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的试验研究
水泥、混凝土与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

水泥、混凝土与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大纲)2009.8一、水泥1、好用的硅酸盐水泥——商品砼公司和外加剂企业欢迎的“热销”水泥特点及性能。
1.1 水泥细度和粒度分布90%的水泥颗粒在3~30μm,总量中<10μm颗粒<10%,因为<30μm颗粒只有早强作用,而<10μm偏小,需水量大,吸附减水剂多,这是由于颗粒细易絮凝,分散它们就要多量水或减水剂。
太粗颗粒无增强作用>60μm。
1.2 颗粒球形好——流动度高,流动度损失小,对减水剂吸附小。
1.3 水泥熟料中AL2O3含量不太高,可使C3A(铝酸三钙)含量5~8%见P4(3.3高减负面影响);SO3含量0.5~1.0之间;碱含量不过高(R2O),后两者含量高都会使水泥拌的混凝土坍落度小,坍损大,也就是和易性变差;fCaO含量高,水泥浆流动性小,混凝土坍落度不易大——“打不开”。
2、希望下面信息公开2.1 商品砼公司要求水泥混合材是粉煤灰还是水渣,水渣是旧的还是较新,是还有一定其它的工业废渣;2.2 外加剂企业希望水泥助磨剂的主要成分,熟料分析报告,磨水泥时加的石膏是哪种或两种;混合材中工业废渣是哪种,加入量的百分数;3、水泥对外加剂的适应性,尤其高效(普通)减水剂适应性(P.3~P7)。
3.1 水泥中包含的各矿物组分C3A、C4AF,C3S、C2S含量对外加剂的作用与影响。
3.2 水泥中石膏形态影响铝酸三钙的水化速度。
3.3 水泥中可溶性碱含量明显影响外加剂(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可溶碱低,吸附高减快、多;可溶碱高凝结快,流变性较差(在砼中坍损大,后强偏低)。
3.4 熟料中fCaO量高,浆体流动性小,砼坍落度小。
3.5、水泥中添加的不同混合材对与外加剂适应性有一定影响。
3.6、水泥的温度和水泥熟化时间的影响。
4、改善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措施4.1 单独磨细水泥混合材单磨混合材,可不降低混合材用量而提高水泥强度。
因为超细混合材有减水剂的效果。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及其对砼性能的影响讲解

起填析、润滑、包裹的作用
凝结硬化后:
起胶结作用
砂子
水泥浆
石子
图1 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良好
2.相容性试验方法步骤
(1)
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用湿布将玻璃 板、截锥形圆 模、搅拌机及搅拌锅均匀擦拭,使其表 面湿润且不带水 滴;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中央,并用湿布覆盖待用。
(2)
称取水泥600g,倒入搅拌锅内,加入一定 掺量的外加剂 (在推荐掺量范围内)与210g的水,搅拌 4min。
5.缓凝时间
掺加减水剂的混凝土凝结时间都比较长。其中,木钙 类缓凝效果最差,萘系减水剂缓凝效果较好,聚羧酸系的 缓凝效果最好。
萘系与聚羧酸系列的减水剂缓凝效果差别不明显;对 于粉剂外加剂来说,由于其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不断溶解释 出,使得凝结时间比掺加液体外加剂的要长。
缓凝剂主要控制凝结时间,缓凝效果最佳。膨胀剂和 早强剂的初凝和终凝时间都有所延缓。掺早强剂与膨胀剂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与掺减水剂的混凝土相近。
•减水剂对矿渣作为混合材的水泥的塑化效果优于纯硅酸盐水泥,而 对火山灰、煤矸石作为混合材的水泥的塑化效果较差。外加剂对掺 不同混合材水泥的掺量有较大差异。 •若粉煤灰过细,也需要多一些的外加剂来分散粉煤灰颗粒。粉煤灰 的烧失量越大(即含碳量越大),则需水量越大,对外加剂的影响 也越大;碳粒粗大、多孔容易吸水,吸附外加剂的能力强,将使外 加剂的掺量增加,特别是对引气剂的影响大。
图2 混凝土用各种外加剂
(2)水泥的矿物组成对外加剂的影响
水泥的矿物组成主要有硅酸三钙(C3S) 、硅酸二钙(C2S ) 、铝酸三 钙(C3A) 、铁铝酸四钙(C4AF) 等,不同矿物组成主要是由生产水泥 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决定 的,水泥的矿物组成对外加剂的影响程度 依次为:C3A>C4AF>C3S>C2S。C3A水化反应快,早期强 度提高 快,需水量大。若 C3A含量过高(C3A含量 > 8%),C3A吸附外加剂 的量大,外加剂的作用损失大。
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量 ,更 重 要 的是 加 速 水 泥 中 C a 2 . 的溶 解 ,加 速 水 泥 水 化 , 从 而导致混凝土坍落度 损失。 3 _ 2 与 水 泥 优 良的 相 溶 性 减 水 剂 量 的成 份 、组 成 、合 成 工 艺 决 定 了它 与 水 泥 的 相 溶
2 _ 2 H P C 的 特 性
缩 ,水泥用 量又应 该减 少;要保持 H P C有足够 的弹性模量和 体 积 稳 定 性 ,胶 结料 的用 量 必 须 受 到 限 制 。 与普 通混凝 土 比较 H P C具有 的特 点 :较低 的用水量 、低 的水灰 比、低的水泥用量 、大流动性 、很好 的和易性、较高的 外加剂用量和较 低的坍落度损失 。 因此 ,配制 HP C的水泥,其流变性 的要求 比强度更重要 。 要求水泥的流变性好、强度高 、对外加剂适应性好。 3 HP C 对 外 加 剂 的 要 求
性 。一种好 的减水剂应该是能普遍适应 多种水泥的外加剂。 3 . 3 低坍落度损失 坍落度损失往往是和水泥相溶性联系在一起 , 相溶性好 时, 坍落度损失就小 。
3 . 4 一定 的含 气 量 定 的含 气 量 往 往 可 以增 加 混 凝 土 的工 作 性 , 增 加 混 凝 土 的耐 久 性 和 强 度 。 4 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 究竟是水泥 适应 外加 剂,还是外加剂去适应水泥 ,就 以上 的论述 可以看 出影响水泥与外加剂 相容性 的原 因是两方面的, 水 泥 和 外 加 剂 都 必 须 承 担 责 任 。对 于水 泥 制 造 来 说 必 须 从 原 材 料配方 、矿物组成 、烧成温度、冷 却制 、细度及混合材的质量 各方面人手 配制适应 H P C 水 泥 。另 一 个 主 要 任 务 是 控 制 水 泥 质 量 的稳 定 。有 时质 量 的 稳 定 比质 量 的好 坏 更 重 要 。 因为 一 个 流变性较差但性能稳定的水泥, 我 们 可 以调 节 外 加 剂 去适 应 它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研究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研究摘要:针对同一种外加剂有时要同时适应几种不同水泥的特点,通过试验实践探讨对不同水泥使用不同的外加剂掺量或调整外加剂复合组份含量来满足混凝土生产需要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水泥;外加剂;相容性;研究前言水泥和外加剂作为混凝土的主要组分,有时候尽管所用的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质量都符合国家标准,但配置出的拌合物不理想。
拌合物的工作性能不佳,极有可能影响混凝土强度从而导致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
这时需要考虑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使用相同减水剂或水泥时,由于水泥或减水剂的质量而引起水泥浆体流动性、经时损失的变化程度以及获得相同的流动性减水剂用量的变化程度。
一般需要测定在推荐减水剂添加剂量的减水效率、对凝结时间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损失速率以及对强度的影响。
试验可以用标准水泥砂浆或拟使用的混凝土进行,对比同砂浆流动度或同混凝土坍落度条件下,测定减水剂的减水率,以及对凝结时间、坍损速率、强度的影响,看是否满足所有使用要求,判断是否相容。
一、为了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水泥方面1.1 尽量选择二水石膏调凝的水泥当将木质素磺酸盐系减水剂加入到以硬石膏调凝的水泥浆体中时,减水剂不但没有分散水泥颗粒的作用,反而会促进水泥浆体假凝。
这是较为典型的水泥与减水剂不相容现象。
水泥的实际生产中,所使用的石膏矿内部矿物并不单一,通常有硬石膏CaSO4、半水石膏CaSO4.0.5H2O、二水石膏CaSO4.2H2O和复合石膏等。
即便是所选用的石膏矿相较为单纯,主要为二水石膏,然而在水泥粉磨过程中,极易由于磨机温度不断升高而使二水石膏脱水产生半水石膏,进而产生硬石膏。
半水石膏或硬石膏在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中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半水石膏与硬石膏的水化速率高,容易造成拌合物假凝;另一方面,半水石膏与硬石膏对减水剂分子的吸附能力强,易造成拌合物溶液中减水剂浓度低,降低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效果。
浅析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浅析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容性要求外加剂适应水泥,同时也要求水泥适应外加剂。
对外加剂和水泥的相容性有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水泥中的矿物成分以及调凝剂的状态和掺量、水泥的新鲜程度和温度、细度、碱含量等;其次是外加剂的分子量、化学性质、磺化程度、平衡离子度和交联度,缓凝剂的用量与种类等;还有时间、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标签:适应性;相容性;坍落度经时损失;矿物成分;碱含量混凝土外加剂以很少的掺量掺加在水泥混凝土中,能根据施工需要有效的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改善。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外加剂对水泥的是否适应的问题越来越重要。
仅仅依靠调整外加剂配方来适应水泥性能在技术上出现了很多难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转向水泥与外加剂的相互关系,必须从双向适应考虑来寻找途径,即不仅要求外加剂适应水泥,某些时候也要通过调整水泥的矿物成分、细度等方式来适应外加剂,使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
因此,产生了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的概念。
1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不好可存在一下具体表现当水泥、外加剂、水、砂石料、外掺料等混凝土原材料经检验均合格,依照理想的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的掺量以及混凝土的拌制方法无误时,若表现出以下情况,则说明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不良:(1)有减水效果的外加剂的实际减水率与用基准水泥的检测值有很大差距,新拌制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不满足设计要求。
(2)新拌制混凝土拌合物初始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但坍损现象严重,新拌制混凝土无法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3)新拌制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坍损小,但有泌水现象,有“扒底”、骨料包裹性不好等现象,严重时可能导致施工中出现堵泵等工程事故。
(4)在推荐掺量情况下,混凝土(或砂浆)却出现了急凝、假凝等不正常凝结现象。
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找出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其一是水泥方面,其矿物成分以及调凝剂的状态和掺量、水泥的新鲜程度及温度、细度、碱物质含量等,;其二是外加剂方面,如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萘系减水剂分子量、平衡离子度、磺化程度和交联度、缓凝剂的用量与种类等;三是环境条件,如时间、温度、湿度等。
水泥、混凝土与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分析

2水泥、混凝土与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主要的主要因素有:
2.1 外加剂自身的因素 外加剂的自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品种不同; ( 2) 结构官能团的不同; ( 3) 聚合度不同; ( 4) 复配组分不同。 这些影响回通过不同的方式会影响与水泥的适应性。而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外加剂 也会有很多差异,主要原因有: ( 1) 生产制作工艺; ( 2) 厂家制作过程的技术水平; ( 3)质量管理水平。 因此, 不同的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必然有差异。
葫芦岛华夏商砼有限公司
除二水石膏外,天然硬石膏和化工副产品石膏也可作缓凝剂。尽管硬石膏溶解度比二水 石膏大,不过它的溶解速度很慢,为满足缓凝要求,其加入量以SO3计,一般要比二水 石膏适当增加。有些厂两种石膏混合使用效果也很好。化工副产品石膏中含有少量游离 酸,会使凝结时间过长,应纯化处理(洗涤或用碱性物质中和)才能很好利用。 2.4 水泥细度和颗粒级配的影响 水泥厂家常常为了达到水泥新标准要求, 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强研磨, 提高水泥的细度 从而提高强度。水泥过细, 需水量大, 同样会吸附外加剂量更大, 外加剂损失量大; 同时 过细的水泥在研磨时温度更高, 也会使更多的水合石膏分解成无水石膏, 无水石膏含量 提高, 与外加剂的适应性也会变差。水泥的颗粒级配不好, 水泥净浆泌水率大的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较差。 2.4.1 水泥细度和粒度分布 1、90%的水泥颗粒在3~30μm,总量中<10μm颗粒<10%,因为<3μm颗粒 只有早强作用,而<10μm偏小,需水量大,吸附减水剂多,这是由于颗粒细易絮凝, 分散它们就要多量水或减水剂。太粗颗粒无增强作用>60μm。 2、 颗粒球形好——流动度高,流动度损失小,对减水剂吸附小。
葫芦岛华夏商砼有限公司
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关键词 : 水泥 ; 外加剂 ; 相容性
因此 H P C的 范 围应 包 水 泥与外加 剂的相容性 或适应性 是混凝 土研究 工作者经 常 也 可 以 配 制 成 耐久 性 很 好 的高 性 能 混 凝 土 。 括高强 、 高性能混凝土和大量使用 的中低强度的高性能混凝 土。 遇到 的问题 , 主要表现在 所配制 的混凝 土坍落度损 失大 、 和易性
水 泥 这 几 年也 发 生 了 变 化 , 如 细 度 的提 高 、 C 3 A、 C 3 S的 提 高 等 , 也 3 . 2 与水 泥优 良的相 溶 性 减水剂量的成份 、 组成 、 合成工艺决定 了它与水泥的相溶性 。 不可避免 的使混凝土的性能发生改变 。 种好的减水剂应该是能普遍适应 多种水泥 的外加剂。 2 H P C 混凝 土 对 水 泥 的 要 求
一
3 . 3 低坍落度损失 2 . 1 H P C的定义 坍落度损失往往是和水泥相溶性联 系在一起 ,相溶性好 时 , 高性 能混凝 ̄( Hi g h P e f r o r ma n c e C o n c r e t ) 是 以传 统的材料和 工艺 , 采用化学外加 剂和矿物掺和料配制 的一种综合 性能十分优 坍落度损失就小 。 . 4 一 定 的含 气 量 异的混凝土 , 无 论 是 塑 性 阶 段 或 者 是 硬 化 后 的混 凝 土 均 应 具 有 尽 3 定 的含气量往往可 以增加混 凝土的工作性 , 增加混凝 土的 可能完美的特性。
在初期 时变形很 大 , 但产生 的应力 很小 , 因为此 时混凝 土的弹性 3 . 1 高减水率 这种减水剂量必须是 可以以 比较高 的比例掺 入混凝土 中, 而 模量很小 ,这就是普通混凝土早期不 易开裂或开裂较少原 因 , 但 昆 凝 土无 害 , 自然木钙或 N d . 2 S 0 较 高的萘 系产 品 , 不 适应 配制 随着混凝 土强度 的发展 , 弹性模量 迅速增大 , 导致 混凝土 变形很 对? C 。 N a : S 0 在混凝土中不仅会增加混凝土 的碱的含量 , 更重要的 小, 所产生 的应力很大。高强混凝土开裂较普通混凝土多 、 裂缝发 HP a z 一 的溶解 , 加速水泥水化 , 从而导致混凝土坍落度 生 时间较早 主要 不是水泥 用量较多 、 收缩 大所引起 , 最 主要 的原 是加速水泥 中 c 因是混凝土在收缩变形 时的弹性模量增大所致 。此外其组成材料 损 失 。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检验方法(净浆流动度法)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检验方法
(净浆流动度法)
1.仪器设备
1)水泥净浆搅拌机
2)净浆流动度仪:上口内径36mm,下口内径60mm,高度60mm,内壁光滑无接缝,为金属或有机玻璃制品;
3)玻璃板(300*300mm,5块);
4)钢直尺;刮刀;
2.实验步骤及方法
1)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用湿布将玻璃板、流动度仪、搅拌器及搅拌锅均匀檫过,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滴;
2)将净浆流动度仪放在玻璃板中央,用湿布覆盖待用;
3)称取水泥1000g, 倒入搅拌锅内;
4)称取外加剂1000×x% g(对水泥需选择外加剂时,不同外加剂应加入不同的掺量);
5)将外加剂溶入290ml水中(外加剂为液体,应扣除其含水量),加入搅拌锅内,搅拌3min;
6)将搅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流动度仪并用刮刀刮平,然后垂直提取流动度仪使其在玻璃板上流动,待停止后量取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最大直径为其初始流动度;
7)继续保留余下的水泥浆,加水后3min、30min、60min,分别测定相应时间的流动度。
8)记录及结果分析:外加剂掺量低,流动度大,流动度经时损失小的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好。
市场部:胡廷强
2005/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的试验研究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是生产优质混凝土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检测水泥净浆流动度,对比不同矿物组成的熟料及不同条件下的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差异,为高性能水泥生产提供参考。
1 试验用材料1)水泥、熟料:选择江山南方水泥生产过程中有代表性的样品及小磨制备对比样品。
2)混凝土外加剂:不同时间用户提供的多种外加剂。
2 试验方法检测水泥、熟料掺入外加剂后的净浆流动度,外加剂掺量按用户提供的推荐掺量加入。
3 试验结果及分析3.1 熟料矿物组成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表1 熟料净浆流动度试验记录试样编号 熟料矿物组成(%) 水泥净浆流动度 (mm) 窑型外加剂C 3S C 2S C 3A C 4AF f-CaO A0 57.57 18.76 6.77 9.73 0.94 238 5000t/d 江山南方 温州用户提供 聚羧酸1.0%A1 56.77 19.87 7.27 9.46 0.89 257 A2 58.44 18.65 7.75 9.50 0.88 240 A3 51.54 22.45 8.17 9.83 1.06 249 A4 53.57 20.73 8.43 9.90 1.07 244 A5 56.88 17.83 8.86 9.96 1.10 238 B0 56.29 19.31 7.05 9.28 1.27 233 2500t/d 江山南方 B1 47.52 26.68 7.96 9.65 1.54 244 B2 50.08 25.96 7.98 9.44 0.98 238 B3 43.61 31.18 8.43 9.75 1.18 247 B4 56.25 16.88 9.12 10.12 1.75 255 C0 51.23 25.29 7.96 9.94 / 249 5000t/d 常山南方 C155.6420.618.249.15/247从表1熟料净浆流动度试验结果看:江山南方5000t/d 和2500t/d 两条生产线熟料,其C 3A 含量从6.77%逐步增加至9.12%,C 3S 含量在43.61%至58.44%之间变动,检测熟料净浆流动度结果比较接近,熟料矿物组成与净浆流动度之间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律性,与常山南方5000t/d 的熟料相比,其净浆流动度结果也未有明显差异。
3.2 水泥混合材料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3.2.1试验用材料1)熟料:江山南方5000t/d 生产线生产的熟料; 2)矿渣:本地钢铁厂矿渣;3)炉渣:本地电厂锅炉渣;4)石煤渣a :本地石灰窑煅烧石灰产生,燃烧较透,已在露天山上堆放几十年; 5)石煤渣b :燃烧不完全,亦在露天山上堆放几十年,与石煤渣a 不在同一片区; 6)自燃渣:劣质石煤在山上的自燃物。
7)煤矸石:取自本地。
3.2.2水泥配方熟料70%,混合材料30%,二水石膏3.5%。
配合料5kg 化验室标准小磨分别粉磨27min 。
3.2.3不同混合材料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见表2。
表2 不同混合材料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记录试样编号 物料配比(%) SO 3 (%) 45μm 筛余细度(%)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外加剂熟料 混合材 D0 100 0 1.91 18.6 190 宁波用户提供 萘系1.5% D1 70 矿渣30 1.79 18.1 217 D2 70 石煤渣a30 2.15 15.6 196 D3 70 煤矸石30 1.84 16.2 143 D4 70 石煤渣b30 1.99 14.2 137 D5 70 炉渣30 2.01 14.6 120 D670自燃渣301.8715.6108从表2净浆流动度结果可以看出:混合材料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影响显著。
其中以掺入矿渣的水泥流动度结果最大,说明掺入矿渣可起到改善相容性的作用。
石煤渣、炉渣及自燃渣都是属于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其总体是明显降低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
掺煤矸石的水泥流动度比火山灰质材料略好一点。
不同火山灰质材料对相容性影响也各不相同,其中自燃渣的水泥净浆流动度最小,炉渣次之,而石煤渣a 配制的水泥流动度却超过熟料。
可见不同来源的材料对流动度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3.3 石膏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试验样品:5kg 熟料,掺入适量石膏,化验室标准小磨分别粉磨33min 。
表3 不同石膏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记录编号物料配比(%)SO 3 (%) 比表面积 (m 2/kg )水泥净浆 流动度(mm) 外加剂熟料 石膏(外掺) E0 100.0 荆门天然二水石膏4.5 2.35 353 250 温州用户提供 聚羧酸1.0%E1 100.0 台州脱硫石膏粉4.5 2.27 350 267 E2 100.0 乐清脱硫石膏粉4.5 2.31 344 247 E3 100.0 兰溪脱硫石膏粉4.5 2.06 344 259 E4 100.0 景德镇脱硫石膏粉4.5 2.35 350 263 E5 100.0 贵溪脱硫石膏粉4.5 2.13 353 252 E6100.0江西氟石膏粉3.32.23355278从表3净浆流动度结果看:脱硫石膏配制的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总体略好于天然二水石膏配制的水泥,但不同来源的脱硫石膏对流动度影响还是有区别的,氟石膏配制的水泥在本次三种石膏对比中与外加剂相容性最好。
3.4 水泥助磨剂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在检测水泥助磨剂大磨试验效果时,同时检测掺与不掺助磨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结果见表4。
其中:编号F0和G0为掺有助磨剂的生产样品,编号F1和G1为停掺助磨剂的空白样,停掺助磨剂时,增加熟料耗5%(保持强度结果基本一致),按比例减少磨内混合材,其它不变。
表4 助磨剂对比样品净浆流动度试验记录编号 水泥助磨剂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外加剂F0 掺1.5‰ 248 温州用户提供 聚羧酸1.0% F1 停掺 202 G0 掺1.5‰ 273 G1停掺233对比表4两组试验结果看出:掺助磨剂的水泥比未掺助磨剂水泥的净浆流动度分别提高了46mm 和40mm ,说明掺上述助磨剂是能明显改善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
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磨内掺助磨剂后,降低了粉磨过程中形成的静电吸附包球现象及超细颗粒的再次聚结趋势,水泥流动性增强。
3.5 水泥中矿粉外掺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试验样品:水泥磨正常生产样,矿粉由磨尾掺入。
试验结果见表5。
其中:编号F0和F1未掺矿粉,编号G0和G1磨尾掺入10%矿粉。
表5 矿粉外掺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记录编号 水泥助磨剂 磨尾矿粉掺量水泥净浆流动度(mm) 外加剂F0 掺1.5‰ / 248 温州用户提供 聚羧酸1.0% G0 掺1.5‰ 10% 273 F1 / / 202 G1/10%233对比表5两组试验结果看出:磨尾掺10%矿粉(矿粉比表面积460m 2/kg )的水泥比未掺矿粉水泥的净浆流动度分别提高了25mm 和31mm ,说明外掺上述矿粉是能改善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
3.6 水泥SO 3含量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试验样品: P ·O42.5水泥配方,石膏掺入量2%~4.5%,配合料5kg 化验室标准小磨分别粉磨28.5min 。
表6 不同SO 3含量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记录编号 脱硫石膏掺量(%) SO 3 (%) 初凝 (min) 终凝 (min)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外加剂H0 2 1.70 160 220 222 宁波用户提供 脂肪族1.5% H1 3 1.93 155 215 239 H2 4 2.36 173 240 235 H34.52.50168225233从表6净浆流动度结果看出:SO 3含量1.70%时的水泥流动度最小,随着SO 3含量增加,水泥流动度结果有提高,在SO 3含量为1.93%时,流动度达到本次试验结果的最大值,随后SO 3含量增加,其净浆流动度又有所减小,但变动的幅度很小。
3.7 水泥粗细程度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试验样品:编号I0、J0为江山南方2#、4#水泥磨生产的P ·O42.5水泥,称为原样,与之进行的对比样编号I1、J1,系原样品2kg 分别在化验室标准小磨粉磨3min 后制得。
表7 不同粗细程度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记录编号 生产磨机 比表面积 (m 2/kg)45μm 筛余细度(%)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外加剂I0 2#磨(原样) 363 8.0 259 衢州用户提供 萘系1.8%I1 2#磨(对比样) 381 6.7 208 J0 4#磨(原样) 416 9.9 189 J14#磨(对比样)4457.1155对比表7两组试验结果看出:在对比样I1比原样I0比表面积增大18 m 2/kg ,45μm 筛余细度下降1.3%的情况下,水泥净浆流动度下降51mm ,下降幅度大;在对比样J1比原样J0比表面积增大29 m 2/kg ,45μm 筛余细度下降2.8%的情况下,水泥净浆流动度下降34mm ,下降幅度亦非常明显。
两组试验表明,水泥的粗细程度对净浆流动度影响明显,特别是水泥的比表面积,与流动度的相关性非常好。
3.8 水泥磨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江山南方水泥磨主要包括2台闭流磨,规格为φ4.2×13m ,配辊压机;3台开流磨,规格为φ3.8×13m ,配辊压机。
检测两种磨机水泥的比表面积、颗粒级配及净浆流动度,可见开流磨和闭流磨生产的水泥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结果见表8。
表8 不同水泥磨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记录编号磨机号比表面积 (m 2/kg)颗粒级配(%)< 3 μm 3~32μm 32~65μm ≥ 45μm ≥65μm ≥80μm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外加剂K0 2# (闭流磨)350 15.93 58.30 24.48 10.42 1.28 0.09 245 宁波用户 提供 萘系 1.5%K1 5# (开流磨)388 18.04 56.99 23.06 10.87 1.92 0.20 180 K23# (开流磨)40919.0355.4222.7212.482.830.57158从表8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闭流磨生产的水泥,其3~65μm 的中间颗粒多于开流磨,<3μm 和≥45μm 的两头颗粒都小于开流磨,说明闭流磨生产的水泥粗粉少,超细粉也少,颗粒相对集中,同时闭流磨水泥比表面积明显比开流磨小,其净浆流动度明显比开流磨好。
可见,选择不同的磨机能影响到水泥的颗粒级配,进而影响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3.9 水泥新鲜度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表9 不同新鲜度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记录编号生产日期试验日期水泥净浆流动度(mm)外加剂L07月31日7月31日174宁波用户提供脂肪族1.5% 8月23日187从表9净浆流动度结果可以看出:水泥存放23天后,净浆流动度扩大13mm,说明水泥进行陈化一段时间后,与外加剂相容性会得到一些改善。