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格式图片

合集下载

墓碑写法

墓碑写法

墓碑1、由来对于殡葬亲人的坟墓,一两代可以记清,三代以后就不清楚了,特别是经过迁徙、战乱便不知祖坟何处。

如何解决,人们想出许多办法。

开始时人们从死人下葬,维系棺绳用的园木桩受到启发,在墓前插上木桩竹竿,系上纤维质的东西(纸或帛等),写明死者的生卒年月、时辰,叫做“铭旌”(或“明旌”)。

但它却容易,损坏,人们便另想办法:富贵人家用石园柱代替木园桩,在石柱上刻出死者的姓名、出生时间、官级等。

为了多刻字其形体又演变为方形、长方形,开始埋于墓穴内或墓外,参照房屋建筑,碑顶加上碑帽,饰刻动、植物或山水花纹,碑身刻上死者简历。

标明是独葬与妻、妾、子、女等合葬。

附刻阴宅(即坟墓)风水地理位置朝向.(以天干地支表明)。

中产之家立中等墓碑,穷家仅可立上留个姓名的小石碑,或陶砖碑或种植某种长青树为标识。

从而墓碑由实用品逐渐转化为文化艺术品,其功能、形态、质地、文饰也越发多样化了。

名人墓碑更加讲究碑身多用花刚岩、大理石等上等石料,碑顶有死者雕像或在碑中心镶嵌死者的烧瓷像。

墓碑成为记载死者家族世系及功德行事的“荣誉状”和装饰品了。

这很符合国人的光宗耀祖、泽及后代、流芳千古的社会风尚。

为不受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便把碑表立于墓外,墓志与铭埋于墓内。

墓碑盛行于汉、唐,以后成为定势。

2、形式在墓穴四角或两旁,各立一根木柱,柱上有圆孔,名为“穿”。

再在两柱的穿中架一根横木,木上缠以绳索,可用来放绳,如辘轳一样,将棺木牵引入墓穴。

入葬完毕,木碑随之埋入地下,或置于墓旁。

春秋时期,天子六纤四碑,诸侯四纤三碑,大夫二纤二碑。

至周朝,天子开始用石碑,周末诸侯也开始用石碑。

周朝的石碑还只是利用穿,来引棺入穴,碑上是不刻文字的。

汉代开始将死者的情况,如姓名,生卒年月日,刻在碑上,而有地位的人,则开始了树碑立传,从而形成了墓碑,墓表等礼仪文化。

树碑是造墓的重点,按风水,都以墓碑的朝向来定向,这是墓地吉凶的重要环节。

对墓碑的尺寸,文字的大小,树碑动土的时间,都要慎重考虑。

碑文格式范例墓碑

碑文格式范例墓碑

碑文格式范例墓碑墓碑是用来记载逝者生平事迹的重要纪念物。

在选择墓碑格式时,需要根据个人喜好、文化传统和墓地规定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墓碑格式范例,以便向人们提供参考。

1. 简约风格的墓碑:【墓碑标题】: 致敬于亲爱的(逝者姓名)【墓碑正文】: (逝者姓名),永远怀念你。

你的善良和真诚将永远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你的精神将一直指引着我们前行。

愿你在天堂安息。

2. 传统风格的墓碑:【墓碑标题】: 一位可敬的(逝者姓名)【墓碑正文】: 在这里,我们纪念并敬仰(逝者姓名),一位充满智慧与勇气的人。

他/她用他/她的人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他/她的精神将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激励我们追求卓越。

3. 个性化的墓碑:【墓碑标题】: (逝者姓名),你是我们的骄傲【墓碑正文】: 爱与思念将永远伴随着我们对(逝者姓名)的回忆。

他/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灵魂,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和启示。

他/她的离开让我们深感痛苦,但他/她的存在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4. 宗教风格的墓碑:【墓碑标题】: 以(逝者姓名)的名义【墓碑正文】: 在上帝的怀抱中,我们缅怀(逝者姓名)的生命。

他/她拥有一颗虔诚的心,奉献自己于上帝和他人。

愿他/她的灵魂在天堂里得到安息,与上帝永远同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墓碑格式范例。

无论选择怎样的格式,墓碑都应该以逝者的生平事迹和对他/她的怀念为中心。

墓碑的文字应该简洁、感人,并能够真实地反映逝者的品质和个性。

通过墓碑,我们可以永远保留逝者的记忆,并向他们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

墓碑碑文格式大全

墓碑碑文格式大全
康熙为孝懿后父母佟国维夫妇所树碑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国重干城之选。宣力惟人。朝颁章服之荣。酬庸有典。爵首隆于五等。命宜锡自九重。尔一等公议政大臣舅舅佟国维。性资忠勇。器识宏通。依日月之光华。懋成劳于钟鼎,际海山之清宴。食旧德于旗常。比晋秩夫崇阶。益靖共于在位。心存天室。长存捧日之忱。贵列上公。弥励循墙之节。欣逢庆泽。式焕新纶。兹以覃恩。特授尔阶光禄大夫锡之诰命。于戏。懋乃嘉猷。允称腹心之寄。膺兹宠奖。益彰阀阅之勋。只服训辞。对扬休命。初任一等侍卫。二任内大臣。三任领侍卫内大臣。四任一等公领侍卫内大臣。五任今职。制曰。夙夜匪懈,********
4.为父母撰写的碑文
仰怀先祖饮水思源父母养育恩重如山严父一生勤于农耕节俭持家忍辱负重为人忠厚邻里称颂天年康健乐享余生
5.齐xx父母碑文
先父xx,乘甲子,适孟冬。垂髫丧母,乞荒踵兄。颠沛流离,动心忍性。总发拜塾,刺股炳萤,拙而不惰,迟而不凝。寒窗数载,弱冠师宗,传道解惑,育人理校,兢兢业业者三十而终矣。
妈妈您是那么含辛茹苦,为了子女付出一切。为了子女们能够有出息,您与经历了多少的生活磨难,默默的为子女们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而无怨无悔。
10.爸,我无法也不愿接受这个事实,有的时候,我真的感觉这一切都不是真的,我感觉您只不过是去出了一趟远门而已,可是随之我又会想起那么多令我痛心的场景和黑色的记忆,竟然是那么的清晰,抹也抹不去,令我不容怀疑,令我不能心存一丝幻想!接受吗,我只能接受这惨痛的一切吗?为什么三个月以前您还是健康的,而短短的三个月之后,就让我们阴阳永隔?老天为什么这么快就把您从我的身边夺走了呢?是不是还有很多地方儿子没有做好?是不是您不愿意让儿女们花钱太多才走的这样匆忙?有很多的人在劝我想开点,给我讲道理,其实所有的道理我都明白,可是明白道理也并不能减轻我的痛苦和思念啊!还有什么比失去最爱的父亲更能够让人心碎的吗!给您烧“二七”的那天,姐姐们让我在您的坟前念叨念叨,让我别再想您了,而我却没有说一句话,我不说!我情愿就这样不停地想着您,就这样一直不停地想下去!

墓碑碑文格式

墓碑碑文格式

墓碑碑文格式(一)墓碑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

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

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

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

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

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

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

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碑文一般而言要求诗文并茂,读来琅琅上口。

叙事简洁,抒情真挚、议论有力,只有如此才堪称上乘。

碑文在都能流传后世,所以歌颂功德,写人记事时,要客观公正,不可虚夸事实,流传谬语。

不管褒也好,贬也好,以不失事实为贵,以公允持平为美。

碑文格式并无太多死框框。

特别是碑文内容,因撰者而异,所以今天书写碑文要力求出新,以时代需要为念,万不可死拘旧制,作茧自缚。

碑文方式(例子)1.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对祖父)2.显祖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祖母)3.显考某某府君之灵(对父亲)4.显考讳某某大人之灵(对父亲)5.显妣某氏老孺人之灵(对母亲)6.显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母亲)7.岳父大人之灵(对岳父)8.故岳考某公讳老大人之灵(对岳父)9.岳母某太夫人之灵(对岳母)10.故岳妣某门某氏老孺人之灵(对岳母)11.夫子某某大人之灵(对老师)12.先夫某某君之灵(对丈夫)13.先室某某夫人之灵(对妻子)14.某君某某仁兄之灵...碑文的种类我国从汉朝以后,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几乎处处可碑,事事可碑。

墓碑的格式及碑文书写

墓碑的格式及碑文书写

墓碑的格式及碑文书写
墓碑格式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和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姓名。

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和姓名。

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碑文自古以来,就是殡葬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逝者的一生。

扩展资料
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文种名组成。

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

第一: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第二: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第三: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

需要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给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

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文种名称构成。

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
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需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者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墓碑的书写格式与范例

墓碑的书写格式与范例

墓碑的书写格式与范例
墓碑上的文字通常包括逝者的基本信息、生平简介、家庭关系、信仰或寄语等。

以下是一个墓碑的书写格式和一个简单的范例:
墓碑书写格式:
1.逝者姓名:在墓碑上通常会写上逝者的全名。

2.生卒日期:包括出生日期和去世日期。

3.短句或引文:选取逝者喜欢的或代表其人生信念的短句或引文。

4.生平简介:逝者的生平简介,包括职业、成就、兴趣爱好等。

5.家庭关系:如果适用,可以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的姓名。

6.寄语或祝福:一些家庭选择在墓碑上加入对逝者的寄语或祝福。

墓碑范例: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范例。

实际上,墓碑的书写内容应根据逝者的个性、家庭和个人喜好来进行个性化设计。

有些人喜欢简洁明了,而有些人可能更喜欢详细的生平描述。

选择合适的语言和内容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碑文排版模板

碑文排版模板

一、墓碑的面积,不论大小,在刻上碑文时,基本上都遵守着相同的原则,既要简单明白地交代死者与立碑者的身份关系,以维持孝道与慎终追远的精神,又要考虑到风水的吉凶。

二、墓中人的身份,墓碑的中央部份,俗称为“中榜”,刻着的是墓碑文字的主文,用最简短的规格以交代墓中逝者的身份。

它所必须交待的重点包括死者的姓名及死者生前的最高官衔或地位,它也说明死者与立碑人的关系。

“中榜”的一行,在述明死者的姓名的同时,尊称死者姓名的上端会出现一些专门名词,如“显考”、“显妣”、“显祖考”、“显祖妣”、“显15世祖考”、“24世显考”等字样。

这些专用词是用来说明死者与立碑人的亲属关系。

以下列出一些可以反映立碑人与死者关系,以及死者身份专门用语:考、显考——父亲妣、显妣——母亲祖、显祖、祖考、显祖考——祖父祖妣、显祖妣——祖母公、府君——男子氏、孺人——女子花仔——未婚男子(广东人常用)闺女、花女——未婚女子(广东人常用)24世显考——依族谱排行,父亲为24世祖先21世显祖妣——依族谱排行,祖母为21世祖先处士、义士——处士,是不仕之人;义士,是献身之人,墓碑上有这种字眼,多表明墓中人与会党有关。

三、字数的讲究,“中榜”的字行在碑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刻碑以为其字数涉及吉凶,马虎不得。

对碑文吉凶的判断主要是以中榜的这行为根据。

中榜文字的总字数要合乎“生、老、病、死、苦”五字,以“生”与“老”为法则。

简单地说,中榜介绍阴宅主人身份的一行,总字数以6、7、11、12、16、17为吉。

为了不遇到凶数,可以用添字法或减字法来调整总字数。

增删得符合“生老病死苦”的吉兆格式后,其意一样,字数的吉凶意义则不一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老...以生老病死苦为为一个循环,结尾的字数要落在生老这2个字数上四、立碑人的排名,墓碑的右边俗称为“虎边”,在墓碑这一边的右下角地方,是用来记录立碑人的名单。

碑文格式与模板

碑文格式与模板

碑文格式与模板碑文先父讳名李__,生于丙辰一九一六年腊月十二,卒于一九九七年腊月初十,享年八十一岁。

先父出身农家,受先祖之教诲恩泽,以农为业,为本,为贵,躬亲耕作,颐养天年;以家为职,为根,为重,苦心经营,终致殷实。

忠厚老实待人,安分守己处事,耿直无媚,俭朴不奢。

含辛茹苦一世,兢业操劳终生。

八十一载平凡普通,淡泊寡欲与世无争。

无愧于苍天厚土,荣耀于列祖列宗,堪为儿女之严父师表。

碑文、悼文、祭文、挽联选编(第一篇碑文一)碑文、悼文、祭文、挽联选编(第一篇碑文一)第一篇碑文一、碑文的概念、概述顾名思义,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

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

碑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碑文,仅指为制作碑刻而写的文字,广义的碑文指的是所有刻在碑上的文字。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立碑,但古代宫馆中的碑没有刻文章,只是用以取日影计时间的;而古代宗庙中的碑也不刻文字,是用来栓系祭祀用的牛羊的;墓上的碑也只是木头柱子,凿有窟窿,以便穿绳装辘轳,下棺时绞动辘轳使棺椁平稳地落入墓室。

有了文字的碑是后来才有的,秦代把刻了文字的碑叫做“刻石”碑,本是指竖石而言的,相传秦始皇就在泰山玉皇顶竖有无字碑。

刻在碑上的文字,叫碑文,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的。

不是为立碑而作的文章,虽刻在碑上,不能叫碑文。

秦汉以后,树碑是为了刻文,有碑必有文,就不重视无字碑了,久而久之,文与碑合二为一,说到碑就是指碑文。

碑文原只专供有钱财地位的人而用,平民百姓没有资格立碑,也立不起碑。

直到后来,刻碑风俗才走向了民间。

碑文的种类繁多、庞杂。

今天有些过去的碑文已经消亡,有的得到了发展,也诞生了一些新的碑文。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碑文的情况。

二、碑文的种类我国从汉朝以后,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几乎处处可碑,事事可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