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板配筋设计

合集下载

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

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

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一、给定参数:1. 设计荷载:q = 5 kN/m22. 矩形平面图:3m × 3m,板厚200 mm3. 抗剪强度设计值:fcr = 25 MPa4.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ck = 25 MPa5. 钢筋强度设计值:fyk = 400 MPa6. 控制配筋率:ρmin = 0.16‰,ρmax = 3.2‰7. 负偏差:δs = 0.108. 接头系数:μ = 1.09. 面积转换系数:As/As' = 1.0二、按照《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规定进行处理,具体计算如下:1. 根据日常的经验,斜对角方向的板的配筋率更高,次之为水平方向,最低为竖直方向。

为了满足最小配筋率,经验法则是先计算斜对角方向的配筋量。

2. 按照标准的计算步骤,可以首先计算板的弯矩系数,然后计算标准配筋率ρs,进而计算出最小配筋量和最多配筋量。

3. 对板进行合理配筋,需要按照以下步骤:先计算出最小配筋量和最大配筋量,然后计算不同斜率方向的配筋量,最终对所有筋进行布置,每个筋的直径和间距都应该符合标准的规定。

4. 最后,需要根据标准指导的方法进行验算,检查板在工作状态下弯矩和剪力的情况,以确保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1. 弯矩系数的计算:αx = 0.116 × 103 (n/mm3)αy = 0.116 × 103 (n/mm3)2. 最小配筋量的计算:Asmin = ρmin × b × h = 0.16 × 3000 × 200 = 96000 mm2/m3. 最多配筋量的计算:Asmax = ρmax × b × h = 3.2 × 3000 × 200 = 1920000 mm2/m 4. 斜对角方向的配筋计算:4.1 计算弯矩的大小:Mx = q × L2 / 8 = 5 × (30003 / 8) = 281250 Nm My = q × L2 / 8 = 5 × (30003 / 8) = 281250 Nm 4.2 计算弯矩对应的最小配筋率和钢筋面积:ρsx = δs × fcr / (αx × fck) = 0.0077Asx = ρsx × b × h = 46200 mm2/mρsy = δs × fcr / (αy × fck) = 0.0077Asy = ρsy × b × h = 46200 mm2/m4.3 计算弯矩对应的最大配筋率和钢筋面积:ρmx = 0.95 × μ × fcr / (αx × fck) = 0.0430 Asmx = ρmx × b × h = 258000 mm2/mρmy = 0.95 × μ × fcr / (αy × fck) = 0.0430 Asmy = ρmy × b × h = 258000 mm2/m5. 水平方向的配筋计算:5.1 计算弯矩的大小:Mx = q × L2 / 8 = 5 × (30003 / 8) = 281250 Nm My = 05.2 计算水平方向的最小配筋率和钢筋面积:ρsx = δs × fcr / (αx × fck) = 0.0077Asx = ρsx × b × h = 46200 mm2/m5.3 计算水平方向的最大配筋率和钢筋面积:ρmx = 0.95 × μ × fcr / (αx × fck) = 0.0430 Asmx = ρmx × b × h = 258000 mm2/m6. 竖直方向的配筋计算:6.1 计算弯矩的大小:Mx = 0My = q × L2 / 8 = 5 × (30003 / 8) = 281250 Nm 6.2 计算竖直方向的最小配筋率和钢筋面积:ρsy = δs × fcr / (αy × fck) = 0.0077Asy = ρsy × b × h = 46200 mm2/m6.3 计算竖直方向的最大配筋率和钢筋面积:ρmy = 0.95 × μ × fcr / (αy × fck) = 0.0430Asmy = ρm y × b × h = 258000 mm2/m7. 布置钢筋: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以得到板的双向配筋情况:7.1 斜对角方向的钢筋:间距:s = 2000 mm / (3 + 1) = 500 mm直径:d = √(As / (0.785 × π)) = √(258000 / (0.785 × π)) = 20 mm 横向主筋:π20/500纵向主筋:π20/5007.2 水平方向的钢筋:间距:s = 2000 mm / (3 + 1) = 500 mm直径:d = √(As / (0.785 × π)) = √(258000 / (0.785 × π)) = 20 mm 横向主筋:π20/500纵向箍筋:π10/1507.3 竖直方向的钢筋:间距:s = 2000 mm / (3 + 1) = 500 mm直径:d = √(As / (0.785 × π)) = √(258000 / (0.785 × π)) = 20 mm 横向箍筋:π10/1508. 验算:8.1 在斜对角方向进行验算:钢筋面积:Asx = Asy = 258000 mm2/m最小钢筋面积:Asmin = 96000 mm2/mAsx / Asmin = Asy / Asmin = 2.69 > 1.258.2 在水平方向进行验算:钢筋面积:Asx = 258000 mm2/mAsy = 0最小钢筋面积:Asmin = 96000 mm2/mAsx / Asmin = 2.69 > 1.258.3 在竖直方向进行验算:钢筋面积:Asx = 0Asy = 258000 mm2/m最小钢筋面积:Asmin = 96000 mm2/mAsy / Asmin = 2.69 > 1.25以上步骤都符合规范的要求,因此整个设计方案得以通过验算。

双向板弯矩配筋计算

双向板弯矩配筋计算

Lx /Ly=0.967741935跨中弯矩系数 Mx0.041Mx u =0.2629125(未调整)Ly u =0.233415二Lx /Ly=0.96774194跨中弯矩系数 Mx 0.0198弯矩Mx u=0.1269675(未调整)弯矩My u=0.110295支座弯矩系数Mx0.055支座弯矩系数 My 0.0528弯矩Mx u=0.3526875(未调整)弯矩My u=0.33858按四边固计算跨中和支座弯矩:1. 跨 中 弯 矩:2. 支座弯矩:q′=g+0.5p=0.5925t/M 2q〞=±0.5p=0.12t/M 2Mx u =0.105584(未调整)My u =0.09172跨中Mx=0.120869跨中My=0.10932Mx u =0.04428(未调整)My u =0.03931跨中Mx=0.050832跨中u0.04669四b f b'f挠度验算2. 支座弯矩: (本方法所求支座弯矩与按四边固计算的支座弯矩相在q′作用下:在q〞作用下:三1. 跨 中 弯 矩 :S (mm )S C 按《静力手册》连 续 板 实 用 计 算 方 法17.84314ρ=γf =2Mx=0.301813My=MS=0.579045MI =B I =B I =3挠度系数0.00663求构件的短期刚度B S(b f -b)h f /b/h 0=长 期 挠 度 验 算:q =g+ρ0p=q = g+ p =B S =(0.025+0.28αE ρ)(1+0.55γf '+0.12γf )E C对应于荷载的长期组合:挠度验算:短 期 挠 度 验 算:对应于荷载的短期组合:S /θ=求构件的长期刚度B LαE =E S /E C =M S ×B S /(M I (θ-1)+M S )受拉钢筋翼缘高 f(mm 2 )四边固计算的支座弯矩相同:)0.007634ρ'=0γ'f =0.2772320.5347651.1E+131.1E+130.65f=0.02mm0.55f=0.02758mm(b'f -b)h'f /b/h 0=T形截面受拉T形截面受压翼)(1+0.55γf '+0.12γf )E C bh 03=B S /θ=2.14165E+13S ×B S /(M I (θ-1)+M S )=矩 系 数。

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

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

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1. 设计参数:楼板尺寸:6m×6m楼板深度:0.25m荷载数据:活荷载4.0kN/m²,自重1.5kN/m²构造材料:混凝土C30钢筋型号:HRB400砼保护层:20mm2. 求楼板设计荷载活荷载:4.0kN/m²×6m×6m=144kN自重荷载:1.5kN/m²×6m×6m=54kN设计荷载:144kN+54kN=198kN3. 确定最小配筋率根据设计荷载、双向板楼板厚度、混凝土强度等参数,采用双向板楼板的最小配筋率为0.15%。

4. 求1m宽的板的自重1m宽的板的自重=0.25m×1m×1.5kN/m²=0.375kN/m5. 求板的支持间距板的支持间距应符合要求,一般取跨度的1/2-1/3。

假设板的支持间距为3m。

6. 求荷载长和荷载宽荷载长=6m荷载宽=3m7. 求解弯矩系数根据荷载长、荷载宽、板的自重、荷载提取系数等参数,可求出弯矩系数。

假设荷载提取系数为1.0,弯矩系数δ=0.169。

8. 计算双向板楼板的配筋面积根据配筋率和楼板面积,可以计算出所需的钢筋面积。

楼板面积=6m×6m=36m²,配筋率0.15%,则钢筋面积为0.15%×36m²=0.054m²。

9. 根据抗弯强度求出抗弯钢筋根据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和钢筋的强度等参数,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抗弯钢筋面积。

假设混凝土强度为C30,按规范计算所得抗弯钢筋面积为0.687cm²/m,也就是0.0687m²/6m。

10. 计算钢筋间距和配筋数量根据钢筋面积和抗弯钢筋面积,可以计算出钢筋间距和配筋数量。

假设采用Ф16钢筋,钢筋面积为0.024m²/6m,钢筋间距为0.4m,则配筋数量为0.054m²/0.024m²=2.25根,取3根。

双向板有图

双向板有图

x
mxl y
mxly
M
y
M
y
m ylx
mxlx
四面简支板:
Mx
My
pl
2 x
24
3l y lx
2Mx
2My
M
x
M
x
M
y
M
y
pl
2 x
12
3l y lx
1、双向板的塑性设计
0
0
(3)多区格连续双向板计算 0
满布活荷载 q+g;
顺序:中间区格 → 相邻区格, 先求出 0 区格的支座弯矩作为 相邻区格的已知支座 弯矩
⑦含钢率相同时,较细的钢筋较为有利。在钢筋数量 相同时,板中间部分钢筋排列较密的比均匀排列的有 利(刚度略好,中间部分裂缝宽度略小,但靠近角部, 则裂缝宽度略大)。
1.3.2 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分析方法
按弹性薄板的弯曲问题求解。忽略了板厚方向的应 力应变,板的位移ω仅为平面坐标(x,y)的函数,将应力 应变均以ω表达,则当ω确定后,求得板的应力及应变。
跨中最大正弯矩 活荷载棋盘式布置; 实用计算方法——满布 荷载g+q/2与间隔布置 ±q/2之和
g+q/2
跨中最大正弯矩 活荷载棋盘式布置; 实用计算方法——满布 荷载g+q/2与间隔布置 ±q/2之和
q/2
1.3.3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分析方法 1、极限平衡法(塑性铰线法)
(1)塑性铰线法的基本假定:
1、双向板的塑性设计
(3)多区格连续双向板计算
正幕式破坏机构
多区格板的另一种破坏形态; 活荷载较大时出现——验算支座钢筋截断的位置。
1.2.4 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 双向板上荷载的传递——路径最短原则

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

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

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是建筑设计和结构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到楼板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问题。

在双向板楼板的配筋计算中,需要考虑到楼板的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以保证楼板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1. 双向板楼板的基本概念双向板楼板是指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均可以传递荷载的楼板结构。

其特点是在楼板的两个主方向(X方向和Y方向)都有梁状支承。

因此,双向板楼板在计算时需要同时考虑主方向和次方向的受力情况。

2. 双向板楼板的荷载计算在双向板楼板的荷载计算中,需要考虑到楼板受到的自重荷载、活荷载(如人员、家具、设备等),以及可能存在的附加荷载(如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3. 双向板楼板的弯矩计算在双向板楼板的弯矩计算中,可以采用等效矩法或图解法进行计算。

等效矩法是将各个方向的弯矩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的等效弯矩,然后进行叠加计算。

图解法是通过荷载图和叠加图进行计算,可以直观地理解和计算楼板的弯矩分布。

4. 双向板楼板的剪力计算在双向板楼板的剪力计算中,需要考虑到主次方向上的剪力传递以及角块的剪力传递。

主方向上的剪力按照单位长度上的剪力平衡进行计算,次方向上的剪力按照某种比例进行计算。

而角块的剪力传递需要考虑到角块与两个相邻梁之间的剪力传递。

5. 双向板楼板的配筋计算在双向板楼板的配筋计算中,需要考虑到楼板的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

弯曲强度的计算可采用弯曲矩与抗弯承载力的比值进行计算。

剪切强度的计算可采用荷载与横截面积的比值进行计算。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确定楼板的钢筋布置方式和钢筋直径。

6. 双向板楼板的验算和优化设计在双向板楼板的验算中,需要对楼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和校核。

如果楼板的受力状况满足设计要求,则可以通过验算。

如果不满足设计要求,则需要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增加楼板的厚度或者调整钢筋的布置和直径。

综上所述,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是建筑设计和结构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荷载计算、弯矩计算、剪力计算和配筋计算,可以确保楼板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单向、双向板 配筋全图

单向、双向板 配筋全图
无梁楼盖是指将板直接支承在柱顶的柱帽上, 不设主、次梁,因而天棚平坦,净空较高,通风与 采光较好,主要用于仓库、商场等建筑中,如图2.1 所示。
图2.1 楼盖的主要结构形式
(a) 单向板肋形楼盖;(b) 双向板肋形楼盖;(c) 井式楼盖;(d) 无梁楼盖
2.2 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
肋形楼盖是由板、次梁、主梁等构件组成的, 板的四周可支承于次梁、主梁或砖墙上。
这种弯曲后短向曲率比长向曲率大很多的板叫 单向板。
当板的长边与短边相差不大时,由于沿长向传 递的荷载也较大,不可忽略,板弯曲后长向曲率与 短向曲率相差不大,这种板叫双向板。
两种板的弯曲如图2.2所示。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了这两种板的界定条件:
(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为了提高装配式楼盖的整体性,可采用装配整 体式楼盖。这种楼盖是将各种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后, 通过整结方法,使之构成整体。
由于现浇式楼盖整体刚性好,抗震性强,防水 性能好,故目前应用较多。
现浇式楼盖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不同,可分 为肋形楼盖和无梁楼盖。
肋形楼盖又可分为单向板肋形楼盖、双向板肋 形楼盖和井式楼盖。
(2)计算跨度。该值与支座反力的分布有关, 即与构件的搁置长度a和构件刚度有关(图2.5 )。
(3) 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荷载。楼面荷载包括永久荷载g和可变荷 载q。永久荷载包括板、梁自重、隔墙重和固定设备 重等。可变荷载包括人和临时性设备重、作用位置 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其它荷载。
(5) 折算荷载。如图2.6所示
连续梁上的恒荷载应按实际情况布置。
根据上述法则,可以确定出活荷载的最不利布 置,然后通过查附表15,按照下述公式求出跨中或

双向板配筋讲解

双向板配筋讲解

1. 荷载设计值活荷载标准值为2KN/m2,取γQ=1.4。

q=1.4x2=2.8KN/m。

2恒荷载标准值为3.76KN/m2,设计值为g=3.76×1.2=4.51KN/m。

2 合计 p=g+q=7.31KN/m2. 按弹性理论计算在求各区格板跨内正弯矩时,按恒荷载均布及活荷载棋盘式布置计算,取荷载’2 g=g+q/2=5.91KN/m’2 q=q/2=1.4KN/m‘’在g作用下,各内支座可视作固定,某些区格板跨内最大正弯矩不在板的中心点处,在q作用下,各区格板四边均可视作简支,跨内最大弯矩则在中心点处。

计算弯矩时,考虑混凝土的泊松比u=0.2(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4.1.5条),在求各中间支座最大弯矩(绝对值)时,按恒载及活载均布各区格板计算,取荷载2 P=g+q=7.3KN/m3. A区格板计算(1)计算跨度中间跨:l0x=1.1ln=1.1x(3.95-0.275)=4.04m>lc=3.95ml0y=1.1ln=1.1x(4.00-0.25)=4.13m>lc=4.0ml0x/l0y=3.95/4=0.99(2)跨中弯矩A区格板是中间部位区格板,在g+q/2作用下,按四边固定板计算;在q/2作用下按四边简支计算。

A区格弯矩系数查《混凝土结构设计》附表8,结果如下表所示:2UUUMX=MX1+MX2=(mx1+0.2my1)(g+q/2)l0x+(mx2+0.2my2)(q/2)l0x22=(0.0180+0.2⨯0.0175)⨯5.91⨯3.952+(0.0376+0.2⨯0.0367)⨯1.4⨯3.952=2.96KN.m/mMy=My1+My2UUU=(my1+0.2mx1)(g+q/2)l0x+(my2+0.2mx2)(q/2)l0x22=(0.0175+0.2⨯0.0180)⨯5.91⨯3.952+(0.0367+0.2⨯0.0376)⨯1.4⨯3.952=2.91KN.m/m(3)支座弯矩a支座:MX=mx(g+q)l0x=-0.0520⨯7.3⨯3.952=-5.92KN.m/m a'2b支座:My=my(g+q)l0x=-0.0516⨯7.3⨯3.952=-5.66KN.m/m(4)配筋计算 a'2截面有效高度:跨中截面h0x=120-20=100mm(短跨方向)h0y=120-30=90mm(长跨方向)支座截面h0=h0x=100mm对A区格板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整块板内存在穹顶作用,使板内弯矩大大减小,故弯矩值乘以折减系数0.8,由跨中正弯矩配筋计算 As=mfy=300N/mm2 0.95fyh0,MXASX=0.8⨯=0.8⨯2.96⨯106/(300⨯0.95⨯100)=84mm20.95h0fyASy=0.8⨯MyUU0.95h0fy=0.8⨯2.91⨯106/(300⨯0.95⨯90)=91mm2(5)支座配筋计算a支座:Asy=m2=5.92⨯106/(300⨯0.95⨯100)=208mm 0.95fyh0b支座配筋见B、C区格板计算,因为相邻区格板分别求得的同一支座负弯矩不相等时,取绝对值的较大值作为该支座的最大负弯矩。

板配筋构造要求

板配筋构造要求

板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

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

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

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钢筋直径)。

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见图2-21右侧支座负筋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

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

二、分布钢筋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1、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板课程设计
某厂房拟采用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果平面布置如图所示,支撑梁截面为200X500mm,板厚取120mm 。

设计资料如下:环境类别为一类;楼面活荷载为2/10m kN q k =;板自重加上面层、粉刷层等,恒荷载2/99.3m kN g k =;采用C30混凝土,板中钢筋采用HRB400钢筋。

按弹性理论进行板的设计。

1.荷载设计值
2/13103.1m kN q =⨯= 2m /79.499.32.1kN g =⨯=
2/29.112/0.1379.42/m kN q g =+=+ 2/5.62/m kN q =
2/79.170.1379.4m kN q g =+=+ 2.计算跨度
内跨:c l l =0(轴线间距离),边跨:2/2000+=c l l 各区格板的计算跨度列于下表。

3.弯矩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为当内支座固定时在2/q g +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与内支座铰支时在q/2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之和。

本题计算时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2;支座最大负弯矩为当内支座固定时g+q 作用下的支座弯矩。

根据不同的支承情况,整个楼盖可以分为A 、B 、C 、D 四种区格板。

对边区格板的简支边,取m '或0m =''。

各区格板分别算得的弯矩值,列于下表。

按弹性理论计算的弯矩值
区格 项目
A B C D 01l (m ) 6.0 6.1 6.0 6.1 02l (m ) 6.0 6.0 6.1 6.1 0201/l l
1.0 1.02 0.98 1.0 1m
(0.0176+0.2X0.0176)X11.
29X 2
6+(0.0368+0.2X0.0368)X6.5x 26=18.92
(0.0178+0.2X0.0232)X11.
29X 26+(0.0370+0.2X0.0370)X6.5X 21.6=20.17 (0.0232+0.2X0.0178)X11.
29X 26+(0.0370+0.2X0.0370)X6.5X 26=21.27 (0.0249+0.2X 0.0240)X11.29
X 2
1.6+(0.0368+0.2X 0.0368)X6.5X
21.6=23.16
2m
(0.0176+0.2X0.0176)X11.
29X 2
6+(0.0368+0.2X0.0368)X6.5X 26=18.92
(0.0232+0.2X0.0178)X11.
29X 26+(0.0370+0.2X0.0370)X6.5X 21.6=21.98
(0.0178+0.2X0.0232)X11.
29X 26+(0.0370+0.2X0.0370)X6.5X 26=19.51 (0.0240+0.2X 0.0249)X11.29
X 2
1.6+(0.0368+0.2X 0.0368)X6.5X
21.6=22.86
1m ' -0.0513X17.7
9x 2
6=-32.85
-0.0552X17.7
9X6.12=-36.54 -0.0605X17.79X 26=-38.75 -0.0677X17.79X 21.6=-44.82
1
m ''
-32.85
-38.75 0 2
m ' -0.0513X17.7
9x 2
6=-32.85
-0.0605x17.7
9X6.12=-40.05 0 0
2
m '' -32.85
-40.05
-0.0552X17.7
9X 26=-35.35
-0.0677X17.79X 21.6=-44.82
4.截面设计
截面有效高度:一类环境类别板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5mm ,假设选用
10φ钢筋,则mm h 1002012001=-=,另外一个方向跨中截面mm h 903012002=-=,支座处截面mm h 1000=。

截面设计用的弯矩:因楼盖周边有梁与板整浇,故所有区格的跨中弯矩及A-A 支座弯矩减少20%。

截面配筋计算结果及实际配筋列于下表。

最小配筋率验算:%457.0)1001000/(457)(=⨯==bh A s 此值大于
%18.0360
43
.145.045
.0=⨯=y
t
f f ,并且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双向板截面弯矩值
项目
截面 0h
(mm )
M
(m kN ∙) 跨中
A
01l 方向
100 0.8X18.92=15.14 02l 方向 90 0.8X18.92=15.14 B
01l 方向
90 0.8X20.17=16.14 02l 方向
100 0.8X21.98=17.58 C
01l 方向
100 0.8X21.27=17.02 02l 方向 90 0.8X19.51=15.61 D
01l 方向
100 0.8X23.16=18.53 02l 方向 90 0.8X22.86=18.29 支座
A-A 100 0.8X32.85=26.28 A-B 100 0.8X36.54=29.23 A-C 100 0.8X35.35=28.28 C-D 100 0.8X44.82=35.86 B-B 100 0.8X40.05=32.04 B-D
100
0.8X44.82=35.86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双向板设计 谭杰
4
双向板跨中截面配筋表
跨中截面 A 01
l
A 02
l
B 01
l
B 02
l
C 01
l
C 02
l
D 01
l
D 02
l
弯矩设计值(m kN ∙)
15.14 15.14 16.14 17.58 17.02 15.61 18.53 18.29
)
/(201s bh f M c αα= 0.106 0.131 0.139 0.123 0.119 0.135 0.130 0.158 s
2-1-1αξ=
0.112
0.141
0.151
0.132
0.127
0.145
0.139
0.173
计算配筋(2mm )
y
c f bh f A /01s ξα=
445.5 502.6 538.7 522.7 504.9 519.5 553.3 617.9
配筋
8?110 8?100 8?90 8?90 8?100 8?90 8?90 8?80
实有s A
(2mm )
457
503 559 559 503 559 559 628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双向板设计 谭杰
双向板支座截面配筋表
支座截面 A-A A-B A-C C-D B-B B-D 弯矩设计值(m kN ∙)
26.28
29.23
28.28
35.86
32.04
35.86
)
/(201s bh f M c αα= 0.184 0.204 0.198 0.251 0.224 0.251 s
2-1-1αξ=
0.205
0.231
0.223
0.294
0.257
0.294
计算配筋(2mm )
y
c f bh f A /01s ξα=
813.2 918.0 883.9 1167.8 1021.3 1167.8
配筋
10?90 10?80 10?90 12?100 10?75 12?100
实有s A
(2mm )
873
982 873 1131 1047 1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