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简答题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简答题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2022秋)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简答题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2022秋)

五年级科学上册简答题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这种说法对吗?举例说明火山喷发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2.说说都有哪些地方需要光?至少说出两种。

3.地震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地震能在短时间内摧毁房屋、道路等。

如果遇到地震,我们怎样抗震避险?(至少回答出两条方法)4.彩虹为什么总在雨后天晴的时候才会出来?5.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摄氏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6.通过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你推想自然界中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7.火山喷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8.地震发生时,身处高楼的你应该怎么做?9.地震来临之前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你知道哪些现象,写一写吧。

10.生活中的反光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利的方面?11.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经常运动能锻炼身体不同的部位,例如运动能增加肺活量。

你知道运动对身体健康还有什么好处?(试举两例)12.我们平时走路时迈动双腿需要大脑考虑吗?为什么?13.骨、关节和肌肉各有什么作用?14.家长和老师教育我们要重视锻炼身体,请你把其中的好处写在下面(至少写3条)。

15.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4种)16.生活中没有电的时代里,夜晚人们会点燃一枝铅笔状拇指粗的蜡烛,来计量时间。

如果你也想用这种方法来计时,你将怎样用它来计量出5分钟这样的时间长度?17.为什么运动后人的每分钟心跳次数会增加?18.请举一个生活中光发生折射的例子。

19.下图是古代的一种水钟构造示意图。

在这水钟的结构中,有两处条状的刻度表。

一处在出水口上方的漏斗中,即刻度表A。

另一处在有浮标的容器外,即刻度表B。

这两处刻度表都是用来指示它测量的时间的吗?为什么?20.请将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后的光谱按顺序写下来。

21.你知道人眼看放在水杯中的铅笔会发生什么现象吗?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22.请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简答题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简答题复习资料

上学期五年级科学简答题复习材料1、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答: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答: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热爱大自然,爱护动植物;我们可以在动植物生存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规定不准狩猎和砍伐树木,不准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对捕杀野生动物或砍伐树木的人进行法律制裁,这样才能让野生生物很好地生存、繁殖。

我们还要防止坏境污染,发展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自然坏境。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影子最长,什么时候影子最短?答:一天中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早上太阳在东偏北方向,影子在西偏南;中午太阳在偏南方向,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偏北方向,影子就在东偏南。

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4、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答:对于同一种光源,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5、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起来。

6、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答: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7、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答:侵蚀会冲毁农田、房屋和道路,会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8、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答: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近。

因为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就越长;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产生的弹力越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就越短。

9、气球喷气为什么能推动小车?答:因为气球在喷气时,有一种反冲的力量。

我们可以把气球安装在小车上,放开气球的气嘴,就可以使小车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五年级上册科学简答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简答题

1、影子是怎样形成的?答:影子的产生是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线,影子的形成需要光和不透明的物体两个必要的条件。

2、通过观察阳光下地面物体的影子,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答:通过观察阳光下地面物体的影子,我们可以了解到太阳的大概高度,了解到大概时间、大概气温,我们还可以用它来辨别方向。

3、使用手掌日晷时,为什么上午和下午必须要有左右之分?答:因为在做手掌日晷时,面对正南方,左手正好是东方,而上午太阳的位置正好在东边,影子正好落在手指端,也正好可以用手指的距离来测量时间,下午用右手也是同样的道理。

4、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哪些弊端?答:使用太阳钟只能计算有太阳的白天的时间,无法计算晚上或阴天的时间,不同季节或不同的地方可能存在差异,导致计时不准确,不方便携带。

5、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6、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7、月相变化的一般规律是什么?答:从新月开始,经过蛾眉月、上弦月、凸月到满月,每天大一点,再从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到新月,每天小一点,直到看不见,蛾眉月、上弦月、凸月出现在农历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残月、下弦月和蛾眉月等出现在农历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

8、小孔所成的像左右颠倒吗?为什么?答:是的,小孔成的像左右也颠倒,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右侧,物体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左侧9、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东西,反射效果越好。

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10、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

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1、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凹透镜。

如近视眼镜的镜片。

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简答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简答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汇编(自己整理)1、有一团沉在水里的橡皮泥,要想使它浮在水面上,你有办法吗?答:①捏成碗型。

②捏成船型。

③捏成空心盒子。

2.请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答:因为潜水艇有一个巨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注满水,潜艇的比重就大于水,潜艇就会下潜而在水下航行;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比重减轻,潜艇上浮,直至浮出水面航行。

3、我们是如何测量泡沫塑料板在水中的浮力大小?答: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板所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板,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

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板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板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4、马铃薯在清水中会沉下去,在清水中加盐后马铃薯会浮上来,这是什么原因?说说还有那些方法可以让马铃薯浮上来?答:因为马铃薯比清水重,所以在清水里会下沉,往清水里加入足够的盐后,盐水的浮力比清水的浮力大,所以马铃薯在盐水中会上浮。

还可以在水中放糖、味精等。

5、船从江河进入大海,船体会上浮一些,对吗?为什么?答:会上浮的,因为江河的水是淡水,大海的水是盐水,盐水的浮力比淡水的大,当船从江河(淡水)进入大海(盐水)时,由于浮力增大了,船就上浮了一些。

6、为什么铁制的轮船能够浮在水面上?答: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特别大。

7、假如给你500克不同的材料,它们的强度一样,而且都有利于加工(如钢铁、木头、塑料、,你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怎样加工,才能使它载重量最大?答: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8、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轮船好像一个很大的铁碗,它的体积比铁块大得多,排开的水量也大得多,船受到的浮力就大大超过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所以船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

9、曹冲称象、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都是利用了什么科学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难题的?这样的例子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答:利用了力学中的沉浮原理:浸在水里的物体会受到水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排开水量。

五年级上册科学简答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简答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简答题五年级《科学》上册简答题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答: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两方面的条件:种子自身具备的发芽能力和适宜的外部环境。

种子自身发芽能力即种子必须是活的。

比如干炒过的种子就没有发芽能力。

外部条件主要包括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2、植物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答:植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空气(足够的氧气)、阳光、养分、生存的空间等条件。

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3、香蕉、松树、仙人掌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我们还知道哪些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答:香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子宽大。

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

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同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

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4、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答: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5、模拟池塘群落,为小鱼构建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请写出你的具体做法。

答:(1)、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

(2)先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小石子这时就可以放几块),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

(3)、往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先放植物,是因为植物是生产者,它可以为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等。

(4)、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动物。

6、请你画出下面所给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链,至少画出两条,越多越好!蔷薇、小草、落叶、蚜虫、瓢虫、蚯蚓、小鸟答:(1)、蔷薇→蚜虫→瓢虫→小鸟;(2)、落叶→蚯蚓→小鸟;7、草原上生活着鹰、兔子和兔子喜欢吃的草。

请你画出鹰、兔子和草之间的食物链,为什么说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答:草→兔子→鹰;因为共同生活在草原上的鹰、兔子和兔子喜欢吃的草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

五年级1至4单元科学简答题

五年级1至4单元科学简答题

问答题:1、八大行星,从离太阳最近的那颗到最远的那颗,按顺序写下来。

答: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四季的变化与什么有关?答: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3、说说水钟是怎样计时的?答: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水钟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来工作的。

水钟又分为泄水开型和受水型,通过流出或排出一定的水量来显示时间的多少。

4、摆的快慢由什么决定?答:摆的快慢由摆臂的长短决定,摆臂越长,摆的越慢,摆臂越短,摆的越快。

摆的快慢与摆的重量没有关系。

5、说说你看到的生物钟现象。

生物钟对我们人体有什么影响?答:公鸡打鸣、牵牛花大约在凌晨4时开花,这都是生物钟现象。

生物钟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大,生物钟紊乱时,人会生病、衰老甚至死亡。

6、用做计时工具的材料或物体之间,有怎样的共性?我可以选择哪些作为计时工具?答:这些材料或物体都具有相对稳定的运动规律。

我们可以选择如沙漏、蜡烛、自制水钟来作为计时工具。

7、我们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热能?答:我们是通过食物来获得热能的。

8、生活中有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至少举三例答:水加热后体积变大、水壶的水会溢出来,热空气会上升,塑料瓶遇冷后体积会缩小。

9、具备怎样特点的房子才能冬暖夏凉?答:一是选择好房子的朝向,二是选用隔热效果好的建筑材料,三是改善周边环境、如多植树种草,四是把空调和暖气安装在合适的位置。

10、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夏天人们用棉被来盖住雪糕,雪糕却不融化? 答:热量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的,雪糕融化是因为周围热的空气把热量传导给了雪糕。

而棉被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能阻隔热空气与雪糕的接触。

11、那些动物是胎生?那些动物是卵生?答:猫、狗、猪、马、牛、羊是胎生,鸟、龟、蛇、鱼是卵生。

12、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身体的各个部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胎儿到成人,占整个身体的比例变化最大的是什么?答:头。

13、蚕的一生要经过哪几个阶段?答: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五年级科学上册简答题

五年级科学上册简答题

13.保护心脏的方法有哪些? 答: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 好的情绪等。
6.电磁铁和磁铁有哪些相同点和不 同点?
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相同点是:都能吸铁、 都有磁性、都有磁极、都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示方向。 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不同点是:电磁铁的磁 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 变,磁铁却不可以。
7.我们要不停地呼吸?
答: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 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 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及时排出体外。
答:一个人的肺活量受体力、呼吸肌强弱, 肺组织和胸廓弹性,呼吸道通畅程度等因 素的影响,运动对增加肺活量的作用很 大。
11.保护呼吸器官的有哪些方法? 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富含 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预防呼 吸道传染病,不要吸烟。
• 12.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 在血管流动? • 答: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 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 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 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 排出体外。只有心脏不停地跳动, 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8.测肺活量的方法有哪些 ?
答:深吸一口气吹大一个气球,测气球最宽 处的周长;或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倒立,吸 一口气后用吸管向水里吹气,排出的水量 就是肺活量。
9.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
答:肺活量大意味着呼吸系统功能 好,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
10.一个人肺活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 的?
五年级简答题
上册
1.调查夜间小动物活动时要注意哪 些?
• • • • • • 答:(1)不伤害小动物; (2)不惊动小动物; (3)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 (4)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 (5)不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 (6)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

五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

五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

五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1. 什么是生物?生物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生命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具有生长、繁殖、代谢和适应环境等基本特征。

2. 请简要解释下生物的分类学原则?生物的分类学原则是根据生物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将生物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学原则包括形态分类、解剖分类和遗传分类。

其中,形态分类是以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解剖分类是以生物的解剖结构进行分类;遗传分类是根据生物的遗传信息进行分类。

3. 什么是物质的三态?物质的三态是指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固态下,物质的分子紧密排列,具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在液态下,物质的分子比较紧密但可以移动,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在气态下,物质的分子间距离很大,可以自由移动,具有可变的体积和形状。

4. 简述水的循环过程。

水的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下的运动和转化过程。

水的循环包括以下几个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

首先,太阳能使水面上的水蒸发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凝结成云;接着,云中的水滴聚集增大,形成雨滴或雪花,最终降落到地表,即降水;最后,地表的降水会通过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形式,流入大海,形成地表径流,再次回到海洋。

5. 什么是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指物质的性质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现象。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形成新的物质。

例如,燃烧、酸碱反应等都属于化学变化。

而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但物质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

例如,固体的融化、气体的压缩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6. 简述生物的呼吸作用。

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对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过程。

呼吸作用是维持生物生命的重要过程之一。

一般来说,动物通过肺呼吸,将氧气吸入体内,与体内的食物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能量和二氧化碳。

植物则通过叶片的气孔吸入二氧化碳,与叶绿素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生物的呼吸作用是一个氧气和能量传递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教师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 答: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可以增强教室内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
19、人们为什么夏天穿浅颜色的衣服,冬天穿深颜色的衣服?
答:夏天温度高,浅色衣服反光能力强,吸收的热较少,所以穿起来较凉爽。而冬天温度低,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反光少,所以穿起来较暖和。
20、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什么关系?
答:主要有①冷和热的作用②水流的作用③植物的作用④动物活动的作用。
24、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答: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
答: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因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黄土,没有树,没有草,下大雨时,雨水秀容易把黄土冲下山坡,流入黄河,黄河里的泥沙多起来,水就变黄了。
习谦完小五年级科学简答题
1、自然保护区。
答:①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②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③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 (保护我国现存最大一片红树林) ④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我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 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重点保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
答:水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少甚至没有;而水少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较多。这是因为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就空间减少了,氧气量也跟着减少,所以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较多。
6、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动物多时和动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动物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由于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
7、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植物多时和植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在植物多时,生态瓶里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这是因为水草增多,产生的氧气量增多。但是,生态瓶里的植物并不是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答: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这是因为银色可以减少辐射,可以保护宇航员。
21、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
22、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
答: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形成的,它能引起地裂、水灾、火灾等。 23、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1、凹面镜和凸透镜原理的应用。
答:①放大镜 ②望远镜 ③古代人用凹面的铜镜取火 ④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太阳灶 ⑤奥运会圣火火种是利用凹面镜取得的
12、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花、太阳灶、太阳能温室??
13、影子有什么特点?
答:①影子会随着光源的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②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
2、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答: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希的动植物。 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3、制作生态瓶。
答:①找一个透明的大塑料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②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 ,装入大半瓶自然水域中的水③在瓶里种上几颗 水草,在水里放一些浮萍④ 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或泥鳅、螺等小动物。
28、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答:一是地球内部力量,如火山和地震等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二是来自地球的外部力量,如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也会改变地形地貌。
29、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
答:人类自身的活动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都加剧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应该适度开采矿产,妥善保护植被。
③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1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答: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即早晨太阳在东偏北,影子在西偏南;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偏北,影子就在东偏南。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15、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6、说说河流各段的岩石会有什么不同?
答:河流上游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27、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
答: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容易形成平坦辽阔的冲积平原。因为大江大河的下游,水流流速减慢,起到了沉积作用。
8、经过实验,你认为要想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更好,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①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②必须有足够的氧气。
9、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大街上的交通标示牌、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皮影戏、电影、手影表演、工业生产和设计中采用的投影制图.
10、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运用。
答:①汽车反光镜 ②医生带的额镜 ③照明灯上的灯罩 ④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 ⑤利用激光反射器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⑥潜望镜 ⑦万花筒 ⑧观景箱.
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
16、光有哪些特性? 答: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能反射。
17、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
答:这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原因。因为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4、在“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中,仔细观察根的生长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我发现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出现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5、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