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成语
诗经中的成语及解释

诗经中的成语及解释
以下是一些出自《诗经》的成语及其解释:
1.如火如荼:出自《诗经·小雅·采薇》:“如火如荼,如荼如火。
”形容气势旺盛,热烈。
2.山盟海誓:出自《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形容
情感真挚,誓言坚定。
3.青青子衿: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形容思念之情深切。
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大雅·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指做事要有始有
终,不能半途而废。
5.风雨如晦:出自《诗经·小雅·小宛》:“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形容局势动荡,社会黑暗。
6.高山仰止: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比喻高尚的品德。
7.逃之夭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形容
逃跑得很快。
8.鱼米之乡:出自《诗经·邶风·击鼓》:“彼倡于御,言维韦城。
曰彼其邑,鱼且在膏。
”指生
产大量鱼米的富足之地。
9.狐假虎威: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伐檀建德,狐假虎威。
”比喻靠着别人的威势来吓唬
人。
10.沉鱼落雁:出自《诗经·国风·汉广》:“维山峻阪,走马疾步。
多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
貌!”形容女子美丽如花,容貌突出。
诗经中的成语

1、手舞足蹈—《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咏)歌之,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形容喜悦到极点时的样子。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大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说的缺点错误,也应该引为警戒。
3、异政殊俗—《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因以“异政殊俗”喻指偏离正道的政教和风俗。
4、怨女旷夫—《孟子•梁惠王下》:“《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怨女:年长未婚嫁的女子。
旷夫:成年无妻室的男子。
5、子曰诗云—子:孔子。
诗:诗经。
曰、云:说。
“子曰诗云”泛指儒家经书上的话。
以下是源自《国风•周南》中的成语6、求之不得—《诗•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求取而未得。
谓所欲未遂。
7、窈窕淑女—《诗•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娴静貌。
淑:善、美。
后手“窈窕淑女”形容美丽而又有德行的女子。
8、辗转反侧—《诗•周南•关睢》:“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辗转:翻来覆去。
反侧:反覆。
躺着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形容心事重重或有所思念。
9、桃之夭夭—《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形容桃花茂盛鲜艳。
后因“桃”、“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谓逃走得无影无踪。
10、夭桃襛李—《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夭:长得很好、很茂盛的样子。
襛:亦作“秾”,花木繁盛。
又《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后用夭桃襛李比喻人年少美貌。
多用为祝颂婚嫁之词。
11、宜室宜家—《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中的成语及解释及出处

诗经中的成语及解释及出处1. 言笑晏开(yán xiào yàn kāi) - 形容人谈笑自若,十分开心愉悦。
出自《小雅·车舝》:“言笑晏其无辟,思天如大仪。
”拓展:现代人常用“开怀大笑”来形容心情愉悦,也可以用“心情舒畅”、“畅所欲言”来描述人不受拘束、畅所欲言的状态。
2. 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 - 比喻虽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损失,但做出事后的补救,防止更大的损失。
出自《国风·郑风·子衿》:“亡羊之捐,惟羊之恨。
”拓展:现代人常用这个成语来告诫自己,做事要谨慎,及时补救错误。
3. 洛阳纸贵(luò yáng zhǐ guì) - 形容一些人或某种事物受到极高的重视和评价,成为当时的风头人物或热门话题。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洛阳道上佳人才,袂云丝柳十三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拓展:现代人常用“吸金石”、“红遍大江南北”等词汇来形容某些人或事物的受关注程度。
4. 独步天下(dú bù tiān xià) - 形容一个人在自己的领域里独占鳌头,历史上很有名气。
出自《国风·周南·关雎》:“独步青云,时为齐邦簪裳之士。
”拓展:现代人常用“独领风骚”、“出类拔萃”等词汇来形容某些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里独占鳌头。
5. 不磨不炼(bù mó bù liàn) - 比喻学习、锻炼等需要长期坚持,得不到磨练、锻炼就不会有更大的进步。
出自《国风·召南·野有蔓草》:“不磨不炼,不成器。
”拓展:现代人常用“没有艰苦的锻炼就没有真正的收获”、“努力才有‘锦绣前程’”等词汇来鼓励自己坚持努力。
6. 绳之以法(shéng zhī yǐ fǎ) - 比喻依照法律、纪律严肃地处理,使罪过得到法庭、领导或组织等的处理。
诗经中的成语

1.窈窕淑女<<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意思: 窈窕:美好的样子。
美好的女子。
2.求之不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意思: 想找都找不到。
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
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3.辗转反侧<<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意思: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
翻来复去,睡不着觉。
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4.之子于归<<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意思: “之子”:之,这;子,.古代兼指儿女,在这里专指女性后代;“于归”:古代指女子出嫁。
归者,回也,古人认为,女子嫁到夫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到了家,即,夫家才是一个女子的最终归宿。
5.赳赳武夫<<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意思: 勇武矫健的军人。
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6.鸠占鹊巢<<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意思: 斑鸠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
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
7.夙夜在公<<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意思: 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8.忧心忡忡<<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小雅-出车>>:“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
”意思: 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诗经》中的成语及解释100个

《诗经》中的成语及解释100个《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诗歌形式为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其中不乏一些精妙的成语,这些成语既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又流传至今,成为了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列举其中100个成语,并给予解释,以飨读者。
1. 乐也其然:形容因肆意放纵而带来的喜悦,即自得其乐。
2. 忧国忧民:心系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担忧。
3.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感叹时光荏苒。
4. 悲歌:形容悲伤哀怨的歌曲。
5. 弦歌不辍:连绵不绝地唱歌,形容歌声悠扬。
6. 抱头鼠窜:形容受惊恐慌而逃窜的样子。
7. 萑苇草木:形容清旷幽静的景色。
8. 汗马之劳:形容骑兵一天的劳动,比喻过度劳累。
9. 志之所归:胸怀志向的所在。
10. 患难与共:在困难中共同经历和承受。
11. 四海之内:指整个天下、世界。
12. 泽被荷花:形容受到深厚恩惠和赏识。
13. 扯旗放炮:形容张扬、炫耀。
14. 洋洋乎:形容自得意满的样子。
15. 杂言聚议:指零碎、琐碎的议论和谈论。
16. 苟安:用来形容人为满足小恩小惠而对大义不求。
17. 肝胆相照:形容彼此真心实意地对待。
18. 饮食男女:形容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
19. 颐养:养育,也指保养养生。
20. 不羁之才:指天性狂放不羁的人。
21. 有的放矢:形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行动。
22. 羞与为伍:因为自己的品行等方面较差而不敢和好人在一起。
23. 才德兼备:形容人才具备德行和才能。
24. 期颐之祸:由于岁月的垂垂而导致的饥荒。
25. 深恶痛绝:非常痛恨。
26. 调和鼎鼐:比喻以和修共处的境地。
27. 谈笑风生:形容说话、笑声灿烂,风趣幽默。
28. 四方和气:指朝周围四方各族宾客的亲善待接。
29. 泉鸣石出:形容自然景观美丽奇特。
30. 复辟:重新恢复旧制度,也指复仇。
31. 可乘之机:可以利用的机会。
32. 黯然失色:形容在众人面前显得黯淡无光,不出众。
诗经中的成语大全

诗经中的成语大全1。
窈窕淑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求之不得。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3。
辗转反侧。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
之子于归。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仓庚于飞,熠燿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5。
赳赳武夫。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6。
鸠占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7。
夙夜在公。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8。
忧心忡忡。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
9。
素丝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10。
有女怀春。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11。
有女如玉。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12。
死生契阔。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3。
与子偕老。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14。
不忮不求。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15。
黾勉同心。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16。
德音莫违。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17。
及尔同死。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18。
行道迟迟。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19。
燕尔新婚。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宴尔新昏,不我屑以。
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20。
狐裘蒙戎。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
21。
充耳不闻。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22。
雨雪雱霏。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出自《诗经》的成语

出自《诗经》的成语一、出自《诗经·国风》的成语1、【诗经·国风·周南】(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解释】窈窕:美好的样子。
美好的女子。
(2)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解释】想找都找不到。
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
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3)辗转反侧——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解释】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
翻来复去,睡不着觉。
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4)逃之夭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解释】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
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
(5)赳赳武夫——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解释】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
武夫:武人,从军之人。
勇武矫健的军人。
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2、【诗经·国风·召南】(1)鹊巢鸠占——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解释】斑鸠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
本指女子出嫁,定居于夫家。
后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处。
(2)忧心忡忡——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解释】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3)有女怀春——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解释】指少女爱慕异性。
3、【诗经·国风·邶风】(1)泣涕如雨——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解释】泣:低声哭;涕:鼻涕。
眼泪像雨一样。
形容极度悲伤。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解释】通常用来形容生死不渝的爱情。
(3)新婚燕尔——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解释】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
形容新婚时的欢乐。
4、【诗经·国风·鄘风】(1)胡天胡帝——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解释】胡:何;帝:指天神。
什么是天,什么是帝。
①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
②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5、【诗经·国风·卫风】(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成语整理 全

1、窈窕淑女。
<<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中的意思:善良美丽的姑娘。
窈窕(yao tia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
今意:窈窕:美好的样子。
形容美好的姿态。
淑:品德美好。
指美好善良而文雅的女子。
2、求之不得。
<<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诗经中的意思:思念追求不可得今意:原指十分想往追求可是得不到。
现多用来突出渴求想往的感情。
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3、辗转反侧。
<<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经中的意思:辗转:转动。
反侧:翻来覆去。
今意:翻来复去;睡不着觉。
形容心事重重。
有时也指人体因病痛等原因而翻来复去。
一般作谓语、状语。
4、之子于归。
①<<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②<<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③<<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诗经中的意思:之子:指出嫁的姑娘。
归:古时称女子出嫁为“于归”,或单称“归”,是往归夫家的意思。
之子于归指姑娘出嫁。
今意:“之子”:之,这;子,.古代兼指儿女,在这里专指女性后代;“于归”:古代指女子出嫁。
归者,回也,古人认为,女子嫁到夫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到了家,即,夫家才是一个女子的最终归宿。
文人用“于归”这古香古色的词语,作为“嫁人”的替代语,用在婚礼、婚宴上,表示对新人,特别是新娘子的祝福,是很有品味的。
5、赳赳武夫。
<<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诗经中的意思: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
武夫:武人,从军之人。
今意:勇武矫健的军人。
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6、鸠占鹊巢。
<<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诗经》中的158个成语,读《诗经》学成语,不看你会后悔哦!2014-04-17 沪江小学部《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宝库。
研读《诗经》不难发现,今天流行于世的不少成语,就源出于这部经典。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一种固定词组,具有形象、譬喻的意义,它用语凝练,言简意骇,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强大的表现力,在修辞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诗经》中那么多诗句流传至今成为成语,足见《诗经》在语言方面的巨大魅力。
【一日三秋】形容思念的殷切。
语出《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
”【一倡一和】①《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
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
倡,亦作“唱”。
②谓鸣声相呼应。
【不稂不莠】《诗·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朱熹集传:“稂,童粱;莠,似苗。
皆害苗之草也。
”本谓田中没有野草。
后以喻不成材或没出息。
【不愧屋漏】《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毛传:“ 西北隅谓之屋漏。
”郑玄笺:“屋,小帐也;漏,隐也。
”原谓独处于室时,亦慎守善德,使无愧于心。
后转谓心地光明,在幽暗之处也不起邪念、做坏事。
【丹凤朝阳】《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明朱善《诗解颐》卷三:“凤皇者,贤才之喻;高冈者,朝廷之喻;梧桐者,贤君之喻;朝阳者,明时之喻也。
”后以“丹凤朝阳”喻贤才逢明时。
【人亡邦瘁】《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毛传:“殄,尽;瘁,病也。
”郑玄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
”后因以“人亡邦瘁”谓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
【令原之戚】《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毛传:“脊令,雝渠也。
”郑玄笺:“雝渠,水鸟。
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於急难。
”后因以“令原之戚”指兄、弟去世。
【他山之石】《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毛传:“错,石也,可以琢玉。
举贤用滞,则可以治国。
”郑玄笺:“它山喻异国。
”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毛传:“攻,错也。
”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正如别的山上的石头也可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
后因以“他山之石”喻指能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的外力。
【作舍道边】《诗·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毛传:“溃,遂也。
”郑玄笺:“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
”《後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后因以“作舍道边”比喻众谋难成。
【倦尾赤色】喻困苦之极。
语本《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
”朱熹集传:“赪,赤也。
鱼劳则尾赤。
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
”【前跋後疐】《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毛传:“跋,躐;疐,跲也。
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疐其尾,进退有难。
”后以“前跋後疐”喻进退两难。
【元戎启行】谓大军出发。
语本《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兄弟阋墙】《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郑玄笺:“兄弟虽内阋而外御侮也。
”阋,争吵。
比喻内部纷争。
【出谷迁乔】从低处移到高处。
《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宋王之道《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词:“黄鸝休叹青春暮,出谷迁乔旧家句,天意从人还许诉。
”本指鸟出自深谷,移居高木,后以“乔迁”为祝贺别人迁居之词。
【出幽迁乔】语出《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后以“ 出幽迁乔”比喻人的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
【切磋琢磨】亦作“切瑳琢磨”。
①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
②比喻道德学问方面互相研讨勉励。
语本《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别有肺肠】语出《诗·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郑玄笺:“自有肺肠,行其心中之所欲。
”后因以“别有肺肠”谓另有打算或企图。
【左宜右有】《诗·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后因以“左宜右有”形容才德兼备,则无所不宜,无所不有。
亦作“左宜右宜”。
【天作之合】《诗·大雅·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毛传:“合,配也。
”本谓文王娶大姒为上天所赐。
因用作称颂婚姻美满之词。
【天保九如】《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恆,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连用九“如”字,祝颂福寿绵长。
后遂以“天保九如”为祝寿颂词。
【天高地厚】①《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后多以“天高地厚”比喻事物的复杂和艰巨。
②形容恩情极为深厚。
【夭桃襛李】亦作“夭桃穠李”。
①《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
”两诗以桃李之花兴新人之美。
后多以“夭桃襛李”为赞颂新人年少俊美之辞。
②茂盛艳丽的桃花、李花。
【桃之夭夭】①《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
”后以喻事物的繁荣兴盛。
②形容逃跑。
桃,谐音“逃”。
有时含诙谐义。
【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
比喻怕强欺弱。
语本《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
”孔颖达疏:“柔濡者则茹食之,坚刚者则出之,喻……敌寡弱者则侵侮之,强盛者则避畏之。
”【同仇敌忾】亦作“同仇敌慨”。
语本《诗·秦风·无衣》:“与子同仇。
”《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
”孔颖达疏:“当王所怒,谓往征伐之。
”后以“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地痛恨、打击敌人。
【岸谷之变】《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毛传:“言易位也。
”郑玄笺:“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处上之谓也。
”后因以“岸谷之变”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崧生岳降】《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於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毛传:“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
”申,申伯;甫,甫侯,都是周宣王舅父,周朝重臣,相传是古四岳后裔。
后以“崧生岳降”称出身高贵的大臣,或喻天赋特异者。
【室迩人远】亦作“室迩人遐”。
亦作“室迩人遥”。
语本《诗·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朱熹集传:“室迩人远者,思之而未得见之辞也。
”后常用为怀念亲故或悼念亡者之词。
【寒泉之思】《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后以“寒泉之思”指子女对母亲的孝思或子女思念母亲的心情。
【局天扣地】悲痛诉说貌。
语本《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局地扣天】见“局天扣地”。
【跼天蹐地】①《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陆德明释文:“局本又作跼。
”后即以“跼天蹐地”形容惶惧不安貌。
②指窘迫无路貌。
【跼地籥天】惶恐不安貌。
【跼高天蹐厚地】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陆德明释文:“局本又作跼。
”本谓蜷曲不敢伸展。
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
【跼高蹐厚】见“跼高天蹐厚地”。
【蹐地跼天】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后以“蹐地跼天”形容戒慎小心。
【履薄临深】《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后以“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如履如临】《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后以“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临深履尾】语出《诗·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又《易·履》:“履虎尾,咥人,凶。
”后以“临深履尾”喻危险恐惧。
【临深履薄】《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谓面临深渊,脚踏薄冰。
后因以“临深履薄”喻谨慎戒惧。
【如日方升】《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
”后以“如日方升”比喻事物有广阔发展前途。
【委委佗佗】雍容自得貌。
《诗·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
”朱熹集传:“雍容自得之貌。
”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铭》:“命也奈何,芝生岩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
”清·钱谦益《御史族兄汝瞻画像赞》:“委委佗佗,开颜舒眉。
”王闿运《女箴》:“委委蛇蛇,如山如河。
匪惟修貌,以绰以和。
”一说,美貌。
参阅《尔雅·释训》、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上》。
【未雨绸缪】语本《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原谓趁天还没下雨,就把窝巢缠捆牢固。
后以“未雨绸缪”喻事先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绸缪未雨】《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孔颖达疏:“毛以为自说作巢至苦,言己及天之未阴雨之时,剥彼桑根以缠绵其牖户,乃得成此室巢。
”后以“绸缪未雨”或“未雨绸缪”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
【绸缪桑土】犹绸缪未雨。
【松茂竹苞】《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后遂以“松茂竹苞”比喻兴盛繁荣。
【杼柚其空】形容生产废弛,贫无所有。
语本《诗·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
”郑玄笺:“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
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
”【杼柚空虚】见“杼柚其空”。
【柔茹刚吐】《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