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颌面部外伤清创缝合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_梁艳平

合集下载

颌面部裂伤清创缝合术论文:颌面部裂伤清创缝合术的配合及护理

颌面部裂伤清创缝合术论文:颌面部裂伤清创缝合术的配合及护理

颌面部裂伤清创缝合术论文:颌面部裂伤清创缝合术的配合及护理[关键词] 颌面部外伤;术中配合;护理颌面部外伤是口腔科急症之一。

由于颌面部富含血管,神经密布,对外界作用抵抗力差,易引起外伤性损伤;颌面部裂伤清创处理不当可造成畸形,重者可造成功能障碍;故给予行之有效的止血、清创缝合、修补整容及抗感染治疗就要求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降低并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颌面部裂伤138例。

男81例,女57例。

年龄8-76岁。

其中车祸67例,跌打伤21例,刀、玻璃等割伤27例,狗咬伤23例,82例伴有头面部骨折,32例有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12例有面前静脉、唇动脉等血管损伤,22例合并有眼睑裂伤或下泪小管断裂。

2 手术配合与护理2.1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突然意外事故的发生,使患者在精神和心理上都难以接受,加上伤口疼痛和手术前患者手术知情同意书的签字,以及患者对愈后的担心,会产生焦虑和恐惧。

护理人员从患者入院时就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安慰和照顾,同时观察患者的精神和一般情况,伤口出血情况,立即用无菌辅料遮盖伤口,压迫止血,减少流血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刺激。

并及时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使患者感到心理踏实,从而消除紧张情绪。

(2)对患者全身情况及病情进行评估:包括神志、生命体征、伤口部位及深度、出血性质及量、受伤经过、伤口污染程度和伤口内是否残留异物,是否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或颅脑外伤等。

有利于做出正确判断,及时实施手术。

(3)做好术中用物及抢救物品的准备,如麻醉药、吸引器、清创缝合手术包、双氧水、冲洗液、抢救包、氧气等。

如出血严重者,建立静脉通道和做好配血工作,以备术中必要时用血。

2.2 术中配合及护理:在确定患者无威胁生命的合并症时,进行清创缝合术。

向患者解释术中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取合适体位;准备手术用物,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核对药物、局部麻醉;询问患者局部疼痛情况,仔细检查伤口,结合病史对伤口内残留的较大异物,如玻璃、木屑、石籽等,可用无菌镊子夹出,对伤口内存留的泥土、泥沙等,先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用双氧水冲洗,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在确定伤口内无异物后,最后用碘伏消毒。

幼儿腭部外伤清创缝合围术期的配合及护理

幼儿腭部外伤清创缝合围术期的配合及护理

幼儿腭部外伤清创缝合围术期的配合及护理幼儿喜欢用嘴巴来感知新鲜事物,常常将玩具等异物放入口中,加之此年龄段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如果家长看护不周,容易导致腭部外伤的发生率。

此类损伤一般不大,较少危及生命,但由于腭部血运丰富,组织愈合能力较强,腭部外伤后若治疗不及时,处理不得当,或异物存留,就容易导致组织错位愈合,造成腭部解剖形态畸形,甚至引起发音、语言等生理功能障碍。

我科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共行小儿腭部外伤清创缝合术4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本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2~5(平均3.7)岁。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医院陌生的环境和医护人员,使得多数患儿感到紧张和恐惧,加之伤口疼痛,影响进食,患儿会显得更加烦躁不安。

护士要主动热情的接待患儿,加强交流,消除患儿的孤独感、恐惧感。

与患儿交流时,态度要和蔼可亲,语气温柔,与其建立一种良好的朋友关系,以求得良好的配合。

在安抚患儿的同时,还要安抚家长,应讲明缝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告知家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疤痕会逐渐淡化,以减轻其顾虑,以取得他们的配合与支持,以免家长的情绪影响到患儿。

2.2 检查伤情腭部与颅底相接近,为呼吸消化器官的入口,与呼吸、咀嚼、吞咽、语言、表情等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1]。

治疗上应先兼顾全身再局部,确保全身一般状况稳定后,再处理腭的损伤。

腭部损伤应早期清创缝合,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根据伤口的部位、性质及深浅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护理措施。

3 术前护理我院对此年龄段的的患儿多采用全身麻醉,即使是准备施行局部麻醉,由于小儿的特殊性,也宜按全身麻醉准备。

术前应向父母强调空腹的重要性,说明麻醉诱导前保持胃空虚,可减少呕吐误吸危险,保证麻醉安全。

严格按照医嘱给以术前用药,与手术室做好交接工作。

4 术后护理腭部伤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手术完成后仍应观察生命体征、出血情况以及有无大脑缺氧和神经症状等;术后给予抗菌素、止血药,加强口腔护理[2]。

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清创缝合术是一种用来修复口腔颌面部外伤伤口的手术技术,具有简便、安全、有效
等优点。

本文将对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
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

清创缝合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的特点。

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清创缝合术所需
的操作时间更短,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更少,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创缝合术的创伤更小,能够减少术后的瘢痕形成和皮肤外观的影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清创缝合术能够有效修复口腔颌面部外伤伤口,促进伤口的愈合。

清创缝合术能够将
伤口的边缘对齐,使伤口底部的组织接触,促进伤口愈合。

通过缝合线的固定,可以稳定
伤口,减少伤口的张力,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清创缝合术还可以减少伤口的感染风险,保
护伤口的卫生环境,促进伤口愈合的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清创缝合术在恢复颌面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

外伤患者的颌面部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
损伤和骨折,影响到患者的咬合、咀嚼和言语等功能。

清创缝合术可以修复软组织的损伤,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咬合、咀嚼和言语功能。

在修复骨折的通过缝合线的固定,可以稳定骨
折片,促进骨折的愈合,使患者恢复颌面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清创缝合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清创缝合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部外伤的修
复中。

随着手术器械和材料的不断发展,清创缝合术在技术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未来,清创缝合术将更加普及和深入,为口腔颌面部外伤修复提供更好的手术选择。

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1. 引言1.1 文献背景口腔颌面部外伤是口腔颌面部外科常见的病种,常见于交通事故、打架斗殴、工地伤害等各种意外情况。

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往往伴有口腔软组织和骨折等严重伤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清创缝合术是口腔颌面部外伤处理中常用的一种外科手术技术,通过清洁创面、对创面进行缝合,达到缝合创面、止血、减少感染等效果。

关于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中的应用效果仍有许多争议和研究空白。

对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文献背景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中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中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对伤口愈合、功能恢复和美观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和更好的护理措施。

还旨在探讨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促进临床实践中清创缝合术的应用和推广,并为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意义口腔颌面部外伤是口腔颌面科常见的一种急诊情况,其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严重后果。

清创缝合术作为口腔颌面部外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其应用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治疗效果。

因此,对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该手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同时,研究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有助于完善口腔颌面科的治疗规范,促进口腔颌面部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升。

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口腔颌面部外伤是口腔牙科临床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其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在患者的康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清创缝合术是一种经典的外科手术方法,常用于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清创缝合术是一种基础的外科手术方法,其原理是在缝合术过程中,将伤口的两侧相互靠近,通过缝合线将其缝合,促进伤口愈合。

清创缝合术在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中应用非常广泛,其主要优点是:手术创面小、操作简单、出血少、拆线时间早等。

1.伤情的处理:伤情的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术后愈合。

在应用清创缝合术前,必须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评估,包括口腔颌面的损伤程度、伤口面积和位置、局部软组织和骨骼的损伤情况等。

必须根据不同的伤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和治疗计划,才能保证手术效果。

2.手术的技巧:清创缝合术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手术的技巧。

手术前,必须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和准备工作。

手术中,应仔细观察伤口情况和手术的效果,严格控制缝合线的力度和缝合点的密度。

手术后,应严格按照缝合线的类型和拆线时间进行处理,避免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3.术后的处理:术后的处理对于清创缝合术的成功与否也非常重要。

术后必须进行密切的观察和呵护,避免出现感染、伤口裂开或疼痛等不良反应。

同时,还要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休息和饮食,保持口腔清洁和口腔卫生等,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口腔颌面软组织损伤清创缝合术

口腔颌面软组织损伤清创缝合术

口腔颌面软组织损伤清创缝合术
口腔颌面部因血运丰富,伤后组织抗感染、愈合能力强;面颜面部伤后治疗对容貌美的要求很高,故保存组织、恢复颜面器官的自然和完整是至关重要的。

要求清创彻底,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缝合应按整形手术原则,即要求创缘对位整齐,用细线缝合平整,如有组织缺损,应设计局部皮瓣整复,避免因强行拉拢造成继发性畸形或功能障碍。

颌面部清创缝合术的基本操作
1.先用消毒纱布保护创口,然后以等一盐水或肥皂水洗净创口周围被污染的皮肤。

2.常规消毒、麻醉后再用大量等渗盐水或 1.5%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创口,并尽可能清除创口表面异物、泥沙、碎片、残屑等。

同时检查组织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3.清理创口。

创口冲洗后再消毒周围皮肤,铺消毒巾,进行清创处理。

原则上尽可能保留组织,一般仅将破碎创缘略加修整,去除坏死组织,不必牺牲过多的正常组织。

对于新鲜而整齐的切割伤一般无须切除组织。

对眼、耳、鼻、唇、舌等处的澌裂伤即使大部分游离也力争原位缝合。

浅部异物,如为金属可借助磁铁吸出;深部异物应先做定位摄片,明确部位后再取出。

4.缝合。

在48h甚至更久,如无明显感染均可做一期缝合,根据创口情况放置引流。

缝合时应注意关闭与窦腔相通的创口。

暴露的骨面应设法用软组织覆盖。

要求创缘对位整齐,缝合平整。

软组织缺损较大,不能直接拉拢缝合者,应在局部设计带蒂皮瓣修复。

要避免因硬性拉拢缝合而造成组织畸形或功能障碍。

颌面部创伤的清创缝合

颌面部创伤的清创缝合

6
d) 对伤口深、出血多或大面积渗血的伤口,术后行局部加压包扎, 达到加压止血的目的。如口角有伤口,术后应用胶布做纵向拉拢 固定,以免张口运动影响其愈合。
e)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伤口渗血情况,对加压包扎者,注意松紧度适 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嘱患者不可随意打开敷料,保持敷料干燥清 洁。
f)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要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注意观察患者意识、 生命体征,尤其是伴有颅脑损伤的患者,多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 力,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对情绪过于紧张者,嘱其深呼吸,以 缓解外伤所致的心理压力。
手术中要注意
5
a) 在冲洗伤口过程中,伤口离眼部近者,嘱患者闭眼, 用无菌纱布护眼,防止冲洗液进入眼内; 伤口离口鼻近者, 嘱患者取恰当体位,坐立位或侧卧位,以防误吸而窒息。
b) 对估计有可能发生感染者,可在伤口内放置引流物。已 发生明显感染的伤口不应作初期缝合,可采取局部湿敷, 待感染控制后再行处理。 c) 缝合伤口时,要先关闭与口、鼻腔和上颌窦等腔窦相通 的伤口。伤口较深者要分层缝合,消灭死腔。面部皮肤 的缝合要用小针细线,创缘要对位平整,缝合后创缘要 略外翻。
关于值班医生
• (1)独立值班医护人员必须具备执业资格和科主任或护士长考核确 认具有独立胜任本职岗位工作能力。 (2)夜间排班实行一线班和二线班负责制。一线班值班医师和值班 护士由住院医师和护士或以上资格人员担任;二线班值班医师由主治 医师和专科护士以上资格人员担任。 • (3)一线班值班人员实行坐班制。二线班值班人员实行备班制,但要 保持通讯畅通,随叫随到。 (4)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要定期查房,特别注意危重患者和手术后 的患者,将患者病情变化及处理情况随时记录在医疗文书上。 (5)一线班值班人员遇到疑难患者需要请示二线班时,应立即电话 请示二线班值班人员,必要时,二线班值班人员亲自到医院解决医疗 问题。

小儿颌面外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小儿颌面外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小儿颌面外伤的围手术期护理小儿自我保护能力差,常在跌倒等意外中受伤,颌面部由于裸露在外,是最常受伤的部位之一。

颌面部外伤是口腔颌面外科急诊的常见病,其中开放性外伤需行清创缝合术。

由于患儿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有着特殊性[1]。

作者在护理此类患儿时,兼顾心理和身体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急诊口腔颌面外伤患儿56例,ASAⅠ级,男38例,女28例,年龄2~9(平均6)岁。

其中腭部20例,口唇部11例,颏部35例。

均为开放性软组织伤,急诊行清创缝合术。

手术后患儿伤口愈合良好,均未发现感染。

出院后随访,未发现任何心理障碍。

2 术前护理2. 1 心理护理陌生的环境使患儿感到紧张和恐惧,加之伤口疼痛,患儿会显得更加烦躁不安[2]。

护士对待患儿要亲近,面带微笑,说话宜轻柔,语气不可过硬。

必要时可遵医嘱选用适宜镇痛药物来缓解患儿疼痛。

由于患儿多为独生子女,对于家长的迫切之情也应给与理解,在安抚患儿的同时,还要安抚家长,以取得他们的配合与支持。

对家长提出的质疑要耐心解释,不能嗤之以鼻,以减轻其顾虑。

交代家长手术前注意事项,严格按要求禁食禁饮。

2. 2 检查伤情口腔颌面部位血管和神经密布,生理腔隙多,并与颅底相接近,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入口,与呼吸、饮食以及表情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3]。

因此,检查伤情前首先应对患儿做一个全身性的评估,应首先检查并清理呼吸道,保证患儿呼吸道通畅,监测患儿通气和氧合情况,必要时吸氧。

测量血压和心率,估计失血量,做好输液和输血的准备。

检查处理颌面局部损伤时动作要轻,尽量避免加重损伤,尤其是尽量避免增加患儿的疼痛。

对于一些开放性外伤,可清理污物后,简单包扎或以辅料覆盖,以减少感染机会和水分蒸发。

3 术中配台及护理①局部麻醉下清创缝合过程中,大多数患儿因害怕和疼痛而哭闹,严重影响手术进行。

此时护士应协助医生固定患儿四肢和头部,对于年龄大,心理素质较好的患儿,可以多与患儿交流,分散其注意力,使其能够主动配合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5 年10月第2卷/第10期V ol.2, No.10, Oct. 2015
60
小儿颌面部外伤清创缝合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梁艳平
(山东省邹城市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山东 济宁 273500)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颌面部外伤清创缝合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措施。

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小儿颌面部外伤患者112例,对其采取清创缝合术进行治疗,总结其手术配合和护理体会。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积极地配合和全面护理后,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并且对手术以及护理质量都非常满意。

结论 对小儿颌面部外伤患者实施清创缝合术进行治疗,并加以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使其更加配合治疗过程,同时也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小儿颌面部外伤;清创缝合术;配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R78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7882.2015.10.060.02
颌面部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后极易受到损伤,且容易伴发不同程度的危急症状,如窒息、出血、休克、血肿、颌面部骨折等[1],给手术操作带来困难。

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他们不具备较强的配合意识,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

现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颌面部外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小儿颌面部外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清创缝合术进行治疗。

其中男71例,女41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5.3±1.5)岁。

患儿受伤的部位主要包括:颜面部外伤额部44例,眼睑37例,鼻部13例,唇部8例,下颌部6例,耳部4例。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措施
①病情检查情况。

颌面部受伤容易影响患儿的外形美观,所以家属往往表现出焦虑不安,担心会留下疤痕等。

再加上颌面部部位的血管较为丰富,包括多处神经组织,并且和颅底非常相近,是消化道、呼吸道的入口,和多项生理功能有着密切联系,包括语言、呼吸、咀嚼、面部表情等。

因此,在进行治疗之前,应首先考虑到患者的整体情况后再具体到颌面部。

颌面部损伤应早期清创缝合、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以达到理想的效果[2]。

②心理护理。

小儿由于其年龄问题,再加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对于突如其来的外伤往往会产生莫名的恐惧、惊慌、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再加上外伤带来的疼痛,使其哭闹不止,失去对治疗的依从性。

所以对于这类特殊的护理群体,护理人员应给予高度的重视,以热情、温柔的态度接待患儿及其家属,并利用特殊的肢体语言和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让其感受到温暖,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

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对于患儿家属的焦虑和担心,护理人员要对其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让其放心的陪护患儿进行治疗[3]。

1.2.2 术中配合及护理
①基础护理。

对患儿实施清创缝合术时,患儿往往会表现出大哭大闹,再加上身体动作方面的不配合,使得手术难以顺利完成。

所以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协助医生共同完成。

并运用患儿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或者玩具等转移其注意力,多和患儿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给予其信心和勇气使其勇敢面对疾病,适当的时候抚摸患儿的头部、手等,让其慢慢消除恐惧和陌生感,让患儿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增加对手术治疗的依从性。

对于完全不配合的患儿,护理人员应格外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以防发生意外情况[4]。

②颌面部皮肤擦伤护理。

患儿在受伤以后,由于其皮肤表面受到损害,往往会在皮肤表层沾染一些污染物等,使得皮肤表层有血液流出或者有明显的疼痛感,所以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儿的伤口进行处理,用消毒棉签清除掉附着在患儿皮肤上的污染物,以防引发感染等不良后果。

③较大较深伤口护理。

护理人员应在医生进行手术之前,为患儿进行皮肤表面的清创,清除皮肤表面沾染的污染物,并采取止血消毒措施,并将皮肤在遵循逐层缝合的原则下进行有效的缝合。

将创口边缘进行有效修建,并在平整无张力下使用5-0可吸收外科缝线进行对位缝合。

注意在手术过程中动作应尽量温柔、轻缓,并提高手术效率[5]。

1.2.3 术后护理
①伤口护理。

患儿出院之前,嘱咐患儿家属需对
作者简介:梁艳平(1973-),女,山东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口腔护理DOI:10.16269/11-9337/r.2015.10.035
2015 年10月第2卷/第10期V ol.2, No.10, Oct. 2015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
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61
其伤口处多加护理,不要沾染液体,并且对于年龄较小、没有自制力的患儿,应严格监护,防止其抓破,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②饮食护理。

嘱患儿及其家属平时要以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不要吃坚硬、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饮食要清淡,容易消化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早恢复健康。

③口腔护理。

对于有口唇部外伤的患儿需做好口腔护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同时进餐后进行有效的漱口,以免残渣污染口腔,使得口腔内伤口难以愈合。

④拆线及术后创口局部用药。

术后应根据伤口情况早期拆线,一般地在术后1周拆线,以减少伤口处感染、扩大瘢痕面积。

同时告知患儿在拆线后尽量少做丰富的面部表情,且拆线后应继续保证2~7天内不沾水,待伤口处结痂后可贴膏药,以抑制瘢痕增生,使得伤口得到最佳效果。

2 结 果
所有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积极地配合和全面护理后,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并且对手术以及护理质量都非常满意
3 结 论
小儿颌面部外伤基本上都是意外伤害造成的,对于突如其来的事故往往会造成患儿及其家属心理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6]。

所以护理人员在接待前来医院就诊的患儿时,应积极主动地迎接,并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以温柔的语气、和蔼的态度对待患儿,使患儿及其家属感受到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从而逐渐消除不良情绪。

同时,医护人员应尽量提高自身的操作技术,熟练地进行每一项操作,赢得患儿家属的信任,给予患儿及家属安全感,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进一步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综述所述,对小儿颌面部外伤患者实施清创缝合术进行治疗,并加以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使其更加配合治疗过程,同时也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舒德惠.急诊外伤行清创缝合术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
文献电子杂志,2015(01):150-152.
[2] 唐圣斌,李玉峰.96例重症颌面部外伤的早期观察与治疗
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7):38-39.
[3] 安强.急诊颌面外伤200例的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
师(医学专业).2012(18).
[4] 邓彩弟,戴轶,孙墅.颌面部外伤后相关急救护理配合
及预防性措施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04):106-107.
[5] 周艳.颌面外伤整形清创缝合术后观察及护理[J].中国
医疗美容,2014(04):32,146.
本文编辑:徐 陌
较大力量的Ⅲ类牵引,以达到下颌牙最大限度的向后移动。

另外,差动力矫正技术可以使颌平面在矫治中发生逆时针旋转,有利于高度不调的改善[6]。

替牙列晚期或恒牙列早期由于下颌第三磨牙未萌出或先天缺失,为下颌牙齿的整体后移提供可能性。

有研究显示,男14岁,女13岁后第三磨牙最终是否缺失即可定论。

下颌第三磨牙的先天缺失率约为12%,另外第三磨牙发育年龄跨度很大,从10~17岁都有可能处于牙冠形成并钙化期[7],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年龄段移动牙齿。

Ⅲ类错畸形的不拔牙矫治只是一种掩饰性矫治,在保持的过程中,如下颌第三磨牙有萌出趋势,为防止矫正后畸形复发,我们仍建议及时拔除。

参考文献
[1] 宋少华,周诺,庞煊奈,康娜,韦山良,黄旋平.骨性
Ⅲ类错畸形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2013,(06).
[2] 崔淑霞,张科科,袁为.正畸患者对露龈笑的审美认知评
价[J].口腔医学研究,2013,(06).
[3] 赵志河,李雪.正畸边缘病例矫治思考[J].中国实用口腔
科杂志,2013,(02).
[4] 任倩.不同拔牙模式矫正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
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5):390-392.
[5] 孙嫱.乳牙列前牙反的矫治进展[J].中国美容医
学,2012,21(5):882-883.
本文编辑:卢 娇
(上接5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