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五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2020年科学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2020年科学试题及
答案
试题一
1. 问题:什么是地壳?
答案:地壳是地球的最外部固态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底部。
2. 问题:什么是地震?
答案:地震是地球表面由于地壳内部岩石的断裂和错动而引起的振动现象。
3. 问题:什么是太阳能?
答案:太阳能是指太阳辐射照射到地球上产生的能量。
试题二
1. 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食物?
答案:我们需要食物是因为食物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2. 问题:什么是食物链?
答案:食物链是描述不同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其中一种生物通过捕食其他生物获取能量。
3. 问题:植物通过什么方式获取能量?
答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获取能量。
试题三
1. 问题:什么是空气污染?
答案: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的现象。
2. 问题:如何减少空气污染?
答案:可以减少机动车使用,提倡步行和骑自行车;减少工业排放和燃煤,使用清洁能源等。
3. 问题:什么是水资源?
答案: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水,包括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等。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2020年科学试题及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
人教版五年级下半年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020年)

人教版五年级下半年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020年)试题一题目: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动物细胞器,并简要解释其功能。
答案解析:常见的动物细胞器包括质膜、内质网和线粒体。
质膜是细胞的外包膜,具有保护细胞和调节物质进出的功能。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一种复杂网络结构,参与蛋白质合成和物质运输。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中心,通过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试题二题目:请简述水的三态变化及其过程。
答案解析:水的三态变化包括凝固、液化和汽化。
凝固是指水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中水分子间距离减小,形成冰。
液化是指固态的水由外界加热或压力减小而变为液态,过程中水分子间距离增大。
汽化是指液态的水由外界加热或压力减小而变为气态,过程中水分子脱离液体,形成水蒸气。
试题三题目:请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解析: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光线在折射时会改变传播方向,并且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发生弯曲。
试题四题目:请列举一些常见的节日和其来历。
答案解析:常见的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来历与中国的传统祭祖活动有关。
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节日,用于纪念和悼念已故的亲人。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也是龙舟竞渡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是为了庆祝秋天的丰收而设立的,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等。
试题五题目:请解释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并与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化学反应,产生葡萄糖和氧气。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生存所必需的过程,也是地球上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以上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半年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020年)的简要内容。
2020年人教版科学试卷及其解析(五年级下册)

2020年人教版科学试卷及其解析(五年级下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进行呼吸C. 能生长和繁殖D. 能分解有机物解析: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生长和繁殖等,而分解有机物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
2. 下列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鲨鱼B. 蝴蝶C. 老虎D. 青蛙解析:哺乳动物是一类具有哺乳腺,能够产奶喂养后代的动物。
根据此定义,选项C的老虎是哺乳动物,其他选项均不是哺乳动物。
3. 下列哪种植物是通过种子繁殖?A. 苔藓B. 蕨类C. 松树D. 海藻解析:种子植物是一类通过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
松树是一种种子植物,而其他选项均不是通过种子繁殖。
4.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A. 彩虹B. 镜子中的反射C. 小孔成像D. 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解析: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彩虹、小孔成像和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都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而镜子中的反射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5. 下列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太阳能D. 核能解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而石油、天然气和核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生物的基本特征有: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生长和繁殖、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由细胞构成等。
2. 植物通过________繁殖后代,动物通过________繁殖后代。
解析: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动物通过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繁殖后代。
3. 地球上的________有生物生存,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简答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汇编(自己整理)1、有一团沉在水里的橡皮泥,要想使它浮在水面上,你有办法吗?答:①捏成碗型。
②捏成船型。
③捏成空心盒子。
2.请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答:因为潜水艇有一个巨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注满水,潜艇的比重就大于水,潜艇就会下潜而在水下航行;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比重减轻,潜艇上浮,直至浮出水面航行。
3、我们是如何测量泡沫塑料板在水中的浮力大小?答: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板所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板,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
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板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板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4、马铃薯在清水中会沉下去,在清水中加盐后马铃薯会浮上来,这是什么原因?说说还有那些方法可以让马铃薯浮上来?答:因为马铃薯比清水重,所以在清水里会下沉,往清水里加入足够的盐后,盐水的浮力比清水的浮力大,所以马铃薯在盐水中会上浮。
还可以在水中放糖、味精等。
5、船从江河进入大海,船体会上浮一些,对吗?为什么?答:会上浮的,因为江河的水是淡水,大海的水是盐水,盐水的浮力比淡水的大,当船从江河(淡水)进入大海(盐水)时,由于浮力增大了,船就上浮了一些。
6、为什么铁制的轮船能够浮在水面上?答: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特别大。
7、假如给你500克不同的材料,它们的强度一样,而且都有利于加工(如钢铁、木头、塑料、,你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怎样加工,才能使它载重量最大?答: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8、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轮船好像一个很大的铁碗,它的体积比铁块大得多,排开的水量也大得多,船受到的浮力就大大超过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所以船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
9、曹冲称象、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都是利用了什么科学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难题的?这样的例子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答:利用了力学中的沉浮原理:浸在水里的物体会受到水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排开水量。
五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

6.据资料统计,我国对矿物资源的回收 利用率不到30%。为什么? 答:(1)采用各种先进的采矿方法、 设备与运输机械,以加强采矿能力, 合理开发中低品位矿石,提高矿物的 回收率;(2)提高资源回收利用企业 的劳动生产效率;(• 答:①充足的睡眠;②加强体育锻 炼;③全面均衡的营养;④保持欢 快的情绪;⑤不吸烟、不酗酒;⑥ 逗着玩不能打脑袋;⑦运动时保护 头部。
3.珍爱生命,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 方法有哪些? 答:①学做负重活动,体验妈妈怀 孕时的负担;②多做家务,减轻父 母的劳累;③努力学习,以优异的 学习成绩回报父母等。
4.岩石的用途有哪些? 答:建筑房屋、铺路搭桥、石桌、 石凳、制作观赏石等。
5.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的是: 答:(1)要节约使用矿物资源。 (2)回收利用矿物资源(3)要保 护好这些矿物资源(4)积极开发 利用新资源(5)加强宣传
五年级简答题
下册
1.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和 不同点是什么? 答:相同点: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 不同点:齿轮传动能改变用力 方向;不能较长距离传力。链条传 动不能改变用力方向;能较长距离 传力。
2.用根繁殖的优点是什么? 答:用根繁殖能更快更高效地进行 繁殖,同时也能比较科学地保留母 本的优良特性,有利于增强其抗寒 性、抗旱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五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

五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1. 什么是生物?生物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生命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具有生长、繁殖、代谢和适应环境等基本特征。
2. 请简要解释下生物的分类学原则?生物的分类学原则是根据生物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将生物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学原则包括形态分类、解剖分类和遗传分类。
其中,形态分类是以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解剖分类是以生物的解剖结构进行分类;遗传分类是根据生物的遗传信息进行分类。
3. 什么是物质的三态?物质的三态是指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固态下,物质的分子紧密排列,具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在液态下,物质的分子比较紧密但可以移动,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在气态下,物质的分子间距离很大,可以自由移动,具有可变的体积和形状。
4. 简述水的循环过程。
水的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下的运动和转化过程。
水的循环包括以下几个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
首先,太阳能使水面上的水蒸发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凝结成云;接着,云中的水滴聚集增大,形成雨滴或雪花,最终降落到地表,即降水;最后,地表的降水会通过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形式,流入大海,形成地表径流,再次回到海洋。
5. 什么是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指物质的性质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现象。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形成新的物质。
例如,燃烧、酸碱反应等都属于化学变化。
而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但物质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
例如,固体的融化、气体的压缩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6. 简述生物的呼吸作用。
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对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过程。
呼吸作用是维持生物生命的重要过程之一。
一般来说,动物通过肺呼吸,将氧气吸入体内,与体内的食物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能量和二氧化碳。
植物则通过叶片的气孔吸入二氧化碳,与叶绿素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生物的呼吸作用是一个氧气和能量传递的过程。
五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

五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好的,根据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我为您整理了50道相关的简答题,答案均写在末尾。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什么是水?答: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2. 什么是地球自转?答: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3. 什么是地球公转?答: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4. 什么是天体?答:天体是指宇宙中的天体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等。
5. 什么是星座?答:星座是指天空上由星星构成的特定图案或形状。
6. 什么是木星?答:木星是太阳系中第五颗行星,体积最大,质量第二。
7. 什么是圆周率?答: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通常用π表示。
8. 什么是力?答: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一种物理量,通常用牛顿表示。
9. 什么是摩擦力?答: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10. 什么是万有引力?答:万有引力是指所有物质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由牛顿发现并描述。
11. 什么是音速?答:音速是声波在特定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通常是指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每秒340米。
12. 什么是电路?答:电路是指电源、导体和负载之间形成的一条完整的路径,允许电流通过来实现功效。
13. 什么是电源?答:电源是提供稳定电压和电流的设备,例如电池、发电机等。
14. 什么是导体?答:导体是一种允许电流自由流动的物质,例如金属等。
15. 什么是电阻?答:电阻是电流通过时受到的阻力,通常用欧姆表示。
16. 什么是化学反应?答: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更多种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使其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物质。
17. 什么是火焰?答:火焰是火的可见部分,由燃烧产生的气体发光所造成。
18. 什么是元素?答:元素是指所有原子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化学物质,不能通过化学反应分解为其它物质。
19. 什么是化合物?答: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形成的一种物质。
20. 什么是固态?答:固态是一种物质存在状态,质点间距离小于其自身尺寸,形状和体积都保持不变。
五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

一,植物的茎有哪些作用?1茎具有输导和支持的功能。
2少数的植物的茎也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
二,暖气片是怎样使室内便变热的?暖气片使它周围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比较冷的空气就会补充过来,补充过来的冷空气又受热上升,周围比较冷的空气又补充过来,这样在冷热空气的对流过程中使整个室内的空气变暖。
三,冬天,用手摸铁制品和木头制品,感觉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摸铁制品比摸木头制品要感觉更凉一些。
因为铁是热的良导体,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铁会迅速将温度传到手指,木头不会所以摸铁制品比摸木头制品要感觉更凉一些。
四,在同一间屋子里的瓷砖和模板的温度是相同的,为什么赤脚踩在瓷砖上比踩在木板上更觉得凉一些?因为瓷砖是热的良导体,能很快的把你皮肤上的热传递出去,木地板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将你皮肤表面的热量传出去,因而踩上去感觉暖和多了。
五,为什么暖气片要安装在室内窗户的下面,而室内空调要安装在比较高的地方?冷空气从窗户缝里钻进来,暖气片使它受热上升,冷空气又从窗户缝里钻进来,暖气片又使它受热上升,这样在冷空气的对流过程中使整个室内的空气变暖,所以暖气片要安装在室内窗户的下面。
空调是将热空气制冷,冷空气向下流动,新空气向上补充,形成空气流动,所以空调要安装在比较高的地方。
六,人们除了需要适应自然环境外,还要适应社会环境。
怎样做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能从多角度分层面去分析问题,形成并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终身学习,不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七像蝗虫甲虫这样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颜色一致或近似的体色叫保护色。
像竹叶虫和枯叶蝴蝶那样,体色和形态都和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或另一种生物相似而不易被敌害发现的现象叫拟态。
八植物根的作用根具有固定吸收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功能。
一,植物的茎有哪些作用?1茎具有输导和支持的功能。
2少数的植物的茎也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简答题
1.同一块橡皮泥,捏成实心和空心的,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是不是一样?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
答:如果都捏成实心的,那体积都一样了,因为用同一块橡皮泥捏的,沉浮状态不改变;如果是空心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与水的接触面积大,物体容易浮。
2.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反之则上浮。
3.1、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上浮的原因。
答:相同体积的马铃薯和盐水,盐水比清水重盐水重,它的浮力大,清水轻,它的浮力小,所以马铃薯在盐水中能浮起来。
4.分析热水袋在冷水中下沉的原因。
答; 相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热水比冷水轻,所以热水袋在冷水中下沉了。
5.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为什么?
答:改变了铁块的实心形状,做成了船形。
与水的接触面积大,排开的水量多,所以轮船就能浮在了水面上了。
6.冬天我们为了保暖防寒要穿棉衣。
而炎热的夏天当突然停电时,商店的工作人员就用厚厚的棉被覆盖在冰柜上,这是为什么?
答:棉衣棉被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启到保温的作用。
夏天突然停电时,商店的工作人员就用厚厚的棉被覆盖在冰柜上,是为了用棉被保住冰柜里的温度,隔绝外界热空气进入,使冰柜里的物品,不容易融化。
*********(冬天天气很冷,我们多穿些衣服就不觉得冷了。
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
7.为什么给自行车打轮胎打气时不能打得太足?
答: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因为夏天温度高,空气中分子扩散越快,热了就膨胀,所以不适合打太足,以免引起自行车暴台
8.观察野外的电线,夏天和冬天的电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时应该注意什么?
答:夏天电线锤挂,冬天绷的紧。
因为电线也具有热胀冷缩,所以假设电线时,要注意电线的松紧。
9.铁路的铁轨在连接处总是留出一条缝隙,这条缝隙的大小会变化吗?若是变化,在一年中它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
答:因为铁具有热胀冷缩,夏天了铁轨受热膨胀,所以预留出一些缝隙,但它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10.用大小形状相同的陶瓷锅和钢锅烧水,那个锅热得快?如果烧开的水留在锅里,那么那个锅里的水冷得快?为什么?
答:铝锅热的快, 铝锅里的水也冷的快, 因为铝的导热性要比陶瓷的好,所以就热的快冷的快, 铝锅热的快。
11.在没有钟表之前人们是怎样测量时间的?
答:(1)水,滴漏的等时性。
(2)沙漏的等时性。
(3)物体影子与位置的变化。
12.钟摆是通过什么来调节快慢的?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答:由于钟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所以通过它的摆动能控制钟表内的齿轮,使其有节奏地转动。
之所以摆一下正好是一秒,那就要靠调节摆长和摆锤的重量和摆距了
13.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
答:(1)看影子。
(2)太阳的位置。
14.对天空中北极星的观察我们会发现,不管什么季节它的位置是不变的,为什么?
答:地球围绕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做地轴。
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地球自西向东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所以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们,看到的北极星不动。
15.你认为形成一年四季的原因是什么?
答: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始终与轨道面倾斜成66度33分的夹角。
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地球表面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不同。
太阳直射和斜射时,由于地球永不停歇地侧着身子,围绕太阳这个大火炉运转,这种冷暖便不停地交替着,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
(解释四季现象的形成原因。
答: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导致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形成四季变化。
)
16.在南北半球的极地,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1、地球运动的方式有哪些?地球的这些运动方式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地球自转公转地轴倾斜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6月22日前后),北极出现极昼,
南极极夜
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12月22日前后),南极出现极昼,北极极夜。
17.我们在地球上为什么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答:昼夜是因为地球自转形成的,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地球上的人看到的太阳就是东升西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