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大中国(三篇)
《大中国》大班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大中国》大班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大中国》教案篇一一。
活动目标:1、在学习舞蹈《大中国》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为《大中国》伴奏2、看懂乐曲图谱,根据舞蹈动作的节奏,讨论相应的节奏型3、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乐器,看指挥协调的演奏乐曲。
二。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打击乐器—手摇铃,碰铃,沙锤,沙蛋,圆舞板,铃鼓和双响筒若干。
2、音乐伴奏,乐曲的节奏图谱。
3、人手彩带两条。
经验准备:已学会舞蹈《大中国》三。
活动过程:一、复习舞蹈,熟悉旋律。
全体幼儿一起跳《大中国》(1)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上一次课学习的舞蹈《大中国》吗?我们一起来跳出来吧!二、初识图谱,巩固节奏(1)师:老师刚刚看到我们小朋友跳的都很好,那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用拍手来给我伴奏,我来跳舞,到最后高潮那里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挥动我们的彩带。
你们准备好了么?(2)老师注意观察了一下我们大家拍手的节奏有的不统一,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3)我们先来看我们高潮的地方,舞蹈动作是怎么做的啊?这个舞蹈动作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手势来解决?那我们就用飘着的彩带来表示延长的动作。
(4)那我们的图谱上还有什么呢?老师现在用手指到哪里,你们就跟我一起拍手,老师要是指的快,那我们拍手的速度也要快。
三、观看图谱,指挥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再次练习用手拍节奏。
教师指挥幼儿分组拍手来演奏《大中国》。
(1)师:我们来跟着音乐一起来用手打节拍吧!(2)师:现在啊,老师想当一次小指挥,老师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拍手。
四、选择乐器,探索合奏。
幼儿按意愿选择乐器,在自主看图谱的基础上边听乐曲边用乐器演奏。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练习,即根据图谱上的乐器标记演奏相应的节奏。
教师请幼儿交换乐器,师生共同演奏乐曲大中国。
并请剩余的同学给《大中国》伴舞。
(1)现在,先请小朋友来玩一玩我们的乐器,再来看看我们可以怎么用他们来演奏。
(2)这首歌曲高潮的地方比前面要更加高昂,所以我们可以用哪种乐器呢?(3)那现在,我们就用我们选好的打击乐来演奏一次吧!(4)老师又要变成小指挥啦,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来演奏,再来几个小朋友来伴舞。
大班打击乐活动《大中国》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大班打击乐活动《大中国》教学反思大班打击乐活动《大中国》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打击乐活动《大中国》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打击乐活动《大中国》教学反思1这两周给孩子进行了打击乐《大中国》的教育活动,上周学习了歌曲,熟悉了旋律,初步识记了图谱,本周开始了打击乐活动。
打击乐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协调能力。
孩子们喜欢敲敲打打,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他们可以从中获得快乐。
今天开展的打击乐活动《大中国》已经是第二课时了,第一课时中幼儿基本能和老师一起跟随音乐完整地拍出节奏型,但是还没有分声部练习。
从节奏图谱的展示,音乐的反复欣赏,指挥手势的练习到配器的方案,我们大班几个老师都一一讨论交流,对我可以顺利开展活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根据第一课时教学的情况,我在第二课时准备让幼儿先练习看节奏谱拍出节奏。
但是在XOXO这个两拍节奏中,幼儿总是拍了四拍。
后来在练习中我强调了几次才稍微有好转。
接着我开始尝试分声部练习节奏,课前就把幼儿的座位安排好,方便老师指挥。
在幼儿基本能看我的指挥进行练习以后,才开始尝试拿乐器演奏。
因为强调了拿乐器的规则,所以大家都能比较好的轻拿轻放,包括乐曲前的一段小律动,需要幼儿放在腿上,再看老师手势拿起做好准备等,幼儿做得都挺好。
乐器演奏结束后,我又让幼儿简单互换了乐器,再进行了一次完整的练习。
整体上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但仔细反思起来,还有许多缺陷和需要改进不断学习的地方。
从一开始的节奏图谱没有很好的运用,导致孩子不会看图谱练习;没有让幼儿自主参与到配器方案的讨论中来。
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总结经验,将打击乐教学做得更好。
大班打击乐活动《大中国》教学反思2本活动有两课时,第一课时是欣赏活动,主要的目标是让幼儿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伟,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能运用道具表现歌曲内容。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大中国(打击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大中国(打击乐)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特别是对打击乐的初步认识和欣赏。
2. 通过学习歌曲《大中国》,让幼儿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地理特点,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并演唱歌曲《大中国》。
2. 认识和学习使用基本的打击乐器,如鼓、铃鼓、木鱼等。
3. 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打击乐器的演奏。
教学准备:1. 歌曲《大中国》的音频和歌词卡片。
2. 各种适合幼儿使用的打击乐器。
3. 地图或地球仪,用于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播放《大中国》的音乐,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舞动,感受音乐的节奏。
2. 歌曲学习:展示歌词卡片,带领幼儿学习并演唱歌曲《大中国》。
3. 打击乐器介绍:展示各种打击乐器,讲解其名称和使用方法。
4. 打击乐器演奏:根据歌曲的节奏,指导幼儿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可以先分段练习,然后再整体演奏。
5. 团队合作: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歌曲的一部分,然后一起合奏,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制作简易的打击乐器,如用瓶子和豆子制作沙锤,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生活中其他的音乐元素,如自然的声音、身体的动作等。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幼儿在学习歌曲和演奏打击乐器过程中所展现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歌曲学习和打击乐器演奏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2. 通过小组合作的打击乐器演奏,评估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在教学延伸活动中,观察和评价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大中国》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大中国》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第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大中国》及教学反思《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大中国》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大中国》含反思!活动目标:1、在学会舞蹈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准确、协调地为乐曲《大中国》伴奏。
2、尝试根据舞蹈动作节奏拍出行营节奏型,探索乐曲的配器放案。
活动准备:1、《大中国》磁带;2、碰铃、铃鼓、圆舞板、大鼓、钹等打击乐器若干;3、彩带人手两条。
活动过程:1、复习舞蹈《大中国》。
集体随乐跳彩带舞,要求节奏准确、动作有力。
2、指导幼儿学习打击乐《大中国》。
(1)分段将舞蹈动作转换成拍手动作。
(2)边看教师跳彩带舞,边用拍手的形式拍出动作节奏。
(3)老师放慢速度演唱乐曲旋律,面对不同小组进行指挥各小组,幼儿学习迅速正确地对教师的指挥暗示,用拍手动作做出反应。
(4)随着音乐,根据教师指挥准确迅速地做出反应。
(5)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探索乐曲的打击乐方法。
“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如在彩带挥舞处用铃鼓颤摇演奏等)(6)引导幼儿看教师指挥分声部演奏打击乐器,幼儿交换乐器演奏。
(7)教师出示大鼓、钹,集体探讨在什么地方累加演奏,体验乐器的热闹与有力。
3、活动延伸幼儿学习歌曲《大中国》。
教学反思:《大中国》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乐曲,给人的感觉是热烈、奔放的,与我们平时教孩子唱的儿歌不同,可能孩子们的在幼儿园里接触到像这样的乐曲比较少,所以在听到音乐时,很快的随着乐曲美妙的音乐不自觉的有节奏的拍起手来,嘴里还不停的唱着。
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的吧,孩子们在无形中感受到了曲子的豪放所在,所以随着乐感不由自主的快乐的手舞足蹈起来。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大中国》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784字。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活动《大中国》及教学反思大班音乐教案活动《大中国》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激发做个中国娃的自豪感,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大中国》含反思教案吧。
大班打击乐活动:《大中国》

大班打击乐活动:《大中国》
活动目标:
⒈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在此基础上,学会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⒉在老师的启发下,根据舞蹈动作抽取出个别节奏型,并将动作与乐曲匹配。
⒊体验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演奏乐器时动作的起伏表现强弱拍。
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铃鼓、小铃、圆舞板(人手一件)
活动过程:
⒈幼儿观看舞蹈,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孩子们,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客人来咱们中一班做客,小朋友想知道他们是谁吗?他们还带来了一个美丽的、欢快的舞蹈,作为礼物送给咱们小朋友,你们高兴吗?那咱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小客人入场吧!(幼儿舞蹈)
请幼儿观看欢快的舞蹈。
⒉知道幼儿学习打击乐(大中国)
⑴逐一出示课件,用拍手的动作将舞蹈中节奏型抽取出来。
⑵看教师指挥,幼儿学习拍手动作。
⑶看教师指挥,学习分声部拍手动作。
⑷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探索乐曲的打击乐演奏方法。
⑸引导幼儿分声部演奏打击乐器。
⑹幼儿自由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⑺在教师不同程度的帮助下,让个别自愿要求练习即兴指挥的幼儿担任指挥,其它幼儿集体演奏。
⒊结束。
幼儿集体舞蹈,再次让幼儿感受乐曲的欢快的情绪。
自由结束。
大班语言活动《大中国》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大中国》教案大班语言活动《大中国》教案(精选15篇)大班语言活动《大中国》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用乐器表现音乐作品气概雄壮的特点,抒发爱祖国的情感。
2、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乐器,学习协调的演奏乐曲。
学习预备1、打击乐器:小铃、圆舞板、铃鼓、大鼓等2、自制道具,节奏卡片6张活动过程一、听音乐感受乐曲1、幼儿听音乐,与同伴沟通对唱曲性质和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幼儿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熟识节奏感,徒手拍节奏1、老师供应节奏卡片,幼儿徒手拍节奏。
2、用拍手,跺脚等动作练习,增加节奏感。
三、探究乐器合奏的方案1、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分成小铃、圆舞板组,铃鼓组等,自由结合进行练习。
2、练习时,留意倾听自己与同伴乐器声响是否和谐全都,逐步学会掌握乐器的音响变化。
3、老师或幼儿先指挥幼儿一组组演奏,然后协作演奏,如大鼓和铃鼓,铃鼓与小铃、圆舞板等。
引导幼儿倾听并续编,争论怎样协作能够较好的体现作品的特点,在乐曲高潮处可运用什么乐器等。
四、节奏乐队活动1、出示节奏普,老师或幼儿指挥集体演奏。
2、变换乐器演奏。
3、部分幼儿扮演少数民族儿童自由表演,部分幼儿参与乐队演奏。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教育教学活动,幼儿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国大好河山的宏大和气概,萌发了喜爱祖国的思想,并学会了用多中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教学活动之前,我让幼儿熟识了《大中国》的音乐,幼儿特别喜爱这个音乐,所以在活动之前幼儿就对这个活动产生了深厚的爱好.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赏音乐,说出感受;再让幼儿观赏老师的范跳,幼儿有了初步的印象以后,我请幼儿说一说:“你都观察老师做了哪些动作?”幼儿都能做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动作。
为了关心幼儿学习舞蹈,我又出示了舞蹈图谱请幼儿观看,幼儿通过看范跳和观看图谱对舞蹈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大班语言活动《大中国》教案篇2设计思路:高枫的《大中国》是一首校内民谣曲风的歌曲,唱出了祖国河山的多姿多彩,表现了中国人共有的民族自尊与骄傲,“一个家”的比方让人觉得爱国就是那么亲切。
大班音乐教案:大中国(打击乐)

大班音乐教案:大中国(打击乐)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感受中国打击乐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熟练地演奏打击乐器,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大中国》2. 打击乐器:锣、鼓、钹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奏歌曲《大中国》中的打击乐器部分。
2.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协调合作。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打击乐器。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引导幼儿模仿。
3. 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演奏技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国歌,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2. 认识打击乐器:展示锣、鼓、钹等打击乐器,让幼儿了解其特点。
3. 学习歌曲《大中国》:教师教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4.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歌曲旋律进行演奏练习。
5. 合奏:各小组轮流合奏,教师指导幼儿协调合作,提高节奏感。
6. 总结与展示:让幼儿谈谈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展示演奏成果。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奏技巧和合作能力,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打击乐器(锣、鼓、钹等)、音乐播放设备、乐谱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幼儿活动。
七、教学时间课时:2课时八、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奏技巧和合作能力。
2. 终结性评价:课后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打击乐比赛,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演奏技巧。
2. 邀请专业音乐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增进亲子关系。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幼儿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大班节奏乐《大中国》

大班节奏乐《大中国》大班节奏乐《大中国》(精选14篇)大班节奏乐《大中国》篇1一、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的雄壮有力,体验演奏乐器的欢乐。
2、能依据舞蹈动作的节奏拍出相应节奏型,争论乐器演奏的配器方法,并能看指挥协调全都地演奏乐器。
3、在学会舞蹈《大中国》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二、活动重难点:探究配乐方法。
保持声音和谐、统一的表演。
三、活动预备:阅历预备:熟识《大中国》,已有舞蹈阅历物质预备:碰铃、圆舞板、铃鼓若干、图谱一张、音乐《大中国》四、活动过程:(一)复习舞蹈《大中国》1、引导幼儿徒手随乐复习舞蹈《大中国》,留意幼儿在舞蹈中动作的节奏性。
(二)出示图谱,鼓舞幼儿观看并尝试将舞蹈动作转换为拍打节奏。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看图谱理解含义。
——你能看懂这张图谱吗?这张图谱上的每种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2、尝试依据图谱提示拍出相应的节奏型。
——你们能试着依据图谱提示拍拍它的节奏吗?3、分三组用徒手动作再次熟识音乐。
(三)共同争论配器方案。
——在挥舞彩带处什么乐器最适合呢?(四)幼儿随音乐进行打击乐演奏。
1、依据图谱提示,进行分组练习。
2、看老师指挥尝试进行分声部完整练习。
(五)完整地演奏乐曲1、鼓舞幼儿看老师指挥完整演奏乐器。
2、反复交换乐器完整演奏乐器。
大班节奏乐《大中国》篇2一、教学目标1、观赏体验作品气概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激发做个中国人的骄傲感。
2、学习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观赏展现的内容。
3、学习用乐器协调演奏歌曲,培育幼儿的节奏感受力量。
二、重点1、观赏作品的性质,结构内容。
2、培育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量。
三、难点设计节奏图谱四、教学预备1、蒙古、维吾尔族等五个民族的服饰一套,手巾若干。
2、音乐磁带,课件,乐器若干。
3、事先观赏过《大中国》的歌曲。
五、教学过程一、激发爱好,介绍各民族的小伴侣——导入:今日我们班真喧闹,来了很多客人老师,我们先向客人老师问个好(客人老师好),除了客人老师外,我们班还来了几位不同民族的小伴侣,让我们用热闹的掌声欢迎他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大中国(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大中国一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抬花轿二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中国红三
- 1 -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大中国一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情绪,学期舞蹈“大中国”。
2、创编不同方位的挥舞彩带的动作,能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
3、注意自己的彩条布与同伴的相互缠绕。
活动准备:
1、音乐CD或磁带,录音机。
2、电视机。
3、幼儿人手两根红色的绸带。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舞蹈《大中国》感受乐曲的风格。
1、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受?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2、让幼儿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大中国》。
二、教师出示彩条,幼儿场边挥舞彩条的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彩条挥舞动作。
教师:“这是什么呀?你们觉得用彩条可以怎么跟着音乐跳舞呢?”
2、教师示范表演舞蹈,幼儿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师:“你们仔细看老师跳的舞蹈中用了哪些动作?
三、初步学习舞蹈动作,感受乐曲的旋律。
1、幼儿学习踏点步,加上手臂的动作,并随音乐练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