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刑事院)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合集下载

2020-2021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经验复试分数线-新祥旭考研辅导

2020-2021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经验复试分数线-新祥旭考研辅导

2020-2021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经验复试分数线-新祥旭考研辅导一、专业介绍1、概述:诉讼法学是以规定诉讼程序如何进行的诉讼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部门法学。

诉讼法学主要有三个分支学科,即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分别研究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民事和行政方面的诉讼程序和司法实务。

2、研究方向:诉讼法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民事诉讼法学 02仲裁法学03民事执行法学 0 4刑事诉讼法学 05刑事侦查学 06司法鉴定学。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3、培养目标: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比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诉讼法学知识;熟悉网络诉讼、网络信息司法认证、电子证据等专业领域的法学知识和技术;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独立进行诉讼法学科研工作;毕业后能胜任诉讼法学教学、科学研究,特别是与信息网络有关的证据和诉讼法学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的立法、司法等实务工作;具备独立从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以及担任诉讼法学理论教学、国家立法、司法工作及相关法律实践工作的能力。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③601法学综合一④801法学综合二(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5、主要相关学科: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6、就业前景诉讼法学本质上属于程序法学。

在西方,由于"正当程序"是司法最为根本的法制原则,因此诉讼法学倍受偏爱。

在我国,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诉讼法学的地位也日益受到重视。

诉讼法学是与司法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的法学学科,培养的人才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强、工作上手快的优点,历来是司法部门抢手的"宠儿"。

7、就业方向诉讼法学硕士点毕业的研究生,可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也适于在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政府机关、保险业、公司企业、律师机构从事律师、公务员等工作8、专家建议:由于法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律系学生在充分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还要深入生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到公、检、法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实习,学习实务操作,获得一些经验,并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法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法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法律硕士学院法律(法学)招生目录法律硕士学院法律(法学)介绍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以培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人才为目标的专门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作为全国第一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八个试点院校之一,于1996年开始招收法律硕士专业的学生。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开设全日制法律硕士和在职法律硕士两个专项,全日制法律硕士又分为法学本科背景的两年制法律硕士专业和非法学本科背景的三年制法律硕士专业。

此外,学校还与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联合培养在职学生。

从1996年至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共招收了4508名法律硕士研究生。

其中,全日制法律硕士3269名,在职法律硕士1239名(不含与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联合培养的学生)。

学院生源质量一流,报考人数和录取分数一直居于全国前列。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的理念是:发现每一个法律硕士学生身上的太阳并令其发光;学院的目标是: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中国政法大学在法律硕士教育上创建了整体法学师资的资源模式,即学院不设独立的教师队伍,中国政法大学在编的400余位法学专业的优秀硕士生导师均为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导师。

此外,学院还聘请了一批校外的学术权威以及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业界精英、西方法学教育家担任法律硕士的指导教师。

这使得我校的法律硕士教育拥有了学术与实践并重、优中选优、内外兼备、学贯中西的师资力量。

为使学生在其毕业时能够系统化地掌握法律基本原理与规则;能够具有正确判断与分析法律关系、运用法律思维去发现、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并且具备对法律规则做出理性判断的能力,法律硕士学院为法学本科背景的学生和非法学本科背景的学生分别制定了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在强化法学理论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实行分方向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特色课程教育。

不仅关注法学基础理论教学,更注重案例分析教学和教学实习活动,使学生受到优质的法学教育与训练。

中国政法大学07-11年复试分数、录取比例

中国政法大学07-11年复试分数、录取比例

民商院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20 127
4 123 7.69:1
民商院 知识产权法学
31 295
9 286 13:1
刑司院 刑法学
80 800 24 776 13.86:1
刑司院 诉讼法学
58 478 23 455 12.71:1
(刑侦:24 人 司法鉴定:3 人)
刑司院 证据法学
6 56
2 54 13.5:1
政治、 外语
55 53 55 53 55 53 60
08 年
专业课 90 85 90 85 90 85 90
349
60
90
349
60
90
345
53
85
343
55
90
342
60
90
341
55
90
340
55
90
53
80
340
53
80
340
53
80
总分 345 345 345 345 345 345 360
刑法学 诉讼法学 证据法学 国际法学 法学理论 比较法学 比较法学 比较法学
政治、 外语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07 年
专业课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90 90 90 80
80 80
总分 343 335 340 340 340 340 351
6
27
27 4.5:1
法学院 法律与经济
11 126 4 122 17.43:1
法学院 人权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历年报名录取比例及复试分数线一览表

中国政法大学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历年报名录取比例及复试分数线一览表

19 8 50 4 81 31 50 14 22 65 48 66 14 5 4 6 3 10 4 3 3 100 8 3 2 5 2 3 2 4 8 2 275 4 11 3 3 4
23 9 60 4 100 38 60 18 27 77 55 77 26 4 4 8 5 26 3 * * 89 9 4 2 5 2 3 2 6 10 * 256 5 12 4 3 4
63 63 63 63 63 63 63 63 63 63 63 63 63 63 63 63 63 75 75 75 75 82 75 75 75 75 75 75 75 75 75 75 82 57 57 57 57 57 57
315 315 315 315 315 315 315 315 315 315 315 315 315 315 315 315 315 340 340 340 340 15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150 290 290 290 290 290 290
100 350
45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41 40 40 40 40 40 40
85 75 75 75 75 75 75 75 75 75 82 90 90 90 90 90 90
16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150 310 310 310 310 310 31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50 55 55 60 55
90 90 90 90
340 340 340 340
25 6 63 7 100 40 68 21 32 84 62 85 23 7 4 11 3 30 * *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诉讼法学考研招生人数参考书报录比复试分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诉讼法学考研招生人数参考书报录比复试分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诉讼法学考研招生人数参考书报录比复试分数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法学诉讼法学方向招生目录PS:后边内容有详细的专业课考试大纲,带有考试形式和内容,样题及参考答案,还有参考书培养系部、专业及研究方向代拟招生人数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复试科目代码及名称码及名称学术型学位硕士0301法学某(按一级学科招48生)01法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法理学②(201)英语一③(620)法学基础(一)02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④(820)法学综合03刑法学刑法学04民法学民商法学05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06国际法学国际法学注:女生招生比例不超过30%(计算基数不包含定向、委培考生)诉讼法学专业培养方案法学基础(一)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法学基础(一)试卷包括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三部分。

要求考生具有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法律专业素养,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具体包括:1、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知识。

2、理解和掌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定义、特征、内容。

3、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

4、灵活运用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理论知识说明、分析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分数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法理学50分宪法学50分行政法学5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本试卷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以主观试题为主。

Ⅲ.考查内容第一部分法理学一、导论(一)法学的研究对象(二)法学体系1、部门法学2、国际法学3、法律史学4、理论法学5、立法学、法律解释学和法社会学6、法的边缘学科(三)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1、法理学名称的演变2、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3、法理学研究的范围(四)研究和学习法理学的重大意义1、为研究和学习其他法学学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法律观3、有助于培养法律人特有的思维方式4、有助于弥补法律制度的缺陷与不足(五)法学的研究方法1、社会调查2、历史考察3、比较研究4、逻辑分析5、语义分析二、法的概念(一)法的词源和词义1、法的词源2、法的词义(二)法的特征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和社会关系的特殊社会规范2、法具有国家意志性3、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4、法具有国家强制性5、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三)法的本质属性1、法所反映统治者的意志具有统一性2、法所反映统治者的意志具有整体性3、法的本质的物质制约性4、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四)当代中国法的本质41、当代中国法的本质是工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2、认识当代中国法的本质应请注意理解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三、法的要素(一)法律规则1、法律规则概述2、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3、法律规则的分类(二)法律原则1、法律原则的概述2、法律原则的种类3、法律原则的功能与作用(三)法律概念1、法律概念概述2、法律概念的分类四、法的形式与效力(一)法的渊源1、法的渊源概述2、我国的法律渊源3、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二)法的分类1、成文法与不成文法2、根本法与普通法3、国内法与国际法4、实体法与程序法5、一般法与特别法6、公法与私法(三)法的效力1、对人的效力2、空间效力3、时间效力(四)法律效力层次1、高层次的法律优于低层次的法律2、特别法优于一般法3、新法优于旧法4、法律文本优于法律解释五、法律体系(一)法律体系释义1、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征2、法律体系与相关概念之异同3、西方国家法律体系简述(二)法律部门及其划分1、法律部门的概念2、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53、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2、民法、商法3、行政法4、经济法5、社会法6、刑法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六、法律关系(一)法律关系概述1、法律关系的概念2、法律关系的特征(二)法律关系的分类1、平权性法律关系与隶属性法律关系2、绝对权法律关系与相对权法律关系3、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4、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5、第一性法律关系与第二性法律关系(三)法律关系的主体1、法律关系主体概述2、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3、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四)法律关系的内容1、法律关系内容释义2、权利与义务3、权利与权力(五)法律关系的客体1、物2、行为4、人的生命、健康、肖像、姓名、名誉、荣誉等(六)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亡1、法律事实2、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七、权利和义务(一)权利和义务概述1、权利和义务的概念2、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3、权利和义务的特征(二)权利和义务的分类1、基本权利义务和普通权利义务2、一般权利义务和特殊权利义务63、第一性权利义务和第二性权利义务4、行动权利与消极义务、接受权利与积极义务5、个体权利义务、集体权利义务、国家权利义务、人类权利义务(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2、数量上的等值关系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4、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八、法律行为(一)法律行为的概念1、法律行为的界定2、法律行为的特征(二)法律行为的结构1、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2、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三)法律行为的分类1、根据法律行为主体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2、根据法律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分类3、根据法律行为的表现形式和行为的相互关系进行分类4、根据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进行分类九、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概念1、责任的概念2、法律责任的定义(二)法律责任的分类1、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分为公法责任和私法责任2、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可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3、根据行为主体的名义可以分为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4、根据责任承担的内容不同可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三)法律责任的归责与免责1、归责要素2、归责原则3、免责十、法的作用(一)法的作用概述1、法的作用释义2、法的作用的分类3、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关系(二)法的规范作用1、指引作用2、评价作用3、预测作用4、教育作用75、强制作用(二)法的社会作用1、维护统治者的政治统治2、执行社会公共事务(四)法的局限性1、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2、实行法治必然付出的代价十一、法的价值(一)法的价值概述1、法的价值释义2、法的价值体系(二)法与正义1、正义的概念2、法对正义实现的基本作用3、法的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三)法与秩序1、秩序释义2、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四)法与自由1、自由释义2、法对自由的保障作用(五)法与效率1、效率释义2、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六)法与人权1、人权的概念2、人权由法律确认与保障3、人权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4、人权与法律有关的两个重大问题十二、法的创制(一)法的创制概述1、法的创制的概念和特征2、立法的历史发展(二)立法原则1、遵循宪法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3、发扬民主4、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三)立法体制1、立法体制概述2、中国现行立法体制(四)立法程序1、法律议案的提出82、法律草案的审议3、法律草案的表决4、法律的公布(五)法典编纂1、法典编纂的含义及性质2、法典编纂的历史发展3、法典编纂必要性十三、法的实施(一)守法与违法1、守法2、违法(二)执法1、执法的概念2、执法的原则(三)司法1、司法的概念2、司法的基本原则3、司法体制4、司法程序(四)法律监督1、法律监督的概念2、国家法律监督3、社会法律监督十四、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一)法律解释1、法律解释的含义及其在法制整体中的位置2、法律解释的目标3、法律解释的必要性4、法律解释的体制5、法律解释的方法6、法律解释的客观性(二)法律推理1、法律推理的概念和特征2、法律推理的方法3、法律推理的价值十五、法律程序(一)法律程序概述(二)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和作用1、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2、法律程序的作用(三)正当程序及其特征1、正当程序释义2、正当程序的特征9(四)诉讼程序1、诉讼及诉讼程序的含义2、诉讼程序原则3、诉讼结构(五)我国的法律程序建设1、我国法律程序建设的困境及现状2、导致程序建设困境的主要原因3、探索走出程序建设困境的对策与途径十六、法律职业(一)法律职业概述1、法律职业的概念2、法律职业的特点(二)法律职业的技能1、专门知识结构2、职业的语言技能3、职业的思维模式4、职业的技术要求(三)法律职业的伦理1、法律职业伦理概述2、律师职业道德3、司法官职业道德(四)法律职业制度1、法律教育制度2、法律职业准入制度3、法律职业待遇制度4、法律职业的惩戒制度十七、法的起源(一)原始社会的社会秩序1、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2、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3、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二)法产生的基本过程1、法律产生的过程2、法律与原始习惯的区别(三)法产生的形式和规律1、法产生的基本形式2、法产生的一般规律十八、法的历史类型(一)法的历史类型概述1、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2、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与条件(二)奴隶制法1、奴隶制的法概述102、奴隶制法的特点3、以古代巴比伦、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古代东方奴隶制法与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奴隶制法的区别(三)封建制法1、封建制法的概述2、封建制法的特点3、中国封建制法与西欧中世纪法的区别(四)资本主义法1、资本主义法律产生的模式2、资本主义法的特征3、资本主义法的发展(五)社会主义法1、社会主义法的产生2、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和发展3、社会主义法的特征十九、法系(一)法系概述1、法系概念2、法系的种类(二)两大法系及其比较1、大陆法系及其演进2、英美法系及其演进3、两大法系比较(三)两大法系的趋同1、英美法系制定法增加,大陆法系判例法的作用日渐显著2、两大法系法律渊源在国际领域内互相接近3、两大法系中的一些非典型国家法律渊源混同4、两大法系呈融合趋势,但继续保持固有特色二十、法的发展(一)法的发展的一般理论1、法制现代化的释义2、法制现代化的要素(二)法的继承1、法的继承性释义2、法的继承的依据3、法的继承内容(三)法的移植1、法律移植的释义2、法律移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3、法律移植的类型(四)法制改革1、法制改革的必要性2、法制改革的基本内容11(五)中国法制现代化1、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模式2、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3、中国法制现代化与传统法制4、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特点二十一、法治国家一、法治与法治国家概述1、法治的含义2、法治国家的含义(二)法治国家原理1、法治国家的社会条件与基本构造2、法治国家的标志3、法治国家的模式(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社会主义与法治国家2、法治国家在中国的进程3、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目标二十二、法与经济(一)法与经济的基本理论(二)法与经济基础1、经济基础决定法2、法律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三)法与生产力1、法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2、生产力对法律的作用(四)法与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2、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3、法与经济体制改革二十三、法与政治(一)法与政治概述1、政治的含义2、法律与政治的差别3、法与政治的关系(二)法与政策1、政策的含义2、法与政策的差别3、法与政策的关系4、处理法与政策的关系应遵循的原则(三)法与民主政治1、法治是民主的制度保证2、民主是法治的政治基础二十四、法与科技12(一)法与科技的关系1、科技对法的作用2、法对科技的作用(二)科技法在中国的发展1、中国法与科技的关系概况2、现代中国法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3、正确处理科技与法律的关系二十五、法与道德、宗教(一)法与道德1、道德的概念及属性2、法与道德的关系(二)法与宗教1、宗教概述2、法与宗教的关系3、当代中国社会的法与宗教二十六、法与文化(一)法与文化的一般关系1、文化释义2、法与文化的交互(二)法律文化1、法律文化的含义2、法律文化的类型与冲突3、法律文化的现代化(三)法律意识1、法律意识的概念2、法律意识的基本分类3、法律意识的作用二十七、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和谐与和谐社会概述1、和谐的含义2、和谐社会的含义(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三)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2、依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运行机制3、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第二部分宪法学一、宪法概述(一)宪法释义131、宪法词义的演变2、近现代意义的宪法的概念与特征(二)宪法的本质1、神志论2、契约论3、阶级意志论(三)宪法的分类1、宪法的形式分类2、宪法的实质分类(四)宪法关系1、宪法关系的概念2、宪法关系的要素(五)宪法与宪政1、宪政的概念2、宪法与宪政的关系二、宪法基本原则(一)宪法基本原则概述1、宪法基本原则释义2、宪法基本原则的特征3、宪法基本原则的功能4、宪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二)主权在民原则1、主权在民原则释义2、主权在民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3、主权在民原则评析(三)分权制衡原则1、分权制衡原则释义2、分权制衡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3、分权制衡原则评析(四)基本人权原则1、基本人权原则释义2、基本人权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3、基本人权原则评析(五)法律至上原则1、法律至上原则释义2、法律至上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3、法律至上原则评析(六)财产神圣原则1、财产神圣原则释义2、财产神圣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3、财产神圣原则评析(七)代议制度原则1、代议制度原则释义142、代议制度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3、代议制度原则评析三、宪法的历史与发展(一)宪法产生的条件1、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2、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3、宪法产生的思想条件4、宪法产生的社会条件(二)近代典型国家宪法的产生和发展1、英国宪法的产生2、美国宪法的产生3、法国宪法的产生(三)外国宪法的发展历程1、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发展2、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3、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4、宪法的发展趋势(四)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1、思想启蒙与清末立宪运动2、中华民国时期的立宪活动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四、宪法渊源与宪法规范(一)宪法渊源1、宪法渊源释义2、宪法渊源的主要形式3、主要国家的宪法渊源4、我国宪法的渊源(二)宪法规范1、宪法规范释义2、宪法规范的特性(三)宪法典的结构1、宪法典的形式结构2、宪法典的内容结构3、我国宪法的结构与内容五、宪法的价值和作用(一)宪法的价值1、宪法的价值在于依据宪法所建立起来的宪政秩序2、宪法的价值在于建立和维护一个和谐的社会关系3、宪法价值体现在促进自由,保障人权4、宪法的价值体现在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5、宪法的价值在于实现公平正义(二)宪法的作用1、宪法在政治方面的作用152、宪法对社会经济的作用3、宪法对法制建设的作用(三)宪法发挥作用的条件1、宪法本身的完善2、宪法的充分实施3、加强普通立法4、强化宪法监督,加强宪法解释5、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一)人权与公民权概述1、人权的历史发展2、人权的分类3、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二)公民自由权利的界限和法律保障1、自由和权利的界限2、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法律保障(三)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1、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2、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3、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4、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七、平等权(一)平等权的历史发展(二)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平等权的规定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民族平等3、男女平等4、承认合理的差别(三)我国公民平等权的实践现状和救济八、人身人格权(一)生命权1、生命权的概念2、生命权的特征3、生命权的宪法地位4、生命权的宪法保障(二)人身自由1、人身自由的概念2、人身自由的宪法地位3、人身自由的保障与限制(三)人格尊严1、人格尊严的概念2、人格尊严的宪法地位3、人格尊严的保障及其限制16(四)住宅不受侵犯1、住宅不受侵犯的含义2、住宅自由的宪法地位3、住宅不受侵犯的保障与限制(五)通信自由1、通信自由的概念2、通信自由的宪法地位3、通信自由的保障与限制九、政治权利(一)思想自由1、思想自由的概念2、思想自由的发展3、我国宪法对于思想自由的保障(二)宗教信仰自由1、宗教信仰自由的概念2、我国宪法对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三)表达自由1、表达自由的概念2、限制表达自由的原则3、我国现行宪法关于表达自由的规定(四)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选举权的概念2、选举权的发展3、我国历部宪法对选举权的规定(五)监督权1、监督权的概念2、批评、建议权3、申诉权4、控告、检举权5、取得赔偿权十、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一)财产权1、财产权的概念2、财产权宪法保障的历史演进3、财产权的保障与限制(二)劳动权1、劳动权的概念2、劳动权的宪法地位3、劳动权的基本内容(三)休息权1、休息权的概念2、休息权的内容3、休息权的保障与制约17(四)获得物质帮助权1、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概念2、获得物质帮助权的基本功能3、获得物质帮助权的内容4、获得物质帮助权的界限(五)受教育权1、受教育权概念与基本特征2、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3、受教育权的保障(六)文化权利1、从事科学研究的自由2、文艺创作的权利3、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十一、公民的基本义务(一)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关系(二)公民基本义务的主要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照法律纳税6、其他方面的义务十二、国家性质(一)国家的阶级本质1、国家性质概述2、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3、人民民主专政(二)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1、经济制度的内涵2、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三)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1、精神文明与宪法。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非法学)(中欧法学院)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招生简章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非法学)(中欧法学院)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中欧法学院法律(非法学)招生目录中欧法学院法律(非法学)介绍迄今为止,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以下简称:中欧法学院)是唯一获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学院。

在中欧法学院成立之前,温家宝总理就对之寄予厚望,期待“中欧法学院能培养出大批学贯中西的法律人才”。

2008年10月23日,中欧法学院成立庆典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莅临庆典并致辞。

自2008年10月23日成立以来,中欧法学院获得中国政法大学、合伙人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政府协议、资助合同和中外合作办学协议所规划的各项任务已顺利开展。

1. 管理中欧法学院的决策机构为“联合管理委员会”,由10名委员组成, 司法部前部长张福森先生为中方主席,汉堡大学代表尤汉林教授为欧方主席。

中欧法学院的日常工作由院长负责,中国政法大学、汉堡大学分别推举一名联席院长,其中:中方院长方流芳教授为学院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欧方院长布哈(Thomas Bruha)教授负责财务和培训。

高效、透明和国际化是中欧法学院的管理特色。

中欧法学院管理团队包括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和编制外人员、中国人和外国人,团队成员精诚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

中欧法学院最大限度公开行政管理、财务和教务信息,目前,凡是与学院有关的一切重要信息,都可以从学院网站 获取。

根据政府间财务协议,中欧法学院设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为监管和咨询机构。

2009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前任院长肖扬先生、最高人民检察院前任检察长贾春旺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资深教授、著名民法学家王家福先生受聘为中欧法学院中方顾问。

外方顾问分别为:欧盟驻华代表团大使Serge Abou先生、前欧洲法院主席Gil Carlos Rodríguez Iglesias先生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Rolf D. Cremer教授。

中国政法研究生分数线2023

中国政法研究生分数线2023

中国政法研究生分数线2023摘要:一、引言二、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政策概述1.招生计划2.招生专业3.招生对象4.招生方式5.奖学金政策三、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分数线预测1.初试分数线2.复试分数线四、如何备战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考试1.备考策略2.复习资料推荐3.模拟试题练习五、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报考研究生,其中中国政法大学作为国内知名高校,备受考生青睐。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及分数线预测,并给出备考建议,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二、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政策概述1.招生计划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计划招收研究生约2000人,具体招生人数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招生专业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涵盖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哲学、理学、工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共计约60个专业。

3.招生对象招生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毕业生,另一类是成人高校本专科毕业生。

4.招生方式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采用提前面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初试和复试相结合的方式。

5.奖学金政策为鼓励优秀学子报考,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将继续实行奖学金政策,涵盖全额、半额和部分奖学金,具体名额和条件将根据各学院实际情况制定。

三、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分数线预测1.初试分数线根据历年情况,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初试分数线预计将在国家线基础上略有浮动,具体分数线需等待学校官方公布。

2.复试分数线复试分数线将根据各专业招生计划和考生初试成绩划定,预计在3-5月份公布。

四、如何备战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考试1.备考策略考生应根据自身基础和报考专业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明确复习重点,全面提高学术素养。

2.复习资料推荐推荐使用教育部推荐的研究生考试教材以及相关辅导资料,同时关注中国政法大学官网和辅导机构的动态。

中国政法大学法硕(非法学)复试内容全解,这么做才好!

中国政法大学法硕(非法学)复试内容全解,这么做才好!

中国政法大学法硕(非法学)近三年来进复试人数及录取人数如下图所示:可见如今复试压力与日俱增,但是很多考生在初试之后对于复试的准备根本无从下手,而且从今年开始,非全日制和全日制法硕都是一条线,这篇文章凯程李老师就此来进行详细的说明,什么才是准备好复试的根本。

首先,录取内容分数和计算方式: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满分为100分)、专业课面试(满分为100分)、外国语听力测试和口试(各占50分,满分为100分)。

1、专业课笔试专业课笔试命题范围详见《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科目命题范围》。

专业课笔试时间为2小时,试题满分为100分。

2、专业课面试考查笔试时无法考查的内容,重点是对考生思想品得、整体素质、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查,如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举止和礼仪等的考核。

满分为100分。

3、外国语听力测试和口试一般由外国语学院统一组织。

外国语听力测试考试时间为30分钟,卷面分为50分。

外语口试小组一般由2名教师组成,口试分值50分。

法大录取分数是初试和复试各占50%来计算的。

其中复试的英语10%,专业课笔试20%,面试20%。

所以每年初试低分考生进复试后逆袭的机会都是很大的。

好多排在后面的考生,通过逆袭也有拿奖学金的,所以一定要重视法大的复试。

法大法律硕士学院法律(非法学)专业非全日制硕士生源不足,报考我校法律硕士学院法律(非法学)专业全日制的考生可根据本人初试成绩排名情况在复试前通过调剂系统申请调剂到非全日制复试。

复试的专业课面试:专业课面试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了!!!因为是无领导小组讨论。

16年以前是3人辩论赛分正方反方总结方,但是17年突然换了形式,变成了5人无领导小组讨论。

据凯程同学们的反应,幸好在集训营的时候凯程老师多手准备,3人的5人的各种辩论形式都模拟过,不至于慌了神。

而好多其他同学都很懵神。

先说一下具体流程。

五人一组是按照抽签来具体分配的。

进去之后考官会让你先进行自我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
刑事司法学院诉讼法学招生目录
刑事司法学院诉讼法学介绍
刑事司法学院是我校惟一设有两个一级本科专业的法学院,即法学专业、侦查学专业,鲜明的专业特色使其在我校四大法学院中备受瞩目。

两个一级专业的强强组合,使刑事司法学院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中阵容强大、综合实力最为雄厚的刑事法学和刑事科学教学与研究中心。

学院目前已形成了以刑事法学为主体的学科群,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侦查学为学院的特色学科,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属于国家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以及师资队伍等具有较高水平,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

现任院长为博士生导师曲新久教授。

刑事司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批在国内外刑法学界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现有专职教师55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0人,有博士学位(含在读)的21人,有硕士学位的21人。

学院下设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两个学术机构,并设有院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教学辅助机构。

设有五个教学科研机构,即刑法学研究所、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所、侦查学研究所、犯罪学研究所、青少年犯罪教研室。

学院设有侦查技术实验室,附设反洗钱研究中心、刑事司法研究中心、恢复性司法研究中心、青少年犯罪和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中华法系研究中心及恐怖主义与有组织犯罪研究中心。

刑事司法学院目前在本科生层次设有法学、侦查学两个专业,在研究生层次设有两个博士点两个硕士点,即刑法学专业和诉讼法学专业两个博士点,刑法学专业和诉讼法学专业两个硕士点。

目前,面向本科法学专业、侦查学专业并部分面向其他专业开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通选课60余门,面向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专业课30余门。

刑事司法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自2002年学院成立以来,教师共出版专著、教材162部,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367篇,发表译文7篇。

主持或参加科研立项47项。

其中已经完成国家社科项目5项,北京社科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8项,司法部项目3项,公安部项目1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11项,校级项目3项。

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教学科研的校际交流,教师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达百余次。

出色的
教学效果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使我院教师多次获奖,如有教师获美国犯罪学会“国际杰出学者”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等。

学院还重视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三年来,教师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十余人次,接待境外来访的教育、科研及专家学者多起,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及研讨会多次。

与欧、美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对应机构或个人建立了相关的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

刑事司法学院现有在校生1673人,其中博士生124人、硕士生635人、本科生914人。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均有完整的培养方案和成功的经验。

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学术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使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得到充分展现。

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邮编:102249
诉讼法学专业初试科目命题范围
科目
代码
考试科目命题范围
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40 德语大学德语教学大纲
241 法语大学法语教学大纲
251 二外英语《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四级要求
252 二外俄语大学俄语教学大纲
253 二外日语大学日语教学大纲
254 二外德语大学德语教学大纲
255 二外法语大学法语教学大纲
261 单独考试英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
701 法学综合一法理学(40分):法理学导论。

宪法学(40分):中国宪法。

国际法学(40分):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含WTO)、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私法(国际私法理论与制度、法律适用、国际民事诉讼、国际商事仲裁);国际公法(国际公法基本理论)。

行政法学(30分):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702 哲学综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00分,选作50分(逻辑学专业选作逻辑学50分、其他专业选作现实问题的哲学分析50分)。

703 物证技术综合一物证技术学总论50分、痕迹检验技术50分、文件物证技术50分。

704 政治学综合一政治学原理100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50分。

705 社会学综合一社会学理论75分、分支社会学75分。

706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60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60分、科学
社会主义30分。

707 英语语言文学综合一含语法、阅读、翻译技能与写作。

708 新闻传播学综合一传播学60分、新闻理论60分、现代媒介概论(含新媒体)30分。

709 公共管理综合一管理学原理75分、公共行政原理75分。

710 法医学综合一法医学概论75分、法医病理学75分。

711 侦查学综合侦查学总论、司法鉴定总论各75分。

717 法语语言文学综合一语法30分、阅读40分、翻译技能40分、写作40分。

718 德语语言文学综合一语法30分、阅读40分、翻译技能40分、写作40分。

719 基础俄语语法40分、阅读40分、翻译40分、写作30分。

790 基础课(西藏单考)法理学(75分):法理学导论;宪法学(75分):中国宪法。

801 法学综合二民法学(50分):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法总论、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继承法;
刑法学(50分):刑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25分):刑事诉讼法学(含刑事证据);
民事诉讼法学(25分):中国民事诉讼法。

802 哲学综合二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各75分。

803 理论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各50分。

804 应用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宏观、西方经济学微观、统计学各50分。

805 物证技术综合二光学75分、振动与波动75分。

806 政治学综合二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部分)75分、西方政治思想史75分。

807 社会学综合二社会统计学75分、社会学研究方法75分。

808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60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60分、
思想政治教育30分。

809 英语语言文学综合二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各50分。

810 新闻传播学综合二新闻采访学25分、新闻写作学35分、新闻编辑学35分、新闻评论学25分、公共关系学和广告学30分。

811 工商管理综合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经济统计各50分。

812 公共管理综合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政治学原理各占50分。

813 法医学综合二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各占50分。

814 政治学综合三国际关系史(1945年之前)50分、国际关系理论50分、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50分。

815 政治学综合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0分,中共历史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80分,中共历史研究理论与方法30分。

816 哲学综合三美学原理150分
817 法语语言文学综合二翻译理论与实践75分、法国文学75分。

818 德语语言文学综合二翻译理论与实践75分、语言学75分。

819 俄语综合翻译理论与实践75分、俄罗斯文学75分。

890 专业基础课(西藏单
考)
民法学(50分):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法总论、合同法、
侵权责任法、继承法;
刑法学(50分):刑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25分):刑事诉讼法学(含刑事证据);
民事诉讼法学(25分):中国民事诉讼法。

诉讼法学专业复试科目命题范围
学院专业或研究方向复试科目命题范围
003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刑法学刑法学
诉讼法学专业
—刑事诉讼法方

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含刑事证据)
诉讼法学专业 —刑事侦查学方向
侦查学
侦查学总论、分论各案侦查。

诉讼法学专业 —司法鉴定学方向
司法鉴定学
司法鉴定总论、痕迹鉴定、文件检验、物质成份鉴定、声像电子证据鉴定。

证据法学专业 —证据法学方向
证据法学 证据法学
证据法学专业 —法医学方向
笔试:司法鉴定概论;口试:病理学
笔试:总论、分论; 口试:绪论、各论。

证据法学专业 —物证技术学方向
物证技术学
物证技术总论、痕迹检验、文件检验、物质成份检验。

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复试分数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