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散文阅读答案
张晓风散文《火中取莲》阅读理解

张晓风散文《火中取莲》,完成1—5题。
班级姓名火中取莲①认识孙超这人,会使人有个冲动——想给他写传记,因为太精彩。
先从三代前说起吧。
②轰然一声,三进大屋的第一进炸成平地。
③接着,第二进也倒了。
④那是中日战争的年代,地点则在自古以来一直和“战争”连在一起的徐州城。
⑤一家人都逃光了,只剩下一位老妇人不动如山,端坐在第三进堂屋里。
有个日本军人直走进来,看见她夷然自若地抽着水烟袋,啪哒——啪哒——,日本人刚入城,是这片沦陷区的新主人,但她是这所屋子的主人,一向就是。
现在屋子虽炸了,但主人还是主人,她不打算站起身来。
⑥日本军人心虚了,他恭恭敬敬地放了一些东西在桌上,是罐头——沦陷区最实惠的礼物。
老妇人用大袖一拂,所有的罐头砰砰然全落在地上。
⑦依照当时日本军人的气焰,此刻洗劫全家,亦无不可,但那军人走开了,走到藏书的地方,拿了几本书就走了。
⑧那老妇人是孙超的奶奶。
⑨她把全家赶走,说:“逃得愈远愈好。
”可是她自己却留了下来。
只凭一口气,跟整个日本军比强。
⑩逃难时,孙超和母亲冲散了,母亲被炸死,父亲也回了老家。
开始自己流浪的那一年,他八岁。
等胜利还乡,他十六岁,在徐州女师附小读了二年半,又开始第二次的漂徙,平生最拿得出手的资历,大约就是流浪吧!?“绝不拿别人的东西!”?从小离家,但从来没遭过人白眼,只因家里规矩大,教得严——看到别人有好东西,规定先把手背到背后才准看,绝对不去碰一下。
这简单而彻底的训练使孙超成为一介不取的人。
而且,日后他艺术上也一空依傍,绝不捡现成的便宜。
他永远只取属于自己的东西!?孙超当过兵,在部队的那段日子,他学了两项绝活,其一是射击,其二是针灸,两者都是准确精密的艺术。
孙超似乎是一个对准确精密着迷的人。
迷上结晶釉以后,他守住窑门口,竟像圣贤守住一颗心似的慎重,虽然窑外有仪器表,窑内有探测锥,两者都可以知道温度,但都不是最精准的办法,最精准的办法还是靠目测。
有一次,他看得忘形,竟致瓦斯中毒,全身高烧到四十一度,在医院躺了两个礼拜。
【高中散文阅读】张晓风散文阅读:《温馨的瞬间》

【高中散文阅读】张晓风散文阅读:《温馨的瞬间》作文频道为各位同学准备了张晓风散文阅读的资料。
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张晓风散文阅读:《温馨的瞬间》温馨的瞬间(10分)张晓风一个厨子我在餐厅看书,那一年我大三。
餐厅四周是树,树外是曲折的杜鹃杂生的山径,山径之上交错着纵横的夜星。
餐厅的一头是间空屋,堆着几张乒乓球桌,另一头是厨房,那里住着一个新来的厨子。
我收拾东西时,忽然发现少了一本《古文观止》。
我不好意思大叫,只好一个一个地去问,到最后有一个女孩不太确定地说:“我看到厨子捧着一本书,在乒乓球桌那里,不知道是不是你的。
”我生着气去找厨子,正好一眼就看到他拿着那本《古文观止》,我一言不发地走过去。
半句吟咏戛然而止,厨子慌张地站起来,他是一个典型的胖嘟嘟的厨子,脸上堆着油腻的笑容。
黯淡的灯光下,一个厨子在读《古文观止》,浅碧色的丝带停在“陋室铭”上,我真要责备他吗?“是你的书吧?你不在,我就拿来看看,本来只想看一点的,看得太久了吧?”他脸上挂着卑微的歉意,说的是一口难懂的福州腔,“我是看得太久了,我太久没有看了。
”我要生气吗?那些古老、美好、掷地有声的文章,只该放在一个中文系三年级学生的书桌上吗?它不该哺育所有的不知名的山村中的人吗?能看到一张被油垢染黄的脸灯下夜读是怎样美丽,我还能坚持书是我的吗?“不忙,你要看就多看一下吧!”他再三推开了,没有了书的双手在灯下显得异常空荡,他仍然温和地笑着,那种古老的、寂寞的、安于现实生活的中国人的笑。
我忽然了解,从基本精神上看来,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读书人。
我自此更爱中国书,它们曾被多少善良的中国人的目光所景仰啊!它们曾在多少低檐的屋角下熏染着耙上的土香啊!它们曾在多少凄寒的夜晚被中国式的平仄抑扬所吟咏啊!中国人因读中国书而深沉了,中国书因被中国人读而优美了。
一条西裤那年的夏令营真是难忘,尤其刺激的是男生的寝室被小偷光顾了。
小偷偷走了一些相机和手表,以及牧师的一条西裤。
被偷的大男孩们虽然懊丧,却不免有几分兴奋,这种兴奋也传染给了牧师的小女儿,她逢人便高高兴兴地嚷道:“小偷来啦!小偷偷了我爸爸的西装裤啦!”牧师是一个极淡泊的人,失去一条西裤并不会使他质朴的衣着更见寒酸——正如多一条西裤也不致使他华丽一样。
张晓风《你为什么拿这一个》散文阅读附答案

张晓风《你为什么拿这一个》散文阅读附答案张晓风《你为什么拿这一个》散文阅读附答案回家之前,我去买了一些水果。
我买了一根香蕉,两个橘子,和一个泰国椰子。
中秋节刚过,家里水果没吃完的还很多,随便买一点即可。
今天选的三样各有理由,香蕉是因为今年盛产,大家帮忙吃一点比较好,所以买它几乎是出于道德的因素。
至于橘子是因为它初上市,皮还青青的,闻起来香味却极辛烈,令人想起千年前的老苏写给朋友的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只须花少许钱,就能买到季节的容颜和气味,以及秋来的诗兴,何乐不为——所以,买橘子,是基于美学理由。
而买椰子却有个非常简单明了的诉求:我口渴了。
此刻已是晚上十点半,我在外工作了一整天,非常辛苦,自己带的水也喝完了,买可乐或矿泉水会留一个塑胶瓶来伤害大地,不如买椰子,椰汁甘美近酒,而且椰子壳对大地是无害的。
但我在排队付钱的时候,收账的老板娘却用非常奇怪的眼神望了我一眼,说:“喂,阿姨,你为什么要拿这一个?”她指的是那个椰子。
咦?这一个不能拿吗?难道顾客有义务告诉店家自己为什么要选某一个水果吗?这年头连父母都不见得敢问子女为什么要选某人为配偶了,我却竟要回答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
“没什么,我随便拿的。
”我说的是实话。
付完钱,我请她帮我在椰子上凿一个洞。
她凿好,替我插上麦管,然后,她转过身来,又追问了一句:“那么多个椰子,你为什么偏偏拿这一个?”奇怪,原来她还没有放弃要问我真相,这一次,轮到我好奇了:“这一个,有什么不该拿吗?”我问。
“大小都是30元一个,这一个,特别小呀!”她叹气,仿佛我是白痴。
“所以,刚才那根香蕉我没跟你拿钱……但是,怪呀,你为什么要选这一个呢?”她的年纪看起来不算小,从事这一行想必也有些岁月了,阅人大概也不在少数,看到我这种顾客不选大反选小,简直颠覆了她用专业知识归纳出来的金科玉律,所以想穷追猛打问个明白。
但我并不想挑个大大的椰子,我此刻并没有太渴,就算渴,我也快到家了,我只想有点什么润润喉而已,有什么必要花时间去精挑细选找个椰汁饱足的大椰子呢?这跟道德的修养不太有关系,我只觉这样做比较合理而已。
张晓风《画晴》阅读附答案

张晓风《画晴》阅读附答案落了许久的雨,天忽然晴了。
心理上就觉得似乎捡回了一批失落的财宝,天的蓝宝石和山的绿翡翠在一夜之间又重现在晨窗中了。
阳光倾注在山谷中,如同一盅稀薄的葡萄汁。
我起来,走下台阶,独自微笑着、欢喜着。
天地间只有一团喜悦、一腔温柔、一片勃勃然的生气,我走向田畦,就以为自己是一株恬然的菜花。
我举袂迎风,就觉得自己是一缕宛转的气流,我抬头望天,却又把自己误以为明灿的阳光。
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住在郊外的陈,就觉得非去拜访她不可。
在这种阳光中如果不带有几分醉意,凡事随兴而行,就显得太不调和了。
转了好几班车,来到陈的门前,才发现她也出去了。
站了许久,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
抬头望去,远处禾场很空阔,几垛稻草疏疏落落地散布着。
我信步徐行,发现自己正走向一片广场。
黄绿不匀的草在我脚下伸展着,奇怪的大石在草丛中散置着。
我选了一块比较光滑的斜靠而坐,就觉得身下垫的,和身上盖的,都是灼热的阳光。
我悠然地望着天,体味着幸福,这不是坐在暖气机边的人所能了解的。
如果我们肯早日离开阴深黑暗的蛰居,回到热热亮亮的光中,那该多美呢!头顶上有一棵不知名的树,叶子不多,却都很青翠,太阳的影像从树叶的微隙中筛了下来。
暖风过处,满地圆圆的日影都欣然起舞。
坐在这样的树下,又使我想起自己平日对人品的观察。
我常常觉得自己的浮躁和浅薄就像夏日之日,常使人厌恶、回避。
于是在深心之中,总不免暗暗地向往着一个境界冬日之日。
那是光明的,却毫不刺眼;是暖热的,却不致灼人。
什么时候我才能那样含蕴,那样温柔敦厚而又那样深沉呢?我不禁用全心灵祷求:不是独步中天,造成气焰和光芒。
而是透过灰冷的心,用一腔热忱去温暖一切僵坐在阴湿中的人。
渐近日午,光线更明朗了,一切景物的色调开始变得浓重。
几只黑色瘦胚的羊,正慢慢地啮着草,远远的有一个孩子跷脚躺着,悠然地嚼着一根长长的青草。
我趁兴而起,在草场上纡回漫步。
难得这么静,我的脚步声和羊群的啮草声都清晰可闻。
回头再看看那曲臂为枕的孩子,不觉有点羡慕他那种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风度了。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张晓风阅读答案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张晓风阅读答案常常,我想起那座山张晓风阅读答案张晓风①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它沉沉稳稳地驻在那块土地上,像一方放置在书桌案头上的镇纸,美丽凝重且深情地压住这张纸,使我们可以在这张纸上写属于我们的历史。
有时是在市声沸天、市尘弥地的街头,有时是在拥挤而又落寞的公共汽车站,我总会想起那座山和山上的神木。
那一座山叫拉拉山。
②11月,天气晴朗,薄凉。
天气太好的时候我总是不安,看好风好日这样日复一日地好下去,我决心要到山里去一趟,一个人。
一个活得很兴头的人,既不逃避什么,也不为了出来“散心”——恐怕反而是出来“收心”,收他散在四方的心。
车行一路都是山,满山是宽大的野芋叶,绿得叫人喘不过气来。
山色越来越矜持,秋色越来越透明。
车往上升,太阳往下掉,金碧的夕晖在大片山坡上徘徊顾却,不知该留下来依属山,还是追上去殉落日。
和黄昏一起,我到了复兴。
③第二天我去看山,搭第一班车去。
当班车像一只无桨无楫的舟一路荡过绿波绿涛,我一方面感到作为一个人一个动物的喜悦,可以去攀绝峰,但一方面也惊骇地发现,山,也来就我了。
我去看山,越过的是空间,平的空间,以及直的空间。
但山来就我,越过的是时间,从太初,它缓慢地走来,一场十万年或百万年的约会。
路上,无边的烟缭雾绕。
太阳蔼然地升起来。
峰回路转,时而是左眼读水,右眼阅山,时而是左眼披览一页页的山,时而是右眼圈点一行行的水——山水的巨帙是如此观之不尽。
④订了一辆计程车,我坐在前座,便于看山看水。
司机是泰雅人。
“拉拉是泰雅话吗?”我问,“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他说,“哦,大概是因为这里也是山,那里也是山,山跟山都拉起手来了,所以就叫拉拉山啦!”他怎么会想起用国语的字来解释泰雅的发音的?但我不得不喜欢这种诗人式的解释,一点也不假,他话刚说完,我抬头一望,只见活鲜鲜的青色一刷刷地刷到人眼里来,山头跟山头正手拉着手,围成一个美丽的圈子。
⑤车虽是我一人包的,但一路上他老是停下载人,一会是从小路上冲来的小孩——那是他家老五,一会又搭乘一位做活的女工,有时他又热心地大叫:“喂,我来帮你带菜!”看他连问都不问我一声就理直气壮地载人载货,我觉得很高兴。
《春之怀古》张晓风阅读答案

《春之怀古》张晓风阅读答案做阅读题时,我们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
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春之怀古张晓风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
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
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亊:在《》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并始丈量天空了。
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
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壤去数。
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
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而风,交给檐前的去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细细的潮音》阅读答案

《细细的潮音》阅读答案《细细的潮音》阅读答案《细细的潮音》是张晓风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张晓风是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细细的潮音》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细细的潮音张晓风①每到月盈之夜,我恍惚总能看见一幢筑在悬崖上的小木屋,正启开它的每一扇窗户,谛听远远近近的潮音。
②而我们的心呢?似乎已经习惯于一个无声的世代了。
只是,当满月的清辉投在水面上,细细的潮音便来撼动我们沉寂已久的心,我们的胸臆间遂又鼓荡着激昂的风声水响!③那是个夏天的中午,太阳晒得每一块石头都能烫人。
我一个人撑着伞站在路旁等车。
空气凝成一团不动的热气。
而渐渐地,一个拉车的人从路的尽头走过来了。
我从来没有看过走得这样慢的人。
满车的重负使他的腰弯到几乎头脸要着地的程度。
当他从我面前经过的时侯,我忽然发现有一滴像大雨点似的汗,从他的额际落在地上,然后,又是第二滴。
我的心刹那间被抽得很紧,在没有看到那滴汗以前,我是同情他,及至发现了那滴汗,我立刻敬服他了——一个用筋肉和汗水灌溉着大地的人。
好几年了,一想起来总觉得心情激动,总好像还能听到那滴汗水掷落在地上的巨响。
④到达麻疯病院的那个黄昏已经是非常疲倦了。
走上石梯,简单的教堂便在夕晖中独立着。
长廊上有几个年老的病人并坐,看见我们便一起都站了起来,久病的脸上闪亮着诚恳的笑容。
⑤“平安。
”他们的声音在平静中显出一种欢愉的特质。
⑥“平安。
”我们哽咽地回答,从来没有想到这样简单的字能有这样深刻的意义。
⑦那是一个不能忘记的经验,本来是想去安慰人的,怎么也想不到反而被人安慰了。
一群在疾病中和鄙视中延喘的人,一群可怜的不幸者,居然靠着信仰能笑出那样勇敢的笑容。
至于夕阳中那安静、虔诚、而又完全饶恕的目光,对我们健康人的社会又是怎样一种责难啊!⑧一个残冬的早晨,车在冷风中前行,收割后空旷的禾田蔓延着。
冷冷请清的阳光无力地照耀着。
我木然面坐,翻着一本没有什么趣味的书。
忽然,在低低的田野里,一片缤纷的世界跳跃而出。
张晓风的散文《我喜欢》的阅读理解

张晓风的散文《我喜欢》的阅读理解《〈我喜欢〉:感受生活的美好》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来读一篇很美的散文,叫《我喜欢》,作者是张晓风。
在这篇文章里呀,作者说了好多好多她喜欢的东西。
比如说,她喜欢冬天的阳光,那阳光照在身上,暖乎乎的,就像妈妈的怀抱一样温暖。
你们想想,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太阳出来了,照在身上,是不是特别舒服?作者还喜欢春天的花朵,五颜六色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一到春天,公园里、马路边到处都是漂亮的花,闻起来香香的,看着可美啦!她也喜欢夏天的夜晚,能听到蛐蛐儿唱歌,能看到一闪一闪的星星。
小朋友们,你们在夏天的晚上有没有看过星星呀?还有秋天的稻田,金黄一片,就像铺了一地的金子。
农民伯伯们可高兴啦,因为他们辛苦种的粮食丰收啦!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像作者一样,有很多喜欢的东西呢?《〈我喜欢〉: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亲爱的小朋友们,咱们又见面啦!今天要讲的是张晓风写的《我喜欢》。
这篇文章里,作者说她喜欢梦,各种各样的梦。
有时候会梦到自己变成了小仙女,在天上飞来飞去;有时候会梦到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可开心啦!你们是不是也做过好玩的梦呀?作者还喜欢读书,书里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
比如说《白雪公主》《小红帽》,读着读着,就好像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她也喜欢朋友,和朋友们在一起,可以分享快乐,分担烦恼。
就像你们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是不是觉得特别开心?还有作者喜欢的雨,下雨的时候,雨滴打在窗户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就像在唱歌。
《〈我喜欢〉:用心去喜欢》小朋友们好呀!今天咱们来聊聊张晓风的《我喜欢》。
你们知道吗?作者喜欢的东西可多啦,而且她是用心去喜欢的。
比如说她喜欢花,不只是因为花好看,还因为花能带来快乐。
她会仔细地观察花的颜色、形状,闻闻花的香味。
她也喜欢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它们都很可爱。
她会温柔地抚摸它们,和它们一起玩耍。
小朋友们,当我们喜欢一样东西的时候,也要用心去感受它的美好哦!《〈我喜欢〉:生活中的爱与美好》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读张晓风的《我喜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晓风散文阅读答案篇一:张晓风散文阅读答案】3那是四月初次燥热起来的一个晚上,我不安地坐在廊上,十分不甘心那热,仿佛想生气,只觉得越来越不负责,就那么风风雨雨闹了一阵,东渲西染地抹了几许颜色,就打算草草了事收场了。
4这种闷气,我不知道找谁去发作。
5丈夫和孩子都睡了,碗筷睡了,家具睡了,满墙的书睡了,好象大家都认了命,只有我醒着,我不认,我还是不同意。
春天不该收场的。
可是我又为我的既不能同意又不能不同意而懊丧。
6我坐在深褐色的条几上,几在廊上,廊在公寓的顶楼,楼在新生南路的巷子里。
似乎每件事都被什么阴谋规规矩矩地安排好了,可是我清楚知道,我并不在那条几上,正如我规规矩矩背好的身份证上长达十几个字的统一编号,背自己的邻里地址和电话,在从小到大的无数表格上填自己的身高、体重、履历、年龄、籍贯和家庭。
7可是,我一直知道,我不在那里头,我是寄身在浪头中的一片空白,在一瞬眼中消失,但我不是那浪,我是那白,我是纵身浪中而不属于浪的白。
8也许所有的女人全是这样的,象故事里的七仙女或者田螺精,守住一个男人,生儿育女,执一柄扫把日复一日地扫那四十二坪地(算来一年竟可以扫五甲地),象吴刚或薛西佛那样擦抹永远擦不完的灰尘,煮那象“宗教”也象“道统”不得绝祠的三餐。
可是,所有的女人仍然有一件羽衣,锁在箱底。
她并不要羽化而去,相信自己曾是有羽的,那就够了。
9如此,那夜,我就坐在几上而又不在几上,兀自怔怔地发呆。
10报纸和茶绕着我的膝成半圆形,那报纸因为刚分了类,看来竟象一垛垛的砌砖,我恍惚成了俯身城墙凭高而望的人,柬埔寨在下,越南在下,孟加拉在下,乌干达在下,“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土在下⋯⋯11夜忽然凉了,我起身去寻找披肩把自己裹住。
12一钵青藤在廊角执意地绿着,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不肯好好看它,我一直搞不清楚,它到底是委屈的还是悲壮的。
13我决定还要坐下去。
14是为了跟夜僵持?跟风僵持?抑是跟不明不白就要消失了的暮春僵持?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不要去睡,而且,既不举杯,也不邀月,不跟山对弈,不跟水把臂,只想那样半认真半不认真地坐着,只想感觉到山在,水在,鸟在,林在,就好了,只想让冥漠大化万里江山知道有个我在就好了。
15我就那样坐着,把长椅坐成了小舟。
而四层高的公寓下是连云公园,园中有你纠我缠的榕树,榕树正在涨潮,我被举在绿色的柔波上,听绿波绿涛拍舷的声音。
16于是,渐渐地,我坚持自己听到了“流水绕孤村”的孱缓的声音,真的,你不必告诉我那是巷子外面新生南路上的隆隆车声,车子何尝不可以“车如流水”呢?一切的音乐岂不是在一侧耳之间温柔,一顾首之间庄严吗?于无弦处听古琴,于无水处赏清音,难道是不可能的吗?17何况,新生南路的前身原是两条美丽的夹堤,柳枝曾在这里垂烟,杜鹃花成把它开成一条“丝路”,五彩的丝,而我们房子的地基便掘在当年的稻香里。
18我固执地相信,那古老的水声仍在,而我,是泊船水湄的舟子。
19新生南路,车或南,车或北,轮辙不管是回家,或是出发,深夜行车不论是为名是为利,那也算得是一种足音了。
其中某个车子里的某一把青蔬,明天会在某家的餐桌上出现,某个车子里的鸡蛋又会在某个孩子的便当里躺着,某个车中的夜归人明天会写一首诗,让我们流泪,人间的扯牵是如此庸俗而又如此深情,我要好好地听听这种水声。
20如果照古文学学者的意思,“湄”字就是“水草交”的意思,是水跟岸之间的亦水亦岸亦草的地方,是那一注横如眼波的水上浅浅青青温温柔柔如一带眉毛的地方。
这个字太秀丽,我有时简直不敢轻易出口。
21今夜,新生南路仍是圳水,今夜,我是泊舟水湄的舟子。
22忽然,我安下心平下气来,春仍在,虽然已是阴历三月的最后一夜了。
正如题诗在壁,壁坏诗消,但其实诗仍在,壁仍在,因为泥仍在,曾经存在过的便不会消失。
春天不曾匿迹,它只是更强烈地投身入夏,原来夏竟是更朴实更浑茂的春。
正如雨是更细心更舍己的液态的云。
23今夜,系舟水湄,我发现,只要有一点情意,我可以把车声宠成水声,把公寓爱成山色的。
24就如此,今夜,我将系舟在也是水湄的地方。
【注释】吴刚:相传吴刚是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留在月宫,要他砍倒桂树,方可获仙术。
但吴刚每砍完一半,桂树便会自动愈合,日复一日,吴刚的工作始终无法达成,必须不断的砍下去。
薛西佛: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的大巨人。
因为犯了大错而被宙斯处罚将山脚下的大石头推上山。
但石头被施以魔法,到了山顶就会自动地滚到山脚下。
所以薛西佛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推石上山的行为。
7.联系上下文,理解第5 段中作者感到“懊丧”的原因。
(2 分)8.第8 段画线句的含义是9.理解第15 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 分)10 .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22 段的作用。
(4 分)11 .选出对文章的赏析有误的一项()(3 分)a.本文以作者心情的变化贯穿全文,从一开始的懊恼,到接下来调整心绪平和下来,到最后有所悟而心情好转。
b.本文借助“泊舟水湄的舟子”这一形象揭示了只要有一点情意,平庸的生活也可以深情的哲理。
c.暮春之际伤春惜春自古文人皆然,这篇散文也未能摆脱这一情感格调。
d.本文将古典的含蓄美和现代的柔情美完美结合,将人生的哲理寓意在呢喃咏叹中,让人耳目一新又心潮起伏。
12.题目“也是水湄”富含深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赏析。
(6 分)参考答案:7.(2 分)懊丧的原因:一方面因为伤春早逝(1 分),一方面是因女人无休止的家务琐事而烦恼,急切寻求解脱而不得。
( 1 分)8.(3 分)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件羽衣,这羽衣象征了女人对美好生活的幻想(1 分)。
繁琐劳累的生活让女人们往往忘记了曾经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向往(1 分)。
对女人们来说其实她不想抛弃现在的生活,只要偶尔打开心扉还能拥有这个幻想就已经足够了( 1 分)。
9.(3 分)划线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 分),把榕树比作绿色的柔波(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榕树茂密苍翠的特点(1 分)。
10.(4 分)内容上,作者悟到春不曾匿迹,夏是春的延续( 1 分)任何东西只要存在过就不会真正消失,会以其他形式继续,因此不必为了失去而懊丧(1 分)。
结构上,这一段与前文伤春早逝的内容相呼应(1 分),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1 分)11.(3 分)c 12.(6 分)“也是水湄”的含义是“也在水边”(1 分)。
因为“新生南路的前身原是两条美丽的夹堤”,因而她想象自己也在水边(1 分)。
作者借此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只要心中抱有美好的向往与热爱,平庸的生活也可以充满诗情画意(2 分)。
题目有一种诗意之美,与作者所要表达的“诗意地生活”这一主旨一致(2 分)。
【篇二:张晓风散文阅读答案】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我在张晓风1)那天早晨,天无端的晴了,使人几乎觉得有点不该。
昨天才刚晴过,难道今天如此运气再晴一天? 那阵子被风风雨雨折磨怕了,竟然连阳光也不敢信任起来。
2)我对丈夫说:“我今天要到大屯山那一带去,主要目标是梦幻湖。
”3)他一时尚未醒透,等他搞清楚,我已经带好四个橙子、两片面包和一个蛋走到门口了。
4)一个人对着湖水枯坐,觉得天地间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湖水浅浅盈盈,只可惜不见当年的水鸟群了。
不知为什么参禅的人总喜欢“面壁”,其实“面水”不是更好吗?水似柔而刚,似无而有,不落形象而又容纳万象。
5)几乎每到春天,我就要嫉妒画家一次,背着画架四处跑,仿佛看起风景来硬是比我们多了一种理由,使我差不多要自卑了。
不能画春天就吃一点春天也是好的。
前些日子回娘家去看父母,早上执意要自己上菜场买菜。
说穿了哪里是什么孝心,只不过想去看看屏东小城的蔬菜。
一路走,一路看绿茎红根的菠菜,看憨憨白白的胖萝卜,看紫得痴愚的茄子,以及仿佛由千百粒碧玉坠子组成的苦瓜⋯⋯而最终,我选了一把叫“过猫”的春蕨,兴冲冲拿回家炒了。
想想那可能就是伯夷所食的薇,不觉兴奋起来,我把那份兴奋保密,直到上了饭桌才宣布:“爸爸,你吃过蕨类没有?”“吃过,那时在云南的山里逃难,云南人是吃蕨的。
”6)当然,想来如此,云南如此多山多涧多烟岚,理当有鲜嫩可食的蕨。
7)“可是,在台湾没吃过。
”8)“喏,你看,这盘便是了,叫‘过猫 ',很好吃呢!”9)“奇怪,怎么叫‘过猫 '?爸”爸小声嘀咕。
10 )“可是,我就是喜欢它叫过猫。
”我心里反驳道。
它是一只顽皮小野猫,不听话,不安分,却有一身用不完的精力,宜于在每一条山沟上跳来窜去,处处留下它顽皮的足迹。
11)吃新上市的蔬菜,总让我感到一种类似草食动物的咀嚼的喜悦。
对不会描画春天的我而言,吃下春天似乎是唯一的补偿吧!爬着陡峭的山路,不免微喘,喘息仿佛是肺部的饥饿。
由于饿,呼吸便甜美起来,何况这里是山间的空气,有浮动着草香花香土香的小路。
这个春天,我认真地背诵野花的名字——“南国蓟”、“昭和草”、“桃金娘”、“鼠麴草”、“兰花蓼”、“通泉草”、“龙葵”、“睫穗蓼”、“紫花藿”、“香蓟”⋯⋯但可恨的山野永远比书本丰富,此刻我仍然说不出鼻孔里吸进的芬芳有些什么名字。
12)有一种小花,白色的,匍伏在地上,毫无章法的乱开一气,它长得那么矮,恍如刚断奶的孩子,犹自依恋着大地的母怀,暂时不肯长高,而每一朵素色的花都是它烂漫的一笑。
13 )初春的嫩叶照例不是浅碧而是嫩红,状如星雨的芒萁蕨如此,尖苞如纺锤的雀榕如此,柔枝纷披的菩提如此。
想来植物年年也要育出一批“赤子”,红通通的,血色充沛的元胎。
14 )终于,我独坐下来,不肯再走了,反正“百草千花寒食路”,春天的山是走不完的。
15)整个山只专宠一个像我这样平凡的女子,所有的天光,所有的鸟语,所有新抽的松蕊,所有石上的水痕,所有俯视和仰视的角度,所有已开和未开的花,都归我一个人独享——只因为我在。
16)说“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
每到山水胜处,我总想举起手来回一声:“我在。
”17 )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己“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感到一种可贵,仿佛我是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少的一块。
18 )天神的存在是无始无终浩浩莽莽的无限,而我是此时此际此山此水中的有情和有觉。
19)在路旁坐久了,忽然从石头上蹦来一只土色的小蚱蜢,停在我的袖子上。
我穿的衫子恰好也是自己喜欢的土褐色,想必这只今春才孵化的糊涂小昨蜢误以为我也是一块岩石吧?想到这里,我忽然端肃起来,一动也不敢动,并且非常努力地扮演一块石头,一时心里只觉好笑好玩,竟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动,不要动,这只小蚱蜢刚出道,它以为你是岩石,你就当岩石好了信免得打击它的自心。
” 20)相持了几分钟,小蚱蜢还是跳走了,不知它临走时知不知道真相,它究竟是因停久了觉得没趣才走的?还是因为这岩石居然有温度,有捶鼓式的音节自中心部分传来而恐惧不安才走的? 不管怎么说,至少它一度视我为岩石,倒也令人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