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笔记:人体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一9页word文档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重点笔记一、心血管系统概述1.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包括心脏和血管两部分,起着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维持温度和酸碱平衡以及排出代谢废物等重要作用。

二、心脏结构和功能2.1 心脏位于胸腔内,是一个肌肉组织构成的器官,主要功能是泵血,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2.2 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通过四个瓣膜和心脏的收缩舒张运动来完成血液的循环。

三、血管系统结构和功能3.1 血管系统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承担着输送和回收血液的任务。

3.2 动脉将含有氧气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从组织器官回流至心脏。

四、心血管系统疾病4.1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

4.2 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键在于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疾病。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5.1 我对心血管系统的理解是,它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系统之一,负责输送血液、维持内环境稳定和供给氧气和营养物质。

5.2 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维护自身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我愿意努力学习和理解这一知识领域。

总结回顾通过本次撰写文章的过程,我对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系统的组成和作用,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我也明白了这一系统对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和掌握这一知识的必要性。

以上是我为您撰写的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重点笔记,希望对您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需求或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系统,主要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它的功能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维持体温和酸碱平衡,以及排出代谢废物。

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它通过不断的收缩和舒张来泵血,并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血管系统主要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承担着血液的输送和回收任务。

解剖学-心血管系统(总论、心)

解剖学-心血管系统(总论、心)

解剖学-心血管系统(总论、心)第9章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是脉管系统的一部分。

脉管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分布于人体各部。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淋巴液沿淋巴管道向心流动,最后汇人静脉,故淋巴管道可视为静脉的辅助部分。

脉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营养物质和氧等输送到全身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同时又将细胞和组织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运送到肺、肾、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

此外,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体温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

淋巴系统的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和组织,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构成人体重要的防御体系。

第1节心血管系统总论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1、心脏(heart)是中空的肌性器官,是连接动、静脉的枢纽和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借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左、右两个半心。

每半又分为上方的心房和下方的心室,形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腔。

同侧心房和心室之间经房室口相通。

心房接纳静脉,心室发出动脉。

2、动脉( artery)为导血离心的血管。

自心室发出,在行程中不断分支,分为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

动脉管壁较厚,管腔呈圆形,具有定的弹性,可随心的舒缩而搏动。

3、毛细血管( capillary )是连于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呈网状的微细血管。

毛细血管分布广,数量多,除了软骨、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毛发、牙釉质和指甲和被覆上皮外,遍布全身各部。

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大,血流慢,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4、静脉( vein)是导血回心的血管。

起始于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在回心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属支依次形成小静脉、中静脉和大静脉,最后注人心房。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液在静脉内流动缓慢。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从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后返回心房,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医学课件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

医学课件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

医学课件: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心血管系统概述•心脏解剖及功能•血管解剖及功能•血液循环及调节•心血管系统疾病及防治•心血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及临床应用01心血管系统概述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部的重要生理系统之一,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为身体各部位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心血管系统定义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是通过循环系统实现的,它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以及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从而推动血液流动,满足身体各部位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需求。

心血管系统功能心血管系统的定义与功能心脏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它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将血液泵入血管中。

心血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血管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它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分别负责将血液输送至身体各部位、将血液带回心脏以及进行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血液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组成的,它是一种重要的输送物质,负责将氧气、营养物质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输送至身体各部位。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通过心血管系统实现的,它包括体循环、肺循环和冠脉循环等,分别负责将血液输送至身体各部位、将血液带回心脏以及为心脏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血管收缩与舒张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是调节血流量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调节血管口径的大小来控制血流阻力,从而维持血液循环的稳定。

心肌收缩与舒张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是调节心输出量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调节心肌收缩力和频率来控制心输出量,从而满足身体各部位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需求。

血压与心率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而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血压和心率的调节对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机制02心脏解剖及功能1心脏的解剖特点23心脏位于胸腔中纵膈前部和后部之间,偏左侧,前方为胸骨,后方为胸椎。

心脏外形近似倒置圆锥形,大小与拳头相近。

心脏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四个腔室相互连通。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

三、血管吻合: (一)动脉间吻合:
1、两动脉干间借交通支吻合,如Willis环。 2、常活动或易受压部:多条动脉吻合成动脉
网(关节网) 3、常改变形态器官:动脉末端吻合成动脉
弓(掌深弓、掌浅弓,胃小弯动脉弓) 功能:缩短循环时间,调节血流量。
(二)静脉间吻合: 1、形成静脉网:手背静脉网 2、脏器周围或壁内形成静脉丛
(二)静脉: 1、冠状窦:位于冠状沟后部,左心房和左心 室之间,长约5cm,收集心大静 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通过 冠状窦口开口于右心房。 2、心前静脉 3、心最小静脉
八、心包:包绕心脏和大血管根部的锥体形纤维浆膜囊。
(一)分部 纤维性心包
浆膜性心包 脏层(心外膜) 壁层
心包腔
(二)心包窦:心包横窦、心包斜窦、心包前下窦
动脉之间走向左前,随即分支。 1)前室间支(前降支):沿前室间沟走行,分布于
左、右心室前壁,室间隔前2/3 2)旋支:分布于左心房和左心室壁。
2、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右窦,走行于右心耳与肺 动脉之间入冠状沟,在房室交点处分支。
1)后室间支(后降支):分布于膈面的左、右心室 后壁,室间隔后1/3。
2)左室后支:左心室膈面心壁
2、房室结:房间隔下部右侧心内膜下,冠状窦口的前 上方
3、房室束(His束): 1)左束支 2)右束支 3)Purkinje纤
(二)传导途径: 1、窦房结 心房收缩 房室结 房室束 左右束支 2、窦房结 前中后结间束 心室收缩 Purkinje纤维网
六、心的血管 (一)动脉: 1、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左窦,走行于左心耳与肺
冠状沟:房室界线 (五)三沟 前室间沟 左右心室界线
后室间沟
三、心腔:
(一)右心房:以界沟(外面)和界嵴(内

《人体解剖学》 (13)

《人体解剖学》 (13)

七、心包
心包是包裹在心和大血管根 部的纤维囊,分为外层的纤维心 包和内层的浆膜心包两层。
第二节 心
第二节 心
七、心包
1.纤维心包 纤维心包为坚韧的结缔组织囊,上方与大血管的外膜相连续,
下方与膈的中心腱愈着。 2.浆膜心包 浆膜心包为贴附于心表面、大血管根部表面及纤维心包内面的
浆膜。浆膜心包紧贴于心和大血管根部的,称脏层;贴附于纤维心 包内表面的,称壁层。脏、壁两层于大血管根部相互转移折行,两 层之间形成的腔隙,称心包腔。心包腔内含少量心包液,起润滑作 用,可减少心搏动时的摩擦。
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一卵圆形的凹陷,称卵圆窝,是胎儿时期 卵圆孔闭锁后的遗迹,此处壁较薄弱,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三、心腔
第二节 心
右心房(内面观)
三、心腔
2.右心室
右心室位于右心房的左 前下方,以室上嵴为界分为 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
第二节 心
右心室(内面观)
三、心腔
第二节 心
(1)流入道
流入道室壁有多条纵横交错的肌性隆起,称肉柱。乳头肌是突入 室腔的锥状肌隆起,分前、后、隔侧三群。右心室内有一起自室间 隔连至右室前壁的肌束,内有心传导系统的右束支通过,称隔缘肉 柱,又称节制索,可防止心室过度扩张。
流入道的入口是右房室口,呈卵圆形,口的周缘有3个呈三角形 的帆状瓣膜,称三尖瓣。右房室口纤维环、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 合称三尖瓣复合体,其作用是防止血液逆流。
1.体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 再经各级静脉汇成上、下腔静脉(心本身的静脉汇入冠状窦)返回 右心房,此过程称体循环或大循环。体循环途径长,经过全身各处, 完成了物质交换,将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知识点一、导言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复杂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了解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对于理解其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心血管系统的关键解剖学知识点。

二、心脏的解剖结构1. 心脏的位置和形状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前后位于胸骨后面和脊柱前面,呈锥形。

2. 心脏的外周结构心脏的外周有两个上腔静脉和两个下腔静脉,它们将血液从全身各组织和器官返回心脏。

3. 心脏的内部结构心脏内部可分为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左心室是最强壮的腔室,主要负责将血液推送到全身。

4. 心脏的瓣膜结构心脏有四个主要的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它们起到防止血液逆流的重要作用。

三、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1. 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动脉系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器官,静脉系统将血液从器官回流到心脏。

2. 主要动脉和静脉主要动脉包括主动脉、肺动脉和体循环动脉。

主要静脉包括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心脏中静脉。

3. 微循环微循环由毛细血管组成,将氧和营养物质传递给组织细胞,同时带走二氧化碳和废物。

四、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控1.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心脏和血管的活动来维持循环平衡。

2. 内在节律调控心脏拥有独立的兴奋和传导系统,能够自主地产生心搏和传导冲动,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

五、心血管系统的发育1. 胚胎期心脏的发育心脏在胚胎早期由心管和心脏原始细胞发育而来,经历多个发育阶段形成成熟的心脏结构。

2. 胚胎期血管系统的发育血管系统的发育主要包括原始血管形成、血管分支和血管重塑等过程。

六、常见心血管疾病1. 冠心病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主要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2.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节律异常的疾病,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

3. 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循环机制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循环机制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循环机制为了满足内容需求,我将在下文中准确描述人体解剖学中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循环机制。

请注意,这是一个示例标题,实际文章可能不同。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循环机制一. 引言人体的心血管系统是保证血液循环的重要系统之一。

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通过周密的结构和复杂的循环机制,不断输送氧气和养分至全身各个组织,同时将代谢产物及废物排出体外。

本文将对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其循环机制进行整理和探讨。

二.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两个主要部分。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两部分的解剖结构及其相关特点。

A. 心脏解剖结构1. 心脏位置心脏位于胸腔中间的纵隔,稍偏左,贴近胸骨,胸腔膈脏的最低点。

2. 心脏结构心脏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

心房负责收集静脉血液,心室负责将动脉血液推送至全身。

心房和心室之间由瓣膜分隔,保证血液流动的正常。

B. 血管解剖结构1. 勃朗奇管勃朗奇管是心脏与全身组织之间的连接通道,分为动脉和静脉。

动脉将富氧血液从心脏输送至组织,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返回心脏。

2. 动脉动脉是从心脏分出的血管,将氧合血输送至全身各个组织。

主要动脉有主动脉、肺动脉和各个分叉的动脉。

3. 静脉静脉是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从全身组织返回心脏的血管。

主要静脉有上、下腔静脉以及肺静脉等。

三. 循环机制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循环机制可分为两个部分:循环系统和肺循环。

A.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指心脏将富含氧气的血液经动脉输送至全身组织,再经静脉回流至心脏的循环过程。

1. 心脏收缩期当心脏收缩时,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关闭,防止血液倒流。

心室会收缩,将血液推到主动脉中,从而传送到全身各个组织。

2. 心脏舒张期心脏舒张时,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打开,允许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

心脏肌肉松弛,准备下一轮的收缩。

3. 冠状循环冠状动脉负责为心脏提供血液供应。

[VIP专享]医学笔记:人体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一)

[VIP专享]医学笔记:人体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一)
心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由心室射入动脉,最后经毛细血管分布于全身组织, 在此与器官的组织和细胞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后,在经静脉返回心房。如此周而复始循环 不止的流动过程称为血液循环。
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种。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脉弓
动脉网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动静脉吻合
第二节 心
心是中空的肌性器官,为血液循环的动力部分。心有节律地搏动,从而保证血液的正 常流动。 一、心的位置与毗邻
医学笔记 人体解剖学
之 心血管系统
(一)
张桢
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 2011 临床医学 6 班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43m1m“-”5J2Gm001m244“92Zk-(1g2L)33-0”@6%0k3g-“1/”m7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6zn”217 NE)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二)右心室 右心室构成胸肋面的大部分,其前方和胸骨左侧第 4、5 肋软骨相邻,临床上心内注射
即将药注入此腔。 入口:右房室口 出口:肺动脉口 腔内结构:室腔略呈椎体形,在出入口之间的室壁上由一弓形肌隆起,称室上嵴,将室腔 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流出道位于室上嵴和肺动脉口之间的区域,形似倒置的漏斗, 壁平滑,称为动脉圆锥。 (三)左心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笔记人体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一)张桢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2011临床医学6班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第十章心血管系统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描述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1、心主要有心肌纤维构成,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

2、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导血离心的管道,从心室出发,反复分支,越分越细,最后移行于毛细血管。

3、毛细血管是连于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相互吻合成网几乎遍布于全身各处。

4、静脉是导血回心房的管道,起于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在向心回流过程中,不断接受属支,逐渐变粗,最后注入心房。

二、血液循环心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由心室射入动脉,最后经毛细血管分布于全身组织,在此与器官的组织和细胞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后,在经静脉返回心房。

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止的流动过程称为血液循环。

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种。

(一)体循环(大循环)体循环起自左心室,当心室收缩时,将含氧和营养物质丰富的鲜红色动脉血射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分支到达全身的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器官组织、细胞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后,血液变成含有较多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的暗红色静脉血,在经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回右心房。

(二)肺循环(小循环)肺循环起自右心室,当心室收缩时,血液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干,经其各级分支最后至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后,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经肺静脉返回左心房。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是血液循环相互连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三、血管吻合人体的血管除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相通外,在动脉与动脉之间,静脉与静脉之间,甚至动脉与静脉之间,都可彼此借吻合支形成血管吻合。

动脉弓动脉网动静脉吻合第二节心心是中空的肌性器官,为血液循环的动力部分。

心有节律地搏动,从而保证血液的正常流动。

一、心的位置与毗邻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两肺之间,膈的上方。

约2/3居身体正中矢状面的左侧,1/3居正中矢状面的右侧。

心的前面与胸骨体、第2~6肋软骨相邻,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只下部一个小区域,借心包与胸骨体下半和左侧第4~5肋软骨相贴,此区称为心包裸区,因此临床上常在紧贴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处进行心内注射,以免伤及肺和胸膜。

二、心的外形心似倒置的圆锥体,大小约与本人拳头相近。

可分为一尖、一底、二面、三缘、四条沟。

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在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摸到心尖搏动。

心底:朝向右后上方,与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

两面:前面(胸肋面)隆凸,与胸骨及肋软骨相邻。

下面(膈面)朝向后下方,平贴于膈上。

三缘:左缘圆钝,斜向前下,主要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

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室构成。

下缘近似水平,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四条浅沟:冠状沟为近心底处一条冠状位的环形沟,前方被肺动脉干隔断,是心房与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标志。

三、心各腔的结构心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房、左心室四个腔。

同侧的心房和心室借房室口相通,但左右心房间,左右心室间正常时互不相通,分别被房间隔和室间隔分隔。

(一)右心房构成心地右上部,以界嵴分为前方的固有心房和后方的腔静脉窦。

右心房前壁向左前方突出的部分,称右心耳。

右心房内有梳状肌、卵圆窝等重要结构。

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分别引导体循环的静脉血回流入右心房。

出口:右房室口,位于右心房前下方,通向右心室。

(二)右心室右心室构成胸肋面的大部分,其前方和胸骨左侧第4、5肋软骨相邻,临床上心内注射即将药注入此腔。

入口:右房室口出口:肺动脉口腔内结构:室腔略呈椎体形,在出入口之间的室壁上由一弓形肌隆起,称室上嵴,将室腔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

流出道位于室上嵴和肺动脉口之间的区域,形似倒置的漏斗,壁平滑,称为动脉圆锥。

(三)左心房左心房构成心底的大部分。

前部向前突出的部分称左心耳,内面也有梳状肌,后部较大,内面光滑,左、右两侧各有一对肺静脉口,是左心房的入口,出口为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

(四)左心室左心室构成心尖和心的左缘,室腔近似圆锥形,室壁厚度约为右室壁的3倍。

室腔也分为流入通道和流出道,两者以二尖瓣呢的前尖(瓣)为界。

入口:左房室口出口:主动脉口腔内结构:流入到入口,即左房室口,呈卵圆形,口周缘有二尖瓣环,其上附有两片近似三角形的瓣膜,称为二尖瓣,分为前尖(瓣)和后尖(瓣)。

两侧房室的收缩与舒张是同步的,当心室收缩时,三尖瓣和二尖瓣关闭,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打开,血液射入动脉,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闭合,三尖瓣和二尖瓣打开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

四、心壁与心间隔的构造(一)心壁心壁可分三层,由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构成。

1、心内膜是被覆在心房和心室内面的一层光滑的薄膜,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内膜相延续,并折叠构成心的各个瓣膜。

2、心肌最厚,由心肌纤维构成,分心房肌和心室肌,两者不相连续,以左心室肌最厚。

3、心外膜是心壁的最外层,为浆膜心包的脏成。

(二)心间膈1、房间隔位于左、右心房之间,向左前方倾斜,由两层心内膜之间夹以心房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其中下部卵圆窝处最薄。

2、室间隔位于左、右心室之间,其下部大部分称为肌部,较厚,由心肌和两层心内膜构成。

五、心传导系统心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是由一些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具有产生兴奋和传导冲动,维持心节律性搏动的作用。

(一)窦房结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呈长椭圆形,为心正常搏动的起搏点。

(二)房室结房室结位于房间膈下部右侧的心内膜下,其下端延续为房室束。

(三)房室束房室束又称His束,起自房室结,下行至室间隔肌部上缘分为左、右束支,分别沿室间隔肌部左、右侧心内膜深面下行。

(四)蒲肯野(Purkinje)纤维网左、右束支的分支在心内膜深面交织成心内膜下蒲肯野纤维网,继而由网发出的纤维进入室壁心肌,形成肌内蒲肯野纤维网。

六、心的血管(一)动脉营养心的动脉为左、右冠状动脉,均由升主动脉起始处发出。

1、左冠状动脉起自升主动脉起始处的左侧,经左心耳与肺动脉干根部之间行向左前方,入冠状沟,随即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

2、右冠状动脉起于升主动脉起始处的右侧,经右心耳与肺动脉干根部之间入冠状沟,右行至膈面,达后室间沟上端处,延续为后室间支。

(二)静脉静脉主要有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最后汇入位于冠状沟后部的冠状窦,再经冠状窦开口于右心房。

冠状窦位于膈面冠状沟内,右端开口于右心房。

1、心大静脉起于心尖,沿前室间沟上行至冠状沟,再沿冠状沟向左行,注入冠状窦。

2、心中静脉起于心尖,沿后室间沟上行,注入冠状窦。

3、心小静脉行于冠状沟右侧半内,向左注入冠状窦。

七、心包心包是包在心及大血管根部外面的纤维浆膜囊,可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

(一)纤维心包纤维心包为外层,致密而坚韧,无伸缩性,向上和出入心的大血管外膜相续,向下附于膈的中心腱上。

(二)浆膜心包浆膜心包为内层,薄而光滑,可分为覆于心肌表面的脏层,及紧贴纤维心包内面的壁层。

脏、壁两层在大血管根部互相移行,两层之间的腔隙称心包腔,内含少量浆液,起润滑、减少摩擦的作用。

八、心的体表投影心在胸前壁的体表投影可用下列四点的连线来表示。

1、左上点在左侧第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左缘约1.2cm。

2、右上点在右侧第3肋软骨上缘,距胸骨右缘约1cm。

3、右下点在右侧第6胸肋关节处。

4、左下点在左侧第5肋间隙,距正中线7~9cm。

左、右上点连线为心上界,左、右下点连线为心下界,右上、下点间微凸向右侧的弧形连线为心右界,左上、下点间微凸向左侧的弧形连线为心左界。

测试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体循环是( B )A、由左心室至左心房B、由左心室至肺到右心房C、由右心室至右心房D、由右心室到左心房E、由左心室经全身到右心房2、心尖朝向( C )A、右前下方B、左前上方C、左前下方D、左后下方E、右后上方3、卵圆窝位于( B )A、室间隔左心室面上B、房间隔右心房面上C、室间隔右心室面上D、房间隔左心房面上E、左心房前壁上4、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 E )A、房室结B、房室束C、结间束D、左、右束支E、窦房结5、左室前壁及室间隔前部心肌梗死,可能累及的血管是( B )A、左冠状动脉主干B、前室间支C、旋支D、后室间支E、右冠状动脉主干6、构成心外膜的是( D )A、纤维心包B、胸膜脏层C、胸膜壁层D、浆膜心包脏层E、浆膜心包的壁层(二)X型题1、心脏表面分隔左、右心室的标志( B、D )A、冠状沟B、后室间沟C、界沟D、前室间沟E、房间沟2、右心房内的结构有( A、B、C、D )A、梳状肌B、上、下腔静脉口C、冠状窦口D、卵圆窝E、乳头肌3、右心室内的结构有( B、D、E )A、二尖瓣B、三尖瓣C、主动脉口D、肺动脉口E、乳头肌4、左心室内有( A、B、C、D )A、二尖瓣B、腱索C、乳头肌D、主动脉口E、梳状肌5、心的传导系统包括( A、B、C、D、E )A、房室结B、房室束C、蒲肯野纤维网D、窦房结E、左、右束支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2、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3、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

——丁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