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指每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
它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是公民行为的底线标准。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
公民应当遵守诚实原则,不说谎、不捏造、不夸大事实,要真实地对待他人和社会。
公民应当守信用、遵守契约,不轻易违背自己的承诺和义务。
二、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公民之间应当维护的基本关系原则。
公民应当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不侵犯他人的自由、尊严和财产。
公民应当尊重他人的民族、宗教、文化差异,不歧视、不侮辱他人。
公民应当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勤奋努力勤奋努力是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工作态度。
公民应当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并将所学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公民应当勤奋工作,不偷懒、不怠工,为社会做出贡献。
公民应当积极进取,不停滞不前,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四、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公民应当坚守的基本价值观。
公民应当公平对待他人,不偏袒、不歧视。
公民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不利用职权、地位或财富对他人进行不公正的对待。
公民应当关注社会公共利益,不追逐个人私利,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五、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公民应当履行的基本责任。
公民应当爱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资源。
公民应当节约资源,提倡循环利用,减少浪费。
公民应当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可持续发展。
六、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也是公民应当遵守的重要规则。
公民应当遵守法律的底线,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公民应当尊重社会公共秩序,不扰乱社会秩序、不散播谣言。
公民应当尊重公共设施,不恶意破坏、占用公共资源。
七、文明礼仪文明礼仪是公民应当具备的社会行为规范。
公民应当注重自身修养,讲究言行举止,不言语粗鲁、不举止不雅。
公民应当尊重社会公共场所的秩序,排队等候、不吵闹。
公民应当遵守社交礼仪,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干涉他人的个人空间。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1、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社会公德主要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一、公民道德的内涵所谓公民道德,就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综合。
这个道德规范的总和,包括道德核心、道德原则、道德基本要求和一系列的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德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德着力点。
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德整个工作中,如何把上述内容和要求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德行为规范,是摆在我们面前德一项重要而紧迫德任务。
因此,我们说,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一般说来,公民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
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它既包括对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要求的共产主义道德;也包括对广大公民要求的公民道德。
对于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来说,要求他们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不应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同时,对于广大群众来说,不应当也不可能要求他们都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
当然,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仍然要对所有的公民提倡和宣传共产主义的高尚品德。
二、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纲要》在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中,以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将我国公民应遵守、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20个字,即: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这些规范是第一次系统地、集中地作为我国公民地基本道德规范被提出来,应当引起全社会地高度重视。
公民道德行为规范

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公民道德行为规范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一系列道德准则和规范,是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基石。
以下是公民道德行为规范的1000字:一、诚实守信1.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
公民应当本着真实、诚实和守信的原则,在个人、家庭、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言行一致,言行符合事实,不作虚假宣传,不捏造事实,不编造谣言。
二、尊重他人1.公民应当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
不进行人身攻击、辱骂他人,不以种族、性别、职业等因素歧视他人,不恶意传播他人的隐私。
2.在公共场所,公民应当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不插队、不跳过排队,不占用他人的座位,不干扰他人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
三、友善相待1.公民应当友善待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在家庭、邻里和社区中,应当像家人一样关心邻居和身边的人,帮助有需要的人。
2.在社交网络和社会群体中,公民应当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不恶意攻击他人,不散布仇恨言论,保持良好的互动。
四、遵守法纪1.公民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性的规章制度,不违法乱纪,不故意规避法律。
2.对于违法犯罪行为,公民应当积极协助司法部门,提供必要的证据和线索。
五、勤劳守责1.公民应当尽职尽责,依法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
在工作岗位上,公民应当勤奋工作,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2.在个人生活中,公民应当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勤俭节约,不浪费资源和金钱,履行家庭责任,尊重家庭成员的权益。
六、维护社会公共利益1.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注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2.在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使用中,公民应当注意保持公共秩序,不污损公物,不破坏公共资源,共同维护社会的良好运行。
七、绿色环保1.公民应当树立绿色环保的意识,节约能源,关注环境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2.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公民应当推广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减少污染源,降低自身对环境的影响。
八、文明礼仪1.公民应当遵守社会礼仪,文明待人。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40则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40则一、社会公德10则:1、公共场合不插队,不喧哗;2、不说脏话、粗话,不打架斗殴;3、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者让座;4、捡到失物要设法归还失主;5、不乱贴乱画,不损坏公共设施;6、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垃圾;7、自觉节水、节电、节约资源,爱护环境;8、不在公共禁烟场所吸烟;9、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翻爬马路护栏;10、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抵制邪教和有害气功活动。
二、职业道德10则:1、热爱本职工作,自觉创优争先;2、不发布虚假信息,不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缺斤短两;3、信守诺言,严格履行契约合同;4、依法纳税;5、公平公正,不徇私情;6、清正廉洁,克己奉公;7、热情服务,力戒“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8、勤于钻研,勇于创新;9、诚实劳动,平等竞争;10、忠于职守,富有团队精神。
三、家庭美德10则:1、满足老人衣食住基本要求,使老人心情舒畅、生活幸福;2、关爱儿童,不虐待、不溺爱;3、夫妻恩爱,主动承担家务,反对家庭暴力;4、坚持计划生育,不重男轻女;5、夫妻相互忠诚,维护家庭稳定;6、勤俭节约,合理消费,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7、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和睦相处;8、主动清扫公共楼道、院落;9、不占用公共楼道等场所设施;10、不在楼道大声喧哗。
四、个人品德10则:1、有理想、有志向、有抱负;2、顾全大局,自觉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3、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磊落;4、严于律己、公道正派、抑恶扬善;5、自觉承担社会、家庭责任;6、友善对待外来人员;7、有人遇险遇难要积极救助;8、文明上网,不说脏话,不利用网络窥探、传播他人隐私;9、捡到钱物要设法归还失主;10、不沾染“黄赌毒”。
公民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规范
立身
立身处世,诚信为本:踏实做事,老实做人; 自尊自强,求知求真:积极进取,敬业勤奋;
修养
严以律已,宽以待人;见贤思齐,谦虚谨慎; 扬善去恶,知耻尚廉:顾全大局,心胸坦诚;
处世
举止有礼,语言文明:与人为善,将心比心; 求同存异,互尊互信;实事求是,是非分清;
爱国
毋忘历史,知国知乡:立足本职,卫国兴邦; 礼敬国旗,高唱国歌;维护国格,不卑不亢;
守法
公民权利,牢记在心:法定义务,自觉履行; 学法知法,依法行事:遵守秩序,维护安定;
风尚
破除迷信,崇尚科学,扫除黄害,远离赌毒; 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婚丧简办,移风易俗;
公益
热心公益,关爱集体:爱护公物,利人利己; 扶贫济困,帮弱助残;服务社会,人人出力;
环保
种草植树,绿化环境;防污治污,讲究卫生; 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善待自然,造福后人;。
公民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规范内容1.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爱国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最首要的道德义务。
公民应当热爱国家、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维护国家的尊严,保守国家的机密,敢于同一切危害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行为作斗争,把对国家的一切义务和责任看成是自己的天职。
(2)“明礼诚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规范。
在我国,无论在何种场合,无论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公民彼此都应该讲文明、讲礼貌、讲诚实、讲信用。
我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3)“团结友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的基本规范。
每一个公民,不论民族、年龄、职业,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公民之间应该彼此团结,相互友爱,建立起一种和睦亲爱的关系。
(4)“勤俭自强”是公民对待生活、对待自身的道德规范。
作为一个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劳动的义务,应当懂得没有勤奋就不会有社会财富的道理,推崇勤劳,反对懒惰和游手好闲。
公民还应该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
(5)“敬业奉献”是公民对待职业活动的道德规范。
每一个公民都要从事一定的职业,职业是公民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对待职业或事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有益的贡献。
2.社会公德主要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文明礼貌,提倡人们互相尊重2、助人为乐,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3、爱护公物,增强社会主义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4、保护环境,强化生态伦理观念5、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公民道德宣传儿歌小小学生讲公德,爱家爱党爱祖国。
尊敬老师有礼貌,团结合作争第一。
社会是个大家庭,人人都要多关心。
花草树木有感情,请你别伤它的心。
随地吐痰不文明,果皮纸屑不乱扔。
过马路走人行道,这条千万别忘掉。
红灯亮时请等候,绿灯闪烁方才行。
我们都要讲公德,人人才会夸你棒!。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公民,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是社会共识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我认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一些要点:1.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公民应当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思想权利,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侮辱、歧视或虐待他人。
公民应该树立平等、友善和宽容的态度,并与他人和睦相处。
2. 遵守法律法规:公民应当守法办事,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
不从事违法活动,不参与非法组织或团体,不传播非法信息。
3. 守信诚信:公民应当遵守诚信原则,在交往中信守承诺、言行一致。
不以欺骗、诈骗、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获取个人利益。
4. 关心社会公益:公民应当关心社会公共事务,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公民应当主动维护环境卫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活动。
5. 弘扬家庭美德:公民应当关心家庭,尊重长辈,孝顺父母,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公民应当维护家庭和睦、充满和谐的氛围,培养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和爱心。
6. 注重个人修养:公民应当注重个人修养,提高个人素质。
良好的礼仪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是公民的基本素养,公民应当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社会公德。
7. 珍惜社会资源:公民应当珍惜社会资源,不乱倒垃圾,不滥用社会福利待遇,不浪费粮食和能源。
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关注社会问题,提出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建议。
8. 勤俭节约:公民应当勤俭节约,崇尚简朴生活,避免奢侈浪费。
不盗用公款、挥霍无度,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速度和需要。
9. 爱护家园:公民应当爱护国家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不盗伐滥砍,不乱破坏环境,不破坏公物。
公民应当主动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积极保护自然环境。
10. 团结互助:公民应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在团体中要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共同维护团体的安全和利益。
公民应当主动参与社区、邻里活动,增进邻里关系,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
总之,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石。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指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二十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爱国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守法指人们按照法律规范进行活动。
明礼就是对社会交往规则、仪式和习惯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诚信通常指诚实守信。
团结指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而在思想和行动上相互一致,友善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友好帮助共求进步。
勤俭即勤劳节俭,自强指人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所具有的自信和进取意识。
敬业指要有正确的职业观念,热爱本职工作和对技术精益求精,奉献指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计个人得失。
这些基本行为准则,在同一道德体系中具有内容的广延性和层次的多样性,既包括社会主义的公民所必须共同遵守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又涵盖了家庭、职业、公共生活等各个领域所应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与不同社会领域的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规范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按照道德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这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根本要求。
在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问题上,每一个公民要自觉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觉悟,培养首先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争做高尚精神生活的拥有者,先进文化的代表者,精神文明的传播者……
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尊老爱幼:继承传统发扬美德
幼有所教老有所养
男女平等:尊重妇女保护儿童
优生优育男女一样
夫妻和睦:互敬互爱互信互勉
互帮互让互慰互谅
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生活俭朴
婚丧节庆从简为上
邻里团结:和睦友善互相帮助
不弄是非彼此谦让
社会公德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举止大方语言文明
和气谦让礼貌待人助人为乐:敬老爱幼帮孤助残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爱护公物:热心公益关心集体
勤俭节约利国利民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美化家园
爱护绿化讲究卫生遵纪守法:维护秩序严守法纪
见义勇为弘扬新风
职业道德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忠于职守
钻研业务工作勤奋诚实守信:言而有信童叟无欺
以诚为本取信于人办事公道: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公平正直是非分明服务群众:学习雷锋不谋私利
热情周到方便他人奉献社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多作贡献报效国家
市民文明守则
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二、遵纪守法,维护公德。
三、讲究卫生,美化环境。
四、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五、关心集体,爱护公物。
六、尊师重教,勤奋学习。
七、相信科学,移风易俗。
八、尊老爱幼,邻里和睦。
九、语言文明,礼貌待人。
十、艰苦奋斗,建设慈溪
市民“十不”行为规范
一、不随地吐痰二、不乱丢垃圾
三、不损坏公物四、不毁坏绿地
五、不乱穿马路六、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七、不说粗话脏话八、不乱涂乱贴
九、不乱堆乱占十、不随地便溺
市民文明守则
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二、遵纪守法,维护公德。
三、讲究卫生,美化环境。
四、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五、关心集体,爱护公物。
六、尊师重教,勤奋学习。
七、相信科学,移风易俗。
八、尊老爱幼,邻里和睦。
九、语言文明,礼貌待人。
十、艰苦奋斗,建设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