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交叉综合症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上下交叉综合症_与解决方案_组员_马春龙_秦玉丽_杨鑫

上下交叉综合症_与解决方案_组员_马春龙_秦玉丽_杨鑫

简介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同意正确姿势对于骨骼肌肉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有多少人能在每天大部分时间保持良好的姿势呢?逐年累月的不良姿势会引起身体发生适应性改变。

比如,经常可以看到有圆肩、头向前倾的姿势——也就是本文将要阐述的上交叉综合症。

特别是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会更常见。

除此以外,力量训练的方式也会影响身体姿态。

有些健美运动员过度训练胸部肌肉(相对忽略背部),而且不注意进行伸展,就会引起圆肩的现象。

本文将会讨论什么是上交叉综合症,有何不良影响以及介绍一些可以改善的训练和拉伸方法。

什么是上交叉综合症?正确的上半身体姿应该无论在坐姿还是站姿,都为直立的,头应该在肩膀之上,肩部放松。

而不良的上半身姿势则会出现头部前倾(颈椎的自然弯曲消失或减少);圆肩;中背部(胸椎部位)后曲增加;肩胛骨耸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上交叉综合症。

造成这个症状主要是因为某些肌肉的不平衡引起的。

有些肌肉比较强,比较紧,比如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肩胛提肌;斜方肌上束;胸锁乳突肌;斜角肌。

有些则比较弱,比如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前锯肌;使肩外旋的肩袖肌群,深层颈屈肌。

强弱肌肉形成了一个交叉,所以称作上交叉综合症。

如图非正常正常上交叉综合症的不良影响那么这种症状有什么不好呢?难道只是因为好像大猩猩一样,影响形象?当然不只这么简单。

如果你保持这个不良姿势一定时间,就会感到颈部紧,腹腔容量减少,呼吸不畅。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姿势有何不良影响[1]:□肌肉紧,肩颈酸痛,严重可压迫颈椎之间的神经,引起头痛和手臂麻痹z 颈部曲度减小、僵硬,会引起对大脑供血不良,降低大脑功能□呼吸不畅,摄入氧气减少,体废物排出受阻,影响对身体供能,容易在体累计毒素□腹腔容量会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造成便秘□圆肩姿势会使横膈膜处于紧缩短状态,造成对大动脉和腔静脉的压迫,使心脏工作负担加重。

所以说,上交叉综合症不仅仅是形象不好看,还会引起以上种种问题。

有研究发现,女性的头痛、偏头痛和颈椎疼痛的情况比男性多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引起的,因为女性颈部的肌肉力量比男性小很多,但是头部的重量与男性一样都是身体重量的8%,想象一下,如果本身颈部肌肉力量不够,还要顶起好像保龄球一样重的头部,再加上姿势不正确,就会引起肌肉的不平衡。

上交叉综合征课件

上交叉综合征课件

PPT学习交流
7
颈肩部牵拉 这两个动作可以有效放松颈肩部肌肉,有助于减少耸 肩导致的肌肉紧张。一个动作是朝侧面牵拉颈部肌肉,一个动作是朝 侧前方牵拉颈部肌肉。牵拉30秒,重复2-4次。注意保持躯干正直,该 动作是牵拉肌肉而非压迫颈椎。
PPT学习交流
8
胸部肌肉牵拉 如图所示,手扶
柜子或者墙壁,
这两个动作可以
三、有研究发现,女性头痛、偏头痛 和颈椎疼痛远多于男性,可能与上交 叉综合症密切相关,因女性颈部肌肉 的力量远小于男性,但头部的重量却 几乎相当,在同样的身体姿势下更容 易出现上交叉综合症。
PPT学习交流
2
机理
• 正是因为两条交叉线上的肌肉 不均衡,一条线上的肌肉因为 长期紧张而僵硬,一条线上的 肌肉因为缺乏锻炼而过于薄弱 松弛,两条线上的肌肉失衡加 剧了颈肩部不适,颈肩不适引 发的姿态异常又使得肌肉更加 失衡,这时恶性循环就产生了, 使得颈肩不适变得越来越严重
错的!都是错误运动惹的祸!
PPT学习交流
5
PPT学习交流
6
正确的运动康复可以有效 缓解颈肩不适 既然头部做米 字运动或者绕环运动是错误 的,那什么样的康复运动才 是缓解颈肩不适的正确运动 呢?回到刚才提及的上交叉 综合征,一些肌肉过紧,另 一些肌肉薄弱,彼此失衡是 导致颈肩不适的重要原因。 那么拉伸放松那些紧张的肌 肉,激活加强那些薄弱的肌 肉,就可以起到纠正肌肉失 衡的作用。肌肉平衡了,姿 态自然也就得到恢复
PPT学习交流
15
动作8:肩 关节画弧运 动,在从高 处下落过程 中,体会两 侧肩胛骨靠 拢的感觉
PPT学习交流
16
招财猫动作
手持两个矿泉
水瓶做招财猫
动作,该动作

上交叉与下交叉综合征(1)

上交叉与下交叉综合征(1)
两手握紧橡皮带,上臂紧贴 身体,保持肘关屈曲 90 度, 手腕中立,手臂分别向外打 开,作肩关节外旋拉伸橡皮 带 防止代偿
前锯肌
部位:胸廓侧面浅层。 起点:上位8~9肋骨外侧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前 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 伸;下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胛 骨下降和上回旋。远固定时。
前锯肌锻炼
肩胛提肌
部位:位于颈项两侧 起点:第1~4颈椎横突后结节 止点:肩胛骨内角和脊柱缘的 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 提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一侧 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轻度回 旋;两侧收缩,使颈伸。
肩胛提肌
方法同斜方肌上部,略微低头
菱形肌
部位:斜方肌深层。 起点:第6、7颈椎和第1~4 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 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 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胸 段伸。
菱形肌、斜方肌中下 部锻炼
先激活
后做不同角度的扩胸运动
胸锁乳突肌
部位:颈阔肌深层,颈部两侧。
起点: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 头颈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两 侧收缩,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 关节额状轴的后面使头伸,肌肉 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 前面使头屈。上固定时,上提胸 廓,助吸气。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2/3 及股骨内上髁。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 收、伸和外旋。远固定时,两 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腹外斜肌
部位:腹前外侧壁浅层。肌纤 维由外上向前内下斜行。 起点:第5~12肋骨外侧面。 止点:髂嵴、耻骨结节及白线。 其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壁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 使骨盆后倾。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 向同侧侧屈和向对侧回旋;两 侧收缩可使脊柱屈以及降肋助 呼气。

10分钟交叉训练教案

10分钟交叉训练教案

10分钟交叉训练教案教案标题: 10分钟交叉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交叉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身体控制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时长: 10分钟教学准备:1. 运动场地或室内空间。

2. 足球、篮球或其他适合交叉训练的器械。

3. 班级分组名单。

教学流程:1. 热身活动 (2分钟):-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全身热身运动,如跳绳、仰卧起坐、深蹲等,以准备身体进行交叉训练。

2. 解释规则和目标 (1分钟):- 向学生介绍交叉训练的概念,并解释本节课的目标。

- 说明学生将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需要完成几项任务。

3. 分组活动 (5分钟):-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告知每个小组的任务。

- 任务可根据学生年龄和能力的不同进行调整,例如:a) 将球传递给队友,要求队友用脚踢球入对方的球门;b) 将球传递给队友,要求队友用手将球投进一个目标;c) 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完成特定的体育动作,如俯卧撑、深蹲等。

4. 结束活动 (2分钟):- 让学生停止活动,集中回到指定地点。

- 提醒学生进行适当的拉伸运动以放松肌肉。

教学考虑和扩展:1.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适当调整活动的难度。

2. 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合作和沟通。

3. 强调身体姿势和技巧的正确性,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4. 可以设置小组之间的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动力和兴趣。

评估和反馈: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注意他们的协调性、团队合作和技巧。

2.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交叉训练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和难度。

通过积极参与这种趣味性的教育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身体控制能力,还可以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和兴趣。

身体姿势矫正篇:上交叉、下交叉综合症

身体姿势矫正篇:上交叉、下交叉综合症

身体姿势矫正篇:上交叉、下交叉综合症身体姿势篇:上交叉综合症和下交叉综合症人体的最佳理想体态如果从侧面看:如下图所示,悬挂一条垂直线的话,那么这条线可以通过耳垂,肩峰,躯干中间,股骨大转子,膝关节中心,踝关节中心。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达到这样一个完美的姿态,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偏离,但是如果有非常明显的偏移,那就不光是会影响美观了,同时还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上交叉综合症(Upper Crossed Syndrome,UCS)特征:头部前倾、颈椎前凸增加、圆肩、胸椎后凸增加及翼状肩胛骨。

原因:由于躯干上部肌肉不均衡引起的,这与年龄无关。

诱因:如懒散地坐在电脑前都会导致上交叉综合症。

主要是因为缩短紧张的肌肉和无力拉长的肌肉连接成线的话,在侧面看形成了一个“X”字。

上交叉综合症中肌肉不平衡部分图示:过紧的肌肉: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肩胛提肌、斜方肌上束、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过弱的肌肉: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前锯肌、使肩外旋的肩袖肌群、深层颈屈肌矫正:方法:上交叉综合症的矫正在于强化肌力弱的肌肉、拉伸张力高的肌肉。

主要按摩拉伸的肌肉有:胸大肌、胸小肌、斜方肌上束、背阔肌、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主要激活强化的肌肉有:斜方肌中下束、菱形肌、前锯肌、肩外旋肌群(冈下肌、小圆肌)、深层颈屈肌先进行紧张肌肉的按摩拉伸,建议对紧张肌肉先进行按摩,后再进行拉伸松解以下是主要紧张肌群的按摩,你可以用一个网球或者泡沫轴来进行。

用网球更好一些,能按的“更精准”。

背阔肌、胸大肌、胸小肌的按摩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的按摩胸肌拉伸背阔肌拉伸斜方肌上部、斜角肌,肩胛提肌拉伸靠墙推举身体紧贴墙面,手靠墙,向上进行滑动,这个动作是一个很好的整合动作。

伸展胸椎的同时牵拉胸大、胸小肌并激活斜方肌中下部。

肩关节的灵活性练习:肩外旋和肩外展下交叉综合征(Pronation Distortion Syndrome,PDS)特征:腰椎前凸、骨盆前倾增加。

上交叉与下交叉综合征培训课件

上交叉与下交叉综合征培训课件
案例二
患者张某,患有下交叉综合征,通过 调整生活习惯和增加有氧运动,成功 减轻了腰痛和肌肉疲劳。
患者经验总结与建议
经验总结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积极配合医生指导,注意调整日常姿势,加强核心肌群锻炼。
建议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和康复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上交叉与下交叉综合征 。
专家对上交叉与下交叉综合征的看法与展望
上交叉与下交叉综合征的常见症状
总结词
上交叉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肩部疼痛、背部疼 痛等,而下交叉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包括腰部疼痛、坐骨神经 痛等。
详细描述
除了常见的疼痛症状外,上交叉与下交叉综合征还可能导致 呼吸不畅、肌肉疲劳、心理压力等问题,影响生活质量和工 作效率。
02
上交叉综合征的原因与影响
看法
专家认为上交叉与下交叉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姿势异常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一定影响。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专家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上交叉与下交叉综合征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和生 活质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上交叉综合征的常见原因
01
02
03
04
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电脑等 电子设备
长时间维持不良姿势,如弯腰 驼背
缺乏锻炼,导致肌肉力量不平 衡
长期承受压力或焦虑,影响身 体姿势
上交叉综合征对身体的影响
颈部疼痛、僵硬和不适感 背部疼痛和不适感
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 手臂麻木和疼痛
上交叉综合征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康复训练,提 高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物理治疗
采用物理疗法如按摩、 热敷等缓解肌肉紧张和
疼痛。
生活方式调整

上交叉综合症的纠正教学与练习

上交叉综合症的纠正教学与练习

上交叉综合症的纠正教学与练习作者:张龙凤吴键张丰刚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9年第08期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走进校园,我国青少年中小学生大部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姿态问题,贯彻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宗旨,以改善中小学生身体姿态为目的,制订合理有效的身体姿态纠正方案,让学生回归阳光少年。

根据小学生不同程度、不同形态的不良身体姿态,本节课以上交叉综合症为纠正目标,将姿态纠正方案融入到日常体育课程当中,进行身体姿态表现和锻炼价值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身体姿态意识。

二、教材分析上交叉综合症的概念:也称肩带交叉综合症,主要是位于背侧紧张的上斜方肌和肩胛提肌与位于前侧紧张的胸大肌和胸小肌的前后交叉,以及上背部薄弱的菱形肌和中斜方肌。

主要表现为头部前伸、颈椎前凸、胸椎后凸(驼背)、肩部上提并前伸(圆肩)、肩胛骨旋转外展和翼状肩胛。

结合小学生的身体姿态现状和身体发展规律,在体能模块教学中姿态纠正主要有以下作用:改善学生不良上交叉综合症;使身体肌肉和关节恢复正常人体生物力学;提高本体感觉控制能力;加强弱链肌群力量、放松紧张肌群柔韧性和灵活度;让学生回归自信阳光少年,改变小学生的形态外表。

本课为新授课,以改善学生不良身体姿态为主,通过针对性的力量训练、肌肉松解和灵活度进行训练,主要采取以下教学策略:身体姿态活动操;本体感觉训练;力量训练;肌肉松解和灵活度训练;“螃蟹运输工”游戏和放松练习。

三、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男生20人,女生20人,该年级学生学业压力较重,日常生活习惯不好,书包过于沉重,并爱沉迷于电子产品和电子游戏,日常活动较少,除日常体育课、课间操之外,很少出门运动,严重缺乏运动。

该阶段学生骨骼弹性较大,水分多,身体塑造性较强,受到外界撞击易骨折,如果长期保持不良身体姿势和不良身體习惯,会造成小学生结构性的病变,严重者还会发生炎症、疼痛,甚至骨骼变形。

因此,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在体育课和课间操采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来改善身体肌肉平衡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习惯和意识。

上交叉与下交叉综合征培训课件

上交叉与下交叉综合征培训课件

上交叉与下交叉综合征培训课件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上交叉综合征概述•下交叉综合征概述•上交叉综合征康复治疗方案•下交叉综合征康复治疗方案•上交叉综合征预防措施•下交叉综合征预防措施上交叉综合征概述01定义与临床表现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ed Syndrome)是指因姿势异常导致的颈部、肩部和胸背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以及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反弓等表现。

临床表现颈部疼痛、肩部酸痛、胸闷、背部不适、肌肉僵硬等。

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长时间坐姿不正,睡姿不良等。

产生原因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

影响因素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X光检查等手段进行诊断。

诊断采用颈椎生理曲度测量、肌肉力量评估、疼痛评估等方法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诊断及评估方法下交叉综合征概述02定义下交叉综合征(Lower Crossed Syndrome)是指骨盆和腰椎向前弯曲,使腰椎和骨盆后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以及大腿后侧和小腿后侧肌肉处于松弛状态的身体姿态。

临床表现下交叉综合征患者的身体通常呈现为腰椎和骨盆向前弯曲,腹部和臀部肌肉紧张,大腿后侧和小腿后侧肌肉松弛。

这种身体姿态可能导致疼痛、功能障碍和姿势不良。

定义与临床表现下交叉综合征通常是由于长时间坐姿或站立时姿势不正确,以及缺乏锻炼和肌肉力量不足等因素导致的。

下交叉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包括肌肉力量不平衡、姿势不良、缺乏锻炼以及长期承受压力或紧张等。

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产生原因诊断及评估方法诊断方法医生通常会观察患者的身体姿态,检查患者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并询问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情况,以确定是否患有下交叉综合征。

评估方法评估下交叉综合征的方法包括观察患者的站立和坐姿,测试患者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以及评估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程度。

上交叉综合征康复治疗方案03通过针对性的锻炼,增强上斜方肌、下斜方肌等肌肉的力量,以改善姿势和减轻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下交叉综合症
什么是上交叉综合症?
主要表现在是圆肩、驼背、头部前倾,常见于久坐或常进行超负荷训练的人士,此现象称为上交叉综合症,一般表现为:颈椎酸痛,肩部麻木,腰背不适,如果缺乏针对性的训练,导致体态变形,手部麻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从专业角度讲为胸肌、肩胛提肌,上斜角肌过强,训练处方应伸展该部份的柔韧度,不能强化训练该部份,中下斜方肌,深层颈屈肌过弱,
上交叉综合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1.长久以错误坐姿伏案工作――通常发生在IT一族、健身爱好者、学生、文员、司机身上。

寒除了影响外观,予人一种垂头丧气、没精打采的感觉;穿起衣服时不甚美观,更令到衣服的美感大打折扣外,亦会令肌肉过紧,导致痛症或其它身体毛病.
对于长久以错误坐姿伏案工作的人士﹐例如办公室的文职人士﹐不少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寒背。

他们使用计算机工作的时候,会不自觉把上身向前倾,下巴凸出,上臂向外抬而没有贴住上半身,前臂在没有承托的情况下,对上肢(特别是肩膀)造成很大负荷。

2.过份锻炼胸大肌,缺乏锻炼上背肌群
经常锻炼胸大肌,却缺乏锻炼上背部的健身房常客,会令前胸的肌肉(即胸大肌)及上背过紧,下背及近颈的肌肉(即菱形肌和斜方肌中下束)过弱﹐造成胸前背后肌肉发育不平衡﹐长久会形成寒背。

3.心理因素﹐刻意「缩胸」
踏入青春期之后﹐女性在生长荷尔蒙的分泌令胸部发育﹐乳房胀大,逐渐变得坚挺丰满。

有些少女由于无法接受这种生理转变,害怕在别人面前展露发育中胸部的线条,于是刻意做出身体前倾、垂头、弓背等动作来作掩饰﹐造成寒背的问题。

上交叉综合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1.头部不自觉的向前倾
2.胸椎过份向后屈曲
3.从侧面看,脊椎呈”C”型,俗称驼背
4.视角上比实际高度矮小
5 .肩膀及颈子肌肉僵硬.肩膀及下背出现酸痛胸口翳闷,呼吸不顺
让患者仰卧位,屈曲膝关节使足底平放在治疗床上,让患者抬起下巴,保持这个姿势数秒,观察患者的头颈部是伸直还是屈曲,如果颈深屈肌群虚弱,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部(易痉挛区)取代颈深屈肌群的功能,使头部过伸,下巴指向屋顶。

结论:颈部深肌群张力状况,是否存在上交叉综合症
髂腰肌损伤并出现持续的挛缩是造成骨盆前倾继而影响到肌纤维慢性应力性损伤的根本,例如长期坐位的人员,由于长期屈髋造成的髂腰肌的挛缩是引起慢性疼痛的诱因。

患者坐在床头,治疗师抓住其右腿使其屈曲到胸前(尽最大可能),让患者收紧下颌,左腿放到床的外缘。

如果髂腰肌长度正常无挛缩,则左侧股骨应该与地面平行(所有的向上的成角均提示有髂腰肌的挛缩)
如果股直肌正常,则左小腿将与地板垂直(小腿与地板的成角提示股直肌的挛缩)
如果阔筋膜张肌挛缩则小腿向外有轻度外展。

往往患者的整体性决定在上述三块肌肉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挛缩,因此在训练的时候,要同时牵拉,并提高其拮抗平面的向心性收缩的功能。

髂腰肌损伤特点:该肌肉出现挛缩的时候,―――膝关节外翻+反张,骨盆前倾。

Trendelenburg试验:正常时因臀中肌向下牵拉站立侧髋关节而使得抬腿侧抬高,如果站立侧臀中肌力量弱,则该侧骨盆抬高,对侧降低(+)
X线上,骨盆低得一侧理论上臀中肌处于弱势。

损伤特点:
如果臀中肌薄弱,则导致骨盆的侧倾,同侧骨盆比较高,因此可以通过训练骨盆高侧的臀中肌调整骨盆。

而整体脊柱矫正规律对角线相同,例如右侧臀中肌无力,则左侧岗上肌外展功能下降
Jull和Janda发现肌肉平衡的可预测模式,这些失衡改变运动模式,因此给关节系统增加持续的应力,它们可能是肌肉骨骼疼痛的决定性因素以及疼痛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而髂腰肌竖脊肌与薄弱的腹肌、臀大肌成行的交叉叫做下交叉综合症。

骨盆区容易出现挛缩的肌肉
---髂腰肌、竖脊肌腰部、梨状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腰方肌、内收肌、骨盆区容易被抑制的肌群
――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腹肌
下交叉综合症的体征
1竖脊肌短缩造成腰椎过渡前凸。

2薄弱的臀大肌和腹肌及坚强的髂腰肌造成骨盆的前倾和腹部的隆起
3为代偿腰骶接合部高运动性所致的胸腰接合部张力增加
4梨状肌坚强导致足外翻。

腰骨盆肌肉的姿势性功能障碍
1竖脊肌向内扭转(向中线)
2髂腰肌向内扭转,原因之一是内收足的作用,足内收使腿短缩、股骨内旋、骨盆向前倾斜、从而使髂腰肌产生向内或近中的旋转。

3臀部的臀肌和外旋肌趋于向下旋转。

★★肌肉与腰骨盆平衡的关系
A增加腰弯和产生骨盆前倾的肌肉
1挛缩的髂腰肌(对于脊柱侧弯的患者在进行腹横肌训练的同时,首先要充分评估髂腰肌是否存在挛缩,并给予适当的处理)
2挛缩的缝匠肌、股直肌、和阔筋膜张肌
3挛缩的内收肌――耻骨肌、内收短肌、内收长肌、内收大肌、内收薄肌
4胸最长肌纤维
薄弱的肌肉:腹肌、臀大肌
B缩小腰弯的肌肉
1挛缩的臀大肌和内收大肌后部
2挛缩的腘旁肌
3挛缩的腹肌
4薄弱的棘旁肌
C导致骨盆倾斜的肌肉
典型的骨盆倾斜是挛缩的内收肌和低张力的髋外展肌群,挛缩的腰方肌、阔筋膜张肌、髂胫束组成。

内收肌张力增加可以引起收缩侧的髂骨升高,,腿部看起来变短,而对侧款外展
外展肌张力增加可引起收缩侧的髂骨降低,腿部看起来变长,以及对侧髋内收挛缩的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使同侧骨盆下沉
臀中肌薄弱导致对侧骨盆升高
腰方肌与腹外斜肌收缩使高侧的髂骨上提
引起骨盆的改变的原因的主要肌肉一定存在张力过低、或者挛缩,而明确的诊断可以将疾病暴露,中医的腹诊应该就是这种通过触诊软组织张力的变化达到对疾病诊断的目的。

相当多的腰痛存在的骨盆的旋转畸形,因此合理评估肌肉的协调性,对弱势肌肉进行训练是调整平衡的基础,而过于训练强势肌群则增加症状,
骨盆的前倾--后倾,左侧摆--右侧摆,顺时针旋转--逆时针寻转可以从多方面评估,训练肌肉提高机体自身功能的水平,是解决腰痛的关键!!!!!!!
下交叉综合症Lower-Crossed Syndrome(LCS)也被称作远端或骨盆交叉综合症(figure 4.3a; Janda 1987)。

LCS在姿势上的变化可分为两种类型:A和B (figure 4.3, b-c)。

A类在姿势上的表现为轻微的髋关节屈曲、轻微的膝关节屈曲、骨盆前倾、腰椎前凸增加;B类涉及下背部和胸腰椎部分,腰椎前凸极少,从而产生代偿,使胸椎过度后凸、驼背,头部过度向前牵引,膝关节过度伸展,以维持身体重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