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乙肝疫苗纳入基础免疫前后抗体水平比较
某院入园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与分析

某院入园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与分析目的:调查和分析我院新入园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
方法:对2009-2010年,接种基础乙肝疫苗全程的213例3-5岁儿童采用乙肝5项进行检验。
结果:213例儿童全程接种有209例,接种率为98%。
其中有122例抗-HBs 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7%。
结论:我院2009年-2010年新入园儿童乙肝全程接种率较高,但抗-HBs阳转率不高,观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阳转率逐年下降,建议家长在儿童完成乙肝疫苗接种后定期进行抗体浓度测定,及时进行补种。
标签:入园儿童免疫效果阳转率我国是乙肝大国。
1992年我国卫生部颁布了《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在新生儿中推广乙肝疫苗预防。
在全国开展的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为9.8%。
为加强乙肝防控工作,我国政府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将其纳入儿童计划免疫[1]。
我省2005年新生儿实行全程免费接种。
多年来,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良好[2],政府的各种举措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人群免受乙肝病毒感染,尤其是保护学龄前儿童的感染。
接种的效果如何,笔者对2009-2010年新入园儿童体检213例抗-HBs抗体测定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09年-2010年新入园3-5岁接种史完整的213例儿童,父母双方HBV Ag均为阴性者,男135人,女78人。
1.2 方法1.2.1 疫苗: 免费疫苗均为北京天坛生物制品公司生产的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型),规格为5ug,接常规0-1-6的免疫程序全程接种。
入园前抽血体检。
1.2.2 检测方法: 采用EILSA法对乙肝5项标志物进行检测。
2 结果213例儿童中,有209例全程接种,接种率为98%;有122例阳转,抗-HBs 阳性率为57%。
按不同年龄组分析观察,随着年龄的增长,接种率和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前后出生人群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浙江预防医学 2009 年第 21 卷第 2 期 Zhejiang Prev Med , February 2009 , Vol 21 , No12
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前后出生人群 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孟祥杰
中图分类号 : R186 +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720931 (2009) 0220014202
我区 15 周岁以上人群 HBsAg 阳性率为 4186 % , 已呈现较低的水平 , 但与 1~15 周岁人群相比 , 仍 较高 ,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当然 , 随着年龄的增长
感染乙肝病毒及携带乙肝病毒的可能性增大 , 呈现 累积性效应 。但此部分人群中抗2HBs 阳 性率仅为 43144 % , 明显低于 1~15 周岁人群的 65198 %的水 平。表明 15 周岁及以上人群的乙肝保护水平有待 提高 。所以笔者认为在全区继续加强新生儿乙肝预 防接种管理的同时 , 加强成人的乙肝预防接种工作 是很必要的。
感染率 ( %)
0190 (0176) 3 3 54161 (53177) 35199 (45194)
3 3 为 P <0101 , 括号内为标化阳பைடு நூலகம்率 。
讨 论
接种工作 , 1992 年将乙肝 疫苗纳入计 划免疫 , 在 2002 年将乙肝疫苗纳 入计划免疫管理 , 对新生儿
我区自 1990 年开展了新生儿的乙肝疫苗预防
2 乙肝感染指 标检测 1 周岁及以 上人群 HBsAg
标 化 阳 性 率 为 4128 % , 抗2HBc 标 化 阳 性 率 为
16146 % , 标 化感 染率 为 45194 % 。15 岁以 上人 群
HBsAg、抗2HBc 及感染率均明显高 于 15 岁及以下
祁东县2003~2004年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5年内免疫效果观察

・ 生研 究 ・ 卫
祁东 0320年儿 型 疫苗 县20 04 童乙 肝炎 接种5 免  ̄ 年内 疫效果 观察
曾冬伶 ( 湖南省祁东县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 湖南祁东 4 10 ) 2 60 【 要】目的 分析 新生儿接种 乙肝 疫苗远期免疫 应答效 果及影 响因素 ,为加强免疫 提供科学参 考依据 。方法 选择我县 摘
13 统 计 学 方 法 .
将研究对象调查表 的原始 资料 由 E cl 0 0录入建立数据 xe 2 0 库, 所有数 据采用 S S 00统计 软件包进 行统计学 分析 , P S 1. 计数 资料采用 x 检验 ,计量 资料采用 U检验 , <00 P .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现报道如下。
疫效果 , 随着时间的延 长逐渐消退 。
表 1 16 9 0例 儿 童 乙型 肝 炎 疫 苗 接 种 5年 内免 疫 效 果
1 资 料与 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选取 2 0 ~ 04年来 我 中心全 程接种 乙肝 疫苗 的儿童 , 0320 年 龄 1l ~ 8岁 , 男性 9 8例 , 9 女性 9 2例 。 9 0例儿童接种 乙肝疫苗 6 16
乙肝疫 苗免疫后无( ) 弱 应答 的问题成 为预防 乙肝 中的一个
关键 问题 ,正常人群 中接种 乙肝疫苗后仍 有小部分人群 出现抗
一
HB 抗体无应答或弱应答者, s 因此接种乙肝疫苗并非一劳永逸 。 本 次研究表 明 , 乙肝疫苗免疫后 1年果
见表 1 根据所统计 的结果分析 , 。 初次全程免疫后 1 个月 内, 男女抗 一H s的几何平均滴度 、阳性率均无差异 。而整体人群 B
以15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研析乙肝疫苗的免疫作用

以15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研析乙肝疫苗的免疫作用本文主要是研究接种乙肝疫苗后的效果,简单分析了一下近似年龄段内的儿童对乙肝病毒的抵抗能力,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乙肝防控方法。
文章中是随机抽取了附近城镇符合要求的儿童(接种了3针乙肝疫苗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运用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IFMA法)检测乙肝表面的抗体量,并且进一步研究分析乙肝抗体保护率的变化规律。
通过相关调查得知,随机抽取的1503个儿童当中,抗-HBs阳性率达到了59.9%,1岁左右的儿童体内抗体阳性率最高能达到95.3%,1-3岁左右的儿童体内抗体阳性率以及乙肝抗-HBs滴度明显下降,6岁左右的儿童体内阳性率最低可能降到37.5%,即使以后有上升趋势仍然明显低于1-3岁左右的儿童。
综上所述,尽管3-6岁的儿童已经接种了3针乙肝疫苗,但是他们仍然很有可能被感染乙肝病毒,所以,这一年龄段的儿童一定要加强防范意识,及时强化免疫。
标签: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加强免疫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传染病,目前临床上无特效治疗乙肝的方法,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重要手段。
2002年乙肝疫苗新生儿接种纳入计划免疫以来,该预防手段逐渐得到推广而覆盖全国范围。
但目前尚不清楚乙肝抗体在保护水平上的维持时间。
本次研究旨在了解乙肝疫苗接种后保护效果,评价相关年龄段儿童抵御乙肝病毒能力.为完善乙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1.1实验对象有确切接种记录,出生后仅接受了3针乙肝疫苗接种的基础免疫的15岁及以下儿童为本次乙肝疫苗接种抽样调查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了附近地区未入学1-3岁城镇和农村儿童,选取了3所城镇学校,选取3所农村学校。
调查其1一15岁有确切接种记录,出生后仅接受了常规0,1,6共3针5 ug乙肝疫苗接种的基础免疫的儿童为本次乙肝疫苗接种抽样调查对象。
未入学儿童采取方便抽样,将被选村(社区)通知到位的符合调查条件的儿童都纳入;在校各年级儿童,采取随机抽取班级,对被抽到班级的儿童只要符合调查条件都全部纳入。
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分析

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我地区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的情况及效果。
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接种全程乙肝疫苗的儿童141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集儿童血液,检查乙肝疫苗免疫情况。
结果 1410例儿童中,经过eilsa法检查乙肝五项发现,其中抗-hbs 阳性者1367例,占96.95%;阴性43例,占3.50%。
结论我地区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效果较好,但仍有部分患儿接种效果不佳,其需要加强基础免疫接种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免疫效果。
【关键词】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接种效果乙肝是我国重点预防、控制的一种传染病,国家对乙肝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视,早在1992年我国卫生部就开始全国性的推行、实施新生儿及学龄前儿童的乙肝疫苗的预防免疫工作,并且颁布了《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1]。
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接种全程乙肝疫苗的儿童141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集儿童血液,检查乙肝疫苗免疫情况。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接种全程乙肝疫苗的儿童1410例,其中男孩720名,女孩690名;年龄最大的6岁,最小的2岁,平均年龄(4.25±1.23)岁;所有儿童均在本院接受了全程乙肝疫苗的3针接种,并未再次进行加强接种。
1.2 方法对所有儿童均采取不抗凝的外周静脉血3毫升,使用酶联免疫法[2](elisa)对血液样品进行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检查,使用的试剂是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测试观察指标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体(hbsab)、e抗原(hbeag)、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具体操作程序以及结果的判定严格遵照说明书进行。
2 结果1410例儿童中,经过eilsa法检查乙肝五项发现,其中抗-hbs阳性者1367例,占96.95%;阴性43例,占3.50%,见表1。
表1 本组儿童抗-hbs阳性率情况年龄组人数阳性阴性阳性率2岁 268例 267例 1例 9.63%3岁 279例 274例 5例 8.21%4岁 301例 292例例 7.01%5岁 293例 280例 13例 5.56%6岁 269例 254例 15例 4.42%合计 1410例 1367例 43例 6.95%3 讨论3.1 我国卫生部曾在2006年开展过全国性的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是7.18%,和1992年时的9.75%相比出现了显著的下降[3],这和我国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国新农村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及其分析

区 乙肝 疾病 的治 疗更 为 滞 后 , 在农 村 地 区推进 接
种 乙肝 疫苗就 显得 尤为 重要 。虽然接种 乙肝疫苗
在我 国农村地 区 已经普 及 : 村儿 童 乙肝 疫 苗首 农
针及 时接种率 已达 8 。5岁 以下儿 童 乙肝 表面 5 抗原 携带率 控制 在 2 以下但 是 , 由于认 识 不足 、 条件 限制 、 以及 习惯等 原 因, 国农村 儿童 接种 乙 我 肝疫 苗常 常不能完 成完 整的三 个 阶段 。为 探究结
了分 析 。
传染 病之 一 。乙肝是 由乙肝 病毒 引起并 以肝脏 病
变为 主并 可引起 多 种 器 官损 害的 传染 性 疾 病 , 部
分感染 者 可成 为慢 性 肝 炎病 人 , 数 可 发展 为 肝 少 硬化 或肝 癌 。一 旦 乙肝 感染 后发 病 , 治疗 时 间长 , 费用 昂贵 , 且难 以彻底 根 治 , 对而 言 , 肝 的预 相 乙 防却 相对 简单 , 而且成 本低 , 已经 成为 我国控 制 乙
工作 成效 显 著 。儿 童 计 划 免 疫 接 种 率 达 9 % 以 O
1 2 1 问卷调 查 按 照 卫 生部 统 ~ 制定 的调 查 . .
问卷 。对 每名 调查对象 通过 询问其 父母 完成个 案
调 查 。调研 内容包 括 : 般 情况 , 炎 患 病 史 , 一 肝 乙
肝 病毒 暴 露史 , 乙肝疫 苗 、 疹疫 苗 、 白破 疫 苗 麻 百 免 疫史 等 。然 后 进行 免 疫 , 免疫 程 序 按 照 0 1 6 、 、
肝疾病 及其 扩散 的主要 途 径 。 我 国 自 20 0 2年 将 乙肝 疫 苗 接 种 纳入 儿 童 计 划免疫 管理 以来 , 童 的 乙肝 表 面抗 原 携 带率 大 儿
5~16岁人群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效果评价

疫后 1 个月 、 6 个月的抗 一 H B s 阳性率 9 7 . 4 1 %和 9 0 . 1 5 % ,抗 一 H B s 的几何平均滴度 ( G M T )水平与加强免疫前抗 一 H B s 的G M T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t =一5 9 . 1 6 7 、一 3 7 . 1 0 6 , P<0 . 0 1 ) ;加强免疫后 1个月和6个月 ,1 0 汉逊酵母 乙肝疫苗接种对象抗 体水平均明显高于 2 0 t x g C H O乙肝疫苗接种对象抗体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t :一 3 . 6 0 5和 一 2 . 6 9 2,P< 0 . 0 1 ) ;抗 一H B s 阴性
An Ev a l ua t i o n o n t h e Ef ic f ac y o f He p a it t i s B Va c c i ne Bo o s t e r I mm u n i z a i t o n i n Po p ul a i t o n Ag e d 5—1 6 Ye a r s
3 2 4 3 0 0,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e f i f c a c y o f b o o s t e r i m m u n i z a t i o n 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 h e p a t i t i s B v a c c i n e s . Me ho t d s 1 4 4 7 s u b j e c t s
Y A N C h u a n一 , “ ,J I A NG Z h i —b i n ,C H E N B o .T h e C e n t e r f o ,D 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 P r e v e ti n o n o f K a i h u a C o u n t y ,口 o n,Z h e j i a n g ,
乙肝疫苗初免儿童保护性抗体的定量评价

1.5 6 1%;抗体量 在 l 0~10 I/ L为 14 0mU m 36例 ,
比率 为 1. 2 。 89 %
2 不同性别抗 一 B 比较 男性共检测 34 Hs 80例 , 抗 体 量 小 于 1ml/ L60例 ,比 率 为 1. 1 ; 0 U m 3 64 % 抗 体 量 在 1 — 10 U m 3 例 , 比 率 为 0 0 mI/ L 79 1.4 。女 性 共 检 测 37 例 , 抗 体 量 小 于 92 % 25 1m U m 1 0 I/ L59例,比率为 1.5 58 %;抗体量在 1 0 10 l/ 0 mU mL为 67例 ,比率 为 l.3 。 0 85 % 3 初 免 无 应 答情 况 男/ 初 免 儿 童抗 一H s 女 B 无 应答率 的 比较 ,无 统计学 意义 ( =000 , > .4 8P
0 0 ,见 表 1 .5) 。
表 1 男/ 女初免 儿童抗 一HB 无 应答率 s
对象与方法
1 对 象 20 20 0 7— 0 8年 出生 的新生 进行 过全 程 免疫后 7个月 到 1岁 的初 免儿 童 为研 究对 象 。
讨
论
我 国是 H V感染 高 流行 地 区 ,HB B V感 染 主要
2 方法 选用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的 重组 ( 母 ) 乙 型肝 炎 疫 苗 ,剂 量 5 / ( . 酵 g支 05 m L装 ) ,进行 常 规 接 种 ( 生 儿 出生 2 h内接 种 新 4 第1 针,1 个月后接种第 2针 ,6 个月后接种第 3 针。每次剂量为 5 g 。对全程免疫接种 1 月后 ) 个 的初 免 儿 童 进 行 血 样 采 集 ,用 R C E C B S O H O A E 0 型 电化学发 光免疫 分析 仪对 其进 行定 量检 测 , 61 试剂 由罗 氏诊 断有 限公 司提供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乙肝疫苗纳入基础免疫前后抗体水平比较
发表时间:2014-04-11T10:38:33.4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7期供稿作者:李晓萍郑文举
[导读]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乙肝病毒感染是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1]。
李晓萍郑文举(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预防保健中心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乙肝疫苗纳入基础免疫前后抗体水平。
了解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评价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为我国乙肝防治示范区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周岁内完成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4-9岁儿童1000例,采集静脉血, 检测所有儿童血清抗-HBs。
结果武威市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9.11%,抗-HBs阳性率为49.19%。
各个年龄组间抗-HBs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73,P<0.001),且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降低(Z=-5.10,P<0.001);此外,城市儿童抗-HBs阳性率高于农村儿童(x2=10.01,P=0.002)。
结论学龄前儿童抗-HBs阳性率较低,抗体阳性率水平下降快。
因此,提高免疫剂量,加强农村边远地区学龄前儿童抗体水平监测和疫苗补种工作,对于控制当地乙肝疫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乙肝疫苗基础免疫抗体接种
【中图分类号】R9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112-02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乙肝病毒感染是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1]。
有研究指出大多数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发生于儿童期,感染发生的年龄是影响感染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感染年龄越早,慢性化率越高。
学龄前儿童乙肝慢性化率为25%,成年人为3%~10%[2]。
乙肝疫苗是预防并最终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最有效的手段。
我国以往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大部分单纯以儿童或单纯以成人研究为主,为了获得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笔者对儿童乙肝疫苗纳入基础免疫前后抗体水平进行研究,旨在有效的预防乙肝病毒儿童期感染,降低婴幼儿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自然村或城市社区为群,共随机抽取20个城市社区或自然村。
由于部分儿童未能配合调查,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共收集4-9岁以下学龄前儿童1000人作为研究对象。
经过筛选5项指标均为阴性且近期无感冒发热,免疫前体温正常,无接种乙肝疫苗史、肝病史及1年内无输血史者作为免疫对象。
全程接种3针疫苗。
1.2标本收集
所有儿童采集头部静脉或肘静脉血样3~5ml。
经1 500rpm离心分离后,血清-20℃保存。
酶联免疫试剂盒购于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008012),检测步骤及结果判断按照说明书进行,结果由全自动酶联检测仪(KHB-ST36)读出。
1.3调查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询问儿童监护人家庭一般情况和小儿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率的比较或多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及Cochran-Armitage趋势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抗-HBs阳性率情况:本研究1000例儿童中抗-HBs阳性633例,阳性率为6
3.3%。
其中男性儿童阳性率为62.13%(333/536),女性儿童阳性率6
4.66%(300/4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04,P>0.05).
2.2各年龄段间抗-HBs阳性率情况
检验结果显示,虽然各年龄组的抗-HBs阳性率58.8%~67.4%,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性别儿童抗-HBs阳性率
3.讨论
乙肝是长期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
中国乙肝病毒携带率占人口的10%,已成为世界上的乙肝大国。
全国约3000万慢性肝炎患者需要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部分患者还在向肝硬化、肝癌方向发展。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因为乙肝疫苗可以很好的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出生后成功接种乙肝疫苗就能够确保将来不会感染乙肝,因此,新生儿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随着时间延长抗体阳性率逐年下降;尤以3~5年下降速度最快。
免疫后1年的抗-HBs阳性率、免后5年的抗-HBs阳性率与国内其他观察结果不一致[1,2]。
免疫后1年抗体阳性率低于卫生部的预防接种规范要求的85%以上,对乙肝疫苗初免后抗-HBs仍阴性的儿童,加强接种一针或二针乙肝疫苗均有较好的免疫反应,加强免疫一针与加强免疫二针后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并且阳性率均达到90%以上,阳转效果都比较理想。
而再免后阳转能维持多长时间需进一步观察。
虽然国内外有许多报道,乙肝疫苗接种后不需加强注射,因为接种疫苗后存在长期免疫记忆,这种记忆在维持抗体水平上起调节,或通过“自然感染”作用,维持高滴度抗体[3]。
但这种免疫记忆究竟维持多久,至今尚未阐明。
鉴于乙肝是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为确保乙肝发病率的降低或控制,建议今后在完成乙肝基础免疫后5年加强一针[4]。
参考文献
[1] 杨汝沛,王津涛,李柯,等.成都市2002-2005年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及影响因素 [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9,13(3):267-269.
[2] 周勇,吴瑞红,黄丽芳,等.福建省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效果血清学评价 [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0,14(8):691-693.
[3] 张丽,徐爱强,颜丙玉,等. 山东省1~59岁人群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调查分析 [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09,15(2):159-162.
[4] 唐雨新,龙术国,任重. 株洲市1~15岁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水平 [J]. 实用预防医学, 2011,18(5):83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