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概况主要供应商
精选第十章发酵工程各论氨基酸发酵工艺

10.2 氨基酸发酵的代谢控制
10.2 氨基酸发酵的代谢控制
降低反馈作用物的浓度
控制反馈作用物浓度,克服反馈抑制和阻遏, 使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10.2 氨基酸发酵的代谢控制
10.2 氨基酸发酵的代谢控制
消除终产物的反馈抑制与阻遏作用
消除终产物的反馈抑制与阻遏作用,是通过 使用抗氨基酸结构类似物突变株的方法来进行。
10.3 氨基酸发酵的工艺控制
温度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 菌体生长达一定程度后再开始产生氨基酸,因此菌体 生长最适温度和氨基酸合成的最适温度是不同的。谷 氨酸前者30~32˚C,后者34~37˚C。
➢ 菌体生长阶段温度不宜过高,否则菌体易衰老,pH增 高,糖耗减慢,酸产量低。
➢ 当菌体生长温度过高时:要减少通风量,少量多次流 加尿素,来促进菌体生长。
10.2 氨基酸发酵的代谢控制
控制发酵的环境条件
氨基酸发酵受菌种的生理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对专性需氧菌来说环境条件的影响更大。
谷氨酸产生菌因环境条件的影响会引起发酵的转 换,生成各种不同的产物。
10.2 氨基酸发酵的代谢控制
溶解氧:乳酸或琥珀酸←→谷氨酸←→α-酮戊二酸
(通气不足) (适中) (通气过量、转速过快)
10.4 谷氨酸生产工艺
淀粉的酶法糖化工艺
以大米或碎米为原料时采用大米浸泡磨浆,再调 成15˚Bx,pH6.0,加细菌α-淀粉酶在85 ℃下液化 30min,加糖化酶60℃糖化24h,过滤后可供配制 培养基。
10.4 谷氨酸生产工艺
糖蜜原料
不宜直接用来作为谷氨酸发酵的碳源,因含丰富 的生物素。
➢ 发酵中后期:维持合成温度,以利氨基酸合成。
氨基酸标准品sigma

氨基酸标准品sigma氨基酸标准品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试剂,它可以作为实验室定量分析的标准品,用于校准仪器和验证实验方法的准确性。
Sigma-Aldrich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化学品生产商,其生产的氨基酸标准品质量可靠,广泛应用于科研领域。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对于生命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验室研究中,科学家们需要准确测定样品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以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
而氨基酸标准品的作用就是帮助他们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Sigma-Aldrich公司生产的氨基酸标准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纯度,通过严格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保证了氨基酸标准品的高纯度,可以满足实验室对于精确分析的要求。
2. 多样性,Sigma-Aldrich公司生产的氨基酸标准品种类齐全,可以满足不同实验需要。
无论是需要单一氨基酸标准品还是混合标准品,都能找到合适的产品。
3. 可追溯性,所有氨基酸标准品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认证,可以追溯到生产批次和生产工艺,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使用氨基酸标准品时,科研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储存条件,氨基酸标准品需要储存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受热,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2. 使用方法,在使用氨基酸标准品进行定量分析时,需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中的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3. 质量控制,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氨基酸标准品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氨基酸标准品是化学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试剂,它在蛋白质分析和生命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选择高质量、可靠的氨基酸标准品供应商,如Sigma-Aldrich公司,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
希望本文能够对氨基酸标准品的选择和使用提供一些帮助,让科研工作者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实验工作。
色氨酸总结

色氨酸一、产品名称2010018055中文名:色氨酸英文名:tryptophan;tryptophane;简写为Trp二、产品性质: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熔点281~282℃(右旋体),289℃分解,左旋体。
外消旋体微溶于水(0.4%,25℃)和乙醇,溶于甲酸、稀酸和稀碱,不溶于氯仿和乙醚。
0.2%的水溶液pH 为5.5~7.0。
三、产品用途及作用:L-色氨酸是含有吲哚基的中性芳香族氨基酸,是人体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第二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方面。
在生物体内,从色氨酸出发可合成5-羟基色胺等激素以及色素、生物碱、辅酶、植物激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可预防和治疗糙皮病,同时具有消除精神紧张、改善睡眠效果等功效。
色氨酸代谢失凋会引起糖尿病和神经错乱,因此在医学上被用作氨基酸注射液和复合氨基酸制剂。
另外,由于色氨酸是一些植物蛋白中比较缺乏的氨基酸,用它强化食品和做饲料添加剂对提高植物蛋白质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继蛋氨酸和赖氨酸之后的第三大饲料添加氨基酸。
四、主要产品生产厂家、产品概况及产量:世界上主要生产厂家是日本的昭和电工、协和发酵和三井化学公司,采用发酵法生产色氨酸,赢创德固赛则兼有发酵法和合成法生产色氨酸。
国内具备色氨酸生产能力的企业主要有杭州恒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浙江东阳市横店集团家园化工有限公司。
杭州恒锐建立于2001年,目前产品有D-色氨酸、DL-色氨酸、L-色氨酸,每月产量均在1吨左右,年产值上千万元。
家园化工研制生产的L-色氨酸被科技部列入2003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该公司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利用基因工程酶法合成生产高纯度L-色氨酸,目前已有商业化产品销售。
另外,上海、武汉、北京等地小规模少量生产气氨酸,用于药品。
但尚无厂家生产饲料添加剂用的色氨酸。
目前该产品生产技术和市场被日本三井化学、美国ADM等几家国际大公司垄断,我国每年要大量进口L-色氨酸,以满足市场所需。
2023年氨基酸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氨基酸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人们对食品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农业领域的肥料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有机肥料的一种,氨基酸肥料在市场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那么,氨基酸肥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应用领域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据统计,全球氨基酸肥料市场规模正在逐渐扩大。
在2017年到2024年的预测期内,氨基酸肥料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9.8%,到2024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8.19亿美元。
在各个地区市场中,亚太地区以及南美洲的市场规模最为庞大。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氨基酸肥料生产国家,其市场规模占据了全球市场的22%以上,成为全球最活跃的氨基酸肥料市场之一。
二、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球主要的氨基酸肥料生产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美国、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中国的氨基酸肥料产值和产量均位居全球前列。
三、应用领域氨基酸肥料可以提供多种植物所需的养分,其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如果树、蔬菜、棉花、大田作物等。
对于高产和高品质农作物,氨基酸肥料的使用效果尤为显著。
通过使用氨基酸肥料,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改善作物的品质等,对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市场竞争格局当前,全球氨基酸肥料市场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在市场中,国内外知名企业如万华化学、阿克苏诺贝尔、芜源集团、西王集团、昆明制药等公司皆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另外,在市场中还有一些新兴的小型供应商正在快速发展,这些公司通过运用低成本生产和大规模销售的策略来稳步拓展其市场份额。
总体来说,氨基酸肥料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格局趋于多元化,市场份额分配也越来越均衡。
随着市场需求的提高,氨基酸肥料产业也在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以适应各地土地和气候条件变化,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亮氨酸市场分析报告

亮氨酸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亮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不断提高,亮氨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报告旨在对亮氨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其现状、需求和供给情况,同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个文章的结构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哪些部分内容以及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可以简要介绍引言部分的概述、文中的正文部分以及结论部分的内容。
还可以提及每个部分的重点内容和在整篇文章中起到的作用。
"1.3 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亮氨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现状、需求和供给情况。
通过对市场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的分析,为相关行业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能够为亮氨酸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展望和建议,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对亮氨酸市场现状、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亮氨酸市场在当前呈现出一定的增长势头。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对高质量蛋白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亮氨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氨基酸营养补充剂,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亮氨酸的市场供给也将逐渐增加。
在亮氨酸市场发展趋势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亮氨酸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特别是在保健品和医疗行业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同时,亮氨酸市场竞争格局也将逐渐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综合以上分析,亮氨酸市场作为一种重要的氨基酸营养补充剂,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未来企业需要不断创新、降低成本,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消费者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希望本报告能为亮氨酸市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世界氨基酸行业六大生产商

世界氨基酸行业六大生产商日本Ajinomoto(味之素)、德国Deguasa、台湾地区的味丹国际、韩国CJ公司、美国ADM公司和日本KyowaHakko是世界主要氨基酸生产商,现将这些企业在科研、生产和应用等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日本Ajinomoto公司——创新开拓日本Ajinomoto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氨基酸生产企业,包括日本在内分别在16个国家和地区建有102个工厂,在23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经营。
其主要产品除味素和核苷酸外,还有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饲料氨基酸和甜味剂、药用产品、化妆品添加剂等。
Ajinomoto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味精生产商,年产味精50多万吨,占世界总量超过30%。
2004年财政年,该公司饲料级赖氨酸总产量约27万吨,占全球市场的35%;饲料级苏氨酸占70%,饲料级色氨酸占70%—80%。
2004年,Ajinomoto在巴西的饲料级赖氨酸生产能力已由原来的4.8万吨扩产到7.2万吨,并又开始着手再建一个有5.3万吨产能的饲料级赖氨酸生产厂。
在中国,Ajinomoto公司计划于2005年12月扩建川化集团的饲料级赖氨酸,产能为原来的2倍,以满足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
2005年财政年下半年,Aji nomoto公司将在巴西的里梅拉(Limeira)开始生产谷氨酰胺。
财政年2006年下半年,在新厂将开始生产支链氨基酸(BCAA)。
目前其总的年产能力为4000吨,除了满足巴西市场外,产品还销往北美、欧洲、亚洲和其他地区。
在氨基酸需求迅猛的市场上,该厂也将成为世界生产药用和食用最大的氨基酸生产企业。
之所以在新厂生产谷氨酰胺和BCAA,主要是为了满足近年来全球医药和食品业日益对这两种产品需求的增长。
Ajinomoto公司在医用和食用氨基酸市场拥有60%的市场份额。
因此,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公司计划除了现有的工厂还要再建新厂以提高此类产品的产能。
原来公司已有8个生产医用和食用氨基酸的工厂,巴西的里梅拉(Limeira)工厂算是第9个。
色氨酸总结

色氨酸一、产品名称2010018055中文名:色氨酸英文名:tryptophan;tryptophane;简写为Trp二、产品性质: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熔点281~282℃(右旋体),289℃分解,左旋体。
外消旋体微溶于水(0.4%,25℃)和乙醇,溶于甲酸、稀酸和稀碱,不溶于氯仿和乙醚。
0.2%的水溶液pH 为5.5~7.0。
三、产品用途及作用:L-色氨酸是含有吲哚基的中性芳香族氨基酸,是人体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第二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方面。
在生物体内,从色氨酸出发可合成5-羟基色胺等激素以及色素、生物碱、辅酶、植物激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可预防和治疗糙皮病,同时具有消除精神紧张、改善睡眠效果等功效。
色氨酸代谢失凋会引起糖尿病和神经错乱,因此在医学上被用作氨基酸注射液和复合氨基酸制剂。
另外,由于色氨酸是一些植物蛋白中比较缺乏的氨基酸,用它强化食品和做饲料添加剂对提高植物蛋白质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继蛋氨酸和赖氨酸之后的第三大饲料添加氨基酸。
四、主要产品生产厂家、产品概况及产量:世界上主要生产厂家是日本的昭和电工、协和发酵和三井化学公司,采用发酵法生产色氨酸,赢创德固赛则兼有发酵法和合成法生产色氨酸。
国内具备色氨酸生产能力的企业主要有杭州恒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浙江东阳市横店集团家园化工有限公司。
杭州恒锐建立于2001年,目前产品有D-色氨酸、DL-色氨酸、L-色氨酸,每月产量均在1吨左右,年产值上千万元。
家园化工研制生产的L-色氨酸被科技部列入2003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该公司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利用基因工程酶法合成生产高纯度L-色氨酸,目前已有商业化产品销售。
另外,上海、武汉、北京等地小规模少量生产气氨酸,用于药品。
但尚无厂家生产饲料添加剂用的色氨酸。
目前该产品生产技术和市场被日本三井化学、美国ADM等几家国际大公司垄断,我国每年要大量进口L-色氨酸,以满足市场所需。
2024年L-丝氨酸市场发展现状

L-丝氨酸市场发展现状引言L-丝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对L-丝氨酸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L-丝氨酸概述L-丝氨酸是一种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主要成分之一。
L-丝氨酸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参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维持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等。
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领域,L-丝氨酸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发展。
L-丝氨酸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数据,L-丝氨酸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L-丝氨酸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包括医药行业对L-丝氨酸的需求增加、保健品市场的扩大以及食品行业的创新应用等。
医药行业L-丝氨酸在医药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作医药中间体,制备一些生物活性分子,如药物、抗生素等。
此外,L-丝氨酸还被广泛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白血病、肝炎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状况的关注增加,对L-丝氨酸的需求在医药行业中不断增长。
保健品行业L-丝氨酸在保健品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由于其对维持身体健康和改善运动表现的作用,L-丝氨酸被广泛添加到各种保健品中。
一些研究表明,L-丝氨酸的补充可以促进肌肉生长、提高运动能力和增加代谢率等。
食品行业在食品行业中,L-丝氨酸通常用作增加食品的鲜味和增强食品的风味。
它被广泛添加到各种调味品、汤料和食品添加剂中,以提升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此外,L-丝氨酸还可以用于改善食品的保存性能和稳定性。
L-丝氨酸市场竞争格局L-丝氨酸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制造商和供应商。
市场上存在着多家规模较大的制造商,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实力。
此外,新兴的创业公司也进入了L-丝氨酸市场,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增加,L-丝氨酸市场前景看好。
预计未来几年内,L-丝氨酸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酸工业现状及趋势世界上最大的氨基酸消费市场是饲料添加剂,氨基酸作为饲料添加剂主要有4 个方面的功效:①促进动物生长发育;②改善肉质,提高产量;③节省蛋白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④降低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
目前国内用于饲料添加剂的氨基酸主要有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
其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占饲料工业的95% 以上,而苏氨酸的使用呈增长趋势,需求的增长促进了产量和产能的提高。
表1 为近10 年来,世界三种氨基酸产量及主要生产商。
表1 近10年来世界三种氨基酸产量及主要生产商品名1996年1999年2002年2006年主要生产商DL-蛋氨酸35 50 55 65 德固萨、住友、诺伟司、安迪苏L-赖氨酸30 60 65 80 味之素、ADM、巴斯夫、大成、德固萨、协和、希杰L-苏氨酸 2.5 3 4 12 味之素、ADM、德固萨、协和1、蛋氨酸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蛋氨酸的需求逐年强劲增长,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氨基酸品种之一。
1993年,全世界蛋氨酸产量为26万t,1999年达50万t,2002年为55万t。
目前,全球的年产能约为100万t,年产量约为70万t。
预计全球总产能会达到110万t/年左右,但产量不会超过70万t,市场仍将明显供过于求。
蛋氨酸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安迪苏、德固赛和诺伟司,约占世界产量的90%,其中诺伟司的产能最大。
1.1中国市场概况在中国市场,每年都要从国外大量进口蛋氨酸,现已成为中国化学原料药进口的大宗产品,2003年进口量高达7万t,进口额过1亿美元。
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蛋氨酸需求将达到90万t,中国的需求量也将超过10万t。
近年中国对蛋氨酸的需求量还将持续增长,但一定时期内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
中国是世界第2大饲料生产国,市场需求的年增长率7%-8%,蛋氨酸基本依靠进口。
在中国市场,日本公司占据了43%份额、德固赛为21%、诺伟司10%、安迪苏为21%,其他占5%。
由于中国蛋氨酸市场快速扩张且竞争日趋激烈,国外蛋氨酸生产厂商均加大了在中国的销售力度。
目前,中国生产蛋氨酸在工艺技术、原料、设备、成本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但火爆的市场已对企业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已有企业着手蛋氨酸规模生产的研发、设计和规划。
据了解,德固赛并未忽视蛋氨酸医药保健用途的开发。
2004年12月德固赛在广西南宁武鸣投资的安力泰美诗药业公司的L-(左旋)蛋氨酸新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
本次新建的这条L-蛋氨酸生产线是该企业的二期工程,产能为400t,是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食品、药品级蛋氨酸生产线,可满足全球50%的需求。
1.2产品品种目前,市场销售的蛋氨酸有4个品种,分别为固体蛋氨酸、液态羟基蛋氨酸(MHA)、液体蛋氨酸钠盐和固体羟基蛋氨酸钙盐。
其中固体蛋氨酸和MHA分别占据世界市场的前两位。
在美国蛋氨酸市场主导产品是MHA,固体产品占次要地位。
而在中国情况恰好相反,不过液体产品也逐渐被市场认识并接受,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1.3市场需求趋势目前全球蛋氨酸需求量为60~70 万吨,预计今后蛋氨酸市场年均增长率为3% ~5% ,其中欧洲、北美、日本和韩国市场趋于饱和;而东欧、亚洲(除日本)和南美市场正在发展,特别是中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需求增加。
中国市场2007 年的总需求量约为8.5 万吨,而各厂家在我国的总供应量约9 万吨。
预计中国对蛋氨酸的需求增长率为7% ~8% ,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中国将是世界各大蛋氨酸生产商的主攻市场。
1.3.1 中国蛋氨酸的进口情况1.3.1.1 月进口情况2007 年上半年,国内蛋氨酸的进口数量与2006年基本持平;下半年,随着需求好转,进口数量增加,月平均进口量8,340 吨,较上半年6 327 吨的水平增长32% 。
1.3.1.2进口数量增加。
随着禽类养殖的回升,蛋氨酸的需求上升明显,人民币加速升值也推动了进口。
2007 年共进口89,890 吨,同比增长11.0% ,比2004 年的85,818 吨增加4,000 多吨。
全球2006年蛋氨酸需求量为60万-70万t,据预测今后蛋氨酸市场年均增长率为3%- 4%,其中欧洲、日本和韩国市场趋于饱和,而东欧、亚洲(日本除外)和南美市场正在发展,特别是中国,由于生活标准提高,对肉类的需求增加,中国市场需求的年增长率约为7%—8%,远远高于全球年均增长水平,因此,中国将是世界各大蛋氨酸生产商的主攻市场。
2、赖氨酸赖氨酸是人类和动物的必需氨基酸,是合成人和动物机体组织蛋白质的必需物质,是体内酶、激素、抗体等重要功能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脑组织和脑神经的组成物质。
赖氨酸是动物营养和饲料工业永恒的主题:(1)赖氨酸是谷物中最缺乏的氨基酸,因此,一般来说它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限制猪、肉禽蛋白质沉积的主要氨基酸;(2)在理想蛋白质(ideal protein)的氨基酸模式中,氨基酸的比例是以赖氨酸为基础确定的;(3)在氨基酸与能量比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是以赖氨酸为基础的;(4)NRC(1998)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猪营养需要的动态模型,这个模型是以赖氨酸为基础确定的;(5)在氨基酸营养研究中,对赖氨酸的研究最为充分,仅在猪氨基酸营养研究方面,过去20年已发表了1200多篇文献。
在现代畜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中,工业生产的赖氨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工业赖氨酸,现代养殖业是不可想象的。
工业生产的赖氨酸至少发挥着下面几个方面的作用:(1)补充动物赖氨酸需要的不足,实现现代品种动物的生长潜力;(2)改善饲料氨基酸的平衡,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的品质;(3)改善谷物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谷物饲料的转化效率;(4)改善动物健康状况,提高动物免疫力;(5)降低动物饲粮蛋白质含量,配制低蛋白质日粮,节约饲料蛋白质资源,减少动物排泄物中氮的排泄量,减轻环境污染。
2. 1 生产现状2006年全球生产能力约135-140万吨/年,主要生产商为中国长春大成实业集团公司、日本味之素公司、美国ADM公司、德国德固萨公司、日本协和公司、韩国的希杰、台湾的味丹和德国巴斯夫公司(目前已关闭了其下属的氨基酸生产企业)等。
近几年我国赖氨酸产能高速增长。
从2001 年不足5 万吨/年增长到2006 年的近60万吨/年,成为世界最大的赖氨酸生产国。
仅大成集团的赖氨酸产量已超过32万吨。
目前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有长春大成、川化味之素、聊城希杰、宁夏伊品、山东金玉米、安徽丰原等。
2.2 赖氨酸主要品种在过去赖氨酸发展过程中,比较成熟的产品有赖氨酸盐酸盐、蛋白赖氨酸、液体赖氨酸等。
赖氨酸盐酸盐特点是纯度高,颗粒均匀,抗潮性能优越,目前该产品在世界范围已经被广泛接受。
2003年以前,中国市场主要赖氨酸产品为98.5%的赖氨酸盐酸盐,品种比较单一。
大成生化公司于2003年自行研发生产65%赖氨酸硫酸盐,是继德国德固萨(Degussa)公司后,世界上第二家生产赖氨酸硫酸盐的制造商,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2.3 赖氨酸工业化生产与应用概况2.3.1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全球工业赖氨酸的生产与消费情况饲料级赖氨酸的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1975年全球赖氨酸的消费量仅为7000吨。
随着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理想蛋白质概念的提出和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型的建立,使得工业赖氨酸的用量迅速增长,1975到1985年间,工业赖氨酸的全球消费量增加了15倍,1995年,全球赖氨酸消费量达到30-33万吨,2002年达到近60万吨,销售总额为65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氨基酸产业,1995年-2002年,全球赖氨酸的消费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为7.5%。
2002年后,中国赖氨酸消费量大幅增长,使得全球赖氨酸消费量的年增长速度仍然维持在7%左右(表1)。
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对赖氨酸需求的增长刺激了赖氨酸产业的发展,2004年,全球赖氨酸的生产能力估计为110万吨左右,2006年达到135-140万吨。
2003年以后全球赖氨酸产能的增加主要来自我国。
表1 1975年以来全球饲料赖氨酸消费量(万吨)由于长春大成集团生产技术、生产规模和成本优势,使得近年来我国饲料赖氨酸的出口答复增长。
2003年,我国饲料赖氨酸的出口仅为710吨,到2006年达到14.29万吨,出口金额1.25亿美元,2007年前3季度出口量达到12.33万吨,出口金额1.18亿美元(表3)。
长春大成集团占整个出口量的80%,生产技术和成本的优势,已使大成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饲料赖氨酸供应商。
表2 2000年以来我国饲用赖氨酸进出口情况(万吨、万美元)为减少赖氨酸盐酸盐生产工艺中污水排放量大、环境污染重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德国degussa公司开发出赖氨酸硫酸盐生产技术。
我国长春大成集团公国长期的研发,继德国degussa之后成功开发出赖氨酸硫酸盐生产技术,并于2003年下半年投入生产。
大成集团重视科研开发及成果转化,每年科技转化投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的10%,大成集团将一如既往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生产出更加环保及符合人们健康需要的新产品。
2. 4 我国赖氨酸市场现状2.4.1 进出口状况。
赖氨酸的进口和出口呈现此消彼长的明显态势。
2005 年中国赖氨酸进口量比2004 年减少40% ,约5.5 万吨,使一些国外的赖氨酸产品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中国赖氨酸这几年正在积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2005年,中国出口赖氨酸6.4 万吨,历年来首次超过了赖氨酸的进口量。
2006 年,赖氨酸出口量达14.3万吨,出口增长121.43% 。
2006 年我国进口赖氨酸2.48 万吨,同比减少54.43% 。
2007 年1~11 月,我国赖氨酸进口总量为16 688 吨,同比降低25.1% ,进口总额为2 207 万美元,同比减少18.6% ,进口均价为1.32 美元/kg,同比增加8.2% 。
与2006 年相比,国内赖氨酸的进口数量进一步减少,但坡度趋缓。
2.3.2 中国发展近况中国赖氨酸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10多年来,用赖氨酸的市场需求急速增长,拉动了生产,使产量有了飞速发展。
2000年,大成集团1.5万t赖氨酸厂建成投产,到2006年,仅大成集团的赖氨酸产量已超过35万t,其中国内销售量约为20万t。
2006年中国赖氨酸进口量比2005年减少40%,一些国外的产品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近几年,国产赖氨酸的消费量已经超过进口(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5年,中国赖氨酸市场发生的很大变化,市场总量为32.46万t,比1999年4.87万t 平均增长速度为3.94万t/年,平均增长率为79%。
国产赖氨酸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由1999年的18.48%至2005年的8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