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合集下载

粉尘对电气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治范文(二篇)

粉尘对电气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治范文(二篇)

粉尘对电气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治范文粉尘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体颗粒,这些颗粒会对电气设备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粉尘对电气设备的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粉尘危害电气设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粉尘的导电性。

一些细小的粉尘颗粒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当其进入电气设备内部时,可能会导致电路短路、绝缘击穿等故障,甚至引起设备起火、爆炸等严重后果。

另一个原因是粉尘的堵塞作用。

粉尘会在电气设备的通风孔、散热器以及其他重要部件上积聚,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散热效果。

长期以来,设备内部的温度将逐渐升高,加速元器件老化、烧毁等问题的发生。

例如,在服务器机房中,粉尘会阻塞机柜内部通风孔,导致服务器过热,严重影响其运行稳定性。

此外,粉尘还会腐蚀电气设备的金属表面。

一些颗粒细小的粉尘含有化学物质,例如氧化铁等,这些物质能够与金属产生化学反应,导致设备的金属部件出现锈蚀、腐蚀等问题。

腐蚀不仅会损坏设备外观,降低其使用寿命,还会影响设备的电气性能,甚至引起设备故障。

为了防治粉尘对电气设备的危害,首先需要进行粉尘源头的控制。

在工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合适的措施,如喷淋系统、局部抽风等,将粉尘尽量隔离和控制在设备周围,减少其进入设备内部的可能性。

此外,对于特别粉尘密集的工作场所,还可以配备空气净化设备,过滤掉空气中的粉尘颗粒。

其次,对于电气设备本身,应该加强通风散热设计。

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将设备内部的热量迅速散发出去,减少粉尘积聚的可能性。

同时,还应该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维护,及时清除积聚的粉尘,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后,对于设备的金属部件,可以采取一些防腐措施,如涂层处理、表面镀铜等。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阻止粉尘与金属的接触,减少腐蚀的可能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总之,粉尘对电气设备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导电性、堵塞作用和腐蚀性上。

为了防治这些危害,需要从粉尘源头控制、通风散热设计以及设备防腐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处理。

只有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环境因素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电⽓设备的影响外部环境因素对电⽓设备的寿命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前外部环境改变因素造成的电⽓设备故障占设备整体故障的62%,设计及器件缺陷18%,使⽤维护因素11%,其他因素9%。

具体外部环境因素对电⽓设备寿命影响见下表:笔者就上述因素做笼统总结,供⼤家参考。

⼀、温度影响电⽓设备在运⾏中如果温度过⾼或过低,超过允许极限值时,都可能产⽣故障。

1.1对导体材料的影响温度升⾼,⾦属材料软化,机械强度将明显下降。

如铜⾦属材料长期⼯作温度超过200℃时,机械强度明显下降。

铝⾦属材料的机械强度也与温度密切相关,通常铝的长期⼯作温度不宜超过90℃,短时⼯作温度不宜超过120℃。

温度过⾼,有机绝缘材料将会变脆⽼化,绝缘性能下降,甚⾄击穿。

1.2对电接触的影响电接触不良是导致许多故障1.3对元器件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未损坏的情况下,温度对电器元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零漂和线性度上,过⾼的⽓温导致器件散热效果下降,温度上升,超过其极限时会发⽣击穿、短路、断路等器件损坏性故障。

⾸当其冲就是热敏电阻与电解电容,电解电容在低温的时候(多少度会有所不同),容值会减少⼀半甚⾄失容。

⾼温的时候寿命会直线下降,所以所有的电⼦产品计算寿命的时候都是按照电解电容来算的。

⼆、湿度影响绝⼤部分电⽓设备都要求在⼲燥条件下使⽤和存放,当然过低的湿度(环境特别⼲燥)会产⽣静电对电⽓设备使⽤不利,需要控制在适当的湿度范围内。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4以上的⼯业制造不良品与潮湿的危害有关。

对于电⼦⼯业,潮湿的危害已经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

2.1对集成电路的影响潮湿对半导体产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潮湿能透过IC塑料封装从引脚等缝隙侵⼊IC内部,产⽣IC吸湿现象。

在SMT过程的加热环节中形成⽔蒸⽓,产⽣的压⼒导致IC树脂封装开裂,并使IC器件内部⾦属氧化,导致产品故障。

此外,当器件在PCB板的焊接过程中,因⽔蒸⽓压⼒的释放,亦会导致虚焊。

如何预防电气设备损坏?

如何预防电气设备损坏?

如何预防电气设备损坏?在现代社会中,电气设备已经成为了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庞大,它们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进一步了解如何预防电气设备损坏,现在变得非常重要。

1.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是预防电气设备损坏的有效方法。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并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能够防止它们变得更加严重。

对于大型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可以雇佣专业的工作人员或者委托专业公司来处理。

对于小型设备,我们可以轻松地自行检查和维护。

常规的保养措施包括清洁设备、更换磨损的零部件和及时更换老化的线路。

2. 常规的清洁定期清洁电气设备可以防止灰尘或其他污垢堆积,从而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由于灰尘堆积会导致设备过热或短路损坏的现象频繁发生,因此建议每周或每月进行清洁。

3. 注意使用环境电气设备的使用环境会对其使用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将电气设备安装在干燥、通风、相对温度较低的空间内。

设备安装在潮湿、靠近热源或阳光直射的地方,容易导致设备老化、腐蚀和过热,从而造成故障和短路等问题。

4. 建立防护措施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可以及早发现故障,但还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避免过度扩散。

在大型工厂或有条件的平台上,建议使用防火墙、防火窗和灭火器等设施来确保事故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5. 避免过载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过载现象,因此我们应该预先了解设备的性能,评估容量风险,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同时,使用正确的电压和电源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保护设备,避免过载和短路。

以上是预防电气设备损坏的几种有效方法。

当然,我们也需要注意把设备的安全与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

例如:为了防止设备被击穿,应避免使用不合格的电气设备,避免在不正常的气候下操作设备,避免使用不规范的电气设备等行为。

总之,预防电气设备损坏的方法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及时检查、维护等做好相应的措施和督促,以确保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保持高效、高质量,并且使用寿命较长。

防止电力设备破坏的主要措施

防止电力设备破坏的主要措施

防止电力设备破坏的主要措施电力设备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电力支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电力设备可能会面临破坏的风险,这不仅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还可能对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防止电力设备破坏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力设备是防止破坏的关键措施之一。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包括检查电缆、插头插座、开关等设备的连接是否牢固,是否有损坏和老化现象,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缆和插头插座,以及定期清洁设备表面,防止灰尘和杂物积累导致设备损坏。

其次,正确使用电力设备也是防止破坏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使用电力设备时,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相关规定正确操作,避免过载使用和长时间使用,避免在潮湿和高温环境下使用设备,以免设备受潮和过热而损坏。

另外,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将设备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和雨水中,避免设备受到阳光和雨水的侵蚀而损坏。

此外,保护设备安全也是防止破坏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使用电力设备时,应注意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否完善,如是否装有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等安全装置,以及是否按照要求使用这些安全装置。

此外,还应定期对这些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另外,保持设备周围环境整洁也是防止破坏的重要措施之一。

设备周围的杂物和灰尘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引起设备短路、过热等问题,因此应定期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和灰尘,保持设备周围环境整洁。

此外,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也是防止破坏的关键措施之一。

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更换设备的易损件,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和润滑,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最后,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也是防止破坏的关键措施之一。

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对设备的监管和管理,加强对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试论高海拔对电气设备的特殊要求

试论高海拔对电气设备的特殊要求

试论高海拔对电气设备的特殊要求高海拔地区因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对电气设备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在这些地区,气压低、氧气稀薄、温度低等因素,对电气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高海拔地区对电气设备的要求、高海拔地区电气设备的特殊性能要求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高海拔地区对电气设备的要求1.1 稳定性要求高高海拔地区常常伴随着气压低、氧气稀薄等特殊气候环境因素,这些因素会对电气设备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

由于气压低,电气设备在这样的环境下运行,容易引起绝缘击穿、放电、电弧等故障,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高海拔地区对电气设备的稳定性要求相对较高。

1.2 耐温性和耐寒性要求高高海拔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气候条件十分恶劣,这些气候因素都会对电气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电气设备必须具备较高的耐寒性,能够在非常低的温度条件下正常运行;而在高温环境下,电气设备也必须具备较高的耐温性,能够在高温条件下正常工作。

高海拔地区对电气设备的耐温性和耐寒性要求也是相对较高的。

高海拔地区的特殊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对电气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地区中,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电气设备一旦发生故障,维修和修复的成本会十分昂贵,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高海拔地区对电气设备的可靠性要求相当高,不能容忍丝毫的差错。

2.1 引入外部空气压力调节机构为了满足高海拔地区对电气设备的要求,很多电气设备都需要引入外部空气压力调节机构,以保证在低气压环境下正常运行。

这样的空气压力调节机构能够有效地将外部空气压力调节至电气设备所需的合适压力,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2.2 采用特殊绝缘材料对于高海拔地区的电气设备来说,绝缘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

在气压低、氧气稀薄的环境下,会容易引起绝缘击穿和放电等故障,因此需要采用能够承受高压和高温的特殊绝缘材料,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耐高、低温设计2.4 增强防护性能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恶劣,风沙、降雨等影响都会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害。

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与保护(三篇)

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与保护(三篇)

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与保护摘要:随着井下运输和采矿工作的发展,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与保护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井下电气设备的特点和安全问题出发,探讨了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和管理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引言随着煤矿等地下工艺的发展,井下电气设备的数量和复杂度不断增加,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与保护成为了井下工作者的关注焦点。

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作效率。

因此,加强对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二、井下电气设备的特点和安全问题1. 特点:(1)环境恶劣:井下电气设备工作环境恶劣,温度高、湿度大、粉尘多等。

(2)高风险性:由于采矿工作的特殊性,井下电气设备面临着高风险,如短路、过载、跳闸等。

(3)电磁干扰:井下电磁干扰较大,可能对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

(4)维护困难:井下电气设备的维护困难,一旦有故障需要修理,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2. 安全问题:(1)电击:由于井下环境湿度大,设备绝缘可能会受到损坏,存在电击的风险。

(2)火灾:井下电气设备因过载或短路可能引发火灾,威胁工人的生命安全。

(3)爆炸:井下存在有害气体,电气设备可能引发爆炸。

(4)设备损坏:井下环境恶劣,电气设备容易受到机械冲击、湿气等影响,容易导致设备损坏。

三、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1. 设备绝缘:(1)井下电气设备应采用具有良好绝缘性能的材料,以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

(2)定期检查绝缘材料的状况,发现破损及时更换。

2. 过载保护:(1)井下电气设备应采用过载保护装置,当设备超过额定电流时及时切断电源。

(2)定期对过载保护装置进行测试和校验,确保其可靠性。

3. 短路保护:(1)井下电气设备应安装短路保护装置,当设备出现短路现象时及时切断电源。

(2)定期对短路保护装置进行测试和校验,确保其可靠性。

4. 接地保护:(1)井下电气设备应进行良好的接地,以减小电磁干扰和电压波动的影响。

(2)定期对接地装置进行测试和校验,确保其有效性。

电气工程设备的腐蚀防护

电气工程设备的腐蚀防护

电气工程设备的腐蚀防护电气工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腐蚀的威胁,腐蚀不仅会降低设备的效能和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和设备损坏。

因此,腐蚀防护对于电气工程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气工程设备腐蚀的原因、常见的腐蚀防护措施以及腐蚀防护的技术发展趋势。

一、电气工程设备腐蚀的原因电气工程设备腐蚀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点:1. 大气环境中的腐蚀物质:大气中的湿度、氧气、二氧化硫、盐雾等气体和颗粒物会对电气设备表面造成腐蚀。

2. 化学物质的侵蚀:电气设备常常需要与酸、碱、溶剂等化学物质接触,这些物质可能会对设备表面产生腐蚀。

3. 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高温、湿热环境下容易加速设备表面的腐蚀速度。

4. 电化学腐蚀:在电气工程设备的工作过程中,电流和电解液的作用下,会发生电化学腐蚀,导致设备表面产生腐蚀。

二、常见的腐蚀防护措施为了保护电气工程设备免受腐蚀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常见的腐蚀防护措施:1. 表面涂层:在设备表面涂覆耐腐蚀性强的材料,如涂料、金属镀层等,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绝设备与外界环境的接触。

2. 阳极保护:通过将一块电子极(阳极)安装在电气设备附近,使其成为腐蚀物质的优先反应对象,从而保护设备表面免受腐蚀。

3. 防腐溶液:将防腐剂溶解在溶液中,与设备表面接触,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4. 选择合适材料: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选用抗腐蚀性能好的材料,能够有效降低设备受到腐蚀的风险。

三、腐蚀防护的技术发展趋势为了提高电气工程设备的腐蚀防护效果,各种新技术和新材料正在被应用和发展。

1. 纳米涂层技术:通过在设备表面形成纳米级超薄涂层,可以显著提高设备的耐蚀性,同时保持设备表面的光洁度和美观度。

2. 钝化处理技术:通过使用化学方法,在设备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钝化膜,从而提高设备的耐腐蚀性能。

3. 腐蚀监测技术:通过安装腐蚀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表面的腐蚀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

高温环境下的电气设备安全措施

高温环境下的电气设备安全措施

高温环境下的电气设备安全措施在如今工业和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地使用各种电气设备。

然而,高温环境对电气设备的安全提出了很大挑战。

高温环境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的过载、短路、起火等问题,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风险。

因此,为了确保高温环境下的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我调查了几种可行的安全措施。

第一种安全措施是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

在高温环境下,电气设备的维护尤为重要。

经过长时间高温环境的作用,电气设备可能受到氧化、老化、磨损等问题的困扰。

因此,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是至关重要的。

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这样可以降低因设备老化导致的故障和安全风险。

第二种安全措施是加强电气设备的通风和冷却。

高温环境下,电气设备很容易过热。

过热可能导致电气设备内部的元件烧毁,甚至引发火灾。

因此,加强电气设备的通风和冷却措施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增加设备的散热片、安装风扇或者提供足够的空间来促进电气设备的通风和冷却。

定期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也是必要的,以确保电气设备能够顺利散热。

第三种安全措施是使用高温环境适用的电气设备。

在高温环境下,一些常规的电气设备可能无法正常运行或者容易受损。

因此,选择高温环境适用的电气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可以选择耐高温的绝缘材料和耐高温的电气元件,这样可以保证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长期稳定运行。

第四种安全措施是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高温环境不仅对电气设备有影响,还会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必要的。

工作人员应该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耐高温的服装、手套和面具,以减少高温对身体的危害。

此外,还应该注意高温环境下可能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温物体、火源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最后,电气设备的使用者应该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高温环境下的电气设备安全知识。

他们应该了解高温环境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学会如何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以降低故障和事故的发生率。

培训还应包括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和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发表时间:2018-10-01T11:42:58.84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作者:刘志成姚志远郭文秀
[导读] 摘要: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对电气设备而言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巴润矿业分公司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 014080)
摘要: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对电气设备而言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温度、湿度、粉尘、振动等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对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威胁。

在电气设备管理工作中,我们也应正视外部环境因素对设备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合理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有效地将可能造成的危害降至最小,保障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

探究外部环境因素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对于我们制定对策、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保障电气设备高效安全运行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因素;电气设备;影响;防护措施
前言
不同的电气设备由于材料构造、使用情况等等不同其寿命也不同。

但是,我们发现相同的电气设备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其损耗程度也大不相同,寿命相差很大。

不同的自然环境对设备的影响程度不同,如温度、湿度等等都可能成为影响电气设备的主要因素。

因此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制定不同的对策,采取针对性措施,将有利于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外部环境因素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1.1温度环境
设备中电路网的器件多为塑料外壳、橡胶、蜡封以及塑料绝缘层,本身的受热性能较低,当处于高温环境中工作时,就会出现变形、烧坏等情况,器件也会出现发粘、融化等问题,会直接造成设备短路等故障的发生。

而且高温环境会导致电机与电压器漆包线的绝缘强度的下降,最严重时会出现漏电等危险情况。

温度较高会使润滑油融化蒸发,这就会对轴承造成影响,长时间没有润滑,很容易造成轴承受损,严重时会造成停转以及设备损毁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会加快设备的机件材料以及导线绝缘保护层的老化,造成硬化以及脆化裂纹情况的发生,机械强度迅速降低。

低温环境对电器中的油类、弹簧机构、液晶屏、电子芯片等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1.2潮湿环境
设备内部在潮湿的环境中会结成水珠附着于零部件,尤其是当电器件接触点出现水珠时,会在短时间内造成零件氧化以及腐蚀等情况,会出现接触不良以及火花等问题,严重时会直接造成设备的损毁。

夏季降雨情况较多,企业虽然也做了相关的保护方案,但电器内部仍有可能会出现进水或者水汽较重的状况,这时如果程度较轻就会出现导线和插头以及电器件绝缘电阻降低、漏电等问题,但如果程度较高,则会导致电路和开关以及继电器短路、起火等故障,会对企业的人员和财产造成一定的损失。

而湿度过高或设备进水会直接造成电路以及电气机件严重损坏的问题,导线、电缆以及配电盒的内部会出现大量霉菌,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干净,就会造成配电器件与电缆外部的绝缘皮发生霉变,造成故障的发生。

1.3粉尘
粉尘的产生,不仅会污染环境,损害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危害。

如粉尘在断路器上端凝结沉降容易造成相间绝缘强度大大降低,诱发相间短路事故。

粉尘在继电器、接触器等触头间堆积容易造成接触不良故障。

粉尘若堵塞通风道,导致设备散热不畅,温升过高,设备可能会无法正常运行。

1.4海拔
海拔对电气设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绝缘强度、分断能力和温升三个方面。

海拔越高,气压降低,空气的密度和湿度相应减少,会引起外绝缘强度的降低。

电气间隙击穿电压下降,空气介质开关电器灭弧性能降低,设备的分断可靠性下降。

海拔越高,空气介质冷却效应降低,散热能力下降,加之紫外线辐射增强,绝缘材料易老化,电气设备易发生故障。

1.5振动
振动会造成电气设备零部件疲劳损坏,磨损和松动,使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如对于有触点元件而言,振动极易引起触点接触不良;对于机壳和机座而言,振动频繁容易出现断裂或变形。

有数据显示,振动还将加大尘土进入电器内部的几率。

1.6其它
其它因素是指一些不可预见的外力因素,比如暴风、雷电、大雪等恶劣天气下产生的不可抗力。

比如暴风刮倒电杆电线、雷电导致跳闸等等。

在一定时期内有很大几率发生诸如此类的异常天气时,设备管理人员应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电气设备检查和维护。

2针对影响制定的对策
2.1防暑、防冻措施高温天气,考虑温升的影响,应对电气设备采取“防暑”措施,包括加强通风管理,保证设备区域以及设备本身的散热;由于高温导致轴承润滑油易流出需补油;加强设备点检,及时反映设备的异常温升、响声、振动等;对工作在温度过高环境的电气设备,可采用冷却风机进行强制降温等。

冬季低温天气,应注意防范油压控制的电气设备易因液压油粘性增大无法正常启动和运行,需提前投入电加热器,做好“防冻”措施。

2.2除湿措施环境相对湿度过高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将造成较大威胁。

因此采取合理措施,减轻环境湿度对电气设备运行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对其室内外环境进行防潮除湿是非常必要的。

有效的防潮除湿措施包括:采取通风、局部隔离等除湿措施,必要时给电控柜加盖防水罩;有条件的安装空调或工业除湿机,快速自动解决潮湿问题;为防止凝露,可在电气柜内合适位置装设加温型或排水型除湿器;封堵连通室内外的电缆通道口,在防小动物的同时也能防止潮湿水气进入;杜绝屋顶屋面积水渗水透水;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关好门窗和柜门;长期未开动设备,有可能受潮的必须先进行烘烤,经摇测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可送电运行等等。

2.3通风防尘措施使用场所中的粉尘在设备上沉降容易影响设备散热、导致触头电接触不良或加大相间短路的可能。

对工作在灰尘过大环境的设备,要选用防护等级高的产品或及时采取通风防尘措施,必要时可在重点电气部位上加盖防尘罩。

电气维护人员应定期对电缆接头、接触器和断路器等主要电器元件以及大型电机、变电所、变压器等等进行除尘,定期检查开关设备的触头及接线,提高电气设备的抗尘能力。

有条件的电气柜或者场所,在采取通风措施,风道入口应设置过滤装置且保证足够的空气流量用于散热。

2.4合理选择产品型号电气设备选用时,首先应该根据设备所处位置、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初步选定产品的种类和型式,如考虑户内户外、海拔高度、环境温度及防尘等等。

接下来才是根据负荷情况、工作电流、工作电压等基本运行参数来选择准确的产品型号。

在计算设备的额定电流和电压时应考虑工作环境温度和海拔高度对额定电
流和电压的影响,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例如一般非高原型的电气设备使用环境的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当使用地区海拔超过制造厂家规定值时,由于大气压力、空气密度和湿度相应减少,使空气间隙和外绝缘放电特性下降,应对设备最高允许工作电压进行修正,另选高原型产品或者外绝缘提高一级的产品。

又如在实际运行中,环境温度超过规定的基准温度时,由于温升过高超过设备可接受范围,也需要对其额定电流进行修正。

根据设备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型号是保障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

2.5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电气设备本身做好保护接地,以避免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后在设备金属外壳上和电缆的钢带上产生危险电压,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保护接地装置和漏电动作保护装置相互配合,实现对漏电的检测和设备保护性动作。

保护接地装置应完好无损,做到定期检测。

电气设备的危险部位应做好防护,并设置警示牌,以防人和动物误触。

2.6加强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加强电气设备的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非常有必要。

环境状况和电气设备自身状况随时间动态变化。

电气值班人员每日对所有电气设备进行巡查,发现电气隐患如发热、接触不良等及时处理,防止造成更大的电气事故。

对一些大型的、高压的、平时不便停机检查的设备一定要制定计划定期检查,利用一些停车间隙,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全面检查。

根据天气情况、设备种类等组织的如雷雨季节专项检查、起重设备专项检查等能补充我们在特定的时期对电气设备的防范性检查工作。

将电气设备的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三者结合起来,电气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复杂环境下电气设备的会受到直接的影响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但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故障的发生机率。

参考文献:
[1]姜政华.工业锅炉采用精细煤燃烧技术可行性展望[J].节能,2001(11).
[2]田瑞利.振动对尘土进入电器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作者简介:刘志成,男,汉族,1986年9月出生,内蒙古包头市人,本科,工程硕士,工业自动化工程师,从事工业自动化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