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
高三年级政治必修二知识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导语】⾼三的⽇⼦是苦的,有刚⼊⾼三时的迷茫和压抑,有成绩失意时的沉默不语,有晚上奋战到⼀两点的精神⾁体双重压⼒,也有在清晨凛冽的寒风中上学的艰苦经历。
在奋笔疾书中得到知识的快乐,也是⼀种在巨⼤压⼒下显得茫然⽆助的痛苦。
⾼三频道为你整理《⾼三年级政治必修⼆知识点:中华⽂化和民族精神》希望对你有帮助! ⼀、源远流长的中华⽂化 1、中华⽂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2)博⼤精深 2、中华⽂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
①⽂字是⽂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了⽂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字的发明,使⼈类⽂明得以传承,标志着⼈类进⼊⽂明时代。
③汉字为书写中华⽂化,传承中华⽂明,发挥了巨⼤的作⽤。
今天为中华各族⼈民所通⽤,是中华⽂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
是中华⽂化⼀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 3、中华⽂化源远流长的原因:(1)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有利于各民族⽂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化的认同、对外域⽂化的理解。
(2)还得益于汉字传载和史书典籍存传。
4、近代中华⽂化衰微的原因--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渐没落。
②西⽅近代⼯业⽂明的巨⼤冲击。
5、如何再创中华⽂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复兴才能创造中华⽂化新的辉煌。
(3)中华民族的伟⼤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化的繁荣兴盛。
我们要全⾯认识祖国传统⽂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中华⽂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明相协调,既保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可以分为宗教文化、哲学文化、文学艺术文化、礼俗文化、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
这些类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几种传统文化类型。
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宗教文化的代表有儒教、道教、佛教等。
儒教强调仁爱、诚信、亲和,重视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
道教讲究“道法自然”,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身心灵的合一。
佛教则主张解脱生死轮回,追求内心的清净与平和。
这些宗教文化对中国社会起到了重要的道德与精神指引作用。
哲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孔子、老子、庄子等大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
儒家强调礼义廉耻,主张以仁为本,注重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
道家追求自然真理,提倡无为而治,反对人为的约束。
墨家则强调兼爱、非攻,主张消除战争和冲突。
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政治、伦理、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艺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之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丰富多彩,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形式。
唐诗宋词、元曲明剧、四大名著等代表作品,展现了中国人民优美的文学情怀和艺术创造力。
文学艺术文化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也传承了国家的文化遗产。
礼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讲究礼仪文化,尊重长辈,重视教育,注重节气传统。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充满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
科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瑰宝。
中国古代在农业、制陶、冶铁、造纸、火药等方面有许多重要发明和创造。
如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对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类型繁多,内容丰富,各具特色。
这些文化类型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应当倍加珍惜和传承。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你有何想法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你有何想法要想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是中华民族的无限的财富。
有人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就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的标志。
是我们新生代中华儿女所要传承与发扬的文化智慧。
还记得在上世纪发生的两次大规模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的灭顶之灾,使得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的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
中国的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死,则国之精神死,中国就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了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
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
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
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而有着丰富文化的国家。
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产物,也是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每个节日都有着其独特的意义和庆祝方式。
本文将讨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以及它们的重要性。
春节-团圆与祭祖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农历的新年一般在公历的1月底或2月初,持续至元宵节。
春节是一个富有传统色彩的节日,它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在春节期间,中国人一般会返回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春节的重要性在于它代表了中国文化中的团圆精神和祭祖传统。
在中国,祖先崇拜一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向祖先献上祭品,祈求祖先祝福家庭平安、春耕丰收。
此外,春节期间还有一系列与祭祖有关的活动,如舞龙、舞狮和放鞭炮等,这些活动象征着驱除邪恶,迎接吉祥的新年。
清明节-扫墓祭祖清明节,即传统的扫墓节,是中国人民纪念祖先的节日。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拜,表达对过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清明节的重要性在于它强调了中国文化中的祭祖传统。
在中国,祭祖是家庭和个人责任之一,它有助于人们维系家族联系、传承家族文化以及认识自身根植于何处。
此外,清明节也是一个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节日,提醒人们重视环保,保护自然资源。
端午节-纪念屈原端午节,又称为“五月节”或“重五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它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端午节一般在公历六月初五日,古老而有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重要性在于它代表了爱国主义和中华文化的精神。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对中国文化的创造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并表彰他的杰出贡献。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参加龙舟比赛和吃粽子等活动,象征着屈原抱石跃江、为国捐躯和抵御蛟龙等传说故事。
中秋节-家庭团聚与感恩中秋节,也称为“月满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国古代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中国古代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中文化认同和自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人民对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对中国古代人民的价值观、社会风尚和道德标准产生了深刻影响。
同时,中国古代人民也在与外部文化的接触中不断形成文化自信,这种自信让中国古代文化传承至今,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文化认同中国古代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
这种认同包括对中国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的体现。
中国古代的文化认同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传承始于商周时期,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人民经过长期的地理、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华文化”,其以道德伦理、礼仪文化、经典书籍、诗歌辞章以及艺术美学等为主要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数千年间从未动摇过,这种认同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精神基础。
2.尊老敬祖中国古代文化认同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尊老敬祖。
中国古代人民非常重视家族谱系,认为家族是家族祖先血脉相传的根,是家族凝聚力的源头。
为了传承家族精神和维护家族传统,在中国古代人民中有着尊老敬祖的传统习俗。
尊重长辈,遵守家族规矩,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认同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3.孝道伦理孝道伦理是中国古代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人民的传统观念中,孝道是一种基于人类互助与关爱的社会礼仪和道德原则。
孝道具有家族团结和社会凝聚作用,被认为是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点。
在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中,孝道伦理被贯穿于诸多细节之中,如投其所好、崇敬父母、关爱家人。
对于中国古代人民而言,孝道伦理是家风、家训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认同的重要元素之一。
二、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相对应的是文化自信。
中国古代人民在与外部文化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稳固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是指中国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和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 中国文化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代。
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中, 包括诸多文化元素, 例如中国画、中国书法、中国音乐、中国医学等。
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古国, 早在数千年前, 就已经出现了伟大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例如早期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
中国古人在建筑、制陶、农业等方面也有很多的创新和发明, 例如汉朝的策略、唐朝的诗歌、宋朝的数字、元朝的戏曲、明朝的革命、清朝的典礼和礼仪等。
二、中华民族文化的元素1.戏曲: 戏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的精华。
其中京剧、豫剧、川剧、粤剧、越剧等是比较有名的戏曲剧种, 它们在唱腔、舞蹈、表演、服装等方面都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2.书法: 书法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 是绘画和文学的结合体。
中国书法可以表达出一种独特的美学情感, 它不仅是写字的技艺, 还是一种艺术形式。
中华民族的书法有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3.饮食: 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 包括多数地区的饮食习惯、民间食品和工艺美术品。
寿司、茶、粽子、麻婆豆腐、炸酱面等是中国的美食文化, 它们让外来人无法抵挡。
4.音乐: 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有悠久的历史, 有着和西方音乐完全不同的风格。
中国音乐传统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年的商代, 幽深的旋律、流畅的古调、奏鸣的音乐、高亢的狂想曲等形式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
5.绘画: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绘画的国家, 中国绘画可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
它是一个浓郁的文化元素, 且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中国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花鸟画等都是非常受世人喜爱的绘画作品。
6.文学:中国的文学作品以关注生命和真理为主题, 主要集中在文学、诗歌、小说、戏曲等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问答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问答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和创造力。
下面是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问答,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1.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代代相传的文化体系,包括语言、文学、哲学、艺术、宗教、礼仪、道德、法律、科学等各个方面。
它是中国人民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2.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仁爱、和谐、诚信、自由、平等、公正”。
这些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积累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
3.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代表作品,其中包括《论语》、《道德经》、《诗经》、《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孟子》、《周易》等。
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艺术和哲学成就。
4.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这些节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代代相传至今。
5.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艺术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形式,包括中国画、书法、剪纸、剪影、京剧、昆曲、皮影戏、杂技等。
这些艺术形式独具特色,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独特魅力。
6.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美食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美味的传统美食,比如北京烤鸭、四川火锅、广东点心、福建鲁肉、湖南辣椒炒肉等。
这些美食代表了中国各个地方的独特风味和饮食文化。
7.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医学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有独特的传统医学体系,包括中医、针灸、推拿、草药疗法等。
这些传统医学方法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中华民族的健康保健和疾病治疗。
8.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婚礼习俗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独特的传统婚礼习俗,比如过大礼、喜酒、拜堂、敬茶、送新娘等。
中华文化传统在现代中国的价值与意义

中华文化传统在现代中国的价值与意义中华文化传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和精神支柱。
在现代社会,中华文化传统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不仅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还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情感体验。
一、中华文化传统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中华文化传统是中国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更体现了中国人的态度和价值观。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启示作用,例如:1. 追求和谐共处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上帝都应该和谐共处。
这一理念对于现代社会也是非常有启示意义的,如今的社会普遍存在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种族歧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都反映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
因此,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追求和谐共处,摒弃对于自然和他人的破坏和伤害,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上帝之间的和谐共处。
2. 崇尚善行爱心中华文化提倡的道德观念中,强调的是善行爱心。
这种价值观念对现代社会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如今社会上存在着很多贪污、腐败、暴力等不良现象,社会道德水平不高。
中华文化传统中崇尚的善行爱心,就是要我们用良好的道德行为影响他人,传递爱和关怀,让社会更加美好和谐。
3. 强调人与伦理中华文化重视人与伦理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的幸福和成就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太关注物质和经济上的成功,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而中华文化传统强调人与伦理的关系,让我们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交流,强化人的主观感受,更加注重人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
二、中华文化传统对于情感生活的影响中华文化传统不仅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启示有着重要意义,还对于人们的情感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华文化传统中凝聚的智慧和情感,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多情感的支撑和共鸣。
1. 家庭亲情中华文化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和归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奈曼旗青兰
一、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
我想问一下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说自己是中国人?有的人说是因为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但是现在很多国外大使馆使节的孩子也都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但他是外国人。
还有很多非洲和阿拉伯商人的孩子都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但是他们是外国人。
也有人说是因为说中国话,但是现在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就像SHE在他们的歌中所唱的那样,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说中国话的都是中国人吗?这两个都不是中国人的标志。
作为中国人真正的标志是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所讲“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也就是我们之所以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独特的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是老百姓经常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而没有意识到的的价值观、思维方式。
比如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使用概率最高的名言警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对我们为人处事,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交往提供了行事准则。
再比如,我们在清明节的时候祭祖就是因为我们儒家文化强调尊敬祖先,孝敬父母。
这些使得我们内心深处对中国文化不自觉的认同而产生的感觉:我是中国人。
所以我们之所以是中国人
不是因为语言、不是因为地域,而是因为中国文化养了我们而产生的对国家的那份认同。
因此,中国文化是我们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最重要的标志。
二、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到现在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的原因。
中华民族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将近4000年,在4千年的历史上我们国家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遥遥领先。
虽然现在美国是世界的一级,但是我们和美国的差距只有几十年,最多上百年。
那么,大家知道我们遥遥领先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吗?盛唐奇象:唐朝的时候长安的常住人口100多万,而当时欧洲最繁华的地中海沿岸叫威尼斯,它的常住人口不到3万。
欧洲最繁华的地方3万人不到中国长安100多万人。
阿拉伯人和欧洲人特别羡慕中国的长安,当时有20多万人居住在长安周边,不愿意回去。
还有日本全方位的模仿中国,遣唐使20多次,有9次被大风刮没了,多大的风也吹不走日本学习中国的热情:医学、文字、建筑、绘画等整个日本的文化都是模仿中国来奠基的。
英国的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有一套书叫《中国科学技术史》,他说17世纪以前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当中最顶级的发明中国占74%。
因此说我们国家是遥遥领先的。
而我们国家近代的落后只是从17世纪以后慢慢落后,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挨打到现在100多年的历史,但是我们把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放在三五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弹指一挥间。
1978年邓小平复出以后我们国力马
上就起来了,为什么?因为文化的底蕴在这里,历史的厚重在这里,所以一旦给了机会马上枝繁叶茂。
因此,我们应对自己的文化有高度的自信。
三、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
犹太这个民族两千多年以前,失去了自己的故土和家园,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全世界流浪。
两千多年的流浪使这个民族尝尽了人间的苦头,因为没有祖国,寄居在欧洲,二战期间被德国人杀了600万。
但是1947年当联合国给犹太民族批了一块地叫以色列的时候,流浪了两千多年的犹太人回到以色列。
现在以色列成为中东最强大的国家。
原因是什么?就是犹太这个民族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告诉自己的子孙,一定要读他的那本《旧约》,正是读这本书的时候犹太人从心灵深处知道自己不是俄罗斯人、不是德国人;而是犹太人。
这种强大的民族和心的认同使得犹太这个民族一旦有机会回到家园的时候,很快一个强大的以色列民族就起来了,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所以2000多年犹太民族无论到世界哪个地方流浪,犹太民族依然保留着是因为他的文化还在。
那么,我们国家从近代以来,从鸦片战争开始,甚至到现在,我们的文化一直被西方有意的抹杀,打开中美关系的第一个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了一本书叫《1999,不战而胜》,他说真正打败中国不需要战争,真正打仗美国几百年的繁华也会毁于一旦,因此,尼克松的话是这样说的: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不再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
化,不再尊重自己的文化偶像的时候就是美国不战而胜的时候。
就好比说一个孩子不断的有人给你的孩子灌输你父母不是好人,你父母的人品及其低劣,他不断的灌输,灌输得这个孩子看见自己的父母就讨厌,进家门就恶心,这个家就完了。
所以年轻人就是祖国的孩子,历史和传统就是母亲,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一位去过美国的专家说,在美国的华人有两种:一种华人,虽然在美国生活,依然读中国的书,保留着中国的传统,这类人非常关心中国、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关心我们党的改革。
这些人虽然身在美国,但是心在中国。
另外一种华人,虽然国籍在中国,但是周一到周五在美国工作,周六日去礼拜,他的精神信仰也美国,而对于我们国家怎么样、老百姓生活怎么样没兴趣。
因为他的身体在美国,心也在美国。
因此从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中国文化对我们中华民族非常重要,只要我们文化的认同在,中国人无论生活在何处,他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并且永远眷顾和关怀的是中国。
因此中国文化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根。
当一个民族的心灵被瓦解,当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心灵家园、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的时候,一定是这个民族分崩离析的时候。
因此,中国文化涉及我们国籍永固,无论我们的社会怎么动和变,只要我们中国的文化在中华民族永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