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按课文内容填空答案
四年级下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答案

1、《桂林山水》中,引用人们对桂林山水的评价是_桂林山水甲天下_;这句话的意思是_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___第一,此句为全文的_ 中心句。
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__桂林的山和__漓江的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
这样的美景让人仿佛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我看见过波澜壮阔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_一块无瑕的翡翠。
3、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4、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_人在画中游”。
5、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急,时而缓,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6、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虽说是孔隙,可也只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7、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碰破鼻子,擦伤额头。
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记金华双龙洞》8、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按诗歌内容填空(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按诗歌内容填空(含答案)第一课:《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 请描述泉眼的特点。
{泉眼无声惜细流}答案:泉眼细小而无声,珍惜细流的温柔。
2. 请描述树阴照水的情景。
{树阴照水爱晴柔}答案:树阴倒映在水中,喜爱这晴朗温柔的水面。
3. 请描述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
{小荷才露尖尖角}答案:小荷叶刚刚露出尖尖的角,显得生机勃勃。
4. 请描述蜻蜓立上头的情景。
{早有蜻蜓立上头}答案:蜻蜓早早地站在荷叶上,显得悠然自得。
第二课:《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 请描述春天的早晨。
{春眠不觉晓}答案:春天的早晨,人们睡得很香,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
2. 请描述处处闻啼鸟的情景。
{处处闻啼鸟}答案:到处都可以听到鸟儿的啼鸣声。
3. 请描述夜晚的情景。
{夜来风雨声}答案:夜晚,风雨交加,发出阵阵声响。
4. 请描述花落的情景。
{花落知多少}答案:花朵在风雨中纷纷落下,不知道已经飘落了多少。
第三课:《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 请描述牧童的特点。
{牧童骑黄牛}答案:牧童骑在一头黄牛上,显得悠闲自在。
2. 请描述歌声振林樾的情景。
{歌声振林樾}答案:牧童的歌声洪亮,振动着林间的空谷,显得非常悦耳动听。
3. 请描述牧童捕鸣蝉的情景。
{意欲捕鸣蝉}答案:牧童想要捕捉正在鸣叫的蝉。
4. 请描述牧童忽然闭口立的情景。
{忽然闭口立}答案:牧童突然停止了歌唱,静静地站在那里。
第四课:《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 请描述人的一生应有的态度。
{生当作人杰}答案:人生应当努力成为杰出的人物,有所作为。
2. 请描述死后应有的态度。
{死亦为鬼雄}答案:即使死后,也要成为令人敬仰的英雄。
3. 请描述对项羽的思念之情。
{至今思项羽}答案:至今仍然怀念项羽,感叹他的英勇和气概。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的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附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的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附答案课文一:《小白鸽和大老鹰》填空练题1. 小白鸽喜欢在_树_上唱歌。
2. 小白鸽的爸爸妈妈都是_白色_的。
3. 大老鹰威风凛凛,把小白鸽吓得_发抖_。
4. 大老鹰的爪子又_宽又大_。
答案1. 树2. 白色3. 发抖4. 宽又大课文二:《小狐狸和小鸟》填空练题1. 小狐狸爱_游泳_。
2. 小鸟是_红色_的。
3. 小狐狸和小鸟一起玩得_很开心_。
4. 小狐狸喜欢听小鸟_唱歌_。
答案1. 游泳2. 红色3. 很开心4. 唱歌课文三:《小鱼与水母》填空练题1. 小鱼爱_跳跃_。
2. 水母是_透明_的。
3. 小鱼和水母一起_游来游去_。
4. 水母的身体_闪闪发光_。
答案1. 跳跃2. 透明3. 游来游去4. 闪闪发光课文四:《小兔子和小青蛙》填空练题1. 小兔子的眼睛_的_。
2. 小青蛙喜欢在_荷叶_上唱歌。
3. 小兔子和小青蛙一起_玩耍_。
4. 小兔子喜欢听小青蛙_跳跃_。
答案1. 的2. 荷叶3. 玩耍4. 跳跃课文五:《小白兔和小灰兔》填空练题1. 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是_白色_的。
2. 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起_吃_萝卜。
3. 小灰兔的耳朵_竖_着。
4. 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起_睡觉_。
答案1. 白色2. 吃3. 竖4. 睡觉。
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课文内容填空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课文内容填空练习(含答案)1. 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学课文一:我的同桌内容填空:我的同桌叫李明,他是个很聪明的_______。
他总是很认真地听课,从不_______,也不会打扰别人。
他是班上的________,经常帮助其他同学。
我很喜欢和他坐在一起,因为他学习用功,我有很多问题可以请教他。
我们经常一起做________,互相帮助。
我觉得有他做我的同桌真是太好了。
答案:1. 孩子2. 分心3. 榜样4. 练习课文二:她们的名字叫什么?内容填空:故事里有两个小姑娘,她们的名字分别是小_______和小_______。
她们是姐妹,家里还有一个哥哥。
小妹妹最喜欢的食物是________,而大姐姐喜欢吃________。
她们经常在家一起玩耍,有时还互相帮助。
她们的名字虽然都很简单,但是她们的友谊却很深厚。
答案:1. 丽丽2. 芳芳3. 面条4. 香蕉2. 第二单元:小小诗人课文一:植树节内容填空:每年的三月十二日是________,这一天是我们国家植树的日子。
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植树活动。
同学们都拿着铁锹和苗木,来到校园里。
我们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挖好坑,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树苗栽进去。
最后,我们用土轻轻地把树苗埋起来,并浇上了水。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明白了植树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答案:1. 植树节课文二:赞美歌内容填空:在我们的班级里,有一个小诗人,他的名字叫小明。
他喜欢写诗,每次上课结束后,他都会站起来朗读自己写的诗。
这次他写了一首《赞美歌》。
他的诗里写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和欢乐。
小明的诗文优美,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大家都很喜欢小明的诗,经常鼓励他继续努力创作。
答案:1. 赞美歌3. 第三单元:我爱阅读课文一:我的阅读生活内容填空:我喜欢阅读,每天都要看很多的书。
我看过的书有故事书、科普书、诗歌书等等。
每当我打开一本新书的时候,我就像踏进了一个新的世界,感觉非常兴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专项—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按课文内容填空1.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少年智则国智,________,少年强则国强,________。
(2)“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太阳________的特点。
(3)过年了,大街小巷都聚满了人,你可以用________等词来形容人多。
“国泰民安”形容国家泰平,人民生活安定,我们学过的这类词还有________。
(4)古人常睹物吟诗:高树上的蝉鸣,在虞世南笔下化为“________,流响出疏桐”;七夕家家户户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在林杰笔下化为“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半亩塘清澈如镜,朱熹不禁吟出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日读书一日功,________。
(2)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
(3)《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中的宝葫芦无所不能,有了宝葫芦,人们________,太奇妙了。
(4)《海的女儿》故事中的________,为了成全心爱的________,宁可自己化为________。
(5)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6)在自制的书签上写一句你喜欢的格言。
_________________3.按原文填空。
《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三一)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_______________?(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______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_______________。
4.根据提示,写句子。
1.借景抒情,情蕴景中,是盛唐诗的一大特点。
王昌龄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苍茫江雨和孤峙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卢纶的《塞下曲》中”_______________”以夜静月黑烘托出战前的紧张气氛,“_____________”以严寒景象烘托战斗的艰苦和将士们的奋勇。
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部编版课文填空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部编版课文填空习题及答案第一课《小燕子》填空题1. 春天来了,小燕子从()飞回来了。
- 答案:南方2. 小燕子在天空中(),快乐地飞翔。
- 答案:自由自在3. 夏天,小燕子在()捉虫子,帮助农作物生长。
- 答案:田野4. 小燕子还帮助人们(),是我们的好朋友。
- 答案:捉害虫第二课《荷花》填空题1. 夏天,荷花()地开了。
- 答案:悄悄2. 荷花()似(),真美丽。
- 答案:花瓣、莲花3. 荷叶像()一样,绿油油的。
- 答案:大圆盘4. 蜻蜓在荷叶上(),荷塘里真热闹。
- 答案:跳舞第三课《吃水不忘挖井人》填空题1. 吃水不忘(),这句话告诉我们()。
- 答案:挖井人、要感恩2. 幸福生活()忘记,我们要珍惜。
- 答案:绝不能3. 挖井人给我们带来了(),我们要感谢他们。
- 答案:幸福生活4. 我们要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做有感恩之心的人。
- 答案:精神第四课《夜间飞行》填空题1. 夜间飞行时,飞机的()和()可以帮助飞行员找到方向。
- 答案:导航仪、卫星信号2. 飞行员在夜间飞行时需要(),保持警惕。
- 答案:集中注意力3. 夜间飞行时,飞机的()系统可以帮助飞行员看到前方的道路。
- 答案:仪表盘4. 夜间飞行需要()的飞行员,他们经过严格的训练。
- 答案:勇敢、专业第五课《寓言两则》填空题1. 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是重要的。
- 答案:实际情况2. 掩耳盗铃的故事告诉我们,()是愚蠢的。
- 答案:欺骗自己3.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我们,()是不行的。
- 答案:蒙混过关4. 亡羊补牢的故事告诉我们,()很重要。
- 答案:及时改正错误以上是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部编版课文填空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专项—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详细解析)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专项—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详细解析)第四单元专项训练——按课文内容填空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根据本单元学过的内容填空.(1)《猫》是著名作家__________的作品,作者通过对猫的_________和满月小猫__________的特点的描写,抒发了对猫的_________________。
(2)《母鸡》的作者是_________,这篇课文以作者的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由_________到________的变化,表达了对________的_______。
(3)_________写的《白鹅》,通过对白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表现出__________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鹅的______________。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猫的性格__________;它__________;满月的小猫,__________;还知道了母鸡_________;还知道白鹅“__________”的声调,“_________”的步态和“________________”的吃相。
这些可爱的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2.句子默写。
(1)诗和音乐一样,____________。
——朱光潜(2)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_______________——艾青(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________________。
——英·华兹华斯(4)不论平地与山尖,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写了大量的田园诗词,他看到农家悠闲的幸福生活,写出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___ )?”的诗句。
范成大描写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这句诗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填空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填空习题及答案课文一:《小蝌蚪找妈妈》填空习题:1. 小蝌蚪们很想找到谁?2. 小蝌蚪们找了谁,但不是妈妈?3. 小蝌蚪们最后找到谁了?答案:1. 妈妈2. 鱼、蜗牛、乌龟3. 原来的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青蛙,它们的妈妈就是青蛙。
课文二:《小狐狸找朋友》填空习题:1. 小狐狸为什么想找朋友?2. 小狐狸找了谁做朋友?3. 小狐狸和谁最后做了好朋友?答案:1. 因为它感到孤独。
2. 小狐狸找了小松鼠、小兔子、小刺猬等做朋友。
3. 小狐狸和小猴子最后做了好朋友。
课文三:《小燕子的窝》填空习题:1. 小燕子的窝在哪里?2. 小燕子的窝是用什么建成的?3. 小燕子的窝为什么很安全?答案:1. 小燕子的窝在悬崖边上。
2. 小燕子的窝是用泥巴和草建成的。
3. 小燕子的窝很安全,因为它建在悬崖上,其他动物很难接近。
课文四:《小鱼儿与爸爸》填空习题:1. 小鱼儿和爸爸一起做了什么?2. 小鱼儿和爸爸一起游泳时,遇到了什么困难?3. 小鱼儿是怎样解决困难的?答案:1. 小鱼儿和爸爸一起游泳。
2. 小鱼儿和爸爸一起游泳时,遇到了水草的阻碍。
3. 小鱼儿通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成功地解决了困难。
课文五:《小蝌蚪过河》填空习题:1. 小蝌蚪过河时,遇到了什么困难?2. 小蝌蚪们是怎样解决困难的?3. 小蝌蚪们最后成功了吗?答案:1. 小蝌蚪过河时,遇到了水流的冲击和大鱼的威胁。
2. 小蝌蚪们通过相互帮助、团结一致,共同度过了困难。
3. 是的,小蝌蚪们最后成功地过了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课文内容填空
1.《乡下人家》全文围绕着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介绍了乡下人家风景独特、迷人的特点。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一起,绘成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的风景画。
2.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3.乡下人家,_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青、红的瓜,碧绿的_藤和叶,构成了_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_蹲着一对石狮子_或是竖着_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4.我看见过_波澜壮阔_的大海,玩赏过_水平如镜_的西湖,却从没看见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_静_啊,静得让你_感觉不到它在流动_;漓江的水真_清_啊,清得可以_看见江底的沙石_;漓江的水真_绿_啊,绿得仿佛那是_一块无瑕的翡翠。
5.我攀登过_峰峦雄伟_的泰山,游览过_红叶似火_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_啊,一座座拔地而起_,_各不相连,像老人,像_巨象_,像_骆驼_,奇峰罗列,_形态万千_。
6.《独坐敬亭山》是_唐_朝诗人_李白_写的,表达了诗人_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_的心情,其中“厌”字解释为满足_,“闲”字解释为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望洞庭》作者_唐_朝_刘禹锡_,在诗中,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_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其中“和”字解释为_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7.《忆江南》是_唐_朝诗人_白居易_写的,其中“能不忆江南?”的另一种说法_一定会忆江南__。
诗中的“谙”字读音_ān__ ,解释为__熟悉。
8.诗人李白一个人坐在敬亭山上,抬头仰望天空,只见天上几只鸟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眼前只有_敬亭山_,这时候,他的内心孤独寂寞_。
9.《望洞庭》一诗中的“镜”和“青螺”分别比喻_洞庭湖_和_洞庭湖中的君山。
1
0."《桂林山水》中,引用人们对桂林山水的评价是_桂林山水甲天下_;这句话的意思是_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_;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_第一_,此句为全文的_中心_句。
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_山_和_水_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
这样的美景让人仿佛走进了_连绵不断_的画卷,真是“_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__”。
1
1."《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_叶圣陶_,作者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_山上开满了映山红和油桐_,听到_溪流的声音_;本文作者是按_游览__顺序记叙的。
1
2."《中彩那天》一课中,父亲所面临的道德难题是昧着良心把本应属于同事的奔驰牌汽车据为已有,还是讲诚信,把“梦寐以求”的汽车归还同事。
13."哈默随着逃难的人来到_南加州沃尔逊小镇_,受到镇上人们的_施舍和款待_,当镇长给他食物时,他却要_先干活儿,再接受施舍_,表现了他_自尊,自强_的可贵品质。
哈默用_自己的言行_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_别人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1
4."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_嘴_。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嘴里发出的超声波_。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_耳朵_。
我知道蝙蝠能在夜间飞行是因为_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方法_。
1
6."《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作者是_雷利_,以_书信体的_形式来写的。
雷利的呼声是_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
1
7."《乡村四月》的作者是_宋_代的_翁卷_。
诗歌描写了_江南水乡初夏_和_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_的情景。
能反映乡村四月人们忙碌的词语是“_才了蚕桑”“_又插田_”。
1
8."《渔歌子》的作者是_唐_代的_张志和_,他还是个著名的_道士、词人。
1
9."《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主要讲了_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事,他是一个不迷信权威和执着追求真理_的人。
2
1."“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_三_次,“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_。
那位青年静静地画着,他有时_工笔细描_,把金鱼的每个部位_一丝不苟_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_挥笔速写_,很快画出金鱼的_动态_,仿佛金鱼在_纸上游动_。
2
3."这学期我们学的两则寓言是_《纪昌学射》和_《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一则中纪昌学射箭,飞卫对纪昌练箭提出的两个要求是_一是眼睛要牢牢的盯住一个目标二是练得能把极小的东西,看成是一件很大的东西_,纪昌先练眼力是因为_练眼力是射箭的基本功和关键_,他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是因为_他练好了扎实的基本功;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无论学习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基本功入手,学习要有恒心和毅力_的道理。
《扁鹊治病》警示人们要_防微杜渐,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_,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2
4."我能从“_绿遍山原白满川,_子规声里雨如烟_”的诗句中想象出山原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
25."我能从“_童孙未解未供耕织_,_也傍桑阴学种瓜_”的诗句中想象出小孩在树阴下学习种瓜的场面。
26."《普罗米修斯》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_强暴_,不屈不挠,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27."人的生命是_有限_的,可是,为_人民服务_是无限的。
我要把_有限的生命_,投入到_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