6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共2课时)第2课时————————————7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1课时————————9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2课时————————12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1课时—————————14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2课时—————————16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1课——————————————18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2课时—————————————20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3课时实验课—————————22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共2课时)第1课时——————————————24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共2课时)第2课时实验课——————————26第三节动物细胞(共2课时)第1课时————————————————28 第三节动物细胞(共2课时)第2课时实验课————————————30第四节细胞的生活(共2课时)第1课时———————————————32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共2课时)第2课时———————————————34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36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38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40第四节单细胞生物————————————————————————42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44第二节种子植物(共2课时)第1课时————————————————46 第二节种子植物(第2课时)———————————————————48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共2课时)第1课时—————————————— 50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共2课时)第2课时—————————————— 52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54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共2课时)第1课时———————————————56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共2课时)第2课时———————————————58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60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共2课时)第1课时——62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共2课时)第2课时——64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共2课时)第1课时———— 66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共2课时)第2课时———— 68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共2课时)第1课时—————————— 70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共2课时)第2课时—————————— 72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74参考答案————————————————————————————76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学习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初步重新认识生物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讲出生物特征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生物的各个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个人思索,查询课本――小组合作,研讨交流――得出结论,敢于答对1.什么叫生物(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质组成.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包括物质和能量.)?什么叫生物学?2.你重新认识哪些生物?我们身边的生物存有哪些?你可以诵读所含生物的古典诗词或经典语句吗?3.生物学有哪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4.生物的特征有哪些?二、导入新课:1.恳请各小组讨论后展现课前观测的结果。
2.让我们开启生物的大门,走进生物学的神秘世界,欣赏生命的神奇和美丽。
三、重点讲解1.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为什么必须研究生物学?)探讨1:生物学在医学上的应用领域(看图)医院有个重要的科室,每个人出生时都要从这里呱呱坠地――妇产科。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生理病理、妊娠、分娩、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
生物学与研究人类生理、疾病原理及防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探讨2:生物学在农学上的应用领域(看图1)袁隆平的水稻杂交技术:杂交水稻之父,社会价值超过1000亿。
通过40多年的研究,成功将水稻产量从原来每亩300公斤提高到了每亩900公斤以上,通过在国外推广超级杂交稻,全球多养活将近1亿人口。
让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废话2)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采用,一些害虫已经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许多害虫的天敌又大量被杀虫,以致一些害虫十分猖狂。
许多种化学农药轻微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步入人体,危害人群身心健康。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去遏制或歼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预防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出品人:审核人:时间:10、13●研究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⑵了解地球仪基本构造,记住地球最大的周长,平均半径,表面积。
⑶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的空间概念,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观察极半径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形状。
通过研究经纬线,逐步建立地球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
●教学难点: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一、自主研究:(一)导入部分:利用2009年7月24日的日全食引出月亮、太阳都是圆的,那么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二)导学部分:1、地球的形状是个。
地球的匀称半径是千米,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万千米。
2、地球仪是地球的,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和来表示陆地、海洋、河湖、国家河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3、地轴是地球的。
纬线是与地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纬线,经线是毗连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经线,北极是。
南极是。
二、协作、探讨、展现:1、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你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实例么?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熟悉经历了哪几个阶段?(阅读P2图1.1)3、从人类熟悉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4、观察地球仪: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5、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或书P6图 1.10、图1.11)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成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2)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长度是不是相称?(3)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呢?小结:完成下列表格纬经线线定与地轴并且环绕地连接两极并与纬义球的圆圈。
线相交的半圆。
圆弧状况长长度,最长,所有长度度往南北极逐渐收缩,最后成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姚家巷中学七年级地理
编号:09时间:9、20 编写人:杨秋娥审核人:冷小梅审批人:
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五带的界线及各自的特点
2、理解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
第一部分预习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通读课本P11-12,进行知识梳理,用红笔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我的疑惑”处。
3、限时7分钟,要求独立完成。
一、教材助读
读课本12页图1.20,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表面可划分哪五个带?
2、热带介于之间;北温带介于之
间;南温带介于之间;北寒带介于
之间;南寒带介于之间。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带。
二、预习自测
1、夏季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最________,冬天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最
________,秋天和春天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比夏季________,比冬季________,我国大多数地区能够明显地感受到________的变化。
2、人们根据太阳的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温度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
三、我的疑问
第二部分探究案
一、质疑探究
读《地理图册》9页图文,回答以下问题:
1、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哪一带?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两个带?
3、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哪两个带?
4、四季变化明显的是哪两个带?
二、拓展提升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
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
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
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
2、你知道下列城市所处的温度带吗?
北京西安海口咸阳泾阳
三、我的知识网络
四、当堂检测在下图中适当的位置上填写五带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五带的划分是根据________。
2、五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赤道所在的带有________现象,两极所在的
带有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
4、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带。
五、我的收获
第三部分训练案
《地理填充图册》P8第四、五、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