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44028

合集下载

中考阅读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中考阅读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中考阅读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1. 通过对比: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使读者更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例如:“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我却总是垫底。

”这句话通过对比两个人物的成绩,突显了他们在学业上的差距。

2. 使用修辞手法:如夸张、拟人、排比等,可以使句子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强语言的美感。

例如:“夜幕降临,大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黑色面纱。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夜幕比喻为黑色面纱,赋予了夜晚神秘的氛围。

3. 设问句:通过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例如:“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呢?”这句话以设问的形式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学习的意义。

4. 反问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这个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珍惜时间的强烈呼吁。

5. 引用名言警句:引用名人名言或古诗词,可以使句子更具权威性,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引用了古人的名言,强调了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6. 使用排比句:通过列举一系列相似的词语或短语,可以使句子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我们要努力学习,努力进步,努力拼搏。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句,强调了我们要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7. 使用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可以使句子更具形象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例如:“他的心就像一块石头一样坚硬。

”这句话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坚定的意志。

8. 使用象征意义:通过对某个具体事物的描绘,暗示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例如:“那一片金黄的麦田象征着希望。

”这句话通过象征意义,表达了麦田代表着希望的深层含义。

诗歌鉴赏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诗歌鉴赏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诗歌鉴赏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1. 在古诗词鉴赏中可以从哪些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1.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五种,古诗鉴赏通常涉及较多的是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

2.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双关、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顶针(多出现在曲或词中)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大致相同。

3.其他常用表现手法:烘托(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乐情)、白描(语言简洁,不加渲染烘托)、用典(化用前人诗文句子,引用神话故事,化用历史故事)等。

以上分类有的有交叉现象,如第一类中“直接抒情”是第三类中“直抒胸臆”的另一种说法;第三类中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则都属于第一类的“间接抒情”。

鉴赏时如果题目中没有规定明确的鉴赏类型或角度,我们只需根据其中一种类型或站在其中的一个角度表述即可。

二、以课文为依托,引入“源头活水”古诗的数量可谓恒河沙数,我们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来对其“大面积”鉴赏,因此,精心选择重要而又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重点赏析,应是我们高三古诗鉴赏备考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在选择此类诗歌的时候,不应忽视教材中那些经典性的课文诗歌,它们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对象。

其实,古诗中一些重要的表达技巧类型在教材中几乎都能看到,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最为常见,其他类型也并不鲜见,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对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以动衬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姜夔《扬州慢》中的“比拟”(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李煜《虞美人》中的“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烘托”(上片写大江,写江山如画,写豪杰,写乱石穿空,旨在为下片写周瑜功业),刘禹锡《石头城》的“借古讽今”等,不一而足。

怎样对比句子表达效果

怎样对比句子表达效果

怎样对比句子表达效果1. 怎么区分句子表达效果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1.比喻: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事物间有相似性)拟人: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排比: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有气势),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设问: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反问(激问、反诘、诘问):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9.引用: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对比: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作用: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联想:看到某事物,从而联想到一些事物,也就是想象。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首先,我们来看句子的结构。

句子的结构对表达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简
单的句子结构可能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而复杂的句子结构可能会让人感到晦涩难懂。

因此,句子的结构要恰到好处,既要简洁明了,又要富有变化,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比如,句子中的修饰语、插入语、并列句等,都可以让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句子的语法和词汇也是影响表达效果的重要因素。

恰当地运用各种语法
结构和丰富多样的词汇,可以让句子显得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比如,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让句子更具表现力,让人产生共鸣。

此外,选择恰当的词汇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精准的词语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者,句子的节奏和韵律也是影响表达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个优美的句子往往
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让人在阅读时感到愉悦和舒适。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句子的长度和节奏,避免出现过长或过短的句子,以及单调的句子结构,要让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加生动和优美。

最后,句子的情感色彩也是影响表达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句
子往往能够触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要注意通过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我们内心的真实情感,从而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言能力,通过对句子结构、语法和词汇、节奏和韵律、情感色彩等方面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让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加生动、准确、深刻。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赏析句子表达效果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赏析句子表达效果

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 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 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 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 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在命题材料的选择、题型的呈现等方面有创新的特点,显示了新高考重视实际应
用情境化命题的典型趋向。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比较原句与改句的表达
效果;二是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特点或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答题角度
句子表达效果赏析角度





















使










(一)句式特点
(六)人称使用
①第一人称:真实,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 ②第二人称:拉近了读者的距离,便于交流,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 ③第三人称: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叙述,客观公正。
(七)描写角度
观察视角的高低、俯仰、远近,描写顺序的时间先后和空间变换等,感官角 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
赏析子句表达效果
目录
Contents
1 考点解读 2 答题角度 3 答题步骤 4 真题体验 5 巩固练习
一、考点解读
同一句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句子的表达效果 与其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句式、语体、词语、语序等有密切关系。赏析句子 的表达效果题是一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都很强的题目,其重在引导学 生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和技巧,重视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与生动。近几年,

记叙文中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记叙文中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记叙文中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1. 分析记叙文句子或段落的作用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回答:一、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点题、推动情节发展二、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常用语句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

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

初中语文考题研究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初中语文考题研究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初中语文考题研究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句子的表达成效,指的是句子表达的点、特点、作用等。

妙佳句能文章上添花。

正确地剖析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成效,是代文的一个重要点。

命的方式有:析文中“⋯⋯” 句运用了什么表手法(修辞手法),作要析;或“⋯⋯” 句幸亏哪里,或某个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不一样的句子来,只管提的方式不尽同样,但剖析、解答的思路、方法是有律可循的。

考展现:“唉,我在想一想,那真是太了然!”一句的表达成效。

技巧点:的目在回答必定要分“三步走”:一是明运用了什么手法或运用了那个(些)关;二是表述“ 言特点” ,如形象生等;三是明用“表达了⋯⋯”或“写出了⋯⋯”。

1.从要点下手,品句子之精华。

特是抓住、形容、副等关性来悟句子的精华之所在。

答模式:“⋯⋯”一(等),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可抓住要点“太明”来领会。

2.从修辞手法下手,品句子之精妙。

比(明、暗、借等):使描绘的内容化平庸生,化高深浅,化抽象详细。

人:生形象。

夸(夸张、小、超前):更明、更突出地表事物。

排比:增言气,增文章表力。

偶:增表力,增奏感。

:激起趣,启思虑。

答模式:运用了⋯⋯地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从表手法切入,品句子之作用。

文章的表手法多种多,比方借景抒怀、托物言志、欲先抑、象征、虚合、想象想等。

4.从表达方式着眼,品句子之感情。

叙:全面介人物活和事件的展全貌。

描绘:令人、景、物再,使文章形象生。

抒情:抒作者的感情,揭露要旨。

:点名意及要旨,全篇,画点睛。

明:全面正确介事物的性状。

答模式: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写出、抒或交代)了⋯⋯5.从句式下手,品句子之成效。

常的几种句式的表达成效是:(1)疑句,吸引者,制造念。

(2)句,提示注意,引思虑。

(3)反句,加气。

(4)感句,抒怀烈。

答模式:是个⋯⋯句,表达了⋯⋯参照答案:“太聪慧”是反语,这句话是作者过后觉悟过来的时候对自己的责怪,表达了作者对父亲关爱自己的理解、对父亲的歉疚。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赏析句子是一种深刻而美妙的体验,通过欣赏一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它所蕴含的丰富含义和表达效果。

下面将举7个案例,为大家论证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 "时光荏苒,如水流年,岁月静好,而你我仍在,相遇于这片静谧。

" 这句话用深沉而抒情的语言,描绘了岁月静好的美好和生命的宁静。

读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淡泊人生的哲理,感受到宁静的内涵与美好。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黄海波用这句话祈愿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完成梦想,将人生比作一场漂泊的航行。

这句话表达出了勇气、坚持和前进的力量。

3.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陪伴,又怎能感受爱情的温暖。

" 作者借用比喻,表达出只有历经坎坷,才能品味到成功的甘甜,只有体验过孤独,才能感受到爱的温暖。

这句话让人深深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这句古语告诉我们,在理解和了解敌人和自己的同时,才能成功避免危险或成功地战胜敌人。

这句话强调了思想上的开放和观察能力。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句话写出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思考。

它是对颓废浪漫主义的批判,体现了人生坚定的奋斗精神和追寻真理的永恒价值。

6. "人生如梦,一场虚幻的旅程。

" 传达出人生的较真和迷惘,以及时光的现实和无常。

梦境在一瞬间消失了,人生亦如此,这句话让我们感觉到生命渐行渐远和时光的无情。

7.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这句话强调了知识和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只有对周遭环境充分了解并感受,才能写出有内涵的文章。

无论是古语名言,还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句子,在它们的表达中都蕴含着深奥的内涵和美好的情感。

通过欣赏这些精彩的句子,我们可以感悟生命的真谛,感受人性的温情,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享受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广东《偷父》
2020/4/3
11
(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找准方法
规范化
• 【此句是语言描写,通过描绘少年结结巴
巴、吞吞吐吐的语言,(1分)形象生具动体地化
写出他要求主人送画又难以启齿的情态,
(1分)传神地表现出他渴望得到画像又担
心主人不肯给的矛盾心理表。达(效2果分)】

看好望角了。”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 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动作描写)
• 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轻 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 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 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 的河水。
2020/4/3
14
4.揭示表达效果 (联系中心,作者的思想感情、
观点态度 ,人物情感、性格、品质……)
答题样式:
方法(修辞、描写手法等)+规范化(生动、形象、
细腻、强调、突出等) +具体化(写出了…内容、
心理)+表达效果(感情、性格、主题等)
2020/4/3
6
友情提示
• “语言技巧”包括:
• 修辞手法 • 描写手法 • 表现手法
10
• (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
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找准方法 • 【此句用了动作、语言描写规,范(化1分)“伸具进体”化、
“翻掏”、“摊开”几个动词生动地写出少年熟
练、迅速地翻掏裤兜,狡黠地表白表自达己效没果拿东西 的情态,(2分)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被捉后处
变不惊的小惯偷形象。(1分)】

2010重庆《好望角》
2020/4/3
3
• 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 气,又缓缓呼了出来。(动作描写)
• 参考答案: 找准方法 • 这句话规用范动化作描写,(1分)“颤动”一具词体,化生
动的写出老人为差点去成好望角而激动和为儿子 被绑老伴去世而痛苦的心情;(1分) “深深 吸”、 “缓缓呼”形象的写出老表人达效极果力排遣心 中的悲痛之情,(1分)表现了老人坚强乐观的 性格。(1分)
2020/4/3
2010广东《偷父》
12
实战演练:《5、3》84页 2010武汉 《念你们的名字》
• 15.下面语句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请任选一种修辞手法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 效果。(3分)
• 当他陡然冲入这个世界,是你,用双掌 接住那华丽的初啼;是你,用许多防疫针 把成为正常人的权利给了婴孩;是你,用 精湛的医术摧毁生命的暗礁,让初生儿扬 帆远航。
2020/4/3
4
根据句后的提示选择划线句B进行赏析。(4分)
• 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
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
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
(心理描写)
• 参考答案:
找准方法 规范化
• 这里心理描写,用了比喻的修具辞体手化法,(1
分)把我感觉院子太大比喻为穿了松松垮垮
•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2020/4/3
9
实战演练: 《5、3》83页 2010广东《偷父》
• 16.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品 味语言。(4分)
• (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 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 (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2020/4/3
2020/4/3
7
友情提示---规范化
• 修辞手法
• 比喻:把…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 • 拟人:将…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 • 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突出强调了… • 对比:将…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强
调了…
2020/4/3
8
友情提示---规范化
• 描写方法: • 动作描写:…动词,生动地写出… • 语言描写:…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写出… • 神态描写:…的神情,细腻地刻画…
的肥裤子,(0、5分)形象生动的写出老人 因儿子被绑老伴去世后的心理表感达受效,果(0、5
分)突出表现了老人孤独空虚、压抑痛苦的
心情。(2分)
2020/4/3
5
解题思路:
1.品析语言技巧(方法)
2.不同方法的一般作用(规范化)
3.结合语境分析具体的作用,写出什么内容,联系上 下文,抓关键词理解。(具体化)
2020/4/3
13
• 排比:作者选定生命初期的三个阶段构成 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突出强调了医 生这个职业的重要,表达了老师“念你们 的名字”时怀着殷切的期盼之情。
• 比喻:以“暗礁”比喻病痛,以“扬帆远 航”比喻“健康成长”,生动形象地说明 医生职业的重要,表达了老师“念你们的 名字”时怀着殷切的期盼之情。
• 揣摩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解题思路: 找准方法→结合语境→表达效果 答题样式: 方法(修辞、描写手法等)+写了什么(具体内
容)+体现表达(效果:感情、性格等)
2020/4/3
1
能力迁移
你能用理解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的方 法来赏析句子吗?
2020/4/3
2
根据句后的提示选择划线句A进行赏析考上了大学, 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