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咏笼莺》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答案附答案
《咏笼莺》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咏笼莺》的阅读答案及赏析《咏笼莺》的阅读答案及赏析「篇一」送隐者一绝[唐]杜牧无媒①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喜迁莺[宋]冯去非凉生遥渚。
正绿芰擎霜,黄花招雨。
雁外渔村,蛩边蟹舍,绛叶满秋来路。
世事不离双鬓,远梦偏欺孤旅。
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
慵觑。
清镜里,十载征尘,长把朱颜污。
借箸青油,挥毫紫塞③,旧事不堪重举。
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鹭。
倦游也,便樯云舵月,浩歌归去。
注①无媒:这里指士子因无人推荐、引见而无法用于世。
②此词作于冯去非罢归途中,时冯已八十高龄。
③借箸青油,挥毫紫塞:指出谋划策,立功边塞。
(1)这两首诗歌都表达了对____________的厌弃和对____________的向往。
(2分)(2)杜诗的“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和冯词的“倦游也,便樯云舵月,浩歌归去”所用的表达方式是否相同?各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1)世俗官场归隐生活(2)不相同。
杜诗的这两句运用间接议论的表达方式,对社会不公正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无情的.针砭。
冯词运用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形象而生动地抒发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两首诗歌结尾句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起到了深化中心、突出主旨的作用。
《咏笼莺》的阅读答案及赏析「篇二」居延海树闻莺陈子昂边地无芳树,莺声忽听新。
间关如有意,愁绝若怀人。
明妃失汉龙,蔡女*没胡尘。
坐闻应落泪,况忆故园春。
【注】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四川射洪人,文学和政治才能兼备,但备受压制,曾两度从军赴边。
②蔡女:即蔡文姬,东汉女诗人,博学能文,善音律,汉末为乱兵所掳,留匈奴十二年,后被曹操赎回,嫁给董祀。
1、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莺声”的?“莺声”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6分)2、作者在第三联中写明妃和蔡女,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1、首联以边地的荒寒空寂,衬托乍闻莺声的新奇悦耳;颔联移情于物(或运用想象),细听之下,感觉莺声悲苦愁绝,仿佛在怀念远逝之人。
纳兰性德《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扬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
[注]纳兰性德:皇帝待卫,长期护驾在外。
本词作于纳兰性德随康熙出游期间。
(1)“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分
(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
(4分)
答案:
10.(1)千万条杨柳丝在微风吹拂下摇摇摆摆,好像是在迎送这飞扬的马蹄:去年秋天往南飞的大雁,现在也飞回了北方。
(2)全词表达了词人对护卫生涯的厌倦,以及对家乡和闺中妻子的思念之情。
《相见欢》阅读答案

《相见欢》阅读答案《相见欢》阅读答案「篇一」纳兰性德《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相见欢【清】纳兰性德①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鲮被,水沉②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选自《饮水词》)①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
康熙帝器重的藏身近臣,但他无心功名利禄,却对早亡的妻子难于忘怀。
此篇作于出使途中。
①微云一抹:即一片微云。
②恰与二句:意谓那一抹微云的远山恰似清晨那人(指闺中人)所画出的眉毛。
③水沉:即水沉香,沉香所制成的香。
这里指香气。
宋周邦彦《浣溪沙》:“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簧尽日水沉微。
”④黄茅野店:即黄茅驿。
参见《蝶恋花?散花楼送客》【翻译】:遥远的山峰上飘着一抹微云,那一抹微云的远山像极了她清晓画的`眉形。
妻子一人孤独凄清着盏着红蜡,盖着青菱被,任那香气沉晕。
但此时自己身在远方,停宿黄茅野店,耳畔是西风猎猎,感到凄迟伤感。
【赏析】:见到了冷溶溶的远山便联想起她清晓所画的眉形,于是不免怀念起她来。
故于下片待以“红蜡泪”三句描绘想象中妻子正孤独凄清的情景。
但此时身在远方,停宿黄茅野店,耳畔是西风猎猎,又怎能不凄迟伤感,孤清寂寞呢!从词中所绘之情景看,此篇大约作于出使之途中。
【阅读训练】:(1)“微云”这一意象有什么妙用?请简要赏析。
(3分)(2)词中,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感情。
请简要赏析。
(3分)【参考答案】(1)(3分)词人由远望中萦绕远山的这抹微云,自然联想到心爱的妻子的画眉(1分),体现出他对亡妻的难以忘怀(1分);而把微云与亡妻在世时清早的画眉相似写人词中,更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1分)(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2)(3分)词人写了微云、远山、野店、西风等眼前所见的凄冷景象(1分),又通过红烛、青绫被、沉香等回忆起昔日美好的生活(1分),虚实结合,表达了词人在旅途中内心的凄凉、孤独,寄托了对亡妻凄婉缠绵的怀念。
纳兰性德《吟笼莺》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纳兰性德《吟笼莺》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
训练附答案
本文是关于纳兰性德《吟笼莺》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感谢您的阅读!
纳兰性德《吟笼莺》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
吟笼莺
【清】纳兰性德①
何处金衣客②,栖栖③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释】:
①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
②金衣: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③栖栖(xīxī):忙碌不停,孤寂零落。
【翻译】:黄莺在哪里栖息?在金丝翠缎的笼中栖息。
在晓梦中惊醒,有心在春风中自由鸣叫,却没有办法挣脱金丝笼。
追逐梁上翻飞的燕子,在井边的梧桐树上巢居。
只能空想在天空中展翅飞翔,却缄恨自己囚禁在笼子里。
【阅读训练】:
(1)简要分析,本诗前两联是怎样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
(4分)
(2)简要分析,本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参考答案】:(1)本诗前两联从三个方面照应诗题中的“笼”
字的:从动作方面描写黄莺被迫在笼中栖息(1分)、从心理方面写黄莺在笼中焦躁不安(1分)、从声音方面写黄莺在笼中感受不到春的温馨而悲啼(1分)的情状。
所以,虽未提一“笼”字,也写出了“笼”这个特殊环境对莺的影响(1分)。
【关键词语:栖息、不安、悲啼、环境;只答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不得分】
(2)作者借黄莺表达了虽处在金衣翠幕之中,却受到雕笼的束缚,追求自由而不得的不满,(2分)怀才不遇(或“白白浪费青春年华”)的怨恨(1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纳兰性德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清代:纳兰性德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
莫说离情,但值凉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
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标签思念、悲伤、悼亡译文谁在海天之间放了一轮皎洁的圆月,匆匆一瞥就不禁令人惆怅起来。
不要再说什么离愁别绪,每个夜晚总是涕泪飘零。
只有去到另外一个世界才能重逢,可今生又到哪里去相遇呢?这无奈的今生今世,刚刚因触景而伤了情,就又在愁怀中想起了你。
注释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等。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冰轮:月亮。
值:每到,正值。
凉宵:景色美好的夜晚。
碧落:道教语。
指青天、天空。
可奈:怎奈。
李煜《采桑子》:“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赏析“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
”上片前二句因离情而责怪月亮:是谁让天字中的月儿变得那么皎洁明亮。
难道他没有看到我的离情惆怅吗,词人恼月照人,又增“月圆人不圆”的怅恨,这种借月以表达怀念之情的作法与苏东坡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朱淑真的“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有异曲同工之妙。
“莫说离情,但值凉宵总泪零”。
接下二句,写这种离情已不堪提起,每到凉夜,总耍使人伤心落泪。
只是反反复复地说离情,而不说明是怎样的离情。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
”直至下片的“碧落重相见”,才知道先前所说之离情,并非一般之生离,而是凄然断肠的死别。
自居易《长恨歌》诗里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丽处茫茫皆不见”之语,是说贵妃死后,明皇命方士通天彻地去寻。
容若作此语。
说明爱人亡故。
然而就算碧落重逢。
也正如李商隐《马嵬》诗中所说的“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即使能够重见,已不是今生的事了。
至于今生呢,偏偏在忧愁之时总会想你。
“刚作愁时又忆卿”。
语简情深,哀婉之处动人心魄。
愁上浇愁,苦上加苦。
容若心思之凄惋低徊,由此亦可见一斑。
既然无力逃脱记忆的深渊,他也只能寻求一些希冀,今生最想实现的事情,不过是再见一面,再走一遭,却已是天上人间。
纳兰性德诗词《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原文译文赏析

纳兰性德诗词《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原文译文赏析《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清代:纳兰性德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译文】落花如烟似梦,凄婉迷茫;红日坠向小楼之西,室中麝兰飘香。
无限忧愁使闺中人容颜消瘦,可没人知道她的忧伤。
闲来无事调弄鹦鹉,教它诵念情郎赠我的诗章。
【注释】凄迷:形容落花凋谢零落的样子。
麝(shè)烟:焚烧麝香所散发的香烟。
麝烟即点燃麝香所散发的烟。
麝香是一种高级香料,室内放一丁点儿,便会满屋清香,气味迥异。
潜下小楼:指太阳已经落到小楼偏西的地方。
闲教鹦鹉:此句化用前人意象。
柳永《甘草子》:“却傍金笼教鹦鹉,念粉郎言语。
”【赏析】《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是一首“闺怨词”,词中描写的是一个女子在闺阁之中怀春思人的情形。
上阕写春天即将过去,曾经在枝头上绚烂地绽放过的花朵,这时已经凋零,看着枝头残花,花瓣在风中翩翩飞舞,少女觉得自己恍如梦中,但是这场梦带着淡淡的凄清迷惘。
纳兰通过写麝香慢慢燃尽,来暗指时间的推移,结合下一句“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可知这位闺中女子看着园内纷飞的落红,一直到傍晚时分。
夕阳西下加上韶华即逝,本就没有积极向上的气象,加上少女心中思念无限,愁绪更是强烈。
从“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的“又”字可知少女已经不止一次在夕阳西下之中凝望落花飘零,也可知她心中愁思点点的情况亦不止一次地出现过,这种愁日复一日地在暮春的夕阳中积累着,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长,说不清也道不明。
下阕的第一句,纳兰把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展现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一个愁容满面,倦于打扮,消瘦憔悴的女子的形象。
为了来排遣心中无限的忧愁,少女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在闲来无事之时就教自己的鹦鹉来吟诵情郎为自己写下的情诗。
虽然此举可以暂时化解女子心中的愁苦,但是在教完鹦鹉念诗之后,留下的则是更多的空虚和无奈。
【高中古诗词阅读】纳兰性德《酒泉子》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纳兰性德《酒泉子》阅读答案
酒泉子纳兰性德谢却荼蘼①,一片月明如水。
篆香②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
罗衣薄,休傍阑干角。
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注①荼tu靡,一种蔷薇科的草本植物,春天酒泉子
纳兰兴德
谢却
茶叶
蘼①,一片月明如水。
篆香
②
消,犹未睡,早鸦啼。
这个温柔冰冷的流氓的长袍很薄,所以他可以在阑尾附近休息。
最令人担忧的是,灯
要掉了,雁还在飞。
注①
茶叶
tu
蔷薇科的一种草本植物,通常要到仲夏春后才能开花。
因此,人们常常认为开花是一
个花季的结束。
②
封香,依然泛香。
唐宋时期,香料被制成印章状,一端被触碰,时间根据香上的印章
状标记计算。
(
一
)词上片用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环境
(
三
分)
(
2
)分析表明,整个词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 3
(分钟)
参考答案:
十二
.(1)
夜月、乌鸦、海豹香、枯叶等(1)
分)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冷寂。
(2
(分钟)
(2)
乌鸦和飞雁衬托出人物内心的混乱和孤独;(1
分)一夜无眠折射了人物的重重心事;(1
(分钟)
全词集中表现了作者孤寂感伤怀人之情。
(1
(分钟)。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纳兰性德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清代:纳兰性德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
从此簟纹灯影。
标签抒情、婉约、爱情译文天亮了,井台上响起了辘轳声。
一夜风雨,满阶落花,凋零中透出一丝冷意。
在这样一个清晨,“我”和她蓦然相逢。
“我”对她一见钟情,却难以明了她迷离的眼波背后暗藏的心事。
谁能明白?谁能明白呢?从此以后,无论是在簟席上辗转反侧、孤枕难眠之时,还是独对孤灯、辗转徘徊之际,我都会想念她。
注释辘轳:井上汲水的工具。
砌:台阶。
蓦地:突然地。
省:明白。
赏析小令首句点明了相遇的地点。
纳兰生于深庭豪门,辘轳金井本是极常见的事物,但从词句一开始,这一再寻常不过的井台在他心里就不一般了。
“正是”二字,托出了分量。
纳兰在其它作品中也常使用“辘轳金井”这一意象,如“淅沥暗风飘金井,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忆江南》),“绿荫帘外梧桐影,玉虎牵金井”(《虞美人》)。
玉虎,辘轳也。
“满砌落花红冷”既渲染了辘轳金井之地的环境浪漫,又点明了相遇的时节。
金井周围的石阶上层层落红铺砌,使人不忍践踏,而满地的落英又不可遏止地勾起了词人善感的心绪。
常人以落红喻无情物,红色本是暖色调,“落红”便反其意而用,既是他自己寂寞阑珊的心情写照,也是词中所描写的恋爱的最终必然的结局的象征吧。
最美最动人的事物旋即就如落花飘堕,不可挽留地消逝,余韵袅袅杳杳。
在这阑珊的暮春时节,两人突然相逢,“蓦地”是何等的惊奇,是何等的出人意表,故而这种情是突发的,不可预料的,也不可阻拦的。
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的前提下,一见钟情所带来的冲击无法想象。
可是,恋人的心是最不可捉摸的,“心事眼波难定”,惊鸿一瞥的美好情感转而制造了更多的内心纷扰,所以,“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这一直转而下的心理变化,正是刹那间的欣喜浸入了绵绵不尽的忧愁和疑惑中——对方的心思无法琢磨,未来的不可测又添上了一份恐慌,于是,深宵的青灯旁、孤枕畔,又多了一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人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兰性德《咏笼莺》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答案附答案纳兰性德《咏笼莺》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答案附答案
【原词】:
《咏笼莺①》
――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释】
①金衣客:即黄莺,亦称黄鸟、黄鹂,因其羽毛为黄色,故称。
②栖栖(xīxī):奔忙不定,忙碌不安的样子。
翠幕:绿色的纱帐,借指富贵之家。
③啭:鸟儿婉转地叫。
④漫:随意,不受约束。
⑤巢:做动词,筑巢。
⑥缄恨:衔恨。
雕笼:指雕刻精致的鸟笼。
【翻译】:黄莺你来自于何处,为什么被禁在富贵之家?清晨,你的叫声将主人的睡梦惊醒,好像是有心反抗这桎梏你的牢笼。
你终归是没有办法在春风中自由歌唱了,梁间的飞燕和梧桐树上的鸟儿都可以自由地选择环境,而你却不能。
飞翔云天只不过是空想,你只能在华丽的鸟笼中度过一生。
【赏析】:性德看到黄莺虽然处于金丝笼中,有水和上好的食物,却始终不快乐,不再歌唱,由此联想到自己。
身处相国府,要谨遵父母之命,不能拥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的父亲纳兰明珠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儿子有了锦衣玉食有了舒适的生活还是不快乐。
就像那只关在笼中的黄莺,他就算飞的很远为了生计劳碌奔波,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弄得满身伤痕也无怨无悔。
在家――一个像是金丝玉雕的笼子里面,没有自由没有自我的生活是性德不屑的却是不得不接受的。
儒家的思想教育他必须以孝敬父母为己任,教育他要将自己的不满埋在心里不能轻易表达出来。
这种悲哀与愁绪一点一点积淀在他的心中,慢慢形成了性德沉抑忧郁的性格。
而文字,是从来不会骗人的,笔下流露的东西很少能够掩饰一个人心中所想。
另一方面,性德只有在写词的时候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才能表达自己所希望的所不满的东西,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回一个真正的纳兰性德。
歌德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
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要有雄伟的人格。
”所以,他的词,哀怨和悲伤都明明白白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反映了容若一生的不快乐。
【阅读训练】:
1.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
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答案: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突出了笼中莺和鸾鸟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
2.答案:“空”字意为“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