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词作赏析(ppt)
合集下载
纳兰性德PPT

大学士明珠长子---纳兰性德
人生平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 19日),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 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 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 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 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 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 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 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 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 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 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书法成就
纳兰性德手简真迹,被中国纳兰性德研究界奉 为“国宝”,今藏上海图书馆。手简共三十六 通。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被证实 的纳兰性德手稿遗墨,价值极高。
有一幅对联,署名纳兰成德,应是改名之前所 书。被专家认定为真迹,可能是纳兰容若唯一 传世的大幅书法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字容若,号楞伽 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 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 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 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 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 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 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 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 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 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 年代: 清 作者: 纳兰性德 桃花羞作无情死, 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 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 也为春慵, 不及芙蓉, 一片幽情冷处
人生平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 19日),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 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 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 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 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 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 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 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 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 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 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书法成就
纳兰性德手简真迹,被中国纳兰性德研究界奉 为“国宝”,今藏上海图书馆。手简共三十六 通。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被证实 的纳兰性德手稿遗墨,价值极高。
有一幅对联,署名纳兰成德,应是改名之前所 书。被专家认定为真迹,可能是纳兰容若唯一 传世的大幅书法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字容若,号楞伽 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 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 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 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 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 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 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 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 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 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 年代: 清 作者: 纳兰性德 桃花羞作无情死, 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 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 也为春慵, 不及芙蓉, 一片幽情冷处
纳兰性德ppt课件

(四)当时只道是寻常 /bjjt/classpage/video/20120501/100445.shtml
(五)不是人间富贵花 /bjjt/classpage/video/20120502/101039.shtml
7
• 《金缕曲》赠梁汾 成名作
•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 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 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 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1.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2.化抽象之请为形象之请,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 委婉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请。
6
•
采桑子 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①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 ①谢道韫
• 雪一直都是人文骚客笔下的常客,雪的灵动高洁令那些文人墨客不吝笔墨的 去赞美描绘。然而纳兰性德却没有走寻常路线,他也爱雪的圣洁高雅,却没 有直白的描绘,只用满目的爱怜看这雪花飘落,淡淡的却缠绵的,远胜于那 些轰轰烈烈的记录。
9
评价:
•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曹寅
•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
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
一人而已。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
• 国初第一词手
--晚清词人况周颐
• 直追李主。
• 清初学人第一。
--梁启超
• 翩翩浊世佳公子,富贵功名总等闲 --梁羽生
13
•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 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 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 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 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 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 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 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五)不是人间富贵花 /bjjt/classpage/video/20120502/101039.shtml
7
• 《金缕曲》赠梁汾 成名作
•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 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 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 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1.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2.化抽象之请为形象之请,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 委婉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请。
6
•
采桑子 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①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 ①谢道韫
• 雪一直都是人文骚客笔下的常客,雪的灵动高洁令那些文人墨客不吝笔墨的 去赞美描绘。然而纳兰性德却没有走寻常路线,他也爱雪的圣洁高雅,却没 有直白的描绘,只用满目的爱怜看这雪花飘落,淡淡的却缠绵的,远胜于那 些轰轰烈烈的记录。
9
评价:
•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曹寅
•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
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
一人而已。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
• 国初第一词手
--晚清词人况周颐
• 直追李主。
• 清初学人第一。
--梁启超
• 翩翩浊世佳公子,富贵功名总等闲 --梁羽生
13
•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 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 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 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 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 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 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 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长相思-纳兰性德-PPT

与上片“夜深千帐灯”相呼应,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结
句的“聒”字用得很灵脱,写出了风狂雪骤的气势,表现了词人
对狂风暴雪极为厌恶的情感,“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 谓是水到渠成。
2021/3/11
14
• 从“夜深千帐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 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
2021/3/11
13
• 这怎不使词人发出凄婉的怨言:“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 声”。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还是这塞上“风
一更,雪一更”的苦寒天气。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
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
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
深夜不寐的原因。“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
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
生路的深深厌倦的心态。首先山长水阔,路途本就
漫长而艰辛,再加上塞上恶劣的天气,就算在阳春
三月也是风雪交加,凄寒苦楚,这样的天气,这样
的境遇,让纳兰对这表面华丽招摇的生涯生出了悠 长的慨叹之意和深沉的倦旅疲惫之心
2021/3/11
9
木兰辞(节选)
•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 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 鸣啾啾。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021/3/11
10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 帐灯。
•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 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这两句 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 漫漫修远。“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 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 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 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 可奈何的。
句的“聒”字用得很灵脱,写出了风狂雪骤的气势,表现了词人
对狂风暴雪极为厌恶的情感,“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 谓是水到渠成。
2021/3/11
14
• 从“夜深千帐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 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
2021/3/11
13
• 这怎不使词人发出凄婉的怨言:“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 声”。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还是这塞上“风
一更,雪一更”的苦寒天气。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
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
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
深夜不寐的原因。“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
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
生路的深深厌倦的心态。首先山长水阔,路途本就
漫长而艰辛,再加上塞上恶劣的天气,就算在阳春
三月也是风雪交加,凄寒苦楚,这样的天气,这样
的境遇,让纳兰对这表面华丽招摇的生涯生出了悠 长的慨叹之意和深沉的倦旅疲惫之心
2021/3/11
9
木兰辞(节选)
•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 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 鸣啾啾。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021/3/11
10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 帐灯。
•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 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这两句 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 漫漫修远。“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 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 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 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 可奈何的。
2024版长相思(纳兰性德)完美版ppt课件

针对性点评
针对每位学生的朗诵表现,进行具体的点评和建议,帮助学生发 现自身不足并提升朗诵水平。
朗诵技巧指导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朗诵技巧指导和建议,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词朗诵技巧。
鼓励与激励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 动力。
29
06
课堂互动环节:学生提问与讨 论
34
2024/1/28
17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现实意义
Chapter
2024/1/28
18
爱情主题及其普遍性
2024/1/28
相思之情的描绘
作品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 主人公对心爱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 尽期盼。
爱情主题的普遍性
作品所表达的爱情主题具有普遍性, 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让人 们更加珍视和追求真挚的爱情。
2024/1/28
3
纳兰性德生平及成就
•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 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 兰成德。纳兰性德号楞伽山人,清朝初年词人,
•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 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 进士出身。
21
04
纳兰性德其他代表作品简介
Chapter
2024/1/28
22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在官场中遭受排 挤,感到孤独无助,因此 写下此词来表达内心的决的形式,表 达了词人对于友情和爱情 的珍视,以及对于世俗纷 扰的厌恶和决绝。
木兰花令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译文深度解析-纳兰性德(课堂PPT)

纳兰性德词全集《饮水词》 梦江南 赤枣子 忆王孙 玉连环影 诉衷情 如梦令
5 2
著名影星钟汉良曾饰演 过纳兰性德(剧照)
6 2
• • • •
木兰花令 朗诵
比 翼 连何 枝如 当薄 日幸 愿锦 。衣
郎 ,
2
夜 雨 霖骊 铃山 终语 不罢 怨清 。宵
半 ,
却 道 故等 人闲 心变 易却 变故 。人
心 ,
13 2
•
怨虽子汉断绝“一
情说杨成绝词题、
,意玉帝关》目于
这在环女系,写在
就‘的官的那明春
更决典班坚是:《
辑
加绝故婕决女模清 深’来妤表方仿词
评
婉,拟和态恨古百
动还写唐。男代首
人是古玄这方的》
。一词宗里薄《:
”腔。妃用情决
,
14
2
•
也间子 ‘《 行 断“ 二
应的的 拟古 体 绝决 、
该爱声 古决 , 关绝 盛
• (一)这首词中的三个典故。
1、“秋风悲画扇”:借用汉朝班婕妤的故 事。用秋扇比喻被遗弃的女子 。“人生若 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人之于人, 若始终只如初见时的美好,若始终能保持 初见时的感觉,团扇便永远是皎洁而团圆 的。
9 2
• 3、“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出自谢朓《同王主簿怨情》“故人心尚永, 故心人不见”特在次声明一下,注意此句是 “却道故心人易变”不是“却道故人心易 变” 。 词中这样的感叹,只是对人世间凡夫俗 子的嘲讽,反衬出一对痴情人的无奈。容若 始终无法留住自己想要留住的。
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二词人性格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
5 2
著名影星钟汉良曾饰演 过纳兰性德(剧照)
6 2
• • • •
木兰花令 朗诵
比 翼 连何 枝如 当薄 日幸 愿锦 。衣
郎 ,
2
夜 雨 霖骊 铃山 终语 不罢 怨清 。宵
半 ,
却 道 故等 人闲 心变 易却 变故 。人
心 ,
13 2
•
怨虽子汉断绝“一
情说杨成绝词题、
,意玉帝关》目于
这在环女系,写在
就‘的官的那明春
更决典班坚是:《
辑
加绝故婕决女模清 深’来妤表方仿词
评
婉,拟和态恨古百
动还写唐。男代首
人是古玄这方的》
。一词宗里薄《:
”腔。妃用情决
,
14
2
•
也间子 ‘《 行 断“ 二
应的的 拟古 体 绝决 、
该爱声 古决 , 关绝 盛
• (一)这首词中的三个典故。
1、“秋风悲画扇”:借用汉朝班婕妤的故 事。用秋扇比喻被遗弃的女子 。“人生若 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人之于人, 若始终只如初见时的美好,若始终能保持 初见时的感觉,团扇便永远是皎洁而团圆 的。
9 2
• 3、“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出自谢朓《同王主簿怨情》“故人心尚永, 故心人不见”特在次声明一下,注意此句是 “却道故心人易变”不是“却道故人心易 变” 。 词中这样的感叹,只是对人世间凡夫俗 子的嘲讽,反衬出一对痴情人的无奈。容若 始终无法留住自己想要留住的。
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二词人性格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
《纳兰性德》课件

纳兰性德的影响力
第五章
对后世的影响
纳兰性德作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读者喜爱。他的作品对于清代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纳兰性德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于后来的文学家和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启示。他的诗歌技巧和文学思想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清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兰性德的诗歌
第三章
纳兰性德的诗歌风格
纳兰性德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清新自然 婉约柔美 感伤悲凉 他的诗歌风格婉约柔美,善于以女性视角描绘情感世界。 纳兰性德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一种感伤悲凉的情绪,反映了人生的苦闷和无奈。
纳兰性德的诗歌主题
纳兰性德的诗歌中有很多描写爱情的篇章,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纳兰性德的文学作品对于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的诗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于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纳兰性德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的诗歌中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对于现代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身份争议
关于纳兰性德作品的真伪存在争议,一些作品被质疑是否真正出自他的手笔。
作品风格
02
纳兰性德的作品风格独特,但也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他的作品过于感伤,缺乏阳刚之气,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的作品情感真挚,文笔优美。
作品价值
关于纳兰性德作品的文学价值也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的作品过于通俗,缺乏深度。
第五章
对后世的影响
纳兰性德作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读者喜爱。他的作品对于清代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纳兰性德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于后来的文学家和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启示。他的诗歌技巧和文学思想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清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兰性德的诗歌
第三章
纳兰性德的诗歌风格
纳兰性德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清新自然 婉约柔美 感伤悲凉 他的诗歌风格婉约柔美,善于以女性视角描绘情感世界。 纳兰性德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一种感伤悲凉的情绪,反映了人生的苦闷和无奈。
纳兰性德的诗歌主题
纳兰性德的诗歌中有很多描写爱情的篇章,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纳兰性德的文学作品对于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的诗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于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纳兰性德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的诗歌中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对于现代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身份争议
关于纳兰性德作品的真伪存在争议,一些作品被质疑是否真正出自他的手笔。
作品风格
02
纳兰性德的作品风格独特,但也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他的作品过于感伤,缺乏阳刚之气,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的作品情感真挚,文笔优美。
作品价值
关于纳兰性德作品的文学价值也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的作品过于通俗,缺乏深度。
《长相思 纳兰性德》ppt课件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 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 家”。
纳兰性德以词闻名,现存349首, 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 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 卒读,王国维有评:“纳兰性德以 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 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 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 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 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 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 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 而今重见柳屯田”。
《长相思》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语句 简要分析。上阕: “山一程,水来自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
“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的萧萧豪迈情;
“夜深千帐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 烈烈壮怀情,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此种况味表 现了纳兰思乡的伤感、痛苦的深层内心世界。
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 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 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可正是由于这种 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 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 心世界。
王国维说:“‘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 月’‘长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 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这 句话点到了此篇的独到之处,盛赞它的“千古奇观”。“夜深 千帐灯”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吗?请简
此句写出作者经过要白分天析跋。 山涉水的漫长旅 程,旷野宿营,夜深不能寐,走出营房, 只见上千营帐都亮着过夜的灯火,远接天 边,显出恢宏壮阔的气势,壮阔中透露出 苍凉、孤寂,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而 “大漠”、“长河”的雄浑、壮阔正是与 “孤烟”、“落日”的苍凉、孤寂融为一 体。因此,它们意境接近。
浣溪沙纳兰性德课件

考。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 理和思想火花,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
考。
05
纳兰性德作品的影响与传承
纳兰性德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01 02
文学价值
纳兰性德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成为清代词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
思想影响
纳兰性德的词作中表现出对自由、生命、爱情和人生痛苦的思考,这种 思考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对生命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1. 描述落花飘落的场景和流水的形象。
2. 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落花和流水比 喻为人生短暂和时光无情。
03
04
意象二:双飞燕
1. 描述双飞燕的形象和活动。
05
06
2. 运用拟人手法,将双飞燕拟人化为恩爱 的情侣,暗示人世间的离别和思念。
浣溪沙的情感解读
情感一:悲伤和忧愁
1. 通过描述落花和流水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短暂 和时光无情的感慨。
纳兰性德自幼聪慧过人,读书 勤奋,他曾经担任过康熙皇帝 的侍卫,深得康熙的喜爱。
纳兰性德的文学成就
纳兰性德的文学创作以诗词为主 ,他的诗词作品情感真挚,语言 优美,被誉为“清初第一词人”
。
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 地位,被选入《清史稿》和《四
库全书》中。
纳兰性德的词作深受明代文学家 李煜的影响,被誉为“清代李煜
浣溪沙纳兰性德课件
• 纳兰性德简介 • 浣溪沙赏析 • 纳兰性德其他作品欣赏 • 纳兰性德作品的艺术风格 • 纳兰性德作品的影响与传承 • 纳兰性德研究的展望与挑战
01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的生平
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生 于1655年,满洲正黄旗人,是 清初著名的诗人、词人。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 理和思想火花,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
考。
05
纳兰性德作品的影响与传承
纳兰性德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01 02
文学价值
纳兰性德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成为清代词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
思想影响
纳兰性德的词作中表现出对自由、生命、爱情和人生痛苦的思考,这种 思考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对生命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1. 描述落花飘落的场景和流水的形象。
2. 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落花和流水比 喻为人生短暂和时光无情。
03
04
意象二:双飞燕
1. 描述双飞燕的形象和活动。
05
06
2. 运用拟人手法,将双飞燕拟人化为恩爱 的情侣,暗示人世间的离别和思念。
浣溪沙的情感解读
情感一:悲伤和忧愁
1. 通过描述落花和流水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短暂 和时光无情的感慨。
纳兰性德自幼聪慧过人,读书 勤奋,他曾经担任过康熙皇帝 的侍卫,深得康熙的喜爱。
纳兰性德的文学成就
纳兰性德的文学创作以诗词为主 ,他的诗词作品情感真挚,语言 优美,被誉为“清初第一词人”
。
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 地位,被选入《清史稿》和《四
库全书》中。
纳兰性德的词作深受明代文学家 李煜的影响,被誉为“清代李煜
浣溪沙纳兰性德课件
• 纳兰性德简介 • 浣溪沙赏析 • 纳兰性德其他作品欣赏 • 纳兰性德作品的艺术风格 • 纳兰性德作品的影响与传承 • 纳兰性德研究的展望与挑战
01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的生平
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生 于1655年,满洲正黄旗人,是 清初著名的诗人、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
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 《 长相思》,取《 古诗十九首》中“客从远 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 离”的诗意为名。初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 词牌,又名双红豆忆多娇等。六朝以来诗人 多以长相思发端,现存词大多写思妇之怨, 而一贯风花雪月的纳兰容若居然用这么短的 小令描摹了边塞风光, 既写出来了将士们磊 落的男儿风,又写出自己的故园之思。
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词现存348(一说342)首, 内容涉及爱情友情、边塞江南、 咏物咏史以及杂感等方面。独具 真情锐感,直指本心。
《侧帽集》、《饮水词》
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古人评纳兰词“一洗雕虫篆刻之讥”,“纯 任性灵,纤尘不染”“格高韵远,极缠绵婉 约之致。”
嫦娥奔月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 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 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 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 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 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我们细读纳兰的词,豪放是外在的风骨,忧 伤才是内敛的精魂。
在所有情词的字眼和典故之后,可以看清纳 兰的无奈与执着——无奈是对命运的无奈: 我们终须决绝,无缘聚首;执着是对爱情的 执着:纵然诀别一世,初心永远不改。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
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 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
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 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
纳兰心事有谁知
—— 纳兰性德词作赏析
渡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 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以标 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 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 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一阙词 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 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荼蘼谢 尽。——徐志摩
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 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 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 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 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
温柔富贵(家世显赫)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 台。隶属正黄旗。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 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父亲:(康熙)明珠 一代权臣 母亲:努尔哈赤后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
八旗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01年正式创 立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初建时设四旗: 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 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 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 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
顾贞国维: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其词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 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
相对忘贫。
裴航乞浆
八 旗 军 服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叶 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 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 改名纳兰性德。(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 见之行也《易经》)
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
天资聪慧,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 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
18岁中举,22岁中进士,一等侍卫
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 《 长相思》,取《 古诗十九首》中“客从远 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 离”的诗意为名。初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 词牌,又名双红豆忆多娇等。六朝以来诗人 多以长相思发端,现存词大多写思妇之怨, 而一贯风花雪月的纳兰容若居然用这么短的 小令描摹了边塞风光, 既写出来了将士们磊 落的男儿风,又写出自己的故园之思。
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词现存348(一说342)首, 内容涉及爱情友情、边塞江南、 咏物咏史以及杂感等方面。独具 真情锐感,直指本心。
《侧帽集》、《饮水词》
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古人评纳兰词“一洗雕虫篆刻之讥”,“纯 任性灵,纤尘不染”“格高韵远,极缠绵婉 约之致。”
嫦娥奔月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 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 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 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 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 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我们细读纳兰的词,豪放是外在的风骨,忧 伤才是内敛的精魂。
在所有情词的字眼和典故之后,可以看清纳 兰的无奈与执着——无奈是对命运的无奈: 我们终须决绝,无缘聚首;执着是对爱情的 执着:纵然诀别一世,初心永远不改。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
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 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
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 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
纳兰心事有谁知
—— 纳兰性德词作赏析
渡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 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以标 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 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 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一阙词 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 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荼蘼谢 尽。——徐志摩
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 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 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 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 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
温柔富贵(家世显赫)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 台。隶属正黄旗。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 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父亲:(康熙)明珠 一代权臣 母亲:努尔哈赤后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
八旗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01年正式创 立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初建时设四旗: 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 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 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 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
顾贞国维: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其词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 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
相对忘贫。
裴航乞浆
八 旗 军 服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叶 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 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 改名纳兰性德。(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 见之行也《易经》)
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
天资聪慧,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 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
18岁中举,22岁中进士,一等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